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炮灰也想活-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村长扫他一眼后,看向众人,“刺藤没那么容易死,大家也别怕被扎,再过两三个月就要秋收,就怕那时候有人打我们村的主意。现在被扎,总好过那时候粮食被人抢走的好。”
  这话一出来,大部分人都没反驳了,张癞子还在洋洋得意的反驳,“人家也不一定就来抢啊。”
  这话轻飘飘的。事实上,经过上一次的事情之后村里的许多人都没那么天真了。摸进村里打劫根本不是话本中的传说,而是事实。那些人为了税粮连官兵都敢杀,他们村还只是平民百姓,杀起来岂不是更不怕。
  虎妞娘一家最是拥护村长,她是个嘴皮子利落的,也见不得有人在这时候闹事。当下嘲讽道:“你当然不怕,就算是来了,你家除了人,也没粮食让人抢不是?就你这样的,人家还怕抢回去还得倒贴粮食养着呢。”
  周围顿时一阵哄笑之声。
  张癞子也不生气,笑嘻嘻道:“实话实说而已,你们非要栽你们就栽,反正我不来。”
  村长也没指望他,当下就开始商议每家出多少人和挖刺藤的地方,还有种多大的地方。
  作者有话要说:  晚上八点,这章来不及捉虫,一会儿捉。


第133章 猪崽
  除了少部分反对的声音; 大家对于挖刺藤一事都没有异议,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每家出一个人,直到全部种完为止,吃喝自理; 工具自带。
  所有人的面色都不太好看。张癞子还在一旁说笑,“我说你们费那劲干啥?到时候辛辛苦苦种上,人家根本就不来。白费力气……”
  众人面色虽不好看,但张癞子这风凉话他们也不乐意听。不过没有人敢正面和他对上; 虎妞娘却不怕,“滚!你倒是不急; 因为你家中根本没有粮食。”
  这话一点都不客气,张癞子平时虽然横行霸道,少有人敢惹。但真有人对上他; 他也只能灰溜溜的走了。
  张采萱家中也去,秦肃凛隔日就拿了锄头去西山挖刺藤; 不只是他一个人; 还有涂良和顾书; 那边还有刘家人; 虎妞表姨胡家; 基本上家家都去了; 且不说干活儿诚不诚心,最起码面子上诚意十足。
  当然,也有不去的。比如杨璇儿,她是连村口村长说话的时候都没出现; 观鱼也不见人。还有孙氏,她去了村口,不过她没去挖刺藤,再有就是张癞子,这些人没去。村里人虽有人不满,但也没去说。
  杨璇儿人家只有两个姑娘,你让人家怎么去一堆男人里面干活?孙氏是妇人虽然可以去,但她那样的根本惹不起,也没人想惹。张癞子更不用说。
  张采萱带着骄阳,午后阳光热烈,她带着孩子睡觉,当然,骄阳睡觉,她要洗衣洗尿布,到了午后,她就去给秦肃凛送饭,不止是她,村里的所有人家都把饭送到山上去吃。里面虽有人偷懒,但大部分人还是认真的,都想着干完了之后上山砍柴,备下冬日暖房要用的柴火。
  张采萱家中柴火最多,虽然不用砍柴了,但是要备下干草。
  他们今年还没有去抓猪回来喂,去年喂的腊月杀了一头,正月的时候又杀一头。如今家中没有猪了,也就是说,以后很容易没有肉吃。
  大人不吃没事,但她不想亏了骄阳,他还要长身体,村里那些孩子两岁才会走路,虽有大人不怎么扶着走路的缘故,营养跟不上也是一个原因。
  但凡有点办法,张采萱还是想要养猪的。村里确实有人养了母猪,不过才刚生小猪崽,一下子生了十六只,村里许多人都看上了,就等着再过一段时间就去抓。
  张采萱也想要,只能抓一只也好啊。
  不过她和那户人家不熟,到时候得想想办法。
  张采萱扶着骄阳慢慢的在地上走,抱琴带着嫣儿也一样,她们在的地方是村西的大路上,而挖刺藤的众人就在不远处的山上,这边还时不时有人来来往往的送刺藤。
  张采萱是刚送饭回来,拎饭菜的篮子还放在路边。正和骄阳玩的起劲,虎妞母女拎着个篮子从山上下来,看到两人,高兴的打招呼。
  张采萱停下,蹲在地上歇气,扶着孩子走路这活儿,看起来轻松,其实根本扶不了一会儿就得停下来喘气,还腰酸背痛,“大婶回来了?”
  虎妞娘含笑点头,张采萱突然想起她想要抓小猪,如果不早早定下,从长计议,只怕到时候猪毛都没有了。
  张采萱抬眼看向对面的虎妞娘,笑道:“大婶,有个事情我想要请你帮帮忙。”
  虎妞娘有些惊讶,张采萱和秦肃凛平时少有需要帮忙的时候,真的开口求他她帮忙一次都没有,他们俩帮了她太多忙了,根本还不了情,此时闻言,忙笑道:“什么事情?你说。要是能办到,我铁定帮你。”
  张采萱看了一眼抱琴,笑道:“全库大叔家的小猪,不知道有没有全部卖出去?”
  虎妞娘微愣过后,一拍大腿,道:“包在我身上了。”她笑吟吟靠近张采萱低声道:“其实我早就打了招呼要三头,我打算喂两头,给虎妞一头,如果到时候他全部卖完,大不了我分你一头。”
  张采萱听到她说早就要了三只的时候,心里只有了然 ,看来还真得早早说好,要不然真就没了。
  抱琴自然听到了他们的话,兴致勃勃问道:“大婶,如果真有,帮我留意一下,只有一头也好。我送谢礼给你。”
  最后一句话,说得颇爽快。
  虎妞娘笑容更大,一挥手道:“要什么谢礼,我先去问,最迟明天就给你们回话。”
  有她出马,还是很顺利的,当天午后就跑来告诉张采萱,刚好还剩下她和抱琴要的两头,只是品相差些,看起来瘦弱,说白了,就是被人挑剩下的。
  张采萱也不嫌弃,再晚一点,挑剩下的都轮不到她了。不过现在还没断奶,得再等等。
  猪崽有了,就得张罗着晒干草了,不知道从何时起,村里的许多人也和他们家一样,到了夏天太阳最烈的时候,就开始割草回来切了晒干,喂马喂猪,甚至是煮过之后喂鸡都可。
  张采萱带着骄阳,每天只洗衣做饭,之后就没多少空闲了,好在秦肃凛那边很快,不过十来天,村口所有的墙边全部都密密麻麻种上了刺藤,一般人根本过不去。
  此时已经七月,太阳越发热烈,秦肃凛开始去割草回来,张采萱就抽空在家中切,大概是地上凉爽,孩子很喜欢在地上爬,就是衣衫脏得太快了点。
  张采萱也由得他,并不怕脏。
  秦肃凛还要抽空去地里拔草,最近太阳烈,肉眼可见的,他黑了许多。
  村里的日子忙碌平静,若说最近有什么笑话的话,就是张茵儿不让钱炎干活。
  钱炎皮肤白皙,手背也雪白一片,张茵儿舍不得让他去晒太阳。但是她爹又说了一家必须出一个人,她总不能和她爹唱反调?
  于是,张茵儿求他爹,让钱炎只在阴凉处干活,被村长骂了一顿。
  ——就你们家金贵。
  张茵儿平时虽然任性,但村长真的生气后,她也不敢胡来,还是让钱炎去了。不过一天,钱炎的肌肤就被晒脱皮了。整个脸和手都红彤彤的,而且被晒伤后,还会痛。
  张茵儿又去找她爹,照旧被喷了回来,还扬言:钱炎要是真的受不了,就自己去找他说。
  钱炎没去,还是乖乖的去干活,张茵儿心疼得不行,一天大半的时间都陪着众人种刺藤。
  也不知道张茵儿跑这两回是她自己的意思还是钱炎指使的。
  这些事情,还是村里人送饭的妇人无聊的时候闲聊出来的。张采萱听了,只感叹知女莫若父。村长挑出来的女婿,就能让张茵儿死心塌地的,无论是张茵儿自作主张,还是钱炎指使,首先都得她对钱炎上心不是?
  张采萱和村里人来往不多,大部分都只是见面打个招呼而已,甚至还有些人她根本不认识。如张癞子那样的,最先听说了他的名声,但总共也没见过几次,更别提说话了。
  但她万万没想到,有一天这样的人,会跑到他面前来耍赖。
  事情还得从那头小猪开始说起,张采萱拜托了虎妞娘,才得了一头瘦弱些的,等断了奶后,各家就一一抱走了,秦肃凛和涂良由虎妞娘带着,也去把那瘦弱些的两头抱了回来。
  张癞子就是为了这两头小猪来的。
  他来的那天早上下了雨,雨虽不大,但张采萱也没让秦肃凛出去干活,就怕着凉,现在可买不到药。两人在家中一起做饭,饭菜刚摆上桌,就听到外头有敲门声。
  张采萱去开的门,看到是张癞子,她就有点想关门,她也确实抬手就关门了。
  主要是她有听说过,张癞子要是到了家中没有粮食的时候,会在饭点跑到人家家里去蹭饭,有那脸皮薄的,就会请他吃饭。如今是七月,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许多人家中都没有粮食了。
  这会儿刚好是饭点,一般人可不会这个时候上门。尤其是灾年,哪家都没有招待客人的粮食,谁也不会饭点去别人家。她不信这个传言都不行。
  当张癞子的手挡住她关门的动作后,张采萱问道,“你有事么?”
  张癞子原名她没听说过,不过她知道算起来他们同辈。
  张癞子嬉皮笑脸,“我有事,就是看看你们家是不是把我的猪抱回来了?”
  张采萱气笑了,那头猪是他们家买的,五十斤粮食呢。因为大小都是五十斤粮食,他们家得了最小的,已经算是吃亏了,没想到今天居然还有人因为这个找上她,“我家确实有猪,但不是你的,是我们家从全库大叔家买来的。”
  张癞子气急,“他不讲信义,分明我早就让他留了的。”
  张采萱懒得跟他掰扯,“我不管你留没留,反正我家这个付了粮食的,不是你的。”
  张癞子还要再说,张采萱打断他道:“你赶紧走。真要是你让他留了,你去问他就是。”
  说完,再不迟疑,三两下关上门,还栓上了门栓。
  他还犹自不甘心的拍门,张采萱没开,秦肃凛都出来了,“怎么了?”
  张采萱摇头,“不用管。”
  虎妞娘早就说过,如果不想给他饭吃,强硬一些,他就会离开了。还说了,最好别给,要不然他隔天还会来。
  张采萱当然不想家中养着这么个人,还是一开始就态度恶劣的拒绝他最好。
  张癞子很快就离开了。
  张采萱也没管,进屋和秦肃凛两人吃饭,刚刚收了碗筷,抱琴带着嫣儿来了,她一进门就满脸愤愤,“采萱,你是不知道,今天早上气死我了。”


第134章 秋收
  张采萱疑惑的看着她。
  抱琴满心气愤; “那张癞子居然跑到我家后院去想要抱我的猪。”
  张采萱惊讶,“他怎么能跑到你家后院去?”
  听到这话,抱琴更生气了,“还不是涂良; 他太老实了,又和村里人不熟悉。还请他进来坐,我看到的时候,他已经进了院子; 来不及了……”
  张采萱哑然,“不会真让他抱走了?”
  抱琴摇头; “怎么可能?真要让他抱,他也是不敢的,我们村可没有小偷; 也不兴抢东西,他要是真敢; 直接给他赶出去。”
  现在这样的情形; 赶出去哪里还能有活路?可能这也是他方才干脆利落放弃纠缠的原因。
  “只是转身就说他肚子饿; 涂良给了两个馒头; 才算是把人打发了。”
  最终目的; 可能就是那两馒头了。
  抱琴继续道:“我跟涂良说了; 以后再不能不让他进门。”
  张采萱叹气。这人以前从来不到村西来,如今这样,只怕是村里那边要不到粮食了。
  抱琴满是无奈,“你说我接济他一两顿还行; 要是天天来,我怎么能受得了?要紧的是,村里人都会以为我家中很富裕,还有,我爹娘那边虽然平时来往少,但要是他们知道我接济外人,只怕又要上门来闹了。”
  可不就是这个理?
  人都要分个亲疏远近,没道理接济外人,让自己喝糊糊?
  反正张采萱是不打算让人到家里来打秋风的,那外祖一家时不时还冒出来,万一真要是拿这个攻坚她,她自己倒是无所谓,总得为骄阳想想。
  她这边打定主意,谁知张癞子却是再没有上门了。又过两天,才听到消息,他帮顾家砍柴,拿柴火换馒头,最近过得滋润。
  村里人都暗暗注意着张癞子,就怕他上门,没想到顾家真是好人。只要张癞子砍一棵碗大的树,就能换三个馒头,他省着点吃,够他吃一天了。
  秦肃凛得空就去地里拔草,看这样子,今年的收成应该不错。这算是这几年来的好消息了,村里的老人们都放松了些,可能几年的灾荒就要过去了。
  虽然青山村比起外头的人,日子已经很好过,但谁也不想再这么下去,说句实话,夜里睡觉都不安稳。
  骄阳会走了,刚好一周岁零一个多月,七月的时候会走的,只是还不稳当,容易摔跤。
  张采萱也带他到地里去,她和秦肃凛拔草,骄阳就在一旁……拔苗。
  大麦的根抓得紧,他根本拔不出来,折腾半天,满头大汗的。秦肃凛看得嘴角勾起,张采萱还护着苗不让他再弄,再拔下去该废了。
  此时麦穗已经抽出,再过一个月应该就可以收了,和别人家比起来,他们家的地实在不多,而且因为是没种几年的荒地,收成也并不好。
  西山上的树木在这样的季节里最是茂盛的时候,张采萱还想着她的木耳呢,不过秦肃凛不让她上山,干脆把发现木耳的几节木头都搬了回来,等以后不生木耳了就劈开当柴烧。
  其实已经不用劈了,能够生出木耳来的木头,基本上都已经风化,伸手就能掰成一块块。
  值得一提的是,杨璇儿把地卖了一块给虎妞娘,其实一个条件就是帮她把地翻出来种上,而且到了秋天要帮她收回来。
  这姑娘最近很低调,除了偶尔晒太阳能够看到她,她好像不出门。
  日子忙忙碌碌就到了八月,张采萱家地里的大麦可以割了,因为是荒地的缘故,可能缺少水分,麦穗已经枯黄,涂良都过来帮忙了,还有胡彻,他是自觉过来的,秦肃凛和张采萱在他解了契约离开后,就再没想过请他帮忙。不过他能主动上门,他们俩人还是很高兴的。
  三个人干活很快,抱琴还过来帮忙做饭,张采萱安排的伙食不错,每顿都有鸡蛋,还有一盘肉菜。
  干活的人,吃不好不行,一个春耕一个秋收,最是忙碌也是最累的时候。
  收完了张采萱家的,紧接着就是抱琴家的,然后村里各家都开始忙碌起来了,只要地里的麦穗能打下粮食,就开始收,就怕像去年那样,天天下大雨,想收都收不了了。
  张采萱和抱琴家都没有多少,算起来还是她家多些,总之等村里人都正经开始秋收,她们早已经收完,只在家中晒粮食就行了。
  秦肃凛则去地里割草回来切了晒,他们的干草可能还不够。今年他们家都没怎么砍柴,实在是原先胡彻和胡水两人老实砍一年的柴火堆得太多。
  大半个月后,村里家中基本上的粮食都进了仓,而村口,村长又开始收税粮了。
  今年张采萱和秦肃凛的地,都要开始交税粮了,不过因为是荒地,交得很少,两家的地加起来一百斤。他们家粮食晒得干,又打理得好,村长一句话没说就收了。
  今年比起去年,收成多了一倍不止,比起丰年还是差一点的,不知道为什么,还算风调雨顺呢,就是打不下粮食来。
  去年收税粮,朝廷减了三成,今年到了现在却一点消息都没收到,想要减税粮是不可能了。众人说不失望是假的,不过也没人不满,大家似乎都觉得交税粮很正常,朝廷要是减免,都是皇恩浩荡,如果不减,也是应当应分该交的。
  今年天气好,税粮收得很快。张采萱正疑惑怎么通知衙门呢,衙差就到了。来的大概有二三十人,都是腰佩大刀,面容肃穆,在得知村里已经收齐税粮后,面色好看了些,表示翌日早上就有衙差来拉。
  拉走粮食的时候,还有官兵押送。村里许多人都过来看,张采萱也牵着骄阳到了,如今他已经会走,就是小跑,一般也不会摔跤。
  看着马车从村口把粮食运走,众人都暗自松了一口气。
  抱琴笑着招呼她,“采萱,回家。”
  张采萱点头,拉走骄阳慢慢走,村里许多妇人对于骄阳这么快会走,都觉得惊讶,不过也只是熟悉的那些人,不熟悉的不记得骄阳年纪的,也没多问,实在是骄阳的个子比和他一般大的孩子都要壮实,有的两岁的孩子还没有他那么高壮,不过相对的,抱起来就比较吃力了。此时天色还早,张采萱也不着急,就拉着他慢慢走。
  抱琴和她差不多,也颇有耐心的牵着嫣儿,虎妞娘和他们顺路,低低道:“今年可千万别被劫了。”
  “可不敢胡说。”抱琴忙打断她。
  虎妞娘摆摆手,“我跟你们说而已。要是还像去年那样再来一次……我们村可真的说不清了。”
  张采萱若有所思,也对,别的村子都没事,只青山村收一次劫一次,怎么看都不对劲不是?
  刚刚走到张家门口,张采萱就听到李氏焦急的声音,“采萱,你等等。”
  张采萱一转身就看到李氏在院子里朝着她招手,顿住脚步,“大伯母,有事?”
  她不打算和他们一家亲近,也没有当他们是娘家,除了喜事做席面,平时都不来往,李氏他们也知道她的疏离,并不往前凑。对于他们这种态度,张采萱还是很满意的。
  李氏走到篱笆墙边上,面色有些焦急,问道:“采萱,听你五嫂说,你家里有安胎药是不是?”
  她这话一点都没有避讳虎妞娘和抱琴的意思。
  张采萱点头,“确实有,不过已经一两年,不知道药效……”
  李氏面色微松,有些急切,“能不能给我?”
  张采萱惊讶,还未说话,李氏又道,“你五嫂……有孕了,他们跑去问你要安胎药那次,其实她根本没有孕。她逃荒一路上吃睡都不好,瘦成那样,身子太差,月事也不准,她以为有孕了,其实根本就不是。这一次她又如此,我也以为她身子没养回来不会有孕,没想到她这一次是真的,昨天去菜地的时候摔了一跤,然后肚子就疼,她也不是太疼,我寻思着,可能是动了胎气了。”
  虎妞娘和抱琴面面相觑,虎妞娘皱眉道:“但是你这个也不能胡吃啊,到底是不是有孕都不知,还有,真要是动了胎气,采萱这药可是放那么久了,谁知道还有没有效?”
  李氏叹口气,“我都明白,但是现在……”她一摊手,“这不是没办法嘛。还能送她去镇上看大夫?”
  几人都沉默下来。
  李氏有些焦急,“采萱,你把药给我,大伯母记得你这份情,这药给她喝下去,无论结果如何,我都认了。”她眼神扫过边上的两人,又道,“有她们作证,你放心,我绝对不来找你。”
  作者有话要说:  下午两点


第135章 突然
  张采萱默了下,道:“你跟我一起去拿。”
  有虎妞娘和抱琴看着; 她倒是不担心李氏事后纠缠。那安胎药放在她家中; 时不时就有人问,不拿出来是不行的,比如今天这样; 如果五嫂当真动了胎气; 那药就是最后一根稻草。
  药材她放得极好; 从未受过潮; 应该不会变了药效。但要是再放下去可就不一定了。
  几人一起到了张采萱家,李氏率先道:“我只拿一包去; 给她喝了之后再看。”
  张采萱不置可否; 进门拿一包给她。
  她当然希望药材还有用; 毕竟方才李氏可说了; 赵鹃月事不准; 身子又差; 这样的人,有孕不容易。
  李氏隔了一天; 又上门来了,这一回带上了村长; 张采萱打开门时颇为诧异。
  李氏怕她误会,忙道:“采萱,你那药有用,你五嫂已经好多了,我就想把剩下的全部买回去; 村长我都带来了,让他做个证。”
  张采萱惊讶之余也安心了,李氏能做到这样,显然是很担心赵鹃了。有村长在,她很爽快的把剩下的两包都给了她。五百文一包,她也没赚她银子,只收了当初大夫要的银子。
  李氏再三道谢后,才拿着药走了。
  张采萱本以为日子就这么平静的下去,慢慢地等入冬了。没想到李氏刚走不走,村里那边就热闹起来,听到不同往日的热闹,她心里一沉。
  别是路上的那些劫匪真的进村了?
  与此同时 ,听到声音的秦肃凛也从后面跑了进来,看到母子两人后松了口气,“采萱,你待在家中,把门关好,我去看看。”
  张采萱仔细听了半晌,不像是有人进村打劫,倒像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一般。
  “我跟你一起去,不像有危险的样子。”张采萱弯腰抱骄阳,秦肃凛已经先一步抱起,“走。”
  不只是他们听到了动静,顾家大门处,顾书也打开门跑了出来,更远一点,涂良和刘家胡家也有好几个人跑向村里。
  村口宽敞处,此时人声鼎沸,张采萱远远的就看到人群前面,有腰佩大刀的衙差。
  走近了才听到说什么税粮,张采萱微微惊讶,别真又被抢了。
  看到他们过来,虎妞娘挤出人群,道“采萱,你们是不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