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炮灰也想活-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的情形,村里人天天盼着雨势停下,如果再不停,今年的秋收怕是没有什么收成了。
  还有就是……税粮。
  前两年的税粮虽然多,但是村里人咬咬牙还是能够凑起来的,哪怕全部粮食交了,心里也根本不急。毕竟有暖房贴补一二,总不至于饿死人的。
  但是今年不同,连日的大雨,好些排水做得不好的人家,暖房已经进了水,好些人暖房中的粮食也被淹了。
  这个就不太美妙了。
  税粮如同一座大山一般,沉沉压在众人头上。如果交不上,可是要罚粮一成的。
  到了秦肃凛他们该回来的日子,张采萱没能去村口等,当然了,肯定是有人去的。别说下雨,就是下刀子,可能也有人去。
  张采萱虽然没去村口,但是她一直走到大门口处往外头看,真心很希望秦肃凛能回来。
  但是让她失望了,从早上等到晚上,村西一架马车都没能过来。也就是说,这一次他们没能回来。
  张采萱有点希望秦肃凛回来,毕竟一个月没看到了,她还是希望能看看他。但是她又希望他别回来,下了这么久的雨,外头的路上肯定不好走,这也罢了,就怕路旁的山上滑坡,那个可是要命的。
  还是别回来的好!只是,抱琴可能要失望了。还有,她孩子的满月,大概是办不成了。
  他们虽然没回来,其实村里人也不甚担忧,毕竟外头这么大的雨,要是真回来了才是奇怪。等到下个月,肯定就能回来了。
  一整个七月,几乎都在大雨中度过,村里人已经渐渐地从希望到期盼再到绝望。绝望中又生出一丝期盼。
  期盼着今年朝廷减免税粮,要不然……村里人真的就没有活路了。
  八月初,已经开始冒雨秋收,因为地里好多的穗子上已经开始发芽了,这种粮食,拿来交税肯定是不行了。不过,可以留着自己吃,再不去收回来可能都要烂在地里了。
  张采萱没管这么多,主要是她地实在少,倒是对面的陈满树夫妻特意过来找了她。
  大丫和张采萱相处颇多,有时候两人还会在一起做针线,时日久了,她面对张采萱也渐渐地自然起来。“东家,后面地里的穗子我让满树看过了,好像也开始发芽了,我们要不要收回来?”
  张采萱余光打量她浑身上下,发现她似乎并没有什么不满,对于粮食,语气里还满是可惜。他们愿意干活儿,张采萱这个东家只有更高兴的。“那你们就去收,趁着雨势小的时候,雨大的时候还是别去了。”
  大丫应了,披上蓑衣去了。
  当天下午,两人就拎着刀去了后面。割回来的麦穗全部堆到了对面的炕上,底下已经烧了火,麦子应该不会再发芽也不会烂了。
  张采萱没事的时候往外看,经常都能看到村里披着蓑衣,戴着斗笠来去匆匆的人。显然都是在准备秋收或者正在秋收。
  因为怕有人雨天找她,张采萱特意拿了瓦片,让陈满树帮忙搭了一下院子里,看起来似乎是搭了一个棚。她能从屋檐下走到大门口不被雨淋湿,而且地上也是干的,就是简陋得很。不过张采萱已经很满意了。
  最近下雨,骄阳不太去老大夫家,一个月之内只去了两三次,每天下雨,有时候雨势停了,骄阳这边时间上又不行。总找不到合适的时候,张采萱也不强求,本身骄阳年纪小,学字没那么着急,再有就是,骄阳自己挺自觉,哪怕没有老大夫督促,他也自觉每天练字一个时辰。
  村里人冒着大雨秋收,越是看粮食越是绝望。
  八月了,抱琴满月,不见涂良他们有回来的迹象。抱琴也没办法递消息给他们,孩子的满月,大概也就这样了。张采萱都没去,李大娘还特意过来找她去来着,说是抱琴的意思,不过也没强求,不能去就算了。
  张采萱当然是不去的,下了这么久的雨,路上真的是深一脚浅一脚,比雪天还难走,雪地一般不会滑,如今的路上就不一样了,如果真要是不小心,摔跤能滑出去老远。
  八月中旬,雨势渐小。村里人却并没有觉得舒心,眼看着就要到九月。等到了九月初,朝廷收税粮的公文就会到了。到那时候,如果朝廷没看在这一个多月大雨的份上,减免税粮,那村里人罚粮食肯定的了。
  以前。哪家不够还能去邻居家借借,但是现在哪家都不够,上哪里去借。人家都自身难保。
  八月下旬。秦肃凛他们还是没看到有人回来。不过现在路上不好走,不回来也是正常的。只是抱琴……村里人知道抱琴的,都觉得朝廷有些不近人情了。
  不过也有人说抱琴自己作,她自己爹娘都早已去找过她,表示愿意照顾她月子,但都被她赶了回来。
  虽然有人觉得他不对,但也没多少人愿意议论。最近村里人压力太大。
  张采萱没压力,因为他们家本来也只需要交一百斤粮食,家中的存粮都不止这么多,只是今年那些带芽的收回来应该不太好吃。
  八月下旬,雨势已经小了,村里人来往是没那么难了。张采萱最近根本不出门,就算在家走路都很小心,就怕摔跤。
  当听到有敲门声的时,张采萱慢慢的走过去开了。看到是李氏,她颇为诧异,她的旁边还有含笑站着的李香香。
  张采萱直接问道,“大伯母,有事?”
  李氏似乎有些尴尬,探头往院子里看了一眼,想要进门的意思明显。
  这会儿天上还在下雨,如果她们真有事,张采萱也不好让她们冒雨说话,于是微微侧身让两人进门。
  李氏也不废话,“采萱,今天我来,是找你借粮食的。”
  张采萱笑看着她,“大伯母,你怎么会觉得我还有存粮?”
  李氏沉默了下,“采萱,以前的事情是我们对不住你,但是血缘关系无法磨灭。这一次我们家是真遇上难事了,不让我来找你,觉得我们家已经很对不起你,不好意思再麻烦你了。但是我觉得,你不会看着我们一家被罚粮的。你能不能借我们一些,先把税娘交上,以后再慢慢还你,你知道的,我们家说话算话,以前也欠过你银子,都一分不少的全部还给你了。”
  张采萱听得想笑,合着李氏还觉得,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为何她会觉得以前的银子还上,她就一定会借。
  “香香呢,你来做什么?”张采萱不想和李氏纠缠。
  李香香看了看李氏,垂着头不说话了。
  李氏接过话头,“是这样,如果你们家有的多,能不能借一些给香香?”
  张采萱笑了,“抱歉,大伯母,我们家连你想借的都没有,更别提香香了。”
  李氏显然是不相信她这番话的,有些不满,“你都不知道我想要多少,就知道没有吗?”
  “因为我家中本来就没有多少了啊!”张采萱摊手。
  李氏有些不甘心,看了看一旁的李香香,语气放软,“采萱啊,这一回你可真得帮帮你大哥他们。当初是我和你大伯对不住你,不关他的事,你回家这几年,他们也帮了你不少忙,看在这点情分上也不能借吗?”
  张采萱再次强调,“大伯母,不是我不借,是我没有。”
  其实不只是李氏上门,今年外头这样的情景。张采萱根本就没打算往外借粮,要知道这个口子一开,就刹不住了。她哪里有那么多粮食给整个青山村的人交税粮?
  不过,李氏这种时候还不忘带上李香香,可见她是真的疼爱了。
  李氏又哀求了几句,张采萱一口咬定没有。
  其实李氏如果真为她着想,是不应该带着你香香一起来的。打个比方说,张采萱愿意借粮给他们家,李氏完全可以悄摸摸搬回家去,但是她带上李香香,李香香如今还有夫家,到时候人家知道张采萱有粮食,她还能有安生日子过?
  事实上,张采萱家中确实有粮食,但是没有村里人交税粮的几千斤,几百斤还差不多。能顶什么用?
  李氏上门没有借到粮食,村里人好多都看在眼中,也没有人再上门来。正正和了张采萱的心意。
  越是临到衙差到来的日子,村里人反而安静了下来,没有了前些日子的人心惶惶,似乎是大家都交不上之后也没有人在为那发愁了。都说法不责众,大家都交不上。看他怎么办?
  再说,村里人还隐隐期待着,朝廷减免税粮呢。
  一般情形下,今年这样的收成算是惨淡了。如果没有暖房的话,一家人还会饿肚子,朝廷那边应该有动作才对。
  比如……税粮减半。
  九月,雨势收了,路上的泥泞阴干两天后,已经差不多快要恢复了。
  衙差却按时到了,也和往年带来了公文,村里好多人都去看了。
  婉生也来找张采萱一起去,她本不打算去的,但是婉生又想去,她也好多天没有出过门。去走走也好,主要是骄阳也好多天不出门了,对他不好。
  她们到的时候,衙差已经在递公文给村长,张采萱又不知道说了什么,不过听到周围的议论,她也隐隐明白了。
  今的税粮,和往年一样多。除开张采萱她们这样有人被征兵的,其他的全部都按去年的税粮算,方才衙差还念了一下公文上的内容,所有人都听到了。
  张采萱她们两人走近,就听到村长问道,“小将军,如果交不上,会怎样?”
  衙差摇头,“不知,我们只是负责送,你们听着照办就是了。”
  村长面色不太好看,以前别说衙差,就是真正的官兵来,对他也会稍微客气一二。但是今天来的这些人,一个熟面孔都没有。而且对他,一点都没客气。
  众人方才已经听过一遍衙差念出的公文,听见村长的问话后,才猛然发现,这一次的公文上没有写,如果交不上会怎样。
  众人的心中隐隐生出一丝希望。
  事实上,这么多年以来,如果有天灾,朝廷那边多少会减免一些,比如前几年就只收三成税粮。
  如果只是三成,村里人咬咬牙还是能挤出来的。不过,这些都是靠着暖房才种出来的粮食,算是家中最后一点压箱底了。
  也有人并不这么乐观,没说结果不代表就是想要减免,很可能是那结果他们承受不住。
  以前还说一成罚粮,那是因为他们能够拿得出。这一次不说,很可能是因为他们拿不出来。
  衙差公事公办,说完就走。留下面面相觑心思各异的众人。
  半晌,村长才从已经重新关上门的门板上回神,叹口气道:“大家还是回去找粮食去。”
  作者有话要说:  早上十点,大家晚安,一会儿改错别字


第202章 抵粮
  方才那些衙差面容肃穆; 村里人不敢和他们说话,不过此时村长这话一出; 众人顿时就有些怒,“我们上哪里找粮食去?”
  此话一出; 纷纷附和。
  “……家中只有前几天收回来的那个,但如果照往年; 那样的是不收的。”
  “村长; 那种收吗?我们只有那种,而且根本凑不齐。”
  村长面色很不好看,闻言摇头; “那种铁定是不行的,就算是交上来了,他们不要的话。也是白费力气。到时候还回去又是一场麻烦。”
  这也是实话。往年收税粮; 别说发芽; 就是壳多了都不成,不够干也是不行的。
  已经有人急哭了,“但是我们真没有。”
  “一半都交不上。”
  村长眼神落到锦娘还有张采萱她们身上,意有所指道:“能够交上来的,先交了。也不知道今年的处罚是什么。”
  如果说今年村里还能交上的,应该就是张采萱和锦娘了,可能还要加上一个抱琴。当然了,顾家和齐家还有杨璇儿不用说,肯定都能交上的。
  除开这些,虎妞和她娘应该也能; 其他的……张采萱环顾一圈,基本上的人都面带苦意,眉心紧皱,显然愁得不行。
  事实上,村里好多人一年都吃不了几百斤粮食,不是他们够吃,而是如果粮食少了,他们就只往青菜汤里加一点粮食,大部分的青菜和少部分的粮食和着煮到一起,饱肚子没问题。而且这样一来,是很省粮食的,一个家如果有七八口人,一天一斤粮食足够了。
  但是如果吃馒头,再拿三四斤都不一定够。
  下面的人议论纷纷,村长背着手沉默听着,“大家能交多少先交上来,我总觉得这一次的处罚不会轻。”
  村长的话,还是有好多人相信的,闻言都议论着往家走了,而那边村长已经在招呼人去抬称过来了。
  张采萱也觉得村长的话有道理,毕竟如今外头匪患四起,日子也不好过,朝廷那边巴不得多收税粮,又怎么会主动减免?
  她和婉生一起回家,路上遇到的人都来去匆匆,也有人和她打过招呼后欲言又止,不过到底没说出口。
  张采萱当然不会主动借粮食,如果她豪富,整个村全部的税粮她一个人能交上,那她也愿意出借。但是她也只能够温饱而已。前几年她存下的粮食,到现在基本上都吃得差不多了,如今家中吃的粮食,都是秦肃凛后来拿兔子和木耳还有竹笋换回来的。自己吃足够,但若是要接济人,三五个可以,多了就……如今的情形,接济谁都不好。
  婉生家中只有一点点荒地,只交几十斤就好了,有老大夫在,他们家还是很轻易的就能交上了。
  回到家中,张采萱并不着急往村口去交粮食,等到了最后一天,顾家和齐家他们这些能交上的全部都交上了,才让陈满树扛着粮食去交了。
  九月的天气,阳光明媚,但是风拂过时,也会带来一股寒意。
  这一次衙差给出的筹备粮食的时间和往年一样,也是三天。
  张采萱有些担忧交不上税粮的结果,因为这样对她来说也算是息息相关。到了衙差来运粮食的那天,她到村口时,时辰已经不早,骄阳没有来,被她放在了老大夫处。
  抱琴已经满月,头上包着布巾,身形因为刚刚生过孩子,还有些丰腴,眉眼也憔悴了些,显然一个人带孩子不是那么容易的。至于李大娘,满月过后抱琴就让她回家了。
  他们家的粮食,还是昨天抱琴过来找张采萱让陈满树帮忙搬过来交上的。
  太阳越升越高,张采萱转眼看向那堆较去年少了大半的粮食,可能只有往年的两成,实在是太少了。
  似乎被周围众人的气氛感染了,张采萱也担忧起来。
  日头还未到正中,有官兵走了过来,还未开门,众人就已经知道了。
  因为官兵和普通人的脚步声不同,众人面面相觑,眼睛紧紧盯着门口。
  大门口打开,官兵开道,后头跟着衙差,扫一眼那堆粮食。这一次来的官兵尤其多。村长先是被这阵容惊了下,以前那么多粮食,也没看到有这么多的官兵到来啊。反应过来之后,面上就带上了笑,迎上前去,“小将军,今年七月八月下了那么久的雨,地里的粮食全部都发了芽,这发芽的粮食我们都不敢往上交,所以……”
  为首的衙差和官兵低声议论了几句,抬手止住村长求情的话,扬声道:“昨天上头有公文下来,今年凡是交不上税粮的,家中可以出丁免税,出一个人免一半。两个人全免。”
  张采萱有些惊讶,又觉得不奇怪。秦肃凛他们军营里都还可以征兵,只是许多人不愿意而已。
  村长眼前一黑,因为他们家也没交够。
  底下人议论纷纷,反应过来后赶紧求情,“再让我们凑凑,如果不行……”
  好多人都在求情,想要他们宽限几天。那些官兵和衙差始终不说话,只沉默的看着众人哀求。
  张采萱没说话,边上抱琴也沉默着,半晌,才听到她低低道:“采萱,活着好难。”
  张采萱深以为然。
  这一次村里人全部交够的人大概只有一成,如今知道了后果,挤挤凑凑,大概有三成的人能交上,剩下的……大概只能出人了。
  眼看着那边衙差和官兵打开门走出去,抱琴拉了她一把,“我们先走。”
  张采萱瞬间就明白了她的意思。
  如果是以前,她们不借粮食,村里人不知道后果,再有反正大家都交不上,交不上也不要紧……法不责众的想法什么时候都有。也就没那么着急了。
  但是如今知道了后果,众人都会想办法交上,现在被征兵,跟去死有什么区别?
  为了活命,难保村里人不会做出什么事情来。最起码,跟她们借粮食是肯定的。
  两人趁着周围的人还在议论的时候,悄悄出了人群,飞快越过村子往村西去了。
  张采萱没有直接回家,先去了抱琴家中,抱琴的孩子自从生下来,她还没有仔细看过呢。
  软软小小的一团,肌肤有点红,闭着眼睛睡得正香。
  张采萱和抱琴心里都清楚,哪怕她们跑回来了,村里那些人也不会善罢甘休,事关生死,上门来借粮食肯定是有的。
  但是他们两人都没想到会那么快。
  两人正在屋子里说话呢,大门口就有敲门声传来,有方才村口发生的事情在,都隐隐猜测到来人是做什么的。
  抱琴低声道,“别出声,假装不在家。”
  张采萱轻轻点头。
  作者有话要说:  晚上了,悠然要出门了,唉,头突。


第203章 借粮
  两人没有出声; 更没有让外人进来的意思。
  她们想得好,但是外面的人又怎么会甘心?
  敲门声响了半晌; 外面的人似乎也没了耐心,“抱琴; 开门,我是娘。”
  听到声音; 抱琴摇头; 张采萱明白,她这是还不打算出声的意思。
  如果只是普通邻居,抱琴不开门; 很可能外头的人就这么放弃了,但是现在外头是她娘。张采萱也见过她娘几次对她的纠缠的,几乎是需要她的时候就想起她来了。还每次都一副抱琴应当全心全意帮忙的模样; 理直气壮得不得了。
  她娘在外头哭; 呜呜的声音听得人难受,“抱琴,我知道你在家中,外头的事情我不相信那不知道,今天发生的事情……你不能这么狠心,你弟弟可等着你拉拔呢。你作为长姐,合该照顾一二,他还没成亲,也没留下我们张家的子嗣,可不能被征兵啊……”
  她一直在外头数落; 抱琴的面色越来越难看,张采萱低道劝道,“别生气,有些人天生就偏心。”抱琴就是那个应该被牺牲的。
  而外头她娘还在哭,“你今天要是不开门,我就跪在这里不起来。”
  张采萱面色微变,这可不好,就怕有人跟着闹起来。最后抱琴不拿粮食,人家会说她凉薄,要是拿了,知道的人多了,那些人问抱琴借,她拿还是不拿?
  抱琴唰得起身,轻柔将怀中睡熟的孩子递给张采萱,“采萱,帮我抱着。”
  张采萱有些担忧的看着她,“别闹大了。”
  抱琴点头,“我有分寸。”
  张采萱站在屋檐下,看着抱琴缓步过去开门,她娘瞬间就挤了进来,一把抓住抱琴袖子,“抱琴,你可真得救救你弟弟。”
  抱琴扫一眼她揪着自己袖子的手,指尖已经泛白,显然是用了力气的。“娘,我先关门。”
  她淡淡一句话,她娘赶紧松开了手。
  抱琴关上门,走回屋檐下的椅子旁,回身淡然看着她娘。
  她娘满是欢喜,抱琴让她进门,意味着此事应该会有转机。“抱琴,娘知道你是个好的,从来舍不得我和你爹饿肚子,这几年你帮我们的我都知道,这一回真的得再……”
  抱琴打断她,浅然一笑,笑容里带着些讽刺,“娘,你凭什么认为我会帮你们交税粮?”
  她娘一愣,“你是我生下来的,总不能看着你弟弟就这么被抓走,你也不忍心是不是?”
  抱琴立时接话,“我忍心。”
  她娘再次愣住,突然发现今日抱琴的神情很平淡,以前她每次求上门的时候,她也是这样的神情,她对不住这个女儿,她都知道。但是抱琴是个心软的,从来不会看着他们一家人饿肚子,要的……大概是想要他们求她罢?
  想到这里,她娘微微侧头,刚好看得到她的眼泪划过鼻尖,语气低且缓,一字一句道,“抱琴,我求你了。”声音暗哑,仿佛伤心得说不出话一般。
  抱琴见她这番作态,面上讽刺的笑意更浓了,是谁说农家妇人没有心机的?面前这位,可不逊于那些大户人家后院中身经百战的女人。
  “娘,你说的没错,我不会看着你们饿死。”
  她娘眼睛一亮。不待她说话,抱琴摊手,“但是被征兵不代表一定会死,涂良去了那么久不都没事?”
  她又想起什么,笑着道,“娘,当初你跟我说过,涂良说不准攒了军功往后给我个小将军夫人做做。借你吉言。我觉得弟弟不用去,爹还年轻,只要他去,说不准还能给你也捞给将军夫人做做呢!”
  不理会她娘面上如遭雷击的面色大变的神情,抱琴接着笑道,“刚好嘛,你说弟弟还小,还未成亲,也没能给张家留后,如今岂不是正好,反正爹已经给张家留了后……”
  “混账。”她娘终于反应过来抱琴这番冷嘲热讽,震惊过后就是震怒,怒斥道:“天底下有你这么不孝的女儿吗?居然还想送你爹去死……”
  “娘说笑了。”抱琴声音微高,打断她娘的话,“让爹去,怎么就是送他去死?那叫为国效力,是光宗耀祖的事情,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