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风华农女种田忙-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怕啥,俺们庄稼汉子,摔它一次两次的不碍事儿”,乔二豪气的说。
好吧,在屋里摔着也不怕地太烫,把皮烫掉,花半夏不理会,自己过去掀开那匾上覆着的粗布,想要看看效果。
匾是花半夏三天前订的,上头刻着四个端正的大字,“探花速递”,探花的‘探’,寓意探索、追求的意思,‘花’寓意着美丽、女性的意思,结合起来就是了解女性,服务女性的意思,很符合花半夏建立平台的初衷。
“探花”还有一层意思便是科举考试中了名次的意思,经过花半夏的观察,南城作为云国主要来往之地,每年都有许多读书人经过此地进京赶考,自己取名“探花”也是为了方便以后的动作。
在花半夏的宏图大业里,古代的交通是最为匮乏的,除了稍微有点钱财的家庭,普通人家里根本不会有马车,出远门还要走路,运气好的还能搭顺风车。
花半夏想要改变当前的情况,是有成立专门载客用的车行的念头,可目前平台还没成立,花半夏没有心思,也没有资金去启动这个念头,还是再等等吧。
牌匾是用木头刻的,字上面也没有壕到镶金,只是用了红色颜粉,拿笔抹上去,很普通的一块牌匾。
“大伯二伯,咱们挂匾吧”,花半夏看着天色还早,挂完匾再去集市买点东西就可以回乔里村了。
乔大和乔二正在熟悉车子,听到花半夏的话都停了下来,“就这样挂上去?咱不是还没开张呢嘛”。
乔大和乔二都认为,新店开张就算没有舞狮子热闹热闹,怎么的也要吆喝吆喝啊。
“不用了,咱们又不是开什么吃食店,啥东西也没有,热闹了别人过来看啥啊”,花半夏是没工夫操弄了,又不是需要客流量的店,弄那干啥。
“也是,别人来了咱们也没啥好招待”,乔二点点头表示同意。
明儿就可以通知商户们把东西拿来做样品了,这段时间他们应该准备好东西了吧。明儿花半夏要按照他们的要求去拍摄,当然,他们是不能在场的,所以,一切都要辛苦乔家几人了,明天可能是场力气活儿。
晚上吃完饭,花半夏把大伙儿都留住,简单的和他们说一下明儿的安排。
“大伯,你就带着咱家男人们明儿按照我给的地址去样品,地址我已经给几个哥哥了,明儿我和大哥在店里,万一有自己送货上门的”,花半夏有条不紊的说着。
“大伯娘二伯娘,你们和青青就在家等着,我们快的话中午就能回来,下午咱们就一起去拍照”,明儿主要就是收集样品,然后拍摄。
如果是布匹的话,花半夏随便找个背景就能拍,如果是成衣,那就需要模特了。乔争,青青还有自己可以包揽年轻成衣和儿童成衣,要是有老年成衣的,花半夏可能得花点心思了。
家里几个长辈都是乡下汉子妇女,要体现出富贵人家的老头老太太形象有些难,明儿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第二天一早,花半夏一行人刚到城里就看到自家店铺门口站了两个人,原来是何氏布庄的何若才和他的伙计儿。
“何老板,早啊”,花半夏走进,热情的跟何若才打了个招呼。
何若才一直在看花半夏铺上的匾,没注意有人走进,听到花半夏的声音才转过身来。
第四十三章:自行车
“哟,花姑娘,哦不,花老板,早啊”,何若才两手拱拢向花半夏祝贺。
“花老板,这新店开张,怎么这样悄无声息的,不热闹热闹?”
花半夏笑笑,自我调侃道,“小店,没何老板这般大气,热闹就不必了”。
“何老板,进去坐吧”,花半夏开了门,做了一个指引的手势。
一行人呼啦啦的进屋,花半夏示意乔争几人把何氏布庄小伙计的手上接过样品,“何老板,这就是何氏布庄第一季的样品了吧?”
何若才瞧见有几个男人接过东西,疑惑的问,“对,这是花老板请的工人吧,一个个的挺精神”。
乔大几人听到何若才说的这话都有些尴尬,只是笑笑就走到墙边的长椅坐下。店里除了招待客人的一角茶座,墙的四周都有木制的长椅,用于送货员的休息,也给一些老板带来的伙计们的休息的地方。
“何老板见笑了,我这小店哪请的起工人啊,这是我大伯二伯,还有我几个堂兄弟”,花半夏正式的给何若才介绍道。
何若才这才发觉自己误会了,站起来客气的朝乔大他们道歉,“原来是花老板的家人,何某刚才对不住啦”。
乔大哪里被城里的老板这般客气的对待过,连忙站起来搓着手,弯着腰,“哪里哪里,谢谢何老板照顾俺们半夏”。
疏忽了!花半夏心里暗道,应该早些抽点时间给他们改改思想观念的,双方是生意伙伴,又不是上下级。
“何老板,东西已经送来了,我们今儿也要去收样品,招待不周,您可别见怪啊”。
何若才表示理解,本来自己就应该在店里等着,或者叫三儿送来就是,自己直接上门可不耽误人家功夫嘛。
“哪里哪里,何某也是好奇来看一眼,既然你们忙,就不用招待了,我们这就回去了,店也要开门了”。
何若才走后,乔大和乔二起身走向自行车,每人拿一辆就要出去。
“大伯二伯,等等”,花半夏叫住两人,同时也吸引了乔争几人看向那自行车。
“这是个啥?”乔争几人好奇的凑过去。
花半夏刚要开口解释,乔大和乔二就给他们示范了起来,还把花半夏昨儿给他们说的都跟几个儿子讲了一遍。
花半夏见此,自己走进柜台后头的宿舍,拿了几套自己定制的工作服出来。不穿工作服,商铺老板们又没有见过乔争等人,都不敢随便给他们了。
再说了,他们穿自己的衣裳也不合适,都是补丁,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去讨饭的,衣服还是得统一,就连自己也要穿的。
花半夏走出来,瞧见他们已经开始骑上了,好在屋子里没啥东西,绕个小圈还行。
只有六辆车子,乔大几人还在担心乔争的腿便不让他碰,虽然花半夏已经确认乔争的腿完全好了,但没到一百天乔大还是不让他尝试这种可能会摔的运动。
“大哥,过来试试衣服”,花半夏见其他六人玩得起劲儿,就招呼了乔争一人过来,找了绣着他名字的衣服给他。
因为天儿热,里衣不穿的情况下,花半夏并没有在袖子和裤腿处缠带子,而是稍微收紧了一点,不至于让袖子和裤腿大开,但又能通风散热。
“这咋还有衣裳呢?”乔争接过衣裳,又期待又疑惑。
眼睛不停的瞧着这里的衣裳,虽然不是什么丝绸细纺,也没有华贵的款式,可对于他来说,有一件属于自己的新衣裳有多不易。
乔争小心的捧着衣裳,修长的手指不断的来回抚摸,可又担心满是老茧的手指把衣裳刮坏,只是轻轻的,再轻轻的。
花半夏见此,宽慰乔争道,“大哥,这只是工作服,等生意稳定些,咱们再去买身好的”。
接着,花半夏又招呼其他几人停下来,过来换衣服。
装备分齐了,一人一身淡蓝色的工作服,上边还有用紫色绣着的每个人的名字,因为探花便是紫色的官帽,所以花半夏才想来用紫色。
当然少不了的还有遮阳的帽子,花半夏改造了前世的棒球帽,在男士头上的发髻处留了个洞,方便露出头发,也让帽子更贴合头部不易掉落。
花半夏给了几人收样品的地址,上面的字花半夏已经让乔争几人背了好几天了,顺带着把古文一到十背了,所以他们基本能看懂,乔大和乔二看不懂的,就让两人带着他们走。
六辆自行车齐刷刷的一出门,瞬间吸引了外头来来往往的行人,大伙儿这才注意到这里开了个店。
虽然他们一眼看不出这店是干啥的,但这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们扶着这两个轮子的是啥东西?
外头围过来的人开始交头接耳的互问是否知道这东西,但花半夏几人就站在门口,却没有人上前询问,或许是花半夏几人穿着一样的衣服,气势完全不一样,没人敢开口吧。
“半夏,俺们走了啊”,乔大不习惯被这么多人围观,屁股坐上车椅,交代着,“大郎,帮着点妹妹啊”,然后开始慢慢骑起来,人群见车子过来了,纷纷躲开。
乔二见有人让路了,自己也跟着走了,一个接着一个,像是某个自行车队一般,带着众人好奇和惊讶的目光,缓缓骑行。
店门口围着这么多人,当然少不了程泽啦,程泽也是每天都来集市的,瞧见这边这么热闹,自己当然得过来。
程泽扒开人群,看到正要转身回店里的花半夏,便激动的喊她,“半夏姑娘!”好久没见到她了,可真是惊喜。
“半夏姑娘,你怎么在这?”程泽自来熟的跟上进屋,花半夏也像对待老朋友一样,随意招呼他坐下。
“呵呵,开了个小店,没来得及通知你”,花半夏没在程泽跟前坐下,自己跑去柜台里边坐着,待会儿要记点东西。
“这是你的店?”程泽吓得直起腰,东看看西看看,屋里除了几套座椅,和墙上写着城里的几条街的名字,其他什么都没有,“那你卖的东西呢?”
花半夏睁大了眼睛,无辜的说,“我们不卖东西啊,我们是送东西的”。
“送东西?”这下,程泽就更不明白了,开店不卖东西还送东西,瞧着店里空荡荡的,又看见刚才外面那么多人,难道自己来晚了送完了?
“我们这店叫探花速递,就是帮人运送点小物件儿的”,花半夏简单的解释道。
程泽一副顿悟的样子,“哦,就是镖局呀,可咱们南城镖局可是不少啊,就你们这几人”,程泽有些不忍心打击花半夏的样子。
花半夏依旧很淡定,南城当然不缺镖局,可镖局押的都是非贵即重之物,和自己这个速递服务性质差不了多少,可生意上却没有啥冲突。
“我们就是在城里帮人跑跑腿,今天寄明天到”,花半夏不做多解释,等探花速递真正开张了,大伙儿自会了解。
程泽点点头不再说话,因为他看到花半夏已经开始忙活手里的东西了。
乔家只有花半夏一个人识字,所以记录这种东西暂时只能是她来。找了个空本子,写下今天的日期,准备待会儿记录乔大他们拿回来的东西。
可这毛笔字,虽然自己写的还不错,可速度实在太慢,而且一个字占地太大,一页根本记不了多少东西。
花半夏突然停下来,抬头朝着程泽的方向问,“哎,你知道在哪里能买到洋人的东西吗?”
花半夏想着,既然这里曾经有洋人出现过,那么可能会有钢笔售卖,自己空间里倒是有几只,但总不能老是凭空出现吧,会引起怀疑的。
“洋人的东西?半夏姑娘是想买何物?”程泽细细想了想,南城位于云国中间,大河是有几条,可是不靠海,如果说要买洋人的东西,还是得到海城的海港码头看看。
“想买几只笔,若有其他新鲜玩意儿也想买一点”。
“咱们云国,应该就属海城和洋人有些来往,那儿应该有,如果海城都没有,那就没有了”,程泽给花半夏指了条路。
“真的?”花半夏没想到这个时代居然真的有外国人,还以为千年一遇的洋人是个传说,没想象到居然真的有。
花半夏来劲儿了,放下手里的毛笔跑到程泽身边,“那海城在哪?离咱这儿远不远?”
“咳咳”,程泽被花半夏这种一惊一乍的样子吓到,更何况她脸上又露出了上一次哪种讨好和准备坑人的微笑。
花半夏见他咳嗽,还以为他渴了,赶紧给他倒了杯水,谄媚的递到他跟前,“你说的海城要怎么走啊,离咱这有多远?”
程泽受宠若惊的接过花半夏手上的茶水,都来了好半天才给人倒茶,这小丫头真是,“呵呵,不远不远,离南城就隔了一个城,坐马车两天两夜就到了”。
“两天两夜?”花半夏惊讶,好吧,两天两夜路程在古代来说是真的不算远,但要是搁现代心累。
又问了程泽去海城的路线,在哪里可以借到马车,找谁带去等等,弄清了个大概,花半夏才放过程泽。
第四十四章:上山下河
乔争和花半夏两人在店里等了很久,除了何氏布庄还真没谁主动送样品过来,看来还是对花半夏存在质疑啊。
也是,花半夏一个二八年纪的乡下女子,第一次能拉到三十多家店铺已经是祖上积德了,也可能是因为他们真的无路可退,死马当做活马医,让花半夏捡了个便宜。
花半夏本来定的平台费价格是十两银子一个月,谈到最后活活被那些奸商们砍到七两银子,这个月加起来不过二百两的流水,还要除去人工材料,店铺租金,最后也没赚多少。
花半夏越想越忧伤,百般聊赖的趴在柜台上研墨。
没过一会儿门口又热闹了起来,花半夏转眼一瞧,原来是乔大他们回来了。想想也是,量不多,一人收四五家就完了都。
乔争一直坐不住,毕竟第一次接触城里的生意,他不紧张都说不过去,一直在屋里转悠着等待几个弟弟回来。
这不,门口一有声音,乔争便大步朝着外头走去。乔大他们齐刷刷的骑车回来,毫无意外的又吸引一大堆百姓。
“半夏,这是东面前面五家的样品,你看看”,乔大放下背包,兴奋的掏出布匹和衣裳要给花半夏看。
还算那些商户聪明,每一个店铺的样品他们都用包袱包着,在包袱里塞了纸条,上面写了对拍摄的要求。
花半夏让他们把东西放下然后去休息休息,自己走到柜台前,开始记录每一个包袱。
小半个时辰后,花半夏才不紧不慢的记录完。因为花半夏拆了信把每个商户的要求都看了一遍,有特殊要求的也要记录下来,所以才花了不少时间。
“大伯二伯,咱们可以收拾收拾,准备回家了”,花半夏见那些纸上的要求都不算奇葩,可能是因为他们觉得就算提了花半夏也做不到,便随她了。
花半夏确实也觉得很简单,看了那些要求之后心中大概有数了,这三十家商户中衣裳首饰胭脂都有,可以相互搭配使用,根本不需要花半夏自己去买。
接下来半个月,乔家一家子都跟着花半夏东跑西跑,用花半夏的话来说就是取景,山间、河流、树林、田野、城墙、还有不知道花半夏用什么法子租来的宅院,反正哪里都不放过。
但乔家一家子不得不承认,花半夏每次的搭配都非常的精彩,就算是有时候他们觉得某两种东西不能搭在一起,可经过花半夏的角度一拍,感觉就完全不同了。
乔大一家这些日子丝毫不关心田野之事,就算是现在有了水车,村民们还是会去看看田里的情况,可这都多少天没见到乔大家的人了,不禁让村民们好奇起来。
经过多方打听,乔里村的才知道乔大家不声不响的在城里开了间铺子,开铺子不奇怪,谁都知道这水车给府衙大人解决了多少问题,府衙大人有赏是应该的。
可大伙儿这些日子天天去城里,故意路过乔大家开的铺子,都没看到铺子开门。于是,村里就有人传言,乔大一家都是穷鬼命,好不容易有了银子,开了间铺子全赔光了,这让上次那些因为水车被打的村民高兴坏了。
可每天早出晚归的乔大一家哪里知道村里人已经把他们传成这样,不过,这正和花半夏之意,只要他们以为自己过的不好,便不会来找自己麻烦。
拍摄的事情告一段落了,几人终于是累瘫的回到家,这半个多月来,跟着花半夏“走南闯北”,见识了不少东西,也学了不少表达各种情绪、事物的手法,简直跟一下子活了一辈子一样,看到了许多自己以前从来没看到过的东西。
这下,就连乔大和乔二两个家里的顶梁柱,之前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现在变成百分百的支持花半夏,不管最后是否成功,都不枉他们这么努力过。
“好了,大伯二伯,这些日子辛苦大伙儿跟着我跑来跑去了,这两天你们好好休息,两天之后咱们开始忙下一阵”。
乔家没有椅子,花半夏累的只想瘫在椅子上,但也只能拖着疲惫的身子交代他们,然后自己走回屋里躺在床上。
花青青也累的起不来,跟着花半夏回去瘫在床上。外头的陈家花乔争他们,更是迫不及待,大伙儿一哄而散,纷纷回到自己屋里躺着。
这几日工作强度太大,要不是花半夏每天都给他们水壶里灌了灵溪水,他们不一定能撑住。
半夜,花半夏是被蚊子咬醒的,今晚的天特别的黑,也格外的安静。花半夏不惊扰任何人,自己偷偷溜进空间。
一进空间花半夏就感觉全身的疲惫都消失殆尽,浑身上下精神的不能再精神。
取出相机里的内存卡,插进电脑,又开始了每天晚上的必修课,修图,拼图的工作。
自拍摄那天开始,花半夏后半夜都会溜进空间,把白天拍的照片处理了,要是拍的顺利的,花半夏还能直接打印出来。
弄完手头的工作,花半夏才伸了个懒腰,看时间已经快五点,花青青那个小丫头平时都是五点半就起床的,怎么说都不管用,谁让夏天天亮的早呢。
花半夏把已经排好版的图片保存,又检查了一遍打印机的墨盒,量还很足!放了大量的白纸,匆匆点了打印,然后自己又静悄悄的出现在床上了。
不知什么时候,花半夏再次醒来,外头已经大亮,太阳也已经出来了。
花半夏悄悄从空间里拿出闹钟,看了一眼又丢了进去。已经十点多了,想必乔大他们都起床了吧。
花半夏从床上下来,穿了鞋,路过堂屋果然看到乔大几人都靠在墙边舒服的坐着,手里还在搓麻绳。
“半夏,起来了”,陈家花抬起头乐呵呵的和花半夏打招呼。
花半夏还没洗脸刷牙,只是微笑的点点头,走出去井边洗脸去了。自打有了水车,村里的小溪河流都活泛起来了,地底下的水量足了,井里自然不缺水。
“半夏啊,接下来俺们要干啥啊?”乔大见花半夏悠闲坐下和他们一起搓麻绳,有点担心的问道。
“大伯,我已经把那些图拿去印刷了,等印好咱们就可以装订了”。
花半夏哪有那么不靠谱,在店铺装修那段日子,自己经常在城里,早就找了造纸厂,不过不是印刷,而是了一批糙纸,要多糙有多糙,要多硬有多硬,用来做封面的。
还通过何若才找了个染布坊,定了一批淡紫色的粗布,多加了钱让他们把粗布缝制一下,做成有一个开口的福袋,开口两边有绳子,一扯就能拴紧,用来收货包装的,上面自然印着‘探花速递’的招牌。
算算时间,这两天应该会送到了吧。只是花半夏这两日都在忙拍摄的事情,没时间去城里的店铺看着,怎么的这两天也要去城里等着了。
“大伯娘,咱们这麻绳搓了多少?”花半夏要看看麻绳够了没有,如果够了直接就可以背到城里了。
“哦哦”,花半夏突然叫陈家花,把她吓了一跳,“这儿,你过来瞧瞧够不够?”
陈家花指着乔争的屋子,乔争自打断腿修养以来,一直住着家里最大的屋。现在好了又因为忙没空换屋,一直让乔争住着。所以陈家花才把杂物搬到他屋里放着。
花半夏进去,看到乔争屋里放了一地一捆捆的麻绳,因为剑麻煮过又晒干才搓成绳,所以并没有花半夏想象的那么粗糙和坚硬。
绳子上有些细细的毛刺突出,轻轻摩擦不会刺到手,但韧度是杠杠的。
“大伯娘,这些就够了,咱们册子不大,用不着那么多”,花半夏瞧见快堆了三分之一的屋子的麻绳,赶紧让陈家花停手。
“成,那你啥时候要啊?”陈家花就想着能多做些就做些,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这不,一有空就做,才有了这么多。
拍摄耽搁了太多时间了,城里的店铺要是再不开门,没准那些商户就要闹上衙门了。
“今儿下午咱们就把麻绳背到城里吧,顺便把咱们生活用品收拾收拾,咱们估计得在城里待几天”,花半夏转身出来,顺便交代一下其他人。
“啊,还要在城里过夜啊,是不是很累?”田福真哪里想过,干个活儿还不能回家了。
花半夏点点头,“大伯娘二伯娘,真是苦了你们跟着我东忙西忙的了,不只是这几日,要是册子成了,可能还要更忙”,花半夏有些愧疚的说道,要是不是现在缺少资金,请不起人手,哪里舍得劳累几个长辈。
“哎呀,俺们没事儿,就是你这些天太累了,你吃的消不?”田福真哪里是怕累,干了一辈子农活的人了,什么苦没吃过。
花半夏听到田福真的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