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杨大毛的一生-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有一句,要是不愿,就和离好了。吴菲听了很有些害怕,梁勇这几年生意越做越好,她觉得两人越离越远。梁勇越来越嫌弃她,她也是知道的。这要是真的和离,她自是不能带走女儿,自己以后孤身一人如何过活?况且这几年她也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是再也不想回到从前。现下,只能咬咬牙,把这事认下。心里不知道把玲燕骂了多少遍。想着等她进门,定要好好收拾她。心里也十分后海,自己当初就不该带了她来,白白给自己惹了这么大祸事。
周二倒是开心的不得了,他本不过是想再多要点银钱,不想却掉了个大馅饼。所以等到小武一家来提亲的时候,他才底气十足的拒了。
玲燕嫁过去以后,周二开始还时不时去梁家晃荡,充一充老丈人的款。可是梁家上下,除了自家女儿也没人拿正眼看他。想问梁勇讨些银钱,梁勇更是理也不理。周二气急,带着儿子上门来闹,他自认为自己在王家村也算无赖,却是没见过县城里的地痞流氓。被梁勇找来的人一顿好打,不得不老实起来。
玲燕倒是过上了她想要的日子。吴菲所谓的收拾,也不过是骂她几句下贱,□□之类。并不敢真的对她如何,毕竟她这肚子里还揣着梁勇的孩子。这些骂对玲燕来说并不算什么,不过她可不是什么好欺负的性子,每次总要还嘴,倒是把吴菲气得要死。什么自己没本事,管不住自己男人啊;什么你当年不也是一个劲倒贴,不也和自己一样下贱?论起吵架和不要脸来,吴菲和玲燕简直没法比。玲燕毕竟家学渊源。至于梁勇对她有几分喜几分爱,玲燕也全不在乎。什么情情爱爱,风花雪月不过是过眼云烟。吃香喝辣,好吃懒做才是人生正道。
然小武家亲戚能打听到的不过是,玲燕早就怀了梁勇的种,正是因着这个才被抬了去的。小武娘听了十分生气,这不是拿自家小武当冤大头吗。中午的时候就把这事和小武说了,小武听得是目瞪口呆。不过也不生气也不怨恨,毕竟自己也没吃亏,仔细算来还得了些便宜。这或许也是最无情才能如此看开。
现下已经成了亲,小武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把玲燕和玲燕的身子一并忘了,从今往后好好待人家徐燕。
至于大毛,这会儿看够了热闹回家吃饭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万字完成。真的很感谢小天使们的支持。有的时候也会怀疑写得不好,看看评论就又有了动力。希望后面越写越好
第52章 大毛要炸毛
趁着农闲; 文静家要做件大事; 造房子!若还是造之前的泥巴茅草房的话,也算不得什么大事。他们家这回要下血本,造一套石头砖瓦房。基地就选在老房子南边的空地上。
文静娘是想着自家的三个儿子都老大不小了。大儿子现如今已经在说亲,等新媳妇进门,生孩子也就是这两年的事。到时候家里这几间房子恐怕就不够住了,没得委屈了人家姑娘。不如趁着现在把房子起起来; 风风光光地把人娶了。家里这些年也攒了不少银钱; 既然已经费了工夫去造,不如造个好的; 还能子子孙孙的往下传传。这茅草房她也有些住够了。每过个两三年就得修修补补,甚是麻烦。夏天不隔热,冬天不隔冷; 住着并不算舒服。
文静家的此类大事多是文静娘做主,只要她下了决心; 这事就基本就定下了。
王家村的其他村户对此事也是喜闻乐见。造一套石头房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会砌墙的大工小工; 还要请上许多其他帮工。像去山上运石头的; 石头运下来后凿石头的。在这没有先进工具的年代,这些都十分费工费力。现下大家正好闲着,去文静家帮帮工还能挣些银钱。
这天吃晚饭,杨二柱就和李杏儿商量; 明天去给文静家抬石头。李杏儿不同意,让杨二柱帮忙凿凿石头就好,千万别去抬; 到时候再把人累到哪里。
“抬石头一天有三十五文,凿石头才十文。我看我还是花点力气抬石头去吧”,杨二柱还是不死心。
“二柱,这种下死力气的活,给多少咱们也不能干。到时候要是落下什么病根,老了可就有你受的”。李杏儿难得如此坚持自己意见。
这些道理,杨二柱也都懂,只是这工钱实在有些诱人。这会儿听了李杏儿的话,心里甜滋滋的,忍不住弯了弯嘴角。决定明天还是带上錾子锤子凿石头去。
第二天大毛躺在石头上睡得正香,就听山上叮叮咚咚的到处在想。知道是文静家采石头的大部队来了,她坐起来醒了会儿神就跑过去看。
大概来了这么十来个人,都是壮力。有的瞅着眼生,好像还不是王家村的。
说起来这大山头也算是座宝山。不管是山里藏着的,还是裸露在外的,多是青石岩。青石岩的密度极大,从横截面上看,基本找不到气孔,十分结实。用来造房子再好不过。表面比普通石头略微光滑,隐隐泛着些青色,与其名字倒有些相符。大毛最爱去的大石头,也是这青石岩。
大山头的石头颇多,给文静家造房子是绰绰有余的。只是石头都特别大,不好直接往山下运。大毛过来看的时候,就见大伙正撸着膀子,抡着大锤,使劲往大錾子上夯。这錾子比杨二柱早上从家带的要大的多。几锤子下去,石头就裂了缝,接着再来几下,把錾子砸进去。这石头就彻底被分成了两半。因为青石岩密度高,这样砸着也不易碎。断开的切口反而十分整齐。
待到石头被断成合适大小,就用麻绳仔细捆好,两人抬着运下山去。平路还好,遇到下山的破路,抬着就十分吃力。怪不得李杏儿坚决不让杨二柱来,这实在是个苦力活。
大毛这里瞅瞅,那里看看,居然在人群里看见了山子爹。大毛想着,这懒货竟变勤快了不成?觉着稀奇,大毛也不再到处溜达,就站在山子爹旁边看他干活。
和山子爹一块搭伙的是二愣子的爹,名叫王铁柱。王铁柱生的人高马大,一看就有把子力气。两人身高十分般配都是一米八左右的大高个。这会山子爹两手扶着錾子,王铁柱嘿呦嘿呦地一锤锤的往下砸。大毛看着好笑,锤子砸下来的时候,山子爹居然跟个孩子似的,还要闭上眼睛。等石头砸好,两人一块用麻绳捆了,抬着往前走。
王铁柱十分自觉,抬了前面。等到下坡的时候,主要是前面着力。
“唉?你这孩子不好好放牛,跟着我们做什么”?李全本想停下来歇歇,这侧头一看,二柱家的小闺女还跟在旁边。刚刚断石头的时候她就站在边上,还时不时偷笑。李全早就想把她撵开了。
大毛是闲得无聊,想看看这李全到底能抬多远。大毛朝李全笑笑,也不说什么,还是跟在边上。
有这么个小娃看着,李全又撑着走了一截。快下坡的时候,他觉得实在受不住了。
“铁柱,铁柱,咱们歇会儿吧。我这肩膀头实在受不了了”,李全龇牙咧嘴的就要把担子往地上撂。
王铁柱没法子,也只能停了下来。“全子,咱们这样可不行,越歇越没劲。这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抬到大路上去”。王铁柱有些后悔,就不该和这懒货搭伙。
“我实在受不了,这会肩膀头估计都红了。这趟抬回去我就不来了。这实在不是人干的活”。李全坐在地上,一边垂着肩膀一边抱怨。
“你不想想,这活要是好干,人家能出那么多钱?”。王铁柱真有下看不得他这懒样。
坐了大概几分钟的样子,王铁柱就起来要走。等会儿后面的来了看见他们歇在这,弄不好要说上两句闲话的。“全子起来,咱们接着抬”。
李全看着这石头有些怕,“铁柱咱们再歇会儿,我这膀子还有些疼”,能拖一会儿是一会儿吧。
大毛看着默默地想,“你当初吼山子的气概哪里去了?拿出来干活啊!”。
王铁柱看着直皱眉头,心里忍不住想,“这要是我家二子,早一扁担打下去了”!这会儿没办法,只得伸手去拉他。李全这才不情不愿地起了来。他也不着急去抬,却站在上边往坡下看,估量着,这得走多久。是越看越无望,越想肩膀越疼。心中不免有些埋怨,“都怪这吴霞,非要我来。也不想这三十五文哪是这么好得的。她自己估计还在家里摸叶子牌呢”!
在王铁柱的再三催促下,李全才抬起石头,龇牙咧嘴的往山下去了。
大毛看够了热闹,就继续回去放牛。约莫过了大半个时辰,她又跑了过去,想看看这李全是不是真的没来。离得老远大毛就看见王铁柱了,他正一下下地抡着大锤。她赶忙跑过去瞅瞅,这一块搭伙的还是不是李全。
这一看倒是吃了一惊,和王铁柱搭伙的居然是她爹杨二柱。
“爹,你不是跟娘说好,不来抬石头的吗?”,大毛皱着眉头,小大人一样朝着杨二柱说道。
杨二柱有些讪讪,“你铁柱叔没人搭伙,我来给搭个伙”。
大毛在心里想着,“爹里是不是傻,这王铁柱这么大个子,等下抬的时候,你必是要走在前面。到时候整个担子的重量可就大部分落到你肩上了。尤其下坡的时候,怕是要被压个半死”。大毛想了想,才朝杨二柱开口道,“爹这种要下大力气的活,也就铁柱叔这样有劲的才能做得。你力气不够,到时候铁柱叔还得多花点力气迁就你,铁柱叔也不是铁打的哪里受得了”。又朝着王铁柱道,“铁柱叔,咱们可不能害了你,你还是找个力气大的同你一道抬吧。我爹之前挑稻子,晚上回去都喊腰疼”。
王铁柱听了这话,仔细看了看二柱,比自己是有些瘦小。“这可怎么办呢?今天这活到底还做不做得?哎,自个儿怎么就这么倒霉,先找了个懒的,又找了个瘦的。白白多出些力气不说,还一个比一个不靠谱”!王铁柱心里默默想着。
杨二柱看大毛皱着眉头,一脸严肃地样子,觉得再不顺了她的意,她就要炸毛了。可是也不能把人家铁柱撩在这,白白耽误人家一天工钱。
“铁柱哥,我这力气是不太行,咱们这样把这块小的先抬了下去。下趟你再找别人,这一天都过去小半天了该好找了”。
大毛听着,依然皱着眉,却不好再说什么。她也不走,又跟着两人走到破山,一直看着杨二柱下了坡才放心回来。那块石头不大,两人抬着看起来确实不大费力。
晚上的时候,大毛跑去李杏儿那告了杨二柱一状。希望李杏儿睡觉前能把杨二柱好好说上一顿。等到洗漱好,躺在床上的时候,大毛自己却有些睡不着。她开始认认真真地想一件事,怎么才能富起来!她可舍不得杨二柱和李杏儿做什么太重的苦力活,这不是闹着玩的,等到老的时候真的会落下一身病的。在这个医学落后的年代,到时候受罪的还是他们自己。
大毛想起她以前的上司是个农二代,还是独生子。娶得老婆和他是高中同学,也是个农村走出来的姑娘,当时做的外贸。两人在同龄人中算得上优秀,工资也不低,结婚六年,两人攒了套房子,双方家里基本没出钱。本以为终于熬到了好日子,不曾想双方父母相继病倒。农村老人除了农保也没什么其它保险,可农保出了省也报不了多少。两人最后为了给老人看病,不得不连房子都卖了。即便如此也没能治好,好像没几个月四个老人就走了两个。大毛偶尔听上司提到,这些个病多是他们年轻时出了太多的苦力才落下的。
她可不希望杨二柱和李杏儿老的时候留下什么病痛。唯愿他们,晚年安康。
作者有话要说: 感觉写文挣的钱比接了大单还要激动。感谢小天使的支持,我觉得订阅挺好的。大家评论里冒个泡,我把这两天挣的钱,用红包发出去,吼吼
第53章 一碗血汤
大毛这些天思来想去的也没琢磨出什么好法子。家前屋后; 山头上; 田野间,庄子里到处转了个遍,也没能激发出特别好的灵感。这发财致富的梦给大毛添了许多忧愁,连吹出的笛音都没了之前的欢快跳脱,变得呜呜咽咽,凄凄凉凉。
大毛不想拿这事去烦杨二柱和李杏儿; 没的徒增些烦恼。不过趁着和张老头讨教笛子的工夫; 倒是问了问张老爷子。张老爷子见识多,或许能有些好法子。老爷子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对大毛说; “大毛啊,我要真有什么发财的好法子我能去跑那么些年镖吗?我要是有什么好法子,你张伯还用这么起早贪黑的做活吗”?所以张老爷子学得那些五花八门的手艺; 并不包括发财致富。
大毛这天放牛,正坐在大石头上发呆; 见高老头在下面坡上摘山头红。大毛想着; “死马当活马医吧; 我去问问高老头”。就立即起了身,跳下了大石头。
“高老爷子,我也来帮你揪点”。
“去,去; 边上玩去。都是刺,等下再扎到了手”。山头红确实浑身是刺。
大毛也不听,还是在边上小心的揪了起来。“老爷子; 你揪这么多山头红做什么。打青的那会我就看你揪了”。
“卖呗,还能做什么?”,高老头说着手也不停。
“卖?”,大毛眼里放了光,“多少钱一斤啊”?
“晒干了,八厘一斤”。
“才八厘?您这半天就揪这么一口袋底,能晒个几斤啊”?
“两三斤,能晒四斤就很不错了”。
那这半天最多能揪个三文?哎,听着有些没劲。大毛现在是问都不想问了,高老头要是有什么好法子,还能一天到晚的歪头揪这个?也没了摘山头红的兴致,叹了口气,又掉回头往大石头走。
“你这点点大的小娃子,叹什么气”?
“我愁啊”!大毛头也不回往上走。
“哎呦,你小小年纪,有吃有喝的瞎愁个什么?”,高老头听着好笑。
“我愁这怎么才能大富大贵呢?”,大毛已经回到大石头上,盘腿坐好。
“大富大贵?”,高老头似乎来了些讲故事的兴致,不再揪山红,背起麻袋也上了来,坐到大毛旁边。“大毛,你要想大富大贵我倒是有些点子”。
“喔,什么点子,说来听听”。大毛半信半疑。
“你往下看,看我手指的大瓦房,看见没有?”,高老头手指着吴家庄,侧着头对着大毛说道。
大毛现在的视力是极好,别说这显眼的大瓦房,就是田里立着的小人她都能看见。
“他们家这大瓦房盖了得有七八年了。这石头墙,青砖瓦的,当时可是吴家庄第一家。你知道他们家这钱哪里来的吗?”。
“哪里来的?”,大毛来了兴致。
“全是他们家老爷子得来的。这家老爷子叫吴山,十多年前的时候家里是穷的不得了,只有自家开的几亩荒田。吴山那会儿得有个四十岁的样子,家里三个儿子。大的都二十多岁了,也没能娶上媳妇,更别说下面的两个弟弟。吴山两口子那会儿急得不行。但是心里也明白,家里要不弄点出息出来,谁家闺女能嫁过去?吴老爷子狠狠心,带了两个大些的儿子出去闯荡,就留下婆娘和小儿子种地,守房子”。
“那后来呢,后来是怎么发的家”?
高老头子喝了口水,继续说道,“两个年轻小伙子出去找活倒不算难,吴家三个孩子长得都还算周正。这老大就在县城的酒楼里跑堂。老二跑的远,跑省府里去了,据说自己签了三年的契,给大户人家跑腿。可这吴山的活就不好找了,毕竟年纪在那。就算花些身子板力气,在省府给人抗麻袋,也存不了几个钱。他咬咬牙,跟着相熟的去了北乡打井淘井。这活可不是一般人能做的,北乡水少,有的井要挖个三四十尺才能出水。这三四十尺的地下,多渗人啊。也不知道这吴山怎么受得了的,一干就干了三年。不过这活虽苦了点,确实挣钱。吴山挣的钱比两个儿子可多的多”。
这故事虽然听的励志有趣,可不实用啊!“他们家就是靠吴老爷子挖井造的大瓦房”?
“也是也不是。这挖井的工钱,够他们家娶媳妇就不错了,造房子是别想”。
“哦?那是后来老爷子得了什么机遇不成”?
“那可是个大机遇。话说吴山有一次挖井,挖了都快五十尺还不见水,倒是挖出了些别的宝贝”。高老头这会儿压低了声音,说的神神秘秘。
“什么宝贝?”,大毛学着高老头,哑着嗓门问。
“大金元宝!”,高老头一字一顿地道。大毛听着有些离谱,兴趣大减。高老头却越说越有劲。“我听说还得了不止一个。吴山悄悄把金元宝揣在怀里,去省府找了二儿子兑换成了大把大把的碎银子。正好二儿子的契到了时间,就和主人家辞了别,爷俩揣着一大兜的银子回了吴家庄。这后面娶媳妇盖房子的,都顺畅多了”。
大毛其实不太信,不过还是捧了捧场,“这吴山可真是走了大运。不过老爷子,你也讲讲我能做到的,这打井淘井的,就是我爹也做不了啊”。
“你能做的?这个我得好好想想”。高老头是真的皱着眉头仔细想了。
“这还真有个你能做的”,高老头这会儿舒展了眉头,似乎又想起了什么好故事。“我之前和你说的老汪家,你还记不记得”?
“就是以前住在这山上的老汪家?我记得有次躲雨你说过”。
“对,就是他家。那会儿人多,我没敢往外说。老汪家那会儿能有钱搬下来造房子置地也是有有缘的”。
“哦?他家又有什么缘由”?
“他们一家那时候整天的挖些药材,近的远的到处去挖。我听说,有一天得了一株千年人参”。
“哦?在哪里挖的”?
“这倒不是挖的,是它自己送上门来的”!
“啥?这人参长腿了不成”?大毛觉得高老头要开始瞎扯了。
“还就是长了腿。这人参在土里埋了这么些年,都成精啦!我听说那时候老汪家的小儿子还小,大概就你那么大。有几天,每到天擦黑的时候,就有个白胖胖的娃娃来找老汪的小儿子玩,玩到黑透才回去。老汪家住在这鬼地方,平时也见不到人,老汪儿子难得见个和自己差不多的孩子,倒是开心。两个娃娃倒是很能玩到一起去。可这荒山老林的,跑出个娃娃来,老汪一家都很有些怕。心里想着怕不是哪里来的妖怪,再三跟自家孩子说,离那娃娃远点。可是汪家小儿子不听,每天像着了魔一样,到傍晚就搬着凳子在门口等着。汪家两口子瞅着,这胖娃娃倒是有些傻乎乎可爱。时间久了,也不再怕。老汪婆娘实在好奇,有一天就忍不住问这娃娃,叫什么,家在哪里,爹娘做什么的。你猜这娃娃怎么说?”,高老头望着大毛,问她。
“怎么说?”,大毛虽不指望能听到什么发财的好点子,倒是起了听故事的兴致。
“那胖娃娃说,他住在老林子的土里,没名字没爹娘。汪老婆子听了,吓个半死。晚上就把这事和老汪说了,老汪捉摸着,这生在土里的约莫是什么草精,树精。这不管什么,能修成人样,都得上了年岁,肯定是个好东西。两人商量着就起了些别的心思。等到第二天,那娃娃再来,汪婆子就在那娃娃的衣服上别了根针。等到第二天天亮,两口子顺着这线,一直找到了老林子里。你猜怎么着”?
“怎么着”?
“那线的那头一直埋到了土里。两口子把土挖开,可了不得,里面正是棵老人参。那人参真真的长了个小人的模样。这两口子这回可是乐坏了,得了这人参就去了县城里。可巧,县城里正有个有钱人家的老太太,要死不活的到处求一颗老人参。都张了告示,汪老口子就把人参卖给了这家。可是得了许多银钱。后来听说,这家人拿这人参熬了一小锅的汤,那汤啊,血红血红的。这家老太太喝了这血一样的人参汤,立时就好了。好像又拖了好些年才走”。老爷子又渴了,拿出羊皮囊子灌了几口。
“两口子得了这意外之财,才想着请山下村户吃顿杀猪饭。那时候正好赶着年关口,第二天就干脆杀了猪。也正是这晚,他们家才招了狼来”。高老头说完,唉声叹气,沉浸在自己的故事里。
这故事虽然漏洞百出,大毛听着,也有些难过。“不是,高老爷子,这事我也做不得啊。就是真有个人参娃娃来找我,我也不敢把人家挖了去卖啊”!
“哪来那么多人参娃娃!我是想讲,你倒是可以去老林子里找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