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杨大毛的一生-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毛跟娘回去烧饭吧”。
  
  大毛抬头,李杏儿已经走到大毛跟前,并从身上抽出一条素色的帕子,给大毛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大毛这才朝前看看朝后看看,居然已薅了大半。大毛十分欣喜,也觉得劲头更足,摇头回到“娘你先回去,等饭好了叫我们就成”。李杏儿本也只是找个借口,让她歇歇,并不指望她真做什么。看她干得起劲也不管她,摇头自己回去。
  
  大毛再看她爹已经锄完一墒,在锄李杏儿刚才还剩的一小节儿。大毛喝了几口凉茶,继续干了起来。大毛也是个聪明的,开始还只是右手拔草,现在就学会左右开工了,这是连杨二柱都没有的技能。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杨二柱锄完了刚才那墒,又掉头从大毛对面开始锄。大毛再抬头的时候发现她和她爹还剩不到10米,这时候已经腰酸手痛,咬咬牙还是坚持。这次倒是快,觉得没多久两人就碰了头。大毛站起来,手背捶腰,回头看去,嚯好长好长,一上午居然薅了这么长,来的时候花生苗之间还都是毛茸茸小草,现在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大毛咧嘴很有成就感。也早忘了开始问的问题。
  
  “爹你看,我还真薅完了”。
  
  杨二柱扛起锄头,挎了篮子,笑笑点头。二人就一起回去吃饭。
  
  刚走几步,“哎呦呦,爹我腰酸腿痛手抽筋”。大毛龇牙咧嘴道。
  
  “小孩子家家哪里有腰,吃完午饭歇歇就好了”。杨二柱很高兴,觉得自己家的两个娃都是顶顶好的孩子,勤快能干,还聪明。

作者有话要说:  捉个不能忍的虫,我居然把大毛写成了二毛。。



第8章 花棒棒

  话说两边,富贵上山找牛的时候遇到了王成才。“怎么换你来了?”,成才问到。“成才,我跟你说,我早上吓唬大毛说你前两天看见条土弯蛇,她要问你,你别说漏嘴”。
  
  成才满口答应,他是很喜欢和富贵一同放牛的,两个很能玩到一起。恰巧两家牛也在一处,富贵从身上掏出两块杂面饼子,喂了大花。就和成才找了块平坦草地坐下聊天。
  
  “成才,你说是不是快能扒蜈蚣了?”。
  
  “不晓得,应该快了吧。咦,你一说我想起来了花棒棒开了,我昨晚赶牛回家的时候,路边看到几颗开的”。
  
  两人说着来了劲,也不闲坐了,揣着麻袋去揪花棒棒。富贵和成才都喜欢捣鼓些小东西,让父母拿去卖钱。两家父母也算开明,卖的钱财每次也不全部收去,留给孩子一文两文。富贵有时攒着有时买些零嘴,觉得特别快活。去年过年攒了12文,花了8文给她娘买了根簪子,花了两文给大毛买了根彩线编的手链,十分好看。大毛十分喜爱平时收好,只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会带上。
  
  中午吃饭的时候,富贵背着浅浅一口袋底的花棒棒回来了。和李二柱一起抬了个大竹编放在院子里,把花棒棒倒进去铺好,等晒干了收起来。大毛跑来瞧瞧,想起来去年也见富贵和李杏儿采过这个,知道是味药材,可以卖钱。以前却没仔细看过,就蹲下瞅了瞅。有短有长,长的有6公分短的只有三公分的样子。圆柱状,直径两公分的样子,蓝色的小花一层层的,有点像长胖的狗尾巴草。不算特别漂亮。
  
  中午难得吃顿白米饭。水稻产量低,大毛家基本上两天才能吃一顿米饭,其余都是杂面饼子,希米粥,野菜蔬菜粥等。不过每顿都能吃饱,饿不到。李杏儿还炒了鸡蛋蚕豆米,一个青椒韭菜,还有个茼蒿汤。虽然简单味道却很好。
  
  大毛嚼着蚕豆米却有些发征,想着真是很久没吃到了。上辈子小时候,父母忙着做生意,蚕豆基本是不剥米,大皮剥掉就直接水煮,没什么好味道。等姐姐能做饭的时候,才会耐心剥出蚕豆米,炒个鸡蛋,味道很好。
  
  大毛那时候叫李孝,多奇怪的名字。因为父母本是期望要个男孩,名字都起好了,后来也没有换。李孝小的时候家里不缺钱,父母对她们姐妹也算不错,只是老家重男轻女思想严重,父母觉得没个儿子没有安全感,拼命挣钱。
  
  李孝上大学的时候,家里就已经有了三套房子,就在她们生活的城市,一个挺繁荣的二线城市。李孝学得软件,毕业进了家创业公司,时忙时闲,闲得时候就有很多时间思考人生,她有时候很迷茫不知道该怎样生活,什么样的人生才算有意义。工作差不多一年的时候,家里突然破产了,其实也不算突然。大三的时候,环境查得严,父母的小厂子整改不过关,强制停产了。毕竟做了那么多年,老年口子实在舍不得,又贷款重购了机器,谁知道又碰到经济不景气,撑了两年直到把资金链撑断破产。好在房价暴涨,卖了两套大的房子还了高利贷和银行贷款,还剩个80多平的两居室留着自己住。
  
  李孝知道的时候,也不太吃惊,反而觉得安心了些。她有时候觉得父母不太跟得上时代,又不太变通也很头疼。她工作以后一人住,不论忙闲做菜也是马虎,蚕豆基本也都是水煮,没有味道。大毛突然觉得现在的生活,很好。
  
  二柱看大毛边吃饭边发呆,有些自责,心想是不是真的把孩子累到了。于是说到,“大毛,吃了饭就去睡觉吧。下午我和你娘去锄山芋田,不用你去”。
  
  大毛这才回神开心道,“我睡了午觉下午和哥哥一起放牛去。爹,花棒棒多少钱一斤?”。
  
  “每年都不一样,大都在两文三文一斤的样子”。大毛不再说话,专心吃起饭来。



第9章 闺蜜聊天

  睡完午觉,大毛就和富贵上山去了。这边的山都是成片相连的。挨着村庄的山都是分好的,但是往深了去基本上就是无主的山了。大家伙一般都在自己村的山上放牛放羊,不过就算跑到别村的山上放也没关系,因为山多草肥,大家并不计较。
  
  王家村大大小小有四座山,近点的是平山头,桃花山两座,都不大,一般早上放牛会在这里。中午吃饭睡觉的功夫,牛自己就会吃到大山头上去,大山头很大,邻着的是大王山,这两座也是王家村的。大毛和富贵在大山头找到了牛群,大花正在旁边的野枣树下睡觉,听见动静摇着尾巴跑过来。成才已经到了,三人凑到一起揪花棒棒去了。
  
  大毛新带了个麻袋,左手拖着,右手来揪。但是开花的极少,很多都刚长出嫩嫩的小头。好不容易才揪了几把,大毛觉得没劲,去看看富贵和成才,也都没有多少。“哥,算了吧,等两天再揪吧,都还没长好呢”。
  
  “咱们去蚂蜂山吧,那边每年都开得早点”。富贵对成才说。成才有些犹豫,蚂蜂山是无主山,有些远,走过去要两刻钟,来回半个时辰,下午就没法看牛了,实在不放心。“我去不了,我得放牛”。富贵想想也不放心,虽然自家有大花,但是一下午都不在这边也不行,就说到,“大毛,你和成才一块在这放牛吧,我一个人去”。
  
  “都去吧,你俩都去吧,成才家牛我帮着看着。反正我也都认识”。大毛摆出散了的手势。两个小家伙眼睛一亮,开开心心的跑走了。
  
  大毛蹲在枣树下,摸了摸大花的头嘱咐道,“大花啊,你把成才家牛也看着,我去大石头那边乘凉去”。 
  
  大石头真是个好地方。在山边上,一块竖起的石头有三米宽中间有一米半高,两边有高有低,低的也有一米。下面紧挨着,有块平坦的偏半圆的石头,正好卡着,直径在一米八左右,两边长着野榆树。这简直是个石头沙发,在山边风又清凉还有树荫,简直是放牛娃们的天堂。
  
  大毛来的时候,文静还躺在上面呼呼大睡。大毛折了两根毛咕咕草,坐在旁边挠在文静脸上。文静闭着眼挥手打掉。大毛又去挠文静脚底板,文静这才醒了。看是大毛,气鼓鼓的道,“死大毛,还让不让人好好睡觉”。
  
  “不让,这都几点了还睡,小心晚上睡不着”。
  
  “什么几点了?我哪知道什么几点了”。文静坐起来,看看大毛,噗一声笑起来。“大毛你这梳的什么头,你娘没教你梳头啊”。
  
  大毛中午睡醒的时候,大人们都已经下田去了,她就自己随便扎了个马尾。看看文静的羊角辫,虽然压得有点毛糙,还是很可爱的。
  
  “往前面坐坐,我来给你梳个漂亮的”。 
  
  大毛乖乖往前移了移。闭着眼睛任文静捯饬。文静的手很柔很轻,把马尾解开,用手把头发顺了顺,从中间分开,用头绳高高的扎在两边。头绳只扎了两道还剩挺长和头发垂在一起。文静看了看,不太满意,又把两边都分成三股编成麻花,绕成小髻,就着头绳绑紧。
  
  “好了,转过来我看看”。
  
  大毛差点睡着了,觉得十分享受,听话的转过来。
  
  “这下好了,太好看了”。文静拍手开心道。大毛伸手想摸,还没摸到就被文静拍了下来。“别动,等下弄乱了”。
  
  两个小姑娘并排坐着,大毛一时也不知道和小闺蜜聊点什么好。
  
  “文静你怎么这么闲”
  
  “你不也是?我家羊还在大王山,我三哥看着呢,回去的时候我和他一起赶下就成”。
  
  “你家有多少羊?”
  
  “我怎么知道我又数不过来,上次,刚开春的时候爹娘跟三哥说有46个,春天的时候又过了几个,现在不知道有多少个,反正也不用我数”。
  
  大毛有些目瞪口呆。“你家怎么不喂牛呢,又好数,又能干活”。
  
  “我家有牛啊,有两头呢,牛和羊不能养在一起,就放在我二叔家喂。过的小牛都给他家,平时也给他家干活,我家只用的时候牵回来”。
  
  大毛觉得文静家是个土豪啊。
  
  “我爹分家的时候没分到多少地,就分了几只小羊。以前我家也没牛。我娘说我家以前可穷可穷了,要不是那几只羊我和三哥就饿死了”。
  
  其实养羊比牛要麻烦很多,很费精力,味道又难闻,不过羊长得快,繁殖也快。村子里也就文静家养羊,她几个舅舅都在县城里做厨子,还认识其它县城的厨子,文静家羊很有销路。别家没门路的,这东西并不好卖,普通人家平常很少有买羊肉的。

作者有话要说:  大过节的居然乱码,手机传的,有错字的话请见谅。



第10章 赶集

  富贵和成才背着麻袋回来的时候,大毛和文静正和大花玩得欢快。成才从口袋里宝贝似得掏出了几支野果。文静开心叫到“好大的洋榴”。
  
  “大毛都给你”。
  
  大毛接过来看了看,每一支有40公分长的样子,上面结满了青红的果子,果子比樱桃小一点。大毛揪了一个放到嘴里,三个孩子都瞅着她。“好甜啊,这个比樱桃还好吃”。
  
  成才看她吃得开心,得意的笑了笑。
  
  总共有5支,大毛给成才和文静一人一支。文静拿着开开心心的走了。成才却不要。“我都吃过了,你给我放了一下午牛,给你你就拿着”。说完就背起麻袋,赶着牛回去了。
  
  大毛回去以后,献宝似的给了李杏儿和二柱一人一支。剩下的就都是她和富贵的了。除了甜还有点酸酸的,看着多,没一会就都吃完了。富贵看大毛意犹未尽好的样子说道“等再过两天熟得多了,我再给你折些”。
  
  “富贵真是我的好哥哥”。大毛感慨道。
  
  “说的什么乱七八糟的,富贵也是你叫的”。富贵红着脸微斥道。
  
  到了十七那天,正好是逢集,每逢一,四,七都是集。镇上的街道就会热闹起来,各个村庄的甚至附近镇子上的村户都会过来赶集,或买或卖。李杏儿和杨二柱准备去集上买些瓜苗和辣椒秧子,就赶了牛车去,顺便把前两天晒干的一袋花棒棒拿去卖。大毛也赖着跟了去。
  
  街上是真的热闹,几个路口都有收药材的小贩,这年代药还是好卖的。李杏儿找了一家相熟的,给了三文一斤的好价钱,主要是现在花棒棒还少。称了下,有18斤,54文。这些主要是富贵去大王山揪了两个下午,和大毛在近处零零碎碎揪了两个上午。54文都够给大人做一套夏衫了。看着小贩把一大把钱给了李杏儿,大毛很是有些激动。并不是多爱钱,而是很替富贵高兴。就见李杏儿开心的把钱收进贴身的荷包,转过身来给了大毛一文钱。“你哥哥干得多,回去我再给你哥哥三文”。
  
  大毛默了。
  
  看到卖糖葫芦的大毛又开心起来,一文钱正好买了两根糖葫芦。也不吃拿在手里等到家了给富贵一根,两人一起舔起来。李杏儿也守承诺,果真给了富贵三文钱。富贵屁颠屁颠拿到屋里存起来。大毛好奇也跟去看看,富贵也不避着她。富贵存钱的荷包放在他床尾的铺盖下。荷包打开,大毛数了数,加上这三文也只有八文。想起富贵给她买过的手链头绳,给李杏儿买过的簪子差点红了眼眶。“哥,我跟你说,咱们的花棒棒可卖了54文呢。娘就给了我们零头啊”。大毛把头靠过去小声道。
  
  “真的?那真太好了”。
  
  “你怎么。。还挺高兴?”。
  
  富贵撇了大毛一眼,慎重的说“大毛,等秋天我就要读书去了,光报名一年就得600文,我得读两年。等你大了也要去,还要买些纸笔,得花上多少钱?爹娘整日忙着田里粮食,难得闲,咱们得帮忙攒着。要不等你大了就没钱送你读书了”。
  
  大毛本是想逗逗富贵,不想却被教训一顿。不过却也更了解家里的难处。大毛不想让富贵小小年纪为这些发愁,打岔道“哥,爹买了好些瓜苗,咱们去看看吧”。
  
  两个孩子拿着糖葫芦跑去院里。二柱已经把车子解了套自己拉着,拉进了大柴房里。又拿水桶压了大半桶水提了进来。用水瓢舀了水,用手轻轻抄起些水洒在苗上。二柱对两个孩子说“看着天下午要下雨,放牛时带着伞。我和你娘下午把瓜栽了”。
  
  “有小白蛋子吗?”,富贵问到。小白蛋是一种圆圆的,熟透发白的小甜瓜。这瓜特别好吃,刚熟的时候又甜又脆,熟透了又甜又面,富贵最是喜欢。
  
  “主要是西瓜,边上有小白蛋,酥瓜,香瓜。等熟了给你们吃个够”,二柱回道。富贵开心叫起来。二柱和李杏儿都是十分疼爱孩子的,每年总要种上许多瓜果蔬菜。



第11章 真的下雨了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夏天的雨总是来的急。幸好大毛和富贵带了把大油纸伞,两人一起撑着伞往石头滩跑去。所谓石头滩应该是以前有人居住的,现在剩几处半拉子的石头墙,有处墙还剩点房檐,正好可以遮点风雨。大毛他们赶过去的时候,墙下已经躲了几个人了,高老头,李老头,还有几个孩子,成才也在
  
  高老头是个爱说话的,看这么多孩子就给他们说起这片石头房的典故。这片房子本来是老汪家的,就是现在水库旁的老汪家。得有个30多年了,那时候老汪还是小汪,才20来岁,带着父母妻儿从北方逃难过来的。他们是一路乞讨过来的,也没钱买宅基地,就在山上安了家。高老头指了指前面那块草地说这以前是他们家开的荒地。大毛想想怪不得那片的水沟这么规律,原来以前是墒沟。
  
  就有孩子好奇问,他们怎么般到水库边上去了。高老头摸了摸胡子继续说了下去。话说小汪家住在这里,靠着荒田,平时又卖点柴火、药材,日子慢慢好起来。后来也喂起鸡,养起猪。山上孤僻,鸡经常会丢,不知道是黄鼠狼还是什么干的。小汪不放心养了条大狼狗。却说又过了几年小汪家日子越过越好,小汪想杀头年猪,请乡亲吃顿杀猪饭,联络下感情。杀的是头200多斤的大肥猪,放了大半木盆的猪血。一般杀猪饭是晚上吃的,小汪家在山上离得远,就中午请了。请了三桌人,借了些桌子板凳碗筷,下午吃完客人散了以后,又把这些收拾好还回去。等到忙完已经快黑了。就把剩下的大半个猪放在院子里,留着明天处理,一家人忙完就睡了。到了半夜,小汪被狗叫声惊起,透过窗户一看,五六双绿莹莹的眼睛,看着阴森恐怖。用木棍抵着的院门已经被撞开。小汪吓的冷汉直冒,悄悄叫醒父母妻子,搬了家里的桌子柜子,抵在堂屋门上。一家人靠在墙根瑟瑟发抖,并不敢出去。开始还有些撕咬声,后来就是狗的凄厉叫声,呜咽声,无声。等到院里彻底没了动静一家人也不敢出去,一直熬到第二天天快中才出来。出来一看狗都被撕碎了,桌子上的猪也不见踪影。一大家子这才下定决心搬到山下去了。
  
  大毛听着,觉得十分骇然。原来这山上还有狼!!!指不定还有什么其它大动物。看看旁边和富贵差不多大小的几个孩子,觉得这些父母们是不是心太大了点。
  
  李老头看孩子们都被吓住,赶紧说道,“那都是老黄历了,现在分到村的山都没狼,再往深了去点也没有,非得到深山老林子里才有”。
  
  “怎么就没有了呢?”。大毛好奇问到。
  
  “20多年前咱们望城县真是出了个好县令啊,县令姓梁叫梁宽。他来之前咱们的日子哪里过得这么舒坦。那时整个村子就没几家有牛的,种起地特别费劲,更别说开荒。梁县令来了以后先是把周边山分到各村各庄。后有组织衙役猎户打狼。本来这离人近的山上就没有猛兽,这样打了几个月,狼要么被打死要么跑到深山里去了。又出了告示说,每家只要买牛,每人可以开半亩免赋税的荒地,连刚出生的小孩子都算人头。这告示一出就是五年,这五年不知多了多少牛羊田地。我们这日子才越过越好”。
  
  大毛很是钦佩,这些如今说起来简单,当初实施起来必是诸多曲折,艰难万分。也十分感激。
  
  大家都好奇这梁县令现在在哪。李老头说他已经致仕回乡了,至于乡在哪里却不知道了。

作者有话要说:  哈哈,居然有收藏了,哈哈



第12章 全家一起上山

  都说春雨贵如油,这初夏的雨也不多让。这雨断断续续下了两天。大毛觉得十分神奇,经了这场雨后,田里的庄稼路边的野草都好似冒了一节。山上的地都很板折,经了雨水也并不泥泞。但是田里却是很烂,不能下脚。所以这日李杏儿和二柱也不下田,准备吃了早饭一起上山去。李杏儿中午不打算回来,来回太浪费功夫。就拿了五个鸡蛋,摊了五锅薄薄的饼子,冷凉用油纸包好,留做中饭。又给大花带了两块杂面饼子,早饭依旧是杂面饼子和希粥。
  
  大毛和富贵格外开心,难得全家一起。富贵想着这一天可以挣好多钱了,大毛心里有种和同龄人春游的快活。她有时觉得父母是父母,有时又觉得是同龄的伙伴。
  
  待到大山头顶,大毛找了处高的大石头爬了上去。抬头望去,不远出的草地上有牛有羊,又遍地都是野花,各种颜色,毫无规律肆意成片,野趣十足。有清风拂来,吹弯野草,吹乱牛毛。大毛闭眼猛吸几口,都能嗅到雨后草香。
  
  “傻大毛快来,这里的花棒棒开了。快来,快来!”。
  
  大毛不再矫情撒腿跑去。只见雨前还是嫩嫩的小头现在都一束束的开满了花。都不知道大毛现在有多爱这紫色小花!!
  
  二柱和富贵是用的麻袋,李杏儿和大毛除了麻袋还带了一大一小两个篮子,大毛就夸着小篮子。渐渐的山上的人多了起来,除了平时放牛的孩子,还有些和李杏儿一样偶尔得闲的妇女。
  
  成才的娘也来了,带着成才一块。成才的娘姓吴,大毛平时叫她王婶,大毛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少王婶。王婶过来简单打了招呼,就蹲到李杏儿和大毛旁边揪了起来。和李杏儿感慨道“你看你家二柱多勤快,成才他爹我那么叫他都不来,嫌丢人。非说这是小孩子和婆娘的活,他一个大老爷们干这个太丢人了”。这王婶子是个大嗓门,大家离得又近,杨二柱也听到了,大毛看他脸都红了,也不吱声。大毛站起来四处看了看,远远近近的真都是妇人和小孩儿,就二柱一个大老爷们。就听李杏儿说道,“这有什么丢人的?不偷不抢的有啥好丢人的。咱们田里的那些出息就够填饱肚子,再不活泛点,日子就不好过了。再者说了,这可比去做苦力来钱多,苦力一天才二十文钱,还累得要死。我家富贵爹这账可算得清楚,才不管别人笑不笑话”。
  
  “可不就是这个道理,成才他爹就是犟”。王婶接着抱怨道。
  
  大毛再看二柱已是一副笑呵呵的样子,不再窘迫,手脚都麻利起来。
  
  等到李杏儿一大篮子揪满倒进口袋的时候,大毛的小篮子才装了大半。大毛不服,虽然自己人小,这差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