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杨大毛的一生-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找成才去了”。李杏儿看水缸快到底了,就拿起扁担和桶挑水去。大毛张张嘴,却到底没出声。她很想替了李杏儿,可她实在是挑不动。哪怕是半挑子,她也挑不动。她赶紧拿了草帽给李杏儿戴好,外头太阳已经毒辣起来。大毛心想,晚上一定要和富贵说,往后早上一定要挑好水再出去玩。
  
  

作者有话要说:  我太对不起大家,断了这么久,感觉跟逃学一样

两个原因,一是前段日子真的没灵感;二是秋天我们会比往常忙些

至于不打招呼,不回评论,是我这些天都没敢看晋江。

因为不能承诺大家什么时候更新,心里怕怕的。。

这篇文绝对不会坑,我努力写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后面还是会不定时更新。。抱歉了



第127章 多说会话

  
  后头几日; 大毛每天洗了衣裳回来; 依旧是不见富贵,不过水缸里的水倒是满满的。大毛舀了浅浅一盆底子的水,把手沾湿,擦了把脸就搬着凳子去树底和李杏儿一道剥豆子去了。
  
  “娘,这豆子也太瘪了吧”。大毛拿了匹毛豆,上下仔细看了; 也没几颗鼓起来的。
  
  “那有什么法子; 今年干成这样,别说豆子瘪; 稻子也没能鼓起来”。李杏儿本想叹口气的,还是忍住了。
  
  “唉,我刚洗衣裳的时候听婶子们说; 不止咱们县城,周边的几个县也都许多天没下雨了。今年的秋收; 怕是都不太理想”。
  
  “你爹昨晚还和我商量; 说今年的税就不让二愣子家出了; 咱们自己交。他家人多,今年怕是不好过”。
  
  “行,那过几天咱们回去的时候,您就提前跟铁柱叔说了。省得他们攒着钱交税不买粮食。那您和爹商量好什么时候回去没?”。
  
  “后天回去; 后天初七正好逢集,咱们从镇上买点菜啊油啊的。这回在家多呆几天”。
  
  “爹回去吗?”。
  
  “不回,铺子还是得好好看着; 就咱娘三回去”。
  
  晚饭的时候,李杏儿就把回王家村的事说了。大毛本以为富贵会同自己一样,欢欣鼓舞,不成想,他竟还皱起了眉头。“爹,娘,你们回去吧,我留下来看铺子。我这马有点认人,爹骑我有些不放心。这样,明天我就跟着爹去铺子里熟悉下。铺子里的事我本来就熟,上手快得很”。
  
  大毛觉着富贵说的有道理。杨二柱本就没骑过什么马,确实叫人不放心。
  
  “成,我回去也好,还有很多事要交代的”。杨二柱其实本来也有这个打算,可想着富贵好不容易回来趟,让他回去散散心也好。这会儿他自己提出来了,杨二柱倒也答应的爽快。
  
  初七回去那天,月亮还高高挂在天上,大毛就被李杏儿从床上拽了起来。她瞅了眼钟表,才将将过了四点。她半睁半闭着眼,把自己捯饬利索。李杏儿已经做好了早饭,炕的鸡蛋饼,烧的稀饭,炒了一盘子地蛋丝。
  
  大毛晕乎乎地吃了早饭,上了驴车。这会儿,正和李杏儿相互靠着打盹。车上颠簸,两人也并不能睡熟,不过闭眼假寐罢了。
  
  入了秋,早上已经有了些冷意。大毛睁开眼,从包袱里拿出两件褂子,给李杏儿和自己各披一件。她抬头见天上已没了月亮,倒是还挂着几颗星星。天边已露出了些白,不过离太阳升起还早。可路边的田里,已经隐隐绰绰地站着些干活的人。大毛心里叹气,明知道没个好收成,可大伙儿还是把田里的庄家精心伺候着。
  
  大毛没了困意,望着路边的景致出神。边上的村庄里陆续有炊烟升起,太阳也慢慢地从远处的山牙子里露出一条缝来。破晓的阳光把田间山边的雾气照地越发清晰,此时情景仿若一副意境深远的水墨画,而那田间劳作的村户与埋头耕地的老牛便是画中主角。大毛不禁翘起嘴角,她希望这作画之人能离地更远些,把自家的驴车也画上,上面最好还能画上三个小人。她这般想着,之前的忧愁倒是散去大半,心情好了起来。
  
  富贵这天也是早早就去了铺子,他拿着大毛写的物价表,对着物品一样一样,一条条的看了几遍。刚子也是前后脚就到了,他和富贵打了招呼就拿着鸡毛掸子和抹布把货架上的东西倒腾干净。
  
  这一天铺子里也没进几批人,富贵和刚子都闲的很。这会儿没人,富贵坐在椅子上望着门外出神。他上午空闲的时候翻了翻铺子里的账本,知道最近这段日子基本都是这个状况,实是无可奈何。富贵这么出了会儿神,突地起了身,和刚子交代了两句竟骑着马走了。
  
  他一路径直去了鹧鸪巷,拴了马进了一家小面馆。那面馆门头老旧,瞅着倒是有些年代。这么燥的天,富贵竟叫了一大碗辣泼子面,面朝着门口慢慢地吃着。他一边吃着面,一边直勾勾地望着外面。不一会儿,突地眼睛一亮,忙丢了筷子几个大步走了出去。
  
  “如意姑娘!真是巧了,竟在这碰到你了”。说话前富贵还快速地舔了几下嘴唇,把唇边沾着的汤汁扫了干净。
  
  如意楞了下,随即展颜,“富贵你怎么在这?”。
  
  “哦,我来童家辣面馆子吃面呢。我爹娘和大毛今早回老家去了,我就自个儿出来找些好吃的”。
  
  如意朝辣面官看了眼,接着道,“他家的面确实好吃,就是辣了点。我家住在三石街上,我每天都要打这过。等天冷的时候,来这吃面的人就会多起来”。
  
  “对,天冷了吃着热乎。唉?怎么就你自个?婶子没和你一块?”。
  
  “我娘走亲戚去了,去我表姨家了,得过几天才回”。
  
  “那真是太好了”。
  
  “嗯?”
  
  “额,你在这等等我,我去把马牵来”。富贵说完也不待人家姑娘反应,麻溜地去边上牵了自己的马来。
  “我家住在临春街,咱们顺路不如一道走吧”。富贵牵着马,看着如意。
  
  如意有些懵,只楞楞地点头说了句好。富贵听了却是抿着唇笑开,乐呵呵地牵着马同她并排走着。
  
  这时太阳将要下山,天边满是红霞。街上没多少人,两人并排走着却并不说话。
  
  “呵”,富贵突然笑了一声,如意便好奇地看了过来。
  
  “我看见你的耳坠,就想起大毛小时候。你不知道,她小时候死活都不肯扎耳朵眼,我娘是怎么哄她都不行。有次我娘让我逮着她,我不忍心,反倒是帮着她拦着我娘”。许是想起当时情景,富贵的嘴越咧越大。
  
  “大毛没用耳洞吗?我倒是没留意过”。
  
  “现在有了。之前她及笄的时候,文静送了她一副耳坠子。她为了戴那耳坠子现扎的耳洞。文静是同我们一个村的,和大毛一般大,已经嫁人了”。
  
  “富贵,我其实一直奇怪,大毛怎么不叫你哥?她怎么一直喊你名字”。
  
  “呵,这个我也说不清楚。她开始喊我富贵,我还生气来着,可这喊着喊着我居然也习惯了。她最初大概是跟着爹娘叫着玩的吧”。
  
  “你们家可真有意思,我是不敢喊我哥名字的”。
  
  “大毛她小时候主意就很正,我自己有时候也不觉着她是妹妹。对了,她前些天还夸你来着”。
  
  “夸我什么?”,如意睁着水汪汪的眼睛望着富贵。
  
  “夸你心灵手巧,夸你  长得好看,性子也好”。如意被富贵这几句话说得脸红,低着头不再说话。
  
  富贵偷眼看去,觉着如意整个人照在这傍晚的光里,美极了。他的心无来由地咚咚响了几下,吓得他慌忙撇开了眼。
  
  两人都不说话,气氛有些尴尬。
  
  “如意,你是什么时候学的针线?我见你做起衣裳来,比别的绣娘还要快些”。
  
  “我也不记得什么时候,还不记事的时候就开始倒弄。倒也不算是学,就是喜欢,跟着我娘后头做,慢慢地就做出些门道来”。
  
  “显见你是有天分的。我娘和大毛的针线活都很一般。你看我身上这褂子就是大毛做的,你看这针脚斜成什么样了”。
  
  如意还真的凑过脸,仔细去看。两人挨的近,如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等大毛回来,你让她空的时候去作坊找我,我告诉她怎么走直针”。
  
  “那我可替她先谢谢你”。富贵说着还作了个揖。
  
  就这么有一搭没一搭的,等到如意家门口的时候,两人竟说了一路的话。如意甚至还觉着有些意犹未尽。“我家到了。天快黑了,富贵你也先回去吧”。
  
  “唉,好”。富贵说着翻身上了马,朝如意笑笑,自以为帅气地骑着马走了。
  
  连着三天,富贵的晚饭都是在鹧鸪巷吃的。他每天也都能遇着如意,两人再顺路一道回去。富贵似乎有说不完的趣事,总是能逗得如意开怀。到第三天的时候,他竟还扶着如意骑上了他的马。他自个儿则在下头牵着马绳,陪如意说话。
  
  “没事的如意,你扶着前面就行。别怕,我牵着呢”。
  
  “太高了,我还是有点怕,要不我下来吧”。
  
  “怕什么呢,有我在呢,我牵慢点”。
  
  “还怕吗?”。
  
  如意摇摇头,“不怕了,还挺有趣的。坐在马上看,两边都同往常不一样了”。
  
  “你和婶子每天走去作坊其实还挺远的,不如也买头毛驴骑着去,倒是可以省下许多功夫”。
  
  “这我还真没想过”。
  
  “等大毛回来,我让她教你。我们家那头毛驴,脾气温和的很”。
  
  “谢谢你,不过还是算了吧,我娘怕是不会同意”。
  
  “婶子想是怕你摔着。要不要我牵快点?”。
  
  “不,就这样慢点,我还想和你多说会儿话呢”。
  
  富贵怔了怔,抬头看如意,很有些不可思议。
  
  

作者有话要说:  悄悄地更一章。。



第128章 人生苦短

  富贵今天可谓是神清气爽; 这会儿趁着铺子里没人; 正坐在桌边提笔发呆呢。他很想写点什么,可是就是下不去笔,满肚子的心思竟不知从和写起。好不容易写了一点,自己瞅着又觉着别扭,只得揉了继续发呆。
  
  “刚子,你看下铺子; 我出去一趟; 马上就回”。富贵打算去趟扬名的书铺,找几本诗经什么的来看看。
  
  “好嘞”; 刚子应的干脆。
  
  富贵大步朝外走,迎面碰见两位买货的客人。那两人有说有笑,一副极高兴的样子; 见着富贵一把将他拽住,高个子的那个开了口; “小兄弟; 衙门贴了免税的告示; 你知道不?”。这高个子并不认得富贵,不过是拉个人分享下自己的喜悦罢了。
  
  “真的?太好了,那真是太好了!我这就去看看”。富贵一时眼睛也睁地透亮。
  
  “去吧去吧,县衙这会儿围了好多人呢”。
  
  富贵也不去书铺了; 直接去了县衙。那告示贴的高,字写的又大,富贵骑在马上远远地就看清了; 果真是免了今年的秋税。告示下面挤了一堆的人,大家像过年似的你一句我一句说个不停。富贵在边上听了,多是些夸赞县老爷的话。富贵在心里对这位年轻的县老爷也多了许多敬佩。
  
  “今日大伙高兴,铺子里的生意兴许会好些”。富贵这般想着,也不再去书铺,直接又回了自家铺子。
  
  “富贵,看见告示了吗?秋税真的免了?”,富贵刚下马,刚子就迎上来问了句。
  
  “看见了,真的免了”。富贵现在这幅喜洋洋的模样,跟刚刚那个高个子并无二样。。也恨不得早些把这好消息告诉大毛告诉爹娘。
  
  大毛他们是第二天上午回来的。李杏儿从王家村带了许多菜来,早早的烧了中饭。杨二柱自己先吃了,又急忙地去铺子里把富贵换了回来。
  
  富贵一回来就兴冲冲地同李杏儿说了免税的事。李杏儿虽是已经听街坊们说了,可这会儿还是开心地很。
  
  “大毛呢?怎没见大毛?”。
  
  “在屋里呢,你先吃饭,吃了我好刷锅”。
  
  富贵盛了米饭,上面堆了些菜,他端着碗就去了大毛屋里。“大毛你窝在屋里干什么呢?”。
  
  大毛这会儿正靠着床梆子,蹙着眉头发呆,也不搭理富贵。
  富贵倒觉着稀奇,他好些还没见过大毛这幅样子。他搬了凳子坐在旁边,扒了口饭才开口,“怎么了这是?外头都跟过年似的,你怎么蔫吧的跟霜打了似的?”。
  
  “唉,人生苦短啊”。
  
  “好好的这是怎么了?”,富贵伸手摸了摸大毛的脑门。
  
  “高老头走了”,大毛轻飘飘地说了一句。她侧过头望着富贵,慢慢地红了眼眶。
  
  富贵收回了手,轻轻慢慢地扒了几口饭。顿了顿,又端着碗出去了。他坐在桌边,匆忙忙地几口扒完了米饭,把碗递给李杏儿,顺了口水又进去了。
  
  “大毛,高老头今年也七十多岁了,不算短了”。富贵又坐到刚刚的凳子上。
  
  “我们回去那天,他都下葬了,我也没能见着他。这几天我老是想起他,想起他吹牛的时候浮夸的样子,想起他抠门攒钱的样子。他最爱说故事,也最爱听故事。可故事里的许多东西他都没见过,许多事他也没经历过,你说他走前是不是有很多遗憾”。大毛压根没听进去富贵的话。
  
  “咱们大多数人不都是这样?哪个还能十全十美了?”。
  
  “也对。唉,人生苦短”。
  
  “别唉声叹气了,我告诉你件好事”。
  
  “我知道了,秋税免了”。
  
  “不是这个,还有一件。你你快有嫂子了”。唉,其实这八字刚有一撇的事富贵原本还打算死死瞒着的。
  
  “嫂子?”,大毛果然来了精神,“你看上谁家姑娘了?”。
  
  “你猜,你也认得”。
  
  “林雪?不对,不对,你不会喜欢她的,我想想”。电光火石间的,大毛脑袋里蹦出了个人影,“如意!如意对不对?肯定是如意,我说你前些天老往成才那跑”。
  
  “嘿嘿”。
  
  “你们怎么勾搭上的?不,你们怎么看上眼的?”。大毛坐直了身子,倒是真的来了些精神。
  
  “你这说的什么话”,富贵顿了下,“我第一次见她就觉得很舒服,她长得那么好看,眼睛那么漂亮”。
  “这倒是,如意那相貌配你是绰绰有余的”。
  
  富贵瞪了大毛一眼,有些不想说话。
  
  “不过咱家富贵能干,打小就是个好孩子,也是配得起她的。这么仔细想来,你两还真十分般配。关键你对人家有意思,人家如意是怎么个意思?”。
  
  富贵想起这几天,禁不住有些傻笑。“她她大概对我也是满意的”。
  
  “那你和她挑破没有?”。
  
  “还没呢,我准备准备给她写封信。这事你别管啊,我就和你说下,打个招呼,你别和爹娘说啊”。
  
  “好,好,不急,你们慢慢谈着。反正大家都还小”。
  
  “小什么,我可不小了。我打算年前把亲事定下来,明年春天就成亲”。
  
  大毛有些目瞪口呆,“你之前不是和娘说再等几年,等你干出个样子来再成亲吗?”。
  
  “那时候是那时候。如意都十八了,我能等怕她等不了。付婶子也就那么说说,她定不会让如意一辈子不嫁人的,就这年把,她肯定要出门”。
  
  大毛听着有些欣慰,富贵长大了。
  
  富贵见大毛又靠回了床梆子上,一时没什么好说的。不想她这没靠多会儿,倒是自己弹了起来。“对,人生苦短,不如谈场恋爱!”。
  
  一家子也不知道大毛抽了什么风,但是见她又精神起来也就不去管她。第二天早上,大毛就同往常一样,赶着驴车去清河边洗衣裳去了。这一路上大婶们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把县老爷夸上了天。
  
  “我听说咱们县老爷不仅官当的好,人长得也英俊”。
  
  “可不是,盛城里的大家公子。听说不仅长得好,风度也好,在盛城都是能排上号的”。
  
  大毛在前头听着想笑,梁泽长得其实也只能称得上一句不错。风度吗,倒是有些骚包,有些落地。在盛城能不能排上名号她倒是不知道,不过觉着有些难。这些大婶们并没见过真人,都是闭着眼瞎吹来着。
  
  大毛依旧是在她的老位子,她刚把衣服泡了水就听见了马蹄声。呦,来人正是婶子们口中英俊的县老爷。有几个婶子听见动静,朝那边忘了一眼,又转回头来继续说说笑笑去了。
  
  大毛把湿的衣服捞在石头上,擦擦手迎了上去。她十分自觉地同县老爷问了好,后跟着他和梁松一起往上游走了走。县老爷虽说刚干了件好事,可这会儿却是皱着眉头。大毛看着河里的水,也知道他愁啥。
  
  “大人,我前段时间回了趟家。我家的地本是借给了同村的,税也是由他们家交。今年收成不好,他们前些日子都还愁的很,现在好了,您免了秋税,大家都能松了口气”。
  
  “不是我免的,是上头免的。我记得你家在桃花镇王家村,那里现在井水还够吃吗?”。
  
  “够的。我们王家村十户有六户家里都有水井,村里还有一口大井。我上次回去见有井的人家还都是吃着自家的井水,大井里的水也还不少”。
  
  “那便好。看来还是要多挖井,县城里的水井太少,再这么干下去,有些人家吃水怕是困难”。
  
  大毛不说话,这井也不是说挖就挖的。首先你得有地方,像她家现在租住的院子,真的是连挖井的地儿都没有。其次得有水,有泉眼才成啊。
  
  两人就这么在河边站着,大毛刚准备道个别去下头洗衣裳,可突地感觉额间一凉,她伸了手想要去擦,却被梁泽抓住了手腕。
  
  “别动”,梁泽说了句就盯着大毛的脑门子看,后又仰着脖子朝天上看。
  
  “杨大毛,下雨了”!
  
  大毛还没反应过来,抬头就对上了梁泽熠熠生辉的眸子。她楞了下,也抿嘴笑开,“对啊,下雨了”。
  
  两人都抬头望天。雨滴开始还轻飘飘的,没多会儿就砸地快了起来。
  
  “老爷,咱们回去吧,可别淋湿了”。梁松在边上催了一句。
  
  大婶们也在下头催大毛回去,可大毛这会儿一点也不想走。梁泽似乎也不太想走,他不理梁松,倒是对着大毛说了句,“杨大毛,我有时候觉着你还真是个福星”。
  
  大毛听了,笑地更开,“大人是我的福星才是。不,大人这样的好官是大家伙儿的福星”。
  
  大概是大毛夸的真诚,梁泽难得的认真看了她一样,两人目光正好对上。大毛觉着输人不输阵,还朝着县令老爷邪魅地扯了扯嘴角。
  
  梁泽挑挑眉,觉着这姑娘今天有点怪啊。
  
  这雨眼见要下大,大毛为了自己不湿身,识相地辞了别。撒腿跑到衣裳旁边,三两下把衣服拧干了扔到篮子里。同大婶们一块轰轰闹闹地跑到自己驴车边上。她放好篮子侧头去看,梁泽还背着手笔直地站在河边。这时候早起了风,他墨色的衣角被风扯地簌簌后扬。
  
  

作者有话要说:  居然还有小天使们在,感谢。大家的留言都十分友好暖心



第129章 有些人

  秋天的雨下的倒是不急; 大毛到家的时候也没怎么湿。她披散着头发; 用干手巾擦了擦,就一蹦一跳地吃饭去了。
  
  吃完早饭,雨才噼里啪啦地大了起来。李杏儿招呼着大毛一道把家里的桶啊盆啊的都拿了出来,摆在院子里等水。大毛觉着挺好,等下省得去街头挑水了。
  
  这雨下得也算巧了,早几天的话秋税怕是不能免; 迟几天的话街头的井怕是撑不住。下了一上午也没停; 大毛还是用等的水,将将巴巴地把衣裳洗了。同富贵一道拧干了; 凉在堂屋里。
  
  吃了中饭,大毛和富贵都窝在家里。大毛脱了鞋袜,躺在床上准备睡个午觉。可她翻来覆去的怎么也睡不着。她这会儿脑袋里全是梁泽; 初见时他的样子,请她吃饭时的样子; 断案时的样子; 还有早上在河边的样子。大毛自己也知道其实她对梁泽早有好感; 不过之前她尽量克制。其实凭心而论,要是在现代,身边搁着这么个对胃口的优质好青年,大毛早就扑上去了。对; 梁泽十分对她的胃口,但若具体分析为什么对胃口,大毛自己也是说不上来。
  
  大毛觉着上辈子诸多遗憾中的一条; 就是没能轰轰烈烈地谈一场恋爱。所以这辈子不如放肆一回。
  
  可这恋爱怎么谈呢?她想见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