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杨大毛的一生-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逗新来的小黑狗和成才。
“成才,那边秋天是不是特别漂亮?”。
“嗯,疆化有许多草地和大山。秋天的时候,山五颜六色的很漂亮。草地上到处是牛啊羊啊马啊,跟咱们这很不一样”。
“说的我真想同你一道去”。
“你想一块去?这趟不行,这趟”,成才抿抿嘴,没继续说。
“这趟怕是不容易。成才,你心里是不是挺害怕的?”。
“也不是,这毕竟是第一趟,我不知道咱们这法子能不能成,心里不是十分有把握”。
“你压力别太大,第一趟只要能把咱们的销路打开,少赚点或是没能赚钱也没事”。
“嗯。等以后稳了,我再带你一块去”。
“这可是你说的,可别到时候又说带着我不方便”。
“路又远又偏,你一个姑娘确实会不太方便。不过我答应你,以后一定带你去一次。咱们最好是开春去,到那边的时候是四月份的样子,到时候我带你去看野杏花。疆化有一片几百亩的野杏花林,连着好几座高高低低的山全是杏树,春天开花的时候可漂亮了”。
“想想就美,结果子的时候也很美啊。那边的果子有人看管吗?能随便摘吗?”。
“可以。那边野杏子多的很,没人管你。不过得运气好才能碰到味道好的,多数都是苦的”。
“真好,要是我爹看见了肯定开心”。哪怕是苦的,看着漫山遍野的果子也开心啊。
等付婶子的样衣做出来的时候,成才也该走了。大毛这会儿除了担心,更多的居然是羡慕。成才这几天天天跟大毛在一块,走的时候很有些舍不得,这一走怕是要许久才能再见。成才心里暗下决心,这第一趟一定要成功。
后面的日子里,大毛除了看着大伙做衣裳,自己也跟着做起来。不过做的都是自己家人的衣服,布料都是从家里带的。等大毛给家里每人都做了两套衣裳的时候,成才还没回来,那时候已经是十月份中旬,两个月已经过去了。
大毛有些担心,便跟着杨二柱一道去了省城进货,顺便去全安镖局打探下消息。到了镖局,大毛才知道山子他们早几天就回来了。山子叫大毛不必担心,他们回来的时候成才的衣裳都卖的差不多了。不过除了银子,那些衣裳居然换了许多狐狸皮子。成才就干脆拿着卖衣裳的银钱在那边收起了狐狸皮子,回来的路上再把它销掉就又是一笔进账。
“那边快下雪了吧?到时候路上怕是不好走吧?”,大毛有些担心。
“快了,再有个把月。所以他也不会在那呆多久,最多一个多月就该回来了。你们今天不来的话,我还打算托人给你们带个口信,就怕你们担心”。
作者有话要说: 。。有点少。
第132章 梁家故事
大毛从省府回来后倒是安心许多; 便静下心来琢磨琢磨作坊里的事。绣娘们如今还是按部就班的做着春夏的衣裳; 可布料还是麻布,这做出来的衣裳摸着难免粗糙。大毛寻思,现在做的都是外衫,要不要做些内衫或者鞋子。鞋子?大毛灵光一闪,觉着这或许是个好主意。她忙跑去成才的屋子,在柜子抽屉里翻出了成才之前的画。她本想看看疆化那边都穿些什么鞋子。可不想成才也是个偷懒的; 之前画衣服样子的时候; 竟是连脚都没给人家画,更别说鞋了。大毛从鼻子里笑出了声; 她把图折好放了回去。
大毛同付婶子交代了声,又骑着毛驴去了书铺。
杨名这书铺子你要是找个琴棋书画、正史野史、传奇故事类的典籍倒是难不倒大毛,可这风土人情类的她是真的没怎么见过。她也不乱翻; 直接找了杨名。“杨大哥,杨大哥”?杨名这会儿竟趴在桌上睡着了。这桌子虽说在铺子后头; 可正好在窗户下; 这会儿太阳从窗子里照进来; 看着就暖和。杨名手边放了本卷起的书,瞅着像是本诗集。桌子角上搁着盏凉透的茶。大毛顿了顿,又放轻步子回头去找了小吴。
“小吴叔,你们掌柜在后头睡着了; 你找件衣裳什么的给他披上吧,现在天凉了”。小吴听了,从后头一个小柜子里掏出了个毛绒的毯子; 轻手轻脚地给杨名披上了。
“小吴叔,你们这有没有些关于疆化那边风土人情的书?”。
“好像没用,这种书可没什么人买。不过有好些书我也只知道名字也不知道里头是什么,要不你还是等掌柜醒了问问他吧”。
“你们掌柜连哪本书里写得什么都知道啊?”。
“那可不。这铺子里除了那些给私塾、学院的书,就没几本是咱们掌柜没看过的”。
“厉害厉害,博览群书。杨大哥怎么没去考个功名什么的?”。
“怎么没考过,咱们掌柜十四岁就考了个秀才回来。只是再往上就”,小吴朝大毛尴尬地笑了笑。大毛也弯了弯嘴角,不再闲话,自己去书架上找了起来。这书铺不比图书馆,真要找什么书很有些费劲。大毛折腾了一会儿就懒得再翻,拿了凳子坐到杨名对面,捧起桌上的诗集看了起来。
杨名迷迷糊糊地一抬头就看见了对面的大毛。他伸了个懒腰,开口道“能看得懂吗?”。
大毛把书翻回刚刚那页,又看了眼封面才放回桌上,“还真看不懂。杨大哥问您个事,你说疆化那边的人平常都穿什么鞋子?”。
杨名摸摸下巴,“穿什么鞋子?你等等,我来找找看”。杨名来了精神,搬着凳子就去书架上一顿翻找,没一会儿就抱了三四本书来。两人哗啦啦地一顿翻,倒是真找到了些东西。“咦?他们居然穿的皮鞋,厉害厉害。这个靴子看着还很时尚,前面还有点尖尖。天冷还好,天热的时候这个穿脚上怕也不舒服。它这底是怎么做的,纯皮的话不杠脚吗?”
“你看,天热的时候她们穿的好像是草鞋”。
“您这书多久了?这画的哪里是疆化人,怕不是原始人吧?得,咱们这瞎找一气也不太靠谱,我还是找知道的人问一问”。
“找谁?找梁大人?”,杨名这话说的有些戏谑。
“不是,我有个老乡娶了个疆化的姑娘,我明天去省府问问”。
杨名见她答地一本正经,倒是有些搞不清楚大毛的小心思。他觉着不管这姑娘有没有什么别的心思,还是彻底断了的好,便开口道“你想不想听听咱们梁大人还有梁家的故事?”。
大毛挣扎了下,“想”。
“来,来,来”,两人头凑地更近了点,杨名才又小声开口,“梁家发家是从梁宽梁大人开始,就是咱们县老爷的祖父。老梁大人出身很普通,就是普通村户,大概就像你家这般。但是他打小就是个神童,求知上进,家里真是砸锅卖铁供他求学。不过他十分争气,好像说十四岁就考了进士,被他们那的县老爷看中,时常接济,二十岁的时候就中了探花”。
“探花?那梁宽大人长得应该也不错”。
“那自然。我听我父亲说,他小时候见过梁大人两次,仪表堂堂,丰神俊朗”。
大毛忍不住笑了几声,“那到咱县老爷这怎么了呢?”,大毛心想这好基因哪里去了。
“别打岔。探花三年一个,其实又有几个能同梁老大人这般官运亨通,一步步做到三品大员呢?你猜梁大人凭的什么?”。
“老梁大人为官有道,是个实打实的好官。但是官运亨通,除了有能力或许还得遇见几个贵人,大概是凭的好运气吧”。
“你这么说也对。凭的是门好亲事,梁大人中了探花之后,娶了当时礼部侍郎的千金”。
“嚯,厉害了。我也读过一些梁大人相关传记,他做地方官的时候胆大的很,推陈出新,干了许多利民利国的好事。我那时候就纳闷他是怎么做到的,原来如此”。
“老梁大人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儿子就是咱们县老爷的父亲,如今好像在吏部任员外郎。他就更不得了,娶的是个郡主”。
“等等,郡主?郡主的兄弟不就是世子了吗?原来如此”。
杨名看了大毛一眼。
“再等等,也就是说,梁泽是郡主的儿子!”。大毛一时激动,直接叫了县老爷的大名。她觉着自己的小心脏都抖了抖。幸好,幸好自己的小心思断地早。她原来也只以为梁泽不过是盛城的某个大家公子。她之前或许还觉着梁泽有些傲娇,可现在一想人家是郡主的儿子,就觉着已经十分平易近人好脾气了。
“我之前也不知道,还是上个月去盛城办事,特意打听的。咱们县老爷真是难得,出身富贵,却一点富家公子哥的坏毛病都没用。你看他来了也大半年了,勤勤恳恳,小小年纪一点不比之前的县老爷差”。
大毛点点头,“不是,您怎么想起来打听这个?”。
杨名端起茶杯,抿了口凉茶,皱了皱眉头,“特意替你打听的”。
“嗯?”,大毛看了看杨名,脸有些红,低头嘀咕一句,“这么明显吗?”。
“你之前不是拐外抹角问过我一次。现在清醒了吧,心思该断了吧?”。
“早清醒了,早断了”。
杨名觉着有些没劲,他这些日子可是存了一肚子劝诫的话,可这刚开口人家就断了。“你这好好的怎么就断了?”,杨名可记得那会儿旱灾刚过的时候,这姑娘一提起梁泽可是满眼星星。
“就四个字,‘门当户对’”。
“啧,你这也太清醒了些。你不知道,咱们梁宽大人成亲前,还有个青梅竹马的相好,就是那个县令的女儿,她可没你这般清醒”。
“哦?那是梁大人始乱终弃了?”。
“也不能算吧,两人也没什么婚约,但是彼此应该是有些情谊”。
“您这都哪来的小道消息啊?”。
“这可不是什么小道消息,当年那位小姐为了梁大人是要死要活的,闹地整个盛城都知道。我可是听我祖父说的,我们家在盛城有亲戚,那时候老梁大人一来任职,祖父就托亲戚仔细打听了他的事。而且这事还被添油加醋地写成了话本子”。
“后来那位小姐怎么样了呢?”。
“嘿,那小姐跳河被人救了去,倒是也成就了一番美好姻缘”。
“这么狗血。杨大哥,你这怕是话本子看多了吧?”。大毛表示不太信。
“话本子写的都未必有实际精彩”。杨名觉着有些口渴,便站起来去续点热水。大毛还沉浸在刚刚的故事中,突然听到“啪”地一声杯子落地的声音,便回头去看。她的瞳孔突地放大,里头映着一位青衫公子,不巧正是梁泽。
“二位好雅兴”,梁泽似笑非笑地扫了二人一圈。
气氛一时尴尬,大毛赶紧站起来去打了招呼,打破这该死的寂静。杨名也立时走上前去,问梁泽要找什么书。
“就找你刚刚说的话本子,我倒是想看的很”。
这么一句话,杨名就冒了冷汗,他低着头不知这话该如何去接。
“大人真巧,在这碰着您了,我正有个问题想请教大人”。梁泽皱了皱眉头还没开口又被大毛截了话头,“大人您知不知道疆化那边的人平常都穿什么样的鞋呢?”。
“你问这个做什么?”。
“哦,我想做些鞋子,拉到那边去卖。我和杨掌柜研究了半天也没研究出个所以然。您看这书里有说穿皮靴子的,有说穿草鞋的,也不知道哪个对”。大毛一股脑地把两本书扒拉开,摊在桌上,梁泽便凑过去看。
“疆化那边的官员也常会到盛城述职,我倒是见过几回。秋冬的时候确实是穿的这样的皮靴子。春夏的时候穿的也是布鞋,却是皮底”。
“还是大人见多识广,多谢大人。我还得回去同绣娘们研究下鞋子样式,大人要不我就先告退?”。大毛试探地看了梁泽一眼。
梁泽见她一副小心翼翼,恨不得脚底抹油的怂样,忍不住笑了下,从鼻孔里“嗯”了一声。
大毛赶紧行了礼,看了眼杨名,便轻轻快快地走了。
作者有话要说: 十分抱歉,年底是最忙的时候,有空我就更。。
第133章 做鞋
关于鞋子的事; 大毛觉着还是要去问问山子媳妇。她从书铺回了作坊之后; 略做交代,第二天便坐着马车风风火火地去了省府。她这回聪明了,除了帽子手套还盖了件厚厚的袄子。路上无聊,大毛便想了许多有的没的。昨日的事实在尴尬,她便强硬地撇去不想。她想了想成才,也不知道他是否顺利。又想了想自己; 她觉着还挺迷惑;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着血浓于水,她和杨二柱的性格好像越来越像了。
第二天一早; 大毛买了些糕点,提着径直去了全安镖局,不巧的是山子并不在。她寻思要是直接找山子媳妇; 先不论能不能见着,即便是见了人家也未必会搭理; 她便找了林雪。
虽说两人只见过一次; 竟都记住了对方样貌。林雪见是大毛; 隐隐地还有些开心,“杨姑娘找我有什么事?”。
“林姑娘,我本是想找山子娘子问点事情,可她没见过我不认识我。能不能劳烦带我去见见她?”。
“他们如今住在外头; 离的也不远,我带你过去吧”。
大毛道了谢,便跟着林雪往山子家去了。路上两人有些沉默; 大毛正寻思着聊点什么,林雪倒是先开了口,“杨姑娘找小嫂子有什么事呢?”。
“哦,我想问问她们疆化那边穿什么鞋子。如果可行的话,我打算做些鞋子拉到那边去卖”。
“哦?我记得林姑娘家不是开的杂货铺子吗,怎么又做起针线买卖了?”。
大毛顿了顿,“是成才的作坊。成才不是出去了吗,作坊我先帮他看着。衣裳已经做了许多了,我想着再做点鞋子”。
“杨姑娘,成才还没回来,你这样擅自做做怕是不妥吧?毕竟”,后头的话林雪倒是没说。
“我也只是先来问问,做不做还不一定呢”。
“那便好。你同我说说成才的作坊吧,我得空了也过去看看”。
大毛便详细地同她说了成才的作坊有多大,有几个绣娘,连那条小黑狗都同她说了。都说完了也就到了。
可能是之前的期望过高,等大毛真的见到山子媳妇本人的时候,倒是没觉着特别漂亮,一个普通的新疆姑娘。不过她一笑,却十分明媚养眼。她同林雪很熟,见了林雪很开心,热情地把两人请了进去。林雪跟她简单地介绍了下大毛,说是山子小时候的老乡。那姑娘听了倒是有些激动,“我知道你呢,我听山子说过你呢”。她的汉话说的虽然顺畅,但还是带了很重的口音,听着有趣。
大毛顺手把糕点放到了茶几上,笑着问道,“他说我什么呢?”。
“他说他小时候挺想有个像你这样的妹妹呢”。
“呵,他大概是想要个妹妹能帮着他干点活。山子哥小时候很能干,烧饭洗衣裳什么的都会”。
“山子说今年过年要回老家看看呢。你们过年回不回去呢?”。
“回去,到时候我下去找嫂子说话。对了,今天是特意来问嫂子些事的。我听说你们那秋冬的时候穿皮靴子,春秋穿皮底布鞋,是不是?”。
“是的呢。我去拿给你看看”。山子媳妇儿是个急性子,说着就去了屋子里。没多会儿便拿了四双鞋子出来。“这是我从家里带来的呢,等再冷点这双靴子就能穿了呢”。
大毛拿了那双女式的皮底布鞋仔细看,皮很厚实,不软不硬。“这什么皮啊?手感这么好”。
“灰鹿皮,难得的很呢。你看这双是野猪皮,就没那么软和了呢”。
大毛接过来,摸着确实硬了些。“你们这鞋子,穿起来不咯脚吗?”。
“一点点。我现在都穿你们的鞋子了呢。你看,这还是雪儿送我的呢”。山子媳妇抬了抬脚,脚上穿的是双绣花棉鞋,很漂亮。
“嫂子,你们那边成年男女的脚,同我们这边比起来是大还是小呢?”。
“差不多呢。你问这些做什么呢?”。
“我想试试做些鞋子拉到那边卖卖看”。
“真的吗?那太好了。我很喜欢这里的鞋子呢。你要是能在鞋子上画一只鹰就更好了”。
“鹰?”。
“对,一只飞着的鹰。我一直想买双带鹰的鞋呢。我们那边大人小孩都很喜欢鹰呢”。
“这倒是挺有意思的,我得仔细想想怎么弄,画是不成的”。大毛看了看山子媳妇儿鞋上的小碎花,问林雪,“林姑娘,这鞋面上的花你大概绣了多久啊?”。
“我没事的时候带着绣的,绣了三天的样子。要是一直绣的话半天也就好了”。
“嫂子,要是真在鞋子上弄一只鹰的话,你们喜欢什么颜色呢?”。
“黑色,黑色就很好呢”。
“鞋子呢?鞋子你们喜欢什么色呢?”。
山子媳妇想了想,“都行呢,大家喜欢的不一样呢”。
大毛点点头,心中有了数。
“杨姑娘,这做鞋子是件大事,你可别擅自做主。就算要做也得等成才回来,同他商量才好”。林雪见大毛似乎有些心动的样子,忍不住说了句。大毛听了,也只是笑笑。“嫂子,真是太谢谢你了,我这趟来就是为的弄清楚这些,你真是帮了我大忙。不过我这还有事得先回去了。嫂子、林姑娘,下次得空来的时候,咱们再好好说说话”。
“吃了饭再走呢,我最近刚学了两个菜,好吃的很呢”。山子媳妇热情地留了留。大毛倒是十分想同她说说话,聊聊疆化的事。可这会儿天还早,还能赶上回去的马车。今天不回的话,明个又得在这耽误一天,所以还是走了。
大毛回去后做了个不甚详尽的计划书。她打算男女鞋各做三种尺码,每种尺码预计做一百双。女鞋一半暗红色一半银灰色,男鞋一半黑色一半藏蓝色。所有的鞋子一半绣上鹰一半就做纯色。这些活要是都指着作坊里那十二个绣娘,得做到猴年马月去。所以大毛打算把大部分活都包出去,至于怎么个包法,回来的车上她都想清楚了。
首先是鞋底。鞋底其实十分费功夫,是一层层麻布一层层麻线细细拉出来的。麻底虽没皮底柔软,可是一点不咯脚,还十分耐穿。往常李杏儿冬天没事的时候就常常拉鞋底,一家子的鞋子都是她一针针拉出来的。大毛打算在自己的铺子里收鞋底,十二文一副。拉鞋底的布不需什么好布,那些个实在穿不了的破衣服就能做。费的不过是些针线和功夫,而这农闲时刻,最不缺的就是功夫。除了在铺子里收,大毛还决定过几天回趟桃花镇,请二舅帮忙在镇上也收一收。
至于鞋面,纯色的鞋面倒是简单,麻烦就麻烦在那只鹰。大毛又厚着脸皮请杨名画了绣样。杨名画工十分了得,画出的鹰既有气势,纹理又不复杂。大毛真心实意地夸了又夸。样式定好,大毛心中有了谱,又带着伙计去杨名二叔的作坊里买了各色的棉布回来。她让付婶子带着绣娘,把鞋面都先裁剪出来。她又把这些裁好的布料和绣样分到望城里的几家卖布的铺子。这些个卖布的铺子本来就收些绣活,大毛十文一个鞋面包给这些铺子,铺子又八文一个包到下头。
那其实作坊里的绣娘,只需把鞋底鞋面缝在一块就成。这个十分简单,一个绣娘一天至少能做三双,那六百双鞋子要不了一个月就能做完。所以也不着急,大毛打算等鞋底鞋面都收的差不多了再做鞋,现在还是同先前一样做衣裳。
作者有话要说: 嘿嘿
第134章 放个假
这么这忙了十来天; 大毛才松了口气; 觉着这事好像上了路子。她前些天从王家村回来的时候,见路边许多枯叶,倒也算好看。她寻思着要不给自己放两天假吧,趁着天没冷透,还可以出去走走。那倒不如给整个作坊都放个一天假得了,大毛看绣娘们天天缝啊缝啊的; 倒是真怕伤了眼睛; 反正这活也不赶。
大毛以为大伙听了这么个好消息该要欢呼雀跃呢,不想竟都不同意。付婶子代表大伙发表了意见; “大毛,好好的放什么假?大家伙在家里又没什么事,这不白白浪费了一天功夫?要是谁家有事; 谁就提前告个假不就成了。再说今个都冬月了,不到两个月就过年了; 那年前年后的还要歇好些日子呢”。
“我怕你们天天这样的再伤着眼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