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穿]就是这么任性-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到底是大喜的日子,最后佳倩还是笑容满面的被抬出了宫门。
  静怡本以为那宫女没了,佳倩离开皇宫嫁到了王府去之后就会过上称心如意的生活,可没成想事实却并非如此。
  第九天双回门那一天,佳倩和她的额驸皓之贝勒脸色可都不怎么好看。
  皇后这次倒没称病,不过没说上几句话佳倩就请辞说要赶着再去庄亲王府一趟,皇后觉得没面子,但也不好在那个时候给佳倩立下马威,便点个头让佳倩带人走了。
  等到十五那天她额娘兆佳氏来宫里看她,静怡才知道原来佳倩在智勇亲王府上又闹出了事端,起因就是那位贝勒爷在大婚前竟然还有两三房的小妾。
  因为智勇亲王在京城有一套五进的王府大院,再加之先前佳倩把雍正给惹毛了,所以雍正一生气就没掏钱给佳倩建公主府,所以佳倩大婚之后就一直住在王府里。
  而这样一来,贝勒爷那几位如花似玉的小妾通房自然就无处遁形。
  佳倩一向心比天高,且从来都是个不容人的,她无论如何都不能忍受自己的夫君除了自己以外身边竟然还有其他的女人,让她和那些卑贱之人共侍一夫对她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侮辱。
  不过佳倩在宫里呆了那么久,心里的城府也还是有的,这事儿她不方便直接闹开来说,所以她就致使身边的容嬷嬷去。
  佳倩身边的这位精奇嬷嬷素来知道佳倩的利害手段,平日里在佳倩跟前唯命是从,不过在外人面前却是嚣张跋扈的紧。
  第二天趁着皓之贝勒出府的时候,就扭着那几个小妾通房到了智勇亲王福晋的院子。
  按道理讲,这公主嫁过来,这府里的小妾通房都是该提前打发走的,这不仅是为了给公主一份体面,也是表达对皇家的尊重。
  而智勇亲王福晋本来也是这样打算的,可没想到她儿子不同意,按皓之贝勒的说法,那样简直是太冷酷,太无情,太残忍了。
  于是在皓之贝勒的强烈抗议横加阻拦之下,智勇亲王福晋无可奈何只能选择妥协,不过她也警告了那些小妾通房,让她们都老老实实呆着,不要碍了公主的眼。
  智勇亲王福晋听底下人说大婚第二日那些侧室去拜见端柔公主,公主殿下没什么不悦的反应,还赏赐了一些银锞子,就以为公主殿下是个宽宏大度的人,对此事不会多做计较。
  可没想到公主身边的这位容嬷嬷却不是善茬,半点都没将她这位亲王福晋放在眼里,将皇上,皇后娘娘,庄亲王府全都搬了出来,扭着那些皓之的小妾们就一顿开骂。
  最终智勇亲王福晋在容嬷嬷唾沫横飞的激烈炮轰下,扛不住压力选择了投降。
  午饭都没给那些小妾们吃,家里有人在府里当差的家生子就叫人来领回家去,从府外买来的就又卖还给了人牙子。
  总之等晚上皓之贝勒回到府里之后,才发现他的女人除了公主之外一个都不剩,连他书房中的那两个柔美可人的婢女都不见了踪影。
  这下皓之贝勒可就火了,不用别人告密,他就直接将矛头指向了佳倩,直奔到佳倩院子里大吵大闹,大吼大叫,说到激动的时候甚至还动起了手。
  而佳倩也不是个好脾气的,她长这么大,除了雍正敢骂她,就是皇后也不敢说她的不是,如今皓之一个小小的贝勒就敢在她面前大呼小叫的,而且还是为了那些低贱的女人,这佳倩当然不会忍,当即这对新婚夫妻俩就在院子里争执了起来。
  其他的下人和佳倩从宫里带来的宫女们都不敢上去管,不过容嬷嬷可是当仁不让,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接就冲了上去,当然她不是拉架的,她是来战斗的。
  其实皓之贝勒还顾及着佳倩的身份没怎么动手,只是抓着她的肩膀狠狠的摇了几下,佳倩也只想着挣脱,没有过多的作为,可是容嬷嬷却是动真格的,上去对着皓之贝勒又是掐又是踢得,一点尊卑礼仪都不顾。
  后来还是智勇亲王和福晋赶到才制止了那一场闹剧。
  不过从那之后佳倩和她的额驸就开始了冷战,回门那天本来皓之贝勒是不死活同意去的,可是胳膊拧不过大腿,最终在智勇亲王的威逼下,他还是不情不愿的跟着佳倩到宫里走了一遭,不过出宫之后他没有跟去庄亲王府,撇下佳倩一个人,自己去茶楼里喝茶了。
  从佳倩这件事上,静怡有了很多的感慨,她就想着以后若是她的额驸不是真心待她,那她就窝在公主府里,有个孩子陪在身边最好,没个孩子就没事儿种种花草看看书也挺好的。
  如今看额娘所说,阿玛应该对那个‘喇嘛达尔札’很是满意,那么她未来的生活是不是会比她想象的更美好一些呢?但愿吧!
  这边静怡点头同意了,那么最后一关就是雍正了。
  除了欣赏‘喇嘛达尔札’为人,公主和亲的政治方面因素也要好好考量的。
  静怡既然享受了公主的优越待遇,那么她也该对国家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尽自己的一份责任。
  怡亲王看皇兄最近好像有和准噶尔汗国修好的意思,那和亲自然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若是将静怡嫁给汗王的儿子,既能表达他们大清的诚意,又能很大程度上的牵制一下‘噶尔丹策零’。
  怡亲王对自己的女儿还是有信心的,静怡即便做不到像他九姐恪靖那样的草原巾帼,但是最起码也能成为一条大清和准噶尔之间联系情感的纽带。
  相信有静怡在从中调和,准噶尔汗国和大清的关系应该会得到巩固。
  再者听说准噶尔汗王的嫡子好像是个不成器的,日后若有皇兄的扶持,也许‘喇嘛达尔札’会继承汗位也说不定,那么到时准噶尔地区就可以长治久安,百姓安居乐意,皇兄也不用再为西北动荡不安的局势而忧心了。
  于是怡亲王深思熟虑之后,觉得‘喇嘛达尔札’真的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佳婿啊。

  ☆、第53章 福惠挨骂

  怡亲王的这个请婚提议真是合了雍正的心思。
  雍正本来就打算和准噶尔修好,可一直是毫无头绪。
  若是按十三弟所说与准噶尔联姻,倒也不失为一个良策。
  不过就是委屈了静怡,与佳倩的额驸相较,‘喇嘛达尔札’在身份上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雍正反复琢磨着言辞语句给准噶尔汗王的奏折上写回批,不仅对‘喇嘛达尔札’大肆夸奖了一番,还询问了一下汗王可否将长子留在京中效力,到最后试探性的提了一下联姻的事情。
  这些事肯定是要事先跟对方家长讲好的,总不能一声不吭的就把人家儿子扣下来拜堂成亲,那不成山大王抢压寨夫人了嘛!
  要说这同盟卡的效果就是好,汗王‘噶尔丹策零’看完雍正的朱批之后可以说是临折涕零,那些乱七八糟阴谋化的想法只在脑中一闪即过,剩下的就只有对雍正满满的感谢之情。
  一口气唰唰唰用蒙语写了大概好近千字的奏折交了上去,中心思想就是:多谢皇上您夸奖,我儿子啥也不是,您也不嫌弃他,还愿意为他解决个人问题,真是谢谢皇上您咧,就让我那个不成器的儿子留在京师当公务员吧,您该打打该骂骂,我这边就绝没有二话。另外我儿媳妇儿的事情就劳您多费心了,啥样咱也不挑,我相信您的眼光。
  最后还附上那么一句话,还请皇上您放心,太阳代表我的心,我本忠心为大清,西北有我全搞定。
  ‘噶尔丹策零’不会像汉人那样拽一些文绉绉的词儿,连书面语也不怎么精通,不过那通篇的大白话倒也不影响他表达自己的感情。
  等雍正拿到奏折一看,一瞬间心情大好。
  召集怡亲王马齐等诸位大臣共同商讨了一下之后,第二天在早朝上颁布圣谕,封赐准噶尔汗王长子‘喇嘛达尔札’为多罗郡王,授职为一等侍卫。
  接着又过了两日,雍正和皇后将静怡的封号定下来,赐婚的圣旨就发到了‘喇嘛达尔札’和静怡二人的手中,一个被封为和硕额驸,一个被册封为和硕和惠公主,婚期定在了明年三月。
  静怡确定了自己的归宿,安心了很多,不过除此之外,其实她的心中并没有多少待嫁之女的喜悦和羞怯之感。
  而‘喇嘛达尔札’则不同,他是做梦都没想到自己会被皇上封为郡王,而且还能被选中成为额驸,天上掉馅饼也不外如是吧。
  正式上岗之后,‘喇嘛达尔札’经常向那些侍卫太监们打听和硕和惠公主的事情,不过因为静怡平日里深居简出,又不像和硕端柔公主也就是佳倩那样爱出风头,所以大家对静怡的评价都是温柔内敛,体恤宫人。
  可光是这两点就已经让‘喇嘛达尔札’满足了。
  尚公主自古以来让很多人谈之色变,退避三舍,究其原因,还不就是担心公主的个性太过刁钻。
  如今‘喇嘛达尔札’每天做梦都会笑醒,早上翻着黄历数日子,到宫里当值逢人道喜,笑得连眼睛都找不到。
  另外雍正还赏赐了一座郡王府,那是之前雍正抄家缴获的房产,就在怡亲王府的附近,雍正看那闲着也是闲着,就将它填进了静怡的嫁妆名单里。
  现在‘喇嘛达尔札’已经搬进去住了,今年郡王的俸禄雍正给他填上了,所以手头还有些余钱搞装修。
  其实也就是刷刷漆,再捯饬两件大面上的家具就可以了。实际上并没有花上多少银子,他岳父怡亲王都和他说了,那些器具装饰什么的不用他准备,留着钱以后好好和静怡过日子就行了。
  这别说‘喇嘛达尔札’当时是什么心情了,就连在一旁看戏的福慧都被感动了。
  怡亲王这简直就是国民岳父的代表啊,大清好岳父非他莫属。
  当初在现代的时候,他和阿兰领完结婚证,按规矩是该请双方的家里人聚到一起吃顿饭的。
  可是他这边,他父母因为空难去了天国,买不到回程机票回不来。
  而阿兰那边呢,打她妈电话,说了一声恭喜就挂了,打她爸电话,特么的竟然是个女人的声音:对不起,您所拨打的号码是空号,请查询后再拨。
  md换号了连声招呼都不打!
  等到晚上他开车载着他老婆,寻思着吃顿烛光晚餐,浪漫一下哄他老婆开心。
  结果刚把车停好,还没进饭店门,迎面就看见他岳父搂着一个比阿兰年纪还小的一女的,也就二十岁刚出头的样子,打扮的倒是清纯,可是浑身上下没有一样不是blingbling的,整个一奢侈品柜台。
  他和阿兰正寻思着怎么着也该上去打个招呼吧,结果他岳父漠然的瞥了他们一眼,然后啥都没说就揽着那小美眉的腰说说笑笑的进门了。
  这也得亏是他老婆,早就身经百战,见怪不怪,金刚不坏了,要是随便换个心理承受能力稍差的,那玻璃心指定摔得稀碎稀碎的,哭晕在饭店门口都说不定。
  不知道在这大清朝,他未来的岳父大人阿克敦会不会像怡亲王一样善解人意。
  不过啊像怡亲王这样的国民岳父真的是可遇不可求的,那‘喇嘛达尔扎’不过送个‘快递’而已,现在爵位有了,老婆也找到了,还摊上这么一个好岳父,他前辈子是积了多少德啊,这辈子竟然啥好事都被他占了,还有木有天理了!
  就这样静怡作为宫里年纪最小的一位公主非常顺利的找到了自己的婆家。
  没过几天,准噶尔那边汗王‘噶尔丹策零’派人将聘礼运到了京城,充满了西北风情,那里头还有十几匹的宝马,雍正和怡亲王的坐骑自然都是万中无一的,所以静怡自己留下来几匹养在了郡王府里,剩下的分给了她的几个哥哥弟弟。
  福惠也得到了一匹,实话讲比他现在的座驾可好太多了,看着就威风。
  他老爹雍正觉得他年纪小,担心他摔着,所以给他配了匹小母马,这不是闹吗。
  他上辈子好歹也曾是骑马的好手,虽然现在穿越到清朝身材缩水了,但是技术还在好吗?不要那么看不起他好吗?
  不过事实证明雍正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福惠在现代骑的那些马都是专业人员驯养过的,个性温顺的就像个小毛驴一样,而准噶尔那边送来的,那可都是在大草原上的野马,刚套上的缰绳,那马的脾气可大着呢。
  福惠第二天上完课就跑到马场那边去了,命令那些看马的太监将他那匹小黑牵出来,不顾身边人的劝阻,就利落的翻身跃到马上,可这还没等福惠坐稳,那马就开始狂躁起来,它一扬蹄子周围的那些太监侍卫就全都害怕的躲远了,让开了一条路出来,接着那马就更猖狂了,撒开蹄子就往外奔。
  这也幸亏是福惠服用了洗髓丹,加上这些日子又一直勤学苦练,臂力惊人,死死地勒住缰绳,这才有惊无险,最终将这批野马驯服。
  雍正得到消息赶过来的时候远远的正瞧见福惠累瘫在马背上,视线再往旁边一移弘历正在那边悠闲的给马刷毛呢。
  雍正冷冷的瞥了一眼弘历,然后大步朝福惠的方向迈去。
  福惠正趴在马背上闭着眼睛歇气,气还没喘匀就听见一个略微尖细的声音响起“皇上驾到。”
  福惠眼睛一睁,就看见雍正昂首阔步的向他走来,后头还跟着那个老不正经的苏培盛,那家伙还冲他扮鬼脸呢。
  吓尿了到没有,福惠不可能那么没出息,不过倒也给吓得一激灵,福惠连忙翻身下马跟众人一起下跪请安道:“儿臣给皇阿玛请安。”
  那边弘历也被吓得不轻,之前啊他就蹲在福惠和雍正中间的那条线上给爱马刷毛,他是背对着雍正,正幸灾乐祸的看着福惠的马戏,完全没料到苏培盛那突然的一嗓子。
  浑身一哆嗦,猛的想要站起身,结果在地上蹲的时间有点长,腿麻了,身子一晃,重心不稳,直接栽倒在草地上,还带翻了旁边的脏水桶。最后只能狼狈的原地转过身向雍正行礼。
  雍正看都没看弘历一眼,走到福惠跟前就用满语嘁哩喀喳,叽里呱啦的说了一通。
  福惠现在的满语水平,读和写基本上是没什么问题了,说也基本上还ok,可是听力方面,语速慢点那还成,要是像雍正这样乱七八糟说的跟绕口令似的,那他的思维就跟不上趟了。
  他就听清楚了头几个字,雍正骂他臭小子,接下来福惠就没听清了,也不能让雍正再放第二遍,所以福惠就装模作样的一直低头装认错。
  本来福惠是想一直装到雍正气消为止,可是跪太长时间腿麻的像针扎似的,实在是太难受了,没办法福惠只能抬起头舔着脸对雍正呵呵笑道:“皇阿玛,儿臣知错了,您消消气原谅儿臣吧,儿臣的腿都跪麻了。”
  雍正都被福惠给气乐了,没好气的瞪了福惠一眼,又觉得不解气上去拍了福惠后脑勺一巴掌。
  我靠,手劲真大,福惠被揍的脑瓜子嗡的一下,抬起手想摸摸自己可怜的后脑勺,结果刚一抬手,就被他爹抓住了。
  雍正晃了晃他的手恨恨的道:“让你不听朕的话,这下吃到苦头了吧,这手都烂成这模样了。”
  福惠抬起自己的另一只手,哟喝,还真是,都磨掉皮了,看着血肉模糊的,之前不知道怎的还真没注意到,现在好像知觉才恢复一样,感觉火辣辣的。
  雍正恨铁不成钢的看着福惠,语气很不友好的道:“怎么样,能自己走回去上药不,用不用找人把你抬回去啊?”
  “嘿嘿,不用麻烦了,儿臣就是手上破了点皮,擦点药就好了,腿脚都还健在,能跑能跳。”
  “就会耍贫,跟着走吧。”
  就这样,从开始到结束弘历除了请安,全程和雍正零交流,雍正把福惠带走了,连理都没理他。
  弘历也不知道是因为自己穿了身不起眼的布衣雍正没认出他来,还是雍正故意要无视他,心里头郁闷得够呛。
  而那些奴才们也都一个个苦着脸,因为雍正走的时候罚了他们半个月的工资。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福惠还是很仗义的,他回去之后就派人给他们把扣的银子给不上了。
  雍正过后知道这事,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随福惠去了。

  ☆、第54章 佳倩妒恨

  时间过得飞快,在人们不知不觉中,之前将青藏地区搅得沸沸扬扬的头号反清分子‘罗卜藏丹津’在睡梦中与世长辞,官方给出的解释是他心情不好郁闷死的。
  雍正大度的表示,念在他祖辈曾为大清效力,决定网开一面,因为‘罗卜藏丹津’生前信奉佛教,为了能够让他顺利转世,不在尘世中留下任何牵挂的痕迹,所以决定将他的尸骨进行火化,骨灰则撒入护城河中。
  这葬礼在佛教中当然是一种很高的规格,不过雍正可不是那好心眼的人。
  转世啊什么的,那些都是对外的官方说辞,场面话,实际上‘罗卜藏丹津’就是雍正派人去毒死的,为了不留痕迹,引人怀疑,所以就选了一个最妥当最彻底的方法:烧了干净,骨灰喂鱼。
  当然福惠估计,受汉文化熏陶了这么些年的雍正之所以这么做,其中多少是有些报复心理的。
  当初雍正刚继位,这根‘臭萝卜’就像搅屎棍一样将西北那边天翻地覆。
  破坏了社会安定不说,他还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厄鲁特蒙古的人口一下子锐减了十万之众,这么些年雍正都没在青海那边收上税,你说他能不恨吗?
  要让福惠说,那根‘萝卜’落得如此下场,全怪他自己作的,没那个金刚钻就别揽那瓷器活,康熙雍正扶持‘察罕丹津’上位,想要平衡青海各派势力,他要是心里不爽,那从长计议慢慢谋划好不好?
  咋咋呼呼就要自立为王,起事之前也不掂量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活该他被抓成为阶下囚,现在死无全尸不说,连个坟头,连个墓碑,甚至连个牌位都木有。
  雍正不提这事儿,谁还能有那个闲情逸致替他操心?
  他亲妈当初被他抛弃,被官兵抓住要押回京城,担惊受怕的半道上就死了。
  而他大老婆小老婆们,雍正把他关牢里之后就把那些妇孺安置在内蒙古那边了,现如今全都已经带着孩子改嫁了,哪还能顾得上那根‘萝卜’!
  那些蒙古汉子倒也不挑,好的孬的是个娘们就行。
  没有人因‘罗卜藏丹津’的离去而伤心,相反还有人为他的死而开心庆祝呢。
  就譬如智勇亲王府的那些人。
  特亲王‘察罕丹津’的两位遗孤,小贝勒‘谆多布旺扎勒’和公主‘更噶热卜旦’自来到智勇亲王府就备受这家人的欢迎和喜爱。
  本来智勇亲王福晋是想要让公主‘更噶热卜旦’来当她的儿媳妇,所以什么好吃的好喝的好用的都紧着她来。
  结果圣旨传来要让端柔公主(佳倩)嫁过来,福晋一寻思那样好处更大些,两相取舍之下,也就欣然同意。
  可没想到端柔公主不仅好处更大,脾气也更大,完全没办法和温柔的‘更噶热卜旦’相比,于是在婆媳矛盾的日益加剧下,智勇亲王福晋对‘更噶热卜旦’的态度更加的亲近。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智勇亲王福晋曾经有过一个女儿,不幸的是女儿在早年间走失了,这么些年一直杳无音信生死不知,而她女儿的那双眼睛与‘更噶热卜旦’的十分相似,都是一样大大的,水灵灵的。
  于是乎她就将对自己女儿的思念疼爱和亏欠全都加注在了‘更噶热卜旦’的身上,不是母女胜似母女,平日里亲亲热热的样子看得佳倩在一旁嫉恨不已。
  而更让佳倩怒火中烧的事,她的额驸皓之对那个藏蒙公主也是热情的很,百依百顺,人家让干什么干什么,人家不搭理他,他还舔着张脸硬凑上去。
  等到了她这儿,就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整天摆个脸色给她看,问他十句话能回上一句就算不错了,很多时候就一个“嗯”字就想给她打发了。
  纯粹的贱骨头啊!佳倩有的时候恨得指着皓之的鼻子就开骂,也不知道她打哪听来的那些市井之词,反正气昏了头了一股脑全吐了出来。
  骂的皓之的话那都不算什么,骂藏蒙公主的词儿那才叫难听呢,狐狸精,贱人,乱七八糟的什么狠她就骂什么,连小三这么新鲜的词儿她都能骂出来,估计是打弘历福晋富察氏那儿听来的。
  早先皓之顾及着佳倩公主的身份让着她,后来实在忍不了佳倩如此诋毁他心中的女神,大耳瓜子咵咵的就往佳倩脸上扇。
  而容嬷嬷是不是忠心为主看不出来,但却从来都是好战分子,一见皓之动上手,她就立马也加入了战局。
  刚开始还没有太多经验,打架不是掐就是挠,到后来已经可以熟练的使用身边的武器了,绣花针,剪刀,情况紧急的时候拿不到身外之物,扑到皓之的背上就要一顿狂啃。
  当然皓之好歹也是练家子,怎么可能让一个老太婆子给伤着,没等容嬷嬷咬到就已然将她掀翻在地。
  这样的事儿发生了好几次,几乎每次都是智勇亲王夫妇及时赶到才制止了战斗的愈演愈烈。
  按理说闹出这么大的事儿,就算宫里头不管,那佳倩的亲生父母庄亲王夫妇也得上门来理论理论,不过佳倩好面子,觉得家丑不可外扬,就一直没将这事儿捅出去,不仅她只字不提,就连她身边的下人们也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