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快穿]系统不让崩人设-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李沉沉地应了一声,站起身朝厨房走过去,不忘回头不舍的把手机关了。
  水果刀躺在茶几上,刀尖冲着电视墙架子上的三人合照。

☆、第46章 女魔头X正经人(十二)

  清晨,清瑶穿着满是补丁的衣服,外面罩着围裙,一手端着木盆一手往外撩水潲院子。浮土浸湿后,她才拿起大扫帚打扫。隔壁传来若有若无的争吵声,她暗自做个鬼脸,装作啥都不晓得。
  厨房里也没啥好做的,前几日牛大哥看这家里又快揭不开锅了,愣是送来一麻袋玉米面,她是想推辞,可眼下也确实没有粮食可以吃。这面做糊糊是最好的了,用凉水和开,再倒入滚烫的开水里,碗底有些粘黏就趁着锅里的热水一搅和。盖上锅盖,等半刻钟就好。昨天她用杂粮面配着野菜蒸了些菜团子,总比硬面饼好吃。腌菜爽脆,就着玉米面粥吃正好。
  弄好一切,就上屋里去叫狗蛋起床。他正睡得香甜,一条腿伸在外面。她轻笑一声,给他盖好身上已经露出棉絮的被子。就见他睡眼惺忪,醒了过来。
  清瑶拍拍他的屁股:“快起床洗脸去,饭我都做好了。”
  狗蛋比原来粘人多了,撒了好一阵娇才起床。把饭端上炕桌,两人正吃着香,外面吵架的声音愈演愈烈。那家的婆婆跟儿媳素来不和,三天两头的吵。清瑶这几天心里装着事儿,也没心思去劝架。那日李婶儿说了草秆在这里只有烧火的用处后,她心里就一直惦念着,总觉得这是次机会。
  她咽下一口菜团子,把碗放在桌上,看了狗蛋一眼说道:“狗蛋,你跟娘说说其他人家喂牛羊都用什么喂的?”
  狗蛋大口喝了几口粥,而后咂巴几下嘴,看着清瑶疑惑地答道:“去山上打些草回来牛羊就有的吃了,不过都喂不好,吃几口就不吃了。咱们村子养牛养的最好的就是村长家了,每次犁地的时候,大伙都眼热他家的牛。”
  清瑶越听眼睛越亮,这羊暂且不提,牛可是庄户人家的宝贝,农活处处离不开牛。她若是把草秆加工一下再卖出去,怕是要发大财了。不过,她现在手里没那么多草秆,就依着之前村子大部分人都把草秆分她家一些,也是杯水车薪。就算这些够了,她也不好意思。拿别人救济你的东西去卖钱,这说出去哪还有脸。
  狗蛋看着清瑶的脸色一会儿欢喜,一会儿愁苦,他越发疑惑不解了,轻声说道:“娘你怎么了?”
  清瑶被这么一叫回了神,敷衍了几句,又要继续想。忽的对上狗蛋天真不解的眼神,她不禁莞尔。还是太心急了,着急解决温饱问题,就想着干小康的事情。她可以先从编草帽开始,这个村子下地干活的人一点儿防护都没有,偏偏一劳作就是一整天,所以大家的肤色都偏黑,皮肤也不好。而且这个利润也少,大家应该不会说些什么。
  “娘在想怎么挣银子给你买肉吃。”
  定了心思,就要琢磨怎么干了。那东西不费材料,家里的草秆足够编许多帽子了。如今她精神也差不多,上山砍柴应该是能行的。前世她对这些手工的东西尤为喜爱,上大学时有时候生活费不够用的时候,就会买些材料做小饰品去卖。
  她先把草秆用菜刀剁成整齐的一段一段的,然后轻轻地压平,这样会好编一些。草帽这东西编起来费时费力,手上磨得也都是泡。可清瑶她开心啊,草秆每在她手指上缠绕一次,离挣钱就更近了一步。
  狗蛋看见她编得起劲儿,也凑在她跟前儿闹着要帮忙。清瑶顾着他的手没依着他,狗蛋犟着性子说他没那么娇气,她实在拗不过他,就给了他几根让他照着她的步骤编,就没再管他。
  院里除了偶尔用剪刀修剪草秆的声音外,再无其他。一大一小出奇的认真。今日天气凉爽,风时不时吹过一阵,看上去温馨极了。
  不知过了多久,她这儿总算编好了三顶帽子。伸着懒腰看了一眼狗蛋,顿时惊着她了。他一双稚嫩的手正灵巧地编织着成型了一大半的草帽。狗蛋神情认真,紧紧抿着唇,清澈的眼里除了手里的东西再看不见别的。
  他从开始编到现在,只忙活了这一个,手已经变得红了。清瑶叹着气,伸手去夺他手里的帽子。狗蛋被突如其来的动作打断了,皱着眉对清瑶说:“娘,你别闹了。我是家里的男子汉,哪能啥都不做。”
  “男子汉也得歇息,看看天已经傍黑了。赶快放下,要不眼睛就落下病了。”
  清瑶把手里这顶半成品草帽,和地上那几个成品摞在一起放在屋内的黑漆木箱子上。正准备去做饭,就听院里有人喊她。声音洪亮爽快,一听就知道是李婶儿。
  天刚刚擦黑,李婶儿扭着丰满的身子,肩上扛着许多捆草秆。站在院里喘着气。这时的天气,变得闷热,透着一股郁躁气。
  狗蛋在院子里就着井边洗手,看到李婶儿赶紧跑过去亲热地喊着伯娘。喜欢的李婶儿直乐,想伸手去抱他,无奈肩上扛着东西。清瑶急忙从屋里出来,叫狗蛋去屋内拿条毛巾,她帮着李婶儿一起卸下来。草秆落地发出沉闷的声音,她嘴里不住地谢道:“李婶儿,你看你还想着我们。你们家收谷子的时候我也没帮上忙,等您收了谷子,余下的草秆倒是被我沾光了。”
  李婶儿拍拍身上的草屑,低头检查着衣襟:“哪儿的话,我这不是看家里这东西还挺多,你这儿又不方便,顺手给你送过来么。咱两家还计较这么明白做啥。”
  狗蛋从屋内拿着毛巾跑到清瑶身边,她示意他把毛巾递给李婶儿。他走到李婶儿面前两手举高,甜甜地说着话。
  “哎哟,咱家狗蛋就是可人疼。这么小的年纪就知道体贴人。”李婶儿接过毛巾擦擦脸上的汗,脸上笑得开心,“你跟伯娘说想吃啥好吃的?明个伯娘正要去集上,把你想要的给你买回来。”
  狗蛋笑着说:“伯娘我什么都不要,伯娘对我真好。”
  一旁的清瑶被李婶儿的话动了心思,沉默思量半天,还是打算开口:“婶子来屋里坐会儿吧,这会儿院子里一点儿凉风都没有,屋里还稍凉快些。”
  屋内已经黑了,清瑶借着外面的亮光,点亮了桌上的油灯。微弱的火苗晃动着袅袅腰身,屋内被暗黄色包围。箱子上的草帽她一并拿来给李婶儿看。
  李婶儿见了不知晓这是个什么东西,听了清瑶的解释后不住地赞叹她聪慧。这农户人家,免不了风里来雨里去,大热天日头正毒的时候也得下地干活,有了这草帽可不顶了大事么。
  见李婶儿除了赞许并无其他想法,清瑶稍松了口气,开口道:“李婶儿你也知道家里的情况,吃穿用度全靠旁人接济,就这点灯的油还是那日我脑子清楚后,人家来看我送的。狗蛋儿一天比一天大了,身上的衣服是补丁摞补丁,这都不算啥,主要是那裤子都短一截了。还好现在是夏天,要是冬天怕是要冻坏了。”
  李婶儿想开口说话,清瑶抢先说道:“您也别误会,我这不是要东西来了。我这心性你也知道,自己有手有脚的,哪能一直靠旁人帮。那天我就琢磨出用草秆编帽子的法子,想挣几个钱好填饱肚子。我这也……”
  没等清瑶说完,李婶儿就直夸清瑶手巧:“你心思就是灵,这草秆在我们手上就能烧火,剩下的有时候嫌它碍事儿就一并烧了。你这么一来,以后你跟狗蛋可就有了奔头了。”
  清瑶听了不知道说什么好,心里暖暖的,顿了顿还是继续道:“婶子,这事儿是我不懂事。草秆是大家伙儿拿来帮我的,我却拿这些做买卖。说实话,要不是逼到这份儿上,我真不会办这事儿。现在我都觉得自己没脸。”
  李婶儿听她这么说,安慰她道:“这事儿你别多想,若是换了别人,村里人怕都是要嚼舌头的。可你的情况,大家伙儿谁不清楚。汉生也不知道怎么样了,你身子又刚好,狗蛋还这么小,连小叔子都抢了你们的地,你娘家那儿又……可不就是走投无路了吗?也许会有多心人的说道几句,但是大多人都还是好的。再说了,这草秆还是去年人家送的吧,今年再有人来送,你就别收了,先用婶子的。”
  一番话说的清瑶激动不已,眼睛发涩,来这儿这么些日子,听到这么暖心的话,实在叫她感动。她握住李婶儿的手,一同坐回椅子上:“婶子,这事儿我也就是试试看,要是不来财就当白干。若是挣了钱,今天你送来这草秆的钱我就得欠着,等手里不那么紧了,一定给你。”
  李婶儿皱着眉摆手:“丢死人了,这草秆又不是啥稀罕东西,你要真想谢我送顶草帽给我就是。”
  清瑶坚持:“这事儿要不照我说的,等挣了钱也不踏实。”
  “这钱我是肯定不能要的,你也不看看自己是啥情况?你跟狗蛋才要有些指望,我就贴上去,这叫啥话?”李婶儿叹口气,捏着狗蛋的脸说道,“咱狗蛋这么聪明,等攒了些钱还得上学堂,说不定能给你中个秀才。你要再说给我钱这话,这以后要有了草秆我也不往你这儿送了。”
  清瑶见把话说到这份儿上了,她也不好再说,只能点头说是,从心里感激李婶儿。
  “不过,你也得想想怎么从洪强生手里夺回来那几块地。咱农户人终归是要靠地吃饭的,要回来地,你种些谷子麦子,那草秆也够你用不是?”李婶儿见她收了话头,满意地笑笑。忽然又想起这件事儿来。
  清瑶点头称是:“婶子说的是这个理儿,可我现在连吃饭都解决不了,哪有心力跟他去耗?若他真有良心,就不会趁我病着抢地了。我若是什么都不管,此刻与他纠缠,怕他都不会拿正眼看我们娘俩。到时候,我和狗蛋怎么办?先解决了饿肚子的事儿,跟他闹心里也有底不是?”
  “你想得倒是周全,我明天去集上,你要是能做些帽子出来,就一同去吧。”
  “我可不就是这个意思,我脑子清醒归清醒了,可毕竟好几年没出过村子了,有婶子你陪着,我心里也踏实。”清瑶顺着话说道。
  外面的天已经全黑了,屋内的烛火映着窗纸,三人的影子显在墙壁上。李婶儿后知后觉,站起身子就要走,嘴里直说光顾着说话,忘记时辰了。
  清瑶本想留她在这儿吃饭,可家里也还没做饭,只好送她到院门。临走前还不忘了送她顶帽子,李婶儿接过来看了一番,小心翼翼地戴到头上了,笑呵呵地往家走了。

☆、第47章 女魔头X正经人(十三)

  清瑶趁着时辰还不算晚,让狗蛋拿着油灯照着亮,她把李婶送来的草秆挑了一些拿进屋子。然后舀了水洗手做饭。两人都没什么心思吃饭,用蒸笼热了早上剩下的两个菜团子,再配上腌菜好赖吃了些就作罢。
  清瑶烧了水给狗蛋从头到脚洗了一遍,天热了身上容易起腻。她心里还惦记着编帽子,就洗了脸,身子用毛巾擦了擦。
  狗蛋想帮着她一起来,她指定不能应得。小孩子晚上熬夜总是不好,况且这屋里光线暗,只有这一盏油灯,太伤眼睛。若不是没法子,她也不会在这晚上点着灯做活计。狗蛋一直闹着不肯睡觉,清瑶第一次摆出家长架子,他这才歇了心思,乖乖上床睡觉了。
  清瑶一边做着手里的活,心里一边寻思事儿。这个村子看上去不算穷,旁边的村子怕也不该吃不饱饭。毕竟农户都是靠天吃饭的,只要风调雨顺,咋过咋有劲儿。但这帽子总归不是必需品,一般人家都是能省则省,价钱怕是要定的低些。
  穿过来这么些日子了,她脑子里还真没有金钱概念。先暂且按三文钱一个卖,等明儿个路上问问李婶儿,看她怎么说。
  也不知现在什么时辰了,屋里静静的。她搬了把凳子在床边做事,时不时回头看一眼狗蛋。他安静地睡着,看着他就让清瑶的疲劳感消散了。
  她一直做到天快蒙蒙亮,也才编了十五个,加上昨天编的,再去掉送李婶儿的那顶,正好十八个。打着哈欠伸伸懒腰,这才觉得眼睛快睁不开了。就和衣躺在床上小睡一会儿。
  没过多久,隔壁的公鸡准时打鸣,几声鸡叫没把清瑶吵醒,狗蛋倒是迷糊地醒了。他咕隆一声就坐起来了,嗓音带着刚睡醒的沙哑:“娘,快起床了,待会儿伯娘就来咱家了。”
  清瑶睡得正香,雷打不动。狗蛋这几声怎么会听得见。他伸着小手推了推她的胳膊,青瑶才迷糊地嗯了一声,眼睛还不见睁开。过了会儿,才癔症过来,眨了眨眼突然想起来今天要做的事儿。急忙从床上爬起来洗漱。狗蛋在一边看乐了。
  两人吃过饭,一切收拾妥当,把草帽放进竹篮里,李婶儿就到院门口了。清瑶赶紧把门都锁好,带着狗蛋过去。
  李婶儿赶着驴车来的,驴脑袋低头看着黄土地,身上拴着车套子。她侧坐在木板车上,手里拿着鞭子,看到清瑶娘俩,热心地招呼赶紧坐车。
  清瑶让狗蛋先上去,把他安顿好,她才坐上去。李婶儿是个细心人,车上还背着四四方方的小坐垫儿,棕色麻布有些泛白了,看着发旧,想来是经常清洗。车板处放着两篮子鸡蛋,各个看着圆溜溜的。
  “这不嘛,家里攒这些鸡蛋有时日了,早就盘算着去集上卖了换钱花。正好你今天也去,路上能做个伴,怪有缘的。”李婶儿挥着鞭子轻轻打了驴屁股一下,车子速度快了不少。
  青瑶第一次坐驴车,颠簸的感觉挺有趣的,看着路边的景色,困意散去不少:“可不是么,要是没婶子你帮我,我怕是连去集市都没法子,这么段路就把我难住了,还是我想简单了。”
  李婶回头看了她一眼,见她脸色不好,又看见她胳膊上挎的篮子,里面的草帽比昨天多了不少:“你也是的,身子才要好些又这么折腾,你看今天你脸色这么差,晚上肯定一宿没睡吧?”
  “活在世上,讨食吃哪有那么容易,不吃苦怎么行。我心里有数。”清瑶笑笑说道,“婶子,你说我这帽子卖多少钱合算?”
  李婶儿把眉一皱,眼神一眯,心里盘算着:“乡下人过日子是最会精打细算了,有些地方能省则省。他们都晒了那么些年,虽说难受,可也能忍住。你这帽子就是卖一文,人家也会嫌贵。家里日子富裕些的才会买。索性就卖五文钱一个,反正穷人肯买的少。”
  一番话让清瑶细细思索,李婶儿说的话有道理,一般人家的消费观念对这些都是看都不看,嫌费钱。可这五文钱一个是不是贵了些?
  “婶子,这富裕人家怕也不肯当这冤大头。下地都是一家子的事,哪能只买一顶?哪家不最少四五口?若卖五文钱,怕没人肯买。我想的是五文钱两顶,买六顶送一顶。”
  “这样划算的很啊,说到底这周围的几个村子也都不穷,要真有人开了头买你帽子,怕真是个来钱的道。”李婶儿被清瑶说的眼前一亮,连连赞叹。
  清瑶直说这是托了李婶儿的福气,要不是她的话,自己还真不知道咋办好。
  狗蛋自己在一边看着俩人说话,半晌从清瑶篮子里拿出一顶草帽往自己头上戴,那帽子是按照成人的大小编的,他两手一松,整个帽子盖住了他的脸。李婶儿和清瑶看到了,笑作一团,直说狗蛋是个调皮蛋。
  集上人声嘈杂,路两边满是摆摊的小贩,脸上露着笑容,时不时地夸两句买货物的客人。路中间人挤人,摩肩擦踵。李婶儿的这辆驴车在这拥挤的人群里,更显得块头大。这还不算啥,关键是得找个地儿卖东西。
  李婶儿嘴里不停念叨着,说今儿人咋这么多,每次这个点儿来集上人都还挺少的。清瑶嘴上嗯啊的应着,心里也发着慌,她可不甘心因为没摊位就打道回府。驴车在人群中走着,几人在车上伸着头看哪有容身的地方,走了有一段路,狗蛋眼尖的看见一个空位。
  “娘你快看!”他兴奋地晃着清瑶的胳膊。
  已经算是比较偏僻的地方了,几个摊位挤在一起,旁边正好剩下能够容得下这辆驴车的空出。虽然不尽如人意,李婶儿还是念道上天保佑。清瑶也松口气,连忙让狗蛋下车,她把驴车收拾一下,挑几个草帽在车板上挨个放着,其余摞在一边。然后帮着李婶儿把装鸡蛋的篮子和杆秤放妥当。
  李婶儿亮着嗓门就吆喝道:“卖鸡蛋嘞——”手里拿着备好的手巾擦头上的汗。
  清瑶见样子也学起来,因为身边儿都是吆喝的小贩,她就不会觉得不自在,反而有种新奇的兴趣在里面。她的嗓音偏软,吆喝了好几声就被旁人的声音给盖住了。
  李婶儿直笑她真是个娇气小姐的身子。清瑶撇撇嘴,无奈地道:“小姐身子她不敢当,只是丫鬟的命也不如是真的。”
  现在恐怕才到辰时,人就这么多,到了晌午人更是多得数不清。李婶儿劝清瑶莫着急,这不喊也没啥。人来人往的声音这么嘈杂,谁能听见你说的啥?再说这草帽也是新物件儿,你就是喊了人家也不知是什么。索性就等着人来。
  清瑶倒是觉得新鲜东西更是得吆喝,不然人家走在街上还会专门问你卖的啥么?她还是坚持喊着,过了会儿嗓子也张开了,没原来声音那么小。等感觉嗓子累了就休息一会儿。
  旁边摊位的妇人看到她们仨人一起有说有笑的,主动跟李婶儿打招呼道:“你们是哪个村的?这是你儿媳妇和孙子?”
  李婶儿小心翼翼地把鸡蛋挪到背向阳光的地方,再用一块破布盖上,专门没遮严实,露出几个鸡蛋在外面。听到那人给她搭话,她嘴一咧露着牙,眼角的褶皱都泛着欢喜:“我可巴不得有这么个好儿媳妇,可惜没福气。俺们都是青岭村的,那是人家儿子。”
  妇人坐在自家长凳上,用手遮着晃眼的光线:“那是我认错了,这媳妇长得还挺俊的。生的小娃也好看。”
  因为天气热,清瑶特意昨晚烧了一大锅水,再用井水冰了一夜,出汗时喝一口最是解暑清凉。从家里寻着一个皮囊子灌进去水,让狗蛋随身装着。他被太阳晒的口干舌燥,就想拿出来喝一口。长细的皮囊是黑色的,细看还能看到上面细致的花纹,狗蛋拔开塞子先对李婶儿说道:“伯娘,天太热了喝口水吧。”
  李婶儿高兴地直笑,指着狗蛋的脑袋对那妇人说道:“你瞧我这小孙子多会说话,又贴心又明事。伯娘不渴,你快喝吧。”后一句自然是对狗蛋说的。
  狗蛋又问了清瑶,清瑶也笑着说不喝,他这才咕咚大口喝起来。
  “婶子,你可别再夸他了。这孩子面皮薄,禁不住夸。”清瑶给狗蛋擦擦嘴角的水渍,将皮囊塞子塞好,随意放在车上,又说道,“嫂子是哪个村的?怎么称呼?”
  “我上河村的,我男人姓赵,喊我嫂子就成。虽说这两年收成好,可也架不住家里嘴多。只好天天在这儿摆摊,卖些针头线脑的换些钱。”赵嫂子黑瘦黑瘦的,脸上的皮肤有些发干,可她眼睛里神采奕奕,丝毫没有为生计发愁的苦闷。
  清瑶骨子里很欣赏这类人,在困境中不会自怨自艾:“嫂子,我这是第一次来这集上,以后还得麻烦你多照应。”
  “这还用说么,我跟你有眼缘,以后有啥要帮的尽管说。”赵嫂子爽快地答应,然后看了看清瑶卖的东西问道,“你这是个啥?还没见过这样式儿的东西。”
  这话给清瑶提了个醒,眼前一亮。赶紧拿起一顶帽子对赵嫂子道:“也是我犯糊涂了,这东西我光想着卖,就是不知道示范这东西有啥用处。”然后把帽子戴在自己头上,她梳的发髻类似于现代的蝎子辫,把发尾塞进头发里,倒是符合这里女子出嫁要盘发的习俗。戴上帽子看上去很大方。
  赵嫂子见清瑶戴上,自然知道是做什么用的,她眼睛发亮地道:“这东西好!每次我男人下地干活都晒得脱皮,戴上这个,脸起码不怕晒了。”
  “就是这话,一到夏天咱们农民就受罪,哪次下地不脱一层皮就不算过夏天。而且就像咱俩路边摆摊,不也是晒得很?”李婶儿一见赵嫂子对这个起了兴趣,赶紧滔滔不绝地说起帽子的好处。
  赵嫂子被说得有些心动,犹豫地问道:“你这帽子卖多少钱?”
  清瑶见她有想买的意思,就把手里的帽子塞给赵嫂子,口中说道:“嫂子都说了跟我有缘,往后还得靠嫂子照顾,这个帽子也是个贱玩意儿,哪好意思收钱,送给嫂子了。”
  赵嫂子连忙推却,又要把帽子送回清瑶手里,两人撕扯起来:“这哪儿行?做个小本买卖谁容易啊,你刚来我就占你便宜,这成啥了!”
  清瑶死活不应,坚持要送。两人谁也不让步,最后还是李婶儿道:“要我说汉生家的,你就别为难你嫂子了。她也不是个占便宜的人,你要是让她收了这帽子,晚上回家怕是在炕头上都睡不好。”
  赵嫂子连连点头称是:“妹子,这帽子你卖多少钱?实话跟嫂子说,要不然你就是成心不想卖我。”
  清瑶轻声道:“我也不瞒嫂子你说,这帽子我想卖五文钱两顶,你要是想要我给你便宜些。”
  赵嫂子心里默算一会儿,然后仔细说道:“你这帽子也不用便宜卖我,都是买卖人,风里来雨里去,但凡家里有个靠,哪能出来抛头露面受这个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