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极品农家媳-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许英没解释,这里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法院是怎么回事。她解释也解释不明白。
  “英子可是有福了,不怪嫁这远,人家这小伙子有本事啊,不过咱英子这模样长的齐整。嫁个啥当官的都不亏。”
  有人夸赞着。
  刘明达就在旁边呵呵的笑,这些人说话说的太快,他根本就听不懂,自己丈母娘说的也快,一般要是不重复几遍,许英要是不翻译。他也是听不懂的。
  不过听不懂没关心,他会笑就行,反正笑是没错的。
  “臣爷,臣奶奶,在哪屋呢?我来给英子姑添香了。”
  外面又有人喊着进来了。
  这次来的也不是一个人,好几个。
  有的手里拿着个脸盆,有的拿着个暖瓶,有的则准备的是一块钱。
  许英出嫁的时间,村里并没有人家来添箱,不是不来,而是许英嫁的太急了。
  现在许英回来了,大家就都来添箱了。
  愿意拿东西的拿东西,不愿意拿东西的就给钱。
  当然这礼不会很大,一般的人家就是一块,近的两块,要是特别亲的可能会给三五块。
  许臣和邱梅花收下了东西,让各人进来坐。
  有的坐下抽根烟说会话就走了,有的则准备长聊。
  不过这也没见人少,因为走一拨来一拨,总是不断人。
  不光男的了,还来了许英不少婶子,大娘,嫂子啥的。
  许英把买的糖块拿了出来。
  这可不是大白兔奶糖,那个不好买,这个就是一般的糖块,不过在农村的时间也是稀奇的。
  “这是啥糖啊,我都没吃过。”
  “这个我见过,是薄荷味的,吃了嘴里冰凉。”
  “咦,是有股薄荷味。”
  “这瓜子可是怪好吃的,和咱们这里不一样,一会儿我得抓一把回去给俺孩儿尝尝。”
  “那我也抓一把回去,俺婆子也爱嗑瓜子。”
  ……
  不一会儿院子里就几百只鸭子同时在叫唤了。
  许英也一边磕着瓜子一边和众人唠闲嗑。
  刘明达就坐在那里一直笑着。
  “英子,你少吃点瓜子。”
  刘明达低声说了许英一句。
  他听不懂别人的话,可别人能听懂他说的话。
  “咋啦,俺妹子吃个瓜子你都不让了,这女婿也管的太宽了吧,要是不舍得买,明个我买二斤拿来。”
  小狗嫂也是来给许英添箱的,现在听刘明达这样一说,有些不乐意。
  刘明达没听懂对方说的啥。
  “嫂子说你管着我,不让我吃,觉得你给我气受了,说要是你对我不好,这些娘家人可饶不了你。”
  许英笑呵呵的对刘明达解释着。
  “不是,不是,英子吃瓜子吃多了上火,家里没断过瓜子,英子总吃,上次吃的舌头都起了个小泡,疼了她好几天,我是怕她上火了。”
  刘明达急忙和众人解释,他没有别的意思,也不是小气,只是心疼媳妇。
  许英明白他的好意,刚才也不过是和他开玩笑。也是想让他解释给众人听,不让众人误会。
  “看不出来还怪疼媳妇的,不是那小气人。嫂子误会你了。你可别介意。”
  小狗嫂冲刘明达道歉。
  “是怪疼媳妇的,这是怕英子上火,心怪细,英子找了个好女婿,这下叔和婶可不担心了。”
  红伟嫂也满意的点头。(未完待续。)
  PS:  今天下午3点半开始在孩子班级给做板报,因为我是家长委员会成员,一直做到六点,好累,回来感觉眼也花了,码字的时间感觉眼前发昏,今天不加更了。等我去睡觉,好点的话明天三更。谢谢大寒尖送的平安符,谢谢书友141213231007934的赞,谢谢夏夜星空1186、懒彤、太平洋石猴、红彗星投的月票,谢谢大家的支持。


第169章 日常
  众人说说笑笑一个下午,等要烧汤了才离开。
  等人都走了,许英和刘明达几人才长出了一口气,这应付人也很累啊。
  “这脸盆是不用买了,足够用了。”
  许英看看堂屋靠墙的地方,摞着六七个脸盆,还有四五个暖瓶。
  “这样好,可以分开用了。”
  刘明达对于全家用一个盆子有些怨念,洗脸,洗脚,洗屁股都在一起,他很不惯,现在看到这么多盆子他还是很高兴的。
  “给,这是今个给你添箱的,我刚查了,一共是三十二块,还有的没添,你拿着吧。等再收了,我再给你。”
  邱梅花把她下午收的添箱钱递给许英。
  都是一块两块的,有破的有新的,看着挺厚的。
  “英子,不能要啊,这钱让爸妈拿着吧,咱们可不能要。”
  刘明达急忙拉许英的衣袖,生怕许英接过去。
  这是给许英添箱的钱不假,可别人看的都是许英父母的面子,这给许英添箱了,以后别人家孩子结婚的时间,许英的父母肯定要把钱还回去的,总不能他们拿了这个钱,让许英的父母去还人情吧,那他们也太不通人情了。
  许英根本没打算要,现在刘明达这样一说,她更不会要了,刘明达说了这样的话,父母心里会很高兴,从而对他印象更好。
  “是啊,妈,你赶紧收着,我这离家远,回来一次挺难的,家里谁结婚,谁添箱的,你就看着给吧。”
  许英让妈妈把钱收起来。
  邱梅花有些迟疑。
  因为那时间家里实在没法嫁了闺女,没有钱,没有给闺女陪嫁。一想起来她心里就难受,生怕闺女被婆家看不起,在婆家过的不好。
  这次闺女回来买了很多的东西,说是她婆婆买的。可她心里明白,肯定是闺女买的,要不不能这样齐全。这得花多少钱啊,婆家会不会有怨言?
  这闺女手里没一点零花钱,做啥都不方便。可他们做父母的没能力不能帮衬,这收了一点添箱钱她就想让闺女拿着,现在闺女不要,她不知道还要不要继续给了。
  “你收着吧,这明达和英子不要,钱留着,等他们走的时间买点咱们这边的东西让他们俩带回去。”
  许臣明白自己媳妇的心思,也明白闺女女婿的心思。现在没必要僵持,到时间拿钱买了东西让闺女带回婆家,也是一点心意。闺女也好做人。
  “那中。那我先装着了。”
  邱梅花觉得这法子不错,就回屋把钱用布包了起来,然后放好了。
  许伟和许辉都没有说话,姐姐一人给了他们五十呢,姐姐肯定不会要这几十,不是姐姐看不上,是姐姐心疼爸妈。
  “这还有菜咱们热热,再烧点汤,我烙点馍中不中?”
  邱梅花问着众人。
  “中啊。我烧汤。”
  许英点头。晌午都吃的很饱,晚上不用再多做了。
  就这样许英负责烧稀饭和烧火。邱梅花和面。
  这种烙馍是H南这边特有的。外形有点像后来肯德基里面老北京鸡肉卷的那个外皮。不过比那个要薄,要大。
  那边先点了火,放了几根柴火让它燃着,等水开。
  这边许英在地上放了三块小砖头。呈三角形。
  然后在上面放了鏊子。
  小砖头是支撑鏊子的,和地面之间有了距离,这样好往里面放柴火。
  许英放好后,这边邱梅花也活好了面,放下了案板。
  家里的案板是许英爸爸做的,有四条腿。直接放下来就可以,不管是烙馍还是擀面条都很方便。
  看差不多了,许英拿火柴点燃了麦秸。
  这东西晒的很干,很好着。
  先热热鏊子。
  邱梅花擀了一个圆圆大大薄薄的饼,用小擀帐放到了鏊子上。
  饼受了热,立即就变了颜色。
  许英看着颜色差不多了,拿着翻馍批翻了一下面。
  许英翻了三次,这馍差不多就熟了,她把馍放在了馍筐里。
  “姐,你还会翻馍啊,我以为你都忘了呢,黑北那边也吃馍吗?”
  许辉在旁边帮着许英拿柴火,一边好奇的问着。
  “咋能忘呢,别的不会,以前我烧鏊子翻馍的活还是总做的,忘不了,那边不吃,基本都是高粱米饭,二米饭,白米饭啥的。”
  许英一边笑着,心里却感叹,其实她真的有些忘记了,好多年都不曾烧过鏊子,翻过馍了,第一个馍,她差点弄糊了,是妈妈帮着翻的,第二张,第三张才稍微好些。
  “等我考大学考到你们那边吧,这样我就能见着你了。”
  许辉在姐姐出嫁后特意打听过那个地方,所以知道许英的那个城市有所大学。
  “别,那边大学不是特别好,你现在成绩不错,好好读,争取考北京,念个四年出来找个好工作,姐希望你能立事,不一定天天见着就好,再说往后交通方便了,见面也方便,不用非考到我们那里。”
  许英摇头,她打听过自己那边的大学比较乱,再说那个城市小偷太多,黑社会的势力还没被打除,她不希望弟弟过去。
  “哦,那到时间看吧。”
  许辉并没有说去或者不去,只说到时间看。
  “姐,锅开了。”
  那边烧火的许伟喊着许英。
  “来,你先翻馍,我去和面糊。”
  许英把手里的翻馍的东西给了许辉。
  许英往锅内和着面糊,这个要用筷子一边搅拌一边慢慢的往里倒,这样出来的稀饭才会均匀,里面不会有面疙瘩。
  “咱妈说一会儿让往里面甩俩鸡蛋,烧成鸡蛋稀饭,主要是怕我姐夫吃不惯,有鸡蛋味也能好点。”
  许伟交代着。
  “行。”
  许英点头,这还不简单,快熟的时间嗑了鸡蛋的皮,往里甩鸡蛋就是了。
  “姐,我想吃你炒的土豆了。”
  许伟说了一声,许英朝他看去,火光映红了他的脸,他虽然是个大小伙子了,可眼内却有着孺慕之情。
  “想吃还不简单,一会儿姐给你炒一盘。”
  许英觉得心里很软。
  “小伟总说你炒的土豆好吃,你切那土豆比手指头都粗,还炒的面糊糊的,有啥吃的,他还总念着,说我炒的不好吃。”
  那边邱梅花边烙馍边接了一句。(未完待续。)
  PS:  谢谢Luna寒送的平安符,谢谢宝贝猫咪2012、烟云舞投的月票,谢谢大家的支持,今天三更。


第170章 耍赖
  许英切着土豆。
  这土豆她切很粗大,不像平时她切是细细的。
  妈妈说弟弟总念叨着她的土豆丝。
  其实弟弟念叨的不是她的土豆丝,而是一份记忆。
  那时间奶奶刚去世,妈妈生病住院了,说是吃了老鼠吃过的粮食造成的。
  爸爸在医院照顾妈妈,家里就她和爷爷还有两个弟弟。
  爷爷不会做饭,两个弟弟也不会,就只能她动手了。
  可她也不会。
  她记得第一次烧稀饭,那不是稀饭,那是面疙瘩汤了。
  她第一次炒土豆,土豆她不会切丝,确实切的比手指头都粗。
  她不知道炒菜的火候,炒大了,土豆都快炒碎乎了。
  油也好,盐也好,她都不知道放多少。
  做个饭就像是打仗一样,噼里啪啦的,那一个多星期她就是那么过来的。
  弟弟主要是想的那些日子姐弟在一起,相互依靠的感觉吧。
  许英感觉自己的眼眶有些湿,上辈子她所失去的不仅仅是刘明达,也失去了亲情。
  这辈子她会好好爱自己的爱人,自己的家人。
  “英子,这是你炒的?”
  看着桌子上那盘快碎乎的土豆丝,刘明达难以置信,这能是媳妇的手艺?好像比自己的都不如。
  “咋啦,不行。我觉得还不错啊。”
  许英说完自己都笑了起来,以前是不会,真实的炒成这样,现在是模仿以前,还挺为难她的。
  “好吃呢。”
  许伟先夹了一筷子,然后点点头,就是这个味,有点咸,土豆粗粗的,烂烂的。一进嘴不用嚼就能咽下去。
  “嗯。我也想吃这个。”
  许辉也夹了来吃。
  刘明达看两个小舅子都吃的很香,那一脸满足的表情好像是吃到了美味一样,他也夹了一筷子,太咸了。一点嚼头都没有,很一般啊,为何都说好吃呢。
  “这馍是这样吃的,你看。”
  许英没强迫刘明达吃土豆,拿了烙馍交刘明达吃。
  先把馍遮过去半边。然后在里面卷自己想要吃的菜,再把下面遮上,这样是为了防止菜掉下来,然后卷好就可以了。
  “这有点像咱们那边的春饼啊。”
  刘明达一看就会了,卷了一张来吃。
  “春饼是啥东西啊。”
  邱梅花问了一句,没吃过。
  “和这个差不多,不过比这个小,也是卷着吃的。”
  许英对妈妈解释着。
  一家人说着吃着,等吃完了,桌子上鸡肉还剩下两块。那一盘子土豆却是被吃的一干二净,最后一点汤都被邱梅花倒到碗内给吃了。
  收拾完以后,一家人坐在了一张牀上。
  坐在凳子上太冷,坐在牀上能盖住腿。
  许臣坐在了牀尾,邱梅花坐在牀头,许英挨着妈妈坐,刘明达挨着许英坐,许辉和许伟坐对面。用被子盖上了腿,几人说着话。
  “要是有副牌就好了。”
  许臣看着一家人,有副牌就能热闹下了。
  “啥是牌啊。”
  刘明达不明白。
  “就是扑克。”
  许英对他解释。现在这里几乎没麻将,没人家人买那个,但有扑克,开始的时间是年轻人聚在一块没事玩玩的。后来男人们也参与了,不过都是冬天没事闲着消磨时间的,有扑克的人家也不多,有扑克的人家都是借来借去的。被玩的很旧很旧了还不舍得扔。
  “有啊,上次我哥的同学来家里玩,他拿了一副牌来。走的时间没拿走,说下次来好玩,我去拿。”
  许辉说着就跳下了牀,去找扑克去了。
  “咱们打啥啊。”
  刘明达不知道这边打的和他们那边打的一样不,他也打过扑克,以前和他那些朋友没事打的。
  “还能打啥,打争上游。”
  邱梅花也不会别的。
  许英感叹,争上游啊,多少年都没玩过了,也是,现在还没有斗地主那些呢。
  许辉拿来了扑克,几人开始玩了起来。
  现在并不赢钱,谁输了就往脸上贴纸条。
  许臣的手气不好,总抓不到好牌,一会儿脸上就被贴了好几张。
  他一看这样,就开始偷偷的往里塞牌了,出一张的时间带个一张两张的混到里面。
  许英看到了偷偷的笑,刘明达看到了也不好说,那是自己的老丈人啊,他总不好举报。
  许伟没吭气,许辉想说来着,想了想又咽了回去。
  邱梅花一般都在注意自己的牌,没看到,结果那把她就输了。
  “快贴,快贴。”
  许臣叫着,然后拿了个纸条沾了口水就往邱梅花的脸上粘去。
  “不用你,我自己粘,你那上面是你的吐沫,不用你的。”
  邱梅花急忙撇过脸去,自己粘了一个。
  结果下一把邱梅花还是输了。
  “你咋出那快,还没出多少呢,你的牌咋就没了?”
  邱梅花感觉到了不太对劲。
  “赶紧贴吧,别输了就赖,你看我都贴多少了。也没像你一样赖。”
  许臣一本正经的说着。
  许英几人捂住嘴偷笑。
  邱梅花贴了一个,然后洗了牌开始,这次她不光注意自己的牌了,也开始注意场上了,一下就发现了许臣往里塞牌。
  “好啊,我说你出那么快,合着你耍赖啊,把牌拿回去,再刷赖把纸条都贴你脸上。”
  邱梅花拿着牌扔给许臣。
  “啥呀,我是没看见带出来一张,哪耍赖啊。”
  许臣捡起牌放在了手里,不承认。
  “别不承认,我这次看着你,看你还咋赖。”
  邱梅花开始盯着许臣了。
  结果这把还是邱梅花输了。
  “你又往里扔牌了吧?”
  邱梅花有些不信。
  “咦,你都看着呢,我哪扔了,你问问他们看看我赖没有。”
  许臣让大家给他作证。
  这次爸爸确实没赖,因为他牌好。
  就这样一家人说说笑笑,闹闹的打了两个小时的扑克。
  “中啊,不打了,腿都麻了,都睡吧,明个还得去你们姥家呢。”
  邱梅花看时间不早了,下了牀,让几人都去睡觉。
  洗完了以后,刘明达抱着许英。
  “英子,其实这样的生活也不错,你家也挺和睦的。”
  刘明达觉得许家人都很好相处,现在他已经没有了他刚来时的那份紧张。
  “嗯。”
  许英嗯了一声,然后往刘明达怀里钻了钻,刘明达暖和,被他抱着,她就不冷了。(未完待续。)
  PS:  谢谢书友141213231007934送的平安符,谢谢大家的支持,三更在晚上。


第171章 走亲戚(三更,加更的第二更)
  清早许臣起的很早去了集市。
  集市离他们家不近,隔着两三个村子呢。
  不过这也没办法,离他们家近的地方没有集市。
  他买了五斤猪肉,买了三斤油条,买了五盘肉包,另外还买了一些芹菜什么一类的菜。
  这些不是买给家里人的,是买来带到许英姥姥家的。
  他们去这么多人,怕那边没准备,买好了晌午可以做。
  另外他还买了几斤的果子。
  等他回来,家里的早饭已经做好了。
  吃过了早饭,众人各自开始换衣裳准备了起来。
  邱梅花在里屋换着衣裳。
  “英子,这棉袄的颜色太艳了,这也不耐脏啊,我这黑,穿着不趁吧?”
  邱梅花有些不敢从里屋出来了。
  “有啥趁不趁的,我觉得挺好的,妈,你再把裤子和鞋换了。”
  许英感觉挺好的。
  “咦,你给你妈买那新鲜的颜色,在农村就不趁,没穿一会就脏了,出去人家该笑话了。”
  许臣觉得这衣裳穿不出去。
  邱梅花听了有些沮丧。
  “挺好的啊,我妈穿着多精神,爸,你也赶紧去换你的吧。”
  刘明达急忙拉着许臣去换衣裳。
  “你说说你们净乱花钱。”
  许臣主要是心疼钱。
  “这是啥料子啊,这摸着也不像是的确良啊。”
  邱梅花看着许英给她买的另外几件衣裳,有春秋的,有夏天的,料子她都不认识。
  “不是的确良的,不比的确良差,你就穿吧。”
  许英知道现在的人都认的确良,但她觉得有些土气,给妈妈选的是广州那边来的样子。
  “好看是好看,就是我这老脸不趁啊,像你爸说的。出去人家该笑话了。”
  邱梅花嘴里这样说,心里却很喜欢,手轻轻的摸着,都不敢用力。因为她生怕手上的老茧把衣裳挂坏了。
  “别听我爸的,买给你,你就穿,可别不舍得放柜里,放坏了。就白花钱了。”
  许英知道妈妈的意思,主要是舍不得。
  “那要不给你婆子带回去让她穿吧?她是城里人,穿着肯定比我穿好看。”
  邱梅花总觉得这衣裳太好了,不是她这样的人该穿的。
  “我婆婆比你矮,比你胖点,她穿不了,再说她也不差衣裳,你就穿吧。”
  许英心里发酸,两件衣裳妈妈都舍不得啊。
  “那中,那我留着了。英子,你说这戒指我戴不戴啊。”
  邱梅花问着许英要不要戴金戒指。
  “戴啊,为啥不戴,买回来不就是让你戴的吗?”
  许英不解。
  “我不是怕你妗子(舅妈)心眼小吗,这亲戚里都没有人戴过金的呢,就我这是头一个,我怕她多想。”
  邱梅花知道自己这个嫂子人还行,就是比较小劲。
  “不管,戴你的。这有啥多想的。”
  许英无语,戴个戒指有啥好想的。又不是偷的抢的。
  “那就戴。我闺女给买的,今个我也显显,都有金戒指了。”
  邱梅花还是很高兴的,走出去。大家都该羡慕她了。
  许英笑笑。
  等出去后,许臣和许伟,许辉都也换好了衣裳。
  许伟和许辉不用说了,都是好年纪,小伙子精神十足。
  可许英想说的是,她的爸爸更帅。
  爸爸有些像她后来喜欢的一个明星。叫刘德凯。
  不过她觉得爸爸比刘德凯更帅。
  “这车咋还没来,你去门口看看新华来了没?你不是和他说好他送咱们去吧吗?”
  邱梅花问着许臣。
  “人家也得忙利索了来啊。”
  许臣这样说着还是到了门口。
  “咦,臣爷今个可真精神,这新衣裳是俺英子姑给买的吧,穿着得劲吧。”
  大门口响起了车声和说话声。
  “俺奶奶今个咋打扮的跟新媳妇一样,穿的真好看,俺英子姑可真舍得,往后你们可跟着她享福吧。”
  新华又称赞了邱梅花。
  客气了几句,众人把要带的东西都搬到了车上,除了早上买的,再就是许英带回来的了。
  另外还拿了几个小板凳放上去。这个是他们要坐的。
  上了车,坐好后,许英拿围巾围上了脸,不然一会儿会被风吹的脸生疼。
  许英家离姥姥家也就三四里地,都是土路,路不是特别好,显得有些颠簸,几人都抓紧了车帮,防止摔倒。
  到了邱庄,到了许英姥姥家门口,许英的舅舅邱玉正蹲在自己家门口和几个邻居说话呢。
  邱玉是许英唯一的亲舅舅。
  长的挺高,人比较老实,脸皮很黑,看着有些显老,因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