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书香人家-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船只还未到达河岸时,溺水救人的流程早已在谭璇脑海中过了几遍,此时他全身心的注意力皆在救人的急切当中,根本没注意到周围群众的惊呼声。
  待众人反应过来准备把孩子夺过来后,却又被其一系列利落娴熟的动作惊呆了,不由止住了动作。
  只见他把幼女平放在怀中头枕着胳膊,用巧劲捏着她的下颌,迫使嘴巴张开,抠出口中污物,而后伸手在女娃心口、嘴鼻处探了探。
  紧接有些吃力的抱起孩子翻身放在自己曲起的膝头上,半跪着抿嘴颤着手猛用气力压其后背部,顿时女娃腹中水从口鼻中流了出来。
  只不过少顷功夫便住了手,挪了挪脚将人平放在干净的平地上,让其下颌微抬,以便呼吸顺畅,于此同时孩子嘤嘤哭出声来,觉得小女孩暂时无碍后,又立刻看向另外一个孩子的情况。
  就在谭璇为女娃施救时,常年与水有亲密接触的平江百姓怎会察觉不出其方法的妙处,当即也把男娃娃放下来,照着他的步骤予以施救,男孩比女娃大上三四岁,情况还要好上些许。
  见此情状,谭璇息了气力,四肢瘫软坐在地上,额头上的冷汗顺着脸颊啪嗒啪嗒的往衣襟上滴,胸膛咚咚的跳起来,耳朵轰鸣响。
  俩孩子被救过来后,投河妇人跪爬着抱着咳嗽不止的孩子悲恸又绝望的抽噎,围观的群众不由都围了上来,找来了辆牛车,准备送娘仨看大夫,当然也有不少人关注谭璇的。
  “好小子,行啊,胆大心细,将来定是有出息的!”有人对着他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
  “这哪家的小子,怎这般大胆……”
  “得亏孩子是救回来,不然啊……”
  “不然还怎么着,难道那个臭不要脸的还讹恩人的钱不成,媳妇孩子都这样了,那个龟孙子还不爬过来!好孩子,快回去换身衣衫,让你娘给你煮碗姜汤喝……”
  刚刚骂王大海的秀娘,剜了眼身旁说风凉话的人,转而关心的对怔愣中的谭璇说。
  “王家村里的人去喊人了,去看大夫总得有家里人跟着不是,万一……”
  “阿林还在夫子那没回吧……”
  …………
  此刻谭璇茫然的看着周围议论纷纷的百姓,浑身打着颤,只觉心头一阵后怕,万一俩孩子救不过来,自己在世人眼中就是个罪人了吧?
  “公子!您没事吧,袍子都打湿了,手凉冰冰的!”
  “九哥,你真厉害!”
  “阿璇,真想不到你除了会作画,竟然还有这一手……”
  “什么叫我璇表哥只会作画,会不会说话……”
  从拦人到施救的过程看似漫长,实则不到半盏茶的功夫,山竹好不容易找到谭璎傅裕等人费力挤到河边时,谭璇已经在专注救人。
  其疯狂的行为吓呆了小伙伴们,待群众要上前把投河的母子三人弄上牛车上准备去寻大夫时,几人也立马反应过来,即刻拨开里里外外的人,奔到还处在恍惚中的谭璇身旁,一起合力架着胳膊把他扶起。
  山竹瞅见他家公子的衣衫因救人时被打湿,连忙要去把自己的外衫脱下来护着他。
  “哎哎……旁边有小姑娘看着呢,让阿璇披我的披风!”傅裕忙瞪了眼不分场合乱脱衣的山竹,把已解下来的披风裹在了他身上。
  “小公子你叫什么名字,家住在哪里啊,待六娘缓过神,也好去报你的相救之恩?”
  “是啊,阿林可有出息了,将来是要考功名的,不会忘记小公子对三丫的救命之恩的……”众人见谭璇救人后,缄默不语,在朋友的相扶下转身要走,连声问道。
  “我表哥叫……”谭璇赶紧掐了掐田文瑄的手掌,阻止他说下去,谦虚的笑道:
  “救人的是船上的阿翁与几位大叔,你们没怪我莽莽撞撞已经很好了,哪还敢居功……”
  说完这些话,人们觉得有几分道理,见他坚持也不再询问,说了些赞扬的话语后,开始把注意力放在王大海如何的渣渣,六娘又怎样的命苦可怜的八卦上。
  “姐?!”
  虽然上次明晔在田府已与谭璇有过交流,可毕竟只才见过一次面,相比于田文瑄傅裕等人,关系还是没那么亲密。
  看着几人嘘寒问暖的围在其身旁叽叽喳喳,自己有些插不上话,只是带着钦佩的目光注视着这个新交的朋友。
  当他突然听到好似姐姐明锦的声音时,连忙寻声望去,当真发现她正同另外几位少女为牛车上的落水者赠银子、披风薄毯等物,一时惊喜,不由出声喊道。
  随着孩子大人上了牛车,要离开河岸找大夫时,人群渐渐散开,谭璇也慢慢的回过神来。
  本想好事做到底,送些碎银子于那可怜的娘仨,可见已有不少人好心人围在牛车旁,便做罢了,做人还是低调些好。
  这个季节,虽秋阳高照,可衣衫被泅湿,风一吹还是冷的打颤,谭璇正准备回去赶紧换衣,喝副散风祛寒药剂,猛然听到身边的明晔高喊,条件反射的抬头望去。
  只见一位十二三岁身着湖蓝色长裙的少女向这边微微一笑,而后侧头与阁中好友含笑说了句什么,朝明晔指了指,便迈着莲步走来,身后还跟着个小丫鬟。
  华朝民风开放,对女姓比较宽容,虽说不能参加科考,但可以在女子书院读书习艺,未出阁姑娘平时出门也不用带着帷冒遮挡容颜。
  走近几步,只见少女眉似柳叶,眸若黑璃,丹唇涂了浅浅的红色口脂,肌肤莹白似雪,乌发用发带简单梳了少女平髻,散下来的青丝柔顺的披在身后。
  年纪不大,可娟秀的眉目中却隐约透出一股书卷清雅之气,五官与明晔有三四分相似。
  谭璇心中了然,想来这位容貌气质上佳的少女应该是明晔的姐姐了。
  “姐,你怎么在这里,人多你注意着点。那几位是我新交的朋友,我们约着一起来写生的。刚刚救人的是谭璇,文瑄的表哥……”
  明晔在自家姐姐离谭璇他们尚有几步远的位置,已抬步迎上前,碍于男女大防且又相互不熟悉,明锦没再往前走,绽起白莲般的浅笑对几名神色各异的少年颔首。
  刚巧与谭璇撞个正着,四目相对,两人均没有慌乱避开,反而一个眼中带着一丝欣赏,一个含着几分赞许,有着比同龄人多几分的成熟,皆微笑点头,算是打了招呼。
  在谭璇救人时,明锦已认出他来,因父亲丁忧在家已有三年,朝廷却没有起复的消息。
  在京都时,由于是同乡关系,田明两家常有走动,如今田昀和任吏部郎中,对于低等官员的调动可以说的上话。
  田老太爷过寿时,一家人都到了田府为其贺寿,一为祝寿,二为明父起复之事。当时明锦在田宅对老太爷这个外孙子是有印象的。
  今日见到那日的风趣幽默的少年不惧人言果敢利落的救下落水孩童时,心中不由对他的佩服几分。
  “我与兰姐姐她们一道来赏芙蓉,天不早了,你们别乱窜了,早些回去,我瞧着你那救人的小友衣衫都打湿了,别染了风寒。”
  明锦只是过来与弟弟打声招呼,交代几句后,再次向几人致意后,便回到那些群少女中。
  …………
  “阿璇,你从哪里学来的救人法子,那些小姑娘都把你当英雄看哦?”在车厢里,顾忌没那么多,傅裕紧扒着谭璇的膀子,睁着星星眼,笑中别有深意。
  返程时,谭璎田文瑄几人把小厮赶到其它马车上,一起与谭璇挤在一处,四人围着他好奇的问东问西。
  “哦,两年前回祖宅时,刚巧碰到有人用这种法子搭救落水之人,印象比较深刻便记住了。”谭璇信口胡诌,顺手把傅裕的胳膊毫不客气的扯了下来,瞪了他一眼示意他坐好。
  “九哥,什么时候的事情,我怎么不晓得有此事?”谭璎听此疑惑的问道,祖宅不在平江府城内,而是在其辖区内的海门县,他们这些小辈一般都是因重要的事情一起回去的。
  “你那时还小嘛,一门心思正和谭杭斗蝈蝈呢。都是因我之故把写生的事情给耽搁了,这次比拼算我输了,改日我请你们到香满楼去。”
  原本计划着至少大半天后才回来的,这才刚刚正午,几人估计都没尽兴,谭璇有点过意不去的,只是今日是没法立刻请吃饭了。
  自己只比九哥小一岁,谭璎张口想要反驳他,却没想他把话题岔那么远,不知接哪一句,结果却被一旁的明晔插了嘴:
  “阿璇,你今日是为了救人,我们怎么会怪你,何况这画都还没作,怎知结果。文瑄,要不这次只咱们俩做赌,以一月为期,笔墨不及者请阿璇他们去香满楼,敢不敢应诺?”
  “比就比,还怕你不成,下个月的今日记得多揣点银子出来……”田文瑄冲着明晔哼了声,扬起下巴,比赛结果还没出来,却骄傲的像只小公鸡,好似十拿九稳要赢一样。
  …………
  谭璇忍着车厢中的喧嚣,尽量让自己融入十来岁毛孩子的幼稚又别有生趣的聊天当中。


第10章 
  “九哥,你这样直接回去,二伯父伯母会不会责骂你?要不你先同我回府,穿我的衣衫?”
  谭璎知道九哥经常在家里挨二伯父的训斥,好心的建议道。
  入了府城不久,谭璇叮嘱几人千万别把他鲁莽救人的事情捅出后,便各自分开朝不同的方向而去,此时马车上只有谭璇谭璎哥俩。
  经他提醒,谭璇也觉得有道理,自己这些日子努力表现换来的自由,不能因为救人的事情泡汤了,体罚挨骂的滋味可不好受。
  但去三叔家与回自己家有什么区别,最后照样传到父母耳中,由旁人的口中得知此事,说不定他们更加生气。
  “算了,等会拐进商街,去成衣铺子买身换上,还样更省事,顺便再去医馆抓副祛寒的方剂。”
  车帘一遮,车厢里又没有手炉薄毯保暖东西,尽管还裹着傅裕的披风,可谭璇却有些哆嗦打颤,想要打喷嚏,预感快要感冒。
  心中祈祷着可千万别染风寒,这小身板免疫力太差了,看来以后强身健体运动要提上日程了。
  未穿越前曾陪着父亲练了两年八段锦,受益匪浅,今后决定重新捡起来,万一到科考气候条件恶劣,有个头疼脑热,那不是要完蛋了吗。
  闻言,谭璎才想起两家离的近,母亲与二伯母平时走动频繁,于是点点头赞同他的决定,正好他们可以去街阜逛逛,两人还未用午饭,可以寻个食肆吃口热饭暖暖身子。
  于是谭璇掀帘让车夫加快速度往最近的街肆去。
  “公子,您不用下车,山竹帮您把衣袍买回来,直接在车中换上。”经过打听,终于找到了一家成衣铺子,山竹体贴的对自家公子说。
  谭璇想都没想的点点头,自己穿着中衣中裤出去不是耍流氓吗,告诉了他自己的身高尺寸,并嘱咐最好买同样式的。
  山竹给他一个放心保证办好的眼神,快步向铺中走去。
  “公子,绸衫料子店家要量尺寸订做,店里做好的不合您身,合您身的又是棉衫短褐,您看?”
  不一会,山竹面色为难的禀告道,江南虽植槡养蚕,但绫罗绸缎也不是普通百姓穿的起的,大多还是着棉麻粗衣,谭家只三个孩子,吃饭穿衣样样精细,不穿棉麻的,因而山竹才如此为难。
  “有什么好为难的,直接买身棉衫就是了。”谭璇白了山竹一眼,这个时候还讲究什么。
  “公子,这两套你喜欢哪个色?”很快,山竹兴冲冲的抱着选好的两身衣裳撩开车帘让谭璇挑选。
  待谭璇正想冲他发火,再挑来挑去你家公子都冻死了。
  “九哥,那好像是明晔的姐姐。”
  车帘撩开时,谭璎瞅到车后几步远的地方两名少女弃车而行,正兴致盎然的挑选小摊上稀奇物件。其中一位少女是大半个时辰前刚见到的,明晔的姐姐明锦,因容颜出色,很好认出。
  “哦?”她不是在河畔的芙蓉园吗,怎会也来这里?谭璇心中疑惑的想,以为他看错了,有些好奇,不由自主的把车帘拉的大些,身子往车前凑了凑,想去看仔细些。
  看着众人把落水的三人送到最近的医馆后,明锦与阁中好友也从河畔返回,顺便逛逛临近的商街,买些胭脂水粉的东西再回府。
  当在陪朋友挑选摊位上的小玩意时,感觉有人在偷看自己,凭着直觉抬头朝目光所在处望去。
  当看到谭璇的模样,嗔了他一眼,别过头去,吓得谭璇连忙用披风挡着因挪动身子领口扯开的中衣,伸着胳膊把山竹手中的衣衫快速抓进来,心虚的把车帘拉上,顺手把谭璎也给拽回来赶紧坐好,若被当成登徒子以后还怎么见人,何况还是小伙伴的姐姐。
  明锦见其那般,又有些好笑,想着他与弟弟是一同离开的,现在只见他们,不见明晔。心有挂念,于是让身旁的小丫鬟白露前去问问是回府了还是到其它地方玩耍了。
  “锦娘怎么了,是不是遇见熟人了?”一起的少女见好友吩咐丫鬟向马车走去,有些疑惑。
  明锦本想摇头,可转念一想颔了颔首。
  “谭公子,我家小姐让奴婢来询问明晔公子是否与你一起来的,还是自行回府了?”小丫鬟微微福身,脆声对着车帘问道。
  “明晔公子与文瑄表少爷他们回去了,我家公子救人做好事,衣衫被打湿,是来买袍服的。”山竹怕对方误会自家少爷刚才行为不端来找茬的,立刻自豪的扬声答她。
  此时车厢里,谭璇迅速的把新衫穿好,理了理。打起车帘与谭璎一起跳了出来,向丫鬟点点头肯定了山竹的说法。
  想着明锦就在几步远的地方站着,自己年岁小不去上前打声招呼显得不懂礼节。
  “明姐姐,阿晔与文瑄说过要回府的,你别担心,有书童和车夫跟着呢,不会瞎跑的。”
  少女比自己大上两三岁,他与明晔是朋友,称呼其姐姐是最恰当的,虽然心里对叫实际年龄比自己小的女孩姐姐有些别扭。
  为了不让她因刚才的事情有什么误会,谭璇一副邻家弟弟的乖巧模样,贴心的告知明晔已回府。
  “前方肆口有家医馆,你最好让大夫为你把把脉抓副药,快些回府,现今天短,正午一过天要开始凉了,千万别着了寒。”
  明锦见他身着刚买的不太合身的青衫,修眉俊目,乖巧的叫自己姐姐,又同弟弟年岁差不多,心生亲近之感,颔首轻笑,观其嘴唇隐隐发青,想起之前他一直穿着湿衣,忙关心的叮嘱他。
  “多谢姐姐提醒,我们这就前去。”谭璇客气的同明锦告别后,上了马车,朝着她指的地方驶去。
  “锦娘,那不是刚才在河畔胆大包天出手救人的小少年,怎么喊你姐姐,你家亲戚?”待谭璇他们走后,两个少女聊起天来。
  “是阿晔的好友,今日他们一起约着去河畔写生,刚刚没看见阿晔的人,怕他顽劣贪耍,回去又被父亲责骂,我让白露去打听去了哪里。”
  明锦想起方才谭璇甜甜的笑着,叫自己姐姐的神态,让她有种邻家小妹妹的错觉,忍不住发散思维脑补起他穿着小女娃的襦裙,梳着丱发的样子,嘴角翘起差点笑出声来。
  “想什么呢,那么高兴?”朋友偏头疑惑的看着莫名发笑的明锦。
  “没什么,听说霁月坊又出新脂粉了,你不是最喜欢他家的吗,咱们去看看吧……”明锦敛了笑容,摇摇头,岔开话题。
  “锦娘,明伯父若起复,你是不是还要回京都……”
  …………
  谭璇先去了医馆,陈述了自己的情况,大夫把过脉后,为其抓了几包药,交代一些注意事项,才让他离去。
  而后几人找家小食铺,喝了碗热腾腾的羊肉汤,谭璇又要了两盅烫热的黄酒,方驾车回府。
  回到家,没有人主动提出平江河畔之事,谭府中人也没有发现什么异常,灶房的人为其煎药时,谭璇只道有些鼻塞,回城时顺便抓了药做预防。
  田氏知道后,并未说什么,反而觉得儿子长大懂事了,会照顾自己了。不过反复叮咛若不舒服了一定要告诉她或嬷嬷。
  尽管有了各种预防措施,可谭璇还是不可避免的染上轻微的风寒,为了不传染给别人,不得不向夫子请假在府中养病。
  在此期间,他不知道的是族学中那些在丙课舍的年岁小的弟弟侄子们,心中有多羡慕谭璇不用来学堂读书,不用熬夜背书,更不用挨夫子的戒尺,恨不得也生上一场病。
  实际上谭璇并未如他们所想的躺在床上睡大觉看话本,而是一把鼻涕的坐在书桌上执行他的抄书计划。
  为了把前几本学过的经书在句读上整明白,没少麻烦夫子同窗,呆着空闲时间就请教,凌乱的笔记记了不少,如今刚好可以趁着这几天的整块时间,把没来得及抄的抄完。
  疲累时,就拿起从傅氏书肆买来的《平江小报》当消遣来读,上面大多都是些八卦杂文。
  例如四莳巷某个花魁被哪家的风流少爷赎回去革面从良啦;四大书院才子排行榜喽;平江府哪条旮旯巷子里开了家特色食肆……读起来生动有趣。
  听傅裕讲,为《平江小报》写稿子的有不少是学问出色功名在身的士子,披着马甲偷偷赚稿费的。
  虽然大都是些消遣娱乐的速食文章,可从中也可以学到那些笔者的遣词造句的方法。
  而且这些均是市井生活,最贴近民生,从中可以引发不少思考,兴致起时可以写写感想什么的,权当练笔。
  傅裕见他对小报感兴趣,以为好友在家养病无聊,特意给他找来不少以往的送到府上,谭璇对其贴心之举,感动的不得了。
  “阿璇,你几日没来学堂,这次旬考,应该排在我后面吧。”
  以往旬考,傅裕与原主总是垫底,两人交替霸榜后两位,可上月月底谭璇竟然破天荒的考了倒数第三,挪了地方,让傅裕吃惊不少,这次在好友请假不在时,难得勤奋攻书,挑灯夜战,因而非常有信心超越他。


第11章 
  听他这话,谭璇哭笑不得,上次旬考是刚去族学没几天的时候。夫子出的题目除了最近所学的《尚书》,其余大多是刚结束不久的《诗经》,自己熬夜临时抱佛脚,考了个倒数第三。
  当时名次榜单出来时,他还感叹曾经自己也算是别人眼中的学霸级别的人物,一朝穿越竟成了学渣,打破了记忆中最差成绩记录。
  为了一雪前耻,暗自告诫自己怎么着下次也得往前进步一点吧,争取占个中间位置。
  当他算起中档名次时,发现考倒数第五刚巧是正数第五了,于是给自己定下的任务是考第五名。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可没少下功夫,每日比平时还晚睡半个时辰,要不怕年纪小熬夜影响长个头,真要拿出前世通宵追小说刷微博的劲头,伏案夜读。
  “好啊,咱们就拭目以待。”喝了口热腾腾的萝卜排骨汤,谭璇随口回他一句,完全不把同他的比试放在眼里。
  “阿璇,后日七哥生辰你准备送什么手信?”
  再过两日是谭璃十三岁生辰,因明年春他要下场县试,为提前沾沾喜气,这次的生辰宴比以往办的要排场,族学还为此放了一日的假,族中子弟去参加宴席。
  “还能送什么,送书呗,你问问你家书肆的伙计,那些准备下场县试的儒生们都买什么书册,回去帮我选一本,明日带过来。”
  虽说他与谭璃是亲堂兄弟,可不熟悉,没必要大费心思的为其挑选生辰贺礼,再说到时家人也是备着礼品的一起去的。
  如今谭璃正在紧张备考,送上一本合适的书籍,说不定到时在考场中能起到关键作用。
  “行,明日我给七哥挑本有意思的……”傅裕笑的有些“不怀好意”。
  “你可别脑子一热,干混事啊,到时出丑可别拉上我。”以为他胆大包天要送黄书,白他一眼,皱着眉头警告。
  自从上次事发,傅裕表面上歇了看小黄书的心思,也很少在自己面前提此事,听他这样说,怕他又做歪事。
  “阿璇,你想到哪里去了,我是打算为七哥找本晦涩难懂的大部头书卷,打击打击他,让他平时看我不顺眼……”
  要不是自己在谭家族学读书,碍于人情,傅裕从内心里不想参加谭璃的生辰宴,觉得与其不对付,谭璇没接他的话,只要别做出格的事情,送什么无所谓。
  照着他大伯母的脾性,说不定那些普通的贺礼被随意丢在库房一角,看都不带看的。
  …………
  隔了两日,谭璇与田氏谭瑶带着备好的一方上好砚台,去往他大伯谭圭府上。
  即使谭璃的生辰宴准备举办热闹些,可毕竟只是十三岁的少年,又不是及冠之礼,因而应邀出席的都是亲戚好友的女眷和孩子。
  谭墨兄弟三人,老大谭圭入仕,在平江知府衙门担任书吏,尽管只是区区一书吏,可相比屡试不中弃文从商的老二老三书来说,混的算是最好的,二者阶级不同,相处时,无形之中姿态摆的高一些。
  “珍娘来啦,最近也不见你来府中找嫂子叙话了,半月不见气色越发的好!”
  听丫鬟进厅来报,谭璃的母亲白氏一身紫色的襦裙外罩枣红色褙子从厅堂中快步走出,满脸笑容的迎了上来,亲昵的挽上田氏的胳膊,说笑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