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九重韶华-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微能推辞不成?
  “知道。”姜微爽快的点头。
  谢则怜惜的给小侄女梳头,“你是太子妃,没必要跟那些媵妾去计较,要是心里不舒服就不要见她们。”当了太子妃总要面对这些事的,赵旻无意再给儿子增加筹码,也没有给儿子选取高门大户之女为妾室,他就算准备姜长晖也会推了,姜长晖的意思很明确,她只喜欢嫡子,如果儿子和儿媳真弄出庶子她也认了,但庶子的生母却只能有她侄女来指定。宫里何太后送妾的举动,提醒了沈沁,她终于百般不情愿的给女儿准备了二十名媵妾,其中七名是林熙送来的。
  那七名媵妾姜凛是不愿意要的,他不想让侄女再跟林熙有什么牵扯,但是姜微说什么都不答应,求了姜凛好半天,姜凛才勉强答应了,又给侄女另找十来个凑齐了整数!原本姜微是强烈反对的,这些人本来就是带着当摆设用的,林熙那七个她已经够愧疚了,再来那么多难道让这些女子在宫里耗尽青春吗?太不人道了。
  奈何姜微的想法大家能理解但不接受,姜凛还耐心的给侄女解释,皇家采选良家女入宫,一方面纳为宫妃,一方面也是为了有人伺候,进了宫就等于虚度年华,那么多宫怨诗也不是白写的,当初挑选她们的时候也没强迫,那么入宫后有什么状况她们应该都能接受。大耶耶的话让姜微无言以对,或者说她不知道应该怎么反驳,这或许就是时代的鸿沟。
  在这方面她没做主的权利,只能默默的忍了,可脸上不情愿怎么都瞒不住人。谢则一看感觉不对,这娃打小就是家里的独一份,莫说哥哥嫂子了,眼下就是连吃奶的小侄儿都让着她,宫里姜长晖和赵恒更是宠的她没边了,对赵恒说打就打,这样下去可不行,就事要先给她敲打了。赵恒宠她是好事,可要是太任性了,再浓的感情都会磨光的。
  “如果五郎愿意等,自然是好事,他要是想要有孩子——”谢则顿了顿,“你也不要跟他怄气,那也是你的孩子。”不管庶子还是嫡子,作为储君的赵恒都是必须要有儿子的。
  “我可怜的阿识——”沈沁抱着女儿又要哭了,她这辈子就没遇到过这问题,她跟姜凌感情好,嫁人的时候王夫人没说,她嫂子也没给她准备,王夫人是她亲姨妈更不会给外甥女添堵,沈沁做梦都没有想到女儿会遇到这问题。
  “阿娘你别担心,我都会处理好的。”姜微安慰着娘,她一定会给这些人都挑个好老公的。
  姜微的话没让两人放心,却让两人更忧心,但眼下都快结婚了,两人也不想影响她的心情。
  “到了宫里不要什么委屈都闷在肚子里,家里会有人帮你做主的。”谢则最后千言万语只化成了这一句。
  姜微搂着大娘蹭了蹭,谢则看着还倚在自己怀里撒娇的侄女,心里也忍不住酸酸的。要论父母责任,姜凛和谢则要比姜凌、沈沁尽责多了,姜凌、沈沁平时也就陪女儿玩了。
  姜氏族人来京给太子妃祝贺,即便是丁忧在身的姜恪和姜怿也是亲自迎接着年老、辈分大的族人,姜微是太子妃,不用出去待客,但是在婚前王夫人还是做主,置办了几桌宴席,请了族中未出嫁的女郎同太子妃见上一面。
  长辈们都避出去了,就留下同辈们,没法子现在姜微的身份尴尬,说她是太子妃,没受正经的册封,说她不是,可马上就要嫁人了,私底下见面倒无所谓,明面上长辈都有些尴尬,真是恭敬不行,把她当晚辈也不行,所以姜微老躲在房里也不是没有理由的。请期后,女方亲眷有添妆的习惯,长辈们的添妆自然都是送到王夫人那里统一登记在册,同辈的小姐妹就由姜微亲自收下了。
  添妆是个人心意,家境富裕的会给些值钱的好礼,不富裕的就是送样寓意好的意思意思,姜微都让人收下了,一一道谢,让不少人都有些受宠若惊,看着太子妃是个和善人,这里很多姜氏族女都是第一次见姜微。
  姜元仪作为姜微关系最近的堂姐,自然是坐下姜微下方,她今天送的添妆是一套琉璃厂出来的琉璃器,镇纸、笔搁、笔洗……一色的书房用具一应俱全,同时很多琉璃做成的首饰,挂件、手串、簪子……漂亮的颜色、完全符合姜微审美的款式,让姜微十分的喜欢,这些首饰一看就是精心设计的。
  姜元仪也考虑到这些东西在现在属于珍贵物品,所以私底下先让人送来了,明面上就给姜微添了一对琉璃镯。赵恒跟她说姜元仪唯利是图,可姜微觉得逐利是人类本性,只要不做坏事没什么好指责的。她又不准备跟姜元仪做生死之交,这样有来有往最好不过了,这种个性的人只要不牵扯利益关系,相处起来并不难。
  姜元仪喝着茶,看着今天的姜微,她今天穿戴不算华贵,一色清雅的棉质襦裙,头上挽了一个适合少女的发髻,鬓边别了几朵粉色的桃花,话不多,大部分时候就是在听人说,目光清澈柔和,给人一种她很认真在倾听人说话的感觉,脸上带着浅浅的笑容,却没有丝毫制式的感觉。
  姜元仪不由有些恍惚了,不可否认,姜微很美,即使她现在才十一岁,但依然足以让所有第一眼看到她的人十分惊艳,让人惊叹她是一个十分漂亮的孩子。但以前姜微给自己的感觉是天真单纯、阳光灿烂的孩子,可眼下她却已经有几分太子妃的气度了,这就是所谓的身份决定一切吗?
  姜元仪目光有些迷茫,眼前这个还没长大女孩真会在后期经历那么多风雨吗?她现在直接嫁给了赵恒,赵恒还会死吗?姜元仪摇了摇头,大秦统治不过短短百余年,可大齐却开创了华夏历史上最令人骄傲的盛世!这样的盛世不会因为几个小改变就会没有的!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你在想什么呢?”姜元仪被人推了推。
  姜元仪回神,对好奇的望着自己的众人一笑:“没什么。”
  “她是想着自己婚礼了吧!”众人逗她,姜元仪的未婚夫人选已经定下了,已经过了纳采、问名了,只是最近姜府上下都在忙姜微的婚事,姜元仪的婚事也就不急着办理了。
  姜元仪只微笑,“别胡说。”
  旁人只当她害羞,“你是才女,他是才子,可不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姜微还不知道姜元仪未婚夫人选定下来了,家里没人跟她说这个八卦,其实是大家都忘了。
  姜元仪的未婚夫是颍川庾氏族长的嫡次孙庾恒,今年刚满十八岁,容貌俊美,人品端方,文采风流,眼下贵公子携妓出游是雅事,庾二郎君却风流不下流,从不跟这些名妓私下有什么绯闻,平时除了固定的朋友交际外,最爱在家看书。姜元仪是卢氏的命根子,对未来女婿的验证是全方面、三百六十五度无死角的,又过了姜怿眼之后,才跟庾家正是定了下来。
  姜元仪在接到庾恒的资料后就在脑海里过了一圈后,确定自己对这个人没印象,这个时代青史留名的庾姓人倒是有一个,但不叫庾恒叫庾常,也是个倒霉悲催的,是跟沈瑨一样都是大才子,两人貌似私交不错,要不是沈瑨的老婆是姜微苏神光芒太过耀眼,这两人估计也是后世的官配cp,只可惜两人最后都死在赵恒手里。
  沈七如果还勉强能算被抢了老婆,被赵恒打的吐血忧愤而死的话,这人就是真被赵恒砍头的,还连累自己全家都流放了。太具体的内容姜元仪不清楚,她就好奇瞄过一眼以沈瑨和庾常为主角的纯爱文,从文下评论中知道了这两人的悲催结局,那文写的很雷人,姜元仪没继续看下去。
  不是庾常那倒霉蛋,姜元仪松了一口气,但发现自己老公是历史上默默无闻的人,她心里又不知道是怎么滋味,怎么说她身边目前围绕的人都是青史留名的,不管他们结果是好是坏,不过姜元仪还是答应了,因为这庾恒却是条件不错,看起来是个好丈夫人选。
  “七姐恭喜你。”姜微也知道庾恒的履历了,恭喜姜元仪喜得佳婿,她想着等姜元仪结婚的时候,也能给她添妆,或者用玉器和瓷器?
  “那我该说同喜了?”姜元仪逗趣。
  姜微一笑,她一笑,众人也凑趣一起笑了。
  姐妹们的添妆结束,姜微的嫁妆也打点整齐,在亲迎前送入了太子新居,姜氏是世家大族,当年姜长晖入宫,是姜府最低落的时候,可姜皇后的嫁妆生生的把人给镇住了,轮到姜微那嫁妆更是——刷新了很多人认识下限。
  姜微的嫁妆不是沈沁准备的,也不是王夫人准备的,姜凛实在不放心自己亲娘和弟媳妇,一切都是他跟谢则亲自准备的,每一样东西都是他亲自过目的,这大伯当的绝对比姜凌这亲爹还尽责。尤其是沈奕还兴冲冲的拉来了几大车嫁妆,说是要给孙女添妆。沈奕在姜微小时候就说过,他名下家产都要留给孙女,这话不是开玩笑,不过眼下孙女当太子妃了,等闲的俗物就不送了,沈大神仙敞开了自己的私库,给孙女精心挑选起陪嫁来了。等他把嫁妆拉过来的时候,就差点把人眼睛给闪瞎了。
  精致古雅的大中小青铜器、各种华美的玉饰、硕大的宝石原石、各种珍稀的古玩,他家小孙女看到那些青铜器眼睛都亮了,眼睛紧紧的盯着上面的铭文,子孙两人煞有其事的点评起上面的字迹,浑然忘我,让姜凌哭笑不得,连忙把沈奕迎了进来。姜恪脸都黑了,他孙女出嫁,需要他这种添妆吗?尤其是沈奕豪气往孙女手里塞了一个沉甸甸的木匣,里面全是地契,但他又不能说什么。
  宫里靖王妃、韩王妃和新上任的益王妃都看着太子妃的嫁妆一台台的往东宫里抬,脸上笑容温婉,但心里都不知道在想什么,尤其是韩王妃,她出身寒门,家里底蕴不深,陪嫁之物大部分都是金银之类的黄白之物,那种需要费心蕴养出来的古物那是绝对没有的,即便有也不可能当她的陪嫁。
  但靖王妃、益王妃陪嫁古董虽多,但总价值却没她高,宫中韩王妃出手大方是出名的,二皇子也因为娶了这么一个金娃娃,行事在很多方面都方便许多,但是眼下姜微的嫁妆却是完全的力压所有王妃。她是太子妃,嫁妆在诸多皇子媳妇中独一份那是理所当然的,她只要注意不压过阿姑那会的嫁妆数目就是了。
  “不愧是天水姜。”益王妃郑氏站在阁楼上远远看着皇太子妃的嫁妆笑着感慨。
  “我听说当年姜皇后的嫁妆也是这番盛况。”益王妃的侍女端了一盏茶盏递于益王妃,姜微得宠自从她们随益王妃嫁入宫中后她们听得都起耳茧了,宫里但凡得了什么好吃好玩的,谁不是第一个就想到往国公府送,从小被皇后抱在怀里养大的,太子为了她都挨了皇帝三四顿板子,整个京城谁不好奇这位太子妃到底长得是何等的天姿国色。
  益王妃捧了茶盏,“姜家向来娇惯女儿。”当年的姜皇后如是、眼下的太子妃、姜元仪亦如是。
  侍女听了却不敢接话,谁不知道姜家还有一个七娘子是被益王放在心尖上的人。
  益王妃知道侍女的想法,淡淡一笑,“今天庄上送了什么时蔬进来,昨儿看着一桌肉菜就什么胃口了。”昨天赵四留在自己房里休息了,他偏爱肉食,他来了厨房自然就紧着他了。
  “有最新鲜的春笋,庖厨前几天还发了豆芽,不如让庖厨去做道素汤来?”侍女提议道。
  “好。”益王妃点头,“陈氏身体又不舒服了?”
  “对,她派来的丫鬟说她得了风寒。”侍女说道,眼底有着同情,原本她对先王妃入门的陈氏多有敌意,尤其是这陈氏还是益王姑姑的女儿,可在知道她的情况下后她的敌意全没了,反而觉得她也是一个可怜人。
  “让她多休息几天吧,不要来我这里伺候了。”郑氏叹了一口气,和侍女一样对陈氏多有同情,她真是一步错、步步错,不过郑氏只能庆幸赵四还算有理智,只对陈氏和几个低位姬妾如此,对自己这个正妻还算尊重。
  侍女应声。
  韩王妃杨氏挑眉看着那些陪嫁,回头对乳母道:“这份嫁妆皇后当年都没有吧?”
  杨氏的乳母道:“王妃,这话可不能说,被人听到了还当我们背后道皇后长短呢。”
  杨氏不以为然,“这里也就我们几个,我还不能说话吗?这太子妃就算不是绝后,也是空前了,我们几个入宫哪个不是只带了几个陪嫁,唯独她倒好,那些近侍陪嫁进了五百个。”
  按制即便是皇太子妃入宫,也不可能会有多大陪嫁丫鬟的,媵妾另算,但姜微光是女侍卫就有三百人,这还不算她平时近身伺候的那百来人,如果算上粗使的、传话的人数一千人都打不住,幸好赵恒整个东宫够大,姜长晖借口太子成亲祈福,一口气放了三千宫女出宫,同时又把姜微的那些陪嫁登记在册充作宫女,当然也就把女侍卫和近侍算进去了,余下的另从宫里拨过去,也不能做的太过分不是?
  这事有点违制,但安太后、何太后都不发话,姜长晖主管宫务,谁能阻止?安贵妃倒是想跟赵旻点眼药,但赵旻在东宫内坊安插了不少人手,把儿子监视的严严实实的,儿媳妇那边他就没想那么多了,再说也没有家翁去管儿媳妇的说法,赵旻比起自己几个亲儿子还是相当的有下限的。
  “她是皇后的亲侄女啊。”乳母说。
  韩王妃含笑颔首,“不错,是亲侄女,只是不知道在亲姑姑心中到底是亲儿子重要,还是亲侄女重要,回头会不会让亲侄女先弄个庶子出来呢?”毕竟姜微年纪还小,但是太子那边却不一定等下去了。
  乳母苦笑不答。
  “不过人家毕竟是嫡亲的表兄妹,跟我们是不能比的。”韩王妃偏首笑道,“说起来姜家的女儿长相都不错,且不说这位那容貌了,就是那小七娘不也惹得我们益王神魂颠倒嘛?我恍惚听着,他这些天收拢了不少女子,长得都跟小七娘有点类似。”
  乳母点头,眼底有着怜悯,“那些也是苦命人。”益王自从渺了一目后,性格越发的古怪,最先遭殃的都是近身伺候他的下人,他也不知道从哪里想出的缺德主意,竟然把身边伺候的下人都弄残了,不是瘸腿就是也被挖了一目。瘸腿倒还好,那被挖了一目的人,又能有几个熬的下去?九死一生罢了,现在宫中都视去益王身边为畏途。
  “我瞧着我们那位郑王妃倒是端庄大气。”杨氏端庄大气四个有意加重了,目前几位王妃中,除却姜微就数益王妃郑兰若出身最高,乃荥阳郑氏女,只可惜生母早逝,只留下她跟她长姐,后入门的继母又连生五子三女,她同母的长姐乃元嫡长女身份不同,早早婚配,她是嫡次女,难免受家人忽视。安贵妃以前曾见过郑兰若几眼,对她印象不错,同赵旻说了后,赵旻便定她为益王妃了,她父亲也乐得用一个女儿换前途。
  “郑王妃毕竟是嫡妻,皇四子对她还是不同的。”乳母说。
  “不知道等我们那位太子妃入宫后,她是不是还要端着高门大户的架子了。”杨氏笑得讥讽,她最看不上就是郑兰若那自以为是的样子,比大嫂看着还讨厌。
  姜微的嫁妆是由颜女官和高敬德亲自清点的,等清点完毕,登记在册已经是第二天天亮了,两人和宫侍们都熬了一宿,这在这些天都是常事,毕竟太子举办婚礼是大事。两人将嫁妆单子递给姜长晖时,姜长晖稍稍扫了一眼,噗嗤一笑:“我看我那儿子快要我儿媳妇养了。”
  高敬德和颜女官失笑,赵恒是有皇庄,但比起小九娘是差远了,“九娘的还不是太子的。”高敬德说。
  姜长晖摆手,“那怎么能一样呢?阿识就是阿识的,五郎的也是阿识的。”不得不说姜长晖这亲娘是偏心,不过偏得是儿媳妇一边。
  “他们有三娘,哪里还需要自己来担心。”颜女官说。
  姜长晖道:“我又不能一直管着他们,趁着现在还有精力的时候多帮衬一把吧。”
  高敬德道,“可不是,等将来小九娘跟三娘生了一个个小孙孙、小孙女的时候,三娘就没空管他们了。”
  姜长晖展颜一笑,“你就说说好话哄我开心。”
  高敬德道:“待小九娘长大些,可不是会有一大群孩子叫三娘阿婆呢。”
  姜长晖笑道:“我还不想当阿婆呢,免得被叫老了。”她转头又问颜女官道:“太子宫中女官可安置好了?”
  “都备好了。”颜女官说,原本赵恒身边就两个掌正,但现在姜微入宫就不能胡来了,一切都要准备好。
  姜长晖颔首,“你去何太后处那一趟,就说太子妃要入宫了,太子宫中还少一个指点他们的老人,问何太后可有合适的人选当东宫司闺。”司闺品阶从六品,总领太子宫中所有女官,是太子宫中品阶最高的女官,东宫有两名司闺,一名是姜皇后选定的人选,另一名她就让何太后定了。
  颜女官领命,何太后一直隐隐帮着赵恒,那么大的东宫,姜长晖即便帮姜微守得严严实实又如何?还不如卖个人情给何太后,想来何太后没事也不会插手夫妻两人的事,明面上的人总比私底下的暗桩好。
  待姜府送完了嫁妆,转眼就到了亲迎前一天,当天一大早姜微就在下人的伺候下,穿戴整齐在家等待婚使将大婚专用的厌翟车、褕翟衣、册书、玉宝等物。姜恪、王夫人、姜凛、谢则、姜凌、沈沁等人皆穿大礼服等候,姜府大门外已经搭建好了两条行障,道路早已经清道。
  婚使、副使乘辂车,两旁跟着鼓吹乐队,但乐队并没有奏乐,其后跟随宫中女官、宫女,所有人皆着大礼服,由禁军开道朝姜府缓缓驰来。待到了姜府门口后,由婚使和宫女分别走入两道行障,婚使往南的行障内,女官和宫女走入向东的行障。内厩尉引着厌翟车到姜府大门西面,各方侍卫官率领部属布置陈设仪仗,带仪仗布置完毕,是持节前方引导,婚使其后,从行障中走出。
  姜恪等人出门迎接使者,先是向北两拜,使者靠左放入门,身后尾随持案者,然后再是姜恪等人靠右入门,直到内门口站定,在有人将太子妃册玺奉于使者,内侍向西面接过册玺,而后由东面递于典内,典内捧着册玺进入内庭,身后还跟着捧着褕翟衣等物的侍者。东宫女官掌书跪取册玺后,面向南方,掌严手中捧着太子妃的首饰、褕翟,同宫侍们一起进入太子妃内廷。
  这时姜微也在傅姆的带领下站于庭中,面向北方,在司则的帮助下拜了两拜,然后司则接过掌书手中的册玺后,面向南授姜微,姜微接过册玺后,在递给司闺。而后司则再领着姜微两拜后,扶姜微上座,宫侍们站于姜微下方朝姜微行礼。
  整个过程每个人所站位置的方向,一言一行皆有严格的规定,除了赞礼者和司则的声音外,再无一人有言语,姜微至始至终都没有开口说过一句话,等到司则说礼毕后,她才缓缓的起身,宫侍们连忙尾随在她身后伺候,整个册封皇太子妃礼才算结束。
  结束后姜凌上前对诸位前来的官员笑道:“诸位郎君辛苦,入府喝杯薄酒吧。”
  “姜大夫大喜。”婚使等人从太子娶妃开始就一直来往姜家,同姜凌也熟悉了,众人说笑着入内。
  而内房里,众人则看着的宫中送来的褕翟、首饰,不是看新奇而是最后确认是否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当然这些姜长晖肯定是注意再三了。按大秦制,皇太子妃大婚穿褕翟,青衣绣以九色褕翟纹,配以蔽膝、革带、青袜、瑜玉双佩,纯朱双大绶……加上花钗九树两博鬓九花钿,姜微摸了摸自己的脖子,幸好一年穿这种大礼服的日子不多,不然她迟早得颈椎病的。
  沈沁说:“幸好婚礼在黄昏举行,不然这么一套穿戴下来,阿识晚上就别睡了。”
  姜微笑嘻嘻的搂着阿娘的手,“阿娘,我今天陪你睡最后一晚上。”
  沈沁捏着女儿的小鼻子,“马上要嫁人了,你就没舍不得大家?”
  “当然舍不得,不过以后不是可以一直见面的吗?”姜微说,“阿兄答应我了,等我们结婚后我还可以去崇文馆上课。”
  沈沁和谢则面面相觑,“胡闹。”王夫人摇头,“到时候你想去崇文馆都没时间。”
  “为何?”姜微不解。
  王夫人点点孙女的小鼻子,“你嫁进去就知道了。”这傻丫头根本就是被她那个心窍九转十八弯的外孙骗了,真以为当了太子妃还能跟没出嫁的时候一样?东宫上下那么多事务,多得是事让她处理,还去崇文馆上课?她梦里去吧?
  “就算不是天天去,我能在想阿翁、翁翁、大耶耶、耶耶、哥哥的时候跟这阿兄一起去。”姜微也没想天天去,但她当了太子妃,家里女眷是随时可以见,男人就不行了,还是去崇文馆见最方便。
  “出嫁了就是皇家的人了,可不能一直想着家里。”王夫人摸了摸小孙女,叹了一口气,幸好宫里还有阿凝。
  谢则眼看气氛又要忧伤起来了,连忙让王夫人等人去招待客人,又吩咐姜微回自己房里,明天白天是没事,但晚上亲迎事可真不少,需要养足精神。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anandaq扔了一个地雷
  zhibeiwang扔了一个地雷
  为了省事以前都叫111扔了一个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