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剽悍学霸的锦绣田园-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不过一下,店老板看见了陈依依和陈余节两人,立刻笑着走了过来。
“两位终于来了,开请进,快请进。”
老板让两人进了里面的小房间,招呼了一下其他的客人,店老板就进来迫不及待的跟两人说话了。
“我说呀,可是多亏了你们的这个方法,我们的猪大肠菜,薄利多销,只此一家,这才几天呀,就给我带来了多少生意,来过的人都对这个猪大肠菜很感兴趣呢,好多不吃这个东西的人受不住香味儿后,那就离不开呀。”
陈余节和陈依依都笑着说道:“恭喜恭喜呀。”
店老板满意的笑:“是呀,我说呀,这还真是值了呢,真是捡了个宝,现在听说,其他的饭店还想模仿呢。”
“老板你放心,他们一时半会儿是弄不出来的。”陈依依对这个还是有信心的呀。
店老板也是满意的点了头,又继续跟两人说了好一会儿自己这几天的发展和收货,全程笑的开心。
陈依依和陈余节也是一起听着,时不时的附和。
一会儿后,两人就告辞了,店老板还豪气的说,让下次到他店里面吃饭,他请呢。
回家的路上,陈依依又有了新想法,进去的时候就观察了店里面卖的泡菜,用灵石分析了一下,觉得风味肯定及不上自己家的,自己,是不是应该继续推销点东西呢。
想着这个东西,陈依依觉得自己又有了新的想法,自己家的泡菜,不管是泡萝卜还是泡豇豆或者是泡白菜风味都不错。
而且泡菜这个东西每一家泡的味道不同,大部分的都是只有个咸味儿,要不然就只有酸味儿,酸的腮帮子疼,像陈家这样口味儿恰到好处,酸而脆,微咸辣口的开胃泡菜很少见。
关键是这个自己家做的才有这个味儿,这就跟字画的道理是一样,你完全知道怎么做,但是你自己就是做不出来。如果用自己的灵石好好分析一下,然后再制定出更好改良的方案,到时候卖给饭店,利益也是可观的。
同时这又是个长期的买卖,不存在买断或者是被抄袭的概念,而且小的东西赚的钱可不一定小,又稳定,一年四季都有东西可泡,不受天气影响。
走在路上想着这个,陈依依抑制不住的扬起了嘴角,看来自己的发家之路很有希望嘛。
自回了家后,陈依依就钻进了研究泡菜的计划里面。
整天缠在王氏周围问东问西,这泡菜用什么做的,时间是多久,有什么注意的,或者是当时处理的是什么。
王氏对于陈依依的问题很是受用,谈及自己的拿手本领,自然是兴趣十足,也高兴陈依依要学自己的手艺,不要看起来不算什么,多学些,学好些,以后嫁人的时候又多了一个可以说的地方。
现在陈家只有泡萝卜,红皮白心的萝卜是最多的,也有几个白皮白心的,吃起来味道都差不多,白皮并不影响其他的,只是颜色的基因隐形重合了。
陈依依用灵石分析了里面的酸度和发酵情况,现在这些泡菜坛子里面的母水都很好,自己要是想要泡多些,完全够用,也不用担心质量问题。
另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就是亚硝酸盐的含量,古代的人不知道这个东西,陈依依这个现代人是知道的,亚硝酸盐是众所周知的至癌物,古代没有癌症的理念,一般得了癌症也只以为是什么疑难杂症怪病。
再有一个就是古代的人一般短寿,除了些上层阶级的有钱人,平头老百姓的生活大都清贫,不存在暴饮暴食的情况,也就不会有超重的情况,这也使的癌症的发病率要少的多。
而且古代没有各种污染,各种化学添加的食物也少,自然少了很多的致癌原因,最重要的是,古代的睡觉时间都比较早,早睡,是身体健康的最重要原因。
陈依依知道古代的致癌原因少,这泡菜,就可能是一个方面。
因为泡菜的制作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这可是致癌的强力物质。
但是,也不是说吃泡菜就一定有亚硝酸盐,就一定容易得癌症。泡菜在泡的前期,亚硝酸盐的含量很高,基本上是吃不得的,但是到了后面,亚硝酸盐的就会开始分解,含量就会越来越少,等到泡菜都泡熟了,正真的泡好了,可以吃了,里面亚硝酸盐的含量已经低的很了,基本上不会对人体产生什么影响,在正常范围内,或者根本就没有了。
不过不是说,泡越久越好,当泡好了之后不吃的话,继续泡,里面的亚硝酸盐含量就会越来越多,一直到最开的含量一样多,继续的话还会超过。
所以陈依依现在很认真的记录泡萝卜的质量,还有根据观察推算出不同质量状况的萝卜需要熟的时间,这样子就可以避免自己的萝卜危害健康了。
发现问题
要泡萝卜熟,现在的话,一次怎么也要二十天,陈依依这二十天里面每天都用灵石扫描分析和记录所有的数据,确保自己弄出来的泡萝卜有口味的保证也有健康的保证。
就在这些日子里面,家里面并不太平。
首先是陈老大,自从有了铺子,就几乎不找家了,就在镇上面,回家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找陈老爷子要银子。
理由是他要打点关系,做生意人脉是很重要的,陈老爷子对此很理解,每次拿银子都是直接拿银子,多则有过一次五两,少的话,也是一两以上。
这二十多天里面,陈老大零零碎碎的起码要了三十两银子了,而每次要干什么陈老大都说的出来,就算是陈老爷子要问也有出处,更何况陈老爷子从来就不问呢。
不过到现在,人脉是走了不少,店铺却还没有步入正轨,说是要做家具以及日常用的小物件的生意,可到现在,别说货了,陈老大的人都难得看见。
每次陈老大回家,虽然掩饰的很好,但还是躲不过陈依依的高科技灵石,每每都可以扫描出来陈老大身上酒味饭菜味儿下掩盖的脂粉味儿。
陈依依看着蒋氏对自己男人那一脸相信孙聪,就默默的提蒋氏默哀三秒钟,估计知道了真相会怎么办呢?万一伤心一把,还减肥成功了呢,嗯,这样很励志嘛。
陈依依想是这样子想,但是她也知道古代男人对于这些东西是很无所谓的,自己也不好去说什么,而且自己也不能说什么,没凭没据的说什么,有凭有据那也是人家的家事,自己这么一个小孩子还是不要跟着掺和了。
不过另一个人却不似陈依依这么淡定,陈老二也是知道情况的。
本来陈老大的特殊权利和待遇陈老二就很不满了,最近这些日子更是怎么都看不惯,处处找茬儿。
陈老大喝酒吃饭的次数多了,陈老二就开始怀疑了,再加上生意一直不在正轨上,虽然陈老大说这个是急不得的,陈老爷子也跟着符合,但陈老二不相信呀,也不服气陈老大可以拿着自己一家人劳动挣来的钱挥霍,他到是要看看,这个陈老大事怎么靠着吃喝玩乐积累人脉的。
于是陈老二就在有一天里面,在陈老大要了银子,到镇子上面赶集,说是计划生意后,陈老二偷摸着跟在了陈老大后面。
这不跟不知道,一跟吓一跳,陈老大确实靠吃喝和别人来积累人脉,计划生意了,可这人脉是什么人脉,生意又是什么生意,陈老二就不是那么的明白了。
跟着陈老大吃饭的那些人,晃眼一看还觉得是人模人样,可看他们的行为举止,言谈吞吐和吃饭的仪态喝酒的态度,都觉得有点不正经呀,但是有哪些地方不正经,陈老二也是说不出来。
本来吧,陈老二看完之后,虽有不服气,但是也不得不承认这确实跟陈老大资金说的相差不大,就这样,带着满腹的怀疑就要回家的时候,陈老大和几个人酒足饭饱却继续一起出去,像是兴致高昂的去其他的地方。
本来要回去的陈老二就不打算回去了,继续跟着。
当在镇上上面走了几条街,拐了几个弯后,几人进了一条光线昏暗隐蔽的小巷子里面。
陈老二大惊,因为这个地方,就是这个镇子上唯一的花柳巷,流花巷呀。
镇子里面没有大的青楼,而且在镇子上,民风还是很保守的,不想大的地方那么鱼龙混杂,这些花柳地方,是不敢堂而皇之的摆在明面上。
但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需要也就会有市场,这不,流花巷,就出现了,在这个镇子上最少人,最僻静的地方落脚了。
平时陈老爷子就对自己这几个兄弟说过,不能去那些个不干净的地方,可是,没想到呀,陈老二是大吃一惊,自己这大哥,居然还这样子和几个谈生意的人去了,而且看样子还不是第一次了,很是轻车熟路的感觉。
陈老二惊讶之余是愤怒,这样的,这些人,这能谈什么生意呀,这还不是白糟蹋了自己一家人的血汗钱吗。
自己辛辛苦苦的正的钱,就这样子拿给了自己的大哥挥霍,就这样子花在了所谓的生意上。
陈老二越想越愤怒,忍不住的就想要往家里面冲,现在满脑子就只有一个想法,一定要告诉爹自己这个大哥的行为,一定要爹主持公道。
这样想着,陈老二越跑越快,耳边传来奔跑扬起的呼呼风声,额头上的汗直接冒出,陈老二现在心里面的愤怒压的他的心口痛,他觉得自己要是不把这些说出来,一定会被活活气死。
奔跑的太急了,陈老二在田埂上面都没有注意到一块石头,踩在那块石头上直接摔了一个四脚朝天。
身上传来的疼痛让陈老二猛然清醒,呆愣的站起身来,身上的尘土都没有拍,陈老二默默的向前走着,脑子里面却似乎明白了什么。
自己这样子,就算告诉了爹,又会怎么样呢?
自己无凭无据,也没有人和自己一样的看见,爹会相信吗。
陈老二明白,自从为了铺子的事吵了两次之后,爹对于自己的态度已经变了,在他的眼里面,自己的大儿子才是有大局观的,才是有品格,有气度,想着大家的长子。
自己呢?自己不过是一个不知道奉献,不知道为了这个家贡献,只知道自己的自私的二儿子。
自己这样子说,在陈老爷子看来,可信度很小吧,而且,自己的爹从心里面就是更想相信自己的大儿子的,自己的大哥到时候再说上几句,自己就成了自私自利,为了自己的利益编造谎言抹黑大哥的没有良心的弟弟了。
想到这里,陈老二忍不住自嘲的笑出了声,是呀,爹会相信自己吗?不会!
让自己的爹亲眼看见,不可能,自己爹那么根本不去镇子上,就算去了,大哥也知道,也不会这时候去享乐玩耍的。
苦想也发现自己没有办法的陈老二,回家后闷闷不乐,刘氏问陈老二,陈老二才说出了自己所见,夫妻两便一起商量着,到底要怎么办。
陈依依不知道这些,对于陈老大的行为猜出了个大概,但并没有什么感觉。
陈老大这个人一开始就知道了人品不行,干出这样子的事来,也没什么意外。
可不知道是自己的错觉还是真实的,陈依依总觉得后来的日子里面,陈老大总是似有若无的眼神看自己,自己看向他的时候他又移开了眼神,看着别的地方。
这样的情况多了几次之后,陈依依就可以肯定了,这绝对不是错觉,陈老大就是在打量自己。
就这样过了些日子,就是八月十五了,中秋节,这个阖家团圆的节日,自然是要热闹大过的。
邓氏早在前一个赶集日子就买好了东西,买了肉和猪大肠,更关键的是居然还买了些干货,还有一些枣儿,是青枣,水果呀!
陈依依激动不已,自己可是自从穿越来就没有吃过一次水果了呀,这古代没有大棚技术,水果只能应季,而且庄稼人种水果的还少,大多自给自足,这段时间又恰巧陈家没有能吃的水果熟。
这一天,八月十五,陈老大也没有忙自己的生意了,就连蒋氏这个又懒又皮的,一大早就起来了。
村子里面的一家人都聚集在了村长家的大院坝上面了,因为今天,有一个重要的事情要做,就是打糍粑!
打糍粑,所谓糍粑,就是用煮熟的滚烫刚出锅的糯米,放进一个缸形的石头里面,几个力气大的男人,拿着两端粗大,呈圆柱状,中间细杆状的工具来打糍粑。
一般两个人,按照节奏,一人一下的将粗大的一端捣向滚烫的糯米,本来已经熟了的糯米遭受到强大的冲击,米的形状渐渐改变,逐渐变成一团,就跟年糕的形状一样,但是很有粘性。
等到两个人打累了,就换人继续上,直到里面所有的糯米都变成了一整团,完全看不出米的形状,就是一团膏状物,有粘性的热乎乎的糍粑就完成了。
然后两人就用工具的一端锤向糍粑,借助糍粑的粘性将糍粑带出,放在早就洗干净抹上蒸了的熟清油的桌子上面。
一旁的女人们早已准备好,一个个手摸上清油,将一大团的的糍粑分成一个个小团,然后将一个个小团揪下一块,按压成一个手掌大小的圆饼状,在一个上面摸上清油再码上另一个,一摞码个四五个就可以,重新码下一摞。
本来滚烫的糍粑,在被按压成圆饼后,随着温度的降低就稳固在圆饼的形状了,不再是开始的软糯,而变的冷硬,这样子的糍粑可以在密闭干燥的情况下保存很久,上面时候想吃了,拿着烤熟或者蒸熟都可以。
八月十五的日子,是这里的人们一起打糍粑的日子,月饼这种在他们看来高贵的东西是很难吃到的,于是改用每家几乎都有的糯米做成的糍粑替代,用这个来孝敬月亮菩萨。
而且这东西又容易保存,实惠,方便,更容易被接受。
估计是陈依依穿越的时候,地点和这里差不多,这里的风俗竟然也和自己现代老家的查不到,只是自己老家并没有一定要在八月十五打糍粑的习惯,快过年的时候或者其他的节日,都会几家聚在一起打糍粑。
所以陈依依对打糍粑了解的很多,八月十五这一天,王氏告诉陈依依要打糍粑的时候,陈依依惊喜之余更多的就是怀念。
这里打糍粑是一村子人一起打,所以不可能只是几个人打,基本上没家的都是自己家的男人打,自己家的女人在一旁趁热压成圆饼。
至于孩子嘛,多半是凑热闹,女孩子就也来先学着,男孩子就是来混刚出来的糍粑吃的,那是又甜又糯又香,因为看着过程,更加觉得好吃了。
加工糍粑的石头缸只有打糍粑的时候用,一般人家都是没有的,只有村长家有一个,大家就在村长家局聚集起来,按照顺序打,桌子也是村长家的,摆两张洗干净的桌子给大家用。
而弄糍粑饼的清油,是每家每户自己蒸好了带着去的。
打糍粑的事
今天一大早邓氏就开始蒸清油了,像这种大日子里面的东西,基本上都是邓氏自己来动手,这样才好彰显自己是一家主位。
家里面的男人都去,而陈新华因为十二岁,去要糍粑吃这个年纪太大了,打糍粑,这个年纪的身板完全不行,又因为要上学堂了,就干脆留在家里面先练字。
说道练字,陈依依又一次对于陈老爷子的思想刮目相看了,不过这次是正能量方面的,因为陈老爷子一口气花了十两银子,给陈新华买了上好的笔墨纸砚,文房四宝,样样不少。
最贵的还是有一本名家的字帖,专门买给陈新华练字的。
这段时间陈新华就从最基本的练起,基本上是足不出户了,一直未了上学堂做准备,不过,陈新华是自己不想出去玩只想练字,还是迫于谁谁谁的压力就不知道了。
但是即使这样子,陈依依还是想给陈老爷子重视学习的态度点一百八十个赞,这个思想好。
留下的不止是陈新华,刘氏也留了下来,因为她还有一个不足周岁的孩子呢,而且家里面的人到时候回来了,肯定是饿了,尤其是打糍粑的几个男人,那可是体力活呀,尤其是陈家今年的糯米多,又买了新铺子,家里面还有孩子要读书,陈老爷子就准备打很多糍粑,也想在这个日子里面好好的炫耀一下。
刘氏留下来就是必要的了,要为正好还要有个人给家里人做饭,一回来就好吃饭呀。
蒋氏,邓氏最近也是看不惯蒋氏的紧,本不想带蒋氏去的,可只有自己和王氏来弄的话,怕人手不够,虽然蒋氏是个懒婆娘,但这个时候还是顶的上用的,只是,希望她不要偷吃的好。
邓氏深知蒋氏的脾性,觉得这个很丢脸的事蒋氏还是能做出来的,到时候当着那么多人,多丢脸呀,自己还不好教训她。想到这里,邓氏心里暗下决定,到时候一定要把蒋氏看紧了,就不能让她偷吃。
除此之外,家里面所有的人都要去,一大家子就朝着村长家里面进发。
陈新坤陈新东两个男孩子现在都高兴极了,想到香糯可口的糍粑就可以吃到了,口水都快留下来了。
陈依依也高兴,但是她高兴的是自己终于又可以再一次的弄糍粑了,在前世的时候,长大了差不多十多年,都再也没有过打糍粑,大家一起玩的时候了,这一次终于可以再重新试一下,能不高兴吗。
陈家人起来的早,伴随着露水,一家人走到村长家的时候,天还没有大亮呢。
不过院坝里面早就有人到了,不过都是村长家附近的,但是,东西都准备好了,几家人却似乎在商议什么。
陈依依走进一听,才知道几家人都在‘谦让’,都准备让其他的人先请。
原来如此,真是和自己当初知道的一样呢,陈依依不禁微微发笑呢。
这个打糍粑的石头缸,再是怎么在用之前好好的洗过了,那也是一年才用一次的东西,石头嘛,也不是什么细滑的东西,缝什么的不少,糍粑这种东西又是在石缸里面繁复捶打,不沾上什么灰尘才怪。
陈依依之前也是见过,一个院子里面的人,都不想第一个打,但往往还是有人忍不住,第一个出来打糍粑,然后打出来的糍粑,不可避免的要比后面的要黑上一度。
现在,几家人就是在重复这个把戏呢,都想自己家的糍粑白白净净的,不想当这第一个黑一度。
陈依依想着觉得好笑,故作无知的问想陈老爷子。
“爷爷,为什么他们都不想第一个打呢,咱们快点打了好回家呀。”
“依依,你不知道,这第一个打的可没那么好呢,咱们家就等着吧,等他们打了再说。”陈老爷子说着话,嘴巴里面的烟杆随着嘴角的一个鄙视的弧度翘了起来。
“那他们都不想第一个打,咱们要等多久呀。”
陈依依问到这个,陈老爷子到是眼神黯淡了一下,深吸一口烟,将烟杆拿出,叹了一口气。
“唉,往年呀,都是秦家来当这个第一个,自去年秦家老爷子身体就不好了,今年也不知道是怎么了,也没有来这么早,当第一个了。”
陈依依看着陈老爷子有些晦暗的脸色,皱着的眉头尽是对于这个事情的感叹和伤心,她也明白,自己家爷和这个秦老爷子还真是关系好,秦昭一家人看来,都是更红苗正呀。
这边陈老爷子为此感叹,那边那几家还谦让个没完了,就是不想第一个打糍粑。
陈老爷子看着逐渐亮透的天,越来越多赶来的村民,眼里面闪过看不起的嫌弃神色,张口说道:“我们家来先打这个糍粑吧。”
说着,就走到了石缸前面,陈家三兄弟带着煮好的糯米跟着,邓氏对于陈老爷子的突然决定很是意外,似乎想反驳,但邓氏看了看陈老爷子严肃的脸几眼,还是没说出口,默默的带着两个媳妇在桌子上面摆好清油碗,准备弄糍粑。
王氏不说话,蒋氏也不说话,王氏是不敢说话,习惯了默默做事,蒋氏是不在乎,管他黑不黑的,味道也不差,自己能够尽快吃上才是王道。
陈新坤就带着陈新东知道野哪儿去了,陈依依到是看见他们还带了一个小孩子,似乎是村长家的孙子,几个人屁颠屁颠的玩去了。
陈依依作为家里面的唯一的女孩子,虽然只有五岁,但是也不能和陈新昆陈新东两个人似的跑去野,只能老老实实的待在这里,一起来弄糍粑。
几人拿起洗的干净的打糍粑工具,现是陈老爷子和陈老大一起,将这个糍粑弄进石缸里面。
伴随着两人一二一二的声音,糍粑与石缸的撞击声,还有着打糍粑棒子的挥舞声,天已经大明,打糍粑的一天也拉开了帷幕。
陈家的要打的糍粑多,煮的糯米也多,所以是分两次放的。
先前一次,陈老大和陈老爷子一组,与陈老二陈余节一组换着来,打好了一石缸的糍粑。
邓氏几人早已将桌子上面抹好了清油,糍粑一放在上面,几个女人就忙而不乱的开始分糍粑了,最让陈依依意外的是蒋氏,平时一副懒死人的某样,做什么都做不好,除了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