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不良帝后-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女儿如果变坏了不正直他难过,女儿如果正直他还是难过,为什么会有这种进退维艰的选择?
  还不是因为嫁给了那个小皇帝,早就说进宫也没什么好事。
  ****
  早灶膛前,杨厚照打了两个喷嚏,然后道:“一想二骂三叨咕,是谁在骂朕呢?”
  张永不是在看锅吗?就在厨房。
  他抬起头道:“万岁爷,是不是娘娘在骂您?”
  杨厚照回头一脸讥笑:“开什么玩笑?阿昭那么爱朕怎么会骂朕?你想任何人都不能是阿昭。”
  张永道:“那就是国丈大人,不是跟娘娘说悄悄话呢吗?”
  杨厚照又是一脸讥讽道笑:“那是朕的岳父,疼朕还来不及,怎么会骂朕,朕看啊,说不定是老宫女呢。”
  张永:“……”
  怎么什么坏事都往人家身上赖呢?
  他道:“万岁爷,这种无中生有的事,奴婢觉得您不应该这么猜忌老宫女。”
  杨厚照蹙眉,后鄙夷一笑:“那朕就是猜忌她,你能怎么着?”
  张永:“……”
  “万岁爷,您要是这么问,奴婢一点着都没有。”
  杨厚照哈哈大笑:“那不纠结了,阿昭不会骂朕,岳父也不会,可不就是老宫女。”
  张永:“……”
  他打算再争取两句,这时候听见锅里响声不一样了。
  杨厚照忙问道:“是什么声音?”
  张永感觉起锅,然后笑道:“刚刚好,再晚一会,就糊了。”
  张永把火灭了,把两只鸡都起出来,杨厚照从来没亲眼看到过菜是这么出锅的,只觉得肉香扑鼻,比在宫里闻到的都好闻,舔着嘴唇道:“朕想吃鸡腿了。”
  张永馋的哈喇子都流出来,羡慕的道:“四只鸡腿呢,可见国丈大人是事先算过的,万岁爷,您有口福了。”
  那是,四个鸡腿还不得给他两个啊?他可是岳父的好姑爷。
  ****
  吃饭的时候李昭和杨厚照一张炕几。
  李昭自己吃饭,张永给杨厚照布菜,杨厚照想的鸡腿一直没出现,他给张永使眼色。
  可是张永也很为难,宫里吃饭有规矩,不能翻动,所以他找的比较辛苦,还没看见鸡腿。
  李昭这时候突然哇的一声,然后看向旁边的李成玉:“爹,我就知道你会这样。”
  李成玉呵呵笑:“吃吧。”
  原来上菜之前的分菜和盛饭是李成玉和秦姑姑干的活,所以李昭像没成亲之前一样,在碗里发现一只鸡腿,她夹出来吃的津津有味,杨厚照和张永互视一眼。
  随后杨厚照给张永一个眼神,不是还有三个?不要气馁。
  张永示意旁边那一桌。
  那一桌有三个人,李成玉父子加一个小客人,据说是李明瑞的好朋友,看那一点都不拘束的样子,就知道是在李家蹭饭蹭习惯的。
  李成玉将他们菜碗里的两个鸡腿分给小客人一个,又给了自己儿子一个,然后只说了两个字:“吃吧。”
  就再没话了。
  所以这么快鸡腿就剩一个了。
  杨厚照蹙眉看下张永,张永安慰似的给小皇帝一个鼓励的眼神,不是还有一个吗?
  ****
  用过午餐,旁人都当甩手掌柜去逍遥了,秦姑姑和唐姿在厨房洗碗。
  李成玉这时候进来,在餐柜里拿出一个油纸包给秦姑姑:“娘娘爱吃鸡腿,还剩一个,给娘娘拿回去。”
  秦姑姑道:“宫里不让带东西进去。”
  李成玉笑道:“没事,回去的路上就没了,不可能留到宫里。”
  知女莫若父啊,他们娘娘吃喝上确实从来不亏待自己。
  秦姑姑拎着纸包往院外停着的马车方向走,她脚步利落又不失欢快,非常有目标的看着前方,因此没有看着,在她身后,有一双十分幽怨的眼睛在盯着她。
  杨厚照为了找那个鸡腿,跟到了厨房,所以李成玉和秦姑姑说的话他都听见了,眼看着鸡腿被拿走了,他气鼓鼓坐到屋檐下。
  天上太阳耀眼无比,可是地上却没什么热度,就像是他现在在这个家的地位,看似尊贵无比,其实鸡腿都不给他吃,还不如一个外人。
  鸡腿的下落,张永也知道缘由了,一看皇上闷闷不乐,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他走过去劝道:“万岁爷,咱们宫里要多少鸡腿没有啊?不要跟小门小户的人一般见识,不就是一只鸡腿吗?回去奴才让人给你做一百只。”
  杨厚照呸道:“朕是差一口吃的吗?你看看,你看看岳父出的事多让人眼热?
  什么叫剩了一个,有朕的餐桌鸡腿能剩下来吗?怎么可能是剩下的,分明是他们藏起来了。”
  那倒是,张永心想:那鸡腿真香啊,就是怕僭越,不然我早偷吃了。
  杨厚照还在唠叨不停的抱怨:“五个人吃饭的,两个人没有鸡腿,其中一个还是朕,朕难道就不是小辈分了?”
  小皇帝明亮的眼睛满是幽怨,嘴角耷拉着,怨气虽有但更多的是失落。
  可是如果是别人还能去闹一闹,皇后的爹,这怎么办?
  张永道:“万岁爷,想开点,娘娘和小国舅不是人家亲生的吗?”
  “那那个小不点的女孩子呢?”
  张永:“……”
  “看样子是看中的儿媳妇吧?”
  杨厚照攥紧了拳头:“看中的儿媳,那不是还没过门呢吗?朕可是亲姑爷。”
  姑爷是狗,吃完就走了,儿媳妇能一样吗?娶回来相夫教子,那是自己人。
  可是张永也劝不好了,最后道:“万岁爷,您说的对,国丈这事出的有点过分。”
  是吧,十个人有九个都会觉得过分。
  杨厚照看着张永道:“就是不如丈母娘,丈母娘要是活着,怎么会让她的姑爷子没鸡腿吃?”
  张永点头。



  ☆、第四百五十七章 出个绝招讨好岳父

  看着远处的天空,杨厚照抿紧了嘴,那身上华丽的衣服让他失意之态在璀璨的阳光下显得特别好笑。
  倏然的,他眼睛一立,道:“朕可不是会气馁的人,老张,你说,岳父为什么不关心朕呢?”
  张永哪里知道。
  杨厚照眼睛中精光闪动,道:“还不是因为请封号的事,朕都知道了,母后之前就是要给阿昭下陷阱,因为封号的事。”
  张永心里咦了一声,就因为一个鸡腿,万岁爷想这么多吗?
  他道:“不能吧,国丈性格可能就是这样,所以才被人说老实没什么朋友。”
  杨厚照抬起手道:“不是,不是老实,明明就是奸诈,不奸诈的人,能把儿女养的这么好?其实背地里可护犊子了。”
  张永:“……”
  他跟皇上认识的不是一个李成玉吧?
  可是不提李成玉,封号这个事皇后娘娘就不肯要。
  张永劝道:“万岁爷,无功不受禄,您若是真的心疼皇后娘娘,等娘娘生了一儿半女,您怎么给封赏都行,现在只会给娘娘带来骂名。”
  没有那么大的头偏偏要戴那么大的帽子,最后不见得是好事。
  这个道理杨厚照不是不懂,他站起来在廊下走动,后回头道:“可是不然呢,难道朕的岳父,朕想给个封赏都不行,那是不是这天下其实是别人的,根本不是朕的?
  再说,你说不给封号的话,下次来不是还是没有鸡腿吃?”
  为什么偏偏对一个鸡腿这样执着?果然皇帝的世界内侍无法理解。
  因为皇上当然可以觉得天下是他的,可是大臣们会说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百姓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所以啊,到底是不是?
  一个鸡腿就给爵位到底行不行得通?
  张永可不敢让万岁爷上火,继续劝道:“娘娘不是说了?欲速则不达,只是时间问题,万岁爷您等等看吧。”
  一定要等到李昭生孩子才会是李家立了功。
  好像所有事现在都卡在孩子上面了,那如果就是生不出来孩子呢?
  杨厚照摇着头,他好看都眼睛微立起,嘴角是下定决心的刚毅,他用沉着肯定的语气道:“朕的事情,要朕自己来做主,而不是靠什么孩子,要知道,即便是孩子,朕也是爹。
  所以朕要做操纵局面的人,而不是被局面给操纵。”
  看着这样的小皇帝,就像是小时候他们打雪仗,小皇帝带领下的那一队要输了,但是硬是凭着坚韧不拔的韧劲将不会看脸色的,大臣家的孩子联合给打败了。
  那时候小皇帝就是这种表情。
  张永用痴痴的目光看着杨厚照:“万岁爷,您想到解决之道了?”
  杨厚照冷笑:“当然,他们都说岳父无功,那朕就让岳父立功不久结了?”
  可是一个工匠能立什么功?送到西北打仗去啊?
  张永神色不解,带着询问之色。
  杨厚成蹙眉道:“你怎么这么笨?岳父是生意人,当然要在做生意上想办法,可是买卖人地位低,怎么立功?”
  是啊,怎么立功啊,张永心想我不是就纳闷这件事吗?
  杨厚照一指东南方向:“国库空虚,最挣钱的买卖是海上,你说朕如果开放海事,让岳父做市舶司官员,到时候国库里银子多了,岳父不就立功了吗?”
  张永万万想不到皇上竟然想的事这件事。
  税改有内阁帮忙,算是让人安心了,可是海禁是太祖时候留下的政策,又要改?
  这个内阁不会同意的吧?
  就因为一个鸡腿?
  皇上到底怎么想的?
  他眼珠子差点要掉出来。
  *****
  睡了午觉,帝后就要回宫了,这时小四合院里来了客人,是唐太太和唐姿来了。
  李昭和秦姑姑在她未出嫁前住的小屋子里收拾自己,看到院子里有人聊天,李昭笑道:“这个唐太太,我当年没出嫁的时候,天天防着我欺负糖糖,也不叫女儿过来,现在变了个人。”
  秦姑姑早就看出李明瑞和那个唐姿的猫腻,听李昭这样一说:“这样见风使舵的人?那奴婢还是把人赶出去吧。”
  李昭赶紧叫住她,然后道:“把我准备的礼物拿过来,一会我要亲自给糖糖。”
  秦姑姑面带不解。
  李昭笑道:“唐太太不是见风使舵,是心疼闺女,咱们都是女人,试想一下自己娇生惯养的女儿,会舍得嫁给问题重重的家庭吗?
  我娘就是被吴氏害死的,我爹又老实,我那时候因为吴氏也出了大名,所以人家顾及也是理所应当的。
  但是糖糖这个女孩子不错,主要明瑞喜欢,而且唐太太厉害还能算计。
  能算计的丈母娘一般来说对女婿是个祸害,可是如果她家没男孩呢?
  我们这样的家庭,我不在,有个厉害的亲家们也不错,面的吃亏呢。”
  一席话说的秦姑姑眉开眼笑,皇后娘娘的意思,是已经默认了唐姿这个弟妹了,娘娘的眼光肯定不会错的。
  秦姑姑把礼物拿过来,是一对宫里的玉镯,然后递给李昭,李昭接到手之后就让她去把唐家母女情过来。
  唐太太来看李昭,就是想试探下皇后娘娘对他们两家的亲事是什么态度,听说人醒了,赶紧过来。
  当李昭把礼物当着她的面送给唐姿的时候,唐太太就明白了,皇后娘娘对自己的女儿满意。
  这还有什么好说的了,孩子年纪还小,她不好说赶紧把婚事定下来,但是皇后是个侠女,不会变卦,妥了。
  唐太太吃了定心丸,之后又跟李昭说了些家常。
  一听就是个极其聪明的女人,李昭现在有身份,所以不能跟她说宫里的事,她一句都没问过,也不往那上面提,只夸李明瑞的好,还有唐姿都学会了什么持家的本领了。
  没有儿子,知道夸奖女婿,人又精明。
  李昭对弟弟这个未来丈母娘越发的满意。
  说着话外面男人之间的谈话声音大了,都是李成玉在叮嘱一个胖男人的,唐太太知道李昭要走了,识趣的带唐姿退出房门。
  等她走后,秦姑姑进来给李昭披好披风,然后道:“万岁爷说要回宫了。”
  李昭点头。
  秦姑姑想了想突然低声道:“娘娘,万岁爷看着可不怎么乐呵啊。”



  ☆、第四百五十八章 “海禁”

  回去的路上李昭把鸡腿分给杨厚照杨厚照却不要。
  回到宫里,杨厚照也没在宫里呆多久就去前清宫了。
  当稍间中只剩了秦姑姑,李昭道:“我知道为什么生气了。”
  秦姑姑面带询问。
  李昭道:“这还不简单,给他鸡腿没吃,肯定是因为我爹没有给他鸡腿,人嘛,都要志气,既然不是给他准备的,他当然不要。”
  秦姑姑蹙眉道:“咱们万岁爷这么要志气?”
  她那询问的语气分明就是不相信,李昭:“……”
  她道:“嗯,这次要志气了。”
  乾清宫里,杨厚照等着司礼监太监的空余时间,张永见万岁爷闷闷不乐,问道:“娘娘不是给您鸡腿了吗?怎么还不吃,还不乐?”
  杨厚照撇嘴道:“也不是给朕的,朕当然不要?
  要说让母后知道不知道有多心疼呢,她的宝贝皇儿到哪里大家不是当成宝,就被岳父给嫌弃了,肯定要生气。”
  小皇帝幽怨的眼神又来了。
  张永:“……”
  他忙道:“万岁爷不是想出办法了吗?”
  是呀,他要解出海禁,他要设置市舶司,他要让岳父的地位提高,这样岳父拿他的手短,看还冷不冷遇他。
  杨厚照照见司礼监的人是要询问禁海的事,然后拟出开放的章程第二天要给内阁看,看内阁的态度。
  李昭在吃完晚饭后无意间听闻张永和秦姑姑说话,就听到了这件事。
  杨厚照因为鸡腿要解除海禁吗?
  屋檐下,李昭拳头下意识的攥紧,心中如石头投入大海中,顿时激起千重浪。
  提到海禁,其实在宋元都有海上贸易,还很发达,是到了本朝才有的海禁。
  话题又要从太祖说起。
  这样看来,好多人都说太祖是个好皇帝,其实真的没必要,重八兄就是个舍我其谁自私的人而已。
  诛杀开国功臣是为了巩固皇权,诛杀贪官污吏是觉得人家就是应该干活不应该拿钱,他吃过贪官的亏,是报仇泄私恨,一点都不体恤别人。
  至于老白姓,广发纸钞,使通货膨胀,这是变相的搜刮民脂民膏,而且是全国性的,比贪官还可怕。
  然后就说到任性的关闭海上贸易了。
  他挨过饿,所以重农轻商,宋元的商业很发达,他要反其道而行。
  再一个,丝绸之路渐渐成为黄沙,开始没落,海上贸易比较难管理了。
  还有他在打江山的时候,有个很强大的对手,叫作张士诚,他要防备张士诚和方国珍余孽反扑——张士诚是盐商,就生活在海边。
  还有海盗……
  总之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巩固皇权。
  但是这天下再高的墙,再严格的禁止制度,也没办法阻止商业行为,也就是交易。
  王朝禁海这么多年,海上贸易不仅没停止过,现在江南布政司为给皇上赚银子,需将丝绸买到国外去,就是海上贸易。
  广州的港口官方从来没禁止过。
  这样一说,海禁其实无法真正的实行,也不应该实行。
  原因正好是太祖的想法相反的。
  先说最大的难题海盗,沿海一带经常有海盗出没,抢劫沿海人民,如此虎狼丛生之处,要开放贸易,是不是觉得很危险?
  提到这个话题,不免要思考一下华夏五千年历史,为什么边关人民总要侵占我们的国家?
  其实就是为了钱啊,我们的国家富裕,四周都穷,然后我们还设置关卡不和那些民族贸易,所以马市一关,突厥蒙古之类就要挑衅打仗。
  当然,为什么要关闭贸易,也是那些人做生意不讲诚信,再者我们不需要那么多的牛马。
  总之是你开了,对方条件有限,是奸商,不愿意跟他做贸易了,一关闭市场,他就用从你那里获得的粮食钱财来打劫你,如此恶性循环。
  海盗的产生,和四周民族都要攻打中原有异曲同工之处,就是他们想贸易,但是国家不让。
  这些海盗的头目很多都是沿海的中国人,他们有钱有头脑,雇佣日本浪人帮忙抢劫贸易。
  也正赶上日本是战国时代,乱的很,又穷,最愿意做的就是雇佣兵。
  所以解除海禁,贸易正常化了,海盗可能会消失。
  那么这个顾虑没有,就再谈谈解除海禁的更大好处。
  王朝此时金属储备很稀缺,因为都被蒙古人败走了,而现在没有一个严谨的货币制度,还没有金属做贸易货币,那就只能印纸了。
  如果政府能监控好纸币的发行,找好储备金属做比例兑换,其实纸币是十分先进的。
  但是上文说到了,偏偏咱们的太祖觉得这东西既然是钱,由我来印,那我就多印点。
  于是乎百姓不买账了。
  官方又没有金属货币,那怎么办?
  正好海上贸易者有国人最需要的货币金属——银子。
  而且百姓还学奸了呢,不用政府干预,银子兑换物品,就是按照斤两换算,几乎每个人都有一杆小秤是称银子的,这下子皇帝也不能靠滥印滥发来搜刮民脂民膏了。
  如此白银的大量流入,好处是看得见的。
  也有例子,海禁之事,隆庆开关。
  允许在日本和东南亚的交易,这样到了万历一朝,张居正才有底气进行税改,开始以“货币”统一税收,改革才能实现——张居正的税收制度建国之后还在用,所以是成功的。
  也就是说,要想改革,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定要从货币开始入手。
  现在民间习惯了白银,不能贸贸然更改,解除海禁就显得十分必要。
  再一个,大航海时代已经来临,未来国家的敌人再也不是马上民族,而是海上民族。
  未来也不是国家想闭关锁国,就能独善其身过日子的时代,必然要全球相互影响,所以谁取得了海上霸主的权利,谁才能成为强者。
  既然老天给了她回到这个时间节点机会,为什么不提前做准备。
  所以李昭举双手赞成杨厚照的提议,要解除海禁,而且还要长久的解除海禁,这个还不够,中国人还要成为海上的霸主,未来世界才不会被人欺负。



  ☆、第四百五十九章 一支海军是十分必要有的

  可是杨厚照的提议,第二天就被内阁给集体“驳回”了。
  还不是因为海盗的原因,现在沿海地区不太平,谁敢贸贸然开放海市。
  杨廷和就问了杨厚照一句,虽然说的不是这么直白,但是是那个意思。
  “如果因为解除海禁使得沿海地区倭寇入侵,进而进犯中原怎么办?”
  到时候百姓肯定要说皇上瞎折腾了,这个罪名杨厚照不想担。
  首战告吹,杨厚照一天都闷闷不乐。
  但是因为听说海禁的事,李昭这天一直在记录自己脑海中有印象的关于解除禁海的事项,所以并没有关注杨厚照。
  到了晚上,小皇帝躺在床上凝眸沉思,别的心思全没有,李昭才发现异样。
  她问道:“万岁爷现在有心事都不和我说了啊?怎么一个人在发呆?”
  杨厚照回身看着李昭,妻子清澈如泉的眼睛像是会说话,总让人觉得灵动聪明,有心事想跟她谈论。
  可是税改阿昭懂,不可能连解除海禁的事情也懂得吧?
  杨厚照语气都透着无精打采,道:“跟你说了只会让你烦恼,你也帮不上忙。”
  哎呦,还没说呢就知道帮不上忙?
  李昭把着爱人的肩膀,下巴垫在上面然后对着他眨眼:“万岁爷说嘛。”
  她娇嗔的语气情意绵绵,杨厚照对她耳根子最软,哪里还有矜持,把那个遇冷的事全说了。
  原来是没通过啊,李昭想到过这种结果,可是没想到官员们这样保守,思考都不思考就回绝了。
  她佯装思考的样子,眼珠转着,然后才看向杨厚照:“万岁爷,是臣妾想的太简单嘛?既然害怕倭寇入侵,为什么我们不建立一支海军?
  这样一只军队,在海上能保家卫国,还能保护海上的正常贸易,何乐而不为?”
  建立一支海军?
  杨厚照不知道可行与否,可是他骨子里就是喜欢金戈铁马的人,海军来保护沿海的百姓和贸易……
  他眼睛在灯光下渐渐发亮,然后激动的拉着李昭的手:“不管有多困难,朕都要坚持这个提议。”
  李昭的手也用了些力气,给他鼓劲,为了不要落后挨打,必须建立海军队伍,这也是她支持开放海禁的真正原因。
  西北的蒙古人真的已经没办法成气候了,岛屿国家,才是王朝真正的敌人。
  ****
  建立一支海军队伍,这话说来轻巧,可是别忘了,军队是要钱的,打仗更是烧钱的。
  王朝的军政是什么制度?屯田。
  军队自己拥有土地,然后战时一方有敌人,八方勤王支援。
  可是皇上要建立的是什么东西,一支独立的海军?
  也就是这只军队没有田,没有田他们吃什么?要发军饷,军饷哪里来?国库的银子。
  国库的银子呢?
  难道忘了,国库一直空虚,没有钱啊,所以这支海军队伍能建立起来吗?
  再一个,如何能称之为海军,要在海上航行,航行要什么?
  船。
  朝廷哪来的船。
  所以在早朝上,杨厚照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