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不良帝后-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厚照心想,我没看错人,阿昭到底是个重情义的女子,他使劲的攥了攥李昭的手:“阿昭,你这么做,也都是在帮朕平路,朕都记在心里了,谢谢你。”
李昭羞涩一笑:“万岁爷怎么突然间这么正经起来,我们不是最好的吗,你向着我,我向着你,这还用说?”
杨厚照笑的如阳光般灿烂:“还是要说的,不说,阿昭怎么知道朕这么喜欢你呢?朕也喜欢听你说好听的话,朕就是这么肤浅。”
可就是因为他“肤浅”所以她才能一改曾经的脾气,愿意为他做任何事,深沉的人,都内敛,喜不喜欢放在心里,没办法知道,她会觉得受伤。
李昭看着杨厚照贱兮兮的笑容发自内心的笑出来,他们可真是天生一对。
****
但是令杨厚照和李昭没想到的,锦衣卫不过是要调查下宁王,杨廷和就开始来给宁王求情了,当然,杨廷和的说法也非常现实,李蓉已经死了,死无对证,宁王是亲王,就凭着几个人的证词就开始调查宁王,未免让人不服气,对杨厚照的名声影响不好。
杨厚照当时没表态还要不要继续,先让杨廷和回去了,他回来把这件事告诉李昭。
“阿昭,你之前说宁王行贿百官,朕还有点不信,首辅先跳出来了,这回朕信了。”
李昭也很意外,杨廷和那么聪明的人,就不怕引火烧身?竟让敢参与宁王的事了,再想想,也就了然,杨廷和肯定是收过宁王的钱的,怕宁王出事了咬人,他作为首辅,本身也应关注这件事,给出对策也正常,这时候他什么都不说,才引人怀疑。
不过很可惜,他们都知道他收过宁王的钱,怎么这样都遮掩不住了。
李昭问道:“那万岁爷觉得怎么办?”
杨厚照道:“张永并没有在宁王的宅子里找到那些去监狱探视的人,都对不上,所以到是真的不好对宁王下死手。”
嫁祸宁王的人,也是非常聪明了,因为如果是收买了宁王院子里的人,一旦找到人,也是线索,其实他们也很危险,所以还是不要露出马脚的人。
那么这么一来,不管是嫁祸的人还是宁王,线索都断了,对方只是放了烟雾弹,还会让他们对宁王保持深度的怀疑和警惕,的确是个高招。
李昭道:“那就先控制他不要让他回江西,咱们也不处置他,让他自己想明白咱们要什么,来配合,兴许比原计划还好。”
原计划,李昭也没想过要杨宸的命。
杨厚照道:“而且表面上也不可以放松对宁王的控制,让真正的凶手放松警惕。”
是啊,真正的凶手能是谁呢?李昭总有种感觉,真相和她就是咫尺的距离,但是中间就隔着什么。
内侍通传,张永求见。
杨厚照笑道:“是不是有线索了?”随后对着门口道:“快进来。”
张永和是谷大用一起来的。
谷大用先道:“万岁爷,蒋十三的尸首在城外找到了,他应该是逃往西北去,但是路上被人杀了。”
李昭道:“是被人杀的?”
谷大用点头:“是被人杀的,但是是在官道两旁的林子里,没有证人。”
李昭看向杨厚照道:“心狠手辣啊。”
这个蒋十三,为了对方,亲人早就偷偷遣走,还是冒着诛九族的危险做这种事,最后却被灭口了,可见他应该是个重情义的人,对方却不一定。
杨厚熜蹙眉道:“那岂不是没有线索了?”
张永脸上露出一丝微笑;“万岁爷,奴婢又找到了新的线索了。”
☆、第六百八十四章 找到李时珍
“娘娘让奴婢还从李蓉入手,奴婢找到了十五那天晚上,见过李蓉的一个宫女,她知道李蓉当然见过谁,是兴献王府的官员,万岁爷,您也认得,叫做张璁。”
李昭眼睛微微睁大,看着张永:“张璁?当初那个礼部观正?”
杨厚照道:“朕想起来。”说着看向李昭:“当年咱们大婚,这个张璁可帮了不少忙,但是钦天监的人说你们二人八字相克,张璁会给你带来麻烦,朕就把他调到外地去了,两年前吏部把他调到了兴献王府,帮兴献王管理产业了。”
李昭当然知道张璁了,她想了想,把张永等人先退下去,然后把张璁和杨厚熜的关系给说了。
“万岁爷,这张璁上辈子就是杨厚熜的首辅,他为什么会跟李蓉联系?”
任谁知道自己的皇位,死后会是别人继承,都不会高兴。
之前李昭跟杨厚照说上辈子的事的时候没有提到兴献王杨厚熜,现在是杨厚照第一次知道,他死了之后杨厚熜会当皇帝,可是现在他还活着呢,听着就很膈应。
不过他倒是不会因此就杨厚熜有偏见,他认真思考李昭的话,后眼睛一动道:“兴献王或者张璁两个人,会不会跟你和李蓉一样啊,都有记忆,所以才提前就勾结在了一起。”
李昭有些难以置信,那是天漏了吧?
可是你不得不怀疑这其中有很大关系。
李昭低声道:“张璁的可能性会不会更大,当年钦天监的人是怎么说的?”
杨厚照眼睛转着思考了很久,后提起头道:“把钦天监的人再叫来,再把张璁叫来,看能不能看出什么。”
看出是什么,能让钦天监的人指证张璁吗?
张璁可是文官,如今的钦天监,已经沦落到神棍的位置,骗骗后宫女人还行,去指责文官,文官会有情绪的。
李昭道:“其实证实不证实都不要紧,咱们心里有数,提防着他们未卜先知就行了,而现在既然有人指证当时张璁认识李蓉,可以叫张璁来,让宫人指证,拷问一翻,谋杀皇上,这才是可以治罪的地方,咱们顺便能把兴献王给办了。”
杨厚熜可不是杨宸,李昭说起来不心软,做起来也不会手软。
杨厚照在地上走了几圈,然后回头道:“就算有人能指认李蓉和张璁接触过,说了什么,谁能知道吗?李蓉已经死了。”
所以所有的都死无罪证。
李昭道:“那万岁爷的意思?”
杨厚照抬起手道;“朕想到了,如果真的是兴献王干的,他不是嫁祸给宁王吗?朕就按兵不动,看他自己出什么对策,咱们以不变,应万变,朕又不着急,着急的是他们啊,所以总会露出马脚。”
要等证据确凿了把人一网打尽,让天下人都没话说。
看着杨厚照胸有成竹的样子,李昭蓦然就笑了,小狼狗真是越来越稳重,对,反正杨厚熜已经记在他们的账本上,看着他自己作死多好?
****
虽然杨厚照说以不变应万变,但是不是什么都不做,起码张璁和蒋十三或者兴献王跟蒋十三有没有什么关系,这个要查,而且宫人说见过张璁和李蓉来往这些消息,杨厚照也让放出去,他要看所有的人,听到这个消息都会有什么表现。
收获很多,宁王就开始喊冤,要见皇帝,杨厚照要拖着他,没说见,也没说不见。
兴献王主动进宫澄清,张璁已经回封地去了,不然他肯定让张璁来对质,杨厚照表现的十分仗义和大度,说这种事锦衣卫都没查到,可能是谁放的风声来陷害兴献王,让杨厚熜不要多心。
在大家眼里,杨厚照向来都吊儿郎当不靠谱,也是非不分,所以杨厚熜好像真的就放心了,他提出年过完了,要回封地去,希望皇上同意。
杨厚照当场就同意了。
杨厚照回来之后把杨厚熜的请求跟李昭说了,当时张永等人也在场,张永急道;“万岁爷,那不是放虎归山吗?”
李昭在一旁笑道:“就是要放他回去啊,当时本宫以为他无意挣储君之位,所以不把世子送进宫,但是十五之后他又留下来,显然就是有问题,现在张璁一暴露他就要走,更说明做贼心虚了,这样的人,你不需要怎么动手,他自己顶不住压力,慢慢就会现出原形。”
而且李昭知道,杨厚熜虽然聪明,但是那是后来的时候了,越年长,越老练,刚即位的时候也一样沉不住气,比如为了给老兴献王挣封号,不是很快就和杨廷和闹不和了吗?后来他是因为明白了,他才是皇帝,所以才能赢了所有人。
上辈子他根本不需要跟谁争皇位,皇位就是他的,这辈子怕是他要用尽浑身解数来争取了。
杨厚照看向李昭道:“朕也是这个意思,朕觉得,当务之急,他们谁都不重要,朕的子嗣最重要。”越听李昭说上辈子的事越生气,不就是欺负他没孩子吗?这辈子一定要生个孩子出来才行,只要他有孩子了,这些人就都消停了。
他问张永:“那个李时珍,到底找到了没有?别光顾着李蓉这边,李蓉不都死了吗?把李家灭族,找李时珍来才是关键。”
张永诧异的看着皇上:“灭族?!”然后看着李昭。
李昭:“……”
当然是灭李蓉的族,难道她是被行刺的人,还要灭她父亲弟弟不成?
杨厚照也蹙眉的看着张永:“李成才一家啊,别人就算了,就说朕要给皇儿积德,不想伤及众多,李成才夫妇对李蓉有教养之责,李蓉却敢谋杀皇帝,罪无可恕,就灭他一家,总不会有人说什么。”
这样也是把李蓉的案子结了,宁王扣押,兴献王放走,背锅的就是李蓉。
李昭也是非常同意杨厚照这个结果的,什么奶奶不奶奶,伯父不伯父,那伙人要吃他们一家的时候,可从来没想过他们是亲人,所以杀。
既然有皇上下令要灭李蓉一家,张永很快去办了,这里李家的鸡飞狗跳暂且不提,事隔了五日,谷大用终于带回了李时珍的消息。
他先跟张永接的头,有着一脸劫后余生的庆幸道:“有人暗杀李大夫,还好我们赶去的及时。”
☆、第六百八十五章 谁干的?
李昭的身体已经与从前无异了,这几日杨厚照忙着收集宗室资料,一直在乾清宫处忙,李昭因为天气好,带着元宝到后院散步,其实也是因为要杀李蓉一家的事,让李昭很不开心。
——有个御史上书,说既然是抄家灭族的大罪,就应该连着皇后家一起抄,如果不抄皇后家,那么李家也只有李成才夫妇有同罪,其他人无罪。
也不知道这人读书是怎么读的,他根本就不懂皇后跟李蓉家里的矛盾,也或许他就是懂,但是一定要跟皇后做对,或者标新立异想人引注目,反正他的意思,要么李成玉一家没事,吴氏就应该没事,要么吴氏有事,李成玉和李明瑞也应该一起斩,捆绑罪行,是不是很让人生气?
李昭当然可以让杨厚照打人一顿,他们愿意怎么行刑就怎么行刑,但是仔细一想,如果李成才夫妇死了,吴氏其实也没什么指望,反倒是留着她看她受苦好一点,正好她还瘸了。
而留下吴氏,李蓉的那些哥哥也能活着,其实无辜的人,李昭并不想下狠手,她本来就很反对连作的刑法。
所以到底要不要留下吴氏,李昭还没想好。
元宝应该是发现了草地上的嫩芽,在撒欢的刨土,李昭也在找春天的痕迹,秦姑姑带着两个宫女到来,等走近皇后身边的时候,她让宫女停下来,自己走过去:“娘娘。”
李昭听秦姑姑语气谨慎小心,一回头,正好对上秦姑姑严肃的眼睛,李昭低声道;“又出什么大事了?”
秦姑姑道:“奴婢从乾清宫过来,张公公和古公公正在找万岁爷回话,李时珍大夫一家进京了,随时等待召见,不过李大夫在京郊的时候,遇到了匪徒打劫,差点丢掉性命。您说怎么会这么巧呢?”
皇后子嗣艰难,要寻找名医的事,已经不是什么秘密,皇后在之前就接见了一百多个民间医生的诊治,所以找李时珍这件事,许多人都关注着呢,也就是说,很多人都知道皇后在努力的找大夫想生孩子,现在却有人要暗杀这个大夫,当然巧,十分的巧合吧?
李昭想都不想,回头道;“这还用说,有人知道李大夫的高明,深怕本宫有身孕断了他们的念想,所以就想杀掉李大夫呗。”
秦姑姑也是这个意思,她低声道:“娘娘,您说谁最有嫌疑?”
宗室所有人都有嫌疑啊,皇上生不出来孩子,他们每个人的子嗣都有可能成为接下来的皇位继承人。
李昭站起来拍拍手,看着天空想了想:“这事还真的不好直接判断,只能排出两个人,兴献王如今惹了祸,正要夹起尾巴做人,他肯定不敢,宁王的所有都在掌控在锦衣卫监视中,他已经失去优势了,所以也没必要,那么除了这两个人,其他人都有可能。”
随后李昭又问道:“张永和古大用说没说?一点线索都没有吗?”
秦姑姑道:“奴婢听着太震惊,还没有继续听,就回来跟您说了。”
李昭道:“咱们也出不去,破案的事就交给男人们去做,本宫还是看病吧!
李大夫不是已经进京了吗?跟皇上说,把李时珍和张景瑜都安排在薛立斋府上,明日大张旗鼓的进宫为本宫诊病,这个消息要放出去,放出去之后,到底是谁要害李大夫,兴许能摸到线索。”
秦姑姑抬头一看,灰绿相映的宫殿景色中,年轻的皇后姿态慵懒,如漓江水一般清澈的眼中写着淡淡的笑意,她是那么的安定自若,所以到底是谁要杀李时珍都不重要,皇后心里有数该怎么把人找出来,别的事,对皇后来说,确实看大夫重要。
*****
有人暗杀李时珍的事,随着李时珍进京,也都传开了。
内阁中杨廷和找到大理寺卿:“李时珍是在京郊遇到危险的,虽然皇上的锦衣卫和东厂一定会查,但是兹事体大,大理寺这边也不要闲着,协助甚至要比锦衣卫还尽责的查看,尽量找到凶手。”
李时珍涉及到皇嗣,陆宏怎敢掉以轻心,只道:“有元辅大人下令,卑职就敢放肆一博了。”
陆宏听完杨廷和的交代后走了,他前脚出门,后脚王琼就进了杨廷和的屋子。
“元辅大人。”
王琼的进来,甚至是和陆宏出门同步,也就是说,王琼很有可能在门口就听到了屋里的声音,但是他也没有避讳这个。
杨廷和直接道:“王大人都听见了?”
杨廷和的值班室装饰的大方简单,除了一张翘案特别厚重好看,王琼没什么太看得上眼的东西。
杨廷和就站在翘案后,王琼进来后先坐下,然后抬起手:“元辅大人,咱们坐下说。”
好像他成了主人了。
不过这王琼跟李阳东或者杨廷和自己性格都不同。
王琼有点不拘小节,但是讲话的时候嘴很甜,也喜欢揣测上级的意思,谄媚也是有的,但是为人上又找不到错误,做事认真且正直谨慎,所以是个真正的外圆内方的人。
杨廷和和他搭档这么久,还是觉得王琼很奇怪,但是也不好挑理,更不好说什么。
杨廷和坐下去,还说问方才的话:“你都听见了,李时珍遇袭,你有什么看法?”
陆宏临走说的那么郑重,难道还不知道谁干的?!
王琼道:“大人,在卑职说卑职的看法之前,您先给卑职透个底,您到底知不知道皇上接下来的目标是做什么?如果您知道,您就能知道卑职的想法。”
小皇帝自打登基以来,看似胡闹,但是做了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举动,从进士收地,开放海市,军政改革,他就没消停过,这些都是事关王朝发展的大举措。
现在因为子嗣问题,看似是宗室自己要留在京城,难道不是皇上故意引导的吗?
皇上做的一切事情就一个字,钱,宗室的土地在他眼里就是钱。
所以小皇帝这次的目标是要打击宗室。
反过来,宗室也不见得无辜,皇后子嗣艰难,要找名医看病,一个民间医生有什么好暗杀的?这是为了绝皇上的后,所以很有可能就是宗室干的。
☆、六百八十六章 厮杀已经开始
皇上要改革,一个人不行,要大臣帮忙,内阁帮忙,杨廷和明白王琼是支持小皇帝的,现在是来看他的态度。
杨廷和一笑道:“我已经让陆宏去查了,您说有什么罪名,比打家劫舍持强凌弱还让人反感呢?您想处置谁,有这样的罪名不好办?“
所以在这件事上,他是支持小皇帝的,宗室人口太多,占领那么多财产和资源,确实应该整改一下了,取宗室产业,可以让文武百官吃饱好几年,明显皇后不孕,这是个非常好的时机。
王琼也明白了杨廷和的意思,能得到杨廷和帮助改革,当然是大好事。
王琼现在已经彻彻底底是皇上的人,从皇上和皇后说出,天下的症结在土地,他们两个的荣辱名声,都不如让国家变好更重要的时候,他就彻彻底底被皇上臣服。
人过留名,既然有机会,他是读书人,为什么不做一些为国为民的大事,名垂千古呢?跟着皇上没错的。
可他一个人,势单力薄,杨廷和不算是皇上的人,也不是杨廷和有反心不忠实,杨廷和是政客,政治家,要的是权,有权了这个国家要变成什么样,他可以自己去改,或者坚持以往的,大家的利益,他不改。
王琼比杨厚照要了解杨廷和,杨廷和十分爱权利,所以不喜欢小皇帝太有主意,但是他也有手腕让下面人都听他的,所以杨廷和一旦肯协助改革,什么事都能事半功倍,就是这样一个刻板固执,让人不喜欢,但是王琼也知道,合作关系是最好的,让杨廷和加入皇上战队,削弱宗室力量,现在正是好时机,也是好的选择。
但是杨廷和是权衡过才决定支持小皇儿的,纵然支持,这样没有大局观的首辅,还是让人意难平!
听了杨廷和看似发自肺腑的言论,王琼慢慢笑了:“卑职最钦佩的就大人的政治手腕,有您帮忙,皇上能心想事成。”
但是他不欣赏他的行事风格!
杨廷和看着王琼笑眯眯的眼睛,突然觉得十分碍眼和讽刺,他很多事都是不支持皇帝的,但是这个王琼却极尽能事的拍皇上马屁,所以他也不喜欢他。
王琼现在有点讽刺他的意思,是在说他根本阻止不了小皇帝要变革,只能帮忙同意。
杨廷和心里不高兴,但是表面上没说什么,道:“忠君之事嘛。”所后又道:“那王大人可有眉目,您觉得是谁这么大胆,要谋害李时珍?”
王琼笑着摇头:“卑职也不是刑名,大人您真是为难卑职了,卑职觉得,在没有证据之前,怀疑谁都不好,但是卑职还知道一件事,就是正好那伙人出现,先前张永派去找李大夫的锦衣卫就出现了,还拿住了两个嫌犯,您说巧不巧?”
事件的经过杨廷和也听说了,两个嫌犯暂时还没招供,但是这不是王琼要说的重点,王琼的意思,这么巧,难道不是皇上算好的,他大肆宣传要给皇后找名医,找李时珍的时候也非常高调,难道不是在故意这样做,请君入瓮吗?
现在怎么样,就真的会有人去杀李时珍。
所以小皇帝,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小皇帝了,比政治手腕和谋略,一直在进步。
这也是杨廷和在宗室这件事上要跟小皇帝妥协的原因,不妥协,小皇帝也肯定是胜利者。
可能,现在小皇帝都已经知道是谁干的了。
杨廷和笑道:“巧,非常巧,所以接下来,咱们有很多事要做了。”
…………
清宁宫偏殿的灯盏陆续熄灭,正殿屋檐下的小灯笼还灯火通明。
杨厚照忙了一天,吃饭的时候李昭也没打搅他,这到了晚上上床,才有时间说正经话。
“万岁爷回来之后就胸有成竹的样子,还很高兴,可是臣妾可听说了,要杀害李时珍的人,皇上抓到两个人。”
李昭的手一直在杨厚照胸前画圈,杨厚照翻身压上她的身:“朕完全感觉不到你在关心正事,你好想更关心朕。”
杨厚照低头亲着李昭的耳朵和脖子,他故意用舌头舔人,他掠过的地方都说湿嚅一片,李昭推着他:“别烦人,好痒的,您到底说不说,人家挺急的。”
杨厚照抬起头道:“真这么急吗?”
李昭点着头。
她脸颊粉嫩的红,像是桃花盛开一般,杨厚照早已经心猿意马,一边摸摸索索,一边含糊不清的道:“那两个人不招,但是是湘江附近的口音。”
李昭突然间愣住,扳着杨厚照的肩膀道:“庄王?他的封地在两湖啊,是不是他派的人?”
杨厚照摇头道:“张永叫了属下熟悉湘江口音的人细听他们说话,发音是,但是语调已经变了,感觉又是有人栽赃嫁祸,可以模仿的。”
杀李时珍是宗室所有人受益,傻子才会故意暴露身份,那不是为别人做嫁衣,所以另有阴谋才可能。
杨厚照都是笑嘻嘻说的,李昭嗔怪道:“您就直接说吧,是不是知道是谁干的?”
杨厚照挑着眉毛,一脸轻浮的样子:“咱们再来扮演女王大人吧,你陪朕玩,朕就告诉你。”
这小子一天到晚怎么就想着这种事呢?
李昭有些生气的坐起来,又怕扫杨厚照的兴,想了想道:“明天约了大夫给咱们请脉,我听说这种事太频繁对生育不利,兴许大夫会告诉咱们节制呢,您今晚忍一忍。”
杨厚照又把李昭拉着躺下去,他侧着身子,不满的看着李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