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不良帝后-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回宫后对那“女人”念念不忘,第二日来找,人不在店里。
  今日又出来,正好就碰见韩太太买镯子这件事。
  他和赵瑾在门后站了很久,听见了李昭被退亲了,听见了李昭是女子。
  又听见韩太太侮辱李昭,正好提到他,就出来帮李昭打抱不平。
  没得到韩太太的回复,杨厚照继续追问。
  “我就问你,是不是你说她不能当皇后?那咱们打个赌,她要是当皇后了,就让你儿子进宫当太监。”
  韩夫人不认识皇帝,气得跳脚:“你是谁啊?你有病吧,我跟我外甥女说话,有你什么事?”
  “想知道我是谁?成全你。”杨厚照一歪头,痞态尽显:“我就是……唔唔唔。”
  就在他要自报家门的时候。
  “少爷,使不得使不得。”
  “唔唔唔……”
  赵瑾怕皇上胡闹,暴露了自己的身份,赶紧转移话题看向众人。
  “看什么看?我家少爷要买玉器,还不伺候?”
  彪叔和春生懵懂的看向李昭。
  李昭这时候还是猜不出杨厚照来历,但生意人,进门就是客。
  她柜台下打给彪叔和春生打了“赚钱要紧,和气生财”的手势。
  彪叔明白,手指比划一个圈“妥了”。



  ☆、第七章 少年(三)

  杨厚照终于在赵瑾的安抚歇了火气,同意将时间和空间留给李昭自己,让她好好教训这个韩太太。
  韩夫人好心情被人打断,又不知对方底细,不太敢发火,一甩袖,将桌上玉器拢在怀里,转身要走。
  李昭看见了叫道:“二姨,上好的和田玉,二百两银子。”
  她还没给钱。
  韩太太转过头看着李昭,方才李昭谦和恭敬,不是不计较她退婚的事吗?
  既然不计较,怎么还要钱?
  那可是二百两银子,二百俩够一个三品大员两年的俸禄了。
  “你怎么不去抢呢。”
  李昭指着奇玉坊室内招牌。
  “奇玉坊,京城贵人都知道的地方,只有贵和更贵之分,但可从来没人说我抢,您要是没钱,就去别家好了。”
  奇玉坊只做有钱人生意,这就是李昭开店的宗旨。
  李昭,她是个穿越女。
  现代社会的社会学研究员,三十岁发生了意外,胎传回到一四九三年,也就是弘治六年。
  如今国号已经从弘治改成了正德元年,李昭已经在古代社会度过了十六个春秋。
  李昭学的是社会学,没什么过硬的真本事,就是研究社会现象有一套。
  古人阶级分化比现代人严重,穷的穷死,糊口都勉强,哪里还有钱消费。
  富人可比现代人富多了,钱多的没地方花。
  这些富人不犯愁温饱问题,就要想着享受,而最大的享受,就是高人一等。
  所以富贵者要的就是尊贵和与众不同。
  奇玉坊的玉器基本上没有重样的,独一无二,绝版,奢侈品……
  客人也从来都不会嫌贵,只嫌不够贵,所以才能在京城这样的卧虎藏龙之地崭露头角。
  而韩家的家世,根本就卖不起奇玉坊的贵重东西。
  韩良人读书止步举人。
  在本朝,不进士不入翰林,举人的学历实在不够瞧,一般都没有官职派给他们。
  韩良人又久考不中,年岁大了走关系才得了个九品京官,在兵部当文书。
  本朝官员俸禄很低,尤其是京官,三年穷知县,万俩雪花银,地方官员才有油水。
  韩良人的俸禄勉强能让一家七口糊口,难以维持别的生计。
  所以韩太太才会经常去李家借钱。
  韩太太听出李昭的讥讽,气的老脸通红。
  韩澈中了探花,巴结的人多得是,二百两银子算什么,以后会大富大贵,李昭不应该巴结才对?
  更何况是李昭店,不拿白不拿,凭什么给钱?
  韩太太也不硬碰硬,换了和善打法道:“没带那么多现银,明天给你送来,再者说,你表哥定亲,你不表示表示?这个就当贺礼了。”
  恬不知耻!
  彪叔火气又升上来,挡在李昭面前对韩太太吼道:“我做生意十几年,你这样子的还真是少见,给儿媳下聘礼的东西也能赊账赖账,你就不怕你那镯子套不住,儿媳妇跑了,我戳你脊梁骨,戳你……”
  “呸呸呸……闭上你的乌鸦嘴。”韩太太心里犯了膈应,继而看向李昭:“送表哥一个镯子心疼到要骂人?你就是不想你表哥好了是吧?”
  不给钱还诬赖别人害她,世上怎么会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李昭眼珠一转,心生一计,笑呵呵道:“那你拿走吧。”
  真的这么轻松几句就不要钱了?
  韩太太大喜,转身就走。
  怒火中烧的彪叔看着李昭:“你什么时候这样窝囊。”



  ☆、第八章 少年(四)

  李昭笑而不语,别人不仁,她不能“当面”不义。
  “你要是不要这个钱,我就把你店封了。”
  就在李昭胸有成竹的时候,“看玉”的少年放下玉器,走到李昭面前气鼓鼓的说着。
  关键问题和他有关吗?
  李昭和彪叔都懵了。
  杨厚照星目瞪着李昭,满满的警告,就差在脑门写着“你看着办,不办肯定要翻脸”。
  李昭心想也是,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人家替她打抱不平,她要是自己不争气,怎么能对得起人家?
  李昭趁着韩太太还没走远,假意安慰彪叔道:
  “无妨,杨阁老家跟咱们不是有账目没结,既然是给她家小姐下聘,二百两银子记在杨家账上就行了。”
  大户人家购买东西,都是月结,刚要下聘的亲家,什么人家会把账目赊到对方头上。
  韩太太小跑着回来:“你敢,你这不是诋毁韩家,破坏你表哥的姻缘,宁拆十座庙,不拆一桩婚,你小小年纪怎么这么缺德?”
  李昭道:“你庆幸吧,我本来想放在心里不跟你说,到时候等着杨家找上韩家,我好看笑话。是别人以为我窝囊,我才警告你的。”
  所以她是腹黑,为了那少年才改变策略的。
  韩太太一看,少年一脸惊喜的看着李昭,而李昭眼里含笑,面若春风的看她。
  分明是小人得志。
  韩太太气得跳脚:“你敢?”
  “账册拿来。”
  李昭一声娇呵,伸出手,气势十足,震的韩太太一愣。
  彪叔和春生很狗腿的将杨阁老家的账簿放在李昭手上。
  李昭刷刷几笔,填上镯子钱,也写明了谁赊的账和用途,用实际行动告诉韩太太,她敢。
  韩太太识得那几个字,怒火中烧:“反了反了,你这忘恩负义的狗东西,你娘死得早,要不是我可怜你弟弟,就凭你那一棒子打不出屁的爹,你弟弟早死了。是谁喂你们吃喝,是谁愿意跟你破落户定亲,拿你个镯子是看得起你,那些人情不要钱?”
  终于开始翻旧账,说李家欠她。
  终于开始说实话,她看不起李昭。
  王氏在生弟弟李明瑞的时候难产,为什么会难产,是因为李昭的奶奶要给大儿子修房,逼着王氏拿钱。
  这又是一桩公案,总之李老太太偏心大儿子,气死了小儿媳。
  李明瑞刚出生就没了娘,没有奶吃,正好韩太太生了最小的女儿,就给李明瑞喂了半年奶。
  本来吃人奶水,犹如喝人血,李昭一家三口应该十分感激韩太太才对。
  可是李父已经给儿子找好了喂奶水的女人,是韩太太想赚钱,自告奋勇找上来的。
  就因为这半年奶,李父给了韩太太半个房子钱,比找好的奶娘多出十倍。
  李家买奶喝,花过钱的。
  李昭也不恼:“您要算账,那很好,我知道你们家难缠,所以这几年借给你们家钱都让你写了借据,你还记得吧?以韩澈读书的名义,你少说也拿了我两三千俩银子了,什么时候还钱?我也很想跟韩家算账,好划清界限,您把钱还我吧。”



  ☆、第九章 一见钟情(一)

  借据,那是什么玩意?!
  韩太太提钱就红眼睛,从来不认的。
  她扯着大嗓门喊:“不孝啊,哪有外甥女找姨母算账的,这世上怎么会有你这么不孝的东西。”
  李昭道:“您别好笑了行吗,我和弟弟孤苦无依,您施舍个饼子都得要三分回报,这么没有人性,你还谈什么孝道?古人云,君虽尊,以白为黑,臣不能听;父虽亲,以黑为白,子不能从,君父之言犹可分辨,何况二姨,我没有不孝,因为我不需要孝顺你。”
  不是不孝,是孝不孝都和一个姨母没关系。
  李昭向来和煦的脸染上寒霜,眸子中的冷,倒是比威严壮汉还要恐怖些。
  韩太太害怕,心中打了个突。
  脑海中倏然想起李老太太打骂李父时,李昭拿着擀面杖追打老太太的情景。
  这么个东西,别看外表斯斯文文,自己的奶奶都敢打,她是个不服管教的玩意儿。
  韩太太正纠结着,突然砰的一声:“好啊!”
  屋里的人都吓了一跳。
  却是杨厚照高兴的在拍桌子。
  “父虽亲,以黑为白,子不能从,我也读书,怎么就没读到这样的句子,好呀,可惜我爹死了,用不上了。”
  他眼睛亮若星辰,看着李昭如看着神圣。
  李昭:“……”
  什么样的人,能把忤逆之言听到心坎里?
  也定然是离经叛道的人。
  而且现在是叫好的时候吗?
  李昭对这个不熟悉的少年起了些许兴趣。
  那边韩太太又想要镯子又不想花钱,可又害怕李昭,急的捶胸顿足。
  李昭白天哪有时间找她要钱?
  从少年那里会过神,指着账本:“要么拿钱帮你划掉,要么放下镯子帮你划掉,要么嘛,你走吧。”
  清脆好听的声线,透着威胁。
  韩太太无奈之下她拿出二百两银票拍在桌上:“不是没有,让你狗眼看人低,我儿子以后能赚更多的钱,咱们走着瞧。”
  终于送走了瘟神,店里又来了新的客人,李昭要去招待,杨厚照隔着柜台挡住她。
  “爷等你这么久,你当爷是空气啊?”
  差点把他忘了。
  李昭拱手道谢:“多谢您方才仗义执言,您想选什么,在下帮您挑。”
  杨厚照露出洁白的牙齿,笑容干净明朗。
  “我叫杨寿,你呢?方才听你自称李昭,真名字假名字?你是女孩啊,哪个昭?日字旁?”
  啊?!
  古人不是很守礼法,这人怎么明知道她是女的,还东问西问?
  好像不是来照顾生意的。
  李昭想起一个词汇,搭讪。
  嗯哼?!
  不过李昭不拘礼,即便不喜欢轻浮的人,也不会得罪潜在的客人。
  恭敬回道:“就是您说的那个昭。”
  杨厚照见李昭态度极好以为她也喜欢自己。
  “我盯你两三天了,之前我就跟狗腿子们说,你是女的,他们不信,你看爷这眼睛多毒……”又指着附近:“这一片我刚来,不熟悉……我最喜欢上街买东西了,我家就没有街上这么热闹,只有一群老头子吵吵闹闹,管你往东,管你往西,我都烦死了,不愿意见他们……对了,等我混熟了谁欺负你你就跟我说,提我名字就管用。”
  絮絮叨叨。
  这家伙竟把本应该存放在心里的所作所为都说出来。
  这个搭讪是做了功课的。
  李昭开始认真的看着这个少年,心里起了防备,别还跟踪她吧。



  ☆、第十章 一见钟情(二)

  少女的注视,是那么专注,目光灼灼,像是一团火焰,要将人融化。
  她那精巧殷红的唇,如诱人的樱桃,等着他去品尝,
  杨厚照感觉到自己的心在怦怦乱跳,
  一见钟情!
  二见倾心!
  也不过如此了。
  只想找个清净的地方与她看个够,说不定还能一亲芳泽。
  杨厚照捧着胸口的“小兔子”低声问:“有雅间吗,我想跟你单独说话。”
  说完暗示性的眨了眨眼。
  李昭心想,先是搭讪,做过功课的搭讪,现在都开始抛媚眼了。
  那下一步是不是要图谋不轨?
  她生平最恨那些轻浮男人,心生一计。
  “有,我带你去,来呀……”
  女孩子极低的声音,故意放缓的语气,有着一丝妩媚。
  杨厚照哪里还抵挡得住引诱,激动难忍的进了柜台里面。
  而雅间,就在后门的楼梯处。
  彪叔阅人无数,忙碌中见这少年笑容痴傻,怕李昭吃亏,对她使眼色不让她去雅间。
  李昭给了彪叔一个安心的眼神。
  这个眼神用过多次,没有一次吃亏。
  彪叔打了个手势——“妥了”。
  李昭和杨厚照到了雅间门口,不想赵瑾跟在后面。
  李昭道:“那可不行。”
  看着杨厚照:“我只跟你说话。”
  又是撩人心弦的话语,像那轻柔的羽毛一样划过心迹。
  杨厚照正血气方刚的年纪,哪里受得了,手轻轻一推赵瑾。
  “一边去。”
  二人进了屋,李昭反锁上门,杨厚照大喜过望,拉起她的小手就要亲近。
  “你可真是可人,一会和气,一会霸气,一会又羞涩宜人,又知我意,跟我回去吧……我封你……”
  皇后二字没说出,就觉得背后一疼。
  杨厚照大叫:“什么东西?”
  原来李昭为了防身,常年在袖子里准备擀面仗,这杨姓少年举止轻佻,一看就是惯犯。
  “欺负人欺负到老娘头上了,让你看看我是不是那不正经的人,打死你丫的。”
  杨厚照被打的抱头鼠窜。
  “忘恩负义,你被人退亲,我还帮你呢……”
  李昭心中突然涌上一丝悲哀。
  “就因为我被退亲,就能任人凌辱吗……”
  “你误会了,误会了,我看上你了,想带你回去,你不信,咱们可以去你家,我明媒正娶。”
  “想报复我是吧?还想知道我的家……”
  不管杨厚照怎么解释,李昭都穷追猛打,杨厚照疼的大喊救命,门外的赵瑾急踹着门,却始终进不来。
  这样下去会不会被打死?
  杨厚照从来没受过这样的委屈,有心翻脸,可又舍不得伤害这不拘礼法少女,急的什么一样,突然心生一计。
  大喊道:“停,我买玉器……”
  果然管用,李昭停下擀面杖,用审视的目光看着他。
  眸子黑漆如墨,即便是愠怒不信任,也是那么英气好看。
  杨厚照再次怦然心动,同时心想:“我怎么这么贱,她越泼辣,我却越喜欢。”
  为了讨好美人,看出李昭爱财,投其所好,杨厚照整理好衣物傲然的看着李昭。
  “是啊,我要买玉器,要你们店最好的玉器。”
  李昭语带试探:“我爹雕了一个大活,八骏齐奔,一千两?”
  杨厚照呸。
  “一千两还是大活?你看不起小爷,不上万的不要跟我说。”
  李昭心下大喜。
  李昭父亲李成玉,是个玉器匠人,他没有生意头脑,只有对玉器的情怀。
  他喜欢听说书的讲故事,最喜欢汉武帝,
  所以也不管市场需不需要,得到一块上好的玉料,就雕了一个武帝退匈玉山。
  雕的那叫一个声势浩大。
  他手艺又精湛,成品精美绝伦。
  可是就是一直没碰到好买家,快要咂手里了。
  李昭算了一下,如果卖出去,给弟弟上学买房子娶媳妇的钱就都有了。
  “有倒是有,但是不在店中。”不能立即成交,这点很遗憾。
  杨厚照混迹市井,知道她们这一行真正的好东西都在手艺人家里,而方才也听到了,李昭父亲就是手艺人。
  上家门,正合心意。
  杨厚照勾唇一笑,那笑容比三月春花还好看,带着循循善诱之感。
  “在哪里,你可以带我去看看。”
  李昭也怕少年是上门报复。
  后一想,这杨寿出门都带着随从,衣着又这么富贵,要报复,就算她不带他上门,人家也能找到。
  万一真的可以做成买卖呢?
  不过李昭一向谨慎。
  “去看是行,可有规矩,不管成不成交,都要先交货物百分之二的定金,玉器定价两万两,你先给我二百两银子我就带你去。”
  玉器生意,肯出定金的就是有诚意的。
  杨厚照翻了翻衣襟:“一百,二百,三百……哎呀都给你了,走起。”



  ☆、第十一章 李家人(一)

  而李家所在的位置是地安门大街以里的帽儿胡同。
  和奇玉坊的娘娘庙街离着不远,走路一顿饭的功夫就到了。
  李昭领着杨厚照回家,路上,杨厚照怕挨揍,长了心眼,虽跟李昭并肩走,但再没说乱七八糟的话。
  “快到了。”
  胡同里有家门口种了两棵大榆树,李昭指着那:“那就是我家了。”
  终于知道住处了。
  杨厚照明面上只是礼貌的点了点头,心里却乐开了花。
  可不是他猥琐跟踪得到的住址,是李昭自己告诉他的哦。
  要到家了,李昭脚步不自觉的加快。
  杨厚照却故意放慢了几步。
  他要找到李家家门,是有目的的。
  等身后的赵锦跟上来,杨厚照悄悄叮嘱道:“把李家的门户给我记好了,家中都有什么人,写清楚,然后送到礼部去。”
  赵锦微愣。
  只有要采选的女子才需要做这些记录,然后同意归到礼部挑选,选出身家清白的,再送到内务府,到时候在经过内务府选拔……
  一句话,这次采选,是选后的流程。
  皇上的意思是要将刚认识的泼辣女子纳入皇后的人选之列。
  “少爷,可是这不和规矩啊,而且这女子是商户。”
  太祖重农抑商,商户女不在选秀之列。
  杨厚照很不满意的看着赵瑾:“你礼部没有有交情的人吗?内务府没有认识人吗?这种事还要我教你。”
  还要走后门!
  皇帝走后门!
  赵瑾瞪圆了的眼睛张大嘴。
  显示出他很意外,之所以意外,是皇上来真格的了。
  杨厚照看懂了奴才的表情后勾唇一笑。
  什么规矩?
  他就是皇帝,他就是规矩。
  说看上了李昭就是看上李昭,就是要选她做皇后,看谁敢说不同意。
  这时前面的李昭叫道:“喂,你怎么在后面,到家了。”
  大榆树下,少女面带不解,但又笑意盈盈,在等待着……
  她那明媚的眼睛如浸了水的宝石,又宛若春潭,灵动的让人心驰神往。
  她一身男装,神采飞扬,站在人来人往的街道,却如天高云淡,唯有伊人独立。
  她已经动人到千万人之中,一眼望去的只有她。
  杨厚照再也挥之不去脑海中李昭这个形象,再次暗暗发誓,一定要得到她。
  “跟我的奴才随便说点事。”
  杨厚照找了借口敷衍过去,然后追上李昭,到了她面前。
  对于少年的靠近,李昭没什么特别表情,只是一偏头:“跟我进来吧。”
  李家住的是典型的四合院。
  正房五间,两边是东西厢房,厢房紧连着门楼……
  正房下就是宽敞的院子,院子空地上只放了一口大水缸,再无其他,门窗一看就知道是新刷的亮油,还带着棕油味道……
  是青砖碧瓦围成的一个温馨的小天地,洁净整齐,十分舒适。
  李昭进门后喊了两声爹,没人回答。
  她正要去厢房去找,因为厢房是父亲水凳放置的地方。
  这时正房门吱呀一声打开,素青色的软帘后钻出一个小脑袋;“姐,你回来了,爹让奶奶叫去了。”
  李昭回头对杨厚照道:“这是我弟。”
  出来的正是李昭的弟弟李明瑞。



  ☆、第十二章 李家人(二)

  李明瑞十三岁,鹅蛋脸与李昭有些相似,不过眼睛没有李昭大,可也明亮。
  身材中等偏瘦,穿着青色阑衫,带着方巾,是个小儒生打扮。
  这个小舅子长得不讨厌。
  杨厚照心生欢喜,道:“你让他读书呢?”
  李昭敷衍的点着头,脸上已看出急色,问着李明瑞:“老太太为什么要叫爹过去?你没有跟爹说,我不在的时候不让爹去见她吗?”
  李老太太吴氏,生有二男三女,两个女儿最大,分别叫李春香,李春玲,大儿子其实是老三,叫做李成才,老四是儿子,也就是李昭的父亲,李成玉,老五李春梅。
  听孩子名就知道是随便取的,吴氏是平民小户,没什么文化。
  吴氏还有个很“出彩”的性格,极其偏心。
  李昭的姑姑都出嫁了,吴氏想控制手没那么长。
  但是两个儿子都住在身边。
  吴氏偏爱李成才,因为李成才岳父家有点背景,给他找了个守城兵的小官做,吴氏爱慕名利,就对做玉匠的李成玉十分冷淡。
  不过李成才只是个小官,家里孩子又多,没什么钱,吴氏心疼李成才养家,就会想办法找李成玉要钱。
  李成玉会手艺,一个大活儿够家人吃两年,李成玉妻子死后也没有再娶,只有两个孩子。
  会手艺、人口少、花销低。
  所以李成玉比兄弟姐妹都富裕。
  可富裕也架不住老家贼又偷又抢。
  而且李昭的母亲,就是吴氏因为要钱没给,吴氏回头就要李成玉休妻,给害死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