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不良帝后-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完扭着臀就去了东边的正房。
金花看着那被夕阳染成暗红色的背影,委屈的垂下眸子,嘀咕道:“那么急还不忘了骂我。”
☆、第二百六十七章 亲退多了韩澈不愁
韩太太进了韩澈的屋子,在玄关处就喊:“澈儿啊,澈儿,回来了吗?”
书房里传来动静:“娘?您有事啊?”
韩太太越过第一个客厅,从拉门做的隔断出走过去,这时韩澈正在掌灯,韩太太进来的时候屋子里顿时一亮。
韩太太看着窗外的红色道:“这才什么时候就点灯,灯油不要钱啊?”
以前李昭陪韩澈读书的时候跟韩澈说过,读书的时候,宁可花大价钱,也要把灯火点的通明,不要算小账,不然眼睛坏了花多少钱也治不好,那才耽误挣钱。
母亲和李昭完全是不同的人。
睹物思人,韩澈没有灭灯,也没有和母亲争执,转移话题道:“娘,您才回来啊?”
韩太太想到自己的来意。
她问道:“你刚从衙门里回来吗?”
韩澈支吾一下,后点点头:“嗯。”
韩澈的书房就和奇玉坊的账房差不多大,只能摆下画案和书案,四壁书柜放的都是书籍,只有书案前一张椅子。
韩澈道:“娘,您有事先坐下说。”
他把母亲扶到椅子上坐,然后自己站到书案旁用等待的目光看着母亲。
儿子这样贴心,这样优秀,韩太太就更难受了。
道:“澈儿啊,你说你这婚事,怎么这么不尽人意呢。”
韩澈面无表情,反正不能娶阿昭,确实不尽人意,他以为母亲是来跟自己道歉的,道:“已经过了那么久了,您喜欢就行了。”
韩太太道:“娘不是喜欢,还不是希望有人能帮帮你吗?”
韩澈心想我能有今天,都是阿昭引导的好,虽然自己比阿昭年纪大,但是人家就是懂事,怎么做学文也思路清晰,科考之前的准备也是她谋划的。
可惜母亲根本看不见这些。
韩澈道:“能帮我的人,已经……算了,人还是要靠自己的。”
“胡说。”韩太太道:“娘虽然没有读过书,但是可听过戏,你放眼看看,哪个平头百姓出身的王侯将相,不是因为娶了一个有助力的妻子才起来的?可是你这门亲事不中用了,咱们得退亲了。”
韩澈眼睛都直了:“又退亲?”
韩太太被那诧异的目光看得有些心虚,已经给儿子退过一个了,如今这个杨小姐,大户出身,知书达理,儿子肯定不愿意放弃,那得使点手段。
她摸着眼泪道:“儿啊,娘啊……”
韩澈突然道:“随您便吧,您高兴就行,退吧。”
韩太太:“……”
是不是太痛快了点?
儿子那轻飘飘的语气,像是在说别人的事,韩太太反而慌了,抬起头道:“澈儿啊,娘是说退亲,退亲,你都退过一次了,还退?你都二十了,你不着急啊。”
反正李昭都退了,别人退不退的还有什么关系,不用娶亲才好。
韩澈哭笑不得:“不是您定的吗?既然一个都退了,那再退一个有什么意外的,退吧,我同意,也别耽误人家,早点说。”
韩太太:“……”
她心想,儿子那满不在乎的语气一定是赌气,饥荒多了不愁人,虱子多了不咬人,所以亲事退多了也习惯了。
这孩子还真是让人无语。
韩太太又道:“也不是非退不可,还有余地,娘问你个事,那位杨大人,也就是你有可能是你岳父,咱们要是退亲了,他就不是你岳父了,就那个人,他真的要致仕吗?”
韩澈:“……”
“娘你分的好清楚啊。”他又道:“听闻有这么回事,您是怎么知道的?”
怎么知道的?哎呦老天爷,就因为知道这件事,她老脸都丢光了。
韩太太想了想,想了又想,目光闪烁一下。
韩澈眼前一亮,兴奋道:“娘,您到底是怎么知道的?我没跟您说啊?”
韩太太欲言又止,后愤愤然道:“我碰见阿昭那个小辣椒了。”
韩澈好看的桃花眼敛了敛,手紧紧的攥着袖口,神色很是激动的样子,但是他什么都没说。
韩太太蹙眉道:“你怎么不惊讶?她是皇后,你怎么不问问我真的假的,你就不想想,她怎么出宫来的?”
韩澈在回来的路上碰见彪叔了。
当时韩太太走后,彪叔也锁了店铺,就在韩澈回家的必经之路堵韩澈,所以信件彪叔已经交给韩澈了,韩澈当然知道李昭出宫了,看样子,还是专门为了找他。
至于李昭如何出宫来的,彪叔说了,有皇上陪着,那位年轻的皇帝想出宫好像挺有门道的,他那行事做派,能带李昭出来,更不稀奇。
听母亲提醒,韩澈道:“那是真的吗?她是皇后,怎么出宫的?”
韩太太:“……”
并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情,韩太太一挥手,道:“不提这个,听你的意思,杨宁致仕还没定下来呢?皇上没批啊?”
内阁弹劾八虎的事韩澈没有参与,因为他人微言轻。
所以杨宁要致仕也没跟他商量。
不过是刘健在拉拢人,杨宁那边一放出消息,他的同僚就会传,所以现在也只是传言,刘健还在等着更多人,他的折子都没上,杨宁是准备附议的,所以皇上还没接到折子,怎么可能批准。
韩澈道:“只有苗头,听说是杨夫人逼着杨大人附议,最后怎么定,还得看杨大人自己,儿子也没问啊。”
韩太太那边炸了,高声道:“什么?是杨夫人逼着杨大人附议?真的?”
韩澈微微摇头:“人家的事,可能真。”也可能不真,外人如何知道?
韩太太却已经气得七窍生烟,道:“哪有这样的败家老娘们,我一直以为他们是读书人家,都聪明着呢,咋还逼自己的爷们致仕,不当官了?到时候谁养她?她怎么出门见人……”
她越说越气,嘴停不下来了。
韩澈:“……”
他忙叫道:“娘,娘,您到底问这些干什么啊?”
韩太太使劲的舒着气,才能让人自己不那么激动,她顿了一下,然后长吐一口气:“好了。”
韩澈:“……”
韩太太后焦急道:“你说干什么?杨宁要是致仕,咱们还跟他家连什么亲,直接就退亲了。”
☆、第二百六十八章 杨家知道韩太太要退亲
韩澈又不意外了:“原来如此。”
韩太太道:“你还原来如此,可是娘一想,如果真的因此就退亲,你刚入仕途,怕你的那些同僚说你背信弃义。”
他本来不就是背信弃义的小人吗?韩澈嘴角挂着无奈的笑。
韩太太急的双手砸在一起:“所以不能让杨宁致仕。”
韩澈神色倏然一僵,他看过李昭给他写的信,别的问候支字没有,只说,让他阻止杨宁致仕。
可是看母亲的样子,如果杨宁致仕,他就可以退亲了。
那位杨小姐是扁是圆他一点也不关心,他只想和阿昭在一起,无法在一起了,也请容许他静静的看着阿昭,心里装不下别的女人啊。
所以要不要按兵不动,等杨宁致仕,自己肯定就不用成亲了。
韩澈捏紧了袖口,可是阿昭千辛万苦送出来的消息,那么信任的托付给他,他要为了一己之私辜负阿昭的期望吗?
退了杨小姐,还有张小姐,刘小姐,胡小姐等着他吧?母亲是肯定不会让他守着阿昭的。
韩澈沉吟良久,后叫住韩太太道:“娘,那我去劝劝杨大人,让他留下来吧。”
韩太太想了想,瞪着眼睛道:“你现在就去,立即去,告诉他,傻瓜才会不当官,他要是不当官,就是傻瓜。”
韩澈:“……”
他道:“娘,我可能会不敢说。”
“怕什么?”韩太太想了想又换了种神秘的语气:“退亲的事先别透露,万一他不致仕,该记仇了。”
韩澈:“……”
她娘这么多的心眼,阿昭吩咐的事,一定能完成吧?
***
杨家书房可比刘健和韩澈的书房气派多了,三间屋子的地方,一进门是会客用的,摆着茶具座椅,左边是落地罩的隔断,右边用一副苍山劲松蜀绣长卷做的紫檀木大屏风挡着,左右对称却风格不同,各有各的味道,装饰的典雅又不失精致。
杨宁常年书写坐在的地方是左边那一间。
窗外清风花香,灯光熠熠,正是一个美好的晚上。
杨宁却坐在案前,脸色极黑。
他手提着狼毫,低头看着长案上的奏折,是要下笔的样子,但是手一直都不动。
他前面站着的正是何氏,何氏道:“您到底是写还是不写啊?”
杨宁还是不动笔。
何氏道:“明日刘大人就要呈给皇上了,您还不写,是不想附议了吧?”
距离杨厚照让刘健写折子已经过了九天,刘健如果再拖下去,这件事都可以当不了了之了。
但是刘健不能让自己成为笑话,所以折子还得上,这几天也走动的差不多了,收集好签名,他明日要拿给皇上看了。
何氏的追问,让杨宁把毛笔放好,然后把折子折起来。
何氏一看,这人真的不想附议。
接着杨宁站起来,是要往外走的样子,何氏拦在他面前道:“你不写,我帮你写,不写今天哪也别想去。”
何氏说着就要动手来抢折子,杨宁左躲一下,右躲一下,怎么都躲不过,他气得大吼一声:“你到底想怎么样?我不致仕,不也是为了这个家吗?”
“你如果为了这个家,就不会让我跟孩子跟你抬不起头来,说到底,你之前已经答应了,突然间又反悔,你真的是为了这个家吗?那这个家的人都会跟着你没脸的,你是因为韩家那个韩太太。”
提起韩太太,何氏忍不住掏出帕子,捂着脸,直接就哭了,道:“你也是有身份的人,那是你亲家母,长得那么黑,你到底看上她哪一点?”
杨宁气得胡子颤抖:“你说什么呢?亏你还是读书人家出身的千金小姐,嘴怎么那么脏,那是亲家母,我看上她什么了?”
“你也知道是亲家母?既然是亲家母,不是你的妻子,那你为何听她的却不听我的,难道我为你生儿育女,还不如亲家母一句话。”
杨宁咬着牙:“你真是……”简直不可理喻。
本来韩澈来家里说,不让他致仕,用十分委婉客套的语气和话音。
他说“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赌气附议,那是不忠之人。”
其实就是劝他不要致仕嘛。
这种话在师生之间说都很平常,学生就是老师的智囊,更何况是翁婿。
所以他觉得姑爷的话很对,就不想致仕了。
可是那个亲家母,那个亲家母……
杨宁胡子又翘起来,那个亲家母后来又找来了,说“心算准了韩澈性格儒雅,有些话他肯定不好说,儿子不好说,她当亲家母的不能不说,自毁前程的人,他们韩家不敢高攀,一句话,他要是致仕,她这个亲家母就不是亲家母了,直接退亲。”
杨宁道:“你自己想想,她都黑成那样,我能看上她什么,还不是因为儿女的亲事。”
“如果是为了儿女亲事,就更应该退亲了,三郎还没成亲了,你不致仕,人家都没面子。”
“可是我致仕,韩家也觉得没面子,女儿八月就要成亲了。”
杨宁的三子和女儿差了三岁,本来应该儿子先成亲,但是女方在守孝,所以就耽搁了,八月准备让女儿先出嫁,就出了这么档子事。
何氏极其不喜欢韩太太,道:“冲着那个亲家母,也得退亲,你愿意跟这样的女人当亲家啊?”
如果是以往,碰到这样的亲家母,杨宁肯定放鞭炮也要退亲,可是韩太太的立场和他一样的,而且韩太太这么一威胁,他就有理由说服妻子了。
杨宁道:“女儿又不少嫁给亲家母,韩澈是好的,所以这亲不能退。”
何氏斩钉截铁道:“不行,这亲退了就退了。”
****
杨宁的院子左厢房头,有个角门,过了角门,有个跨院,跨院正屋是个小三间房。
东边一间里,靠东墙的地方摆了一张架子床。
此时床上的粉红色帷帐都挂起,一个妙龄少女,正靠在床头的引枕上,半坐着。
少女细长脸,柳叶眉,一双细长的凤眼,气质极其清冷。
她目光看向床外,问道:“真的听清了,母亲说要退亲?”
她床前站着一个和她年纪相仿的女孩,女孩点头:“听清了,夫人就是这么说,要退亲。”
☆、第二百六十九章 杨家内部矛盾
“真是好母亲,天下竟然有这样的母亲,盼着我被退亲,然后她就能得好了。”
少女说着,将身前的枕头往地上一扔,麦麸装满的枕头,在地上弹了一下,可见她扔时的力道之大。
女孩看着少女吊起来的凤眼,还有那气得通红的脸颊,忙道:“小姐,可是大人不同意,您还是会嫁给姑爷的。”
所以这人不是别人,正是杨宁的独生女儿,杨婉莹。
杨婉莹今年一十九岁,年纪很大了,一直没定亲,不是父母不给她订,是一般人她都看不上。
达官贵人的子弟,多有骄奢淫逸的毛病。
不是读书人那就更不用考虑了。
而读书人,谁能有父亲的成就?所以非进士她是不会嫁的。
可是进士不好考,有人中进士的时候都四五十岁了,那都是老头子,她总不能嫁吧。
于是她等啊等啊,终于在今年杏榜前,让她看到一个年岁相当的少年。
少年不光年岁相当学问好,而且相貌是她没见过的好看。
那一双含笑的桃花眼,里面像是有一泓泉水,不说话,就那么看你一眼,就能让人心神荡漾。
他像是天上掉下来的人,就肯定是她的夫君。
杨琬滢之后经过多方打听,知道了那人叫做韩澈,有未婚妻,但是还没成亲。
没成亲就好啊,成亲了她可能只能做续弦和小了,没成亲正好,凭着父亲的威名,一个寒门进士,一定会退亲娶她的。
于是她让父亲去找媒婆找韩家说亲,媒婆一到,韩太太甚至比她还心急的跟原来的女子退了亲。
一切都那么顺利,八月份她都要嫁人了。
却出了父亲要致仕这个岔子。
她深怕父亲会连累她的婚事,所以这几天一直盯着那边动静。
果然父母意见不合。
给杨琬滢汇报书房那边情况的女孩叫做如燕,是杨琬滢的贴身婢女。
听了她的话,杨琬滢道:“可是怕父亲拗不过母亲,母亲向来霸道。”
如燕摇头道:“这次奴婢看未必,方才夫人嫌弃韩太太,说韩太太韩太太粗鲁,捧高踩低,一看就不是好相与的,不是好亲……”
王婉莹插嘴道:“她若是不捧高踩低,韩澈能和原来的表妹退亲?能轮到我?她本来就捧高踩低,而我就说喜欢她彭高踩低,爹是阁老,只要爹不致仕,她再捧高踩低也踩不到我头上,她只能捧我。”
如燕道:“大人好像也是这个意思,说咱们杨家,还不怕一个小门小户给欺负了,多给您准备些嫁妆就是了,那韩太太喜欢钱财。”
杨琬滢点头,又问道:“所以母亲又舍不得了?”
“她就是喜欢她那三个儿子,我好像都不是她亲生的。”
夫人对自家小姐管的很严,是不如别的母亲慈祥,但也不能说是不好,所以这话如燕不敢接。
她接着道:“夫人就急了,对大人说,她自幼请女先生让您读书,让你恪守礼节,让你懂为女为妻之道,都是为了让您找个好人家,非嫁韩家,非要找个这样的婆母,好像您嫁不出去一样?”
她都十九了,不嫁韩澈,当然就嫁不出去了。
杨琬滢那凤眼微蹙,十分威严,道:“好像她帮我找的那些人家就好一样,我就要嫁给韩澈。”
“这亲,坚决不退。”
如燕道:“大人也是这样说的,退亲会影响您的闺誉,坚决不退,所以奴婢想,大人肯定能说服夫人,小姐您不会被退亲的。”
杨琬滢转念一想:“那首辅大人那边,父亲怎么交代?这个问题父亲不和母亲交代好,母亲是不会放过父亲的。”
如燕低声道:“这个奴婢还没听到,怕被二位发现了,就回来了,现在应该正在说吧,总之大人很坚持,夫唱妇随,夫人会听大人的话的。”
闺训中,晚上做女儿的又不能去父母的房间,杨琬滢无法参与道书房那边去,心急如焚,咬着牙齿道:“也只能看父亲的了。”
***
书房中,关于女儿的婚事,杨宁已经将妻子说的无话可说。
最后他表明立场:“亲不能退,八月完婚。”
还要和那样的人家做亲家,吴氏脸色微变,后道:“那老爷也真的不附议了?”
杨宁蹙眉不答,但是那和杨婉莹一样的凤眼中,透着冷漠。
所以他就是下定决心了,就是不致仕,不附议。
方才在桌子前的提笔,都是装模作样的。
何氏有种被人耍戏的屈辱感觉,但她再说什么人家也都不会听了,她冷笑道:“人家刘大人把折子交给你,明日打开一看,没你的名字,你到时候怎么面对人家?自己想吧,丢人。”
说完,拂袖而去。
杨宁用眼睛盯着妻子的背影,它消失在门后的夜色中,杨宁冷冷一笑,将手里的折子又打开看看:“我丢人,到时候看谁丢人吧。”
****
清晨第一缕晨曦照在会极门上,将那暗红色的着重镀上一层才亮的光辉,暗红一瞬间鲜红起来。
接着,门就开了。
因为今日要早朝,时辰到了,会极门一开,昨晚没有上夜的官员,就都要从这里进宫,去往太和殿。
刘建昨晚又在内阁值夜了,所以他是在会极门里的。
没等门开的时候,他就在门口等着了。
至于等什么,文官都知道,他要致仕,今天会递折子跟皇上。
看小皇帝近日来对刘建的冷淡,刘建在这时候递折子,他应该会批准的。
可是如果附议的人多,那就成了大事,小皇帝就算想批准,也得掂量掂量。
所以刘建是留是走,已经由不得刘建,也不在皇上,在众多文官身上,在重臣身上,在分量最重的内阁身上。
内阁谁会跟着他附议?
李阳东一直没表态,其他两个跟风,就看杨宁的了。
而其实满朝文武,关键也确实在杨宁身上,所以刘建等的就是杨宁。
小皇帝的早朝很有意思,他嫌麻烦,所以人不多,三品一下的他都不见。
而三品从三品,满朝来找,也就二十多个。
门开了,官员寥寥无几,刘健没看到杨宁,到看到了自己的学生崔静业。
崔静业叫了声“元辅大人。”
☆、第二百七十章 早朝致仕
刘健颔首示意,崔静业看左右人不多,上前一步低声道:“老师,今日要递折子吗?”
“要递。”
“老师……”
刘健抬起手,后摇摇头:“已经不得不递了。”
过去了太多时间,保“虎”一党现在都有人说他是不想致仕,准备不了了之,所以必须得递。
刘健说完,又问道:“折子在杨宁手上?”
刘健要致仕的折子,当然得刘健自己递,但是折子现在不在他手上,因为有人附议要用。
崔静业道:“杨大人负责联络其他人,在他那里呢。”
他话音刚落,杨宁和李阳东的声音就从门口传过来:“元辅大人早。”
二人都是恭恭敬敬的。
刘健抬起一看,杨宁就在第一个,人又少,他纤瘦的身影脱颖而出。
他对李阳东示意下,然后目光灼灼看向杨宁:“过来了?”
杨宁手摸向袖口,刘建摆摆手道:“里面说吧。”
杨宁迈出步子,而其他人都是宦海浮沉的精英,谁都能看出来,刘建想和杨宁单独说话,于是众人的步子就都迈的小些,就是崔静业都没有跟上去。
很快,刘建和杨宁把众人拉了十步之遥。
刘建伸出手道:“折子呢?”
看着那瘦骨嶙峋的大手,杨宁就很懂事的道:“卑职附议了,然后又传给了十个人,收上来一看,比卑职传的还多,足足二七十个文官附议,皇上得掂量掂量了。”
说完,他从袖口中找了找,拿出一个折子给刘健。
刘健兴奋的拿过来,刚要翻看,杨宁道:“您不放心就看看,看看是不是二十七个。”
刘建个性以刚直耿直著称,杨宁都这样说,如果真的翻看,就好像是不相信杨宁一样。
刘健十分要面子。
笑道:“咱们共事多年,我怎么会不信任你呢?走吧,时辰到了,去见皇上。”
杨宁严肃的点着头:“去见皇上。”
****
上朝的主要事情就是议事。
如何议事?流程是通政司把文官的折子收上来,然后交给内阁,内阁重新誊抄之后写下应对意见,再交给司礼监,司礼监的太监要在早朝之前把今天要议论的事情讲给皇上听……
也就是早朝的议事,其实各方在之前就知道什么事了。
然后拿到早朝上再听取其他方面意见,大型讨论,最后由着皇上给出结论,当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