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女配步步荣华[穿书]-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者:漫漫行
文案:
虽然第一章节部分设定可能让大家联想到红楼梦,但是请不要将这两件事联系在一起。如果认定作者是黑黛玉的,请自动弃文。谢谢大家配合。
生活就像一部小说,每个人都是自己小说中的主角。
陆若华是胎穿的,家世显赫。金尊玉贵,还有一个指腹为婚,一表人才的未婚夫,靖北侯府的姑娘们羡慕极了。陆若华也觉得自己的生活美好,十分舒心。
然而13岁那年,府里来了一位表姑娘。本以为生活在完全架空朝代的想法彻底被打乱了。
她才想起来自己这是穿进了一本书里。而且她还是以衬托女主善良,柔弱,无辜,为形象的恶毒女配。最后结局凄惨,未婚夫成了女主的丈夫,她也落得个被逐出家门,横死街头的下场。
虽然心慌的一批。但是陆若华表示:谁还不是自己故事中的主角了。
未婚夫爱喜欢谁喜欢谁,她才不稀罕。
她背后有一群人为他撑腰,她的人生定要精彩无悔,步步容华,还不负这新的生命韶华。
被救过的太子:“阿华姐姐和孤的嫡亲谁都不能欺负她。 ”
被救过的太后:“阿华是最贴心的孩子。”
被救过的皇后:“最好的儿郎,才配得上阿华。”
被救过的晋王:……追妻之路貌似充满了坎坷。
陆若华:做自己生命故事中的主角。
总在救大佬的女主vs被女主救过的大佬男主
内容标签: 天作之合 天之骄子 穿越时空 穿书
搜索关键字:主角:陆若华 ┃ 配角:晋王,靖北侯府等 ┃ 其它:
作品简评:vip强推奖章
陆若华出身尊贵,即便后来知道自己穿进的是一本书中,也不慌不忙,依照她的家世,只要自己不作死,生活处处多姿多彩。但是随着越长越大,受到老师萧太傅的教导,眼界越来越宽,不再局限于后宅之中。她以改革农具之功入职朝堂,创建女子学堂,她亲手将弟子培养成女帝,开女子入朝之先河。本文大女主,前面解决完原男女主后,会进入事业篇。故事紧凑,情节跌宕,是一篇值得阅读的佳文。
第1章 进京
清晨,阳光洒在京都的街道上,好像独立一层银光一样。这时,京都的城门才刚刚打开,只见一辆青篷马车驶入进来,后面跟着几位随行的护卫。
靖北侯府,泰安堂。
“老太太,且放宽心,前去接表姑娘的人都是府中得力的人,是侯爷亲自挑选的,路上不会有什么事情,您且宽心。”一位五十多岁的老妇人一边侍候旁边年龄差不多大的主子,一边道:“再者,表姑娘前些日子的信,您不是也收到了吗?说这一路上都平安,今日就能到京城,您老安心地等着见表姑娘就是。”
“老大做事我向来放心。”老太太荣氏紧皱着的眉头在听了这段话后,慢慢地松开了。
“对了,阿魏,之前让你给阿清收拾的院子你收拾好了吗?”老太太赶紧关心地问道。
“都收拾好了。按照老太太的吩咐,给表姑娘准备的是以前姑太太未出阁前住的东跨院,离老太太这里最近,大太太那里听说老太太给表姑娘收拾屋子,一应物品给的都是按照府中嫡出姑娘的份例。”
“您放心,绝对不会委屈了表姑娘。”被唤作阿魏的魏妈妈赶紧道。她是老太太的陪嫁,从小伺候老太太长大,对于老太太的心思能够猜出一二。老太太最是疼惜自己唯一的嫡女,把其看成眼珠子一般,当时这位姑太太出嫁,老太太千挑万选才选了如今的杨家。
杨家是书香世家,家中五代为官,杨姑爷也是进士及第,不算辱没了靖北侯府的嫡女。至于为什么没有选京中同等门户的世家贵族,不过是因为老太太爱女心切,这低嫁有低嫁的好处,杨家有靖北侯府这个亲家,还不得把姑太太供起来。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谁都没有想到姑太太会因为一场风寒英年早逝,只留下了表姑娘一人。老太太爱女甚深,自然也无比疼爱自己的这个外孙女。想着将外孙女养在自己身边,总比在杨府,姑爷娶了续弦,受了委屈好。所以这才着急地将表姑娘接到京城,养在自己身边,亲自照看。
依照她对老太太的了解,老太太对女儿的一腔爱意绝对都转移到了这位表姑娘身上。表姑娘之后在府中有了老太太的疼爱,恐怕除了纯安县主,府中的姑娘都比不上这位的地位。
老太太听了这话,脸色温和了不少。
“安氏是个大方的。”对于自己的这个大儿媳安氏的表现,老太太点了点头,脸色缓和了不少。随后又对着身边的老妇人道:“你跟了我这么多年了,你办事我最是放心。”
似乎又想起了什么,老太太又问道:“今日阿华可在府上?”
“县主昨日便让人递了话过来,说今日皇后娘娘宣召县主进宫,恐怕是不能在家等候表姑娘到来。”魏妈妈一看老太太的脸色变得有些不好,赶紧道:“县主说了,她会尽量赶在晚饭之前回来,给表姑娘接风。”
果然,老太太听了这句话,脸色变得和颜悦色起来,道:“这孩子有心了。”
魏妈妈看到老太太的样子,心中舒了一口气。若是因为一个表姑娘,再让老太太和纯安县主之间生了间隙,可就不好了。
靖北侯府,世安院。
“拂冬姐姐过来了。”一位小丫鬟看到眼前的人,赶紧招呼道:“我这就给姐姐通传。”虽然都是丫鬟,但是眼前的这位是大太太身边的一等丫鬟,不是她可以怠慢的。
“劳烦了。”拂冬笑着道。
很快,就一个同样身着一等丫鬟服饰的侍女,将拂冬迎了进去。
屋内摆着一张紫檀木制成的十二扇大屏风,上面刺绣精美,美轮美奂。虽然对眼前的屋子并不陌生,但是每次前来,她都要为这屋中的摆设咂舌。就说这屏风,便是府中独一份,便是老太太,侯爷,大太太的屋中都是没有的,据说这是上贡的物件,后来被皇后娘娘赏给了郡主,其珍贵的程度可想而知。
除了这屏风,屋内珍贵的物件数不胜数。
走过屏风,拂冬赶紧请安。
“拂冬姐姐请起。”拂冬听到一个柔然清悦的少女声音在耳边想起,“拂冬姐姐过来,可是阿娘有什么嘱托?”
拂冬抬头,看到眼前的少女,十三四岁的样子,一双桃花眸,正带着笑意地看着她,美目微转,流光溢彩,熠熠生辉。少女的手腕上带着一个羊脂玉的镯子,与手腕浑然一体,更是衬得她肤白如雪。乌黑柔软的秀发梳成双环髻,上面绑着各色宝石编成的发带,明眸皓齿,眉目如画。
“回县主的话,大太太让奴婢过来问县主一声,县主何时前往宫中?刚刚有人来报,表姑娘一个时辰后便能到府。”拂冬道。
陆若华听后点了点头,道:“我半个时辰内便会过去,不会和表姑娘撞在一起,让阿娘放心。”陆若华知道,对于府中来的这位表姑娘,无论是她还是阿娘都没有什么想法,老太太喜欢,她们也不会反对。
她出行前往宫中,必定会乘坐皇后娘娘赐下的县主规制的马车,然后带上不少护卫,动静必不会小,若是和形单影只来到这的表姑娘遇到,必然会有些尴尬。为了不必要的麻烦,两人还是错开的好。
“太太还嘱托,宫中虽有皇后娘娘看重县主,但宫中复杂,县主还是要万事小心。”拂冬道。
“我知道,让阿娘不必担心。”陆若华听到母亲的嘱托,心中暖暖的,柔声道。
拂冬应声后,便告退。
“县主,今日表姑娘过府,您不在府中,老太太那里……”一旁的大丫鬟春风有些担心地说道。
“无碍,昨日我已经让人回禀祖母了,再者今日是皇后娘娘宣召,不是我能够左右的。”陆若华不再意地说道:“我会尽早回府的,老太太会理解的。”
一旁的春风虽然应是,但是心中还是难免担忧。明明自家主子是老太太的嫡亲孙女,但是老太太待自家主子只能说是平常,并不亲近。如今这位表姑娘入府,老太太便让人将自己旁边的东跨院收拾出来,又比着嫡女的待遇对待这位表姑娘,只要是涉及这位表姑娘的事情,事无巨细地都会过问,这个待遇,自家主子在老太太那里可享受不到。
陆若华看出了春风的心思,不再意地笑了笑。人和人之间是讲究缘分的,显然,她和老太太之间没有这个缘分。但是,虽然老太太对她不是很亲近,但是也绝没有亏待她。她该自己尽的义务孝心也都会尽到,至于其他的,就要看缘分了。
之后用了几块糕点,陆若华便带着大丫鬟春风,以及皇后赐下的向女官一同乘着一辆县主规制的马车,带上护卫朝着皇宫而去。
靖北侯府正院
大太太问完女儿的事情,便让拂冬下去了,屋内只剩下自己和陪嫁的尹妈妈。
“幸亏阿华是个心宽的。”大太太舒心地笑了,为着自己女儿的懂事感到高兴。
“咱们县主那是什么人,便是宫中都时常夸赞,最是个玲珑人,太太且放心,咱们县主虽然年龄不大,但是懂事的很。”尹妈妈一边夸赞着小主子纯安县主,一边安抚着大太太。
对于这个女儿,大太太显然是疼爱万分,一提起女儿便是满脸的笑意。
“我这三个孩子,最让我放心的就是阿华了,便是她的哥哥弟弟都比不上她。”大太太笑着道。
“老太太今日想让阿华在家,给表姑娘撑面子。”对于老太太的用意,她心知肚明,虽然不在意这么一个表姑娘,但是老太太利用女儿给表姑娘做面子的事情她到底是不喜欢。
“太太,刚才泰安堂那传过话来,说老太太让今日给她请安的姑娘们都留在了泰安堂,说是要让姑娘们等着表姑娘,好相见。”尹妈妈悄声道。
“老太太这也确实是疼爱表姑娘了。”大太太嗤笑道:“这是给表姑娘在府中立威呢。从准备院子,到如今这迎接表姑娘的架势,府中是个人都看得出来老太太爱重这位表姑娘,以后府中的婢女小厮们绝不敢怠慢了。”
“老太太只怕是将对姑太太的感情都转移到表姑娘身上去了。”尹妈妈道。
“她疼爱外孙女,但是这般做,对这位表姑娘却不知是福是祸了。”大太太抿了一口茶继续道:“老太太这般让府中的姑娘们一早候着,府中的姑娘们能没有怨念。若是表姑娘地位尊崇,或者是长辈,这也都没有什么,不过是个平辈,家世也不显赫,老太太为此停了家中的女学,让姑娘们等着,姑娘们心中不是怨念,就是嫉妒,怎么会和这位表姑娘愉快地相处。老太太这样做倒是给自己外孙女树了不少敌。”
老太太办事不妥帖也不是第一次了。这位表姑娘进府,得老太太的这般疼爱,虽是福,但依照老太太的办事方式,说不定会成为祸事。
正在这时,外面拂冬的声音响起。
“太太,表姑娘进府了,老太太让人叫您过去。”
“好,我知道了。”大太太理了理身上的服饰,带着尹妈妈朝着泰安堂走去。
刚一进屋,便听到老太太和一位少女的哭声。
第2章 进府
正哭着的少女一身纯白的衣裳,巴掌大的小脸上此时正哭得梨花带雨,惹人怜爱极了。身子也似乎单薄了些,显得柔弱纤细,仿佛风一刮就能倒了似的。
看着女子一身的装扮,大太太不由感慨,都说这“女要俏一身孝”,这话果真没错,眼前的少女原本五分的容貌,如此一打扮,硬生生地衬出七分美貌来。
至于这位少女的身份,不用想也知道是谁了。
大太太看着已经在劝老太太的两个妯娌,上前请安后,拉着表姑娘的手道:“这位就是阿妙的女儿了阿清了吧,果然长得和你娘像极了。”老太太的嫡女名唤陆妙。
“好孩子,我是你大舅母,以后就把这府中当作自己的家,有什么想吃的想玩的,都来告诉大舅母。”大太太知道,如今府中是自己掌家,这些话从她这个管家的口中说出来,也是老太太最为希望看到的。
虽然对于老太太的做法不是很喜欢,对于已经出嫁的小姑子陆妙也不喜,但是她也不为此为难一个小姑娘。她向来恩怨分明,眼前的小姑娘是无辜的,又刚刚丧母,来到陌生的地方,她不介意给小姑娘行些方便。
这边老太太听到大太太的这话后,果真擦了擦眼中的泪水,满意得点了点头,道:“你是个妥帖人,我最是相信你的。”然后对旁边的表姑娘道:“阿清,还不谢过你大舅母。”
“阿清谢过大舅母,以后都劳烦大舅母了。”表姑娘行礼道。
“赶紧起来,你这孩子可是跟我见外了不是?”大太太笑着将表姑娘扶起。
“好了,时间也不早了。”老太太在两人说完后,对着表姑娘道:“阿清该认认人了。”
说完后,老太太指着自己旁边的两个妇人道:“这是你二舅母,那是你三舅母。”
表姑娘顺着老太太指着的方向看去,左手边的二舅母一身绿色的马面裙,对着她露出了和善的笑意,很是可亲的样子。比起大舅母的大气,二舅母更为和善些。
看到二太太的样子,表姑娘心中安定了不少,行礼道:“给二舅母请安。”
一旁的二太太赶紧将表姑娘扶起,道:“好孩子,快起。”然后将原本准备的见面礼递给表姑娘,道:“这一对蝴蝶白玉簪你现在带也是正好。”说完后又对着老太太解释道:“我看表姑娘的头饰寡淡了些,现在表姑娘又正值孝期,不好带其他的首饰,这对白玉簪正合时宜。”
老太太听后,脸色果然变得好看起来,道:“你用心了。”虽然白玉簪不是特别贵重的东西,但是现在却是最合适的。
表姑娘接过白玉簪后,和二太太道了谢,又转向一旁的三太太。三太太一对丹凤眼,体态丰盈,很是精明的样子。此时也笑着拉着表姑娘的手道:“我是没有二嫂的贴心,不过,这对玛瑙金簪等你出了孝,及笄之后用再合适不过。”
看着眼前的玛瑙金簪,乃是用玛瑙雕成花苞,下面用垒丝工艺做成花叶状托,很是精巧秀丽。表姑娘拿到后赶紧道了谢。
这边,三太太一边拉着表姑娘的手,一边对着大太太道:“大嫂的见面礼还没有拿出来呢,可快点拿出来,让我们开开眼界。”
表姑娘一听这话,立时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样打机锋的话,她以前也听自己阿娘和叔母们说过,可是如今她在这样一个陌生的环境里,也不知道这其中的关系,更不知道自己该怎么说话,该帮哪一个。再者,她帮哪一个都是在和另一个作对。
大太太看着表姑娘一时间愣在那里,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样子,笑了笑。对于三太太的话,不在意地道:“多谢三弟妹提醒。这东西我早就备下了。”
说完后,大太太身后的尹妈妈就将东西捧了出来,大太太将表姑娘拉到身边,笑着道:“这是一对翡翠玉镯,等你及笄后用,也是合宜。”
表姑娘看着眼前的玉镯,通体翠绿,鲜艳欲滴,一看就不是凡品。她是府中的嫡女,在家中也是金尊玉贵的养大,见过的好东西也不少。她自是有些见识的,知道这对玉镯比之二太太和三太太送的簪子都贵重多了。一时间有些犹豫,不知道该不该接下这般贵重的东西。
大太太看着表姑娘犹豫的样子,拉着表姑娘的手道:“长者赐不可辞,你安心收下就是。”
表姑娘又看了看上首的老太太,看到老太太点了点头,才收下了。随后大太太拉着表姑娘的手,对着老太太道:“前些日子我娘家送来几匹月菱纱,颜色都还不错,想着给府中的姑娘们裁几件衣服,其中有一匹冰蓝色的,一匹鹅黄色的,正适合表姑娘。”
“还是你考虑的周到。”老太太听了后,脸上露出了笑意道。阿清正在孝期,不能穿鲜艳的,冰蓝色和鹅黄色,既符合小姑娘的年纪,又不会冲撞了孝期。再者月菱纱也是贵重的,便是勋贵府邸也是难得的。大儿媳妇能够这样大气,一下子拿出这么多匹月菱纱,不偏不倚地分给每个姑娘,这也是她这些年放心将中馈交给大儿媳的原因。
“还不都谢谢你们大伯母。”老太太对着下面坐着的孙女们道。
“谢大伯母。”
“谢大舅母。”表姑娘也跟着旁边的靖北侯府的姑娘们一同谢道。
“好了,你带着阿清认识认识府中的姐妹。”老太太对着大太太道。
靖北侯府一共三房,大房和三房是老太太嫡出,二房是庶出。大房一共二子一女都是嫡出,长子陆哲为靖北侯府的大公子,也是府中的世子,次子陆皓在府中行六,一女便是纯安县主,纯安县主在姐妹中行五。
二房三子二女,长子陆景为嫡出,行二,次子陆振和幼子陆晨均为庶出,次子行三,幼子行五。长女陆若婉是二太太嫡出,为府中的大姑娘,次女陆若娟是庶出,行三。
三房一子三女,独子陆恒为嫡出,行四,长女陆若嫣和幼女陆若宁为嫡出,长女行二,幼女行六,剩下的四姑娘陆若欣为庶女。
表姑娘看着眼前环肥燕瘦,各具姿仪的表姐妹们,不禁有些怔住。本以为自己的容貌已经算得上是拔尖儿的,却是没有想到靖北侯府的姑娘们,无论是嫡出还是庶出,都是美人胚子,她的容貌在其中并不是很显眼,只能算得上是中上。
“你们姐妹们初次见面,好好相处,陪着我坐在这也是无趣,都去玩儿去吧。”老太太对着姑娘们摆摆手道。
“是。”
身为长姐的大姑娘亲手拉着表姑娘走出了泰安堂,往府中的花园的凉亭处走去。
路上,大姑娘细细地问道:“只听得祖母唤表妹阿清,还不知道表妹的闺名是什么,可是单字一个清字?”
“宛清,春郊柳宛丝的宛,清泉的清。”表姑娘杨宛清道:“大表姐唤我阿清就好。”
“那我就唤你阿清了。”大姑娘笑着道:“听你刚才出口成章,可是念过书。”大姑娘看着杨宛清点了点头,接着道:“这样也好,府中也有女学,日后你跟着我们一同去上学,也不会一个人寂寞。”
“听说表姐家中可是书香世家,不知道表妹都读了些什么书,也让我们都长长见识。”一个十岁左右,长得十分娇俏的少女对着杨宛清道。
“六妹。”二姑娘听了六姑娘的话,呵斥了一声。她知道自己这个妹妹是因为老太太一早叫她们过来等候杨宛清不满,此时见到杨宛清,难免怨恨。
随后二姑娘笑着向杨宛清解释道:“六妹妹年纪小,说话有些说不清。她的意思是表妹在家中都念了哪些书,说出来我们也好帮表妹想想表妹在府中的女学该从何处学起。”
六姑娘听到嫡姐的呵斥,跺了跺脚也就不再多说什么。
这边,杨宛清道:“我明白的。在家中女四书都略读了些,诗经和楚辞也都学了些。”
“那表妹读得也不少了。”大姑娘笑着道。随后几人又问了问具体的情况,一来二去,也都熟识了。
杨宛清看着眼前的这些表姐妹,压在心头的疑问终究还是问了出来。
“大表姐,为什么不见五表妹?”
杨宛清这句话落后,周围一静。杨宛清疑惑地看着眼前的场景,她提到这位五姑娘,大姑娘二姑娘还面色如常,但是眼中也掩不住的羡慕,其余的姑娘们的羡慕就全都写在脸上了。
“昨日皇后娘娘降下恩旨,今日宣召五妹妹进宫,如今五妹妹想必已经到宫中了。”大姑娘解释道。
杨宛清听后心中一惊,能被皇后娘娘宣召进宫,可不是会被人羡慕吗?而且听大姑娘的话中的意思,这位五表妹应该是时常就能被宣召进宫,这可不更令人羡慕了不是?
此时被众人羡慕的陆若华,正在甘泉宫中,被皇后搂在怀中,一副亲昵至极的样子。
第3章 亲近
甘泉宫是大燕历代皇后的居所,坐落在南北的中轴线上,宫殿、飞阁、楼榭、湖苑壮丽宏伟,气魄浩大,宫殿上都用琉璃瓦当制成,富丽堂皇,美轮美奂。
宫殿整体以清香名贵的木兰为栋椽,纹理雅致的杏木作梁柱。房屋上涂上漆树的汁液大漆,然后用罩金髹、描金、戗划、堆漆、镶嵌等装饰技法装饰墙壁,雕刻着各色美丽的花纹。既有皇室的威严大气,又有女子的柔婉清丽。
主座上坐着一位女子一身正红色的宫装,其上面遍布金银双色线勾勒的凤纹,流芳溢彩,华纹熠熠生辉。云鬓凤钗,黑白分明的凤目平添了一股威严之势,但是在看向怀中的女孩时,眼中多了些温柔和慈爱。
“纯安可是半个月没进宫了,若不是我宣召,你这孩子打算什么时候来看我?”皇后温柔地说道。
“这段时间先生布置的课业多,一时间有些抽不出空来。”陆若华腻在皇后怀里,娇声道:“我心里每天都可想姨母了。”因着皇后和母亲的交情不错,自那件事后,皇后便让自己唤她姨母。
“你这张小嘴每天都跟抹了蜜一样。”皇后亲昵地点了点陆若华的额头,笑骂道。
陆若华从怀中拿出一个梨花木的盒子,递给皇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