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女配步步荣华[穿书]-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比起前面或激烈或严肃庄重的比试,琴试倒是令观赏者享受的比试,琴音入耳,是一场听觉的盛宴。
和礼试一样,琴试也多是出身世家的学子。琴需要从幼童时学起,而幼童所用之琴还需特意制作,随着幼童长大,这琴也要随着更换,所以一般人家的子弟也学不起。
世家子弟中痴迷乐理之人比比皆是,所以即便陆若华对同样是爱琴的沈莹心再有信心,也十分担心这比试的结果。事实也确实如此,京明书院和明德书院分列头名和第二名,博喻书院依旧是第三名。
第112章 燕安大比(四)
陆若华回到家中的时候,在家中见到了多日不见的弟弟陆皓; 好奇地问道:“你今日不是在书院读书吗?可是出了什么事?”前两年; 陆皓被靖北侯送去了华丰书院,华丰书院规定书院的学子十日才可回家一次; 今日距离上次陆皓回来才过了七日,还不到休息的日子。
“今日不是燕安大比的文试吗?”陆皓怕姐姐担心; 赶紧解释道:“夫子特意放了我们一天假; 让我们去看今日的比试; 说是让我们长长见识。”
“你今日在比试场?”陆若华笑着道:“怎么没来找阿姐?”
“阿姐是书院的山长; 这么重要的时候; 我觉得还是不要给阿姐添麻烦了。”陆皓不好意思地挠挠头道。
陆若华看着陆皓害羞的样子,也不说什么; 只是问道:“那你觉得今日的比试如何?可有什么收获?”
“阿姐,你不知道; 如今各个书院的学子们都在议论博喻书院,他们还将今日文试魁首崔姑娘的文章和封友的放在一起品评,有不少争议呢。”说起今日的比试,陆皓语气中都是兴奋,道:“还有; 今日的那十二篇文章都被贴了出来; 我都看了; 还都誊抄了下来。”说完后又有些惆怅道:“也不知道我什么时候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
“你还小,只要肯努力,等到他们这么大的时候; 也一定能参加燕安大比。”陆若华鼓励道。阿皓的天赋不错,自身又肯努力,她相信再过几年她定会在燕安大比上看到阿皓的身影。
“嗯,我一定好好努力,不辜负阿姐的期望。”陆皓听到陆若华的,坚定道。参加燕安大比是每个京中学子的梦想。
“不过,说起来,我已经不小了。阿姐这么大的时候都已经拜萧太傅为师了。”陆皓说起自家阿姐,除了羡慕,更多的是骄傲和崇拜。对于他来说,阿姐比大哥还要厉害。
“你也说只是拜师,你现在不也是凭自身的本领考进华丰书院了吗?”陆若华笑道:“华丰书院选取学子想来要求严格,你能进华丰,阿姐真心为你骄傲。”华丰书院选取学子一向从严,要求极高,这也是华丰书院这些年一直能在京中四大书院中保持头名的很大一个原因。
陆皓听到陆若华的话,脸上泛起了红晕,他自觉也是个脸皮厚的,但是没想到在阿姐面前却这么容易害羞。
“对了,阿姐,今日有的人说崔姑娘能夺得魁首,是清平侯看在老太师以往照拂他的份上,才给了崔姑娘这个头名,很多国子监的人都在为封友愤愤不平呢。”陆皓想起今日自己听到的话,觉得还是和阿姐说一下比较好。
“他们两人的文章你也看过了,你觉得封友的文章真的比崔姑娘好吗?”陆若华问道。
“封友的文章过分讲究,太过华丽,若是读头遍,也许会觉得很惊艳,但是若多读几遍,细细品读,便会发现其实空洞无物。”陆皓想了想道:“说起来,封友的文章我也读过不少,他有些文章确实不错,对仗工整,音律优美,但是有时却也因为过分在意这些,让内容空洞,给人一种华而不实的感觉。比不上崔姑娘的文章,词华典赡,大气磅礴,立意深远。”
“其实,我觉得封友更适合写情诗。”说到这,陆皓脸上又泛起了红晕,他年纪毕竟还小,提起男女□□到底有些不好意思,“阿姐平日里事忙,应该没有关注过封友的事情,他之所以被誉为京中第一才子,除了那几首流传甚广的佳作外,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他善于描写女子,善于将男女之间的爱情描写的十分唯美,这让京中很多姑娘都对其爱慕地紧。”
陆若华明白了,哪个少女不怀春,能将爱情写得美好的人,在少女眼中必然是懂得爱情的良人,所以很多少女便会心生爱慕。
“不然,他一个寒门学子,就是才学再好,也不可能成为京中第一才子。”陆皓说道。
“不过,封友也确实是个人才,虽是寒门出身,但却能和国子监那些纨绔子弟打成一片,那些人还挺护他。”陆皓说到这,对封友也不得不有些佩服,不管封友有没有真本事,就这份交际能力他是远远不及的。
“这次说清平侯偏心崔姑娘不公正的人也是这群人吧。”陆若华问道。
“正是这群人。”陆皓点点头道:“阿姐还是要小心处理此事,虽然这些人很多都是不学无术之辈,但是到底都家世不俗,这些人都肆意妄为的很,流言蜚语一旦成灾,到底对崔姑娘和阿姐的书院不好。”
“此事不用我出手。”陆若华笑着摇了摇头。
“为何?”陆皓不解地问道。
陆若华看着幼弟,因着父母慈爱,靖北侯府又颇为和睦的原因,幼弟在心计谋略上还是有些欠缺,父亲兄长不在,这教导弟弟的职责就落到她身上了。
“你觉得此事受害的除了我博喻书院和崔姑娘,可还有别人?”陆若华问道。
“还有清平侯和老太师。”陆皓聪慧地很,只是缺少经验,一点就透。
“不错,正是清平侯和老太师。”陆若华抿了口茶,道:“清平侯受陛下圣令主持燕安大比,说清平侯照拂崔姑娘不公正,不就是在说清平侯以权谋私吗?”
“就是这些纨绔子弟敢口出狂言,他们的家族也不会允许他们肆意胡说。”陆若华将茶杯放下道:“没有人想要和大权在握的次辅为敌。再加上一个历经三朝的老太师,没有人想要给自己树立这样的仇敌。”
“所以,不用阿姐出手,这些家族也会制止这些谣言。”陆皓明白了阿姐之前那句话的意思。
“不错,所以你不用担心阿姐。”虽是这么说,但是被弟弟关心的感觉还是很好的,有一种吾家有弟初长成的感慨。
“好了,不说这些。”陆若华换个话题道:“你最近的功课如何?可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自从靖北侯和陆哲走后,接管陆皓学业的人就变成了她。
但是对于陆皓来说,被阿姐检查学业比被父亲和大哥检查还要恐怖。他父亲和大哥虽然对他要求严格,但是却都是武将,这四书五经只是通读,文章上造诣也不高,问不出太难的问题,他还能轻松应对。
可是阿姐就不一样了。陆皓想起上次被检查学业时,阿姐问出的那些问题,就头皮发麻,很多问题远远超出他在学院所学的知识。这次他刻苦钻研了好长时间,只希望面对阿姐提问时不再那么窘迫。但是事实往往就和愿望相反,他这次的表现也就比上次好点,上次是十问九不知,这次是十问七不知,满打满算比上次多回答出两个问题。
“不错,有进步。”正在陆皓垂头丧气的时候,却突然听到了对面传来的欣慰声,不敢相信地看向了对面的陆若华。
陆若华看着弟弟惊喜的样子,笑了笑道:“我问你的这些问题,都是当年师父在教导我的时候留给我的问题,当时我的情况不比你好多少,但我知道勤能补拙,不会就要去学,记住,平日里多学多思。”
“多谢阿姐教诲。”陆皓知道阿姐是为了他好,赶紧答道。
“想必今日阿姐也累了,我先告辞了,阿姐早些休息。”陆皓告辞。
看着陆皓离开的背影,陆若华欣慰地笑了。依照阿皓的天赋和努力,陆家再出一个进士不成问题。
第二日,陆若华照常来到了比试场中,今日是比试的最后一天,是算术和射术的比试。
相对于文试礼试琴试这些文人的必修课,算术算得上是比较偏门的学科。就比如在大燕,虽然开有明算这门科目,但是开科取士的次数并不多,所以大家对算术并不重视。
今日的算术比试,博喻书院的参赛者是符涵,崔思若和唐馨。
算术比试的评判标准是在相同的时间内看解出提的多少来定夺胜负。这些题中既有动用算盘的纯加减题,也有方田,粟米,仓曹,少功等问题,可谓是花样百出。
“那个小姑娘的算盘打得真不错。”清平侯看着符涵灵动的手指在算珠上翻飞,笑着道。
“符涵是商家女,她从小跟着父亲整理账簿,这算盘打的自然好。”陆若华解释道。
“商家女?”卢祭酒皱眉道:“博喻书院还收商家女?”这个时代商人总是受歧视的,就像四大书院情愿收寒门子弟,却不愿意收商人子嗣,却没有想到博喻书院会收商家女。
“我一早就说过,只要家世清白,能过我博喻书院的考试,就能入博喻书院读书,就是我博喻书院的学子,我皆一视同仁。”陆若华皱眉道,她暴露符涵的身份,只是为了和清平侯解释,却不是让这些人轻视她的弟子的。
卢祭酒看着一向好脾气的纯安县主居然发了脾气,只得悻悻地摸了摸鼻子,不说话了。
倒是一旁的清平侯听后笑道:“这姑娘若是男子,只怕户部的人会抢着要呢。只是可惜了……”可惜什么,清平侯没有说,但是大家都明白。
可惜是个女子,根本无法不如朝堂。
第113章 燕安大比(五)
陆若华看向场中的符涵; 又看向有些惋惜的清平侯; 心中一动; 却是没有继续出声; 现在这么多人,并不是为符涵争取的好时机,只要清平侯有惜才之心; 这个机会便会一直存在。
算试的时间并不长,限定的答题时间只有一个时辰。再加上算试的答案固定,所以很快结果便出来了。不出她所料; 符涵在这方面确实天赋出众,夺得算试的魁首,而他们书院也凭着崔思若第四,邵柔第九的成绩夺得学院中的第一名; 这也是燕安大比目前为止她们既获得个人魁首又获得书院头名的比试。
便是一向镇定的陆若华; 此时也难掩激动,和下方的符涵等人一样露出了明媚的笑容; 再配让她那灿若明珠的容貌; 国色天香。几个姑娘的笑颜; 让整个场中多了几分鲜活。
比起陆若华的高兴; 旁边的四个书院山长心中的酸水就止不住地往外冒; 但还是不虚假地恭喜着一旁的陆若华。
即便知道这些人不是真心实意的恭贺她; 但是陆若华却一点都不在意。只有没本事的人才不会让人嫉妒,她越被嫉妒,就越说明她书院的学生有本事不是?
“县主这书院□□学子的本事真是让人惊叹; 这才两年的时间,这些姑娘就被县主□□到了现在的地步,可真是不简单。”获得算术比试第二名的京明书院山长,看着陆若华,仿若玩笑般说道:“县主有什么教育学子的手段可不要私藏,让我们这些老家伙学学,也好为大燕,为陛下培养人才嘛!”
这话语中的机锋,陆若华怎会听不出来,她要是说不知道或者是没有,岂不是就是私藏,不想让大燕出人才了!
“我创办这博喻书院就是为了教书育人,培养人才,只要是为大燕好,又怎会私藏?”陆若华笑了笑,道:“这做任何事情都是在于用心二字,各位山长都是我的前辈,教了这么多年的书,应当比我更有心得才是。”
几个山长被陆若华的话臊得满脸通红,他们若说自己没有心得,岂不是就是说自己没有用心?明德书院山长三人不由有些怨怼地看向京明书院山长,都是这么大年纪的人了,还这么为难一个小姑娘,丢不丢人?
看着对面四个人有些尴尬的样子,陆若华却是又出了声,“那我就先抛砖引玉,说说自己的浅见,还请各位前辈指正。”她又没打算和这四位结仇,让其尴尬一下知道她不是好惹的就好,何必弄得其下不来台?不然,这仇可是结定了。博喻书院才刚刚步入正轨,这个时候和京中其余的书院结仇可不是好事。
清平侯听着几人的对话,又看向一旁笑着畅谈自己经验的陆若华,不由想起来他初见这位纯安县主的场景,那个时候纯安县主和下面的那些少女一样大,但是却可以在陛下和所有的宰辅面前畅所欲言,镇定地谈论自己对武后的看法,反驳工部尚书李善,他至今记忆犹新。
看向下方的卢祭酒四人,清平侯轻笑,这些人虽是大儒,但到底一直呆在书院这样的清净之地,若是论心计谋虑和口才,恐怕都不是纯安县主的对手。
“其实,我主要是占了学生天赋和段先生等夫子的便宜,若论教书育人,我年纪尚浅,并不敢误导学生。”陆若华笑道,开办书院这两年,她并没有给学生们讲过太多的课,书院的教学主要依赖夫子们。
京明书院山长等人听到陆若华这么说,以为其想要敷衍,但却没有想到接下来陆若华真的跟他们分享了一些惊艳。
“我博喻书院采用激励制度,书院每隔半旬就会进行一次考试,头三名会获得书院的奖励,这些奖励都是一些不错的书籍,虽然不是特别贵重,但却可以激发学子的热情。”陆若华笑着道。虽然这样的激励制度会给学子造成太大的压力,但是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博喻书院处于初创阶段,需要优秀的学子来展现书院的实力,所以她深思熟虑后,才决定实施这种制度。
“这确实是个好办法。”上首的清平侯听到这个办法,点了点头觉得不错,“倒是可以借鉴。”清平侯此话一出,旁边四个书院的山长都附和起来,不过,他们确实也觉得这个方法不错,虽然对书院来说只是几本书籍,但是对学子来说却是一种荣耀,能引来竞争,激发学子的向学之心。
听到陆若华的心得,四位山长一时之间都觉得老脸通红,他们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本以为纯安县主会隐瞒甚至是买卖关子,却没有想到对方这么坦诚,一时之间都有些惭愧。
陆若华看着接下来这四位山长明显多了几分善意,真心实意地跟自己交流起管理书院的感悟和惊艳,笑得更加灿烂。有时候对待别人,多一些诚心和善心,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
正在几人交流时,最后一场比试的场地也已经准备好了,这最后一场是箭术的比试。
“县主这次可是要派出那骑术的头名?”卢祭酒看着上场的博喻书院的三个女学子问道:“就是那威北侯府的司姑娘?”
“司梅一向在这些上面颇有天赋。”陆若华也没有隐瞒点头道:“如今她已经能开两石弓了。”
“两石弓?这可是成年的武将才能做到。”一向不怎么会说话的华丰书院山长惊讶道。要知道就是那些力大无穷的武士也只是开三石弓,他还听说过大燕有人能开四石弓呢。
“恐怕这场比试的头名又是博喻书院的了。”明德书院山长苦笑道,本以为最适合男子的骑术和箭术比试,却让他们输的最为彻底。
“对了,听说县主似乎也颇为精通骑射之术。”倒是一旁的华丰书院山长颇有兴致地和陆若华闲聊起来。他觉得以现在博喻书院崛起的势头,和其交好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不过是因着喜爱,比平常人熟练些罢了,可不敢和司梅比。”陆若华摆摆手道。她的骑射之术在女眷中确实不错,不然之前的狩猎也不会占了女眷中的头名。但是若何真正的将士比起来却是不怎么能看了。
“县主谦虚了,女子本就比男子体弱,女子能练到县主这个地步的已经不错了。”华丰书院说完后,又看向下面的司梅道:“像司姑娘这样天赋异禀之人,天下能有几个,只是这样的天赋被锁在闺阁之中就有些可惜了,她倒是更适合军中。”说完后,还惋惜地叹了一口气。
陆若华意味深长地看了一样华丰书院山长,虽不知华丰书院山长为何转变态度,但是愿意释放善意于她来说就是好事。
同时,下方的比试也越来越激烈,箭靶所在的位置已经由八十步移到了九十步的地方,只见两只离弦的箭飞出□□,划破空中,直奔箭靶而去,左边的箭正中红心,右边的箭却是偏移了红心,只中在了旁边。
“箭术比试结束。头名为博喻书院司梅,第二名为华丰书院云钦……”
箭术的比试,博喻书院得了第二名为好名次。
到此,燕安大比也落下来帷幕,博喻书院按照总体成绩,落后于华丰书院得了第二名的成绩。但是她更为骄傲地是,她的学子在六场比试中获得了四个魁首,这便是丰华书院的人都达不到。
随后,清平侯又讲了几句鼓励学子的话,便回宫交差去了。临走前,清平侯还感慨地看了陆若华一眼道:“估计陛下也想不到他明日见到的魁首中居然会有三个姑娘。”
随后说完后又道:“明日陛下会在宫中举行宫宴,各位山长和五位魁首别忘了此事。”燕安大比后六个魁首被帝王召见是惯例,这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一步登天的机会。
送走清平侯,陆若华刚想要和自己的学子说说话,便被崔老太师派来的人请了过去。
“明日是个好机会。”崔老太师看着手中的茶,悠悠道。
“但不是阿若的好机会。”陆若华看了崔老太师一眼,觉得他有些着急了,“阿若的此次文章虽算得上是佳作,但是陛下也不会因为一篇文章就同意阿若入朝吧。”
崔老太师也觉得自己着急了。叹了口气道:“这些道理,我又何尝不知道明日不是让阿若入朝最合适的时机。但是我年纪大了,也是耗不起,总是想要亲自阿若入朝才放心。”
“阿若现在自身的条件也不行,她还要在书院多呆一段时间,需要丰富自己,谋略方面虽比两年前好多了,但是一旦入朝,她还是应付不了那些老奸巨猾的人。所以,最少还要三年。”
“既然如此,那便再等等吧。”崔老太师也知道此事不可操之过急,三年,他还等的了。
第二日,陆若华身着一身礼服,身旁站着三位美丽动人的少女,惹眼极了。
“阿梅,把握好今日,愿你心想事成。”陆若华拍了拍司梅的肩膀,鼓励道。
“我会的,山长。”司梅深吸一口气,坚定道。
第114章 宫宴
今日的宫宴没有琼林宴这么大的排场; 但是该出席的重要官员一个也没有少; 上至天正帝太子下至三品以上官员都有列席。特别是因着这次魁首中有四名是女子,天正帝还特意让皇后出席。
天正帝看着下方站着的二男三女; 对着旁边的皇后笑道:“前些日子你和母后与朕打的赌; 看来是朕输了。”
“那陛下可不要吝啬私库中的宝贝,臣妾和母后可是要好好挑一挑的。”皇后打趣道。
天正帝听后大方一笑:“愿赌服输; 皇后和母后看中的东西只管拿。”一个是抚育他长大的母后,一个是他的结发妻子; 他还不至于吝啬这点东西。
下方的人听到天正帝和皇后间亲密的谈话,对帝后之间的感情又有了新的评判。但也对天正帝和皇后之间的赌约十分好奇; 只是碍于身份的缘故不好问。
不过作为两人亲子的太子就没有这个顾虑了,好奇地问道:“母后和父皇大了什么赌?可是关于此次的燕安大比?”
“你皇祖母和你母后压博喻书院此次燕安大比能占据至少两个魁首的位置; 朕赌一个; 如今看来,你皇祖母和你母后赢了。”天正帝笑呵呵地回答着太子的问题; 对于自己赌约输了的事; 没有半点生气。
“父皇事忙,对博喻书院的情况不了解,也难怪会输给皇祖母和母后。”太子没有安慰天正帝; 笑着道。
一旁的大皇子听着太子这扎天正帝心的话,不由得意一笑; 太子真是自以为是,以为自己跟父皇亲近,就可以口无遮拦?他若是父皇; 此时心中必定恼怒极了。
正当大皇子等待着天正帝斥责太子的时候,却听到天正帝点头笑道:“确实是朕没有了解情况,一时大意了,你以后也要注意,做事需三思而行,不可意气用事。”
“儿臣谨记父皇教诲。”太子笑着应道。
大皇子看着天正帝和太子亲密的互动,握紧了拳头,往肚子里灌了酒,试图浇灭心中的嫉妒和怒火。这就是庶子和嫡子的区别吗?有太子在,他父皇眼中根本看不到他这个皇长子。
和太子说完话,天正帝才对下方站着的五人道:“你们能在燕安大比中夺得魁首,便是我大燕不可多得的人才。”随后便命身边的内监赐下赏赐。
下方的五人赶紧跪着谢恩。
“听说今年骑术和箭术的魁首都是一个人。”天正帝感兴趣地问着身边的清平侯。
“回陛下,确实如此。此人是威北侯嫡女司梅。”随着清平侯话落,司梅赶紧出来和天正帝见礼,“臣女参加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听着这名字,天正帝本以为会是一个温婉的少女,却没有想到司梅会如此高挑,和成年男子一样的个子,虽不强壮,但一看也和平常女儿家不同,身上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