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配步步荣华[穿书]-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陆若华命人将这套红翡头面珍而重之的收了起来,眼中满是温柔和欣慰。阿媛休夫后,没有一蹶不振,反而奋发图强,她记得之前阿媛和她说的话。
  “阿华,我不像你会农事,文章写的也好,学问比进士也不差。我的情况你也清楚,这些东西根本就是一窍不通。”安欣媛当时拉着她的手道:“但是我得做些什么,为阿琛遮风挡雨。”
  “那你想做什么?”她当时好奇地问道。
  “经商。”安欣媛深思熟虑道:“虽说士农工商,但是我们都知道商人虽然地位不高,但是手中确实财富众多,比很多世家几百年的累积都多。都说这有钱能使鬼推磨。我若能成为大燕数一数二的巨贾,便是朝廷也不敢轻视我。”如今大燕的一些大粮商和盐商同样被朝廷重视,当地的官员也要给这些人三分面子。
  “你若是真想要经商,我将符涵介绍给你。”她知道符涵一直有离开家中,独立经商的意思。符涵有经商的本事,阿媛有人脉,相信两人会合作愉快的。
  之后的事情,她由于最近太忙没有过问,却没有想到两人都已经开启了首饰店。
  周围人听到是安欣媛送的头面,一时间都小声的议论起来。如今安欣媛的大名在京中贵妇的圈子里可是流传的厉害,毕竟这是天下第一个休夫的女子。有人说其叛经离道,也有人说起真性情,只得敬佩,总之议论纷纷。很多人也在猜测安欣媛带着孩子离开宋国公府,也不住安家,以后的生活究竟会怎么样?如今看来,这过得很是不错。这女子,也不一定要依靠丈夫不是?
  这边,平女官也已经为陆若华画好了宝寿妆,额点寿阳,芙蓉花面,朱唇微点,肤若凝脂,娥眉如烟,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淡雅若仙,国色天香。
  一时间,大家都呆住了,这宝寿妆将纯安县主原本就十成的美貌变成了十二分,倾国倾城也不过如此了。
  只有一旁的平女官还算镇定,毕竟这是她一手画成的美人。
  “县主,时辰不早了,还是赶紧换吉服吧。”平女官一句话打破了众人的呆愣,一旁的春风等人立时回过神来,赶紧上前侍候。
  “纯安前去更衣,诸位请稍坐。”陆若华对着众人点了点头离开。
  今日靖北侯府待客的是六姑娘,也是靖北侯府唯一没有出嫁的姑娘了。陆若华大婚,靖北侯府的几位姑娘,除了嫁到外地的三姑娘,大姑娘,二姑娘和四姑娘也都回来了,帮着六姑娘待客。
  “说来你们靖北侯府的姐妹嫁的都不错。”旁边一位年轻的妇人对着嫁给翰林院学士的二姑娘道:“你们姐妹也都和睦,犹如嫡亲的姐妹一般互相帮衬。”不像别的府邸姐妹相争。
  “要说从没有红过脸也是不可能,只是姐妹间哪有隔夜的仇,说开了就好了。”二姑娘笑道:“本就是极亲的姐妹,每日都在一起,不就跟嫡亲的一样吗?”其实,她们府中真的没有什么好争的。最尊贵的五妹妹自小得封县主,性子又好,平日里很是照顾她们这些姐姐,她们只有羡慕,没有嫉妒。
  至于其余的姐妹,大姑娘有长姐风范,照顾幼妹,三姑娘和四姑娘自知身份,安分守己,六姑娘活泼可爱,她们之间真的没有什么大的纷争。这出嫁后,更是如此,女子在夫家本就不易,姐妹间互相帮扶着这日子才能更好过不是?
  前院,晋王刚跨过大舅子陆哲和小舅子陆皓所设的重重阻碍,刚进内院便看到了几位十二三岁的姑娘。
  “王爷要迎娶山长,还得要过了我们这一关才行。”崔思若对着晋王行了个礼,挑衅道。


第123章 大婚(二)
  “这可都是燕安大比的头名啊; 这让我们怎么过?”一个跟着晋王过来助阵的沈家四公子哀嚎道。燕安大比他也是参加的,想到博喻书院那六位姑娘的凶残程度; 这可是才学压得过男子的女子啊。沈四公子觉得晋王娶纯安县主的过程恐怕要更艰辛了。
  “八妹; 手下留情啊!”沈四公子对自家妹妹笑得讨好; 意图让沈莹心放点水。
  “四哥和王爷才学渊博; 哪里用得着我们让?”沈莹心半点不打理自家兄长,笑得一脸灿烂。
  “幸好司姑娘去军中了。”沈四公子想到已经参军的司梅; 不禁有些庆幸,他可是听说这位司姑娘到了北境如鱼得水; 很快和武将打成一片,。更厉害的是; 据说这位一个人能撂倒一群士兵,在北境让很多士兵信服。如若这位司姑娘在场,他们一群大老爷们打不过一个姑娘岂不是更丢脸。
  “今日咱们是文比?”沈四公子看着不出声的晋王; 忐忑地问道。
  “自然是文比,山长和王爷大婚的日子; 舞刀弄枪的未免有些不吉利。”唐馨点头应道。
  “还请姑娘出题。”作为被圣上派来为晋王压阵的上届状元郎,时任翰林院编修的焦元德自信满满地道。
  “这是题目。”符涵笑得甜美; 将题目递给晋王。
  沈四公子看到晋王手中的宣纸上的字迹感叹道:“真是好字。”行云流水; 力透纸背; 他也是苦练字迹的人; 常常为自己的一手好字而沾沾自喜,如今看到纸条上的字,却是自愧不如了。
  “你觉得是好字; 那这题就你来答。”晋王说完后就将手中道纸递给了沈四公子。
  沈四公子看到上面的题轻轻念了出来,道:“今有池方一丈,葭生其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适马岸齐,问水深,葭长各几何?”
  念完后,沈四公子挠了挠头道:“王爷,你也知道我这算学学得不好。”说完后又将纸递给了一旁的焦元德道:“焦大人,你可会?”
  焦元德同样愧疚地摇了摇头,陛下和太子让他给晋王助阵,为的就是让他在姑娘拦门的侍候帮一帮晋王,原本他是志得意满的,这写文章作诗什么的他可是手到擒来,却没有想到这群姑娘不按常理出牌,上来就让他们解算学题。
  说起来,他今日可是一点作用都没起,前面靖北侯府的公子要的是比射箭,这还是旁边的武状元废了不少力气才拿下靖北侯府公子,进了内门。如今,焦元德看了看纸上的题,更无力了。他真的期待这些姑娘下一题出个作诗啥的,好让他显得别这么没用。
  “王爷可是要纸笔?”邵柔似乎没有看到晋王后面一行人窘迫的样子,温柔有礼地问道。
  “不必。”晋王摇了摇头道:“水深十二尺,葭长十三尺。”果然,要这么些人根本没用,关键时刻还得他自己来。这一刻晋王庆幸,幸亏当年他在崇文馆读书的时候认真听了算学课,不然他今日可就丢脸丢大了。
  “王爷好才学。”崔思若在晋王话落后应声赞道,虽说在她心里任何人都配不上她们山长,但是若是在京中一群青年中硬要挑个人,她觉得晋王无论是在才学,能力,爵位上都是最适合山长的那一个了。
  随后崔思若等人又对着晋王等人问答了一些问题,经史子集,山川游记,农事工事各个方面都有涉及,虽然答得艰难,但是晋王身后到底有着不少世家子弟还有焦元德这个状元郎,倒也全都答了上来。
  “姑娘们,可快点。”二太太走过来对着崔思若等人道:“快到吉时了。”今日纯安县主大婚,整个靖北侯府都忙碌极了,二太太,三太太和连氏等少奶奶都在帮忙。
  “您放心,马上就好。”崔思若笑着应道,随后又对晋王道:“王爷既要山长,这催妆诗总是要做得吧。”
  “这个可要说好了,只要我作出这催妆诗,你们可就要放我进去。”晋王挑眉道。大喜的日子,晋王连自称都没有用,可见见到新娘的急迫。
  “这做得好了,自然会放王爷进去。”唐馨狡诘道:“不过这得事先说好了,王爷身边的人可不能帮忙。”
  “这是自然。”晋王点头说完后,便吟诗道:“传闻烛下调红粉,明镜台前别作春。不须满面浑妆却,留着双眉待画人。”
  “王爷好文采。”崔思若听后赞道,随后对晋王伸手请道:“王爷请。”这首催妆诗一出,她就是再想拦着晋王都不可能了。
  晋王得意一笑,催妆诗这样的事情当然要事先准备了。他不禁庆幸,幸亏自己这次准备齐全,不然就以阿华这些学生的见识,他恐怕真的能被这些姑娘拦在门外。
  “新娘子出来了。”众人笑着喊道。
  随后只见世安院的门打开,一道身着正红色亲王妃吉服的少女从院中缓缓走出,少女亭亭玉立,绰约多姿,脸被团扇挡住,但只露在外面的纤纤玉指就知道这是位极美的人儿。吉服上绣着金霞云凤纹,华丽耀眼,在阳光下熠熠发光,头戴九翟冠,这样贵重的服饰却被面前的少女撑了起来,只让人觉得尊贵大气,没有丝毫的违和感。
  “阿华,我来接你了。”晋王走到陆若华身边,眼中满是温柔和喜悦,今日起,阿华就是他的妻子了。他觉得自己幸福极了。
  耳边都是晋王低沉的声音,陆若华一时红了脸,比胭脂还要美丽三分。
  陆若华在正厅拜别父母,在母亲流泪,父亲不舍的目光中,被陆哲背上了花轿。
  “阿华,无论什么时候,靖北侯府都是你的家,是你的依靠。”陆哲将妹妹放在花轿前,温柔地嘱咐道。
  “谢谢大哥。”陆若华心中一暖,想到母亲流泪,父亲浓浓的不舍的目光,她不是个爱哭的性子,此时眼角却也留下了泪水。
  晋王大婚这样热闹的日子,从靖北侯府到晋王府的街道上挤满了人。
  “晋王爷可真是大方。”一位抢到晋王洒在街道上铜钱的人感叹道,这一路上撒的都是真的铜钱,照这么撒下去,一直到晋王府,估计得有一千贯呢。
  “晋王深得陛下宠爱,又擅长经营,封地富饶,家底厚着呢,这一千贯算什么,不过是图个喜庆罢了。”旁边一人玩笑道:“这晋王娶的纯安县主,也是相当于娶了一个金娃娃回家呢。”
  “这怎么说?”旁边的人好奇地问道。
  “这纯安县主的封地也是在江南富庶之地,鱼米之乡,只这每年抽取的赋税就和一品大员的俸禄差不多。”大燕的官员俸禄不低,甚至可以说比前朝高出一大截,一品大员一年的俸禄,正俸,禄粟,薪炭等杂七杂八地加起来有近万两,当然这是指宰辅,其余的一些虚职也有五六千两,县主的俸禄和赋税加在一起虽比不上宰辅的俸禄,但是也高出一些荣养的虚职的俸禄。
  不只是路人,就连今日来参加晋王和纯安县主大婚的贵女也议论纷纷。
  “看到了吗?据说这纯安县主的头抬嫁妆是陛下所赐,两柄玉如意,后面跟着的那一大棵火红的珊瑚树是太后赐下的,再下面一台是紫檀木制成的十二扇屏风,据说这是蜀地今年新进贡上来的贡品,是蜀地的二十个顶级绣娘绣了三个月才秀出来的珍品,据说宫中的淑妃娘娘就看中了此屏风,向皇后讨要,皇后没给,却没有想到如今成了纯安县主的嫁妆。”不过由此也可见皇后对纯安县主的喜爱非一般人所能及。
  “这靖北侯府准备的嫁妆也不少呢。”另外一位少女指着皇后后面一台嫁妆道:“那上面的琉璃瓦当可不少,这靖北侯府不知道给纯安县主陪嫁了多少院子商铺和庄子呢。”
  嫁妆一台台过去,抬嫁妆的人都是一副吃力的样子,由此可见,这每个箱子里都是满满的,绝不是充数装面子。
  “一百二十八台。”有贵女数了数,道。不过这个数也不意外,一百二十八台是亲王妃嫁妆的定数,他们都清楚要不是礼法在那,纯安县主的嫁妆一定会更多。
  事实也是如此,为了不打眼,昨日靖北侯夫人就已经命人送了一部分嫁妆进晋王府了,其中最多的就是陆若华在靖北侯府大量的书籍,只这些书就足足有三千多册,还有拔步床等一些大件,都已经事先抬入了晋王府。如今剩下的,都是精简过后的一些首饰布匹,古董玉器什么的。
  “若是我成婚时,能有纯安县主一半的嫁妆,我也就心满意足了。”一位姑娘羡慕道。
  “嫁妆算什么?”一位姑娘指了指旁边那一群围在一起的少女道:“博喻书院的学子可都来给纯安县主送嫁了,这么贵女送嫁,便是到了皇家也没有人敢轻视。”她觉得这才是纯安县主最大的嫁妆呢。
  博喻书院已经在京中成名,半个京中的贵女都是纯安县主的学生,纯安县主嫁给晋王,这博喻书院才是最大的嫁妆


第124章 大婚(三)
  为晋王和陆若华主婚的是宗正寺宗正卿赵王; 赵王是天正帝的皇叔,晋王是叔祖; 德高望重,在宗室里地位不低。晋王没有父母; 晋王大婚天正帝和皇后也不可能出宫来为晋王主婚; 所以特意将赵王请了出来,以示对晋王的恩宠。
  不过,令众人没有想到的是,晋王的婚礼上太子也出现了,因该说京中的皇子; 除了大皇子外,其余的皇子都来到了晋王府,送上了贺礼。不过比起这些皇子; 太子正位东宫,也是长居东宫不出; 和天正帝与皇后一样,却没有想到刚入朝不久的太子会亲自到来。
  “父皇和母后不便出宫,特命孤前来观礼。”面对众人的惊讶,太子笑得温和。
  “愿晋王堂哥和纯安姐姐举案齐眉; 白头偕老。”太子一脸真诚地道。晋王是他唯一真心看作兄长的人,纯安姐姐更是相当于他的嫡亲姐姐; 两个对他都很重要和亲近的人成婚,他心中只有满满的祝福。
  “多谢太子殿下。”晋王和陆若华齐齐谢道。
  因着诸位皇子都到了,那唯一没有到场的大皇子就被显得出来。
  “大皇子怎么没来?”一位平日里不上朝的闲散伯爷问着旁边的人; 奇怪道:“就算是不和,可到底是堂兄弟,大皇子这连表面功夫都不做了?”
  “你这就不知道了,晋王归京后被陛下派到都察院主持监察百官之事,昨日晋王和左都御史联名弹劾工部侍郎收受贿赂,贩卖工部官位,□□狎妓等十余项罪行,陛下大怒,命人撤职查办。”一位官位不高但每日上朝颇有实权的官员道。
  昨日发生的事情,还新鲜着呢,他们这些不理事的闲散人不知道也是正常。那伯爷捋了捋胡须,恍然大悟。他虽然不问政事,但又不傻,在京中住着,哪能真的不过问朝中的政局。大皇子入朝这么多年,真正收服的官员其实并不多,这其中多数都是低位的青年官员,因着其外租的关系,大皇子六部中使得最得心应手的还是这工部。
  如今这工部侍郎被撤职查办,大皇子怎能不怒。这还是昨日发生的事情,今日晋王大婚,大皇子估计是被怒火冲昏了头脑,所以没有来吧。
  伯爷想到这笑了笑,他这是没有实权,大皇子没有拉拢他。可就算是他有实权,也绝对不会跟这么一个意气用事的主子。大皇子今日不来,明日这消息就会传到帝王的耳中,到时候帝王会怎么想?
  所以说,这样的主子跟不得啊。
  在赵王和礼部的主持下,陆若华和晋王拜完天地,被送入了洞房。
  “阿华,你等着我,我一会儿就回来。”晋王在陆若华耳边低声道。
  “好。”陆若华柔声应道。
  陆若华坐在床上,将团扇拿下,看着房间内到处都是红绸缎,这床上更是如此,锦被上绣着龙凤呈祥的图案,床上洒满了花生红枣等物。但是令她诧异的事,这周围的摆设却熟悉极了。
  “王爷真是有心了,这房间布置的和县主闺房中基本一样。”春风打量着房间内的摆设,感叹道:“王爷待县主这样用心,县主日后必定幸福美满。”一个丈夫对妻子好体现在什么地方,不就是这些细心和用心上。
  就算是晋王,能打听出县主闺房中是什么样,也不容易,更何况还将屋内的摆设尽可能地还原。废了这么多的功夫,为的是什么,不就是想让县主少些陌生感吗?
  “他很好。”陆若华摆弄着床边的摆件,虽然这些小的东西不太一样,但是却也都是精品,甚至比她房内的更好,她觉得心里暖极了,连刚来到晋王府的陌生感都少了很多。
  正在这时,只听得外面响起了一阵脚步声,春风惊讶道:“王爷这么快就回来了?”这也太快了,这连前院都没到吧。
  “应该不是王爷,应该是宗室的王妃公主过来了。”陆若华想到新妇进门后,家族必定会派族中的妯娌和姑娘或是出嫁的姑奶奶来招待,这宗室也是如此。
  陆若华赶紧让春风给自己理了理衣服,保持好仪态,从容地起身迎接前来的宗室王妃和公主。
  “诸位王妃好,二皇子妃好,诸位公主和世子妃好。”陆若华笑着道。她自踏进晋王府的那一刻起,就是名正言顺的晋王妃,她身上穿着王妃的吉服,更是皇室承认她身份的象征,所以对待这些王妃公主,她不用再行大礼了。
  “八弟妹好。”顺诚郡王妃笑着回道,她虽然品级没有亲王妃高,但是丈夫在宗室中是这一辈的老大,所以这一辈的妯娌都愿意给其几分面子,“晋王爷在宗室中行八,这个做嫂子的便托一回大,这么称呼你了。你若是不嫌弃,称呼我一声大嫂子就好。”
  “大嫂子。”陆若华笑得明媚。
  顺诚郡王妃却被陆若华这一笑晃了眼,打趣道:“以前有人偷偷议论晋王是这京中第一美人,要我看,这位置早该易主给八弟妹了。以后你们夫妻俩出去,。”
  身为晋王的堂妹,又和陆若华是好友,所以三公主也在,听了顺诚郡王妃这话好奇地问道:“为什么啊?”
  “当然是羞得啊。”二皇子妃捂嘴笑道:“不过纵是再心怀春梦,也只能望洋兴叹。”这两个都名花有主了呢。
  二皇子妃说完后看着陆若华羞红的脸,赶紧地道:“看我,你这是新妇,脸皮薄,这话可真是冒犯了。”
  “不碍事的。”陆若华赶紧摇了摇头道:“您是爽朗的性子,我一直都知道。”她之前在皇后身边也见过二皇子妃几次,二皇子和三公主是一母同胞的兄妹,和二皇子沉默寡言不同,二皇子妃是个爱开玩笑的性子,在宗室女眷里颇受欢迎。
  随后,三公主拉着陆若华说了会儿体己话,关心了一会儿陆若华。随后,陆若华才在顺诚郡王妃的介绍下,和几位王妃,世子妃,公主见礼。
  “以前就常在母后那里听到八嫂的名字,只是八嫂事忙,见面不多,如今这嫁给晋王堂哥后,咱们可是要多走动,说不定这走动多了,我也能近朱者赤,和八嫂一样貌美了呢。”二公主虽是德妃所出,带有外邦血统,虽不十分地天正帝喜爱,但是也没有养成自卑的性子,反而十分活泼,爱说笑。说起来,她和晋王差不多大的年纪,晋王只比她大了一个月,和陆若华相差好几岁,但她是公主出嫁早,所以和陆若华相处不多,但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她十分喜欢这位纯安县主的容貌,灿若明珠,皎若皓月,让人看了就觉得欢喜。
  “我看二皇姐是想要问阿华有没有什么美容的方子吧?”三公主打趣道。她这位二皇姐和德妃娘娘一个性子,既爱看美人,又爱捯饬自己,将自己打扮的美美的。
  “你这小没良心的,这么快就拆穿我。”二公主戳了戳三公主的额头,佯装生气道。
  “好了,都嫁了人了,多大的年纪了,快别闹了。”大公主虽然出身不高,但到底是皇长女,对着两个闹腾的妹妹还是能制住的。
  大公主是个温柔雅致的性子,拉着陆若华的手道:“你不用理会她们俩,这两人一直这么闹腾。”
  “公主们性子活泼,却有天家气度。”陆若华笑道,随后又对二公主道:“我常翻阅古籍孤本,确实见到过不少失传的美颜方子,自己也经常动手做一些胭脂水粉,改日公主可来我这,看中什么,我告诉您方子。”
  这话要是别人说,二公主还不信,但是陆若华是萧太傅的弟子,博喻书院的山长,肯定是博览群书的,知道一些失传的妆容方子也不奇怪。不过她也不缺这一两个妆容方子,她喜欢的,还是陆若华这份乐于分享,不私藏的大气。
  “本宫改日一定来拜访。”二公主十分高兴地答应了。
  王妃和世子妃们看三位皇家公主对这位新上任的晋王妃都如此和善,态度也更加柔和了几分,温柔地关切着,说了一会儿后,想到时间也差不多了,便一起告辞了。
  陆若华对着这些今日来帮忙的宗室贵妇道谢,又亲自相送。晋王府没有主母,所以皇后请了宗室王妃们过来帮忙,这也是她今日能见到这么多宗室贵妇的原因。
  陆若华在房内略做了会儿,便听到春风高兴地跑了过来道:“县主,王爷来了。”话音刚落,便见到一身红色吉服的晋王走了过来,脚步轻盈,没有丝毫的醉意。
  “阿华。”晋王进来后,快步走到了陆若华面前,牵起陆若华的手走到了一旁的桌子旁坐下,道:“你今日可是一天没有进食了,我让人准备了一些吃食,马上就端过来了。”
  “谢谢晋王表哥。”陆若华柔声道。
  “我是你的丈夫,在我这你永远不要说谢。”晋王握紧陆若华的手,面带狡诘地道:“若是阿华真的要谢我,就唤我阿承或是承哥。”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