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配步步荣华[穿书]-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给我交代什么?”大太太不在意地道:“最重要的是别让阿华寒心,也别让新姑爷看了笑话。”
  “我知道。”靖北侯感动道,他与老太太的母子情几乎都被消磨殆尽了,但是终究还是血脉相连的至亲,他总是要给自己母亲一些体面的。
  因着今日是陆若华三朝回门的日子,陆哲告了假,很早就和妻子连氏一起来到了正院,给靖北侯夫妇请过安后,紧接着,陆皓也踏入了正院。
  靖北侯和陆哲一边等待,一边趁着机会考问着陆皓的功课,大太太拉着连氏的手在说话。
  “母亲安心,妹妹一会儿就来了。”连氏看着婆母不安的样子,安慰道:“妹妹嫁的好,当初是晋王殿下亲自求娶的,这些年咱们也都看得清楚,晋王殿下一心扑在妹妹身上,用心极了,晋王府中一无双亲在世,二无侧妃侍妾,晋王又待妹妹好,妹妹定不会有事的,”
  连氏说到这,眼中难掩羡慕。她这位小姑子嫁的可真好,夫君身份贵重,深得圣宠,又有本事,嫁过去就是亲王妃,这在诰命上算是到头了。而且连婆媳问题都不用愁,规矩也不用立,还无侍妾烦心,这样的好婚事天下也就晋王这一家了。
  她也常被母亲说,自己嫁的好,婆母和善,夫君疼爱,但是和小姑一比她就不算什么了。不过,羡慕归羡慕,她对自己现在的生活很满意,人要学会知足才是。
  “听说前日太后和皇后娘娘赐下了好多赏赐,陛下还给妹妹进了一级,如今是正五品的官员了,可见皇室对妹妹的看重。”连氏笑道:“还有昨日,妹妹去宗庙那祭拜,宗室的王妃都过去了,对妹妹的赞誉有加。”
  “妹妹这样周全,您将心放在肚子里才是。”连氏打趣道。
  “她从小做事就样样周到。”大太太叹了一口气道,可越是这样,她就越忍不住担心。可能天下的母亲就没有不操心女儿的吧。
  “王爷和王妃的仪仗还有两条街就到了。”侍女来报道。
  “起身吧,去门口迎接。”靖北侯听后站起了身,道:“二房和三房那也通知一声。”天地君亲师,即便是女儿女婿,那也得先论君王后论亲情。
  陆若华到靖北侯府时,便看到靖北侯和大太太领着靖北侯府的人站在门前。
  “见过晋王,见过王妃。”随着靖北侯拱手行礼,身后的陆家人也紧跟着参拜。
  “父亲可是折煞女儿了。”陆若华赶紧将靖北侯扶起,道:“哪里有父亲拜女儿的,父亲和母亲赶紧请起。”三朝回门,按照礼部定的规矩,她和晋王用亲王仪仗出门,声势浩大,这实非她所愿,但是却也违抗不了礼部的规制。
  “王爷,王妃咱们进门说话。”靖北侯知道外面不是说话的地方,对两人请道。
  “岳父大人请。”靖北侯对着靖北侯尊敬道:“本王是晚辈,岳父大人先行。”
  靖北侯连道不敢,最后只得两人一同走进大门,紧接着陆若华挽着大太太的手跟上。
  回到正院中,陆若华对着靖北侯和大太太跪下,叩完三首后便被大太太拉到了怀中,一阵嘘寒问暖。随后对着旁边的靖北侯道:“你们陪着王爷先聊,我和阿华说会儿话,王爷不会介意吧?”最后大太太将目光放在了晋王身上。
  “岳母和阿华多日不见,理当说些体己话,我怎么会介意?”晋王赶紧回道,一脸本该如此的样子,看向陆若华的眼中带着温柔和爱意。
  等大太太拉着陆若华走后,靖北侯和陆哲等人远没有了在大门时的恭敬,靖北侯靠在椅子上,饮了口茶道:“看如今的样子,王爷和阿华相处的还不错?”
  “阿华性子好,能娶到阿华是本王的荣幸。”晋王恭敬道。
  靖北侯听到这句话,嘴角一抽,就阿华那个性子,平日里看着是温柔可亲,但是凌冽的时候他看着都有些心惊,所以,对于晋王能昧着良心说阿华性子好,还是一脸真诚的样子,他都觉得是情人眼里出西施了。
  “若是以后王爷和阿华的意见出现了分歧,王爷要如何办?”靖北侯再问道。
  “那就谁对听谁的。”
  和预料中的不一样,他还以为晋王会一直说些甜掉牙的情话呢。
  看着靖北侯诧异的目光,晋王道:“阿华虽是您的女儿,但是阿华在外游历两年,随后您又在外出征,想必对阿华的性子了解不多。阿华虽然执着,但是她并不是不听取旁人的意见,相反,她虚心请教,若是发现自己不对的地方,必定会放弃或是修正自己的意见。”他觉得靖北侯对阿华的了解停留在表象,这也许和父女两人这些年相处不多有关系。
  而他不一样,阿华游历在外和他在边关的时候,他和阿华都有信件往来,阿华会将发生的重要的事情和他分享,听取他的意见,他不止一次在信件中看到阿华直言自己的错误。
  “若是你们都无法说服对方,各持己见呢?”靖北侯再问道。
  “那就遵循阿华的想法,不过我会尽力去完善这个想法,为阿华保驾护航。”晋王停下思索了一下,随后才道:“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阿华的想法有时另辟蹊径,很多时候会带来不一样的效果,这是我这些年的感受。很多时候,我的想法都不如阿华的巧妙。”
  夫妻两人的相处,总有要退步的一方,很显然,在晋王和女儿的相处过程中,晋王是退步的那一方。这个意识在靖北侯和大太太心中同时出现。
  “还有一事,阿华升迁的事到底是为什么?”靖北侯想到前些日子吏部下达的调任,对着晋王问道。外面的人都传闻那是天正帝对晋王的厚爱,所以才给阿华升官,但是朝中的重臣都能意识到事情远不止这么简单。若只是施恩,升到工部郎中就好,何必加监察御史这样的职位呢。
  “那是阿华自己争取来的。”晋王没有解释,只是道:“阿华的能力您也清楚,以她的能力升迁是早晚的事。如今陛下信任阿华,您放心就好。”
  靖北侯闻言,便不再多问,女儿从小便有主意,这一路又是靠自己走过来的,没有向靖北侯府要半点助力,此次之事,想必女儿心中有打算,他也不打算多问。
  这边,大太太也拉着陆若华问了好多事,将陆若华问得脸都有些红了,才放过她。
  “好了,知道你过得好,我也就放心了,只是你要知道,夫妻之间要相互扶持,相互理解才是,不能老是让一人迁就另一人,时间长了,没有人受得了。”大太太道。现在的情况很明显,晋王迁就女儿,她怕时间长了,晋王会生出怨气。
  “阿娘放心,我都明白。”陆若华点头道,这点夫妻相处之道她还是明白的。
  “好了,不说这些了。去见见你祖母吧。”大太太拉着女儿的手道:“虽说老太太糊涂,但今日是你大喜的日子,你阿爹还是希望看到一家人团聚的。”
  “只要祖母不过分,我和王爷都可以担待。”陆若华保证道。


第130章 纳妾
  泰安堂
  陆若华和晋王随着靖北侯夫妇来到泰安堂的时候; 二房和三房的人都到了。老太太和从前一样,坐在泰安堂的主座上; 比之前消瘦了许多,远没有几年前的气势; 但似乎人逢喜事,精神不错。
  二房和三房的人看到晋王和陆若华后赶紧起身行礼道,陆若华赶紧将人扶了起来。晋王看着主座上没有丝毫动静的老太太皱了皱眉,他对靖北侯敬重; 对靖北侯府的人行礼也都赶紧叫了起,他这是看在阿华的面子,却不代表靖北侯府的人可以轻视他的身份; 他爱着自己的妻子,可以容忍不敬自己的行为,但却不能忘记自己还是宗室,身兼维护宗室之责。
  靖北侯看着坐在主座上等着女儿女婿来拜见的老太太,目光冷凝; 他突然觉得自己顾念那点母子情真是件可笑的事,他的母亲是一点都没有将他和他的儿女放在心上啊。
  “母亲腿脚不便; 我代母亲给王爷和王妃问安。”靖北侯对着晋王拱手道。再是女婿,那也是位高权重的亲王; 是皇室; 是天正帝视若亲子的侄子,先论君臣后论亲情,这是礼制。他的母亲身为这么多年的靖北侯夫人; 这点道理怎会不明白。如今揣着明白装糊涂,愣是不起身,这是想让晋王和阿华,和靖北侯府之间起龃龉呢。
  “岳父客气了,本王是小辈,老太太年纪大了,腿脚不便,坐着就好。”晋王和颜道,看在阿华和靖北侯的面子上,他可以对老太太容忍一二。说起来,他来靖北侯府次数也不少了,连靖北侯夫人都见过不少次,但是这位靖北侯府的老太太还是第一次见,而且看阿华和靖北侯的脸色,他也能看出老太太和靖北侯与阿华并不亲厚。
  陆若华原本还想给阿爹面子,给老太太行个礼,但是如今看着老太太在上首动都不动的样子,也不再行礼,老太太都不给她面子,她又何必给老太太面子呢?
  但是众人都没有想到的是,老太太真的接下了晋王的话,笑眯眯地道:“老身腿脚确实不好,多谢王爷体谅。”
  对于这种倚老卖老的行为,晋王皱了皱眉,依旧没有发作,不过他也看出来了,这位靖北侯府的老太太脑子恐怕不是太好用,还有靖北侯紧握地拳头,只怕老太太和靖北侯母子之间间隙很大。
  “这所谓多子多福,王爷和阿华新婚,按理来说老身不该多说什么,但是老身经验多,又是阿华的祖母,阿华性子又不好,还是有些话要说得,不然王爷和世人都以为我们靖北侯府的女孩善妒,品行不好呢!”
  老太太话音刚落,靖北侯目光更加冰冷,这句话在他和阿哲成婚的时候,他母亲就说过,所以他就是不听也知道老太太要说什么。果然,他的猜测就被证实了。
  “我这里有四位安分的姑娘,一会儿让阿华带回去,若是阿华不好服侍王爷的时候,也好让她们服侍王爷,为王爷开枝散叶,让晋王府多子多福。”老太太说完后便有四位身姿婀娜的少女从后面走了过来,各个都长得眉目清秀,是不可多得的美人坯子。
  一旁的众人都被震惊了,从前老太太给府中的老少爷们们塞人,她们只以为老太太想为难儿媳孙媳,如今这给姑爷安排妾室的还是头一次见。毕竟这哪家嫁女儿的不都是希望女婿能少几个妾室,一心一意地照顾女儿的?
  特别是三太太,都觉得想吐了,她一直都知道自己善妒爱攀比,可如今跟老太太一比,她觉得自己以前做的那些事,真的都不算是什么。突然感觉自己能在这么奇葩地婆母手中活这么多年,还真是命大。
  靖北侯拉住气得脸都发白的妻子,冷声道:“母亲怕是癔症又犯了,早知道您病没好,我就不该在这大喜的日子放您出来。”
  老太太听到这话,身子一抖,她这些年一直被幽禁在泰安堂中,虽说吃喝不愁,但是却也一直见不到外人,特别是她最忧心的外孙女阿清,直到一个月前她才得知阿清的消息。
  “我没糊涂。”老太太想到什么,似乎一点都不怕靖北侯再让她禁足,冷笑道:“为了妻子女儿,不孝母亲,这就是你这个侯爷该做得?若不是看在你是老身的亲子,老身一定敲响登闻鼓,好好去御前告你一状。”
  陆若华听到此话,轻笑道:“看来祖母早就有打算,不知道祖母打算以何理由状告阿爹,孙女略懂《大燕律》,有什么疑惑也可帮您解答一二,省的您敲响登闻鼓,受了庭杖之刑,却不知道你要状告阿爹什么。”说完后又撇了一眼老太太道:“您之前所说的父亲不孝之言可算不得数,您身上穿的是江南新制的锦缎,在京中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您的饭食一直都是府中最好的,您说父亲哪里亏待了您?哪里不孝了?”
  “您衣食无忧,荣养在府中,阿爹是怕您操心才不让人为着这些琐事打扰您,这一片好心,您却是误会了呢。”陆若华笑着,仿佛老太太要说的话,她早就知道一样。
  “还有,您今日给王爷送美人的想法,是杨宛清交给您的吧?”陆若华冷笑道。老太太虽然没脑子,但是好歹当了这么多年的靖北侯夫人,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还都是清楚的,如今在这回门之日,给晋王送美人,摆明了是冲她而来。而能鼓动起老太太,又存着对付她的心思的,这世上只剩下杨宛清一人了。
  “听说两年前,杨宛清在大皇子府怀孕的时候,生怕自己失宠,网罗了不少美人送给大皇子,大皇子逢人便夸自己娶了个贤惠的侧室,只是我可不是杨宛清,没有给丈夫纳妾的习惯。”
  靖北侯听到这话目光直逼老太太,随后语气冰冷地对着老太太身边的魏妈妈道:“我不是吩咐过,老太太除了靖北侯府的人谁都不能见吗?特别是杨宛清。”自从杨宛清被杨知许配给大皇子为妾后,靖北侯直接宣布靖北侯府禁止杨宛清入内,如今看来有人并未将他的话放在心上,当成了耳旁风。
  “侯爷息怒,侯爷息怒。”魏妈妈赶紧请罪道:“奴婢实在是拗不过老太太,那日又逢杨侧妃来乔装来府中,所以奴婢心疼老太太私孙心切,一时心软,才让老太太和杨侧妃相见的。只是奴婢一直守在外面,不知道杨侧妃和老太太说了些什么,也不知道今日的事情,还请侯爷明鉴,饶了老身,别撵老身回去啊。”她这个年纪了,平日里也不做什么事了,自己也买了两个小丫鬟侍候自己,日子滋润的很,这一切都是因为她的老太太的陪嫁侍女。
  若是此时她被赶了出去,没有了月钱,也没法被荣养起来,她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
  陆若华记得,前两年前,杨宛清为大皇子生下长子,一跃成为大皇子府中的红人,大皇子极为看中这个长子,兴奋极了,跑到天正帝面前为杨宛清求了侧妃的位置。天正帝虽是不喜杨宛清,但是终究不愿大皇子的长子的生母只是一个普通的妾室,最终同意了大皇子的请求,册封杨宛清为大皇子侧妃。
  靖北侯府就是被大太太管得再好,若是一人处心积虑地钻空子也容易。
  老太太听到此话后,却半点不生气,只是指着晋王道:“王爷,看到了没有,阿华就是这样一个善妒的性子,以前在家中的时候就是如此,看不过我宠爱阿清,所以一直对阿清心存嫉恨,她一直长在她母亲手中,也是我没注意,才将她养成了这样蛮横霸道的性子,以后还请您多多包涵。”
  “这四个丫头就当是我给阿华向王爷赔罪了。”老太太一脸歉意地道,似乎为陆若华刚才的样子感到羞愧。
  陆若华冷笑地看着老太太演戏,她不得不说,比起杨宛清来说,老太太到底活了这么多年,演起戏来比杨宛清还要生动三分。
  “阿华虽是我的孙女,但也不能对不起王爷。妻子为丈夫纳妾,繁衍后嗣是本分,阿华不懂事,老身却不能惯着她,让她误了王爷的子嗣。”
  晋王都被老太太的话震惊了,这这这……他还从未见过这样厚颜无耻的老太太呢?
  “阿华端庄贤淑,惠质兰心,……”晋王将赐婚圣旨上礼部拟旨上夸赞陆若华的话背了一遍,听得旁边的人一愣,随后道:“这是圣旨所书,怎么老太太觉得陛下走眼,看错了人?想要和陛下争上一争。”
  “还有,这四人如此丑陋,这相貌连本王的十分之一都不如,更何况跟阿华相比?”晋王嘲讽道:“老太太送这么丑的人给本王,是想让本王伤了眼,谋害本王吗?”
  随后拉起陆若华的手小声呢喃道:“阿华,我是清白的,我的身子和心都是你的,我看都没看她们,你可不要抛弃我啊。”
  陆若华听着晋王可怜兮兮的声音,嘴角一抽,心中却温暖地紧。


第131章 弹劾
  “好了; 胡说什么呢。”陆若华闻言嗔了晋王一眼,随后对老太太道:“之前看您的样子就应该是人逢喜事; 想来这喜事不是孙女的婚事,而是杨侧妃来看望您了吧。”
  老太太看了一眼陆若华,哼了一声道:“阿清心里念着我,这么多年; 若不是你们拦着,阿清也不会回一趟外祖家也要这样小心翼翼。她和你才不一样。”
  一旁的大太太听到这句话,冷笑一声道:“我和侯爷是不让她进靖北侯府的门了,但是却没有拦着她跟您送东西,若是真的有孝心; 这些年可从未见过她给您送过一针一线。”
  “母亲你对阿华什么样你自己心里清楚; 但是阿华这些年除了不在京中的日子; 其余的时候每逢初一十五都会来泰安堂请安,不只是阿华; 府中的姑娘都是如此; 您不能因为偏心就冤枉了阿华。”
  “还有您身上穿得这件云锦锻绣制的上袄,那是太后娘娘赏给阿华的云锦,一共就两匹,一匹给了我,一匹在您这,她自己都没有留,您却说出这样的话,这不是伤孩子的心吗?”大太太才不允许老太太在女婿面前诬蔑自己的女儿呢。
  靖北侯看着平日里一向坚强的妻子眼角流出了泪水; 看着不以为然的老太太,心中一痛。阿华这样大喜的日子,老太太又是给女婿添妾,又是在女婿面前说女儿不孝。这不像是祖母,倒像是仇敌啊。
  他的女儿聪慧孝顺,却被他的母亲这般冷待,除却妻子的原因,更多恐怕是因为他吧。果然,他就不该对老太太的母子情报有什么期望。这是他奢想了。
  “胡说,阿清不送东西来那是因为她这些年在大皇子府过得艰难,大皇子妃什么性情……”老太太刚说到这就被陆若华打断了,“祖母慎言,您妄议皇室,这是要被问罪的。况且皇后娘娘都说,大皇子妃性情直爽,孝心有加,贤惠大方,您还是不要听信谣言的好。”
  “阿华说得对,大皇子妃的事,母亲还没有资格擅论。”靖北侯听后看向老太太的目光,除了失望,还有凌冽。他这位母亲被关了几年,为人处世更不知道轻重了,如果说前些年只是偏心,那现在就是没脑子了。
  老太太说完后便意识到一旁晋王这个皇室也在,心中有些后悔,但是听到陆若华和靖北侯像斥责一样的话,心中的不喜更甚,道:“总之阿清在大皇子府过得不容易,所以这些年也是怕我担心才没有给我递消息,这些阿清前几日都跟我解释过了。”
  陆若华闻言,觉得杨宛清哄老太太的功力又见长了几分。不过,这也是老太太心甘情愿被杨宛清这个外孙女哄,两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也是绝配。
  “这些随您怎么想。”陆若华不在意地说道,她可没有精力去纠正老太太对杨宛清的看法,只是对着旁边的魏妈妈道:“杨宛清是什么时候来得靖北侯府?”
  “您大婚那天。”魏妈妈赶紧道:“只有那天,府中忙乱,杨侧妃才有机可乘。”不然,大太太治家一向严谨,生人可是混不进来的。
  “看来,这是大皇子临时起意,想要给我们添堵啊。”陆若华斜了一眼晋王道:“杨宛清一个人可没有这么大的胆。”既然是她和晋王成婚那天才做下的事,这冲谁去的,一目了然。说起来,这恐怕是晋王在大婚前一日弹劾工部侍郎惹下的麻烦。
  “我明日就要弹劾大皇子纵容妾室插手我晋王府私事,离间我夫妻之情。”晋王冷声道,这大皇子处心积虑离间他和阿华,就是想让他们夫妻不和,给他添堵,他倒是要看看这最后堵的究竟是谁。
  “时间也不早了,我和王爷也该告辞了。”陆若华无意和老太太再做下去,起身道。随后又和大太太说了会而贴己话便与晋王一同离开了。
  紧接着第二日,晋王在朝堂上弹劾大皇子治家不严,纵容妾室插手他晋王府之事,离间和晋王妃之情,明言大皇子欺人太甚,一直叫屈。而第一次以五品官身份上朝的陆若华,也在这时声援,夫妻合力,将大皇子一党说得哑口无言。
  最后天正帝申斥了大皇子,令大皇子闭门十日自省,十日内不准上朝也不准插手任何事务,朝中官员也不准前往大皇子探望。
  下朝后,沈思看着携手远去的晋王和陆若华,对着身边的清平侯感叹道:“恐怕工部要变天了。”晋王妃刚上任工部郎中兼监察御史,天正帝就让大皇子闭门思过,这看似晋王和晋王妃的弹劾是因为私事,但这其中的意味值得深思。
  “十日的时间,足够在工部立足了。”清平侯点头,随后想起自己在宁州时遇到的晋王妃,笑道:“李善这次恐怕要栽跟头了。”
  如同自己设想的那样,陆若华第一日入职工部主持清吏司的事务并不顺利,下面的官员敷衍了事,态度轻慢者比比皆是,不过这对于她来说却不怎么打紧。别忘了,她除了是工部郎中,还是监察御史。
  而且,比起工部郎中,她如今却是越来也喜欢监察御史之职了,
  “我不管诸位心中怎么向我,但是请诸位记住,我身为监察御史可随时向吏部上递查检弹劾官员的文书。”陆若华坐在主座上,看着下方的不少的清吏司官员道:“不要指望你们背后的人保你们,你们要知道监察御史有上达天听的权力,若是我在朝会上弹劾你们这些五品一下的官员,你们觉得在陛下面前,你们背后的靠山会不惜余力保住你们吗?”
  “所以。我劝诸位珍惜现在,踏踏实实地为朝廷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