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配步步荣华[穿书]-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有我,不知道自己今后该选择什么。”唐馨说到这,眼中充满了迷茫,道:“我原本也和山长说过,我想要做一个和山长一样的人,但是我发现这似乎实现不了。”
  唐馨嘴角有些苦笑,“母亲虽为我在燕安大比上取得的成绩骄傲,不限制我读书,但是却一心想让我嫁个好人家,相夫教子。父亲虽比母亲开放,但是我还有两个哥哥,父亲也不会如崔老太师对阿若一般对我,而我对自己的能力是知道的,我不可能向山长一样在这个年纪就做出功在社稷的成果,所以我入朝的几率几乎没有。”
  陆若华看着面前的少女,想到自己初见唐馨的时候,那个姑娘一脸敬仰地看着她,说着“我仰慕县主”,当时她还被阿媛几个取笑了一番,她当时只觉得小姑娘有赤子的追梦心。可是追梦的路并不平坦,要克服的困难太多,而大部分的人总是完成不了,被迫改变自己的梦想。很多时候,不是他们不够努力,而是客观的条件摆在那里,阻碍着她们,让追梦的人一部也前进不了。
  梦想的破灭的心痛的,也是最让人迷惘的。
  “特别是当我被选为太子妃的那一刻,我甚至有些恐惧。”唐馨想到那个对她笑得温暖的太子,迷惘和害怕的眼中染上了温暖,“太子殿下很好,但是我却害怕深宫,我怕长时间呆在那里我会变得为了一点小事斤斤计较,和旁的女子争风吃醋,然后变得我都不认识我自己,害怕我连自己的志向最后都不记得,迷失本心。”
  最后,唐馨将陆若华新递给她的茶一饮而尽,道:“山长,我真的害怕。”
  陆若华看着唐馨有些激动,又泡了一杯茶放到唐馨面前,道:“静下心来,平复一下心情。”大约半盏茶的时间,唐馨又重新挺直了腰,对着陆若华示意道:“山长请说。”
  “你有没有想过其实实现你自己的志向不只是为官这一条路?”陆若华摆弄着手中的茶具,和唐馨缓声道:“太子待你好,你应该也能感觉一二。当年还没有举办赏花宴的时候,他来跟我说他在三公主的赏花宴上见过你,当时他提到你的时候脸上还少见地带了一些红晕。”太子是从小被天正帝和皇后当作储君培养的,少年老成,能露出这样的少年姿态很是罕见,也可见太子钟情于唐馨。
  “太子钟情于你,所以选择了你。”陆若华道:“当然,你也是他最好的选择。”
  “可是这种钟情又能持续多久呢?”唐馨苦笑道:“这话,我也就只敢跟山长说,连父亲那我都不敢说话。”妄议太子可是大事,但是她觉得山长不会责怪她,还有,她若是不说出自己心里的想法,她怕自己心里这个结永远解不开。
  “他是储君,未来的帝王。若是他如晋王那般是位王爷,我还敢奢想,但是一国之储君……,我不敢妄想。”这种妄想会要了她的命的。
  “我比太子年长几岁,太子唤我一声姐姐,我私心里也将太子当作弟弟一般。”陆若华笑道:“太子被皇后娘娘教养的很好,别的我不敢保证,但是宠妾灭妻这样的事,太子是绝对不会干的,对于嫡妻,即便不是他钟意的姑娘,最起码的体面他绝对会给。”
  “之前他跟皇后娘娘说过,若是娶一个他不喜欢的太子妃,那便是误了人家姑娘。”这话是皇后跟她学的,当时皇后娘娘笑得欢颜。
  “太子殿下真的很好。”唐馨想到那位身份尊贵的少年,关心地问她喜欢什么,她说得东西,三日后就被送到了府中,和太子的说话的时候,太子也很是照顾她。说起来,太子比起一般的未婚夫婿都体贴。
  “人要活在当下,与其担忧未来,还不如努力创造未来?”陆若华道。
  “创造未来?”唐馨重复这句话后,若有所思,对着陆若华请教道:“请老师解惑。”
  “无论夫妻间的情感,还是外面的困难,都需要你自己去经营,去克服。”陆若华笑道:“和太子之间的感情,需要你自己去维持,夫妻之间的情感都是相处出来的,太子不是负心人,只要你真心待他,和太子琴瑟和鸣,旁人要想插入你们中间也插不进来。当然,这也需要你有些手腕,我相信以你的本事,这个难不倒你。”
  “至于外部,这就需要你和太子共同面对。你若是有足够的威望,便能压得住外面闲言碎语以及朝堂中的反对声。”
  “足够的威望?”唐馨摇头道:“这对一个太子妃来说太难了。”一个后宅妇人,又如何做到有威望呢,除非她能做出利国利民的事来。
  “我记得你爱研究些小东西。”陆若华记得自己见过唐馨做得一些东西,甚至还有弓弩之类的。
  “不过是些兴趣。”唐馨听到这句话有些不好意思道:“很多都上不得台面。”
  “我听司梅说过,你送过她一把连弩,比一般的连弩好用很多,比一般的连弩要更轻更小,力道却是不小。”陆若华想了想道。
  “那是我从一本书中看到后改进过的。”唐馨想了想儿道:“我不止做个这个,还改过□□。”
  陆若华惊讶道:“这些事怎么从来都没有听你说过?”
  “母亲觉得这都是些上不得台面的事,父亲也不是很喜欢我做这些,所以一直都不让我说。”若不是担心阿梅,她是不会将连弩给司梅的,这事也不会有人知道。
  陆若华静默,她一直都觉得唐馨虽是个努力的孩子,但是天赋却不如崔思若的天赋好,只是勤能补拙罢了,但是却没有想到这位小姑娘的天赋在工科上。对于这对父母,她不想谴责,这个时代的环境如此,唐同方夫妇已经对女儿很好,同意唐馨摆弄这些东西,若是换个人家,很可能连动手都不让唐馨动。只能说时代限制了太多的有本事的人。
  “你可以试试将□□放在□□中,将□□中的竹筒换成青铜或是铁,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你若是能做成这个,绝对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陆若华觉得她很快就会看到火铳等热武器出现。
  “我还是那句话,既然事情已经到了如今的地步,你不如尽全力去奋力一搏,你的命运只掌握在你自己手中。”
  话落后,唐馨很长时间都没有说话,直到最后才点了点头道:“多谢山长,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比来时,唐馨目光中多了坚定和希望。
  送走了唐馨后,陆若华刚回到自己府中,便听到下人惊慌来报:“王妃,南阳侯进宫状告王爷气晕了文昌大长公主,陛下大怒,传召王爷进宫了。”
  陆若华听后了然,文昌长公主这是要给晋王扣上一个不敬长辈的罪名,不过这样的罪责,即便是天正帝偏袒晋王,但是京中的人却会胡乱传播,这才是文昌长公主打的主意,到时候京中的人都会指责晋王,天正帝都不好意思偏袒。
  “派人去将南阳侯府近些日子的花费散播出去,并说文昌大长公主还不上田税,都是因为子孙不孝,肆意挥霍。”
  “文昌长公主是被南阳侯府的不肖子孙气晕的。”


第135章 余孽
  宫中; 面对南阳侯的哭诉; 天正帝揉了揉眉头; 对着下面的晋王问道:“此事你怎么解释?”他倒是没想到文昌长公主会这么放下身段; 去陷害一个后辈。不过想想也是; 连下毒这样的事都会做的人; 又有什么底线呢
  “承不觉得文昌姑母是因为承气晕的。”晋王半点没有愧疚之色; 反而直指南阳侯道:“文昌姑祖母是在听了承念过南阳侯府的花销后才晕倒的; 承认为文昌姑祖母是因为南阳侯和府中子孙不孝,才气晕的,跟承没有半点关系,还请皇伯父明鉴。”
  “阿承说得可是真的”天正帝听到晋王的话,努力压下嘴角的笑意; 对着南阳侯严肃地问道。
  “陛下; 晋王这是倒打一耙; 分明是晋王来府中催债不顾情面; 言语激烈,不敬长辈; 所以母亲才晕倒的啊。”南阳侯平日里不怎么上朝,全靠文昌长公主的补贴和南阳侯爵位的俸禄过日,只是听说过晋王夫妇在口舌上厉害,原本他还不以为然,如今可算是见识到了,这颠倒黑白的本事不是一般的厉害,且句句是诛心之言。
  “臣奉皇命收缴田税; 这文昌大长公主府和南阳侯府也不是第一个,之前的各府中也没有因为臣过去收税而晕倒的,可见臣处事并无不妥。”晋王不待天正帝发话,赶紧辩解道。
  南阳侯觉得晋王是睁眼说瞎话,那些府邸中有很多哭穷的,可是晋王怎么做的,直接让人封了各府的库房,这样强硬的手段让一些人叫苦不迭,可是他们又能拿晋王怎么样?当然,也真有还不上钱的,晋王就直接让人将实现调查好的各府农田,庄子折算成银两充当田税。装晕,不是他们不想,而是他们不敢,他们生怕自己晕倒后晋王直接让人将府中库房搬空。
  “你做事朕向来放心。”天正帝点头道。
  南阳侯听到这句话,心中一紧,天正帝这是在偏向晋王,于是赶紧道:“陛下,臣的母亲至今未醒,晋王殿下不能如此颠倒是非啊,陛下明鉴啊!”
  晋王听到南阳侯再次提到文昌大长公主,冷哼一声道:“臣觉得文昌大长公主晕倒,跟臣没有半点关系,完全是因为南阳侯府子孙不孝,肆意挥霍。”这次晋王连姑祖母都没有叫,直接称呼了文昌大长公主的封号。
  “南阳侯想说什么?”晋王直接堵住一脸气得通红的南阳侯,冷声道:“正所谓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南阳侯难不成认为是文昌大长公主支持尔等挥霍无度?”
  南阳侯被这句话问得进退两难,气得脸都青了。他若是说文昌大长公主不支持自己府中奢侈用度,那就等于承认了母亲是自己气晕的。若是他说文昌大长公主支持,那就更不行了。
  天正帝见南阳侯说不出话来,眼中染上笑意,但语气依旧严肃道:“好了,大长公主被气晕是事实,晋王你身为晚辈,表示一下也是应该,朕记得太后赏给你两个上好的人参,你回头给大长公主送去,也算是表现一下你对长辈的关心。”
  “臣遵命。”晋王应道。
  南阳侯听了天正帝的话才差点真的被气晕过去了,他母亲贵为大长公主,先帝的嫡亲妹妹,缺这两根人参吗?他们府中要什么样的人参没有?天正帝这是将他母亲和他当破落户打发呢。
  而且,最后天正帝说这两根人参不是赔不是,而只是表示对长辈的关心,这说明什么,天正帝这是默认了晋王所说,他母亲晕倒是他和南阳侯府的人气得。
  “好了,你退下吧。”天正帝直接对着南阳侯摆了摆手,示意其退下。
  待南阳侯退出后,天正帝指着晋王笑道:“这是你想得主意?”将文昌大长公主的晕倒变成南阳侯府自己惹的祸,不得不说这个主意妙得很。
  “是阿华怕臣被文昌长公主陷害,事先就帮臣想好的。”晋王说到这有些洋洋得意,炫耀般地道:“阿华可是各种情况都帮臣考虑过了。”
  天正帝看着晋王傻乎乎的样子,有些没眼看,哼了一声,谁还每个贴心的媳妇了。
  “朕让你查的文昌大长公主府的其他情况,你都查得怎么样了?”天正帝问起正事来。
  “已经查得差不多了。”晋王正色道:“原先废福王的大部分财产都被文昌大长公主吞下了。”不然,南阳侯府也不会如此挥霍无度,仅凭那一点少交的田税前绝对支撑不起。
  “当真是好大的胆子。”天正帝冷声道,目光冷凝。当年先帝宠信废福王,宫中的很多珍宝都赏赐给了废福王,后来他查抄福王府的时候,府中的财产加在一起只有一半的数,剩下另一半不翼而飞,他查来查去没有头绪,直到一年前,有人在宫外发现了原本先帝赏赐给福王的翡翠盏,他才顺藤摸瓜查到原来此事和文昌大长公主有关。因为那翡翠盏,就是南阳侯府二公子欠了赌债,从文昌大长公主府偷偷拿出来典当的,此事是瞒着文昌大长公主的,文昌大长公主到现在都不知情。
  “还有,当年废福王的次子就是现在南阳侯府的三公子,因着此子是庶出,又整日被拘在府中,所以并不被人注意。”就是因着不起眼,所以这些年才没人发现此子的真实身份。
  “看来,当年福王是用府中半数的财产换了他此次这条命。”天正帝摸了摸手中的扳指道。
  “这么多年,福王一系已经消亡,文昌大长公主还养着这个余孽意欲何为?”天正帝说到这眼中满是锐利。
  晋王知道这个时候,天正帝不需要他发表什么意见,他只需要静静听吩咐就好。
  正在这时,一位内饰走到天正帝面前,小声禀告了几句话,随后天正帝摆手示意其退下,“南阳侯府的世子去找老大了。”天正帝摩擦着手中的扳指,眼中意味不明,最后对着晋王道:“派人盯紧老大和文昌大长公主府。”
  “希望老大不要太糊涂。”维持朝局的不一定非是老大,他还有别的皇子。


第136章 黎和安
  文昌大长公主府
  御医走后; 文昌大长公主就睁开了眼; 对着守在自己身边的南阳侯道:“陛下那里怎么说?”
  南阳侯将天正帝与晋王的话复述给自己母亲后,垂着头道:“母亲; 看样陛下是不准备站在我们这边了。”虽说他是个纨绔; 不上朝,但是这点眼色还是有的。外人都说他母亲文昌大长公主深受皇宠; 以前他也这么觉得; 可是如今一看; 对晋王,天正帝那才是真正的偏宠,他母亲这更像是走个过场。
  “他和太后恐怕早就就知道我当年受先帝指使给太后下毒的事了; 不过是没有证据; 又碍于我是先帝的嫡亲妹妹所以才没有清算,可笑我早些年还以为他不知道。”文昌大长公主心里明白得很。当年天正帝即位,就开始清算福王一系; 之后福王被废,圈禁在皇陵,一声不得出; 参与福王一系的官员尽数被诛杀,一时间京中血流成河,后来废福王谋害太子,天正帝借此机会彻底诛杀了废福王。
  原本天正帝和太后也是要清算她的,不过一没有证据,二来那段时间天正帝查抄的人太多; 京中官员皆战战兢兢,甚至有官员文官上书骂天正帝残暴,有暴君之嫌,天正帝为了自己的清名,才没有接着清算人。天正帝为了树立自己贤德的名声,便要广施恩德,她这个先帝的皇妹就成了首选。因着天正帝至始至终没有对她出手,所以天真地以为天正帝不知道,如今看天正帝对她的态度,恐怕天正帝和太后早就知道了。
  “这些年,我这个大长公主看似荣宠无限,但是这事实只有自己知道。每年皇家内宴,宫中从未邀我,便是每年过年时外命妇入宫朝拜,太后虽给我赐位,不至于站着,却从不跟我搭话,这陛下太后早就对我心存不满了,如今,这更是要借着这小小的田税之事清算我呢。”文昌大长公主说到这,心情有些激动轻咳了几声。
  南阳侯赶紧递上水,对于母亲早些年给太后下毒的事,他在天正帝登基的时候就知道,那个时候母亲觉得自己要被清算,所以觉得愧对他,向让他做个明白鬼,他听到此事的第一感觉就是自己在劫难逃,可是他们却躲了过去。这些年他不入朝,一是因为自己没有本事,二便是因为他怕见到天正帝,他总觉得天正帝的眼睛能一眼将他看穿,看穿他心中隐瞒的最深的秘密。
  “那母亲,如今我们要怎么办?”南阳侯说完后,轻声劝道:“母亲,就算是陛下要清算我们,可总要有罪名,若是咱们将这田税交了,这不就没事了吗?何必跟陛下过不去呢?”
  “你以为交了陛下就能放过我们了?”文昌大长公主抬眼看了一眼南阳侯嗤笑道。
  “那广阴伯不就没事吗?”南阳侯道。
  “可是其他的府邸呢”文昌大长公主觉得自己这些年太惯着自己这个独子了,弄得其根本就看不清形势,“其余的那些家族呢,不是被夺爵就是被降爵,哪有一个有好下场的?”
  “那母亲咱们就学广阴伯补上两倍的田税不就行了?”广阴伯自从天正帝下旨让晋王讨这田税的债后,是第一个交上这些田税的,还补了两倍的田税。说起来,户部黑得很,不仅让他们补交田税,还要利息。
  根据大燕规定本朝的利息不得高于二分二钱,官府的利息是这的一半,也就是一分一钱,这看似不多,但是架不住他们欠田税的时间太长,高大十几年,所以这利息就多了起来。所以很多家族若是还上这些年,差不多得倾家荡产。也就广阴伯有这个魄力,掏空了差不多整个家族的产业和钱财,还了两倍的田税,才得以保留自己的爵位。
  “府中哪里有那么多的钱?”文昌大长公主听后苦笑道。她这个儿子不掌家,平日里只顾吃喝玩乐,又爱在外面一掷千金,哪里知道这府中的银钱开销。
  “我的俸禄,南阳侯祖上的家产,再加上母亲的食邑,这些还不够吗?”南阳侯不敢置信地道,以南阳侯府和文昌长公主府的产业怎么能还不上,南阳侯觉得自己母亲在说笑。
  “南阳侯府本就不善经营,到你父亲那一辈的时候,家产就已经所剩不多。至于你的俸禄……”文昌大长公主看了一眼儿子,道:“你俸禄一年才不过一万两,而你自己呢,一个月就能花上千两银子,别说府中的开销,就是你自己都不够花的。”
  “这些年府中开销极大,若不是我的俸禄加上食邑,根本维持不了府中的开销。”文昌大长公主苦笑道,她的儿子孙子都是只花钱而不会敛钱的主儿,她又要维持大长公主的体面,所以府中只是看着风光,其实早就没什么钱了。
  南阳侯听到母亲的话,原本是不敢相信,但是想想这些年自己的花费,便知道母亲没有骗自己,南阳侯突然想到什么眼中一亮,对着文昌大长公主道:“母亲,东跨院的库房……”他可记得,东跨院的库房中可堆着好些宝贝,什么羊脂玉杯,还有一些名家名画,个个都价值不菲,哪一件拿出去都是珍品,只不过自己母亲从来不用里面的东西,也不让他们用。
  “不行,那些东西绝对不能动。”文昌大长公主不待南阳侯说完就打断了儿子,严肃道:“那里的东西一件也不能动。”她因为福王半数家产收养福王次子的事情,她并没有告诉自己儿子。
  其实,在拿到这半数财产的时候,她就有些后悔了,里面的东西大多都是被宫中登记在册的,根本用不得,只能放在库房中蒙灰。若是她现在动用这些东西,它们只会成为她的催命符。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南阳侯听到这句话急道:“那母亲,您说该怎么办?我们就坐等陛下削爵吗?”
  面对儿子的质问,文昌大长公主不说话,只是盘着手中的佛珠,就在南阳侯等的不耐烦的时候,对着南阳侯道:“你去将老三叫来。”
  “都这个时候了,您叫老三有什么用?”南阳侯听到文昌大长公主的话,一时间有些摸不着头脑,相较于较为稳重的嫡长子和闹腾的嫡次子,这个三子因是庶出,小时候又在庄子上长大,一向没有什么存在感。
  “叫你去叫,你就去叫。”文昌大长公主斜了南阳侯一眼,随后道:“叫老三过来后,你也不用过来了,有事情我会通知你。”
  虽然不知道自己母亲想要干什么,但是对于南阳侯来说,文昌大长公主的威信一直都在,也不敢问为什么,直接起身出去了。
  很快,文昌大长公主面前便站了一位十六七岁的少年,对着文章大长公主道:“给殿下请安。”相较于南阳侯世子和二公子叫文昌大长公主祖母不同,这位三公子一直都叫文昌大长公主殿下,外人只以为是庶子的身份不够,惹文昌大长公主不喜,但是只有这位三公子和文昌大长公主彼此清楚这其中的缘故。
  文昌大长公主对着三公子道:“坐吧,本宫有事要请你帮忙。”
  “是为了田税的事情吧。”黎和安,也就是南阳侯府的三公子道。因着被南阳侯抚养的缘故,他只得隐去皇姓,随南阳府的姓。
  “正是。”文昌大长公主对黎和安知道这件事并不奇怪,当年福王虽被圈禁,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临死前还是给自己这个次子安排了不少人手。
  其实,她当年收下这个孩子,除了因为财帛动人心外,更多的是一念之差,心中害怕的缘故。当年天正帝登基,福王没有立时被处死,只是先被圈禁,后来,她躲过了天正帝的清算,大概在一年后,天正帝才因太子的事情处死福王。
  当时,福王用半数家产换这个此子平安。她心中一直恐惧自己毒害太后的事情,即便先帝给的免罪圣旨都不能让她安下心。免罪圣旨这种东西,只能用一次,可是帝王要想清算一个人时,你躲过了一次,还能躲过第二次吗?
  那个时候,福王告诉她一个秘密。
  福王手中有先帝真正地传位圣旨,上面写的是福王的名字。
  她当时听到这个消息,便想要给自己留条后路。毕竟在皇家什么事情都可发生,卷土重来的人不在少数。正好,当时养在庄子上庶子病死,她清理了所有知道这个庶出孙子的人,然后让其以黎和安的身份活了下去。这些年,黎和安是在福王留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