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新当妈[快穿]-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高考刚结束没两天,小学还没放假呢,正在复习阶段后面很快也要考试了,方凌可从来没当过老师,担心第二天上课出岔子,不得不在睡前把教案课本什么的拿出来好好翻翻熟悉一下,毕竟原身是教了几十年书的老教师了,可不能把人家的牌子给砸了。
  这看看那看看,直弄到晚上十一点多才上床睡觉,穿过来几个小时一直忙个不停的方凌很快就睡死过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苏小帅哥云彦:我妈肿么了,居然催我谈恋爱?这不科学啊,肯定有人说我坏话了,哼~
  苏妈冯女士:哼哼,我以后要天天讲天天念,避免你哪天被人家打断腿成了个跛子~
  感谢小天使们给我灌溉了营养液哦,啾啾大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哒!^_^


第91章 软饭硬吃4
  方凌第二天早上是被咚咚咚的敲门声给喊醒的,“妈; 你醒了吗; 你今天上午是不是有课啊?要迟到了……”
  艰难地把自己从床上拔起来之后; 方凌拿起手机一看; 嗯; 七点二十五了。
  嗯,嗯???
  想到早上第一节 就是语文课,方凌立马跳了起来; 快手快脚穿衣洗漱,等收拾好自己之后再看一眼手机; 总共才花了十五分钟,今天可真够快的。
  苏云彦今天一大早起床熬了稀饭买了早点; 结果早饭都好了向来早起的老妈卧室还是安安静静的,这才忍不住上前敲门。
  这会儿见老妈收拾好了,连忙说道,“妈,快过来吃饭; 时间来得及的; 等下吃完我骑车送你; 几分钟就到了。”
  一大早就享受了一波便宜儿子的贴心服务,方凌表示孩子还是个好孩子,既然这样,她还是用心掰一掰好了,打今儿起; 自个儿就是冯玉芬冯女士了。
  走马上任的冯玉芬冯女士给孩子们上课的时候,苏云彦同学正在逛菜场买菜呢,昨天的成功晚餐给了苏同学极大的信心,早上又争取到了做午饭的权利,这不刚把老妈送去学校,就屁颠颠地跑菜市场来了。
  身高腿长眉眼俊朗的大小伙子在一众买菜的大爷大妈叔叔阿姨中显得鹤立鸡群格外显眼,这菜市场一般都是年纪大的人爱来,年轻人都好逛个超市什么的嫌菜市场不干净味道不好,这里人来人往的烂叶子污水什么的自然不如超市整洁明亮,不过也没有些人想的那么脏,毕竟是开门做生意的,卫生不搞好哪有顾客上门呢。
  苏云彦是无所谓的,老实讲,他根本没自己买过几次菜,不过是因为菜场离家近老妈又喜欢找菜农买菜,他才会到这儿来,希望新鲜蔬菜能给自己有限的厨艺加加分,让老妈多给自己放放权而已。
  要说他这么大的男孩子喜欢做菜的可真是凤毛麟角,别说男孩子了,就是女生也没几个喜欢的,同龄人中能找到几个会干几样家务自理没问题的就不错了。
  苏云彦倒不是自己真有多么喜欢,反正不讨厌就是了,他还记得小时候家里大多数时候都是爸爸做饭的,爸妈经常一个淘米洗菜一个剥蒜剥葱,两人即便是做菜的功夫也会在一起说说家常聊聊天,那时候家里每天都是开开心心的,爸爸妈妈开心,他自然也是开心的。
  那是他脑海里关于一家三口的生活记忆中印象十分深刻的一幕,尽管渐渐长大之后,一些细节可能都不记得了,但是一想到以前小小的自己在家里疯跑疯玩爸妈一起做饭喁喁私语的场景他就觉得心里十分温暖。
  后来爸爸没了,老妈这才一个人在厨房里孤军奋战,他甚至有几次见到老妈在厨房里悄悄抹眼泪,虽然后来吃饭的时候看上去没有什么异样了,但是想必心里还是很难过的。
  既然他长大了能帮忙分担的工作自然不会袖手,再说了他觉得自己在做菜上面还是蛮有天赋的,反正比那些油盐酱醋都分不清的同学们好多了。
  苏同学对自己的厨艺蜜汁自信呢。
  自信心爆棚的苏同学在家里给老妈做了几顿饭之后,就被赶出去打工去了,暑假这么长在家闲着也是闲着,既然也没什么具体的安排就去体验体验烟火红尘俗世人生好了。
  干的也不是什么高大上的活,外卖送餐员,俗称外卖员。
  关于这活,倒并不是冯玉芬一言堂给定下来的,她只是见儿子想了好几天也没定下来到底要做什么,给了个建议罢了,没想到这孩子出去应聘了之后还真骑个小车开始跑了。
  6月份的天气,在外面送外卖当然是很辛苦,对于苏云彦而已,不仅是身体上的更是精神上的一种洗礼和磨练。
  他以前一直都在学校读书,平日里接触的除了自家老妈以外也就是老师同学亲戚邻里了,同学们也是以学习为重,那种电视小说中的一边打工一边上学的情况是不存在的,学习时间这么紧张,哪有人有时间有精力工作学习两不误呢。
  自然打工挣钱对他来说也算是开天辟地头一回了。
  这叫外卖倒是经验丰富,新世纪的年轻人谁还没过过靠外卖救命的日子呢。
  不管刮风下雨白天黑夜啥时候想吃东西了,在各种订单平台上下个单,等着小哥给你送上门就是了,作为顾客唯一要做的不过是保持手机畅通不要叫人家找不着人而已。
  然而轮到自己骑着小车大街小巷到处钻送外卖了,苏云彦同学才体会服务行业人员的艰辛和不容易来。
  顾客可不管你身体状况交通状况什么的,人家掐着点等着呢,你早到了行要是迟到了说不得就一个电话就给你投诉了,完了辛辛苦苦跑一单还没挣到钱呢还要倒扣回去。有些脾气不好素质差的点了单外卖就真觉得自己是上帝了,对着外卖员骂骂咧咧很不客气。
  当然大多数顾客自然都是比较友好的,接到单了都会说声谢谢,要是有突发情况人家也能表示理解,不过奇葩也不少就是了。
  总之干了这活,苏同学才知道什么叫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说是行业不分贵贱人人平等,其实生活中还是有很多人瞧不起送外卖的,大抵是觉得人家卖力气吃饭没自己工作体面吧或是看着人跑了一天形容狼狈衣服上沾了些脏污就仿佛自个儿比人干净很多似的。
  其实这又有什么好瞧不起的呢,人家凭本事吃饭,没偷没抢,旁人有什么资格指手画脚。何况外卖员快递员这类工作,虽然看着不起眼,收入正经不少,大多数坐办公室的小白领估计都没人家挣得多。
  冯玉芬在儿子真跑去当外卖员之后,又有点后悔,觉得自己大夏天的未免有点太苛刻了,虽然她是想让这孩子知道点社会艰辛人生百态吧,但是对于学生娃来说,做这个实在是有点太辛苦了。
  特别是苏云彦头一天下班回来小脸煞白浑身汗透的样子让她有种自己在虐待孩子的错觉,等听着他时不时说些送餐遇到的奇葩事,更是坐立难安的,恨不得开口叫儿子别干了算了。
  就是做暑期工,也有不少其他的选择,也没必要跟这个岗位死磕。
  没想到当妈的这个怂恿者打起了退堂鼓,从来没吃过苦的苏云彦却是咬牙坚持了下来,一直做到大学通知书都下来了,干满了两个月这才辞了职,一共挣了一万多块钱,比冯玉芬这个当教师的工资还高。
  这可真是叫人刮目相看了,不说别的,就每天那明晃晃的大太阳就够受的了,正是一年里最热的时候,大夏天室外能有三四十度,这样的高温天气一单单跑挣提成,可真不是谁都能干下来的。
  老实说,苏云彦也没想到自己能坚持两个月,最初老妈问暑期计划的时候,他也没个具体想法,后来就想着干脆就送外卖试试算了,没想到去了人家也没什么挑剔的直接让第二天上班了。
  上工第一天完全是咬着牙硬抗的,要不是刚干就撂挑子太丢人他肯定当时就不干了,回家老妈嘘寒问暖做饭煲汤的又深怕自己会中暑连预防的药品都买了一堆,他实在不好意思讲不想干了,只好想着先撑几天再说,总得把辛苦钱拿回来。
  这么一天两天的从一开始的浑身不得劲头晕眼花到后来居然一天跑下来也没以前那么累了,晚上回家也有心思跟老妈说说笑笑了,要知道头几天上班的时候他回家累的连饭都不想吃只想瘫在床上睡到自然醒,然而这一旦过了最初的痛苦期之后,那立马辞职的心思也没一开始那么强烈了。
  每天大街小巷的跑不仅叫他见识了各色人等,对于自己从小长大的这座城市也多了些了解,他以前活动的范围基本上也就是家、学校还有些常去的玩乐场所,做了外卖员倒是短时间内就仿佛变成活地图了,在街上很是给人指了几次路。
  不过真正叫苏云彦坚持下来的还是因为后来听说的一位工友的事迹,这外卖员的活计没什么高门槛,只要会用智能手机能骑小电驴对路线熟悉记性好就行,自然工友们构成也比较复杂,基本上各个年龄段的都有,不过还是年轻人中年人占多数,毕竟是个辛苦的活。
  而带给苏云彦极大触动的那位工友却是个50多岁的大爷,比自家老妈年纪都大了,据其他认识的人说是因为家里独子突然患了重病,农村家庭没那么多钱,虽然有医保但是前期也需要自己垫付费用啊,大爷没办法就自己带着儿子来城里住院,老伴在家种地养鸡养猪时不时过来换换,大爷就白天到处跑单,晚上去医院守夜,平日里就托护士或是同病房的病友们搭把手帮个忙。
  认识的人说起来没有一个不佩服的,毕竟50多岁的人了比年轻人干活都紧,苏云彦也见过几次,是个头发花白一脸老相的老人家,回回都是来去匆匆的,不像他们年轻人累了热了还会找地方歇歇脚喝瓶水什么的,那位就是自己灌的一大瓶浓茶水,饿了就随便买点馒头烧饼对付过去。
  虽然辛苦,但是大爷讲起自己儿子还是乐呵呵的,说起病况有起色了就开心得跟什么似的,外卖员虽然累但是时间自由挣得也多,比起在家种地或是到处找人借钱,显然靠自己挣钱更能叫这位老人家感到踏实。
  苏云彦不知道这位一直在农村生活的老大爷是怎么适应下来用智能机送外卖的日子的,毕竟大多数像他这样年岁的老人家对于手机只会接打电话这两项操作,这陌生的城市巷道又给这位一直生活在田间地头的老人带来了多少麻烦和难题呢,想必最开始的时候一定是非常艰难的,然而苏云彦看到这位大爷的时候他已经是手脚利索不管哪方面看都是熟手了。
  虽然以前在新闻上看到过类似的这种励志人物,然而那毕竟隔着一层,看的时候有感动有佩服,过几天新的新闻出来之后当初那种心情也不剩多少了。
  这一位却是苏云彦能经常看到想起的人物,在他被人刁难说难听话的时候,在他觉得工作辛苦心生退意的时候,在他骑车穿梭于大街小巷的时候,他会想到那个年纪一把的老大爷最初开始的时候一定比自己更为困难,毕竟他知道自己只是做个暑期工而已,而大爷每天都在给儿子筹医药费,那是时时悬在头顶的一把刀,性命攸关轻忽不得。
  大概是因为有这么一位各方面都不容易的老人家比对着,苏云彦本以为自己干不了几天的活最后居然也老老实实干了两个月了,等拿到工资的时候简直想哭,真是太不容易了,这可真是血汗钱啊,心里也有那么一丢丢的骄傲,面对老妈的夸赞和每天的爱心餐也能够挺直腰杆坦然接受了。
  作者有话要说: 嘿嘿,小可爱们,我要来求一波营养液了,3/12…4/7是晋江的植树节营养液翻倍活动,在此期间灌溉营养液的话都会翻倍的,小可爱们如果方便的话,投几瓶呗,谢谢大家哈(*^▽^*)
  另外还要谢谢之前给我灌溉的小可爱们,昨天也收到啦(*^▽^*)
  感谢所有看文支持的小可爱们,笔芯~


第92章 软饭硬吃5
  冯玉芬知道了这位给孩子筹医药费送外卖的农村大爷的事迹之后,也很是感佩; 社会上尽管免不了有些不靠谱的父母; 但是大多数为人父母的为了孩子真是什么都能做什么苦都能吃; 在旁人眼里不可思议的事情对于这些当爸妈的来说不过是因为爱孩子的本能罢了。
  人生无常; 好好的儿子突然就生了重病整日与病床为伍; 哪个当父母的能接受的了呢,这位大爷难受归难受,还是很快就找到了适合一家人的解决方式; 没有因疾病和贫穷就怨天尤人,而是靠自己一单一单跑街串巷挣医药费。
  毕竟救急不救穷; 生重病的人家显见得一时半会儿是还不上钱的,大爷做出这样的决定; 虽则辛苦,但是他们一家人想必比背负欠款心里要更踏实些。
  虽然有点不厚道,但是冯玉芬还是很高兴苏云彦因为这件事得到了一些触动和改变,虽然就工作了两个月但是毕竟和以前上学的环境丁点不一样,现在这孩子看上去学生气没有那么重了; 比以前更沉稳了些。
  当妈的高兴孩子有这样的改变; 苏云彦自己辞工之后回想了下自己这段时间的工作经历也有不少感慨; 最后将暑期工的感悟全都写了下来变成了报纸上的豆腐块,拿了稿费之后又买了些礼品去医院看望了一次大爷的儿子,毕竟要不是因为老大爷的刺激,他十有**是坚持不下来的,也不会有这篇文章了。
  冯玉芬对于苏云彦的决定大力支持; 孩子有善心当然不能打击泼冷水了,听说了这父子俩都在医院住,家里老太太身体不太好也只能偶尔过来探望搭把手之后,她干脆炖了锅汤让儿子一起带去,多少能补充点营养换个口味,总比一直吃医院食堂或是馒头烧饼的强。
  至于儿子后来跟这位一直与病魔做抗争的李响成了朋友,学业生活上得他帮助良多,就实在是意外之喜了。
  与苏云彦可称得上顺风顺水的成长经历不一样,李响的人生轨迹中总少不了自己与命运的抗争,其心性之坚韧是苏云彦远远比不上的。
  李响小时候家里就穷,一直穷了好些年,倒不是李父李母人懒,而是李母也是个三天两头吃药看病的弱身子,重活根本干不了只能做些轻省的活计,夫妻俩甚至只有李响这一个儿子,这在注重多子多福人丁兴旺的农村简直是不敢想象的,家里既穷又人丁不旺,平日里自然会遇到不公与欺负。
  李父倒是干活的一把好手,然而要是离了家,估计娘俩个连饭都吃不上嘴,只好一门心思在家里种地四处寻摸散活挣钱。李响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心里一直憋着一股气,小时候和笑话他的大小孩子吵嘴打架,上学之后就开始发狠玩命地读书势要压那些狗眼看人低的家伙一头。
  后来果然一路读进重本,不仅没要父母给钱,年年奖学金甚至还能给家里添置点东西,等到毕业顺利进入大公司奋斗几年之后拿了高薪,家里日子也早已得到了改善,这样的际遇对于贫穷的农家来说是实打实的鲤鱼跃农门知识改变命运。
  谁成想好日子没过了几年正是事事顺遂的时候却又突然查出来生病的事情,如今只能歪在床上靠头发花白的老父亲送外卖挣医药费。
  知道他们家故事的谁不唏嘘两句造化弄人呢。
  面对困难和挫折,有的人扛不住打击就破罐子破摔爱咋咋,有的人却会咬着牙努力站起来,而李家人正是后者。
  李家老爷子担心儿子哪天药费不够要吃亏一把年纪了开始学着用智能机,骑着小电驴满街跑送外卖顺带着捡些瓶子罐子的卖了挣个饭钱。李家老娘多少年不操心田里的活计了,当家的不在家也开始颤颤巍巍地找人帮工免得田地荒芜,院子里养了猪不说又有一大群下蛋鸡,天天精心伺候着,一是为了给孩子补身子二是为了卖钱,多少是个贴补。
  自小要强的李响突遭变故,抑郁颓丧之后也很快振作,全力配合医生的治疗之外,有点时间就看书学习或是在网上想法子挣外快好减轻家里负担。
  年少的苏云彦并未见过多少生老病死,当年苏父患病的时候他还是个小学生,家里大人们都有意识地瞒着他,并不会跟他说太多细节,他的记忆里关于父亲生病那段也就是住院手术变瘦又住院,然后就是皮包骨一样出院回家,没多久就只剩下了孝衣花圈孤坟。
  认识了李响之后他才算是对这方面有了个具体印象,卧病在床仍然乐观向上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生命的热爱,这样一个阳光温暖的故事谁不喜欢呢,哭哭啼啼怨天尤人总没有励志奋斗叫人印象深刻。
  苏云彦很喜欢翻看李响的朋友圈,看他写的那些内容实在很难让人相信这是出自一个生病的人之手,渐渐熟悉之后,两人时不时就会聊聊天说说近况,不同圈子不同境况的人聊起来总会给自己一些新的想法和思路。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这样性情坚毅果敢的人接触时间长了自然会耳濡目染地产生些变化。
  良师益友,不外如是。
  不过这个时候,苏云彦首先要考虑的是另一件事情。
  独生子考上了S大,即将成为2006级的一名新生,这样的大喜事自然要亲戚朋友的聚一聚,虽然大多数人估计也不爱这种一群人吃吃喝喝的劲头,但是人情社会,大家都这样,不管心里怎么想轮到自家了你该请的就得请。
  冯玉芬懒得管这个,干脆把这摊子事都交给儿子了,她帮着在后面查缺补漏,于是定日子跑酒店订酒席订菜色酒水这些杂七杂八的事情都交给了苏同学,从来没操办过家里请客的苏云彦一时手忙脚乱的,幸好酒店套餐都是现成的,麻烦的不过是协商沟通好大家的空闲时间确定出席人数订好包厢然后根据情况增减菜色而已,又有当妈的在一旁补充提点,总算是把这个事情给落实了。
  冯玉芬中年丧夫,一个人独自拉扯大了儿子,现在孩子考上大学了,关系不错的亲戚朋友不管因为什么总要出席表示表示亲近,是以酒宴当天倒是颇为热闹,都替苦尽甘来的母子俩感到高兴。
  苏云彦也十分给当妈的长脸,本来就长得好,讨那些大妈大婶的喜欢,又因为这段时间的历练,和亲戚们聊天寒暄也丝毫没有什么不耐烦的神色,显得成熟了不少,S大也是颇为知名的学府,虽然以后不知道会怎么样,起码到时候找个好工作是没问题的,大好的日子自然都是说好话,一时你好我好大家好,席间言笑晏晏十分和乐。
  等送走了所有客人之后母子俩才松了口气,拿出小账本这么一扒拉,办酒席的钱不仅挣回来了,还多出来好几千块钱。
  遇到这种喜事大家随礼都有定数,反正礼尚往来,除了那实在不讲究的,一般人家包红包的钱最后都能回到口袋里来的,就是要看多久之后了。
  冯玉芬趁机跟儿子解释了一番亲戚们之间的关系远近红包厚薄,日后自家还礼应该还多少之类的话,把个苏同学说的眼冒金星,虽然觉得无趣,但是碍于她兴致勃勃的样子还是乖乖听讲了。
  关于苏云彦之前打暑假工到处送外卖的事情,冯玉芬这个当妈的没少被长辈骂,婆家这头因为自家儿子中年就撒手人寰了,媳妇一个人守寡这么多年把孩子养的样样都好,自家又没帮上什么忙,难免就有点心虚气短,理不直气不壮,不好太过严厉,不过是说些心疼孩子要是家里困难的话他们老两口帮一把的事情。
  到了娘家爹妈这里就没这么多顾忌了,冯家老太太一开始知道大外孙大夏天在外面给人送外卖的时候,把自家女儿骂的个狗血喷头,说道激动处都气哭了,直说女儿不会照顾孩子心太狠了。
  然而骂归骂,孩子的外卖还是照旧送,扭不过娘俩个,两边老人只好有致一同地增加了和大孙子的联系频率,那个嘘寒问暖和风细雨的劲头,衬得冯玉芬倒像是个坏心肠虐待孩子的后妈了。
  这好不容易不继续做工了,酒席也张罗完了,不得赶紧带去给老人家看看胖瘦身体状况么。
  苏家老两口倒还好,毕竟同城,虽然不在一个区,但要串个门还是十分方便的,冯玉芬多年的习惯了,隔段时间就会带着儿子去看爷奶,虽然丈夫没了但是儿子也是苏家的血脉,总不能跟亲人离了心关系太疏远了。
  这冯家老两口在乡镇上,向来都是年节假日的时候才有时间回去,这回大外孙摆酒,冯老太太因为有事走不开,就派了自家老头子做了个代表,早早就打了招呼让娘俩个回家住几天,那土鸡黄鳝啥的早都买回家养起来了,就等着闺女外孙回去好大显身手呢。
  老爹老娘有召,冯玉芬自然只好带着自家帅儿子包袱款款回家去了。


第93章 软饭硬吃6
  等到了娘家,苏云彦被许久不见的外婆好一顿揉搓; 心肝肉乖宝的叫着; 冯玉芬见儿子被老娘折腾得面红耳赤; 在旁边看了半天好戏之后终于良心发现了; “妈; 你也太夸张了,小彦马上都要上大学了,你还宝宝宝宝的叫; 让人听见不得笑话他。”
  听见闺女这话,冯老太一改刚才的慈眉善目; “笑话什么,小彦多大了在我跟前还不是个孩子; 我还没讲你呢,你这个死丫头怎么当人家妈的,大热天你自己在家吹空调居然让我乖孙去给人送外卖?你怎么不去送啊?”
  “哎哟,妈,我也有工作呢?”
  “工作什么; 你那一星期上个几节辅导班也叫工作啊?可怜我乖孙在外面晒得什么似的; 你跟个大爷一样在屋里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