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农女贵妻-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尔偷偷坐到林子里捧着书看。
高秀发现后,他还不好意思地藏了藏。见高秀轻笑,他才窘迫道:“阿秀姐,我就是随便看看。我现在已经不喜欢读书了。”高秀雇了他们一家人,帮他们把爹治病欠下的银子都还清了,他们家好不容易不欠债了,他不愿意再因为读书的事情让他爹娘伤心。
“不喜欢读书了?我还以为你喜欢,想送你去学堂呢。”高秀打趣道。王师傅两口子做事很用心,林场交给他们她很放心。至于王小川,也这么懂事又喜欢读书,她不介意拉他一把。
听了高秀的话,王小川吃惊道:“阿秀姐,你是说我可以去读书 了吗?”天知道他有多想读书,他渴望知识,他也想参加科举!他希望有一天能靠自己改变命运!
高秀不再逗他,直接点了点头。然后带他去王师傅两口子那里说了这件事。对于让孩子上学堂,两口子自然是乐意的。因此对高秀越发地感激起来。
新来的何将军整天在渠道里转,而他的夫人则买了座荒山养牛羊,这让城里的百姓一头雾水,尤其是几大富户,根本就不明白他二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很快,修缮水渠的事情有进展了,何靖的意思是想从南边湖泊那里引流到北边这些干旱的位置来,不过工程量有些大,朝庭给的银子定然是不够的。本来想自己掏一些,可若是整个潜洲都靠自己,那也是行不通的。最后还是高秀给他出了个主意,公开表明修一寸渠道的银子,然后让他说服那些富户捐款,在修葺好的渠道上面刻下损款人的姓名,也算是做功德了。
大部分富户都不愿意掏银子,不过听到是何将军带头捐银,他们也不好一毛不拔,只是这样一圈下来收到的银子还是不够。何靖这些日子都在急款顼的问题,见到高秀正在画图,他好奇地问道:“阿秀在忙什么?”
高秀放下手中的笔,仰头笑道:“听说那些富户都称病不见你,真是辛苦你了。”她是真的关心他,若不是相信他的能力,她都想自己掏银子将缺口补上。
何靖确实已经想到办法了,上前拉着她的手,勾唇道:“你是在抱怨我最近冷落了你吗?”看向她的眼神一片炙热。高秀哪里不明白他的意思,轻轻瞪了他一眼:“还有心思想这些,看来确实不用我操心。”
高秀说得对,何靖确实不用她操心。没过几日,听说修渠道缺口的银子已经补了上来。据说是何靖承诺那些富户,今年修好渠道后大丰收的粮食仍以去年的价格卖给他们。而粮食的总量必须是去年的三倍。一开始那些富户还不同意,因为收成这种东西谁能说得准,可何靖作出了保证,若是今年的收成低于去年的三倍,缺的他自己掏钱补出来。
“那些村民同意吗?”高秀担心最后村民不肯卖粮食。
何靖也考虑过了,他回道:“我已经让各村的里正去签字契了,只有答应卖粮食才开始修渠道。”
高秀知道眼下这办法行得通,只是真到了那时候,老百姓不肯卖了他也没办法。算了,先走一步算一步吧。
很快,修渠的事情已经在进行当中了。因为款项巨大,何靖听高秀的建议,将每日里的支出明细都张贴在新府邸外面,供所有人查看。这一做法也得到了很多百姓的称赞。那些不肯签字,说他与富户串通一气的人也少了。
而高秀这边,林场也正式运作了起来。光弄一个林场肯定是不够的,她想了想,又联合几个富户的夫人举办一场美食节,好吸引邻镇的百姓过来游玩。这个就是所谓的促进内需,带动潜洲的经济发展。
那些富户对这个美食节有些兴趣,只是听说又要出银子,又不太乐意了。其中一个杨姓夫人,更是直讳道:“何夫人,不是我有意针对你,只是你看看,前面何将军让我们的丈夫掏银子,后面你又让我们掏银子,我们再多的银子也经不起这样花呀。”
正文 第115章赶集
杨夫人话落,在场的人也纷纷附和。她们并不是菩萨,真要她们拿家底来补贴潜洲的穷苦百姓自然是不乐意。可又不愿意得罪新来的将军夫人,这会儿有人出头了,她们当然是纷纷表态了。
高秀早就知道她们不会乐意,含笑道:“众人夫人的心情我也明白,可我接下来要说的这件事情并不是只为了让你们出银子,而是让你们赚更多的银子。”
赚银子?有这等好事?大伙都不相信地看着高秀,等着她继续说下去。
高秀也不理会她们,接着说道:“如果潜洲有为期五天的赶集,并不是普通的赶集,而有集美食和服饰一体的大型活动,到时候吸引邻洲和附近各镇更多的人来潜洲,这样就能卖掉更多的货物。我知道你们家中都有商铺,若真是如此,得利的岂不是大家吗?”
她的想法是很特别,只是哪个镇子里没有赶集,就这样单纯的想法也想让她们掏银子,她们可不傻。是以,听了她的话,并没有人应声。
见状,高秀也不气馁,只说过两天请大家来何府参加她准备的小型活动。说完,便请众位夫人回府。
待屋子里人走光了,高秀才叹了口气,她就知道是这样,好在她有所准备。她让张婆子去请几个绣娘,又让阿丁去找几个工匠回来。
这两天她都在后院忙活,院子里有一群工匠,正搭着方形台。何靖回来就见到这样一副场景,他拍了拍身上的泥土,一边走过去问道:“阿秀,你这是准备干什么呢?”何靖最近一直在渠道里忙活,想趁着高温过去多赶些进度,不然再热了就只能歇息几天了。这个工程很庞大,怕是要做到秋末去。
高秀一边指挥工匠将方形台前面修牢一点,一边回道:“我准备弄一个小型的赶集现场,你是不知道,那些个夫人不见到东西都不肯掏银子。”
何靖知道她这些天都在为银子忙活,上前揽着她,叹道:“不然你就别管了,我一个人也能应付的。”他是想阿秀跟着他过好日子的,可自从阿秀嫁了他,没几天就跟着他奔波到这里,又为了筹银子的事情费尽心思。
高秀听他这么说,仰头看着他,摇了摇头道:“咱们俩现在是一条心,你说这个做什么。再说了,我要是怕这点辛苦,完全可以自己掏银子呀。我这也是为了潜洲的百姓着想,你想啊,要是真赶集真的办出来了,以后在潜洲传承下去,那对潜洲的经济也有很大的帮助。”她越说越来劲,甚至已经决定了,一定要将潜洲的赶集办出来,名扬四海!
何靖见她这么兴致勃勃,也就含笑着依了她。
两日的期限很快就到。-这天高秀起了个大早,去厨房和张婆子鼓捣了一早上,做了许多点心和吃食,又做了些水果拼盘,因着天热,她还敲了些存冰做水果冰沙。
众位夫人来的时候见到院子里搭起来的方形台,又看了看四周建的小棚子,棚子里有各色的点心和水果拼盘,还有她们叫不出名字的冷饮。
“大家都来了,快尝尝,这是我做的冰沙。”高秀笑着迎了过来。一边指着四周的棚子说道。说完又端了一小碗冰沙尝了一口。
大伙见状,不客气地试吃了起来。没想到水果冰沙入口即化,在这天气里吃一口冰凉的这个,简直太美好了!大家正吃得津津有味,突然响起一阵清脆悦耳的乐器声,紧接着便看到方形台上缓缓走来一位美丽的女子,她身上穿着拖地长裙,那衣服的款式与她们身上的都不一样,可是却出奇地好看和吸引人。
方形台的女子还在陆续地增加,慢慢地走到台前,停顿一下摆了个姿势又折回去。一个接一个,每个人身上的衣服都不同,唯一相同的是衣服的款式都很新颖。
大家从来没有看过这么奇怪的节目,都被吸引得目不转睛,只有高秀,扫视了一眼众位夫人,心里总算松了口气。她不过是参考现代走T台的模式而已。不过这些夫人显然都入迷了,看得眼睛都不眨一下。
待乐器声停了下来,台上的女子也都走到了台下。此时,高秀才走到众位夫人跟前,歉意道:“两天的时间还是紧凑了些,不然可能准备更多的节目。”
“不会不会!我觉得挺好看的!而且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这种节目呢!”其中一位夫人笑着说道。
随即大家也附和,那位之前带头说高秀的杨夫人也问道:“我觉得这个赶集办出来应该挺有意思的。何夫人,我愿意出银子,不过,我们杨家都占一块场地卖东西。”她的态度热络,丝毫看不出之前对高秀的不满。
高秀没想到她反应这么快,竟然就已经打主意到摊位上去了。不过,第一次办这个活动,来的人应该不会太多,至少第一天不会多,所以,她便应了。
潜洲第一赶集会办起来的时候,洲里确实来了许多陌生面孔。有的是邻镇子的,也有一些邻洲的。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可毕竟才是第一天。
果然,第二天来潜洲的人更多了些,一整条卖东西的街道都出现了今年为止最好的生意。几位夫人见状,都满意得合不上嘴。最让人高兴的还是第三天,比昨天的人更多了些。
如此过了五天,高秀和几位夫人都狠狠地赚了一笔银子。不过高秀主动将银子捐给了修缮沟渠。那些夫人见状,也纷纷捐了一笔银子。
鉴于赶集会办得很成功,何靖与潜洲的小官员商量了一下,每月便举行一次赶集。集中修一条街道,然后商户给银子付租金,至于银子,最后就落到了修沟渠的工程款里。
日子一天天过去,眼看着就入秋了。马上就到秋试了,想到要下场的弟弟小武,高兴除了给家里去了一封信外,又特意去潜洲的庙里求了求签,希望弟弟小武能中秀才。毕竟他们高家只有一个男丁,只能靠小武光耀门楣了。
高武中了秀才的消息是秋末才传到潜洲的。高秀激动得想当即就回京城,可是现在林场正是壮大的时候,而何靖更忙了,渠道的工程已经在收尾了,他成日里忙得不见人,有好几回还是高秀去工地上将他逮回来,不然他非得累倒在渠道旁。
这一年的冬天特别冷,高秀将林场的羊杀了一头,给王师傅家送了一半去,剩下的便留着自己吃。反正闲来无事,她便又去找铁匠打了一个火锅盆,又用新鲜的羊肉涮火锅吃。让何靖吃得特别满意。两人吃饱喝足,坐在屋子里看着窗外的星星月亮,何靖歉意道:“是不是想家人了?”
若不是跟着他来到潜洲,她此刻一定和爹娘妹妹弟弟在一起过年,一定非常热闹,不像眼下,他们俩坐在屋子里看月亮。
高秀靠在他的胸口,轻声回道:“是挺想的,不过,咱俩也是一家人呀,以后都要一起过年的。”不知想到了什么,她突然坐直的身体,眼睛贼亮道:“小石头,明天有一场年终赶集,咱们也去看看吧?”
若说这半年来最大的功绩,一个就是水利的完善,另一个就是赶集。潜洲的赶集特别有名,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成衣,也有很多吃食,最主要的是农户家将自己的手工品都拿了出来,不仅质量好,价格还便宜。因此越来越多的加入到赶集中,潜洲的经济也越发好了起来。
何靖对于高秀想去赶集的事情没意见,第二天一早便带着她出了门。果然如预期所料,一整条街道正热闹非凡,各种物件和美食应有尽有。高秀好奇地买了几款蜜饯,酸得不行,她轻轻皱眉,凑近何靖耳边道:“这还不如我做的呢。”
“知道夫人能干,不过你最近这么喜欢吃蜜饯,该不会是——”何靖像是突然想起什么似的,激动地盯着她的肚子。
高秀脸一热,摆了摆手:“你想多了,我特意避开日子呢。我上次不是跟你说了吗?我现在年纪还小,真要生孩子也得过两年,你也答应了的。”说到后面,她的声音弱了下去。她也知道这个要求很没有道理,尤其是在这个时代,她已经十六岁了,十三岁成亲生子的女子也有。
何靖倒没有多失望,轻轻揽着她,低声应道:“是我不好,明明答应了你又忘记了。阿秀,过两年就过两年,反正咱们俩现在年轻。”再过两年正好回了京,京城的条件比这里好多了,到时候再要孩子也好。
开春的时候百姓都笑眯眯地将种子种了下去。因着今年灌水方便,没有干旱,等到秋天时粮食已经是去年的四五倍了。这个收成让大家都很高兴,只是眼看着粮食落了地,不少村民却是不愿意按去年的价钱卖了。
那些富户不愿意与村民起冲突,便问到何靖这里:“去年拿银子修水渠的时候就说好了,今年要全部卖给我们的,怎么能反悔?”
正文 第116章卖粮
何靖当时只顾着修渠道,确实没有考虑周到。他先安抚那些富户,又派人去请几个村的里正请过来,因着当时都是签了字契的,与里正说明的缘由,让他帮着去收粮食。
这几日高秀正在林场里忙活,原来养的那批牛羊都长大了,她正想着卖一些,留下一部分产了崽的。只是一时没想好怎么卖,是运到城里去散卖,还是直接卖给那些中间商。因为精力有限,也不想运到别的洲府去卖了。
回府几次都没见到何靖,听说他这些日子在忙着收粮一事,偶尔还要随着里正去村中百姓家转转。好在经过他的努力,眼看就要收齐了。只是临了却出了点问题:有个叫富贵村里的老人家执意不肯卖粮,收粮的商人与他发生了点口角,结果老人一时晕了过去。这可好,富贵村都是一个族姓的村,大伙儿团结得很,发生了这种事情,整个村便闹得沸沸扬扬。原来应承下来的粮食全都不卖了,这让里正大人头疼不已。赶紧来找何靖处理。
何靖去的时候老人家已经悠悠转醒了,大夫也看了,说是年纪大了身体差了点儿,倒不是动手什么的原因。可富贵村里的百姓不同意了,说是富户欺负他们这些穷苦百姓。村里子载声怨道,最后都骂到了何靖的头上。当初干旱缺水的困境他们全然忘记了,如今只记得何靖联合富户要他们卖粮食,在他们看来这个买卖的价格并不是很合理。
何靖经过修渠一事,晒得更黑了些,此刻穿着一件青衣,倒不像是叱诧风云的将军,而只是一个比普通百姓壮实一点的庄稼汉子。他走到人群前,了解清楚老人家的状态,听说只是年纪大了,总算是松了口气,然后对着大家说道:“大家安静一下,我从小生活在一个叫高家村的地方,小的时候也是有上顿没下顿,那时候就明白粮食的珍贵。可是,今年之前,潜洲干旱,若不是城中的富户捐银修渠,今年哪里会有这样的收成?去年修渠的时候就已经应许了今年将粮食卖给他们,如今渠道修好了,粮食却不肯卖了,大家伙儿心里真的过意得去吗?”
修渠道的时候何靖一直随着他们做工,有不少百姓认识他。听他这样一说,不少人觉得羞愧。当即表示愿意卖粮食,也有人觉得粮食的价格太低了。
“至于价格的问题,是与去年的粮价无二。相信大家也去打听过了,确实比城里要低些。可是当时那些富户是出了银子修渠道的,如果没法有他们的银子,就没有今年的丰收。就算今年你们在价格上吃了点亏,可以后年年都有好收成了,总的来说你们并不亏。”何靖说着,又将今年粮食的产量与去年的比较了一番,反正并没有要求每户都将粮食卖光,而是留出自家吃的部分才卖。
刚刚晕过去的老人家此时已经完全清醒了,她坐在一旁的干草垛上,骂骂咧咧道:“天杀的,好不容易丰收一回,就想着来吸我们的血!我老婆子都这个年纪了,你们要占我老婆子的便宜,不觉得亏心吗?”
说话声音哄亮无比,说出的话却让人眉头一皱。何靖见识过高老太太,在他看来,若是高老太还活着也未尽有她厉害。
老人家絮絮叨叨地还在念,见何靖不说话,以为自己说的话起了作用,继续说道:“反正老婆子今儿把话摞这儿了,想要我卖粮,没门儿!”
何靖从里正手里拿过当初签的字契,举着它说道:“老人家姓蔡,这上面还你的手印,就是去见了官府,占理的也是这些富户。”
富贵村的情况比较特殊,都是一个宗姓的,何靖见大家软硬不吃,又吩咐人去将族长请来。在这种一个宗姓的村里,可能族长说的话比里正更有效率些。
族长年经大了,走路被人搀扶仍然颤栗着,好在精神头看起来不错,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后便叹了口气,将村里几个年经长的人训了一顿,又告诫他们要信诺,既然已经答应了就应该将粮食卖了。
族长果然是一个很神奇的存在,本来困难的事情因为放长的建议变得简单了。每家每户的粮食得收得差不多,那些富户也总算松了口气。
粮食收完后,何靖又闲了下来。当初来潜洲是让他督促水利,如今渠道修好了,他也可以算是功成身退了。只是朝庭迟迟没有召他回京,也不知京城现在是如何局势。可惜猴子去了北方守城,不然跟他一起来潜洲,肯定热闹。
高秀最终决定这批牛羊还是卖给中间商,因为卖给散户实在太费时了,她也没有那个空闲。很快就联系好了买牛羊的人,高秀让王师傅两口子将牛羊喂一喂,等人来了就拉走。只是到上车的时候,王师傅突然发现少了一头小牛。他在整个山里都喊了一圈,连一根牛毛都没看到。他们俩口子是老实人,眼下牛不见了,他们监守自盗的可能性也有,因此,两人红着脸向高秀解释了好一会儿,也不太会说别的话,就是一个劲儿地说自己没有偷牛。
作为他们儿子的王小川早就去上了学。王师傅本来想退了这份工作以未清白,只是想到还在城里上学堂的儿子硬生生地忍了下来。他要是丢了这份工作,他们应该也没钱送五小川去读书。
高秀相信王师傅俩口子,可是好端端的牛就这么不见了,她心里也纳闷。好在她很快想了个办法出来,将生了那头小牛的老牛放了出来,顺着它的行踪往前走。没想到这方法挺有效的。老牛哀叫了几声,依然往山下走,待走了些路程竟去了一个偏僻的村子。高秀和王师傅俩口子跟在后面。见状,王师傅的媳妇啐道:“果然是有人偷了小牛崽!等我抓到,看我不好好揍一顿!”
当老牛在一处破土房子前面停下来时,高秀与王师父俩口子对视了一眼。半响才听到里面有小牛崽回了一声。很快,那户人家也发现他们寻来了,打开院子门,赫然见到里面的小牛。那小牛正被一个两个八九岁的小丫头护着,见到高秀他们,一脸局促。
开门的是一个妇人,她身上穿着旧衣服,一张脸黑黄黑黄的,见到带路的老牛,不好意思说道:“对、对不起,我这就将小牛还给你们。”说着转身去牵背后的小牛,却见两个女儿哭着不肯。
其中一个年经大些的姑娘哭道:“娘,没了小牛,我们又要去地里犁地了……”
王师傅两口子也明白了,现在好多穷苦的村民,买不起牛,又借不到牛,只能人去犁地,看着两个姑娘面黄肌瘦,两人不禁生了恻隐之心。不过高秀没有,穷她可以理解,可是偷东西就是不对。她让王师傅去将小牛拉回来,对着那两个姑娘说道:“如果缺什么东西就要用偷来解决,那岂不是人人都可以不劳而获?”
两个小姑娘一脸不舍地看着小牛被牵出了院子,听了高秀的话又觉得羞愧。
高秀想了想又问道:“我林场里有些活儿干,如果你们愿意可以来,抵工钱也行,抵牛也行。”不理会身后的感激之言,她便转身走了。她素来心软,却也明白有时候心软并不是好事。一头小牛对她来说可有可无,可她不愿意让这两个姑娘变成不劳而获的小偷。
第一批牛羊卖出去以后,高秀又在山里种了些大蒜。既然高山村可以做蒜蓉辣酱,那潜洲一样可以。正好是开春,托人从高家村运了些种子过来,便请村民将大蒜种上来了。
忙了几天后,潜洲竟然来了亲戚。此时高秀正在林场里,见着何靖旁边的两个少年,一时恍然。
高武和高金宝见到高秀,激动地大喊她,一边向着她跑过来。
快一年没见了,高武长高了些,也瘦了些,还没跑到高秀跟前就红了眼睛,止住步子擦了擦眼睛才别扭道:“哼,山里风沙真大,都迷了眼睛。”
高秀也不拆穿他,走上前问道:“你们怎么来了?爹娘知道吗?”说完又上下打量他们俩,见两人完好无整,也算放心了些。
一听高秀的话,高武和高金宝对视一眼,都低着头不敢说话。最后还是高武转身向何靖求救,何靖才迈步走来,摸了摸他们俩的头,笑道:“阿秀,他们定是太想你了。”说完又佯装训斥二人:“下次不许偷偷行动了,要是想来,一定得跟爹娘商量,知道吗?”
二人见状,赶紧感激地点点头。
“那赶紧让人给京城去封信,告许爹娘他们俩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