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姨娘是个小画手-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没有摄像技术的古代,即使是有钱人,大多数人一生中也不过留下一两幅画像,一幅是遗像,另一幅呢,如果是官员或是诰命,很可能会请人画一幅自己穿着全套官服的像,这幅画像很有可能作为遗像留给子孙后代凭吊,或是挂在家中祠堂里。如果家中有钱又有人脉,还可能会请人在寿诞时画幅“行乐图”之类的画像,把一家大小都画上。
  这年头叫人画像是很贵的,要请一位能把人物画得灵动的好画师那就更贵了。请画院里一位八品画师画一幅画像得要两百两银子的润笔费,要请那几位正六品画师的话,不仅得有钱,还得有官身,还要有人引荐,一幅画的价格就更贵了。
  其实古代也有酷爱留影的帝王,比如雍正。雍正皇帝留下了许多许多画像,其中还有他戴着金毛假发抱着洋小狗cosplay法国皇帝的呢。
  老郡主跟雍正皇帝一样会玩!
  老郡主这堆画册是每年一册,每册有八到十二幅画像,一年四季都有了。忠实记录了她从一个梳着双鬟的小少女到富态老太太的过程。
  老郡主瞧着瑶光不停“哇”“啊”“哎哟”,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怎么样?我年轻时美貌吧?”
  瑶光赶紧顺杆抱新老板大腿,“师父您现在也美貌啊!我就没见过比您更美貌风流的老太太了!”
  这马屁拍得老郡主万分舒坦,洋洋得意地眯着眼仰着脖子,轻轻晃了晃脑袋。
  “不过,这画师画技有限,竟只能画出您风采之一二,可惜可惜!”瑶光合上册子,叫竹叶,“去拿我日常画人物的册子来。”新老板的爱好是自拍,那我必需得让老板知道我的才能和她的爱好对口啊!
  老郡主见了瑶光画的速写,惊喜异常,摘了老花镜笑道,“哎唷,我就知道老天待我好,你虽然不会跳舞了,可是画画得不错啊!来来来,给我画一幅,也要这种只用炭笔勾勒的。”
  攻略新领导,安排上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专业对口了!


第46章 新工作
  瑶光来到灵慧祠的第二天就找到了巴结新老板的办法——给老板画像。
  她没想到自己这么快就干回了老本行。
  老郡主让瑶光给自己画了个速写小像之后看了一会儿疑惑道:“莫非你给魏村土地庙画过壁画?”
  瑶光一愣您是怎么知道的?
  魏村和灵慧祠一东一西差着快一百多里地呢怎么她现在已经这么有名了?在她不知道的时候?
  老郡主见瑶光脸上的喜色掩饰不住惊道,“哎唷还真是你画的?!”
  薛娘子当即笑着讲了她们出游经过魏村,怎么去土地庙参观,瑶光可怜村民,凑齐了颜料灰泥,在绿柳庄先练了回手又去魏村画了壁画。
  讲完了,她问老郡主“倒是不知师尊您是打哪儿听说这事的呢?”
  老郡主嘴角一抿,下巴高高扬起,脖子下巴之间那层皱皱的皮都拉紧了得意道“别看我年纪大了京城远近的事没我不知道的。”说着对一个侍女挥挥手,“去把前儿墨香斋送来的画册子拿来!”
  这画册子和老郡主的“相片簿”大小差不多,但封面是青蓝色棉布糊的皮,朴素了不止一个层次。
  老郡主翻开给众人一看瑶光激动得差点按捺不住想原地来段鬼步舞——啊哈哈哈!老子就知道!老子是天才!我天才的锋芒是掩盖不住的!这都有人临摹老子的画了!啊哈哈哈哈……
  她自觉已经忍得十分好了,却不知道她忍着要狂笑狂舞的样子在众人眼里跟要中风的病人差不多:嘴眼歪斜,手脚颤抖。
  老郡主见她乐成这副样子,却还是有点不敢相信,“真是你画的啊!”没听说你会画画啊。就是你爹韩湲也只是书法闻名于世。
  瑶光用力点头。
  老郡主把两本画册子随手往她身上一丢,“那这个给你吧,我马上都能有真迹了要这玩意干什么!”
  瑶光喜不自胜,抱着这两本册子感谢老郡主,然后赶快翻开细看,翻了几页直摇头,这临摹的是什么鬼啊!怪不得师尊看不上呢!我明明画的是立体透视,这临的人又给我画成平面的了。再说人物,脸上一点阴影都没有!又平又白,就跟华国女明星红毯照精修图一样。
  唉。白瞎了我的构图!我这可是参考了米开朗基罗大爷的西斯特礼拜堂天顶壁画啊!
  还好,老郡主的审美眼光很敏锐也很独特,她指着画册中几页画得较为立体的地方,“徒儿,你给为师画幅像,衣带衣褶画成这样的,脸、头发、首饰也按这个道理画,行不?”
  老板有命安敢不从。
  瑶光问:“不知师尊是想画成什么样的呀?是坐着,还是……”画人物肖像和根据想像作画是不同的。肖像画中的人物可是会有自己的喜好的。
  老郡主在自己的“相片簿”中取出一本,打开,“你能照着这个画么?不过,不要人身子是扁的脸也是扁的,就画成你刚才画那个‘速写’那种人脸凹凸玲珑的!鼻子眼睛下面都有你说的‘阴影’的,就跟画山石皴皱一样。”
  瑶光接过画册,注意到册子封面上的杏黄色绸子边角有些泛白,显然是经常被摩挲翻看。
  老郡主选中的那一页画像中,她二十多岁年纪,坐在游廊边的木栏椅上,半侧身子转过头,画中的院子正是现在分配给瑶光居住的退思居,院子一角的花池里是一丛仿佛珊瑚珠子瀑布的枸杞,旁边翠竹亭亭。
  这画其实也很好,意境幽婉,枸杞、竹子的配色也是中式独有的韵味,极为淡雅。
  不过,热衷“拍照”的老郡主现在想翻新“照片”,把这副国画翻新成西洋画。
  瑶光小心地将画册合上,交给竹叶收好,“徒儿勉力一试。”
  单纯将原画上已有的元素照搬过来,再将人物和景致画得立体点,那当然不难。但想用油画技法画出原画中幽婉淡雅的意境,就不容易了。
  搞不好中不中西不西,土不土洋不洋。这可是到了新的工作单位后新老板派的第一个任务,千万不能干砸。不但不能砸,还得干得特别出色才行。她要仔细琢磨琢磨如何将两种画法糅合焕新。
  这时太阳已升得老高,回廊上热了,老郡主叫大家一起回去她的屋子,婢女们上了茶点,继续聊了会儿天,讲了讲魏村土地庙壁画的临摹本是怎么来的。
  瑶光和薛娘子原计划拜访铁铃寺后看看他们寺中需不需翻新,承接过来,如魏村土地庙一般刷点声望值,没想到林纹、林九一对傻子搞出那场大戏,先是瑶光吓病了几天,后来太妃派了侍卫到处跟着,事事不便,这个业务就暂时搁置了。
  端午之后瑶光回了王府,哪还想得起这档子事。却没想到魏村土地庙在她们不知道的时候爆红了,成了京城最新的旅游景点。
  这要搁现代,魏村土地庙就是妥妥的一个网红打卡地。
  这里的世人哪见过这种逼真的壁画?再加上又有“仙桃”从画壁上滚落的灵异事件,作画人身份神秘,许多愚夫愚妇就坚信魏村土地庙壁画是神仙下凡画的,还有前面那个给土地庙重新画了房顶图纸的,必然也是神仙!
  这时老村长十分后悔把那张图纸卖给王顺了,才卖了五吊钱!那可是神迹啊!原本他还想骑着驴去绿柳庄讨要,但再一想,这莫不是神仙要借王顺收回“神迹”?不然为什么王顺家娘子请来的画画神仙是谁他说不清是谁呢?这神仙们可不都是一家的么?就没敢再吱声。
  此后凡有人问,他都说指点改房顶的几个人一出村子就不见了,来画壁画的人也是如此,还严令村人都不得多嘴。
  如此一来,越发显得神秘,愚夫愚妇们越发觉得这就是神仙显灵了。
  神仙显灵这种话从京城来打卡的古代网红们是不信的,但他们争相来到魏村看壁画。
  古代网红是哪些人构成的呢?
  首先是名妓们。尤其是卖点在才艺上的名妓。京城出了什么最新的首饰,什么样式的衣服最时兴,什么话题最热什么话题不流行了,她们全都知道。这还不够,还要会诗词歌赋,读过些书,知道些典故,不然人家凭什么结交名仕呢?在贵胄王孙举行宴会的时候,如果连这些都不知道,又要怎么谈吐风趣可爱呢?若是一年中去的上档次的宴会少了,那就不能跻身于最红的名妓了,局会越来越少。最后沦落到什么客人都得接的地步。
  构成古代“网红”主力的另一批人,自然是和名妓们一样常常出席上流社会的清客和名仕。这些人和古代的食客有点像,大多谈吐风雅,举止风流,其中有客居京城多年屡试不中的贫寒举子,也有些家中没落了但仍自命风流的才子。凡主人家办宴会茶会、出游、赏花,他们都会跟去助兴。有些善诗词书画的清客名气大了之后就会结交不止一位金主,和欧洲过去艺术家和资助人的性质有些像。到了这一步,清客就变成名流了。
  名流们和名妓们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像是共生菌群,互相成就,大家互通信息,凡有什么新鲜玩意,这批人必是要先去试一试看一看的,不然,成了无趣的人,没法在宴会上为主人家助兴、增添宴会的精彩,那以后就不必混了。和现代网红一样,最红的位置永远只有几个,你不可能永远占住这个位置,身后永远有无数跃跃欲试野心勃勃的新人想要取而代之。
  不管是名妓还是名流,大都是受过良好的教育,所以古代网红们的鉴赏水平和审美水平普遍超过一般民众。
  他们到魏村土地庙打卡之后,被前所未见的壁画技法惊呆了。其中不少人很喜欢这种画法,有几位擅长书画的就临摹下来带回京城。墨宝斋的掌柜和当家画师张渠就是其中之一。
  老郡主是墨宝斋大主顾之一,张渠上次派女儿来给老郡主请安时送了这本画册来。
  瑶光在自己不知道的时候已经成了古代大触了,心里那个激动就不用提了,脑子里跟开了焰火大会一样,一会儿蹦出个新主意,噼噼啪啪在脑海中炸个不停——
  我要发财了!
  我要不要开个店接画像的生意啊!
  这个店铺开在哪儿好呢?
  怎么定收费标准呀?
  我以后还要画宗教画么?还是继续吧,我得借助宗教力量保护我。
  嘿嘿嘿搞不好以后京城名媛们也要排队预约找我画像了!
  等我磨炼好了画技,一定得给太妃画一幅画像。老阿姨对我真是不错,我都不知道她还给师尊写了亲笔信求她照顾我。哦我出家的时候她还又给我一笔钱呢……端王这狗哔说话不算数,这几天没见他添一个铜钱!算了,他从前给韩瑶光1。0版的那些珠宝首饰都给我了,我不能太贪心了。
  这几天太忙了我都没来得及清点我现在究竟有多少财产了,大概有个三千两现银吧?应该够买个铺子了吧?不过在京城买铺子我就不用想了,那些铺面有价无市,而且后面都有人罩着的,如果不是谁家坏了事,谁愿意卖呀……梨溪山下的镇子也挺繁华的,不知道能不能买个铺面?
  她正想入非非,张师姐来了,向老郡主行个礼,“师尊,我来接韩师妹了。”
  瑶光这才回过神,哦,她差点忘了,她来新工作单位,正式工作是给安慈太后祈福,不是给新老板画像。
  她昨天住在单位宿舍了,今天早上见了新领导,这还没去看她的新办公室呢。
  瑶光和薛娘子向老郡主告辞,跟着张师姐去了灵慧祠正殿。
  安慈太后的灵位安放在正殿东侧辟出的一个小房间里,案上摆着几个香炉,燃着香,地上放着三个蒲团。
  张师姐在中间那个蒲团上坐下,问瑶光,“师妹,可读过什么经?”
  瑶光赧然:“不瞒师姐,一本都没。就连字也还在学呢。”
  老郡主酷爱八卦,每一旬都有两个说书的女先儿来灵慧祠给她带来京城热辣出炉的新八卦。端王府韩良娣今年新年时烧炭自杀被救活之后失去记忆的事可是今年最大的八卦,至今还没什么八卦能盖过这个呢,当初很是丰富了灵慧祠上下众人的业余生活。
  张师姐虽不爱议论八卦,对这段奇闻也是蛮熟的,温柔地笑道:“师妹也不必急,先看我是如何做的,记在心里,等学了经文,照样做就成了。其实,祈福祝祷,念什么经,念多少遍,还是其次的,要紧的是要心诚。你和薛师妹坐在一旁,心里默念‘安慈太后在天之灵大安’就行了。”
  瑶光、薛娘子当即称是。
  瑶光悄悄看了看腕表,现在是上午九点一刻。
  张师姐祝祷完毕,大约十点整。
  之后,张师姐将两人领到偏殿东侧一间小房间。
  这房间大约五六平方米,朴素简洁,只在雕花窗下放着一张书案并两张椅子,案上放着两本法华经,和笔墨纸砚等物,一侧墙根下放着一张竹榻,上面的墙壁上打了几个方洞,堆着几部书和一只陶瓶。
  张师姐在竹榻上端坐,瑶光薛娘子各据一侧书案,张师姐就开始教学了。
  今天学的是《道德经》。
  张师姐的教法很简单粗暴。她先通读一段,再让两人跟着读一遍,确认字都读对了之后就让她们背。等背熟了才解释每一句是什么意思。
  据张师姐自己说,她的开蒙读物就是这本《道德经》,她三岁时就倒背如流了。
  薛娘子还好,她出身于大学问家家庭,《道德经》是背过的,也熟知经文意义。
  瑶光苦不堪言,感觉张师姐这种恨不得直接打开她天灵盖给灌输进去的教法比薛宫正还可怕。
  背书背到午饭时,她已到了食不知味的境界。
  还好,第一天上班嘛,不管是大boss还是主管都对她很宽容。
  张师姐叫瑶光下午去安慈太后灵前静坐两刻钟就行了。然后就自由活动吧。
  “师妹带来的物件想必还没整理完,刚好可以收一收。”张师姐还叫了自己两个小徒弟去帮忙,然后就离去了。
  瑶光隐约觉着,大约张师姐教她也教得苦不堪言。


第47章 太清宫
  转眼之间瑶光来到灵慧祠已经三天了。
  灵慧祠女道士们的生活十分规律。每天五点三刻起床六点准时到观主院中给她请安六点半陪观主吃早餐然后陪她溜跶、说话、分享八卦、在花园里侍弄花草到八点左右然后各自开始正式工作。
  来灵慧祠之前瑶光以为自己和其他道士们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念经。来了几天后才发现,念经这个工作每个人的工作量不同。
  老郡主是不念经的。她十分坦诚地告诉瑶光,她现在也只会背一部经书:道德经。
  “呵,笑话,道藏有三千多部,各路神仙又那么多我哪记得住啊!我要是背书背得好,当初就不出家了嘛去考进士啦!”老郡主讲起来理直气壮,“再说,我做灵慧祠观主是因为我道学上有造诣还是因为我会炼丹、念经?”当然不是啦!是因为您是郡主娘娘。
  张师姐也是不念经的。
  如果瑶光没来灵慧祠,张师姐每天的日常工作是到太清宫整理编纂道藏。周真人从三十年前开始收集天下各类经书召集有道学的道士,像编四库全书那样将道经分类编纂,修改其中错印错录之处。张师姐自幼熟读道家典籍于道学上颇有成就,是四位主任编修之一。
  至于张师姐的徒弟,宋、李两人,呵呵,她们俩也是不念经的。这两人到了念经的点儿,去了偏殿随便一坐,跟平常闺秀一样在一处做针线!
  意外不?
  宋李两人都是仕宦家的小姐,不过,命运有些坎坷。宋
  静守的祖母在她七八岁的时候给她订了婚,当时看着人家小正太俊俏又聪明,家世匹配,又是世交,本以为自己手快抢到了好孙女婿,没想到小未婚夫在前年跟人游船的时候意外落水溺亡了。宋家当然不舍得女儿守望门寡,直接再议婚又不大好,不如让女儿出家几年再另寻佳婿,这样,女儿既有美名,又不用受苦。
  瑶光这才知道,哦,原来未婚夫死了,女方出家几年后再还俗,在婚嫁市场上还是个加分项。仔细一想,其实蛮有道理,能出家再还俗,首先嫁妆不会少,家里父母疼爱,其次,要是出家的地方是灵慧祠这种等级的,那说明女方家族的份量不低,最后呢,为早亡的未婚夫出家,是个快速刷声望值的方法。大家都觉得你有情有义有担当,既然对早亡的未婚夫能这么好,那对将来的丈夫肯定会更好。
  李静微的情况和宋静守如出一辙。唯一的不同是她定亲更早,小未婚夫和她是青梅竹马,不幸的是小正太十一二岁的时候得了天花,病逝了。她明年就要还俗了。家中已经为她相看好了人家,说起来也不是外人,是老观主一位侄孙的儿子,也是宗室。
  了解了情况之后瑶光顿感郁闷。
  合着整个道观真正把念经当工作的就我一个人啊!
  老郡主还嘻嘻笑着逗她,“你怕什么,他总不能因为你背不下经书、解释不出道义就叫你还俗吧!”这个他,指的是谁,大家心照不宣。说着这种话不敢、不该提圣上。
  瑶光可不敢这么想。她们一个个都有依仗,她没有。您敢叫皇帝“他”,是因为您是他堂姑祖母,我可不敢。
  就算皇帝不会叫她再回端王府当小妾,就算她不用考道士资格证,但要是皇帝知道她连考都不去考,或者考了却屡试不过,难道还不能叫太监来训斥她一番么?
  给皇帝亲妈念经都敢不好好念,工作态度这么不端正,哼,你还想搞副业?拉倒吧你!
  瑶光跟薛娘子商量之后,决定争取先考过道士资格证考试中的童生试——“道初试”。
  至于竹叶和小竹,一个才十四岁,一个更小,先把字认全了不迟。
  关于考试,瑶光觉得指望张师姐教是不可行的。隔现代,张师姐是大学教授水平,平素指点的学生也都是至少也得是研究生水平,她习惯了这套方法,用来教瑶光这个学前班小朋友,两人都很吃力(痛苦)。
  于是,张师姐硬着头皮教了三天后,诚恳地建议瑶光去太清宫的学堂去看看。那里各种级别的课程都有,还有专门给小道童们开的入门级。
  瑶光想到自己跟一群小学鸡坐在一起的画面,怪笑出声,但依然恭敬地接了张师姐给她的太清宫入门木牌。
  这个门牌不仅是太清宫内部的出入证,还可以当图书借阅证,一人一张,写着持证人的身份。
  宋静守告诉她,凭这个木牌还能在太清宫学堂的食堂免费吃饭、吃点心、喝茶呢!她刚来灵慧祠的时候还新鲜着,就每天跟师傅跑上太清宫蹭吃蹭喝。
  瑶光早听薛娘子说过太清宫是京城附近第一大景点,不仅建筑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山上风景更是十分幽美。她来灵慧祠那天在山脚下仰望,只见薄暮之中山上鳞次栉比的楼阁亭台中闪动点点灯光,真仿佛仙山琼楼,令人神往。
  这时拿了门牌,又有了个正经的藉口,当即跟薛娘子定下明天就去太清宫一日游。
  当晚瑶光禀报了老郡主,她自然同意的,还嘱咐她们,“下山时从西边那条路下来。那条路没多少人知道,景致很不错,半山腰有个池子,里面有好多莲花,你们给我摘几朵回来插瓶。”
  第二天一早,瑶光和薛娘子服侍师父用了饭,随着张师姐上山。
  小竹很想跟去,眼泪汪汪拉着瑶光的衣角不肯松手,瑶光只好哄她说,“等我回来给你带好吃的。”
  她还是不松手,竹叶就吓唬她,“山上有大黑狗,专门咬你这么大的小孩!”
  小竹脑子转得不慢,还会巴结人,对竹叶眨巴眨巴眼儿笑,“姐姐,你也去嘛!你看到狗就抱起我,它就咬不到我了。”
  “嗯,你倒想得美!”竹叶看看这娃的胖爪子,嘻嘻笑道,“狗子最喜欢咬你这种小胖孩儿,你还臭美,非要跟宋师姐染凤仙花指甲,狗子老远看见你手指甲红红的啦,就算我抱着你也会跳起来咬你手指头!”小竹吓得一缩手指,瑶光趁机跑了。
  三人上了骡子拉的大车,张师姐闭着眼睛不吭声,薛娘子默默用眼神表示“我早说了吧?哪有带这么小的孩子出家的?”,瑶光一脸讪讪,默默接受谴责,但心里想,小孩子在道观里长大是挺怪的,但留在王府难道就很好么?
  来了道观,至少她有成为一个“普通人”的机会,可留在王府,就会接受“做奴婢”的教育,然后成为一个奴婢。
  瑶光穿越之前自认不是圣母,但穿越后,她见过太多的身不由己,渐渐不再认为“只要你努力你就能过得更好”或者说“你过得不好一定是因为你不够努力”这种精英式的信条是评判一个人的唯一标准了。
  许多人——比如小竹,紫翎,还有绿柳庄那些争着想要到杏芳院当差的女孩子们,她们一出生,一生就基本定下来了。这些女孩子还不是命最惨的,再比如竹叶,她被兄嫂卖了之后,如果不是用自己的两百个私房钱贿赂人贩子,求人将她转给了高级人牙子,没准早就被卖到了烟花巷。
  上太清宫的道路盘山而建,由于历年有信徒捐款修缮,路修得比出京城的管道还好几分呢。一路上瑶光见到许多装饰豪华的车马,不由叹道,“太清宫香火真是旺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