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降福运[快穿]-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狗子是个不喜欢主动交往的人,因为他的霉运,他其实朋友很少。但对他好的人,他觉得可以交往的人,他都会好好珍惜。
  “啊,啊,啊,疼!”刘承允正在武师傅的帮助下拉筋,“所以为什么考科举还要练武?”刘承允痛得鬼哭狼嚎。
  “练武是为了有一个好的身体。你想想,科举的时候要关在考场九天不能出来,你要是因为身体撑不住提前退场了,本来可以考上的却没考上,你亏不亏?”林狗子慢慢绕着演武场走圈。
  刘承允鄙视地看了林狗子一眼:“那你怎么不练?”
  林狗子老神在在:“大夫都说了,我身体太虚,现在还不适合练武。”
  王虎安慰刘承允:“没事,少爷,我陪你练呢。”是的,王虎也沾了光。林狗子看刘承允的武师傅不错,就不客气地把王虎推荐给刘承允当了陪练。
  刘承允不在乎林狗子的这点小心思,反正请武师傅的钱也用不着他出。王虎还算得上是他的人,怎么算他都不亏,也就无所谓。
  有了王虎的安慰,刘承允感觉更无力了。看着轻而易举做到武师傅全部要求的王虎,再看看还没开始就感觉去了半条命的自己,感觉更丧了。所以他为什么要想不开呢?可是每次想要放弃,林狗子都不放过他。
  “少爷,你想想刘承祐以后要是想打你,别说反抗了,你跑不跑得掉?”林狗子有一万个让他继续练武的理由。
  ※※※※※※※※※※※※※※※※※※※※
  不好意思,更太晚了,天气太热了,白天完全静不下心来码字。以后都晚上的9点更新,9点要还没更就夜里12点更。


第6章 真假贵公子
  林狗子三人每日卯时起床练武,练了半个时辰,天色大亮就开始吃早饭。早饭结束后,王虎继续回演武场跟着武师傅练武,林狗子和刘承允回书房跟着先生读书。
  待到午时吃饭的功夫,三人再一起去刘家在京城的纸坊。刘家最大的纸坊在王虎他们的老家长丰县,因为一种上等宣纸的材料是那里一种独特的竹子,但京城也是有他们家的纸坊的。
  此去纸坊,主要目的是改进造纸技术,提高造纸质量和产量。当然,林狗子才是去改进技术的人。
  刘承允跟着,主要是因为纸坊里没有他的人,他不去怕纸坊的人不给林狗子面子。王虎跟着就单纯是因为他是刘承允的护卫了,这些日子他和刘承允也算是混熟了,刘承允也爱带着他。
  林狗子在纸坊里和造纸的老匠人一起商量、实验,他主要提出改进的方向,如何操作全靠匠人一遍遍的实验。要是没有刘承允在,那些匠人还真的未必会理他。
  三人的生活每日没什么变化的过去,这天纸坊的人带来了好消息:“少爷,原来林清的法子真的行!产出的素笺纸书写效果很好,这纸这么好看,又只有我们一家纸坊可以生产,一定会大卖的!”
  来报信的是京城纸坊的陈坊主,他高兴地直搓手。
  因为林狗子毕竟开始读书了,将来还要科举,再被人叫狗子实在不太好。林狗子给自己取名为林清,刘承允从那以后就叫他林清,纸坊的人也就只知道他叫林清。
  林清穿越前曾在造纸厂实习过,当时因为兴趣还查过很多资料,所以对造纸术有所了解。但古代造纸多靠人工,实际操作和理论还是有不少差距的,林清也就没办法给出确切的造纸方子。
  他每天去纸坊指导操作,大概耗费了快一个月的功夫,才出了一样成品。努力终于有了收获,林清也很是高兴。
  林清给刘承允使眼色,收获的时候到了。
  刘承允微微颔了下首,示意自己明白:“陈坊主,咱们来谈谈这素笺纸的收益如何分成吧?”
  陈坊主闻言有些犹豫:“这事还是要问过老爷的,小人做不了主。少爷放心,小人会和老爷说您的功劳的。”此时给多给少都不好,给多了其他少爷会对他有意见,给少了眼前这位少爷就不会乐意。
  陈坊主是个谨慎的人,这种事情他肯定不会自己做决定的。
  刘承允想到林狗子之前就预料到了,不由对林狗子又高看了一眼。暗示陈坊主:“我们可不止这一种纸的方子。”虽说研究出新纸耗费了不少时间,但没有林清,纸坊是没办法生产出这种纸的。
  陈坊主沉吟了下,点头道:“少爷放心,小人会在老爷面前多多美言的。”
  陈坊主离开刘承允这里,就去见了刘承允的父亲刘宏志,不久刘承允也被叫了去。
  等刘承允回到自己的院子,林清问道:“怎么样?”
  刘承允克制地点了下头:“成了,父亲把西街的书店给了我。”说着掏出了怀里书店的地契、房契和店里人员的身契给林清看。
  林清翻了下:“店里就两个人啊?”
  “那家店效益不好,不然那么好的地段父亲才不会给我呢。”刘承允坐下,“咱们直接要素笺纸的收益多好,做什么要家书店?”多亏啊。
  林清笑了下:“你觉得亏还听我的?”
  刘承允白了林清一眼:“你费了那么多工夫,你不觉得亏就行。反正无论多少,我都是白赚的。”
  林清卖了关子,没说要书店做什么。
  林清和刘承允早前就定了契约,书店算是两个人的,以后的收益五五分。既然要了书店,素笺纸的收益两人都不用指望了。
  林清不再去纸坊,专心忙起了书店的事。找人把书店重新装修,整理书店现有的库存,林清读书的空隙忙得团团转。好在书店的掌柜在交接以后还留在店里,很多事都可以交给他跟进。
  这天天气实在太热,刘承允带着林清、王虎找地方避暑。一艘装饰华丽的楼船慢慢行驶在湖上,刘承允站在二楼的甲板上看着夕阳美景。
  “听说三楼在举行文会,之前不知道,要是知道的话就去参加了。”刘承允有些遗憾。现在文会已开始,不准人进入了。
  “在这看看风景也不错。”林清无所谓。
  “书店你折腾得怎么样了?好多天了,怎么也没见你有什么动静?”刘承允是真的好奇。
  “这全国诗文大赛你参加吗?参加啊,为什么不参加?!说不定我的诗文也会被选中刊登呢。”
  刘承允闻言望去,是一个穿着骚包的文人,一边说着一边满脸向往,他身边的同伴一脸鄙视地望着快飘飘然的他。
  那两人一边说着一边走开了,期间还谈到了三楼的文会似乎也是为了这诗文大赛而举办的。
  林狗子朝两人离去的方向抬了抬下巴示意:“这不就是动静吗?”是刘承允最近一直在家专心闭门读书,所以才不知道而已。
  “诗文大赛?”刘承允满脸好奇和疑问。
  “就是咱们聚源书店出面举办的第一届全国诗文大赛,现在已经开始在各地征集诗文了。先海选出每个郡的优秀原创诗文五百篇,集中到京城再统一评比。”林清给刘承允简单介绍了下。
  刘承允惊讶道:“咱们书店哪来的这么多人手?”他记得书店交接完店里就两个人,其中还有一个掌柜的。
  “咱们书店是没有这么多人手,可刘家纸坊几乎在每个郡都有分店呀。”林清用你能不能动动自己的脑子的眼神望着刘承允。
  刘承允更迷惑了:“我都没办法调集刘家纸坊全部分店的人,你是怎么做到的?”
  “不是有京城纸坊的陈坊主吗我和他做了交易。”最重要的是,这件事是件众赢的事。
  原来林清给京城纸坊的陈坊主出了个主意,在各地铺售素笺纸的同时宣传了一波儿全国第一届诗文大赛,谁谁谁的参赛用纸都是用新出的素笺纸呢。这素笺纸既美观、大方又自带一股清香,把诗文写在这上面交上去,简直就是天然的加分啊。


第7章 真假贵公子
  素笺纸刚出来的时候,陈坊主是着实高兴了一阵子的,可实际上素笺纸的出售量并不是很乐观。因为买纸的大多是些大家小姐,一般文人对素笺纸的观感不是很好,觉得华而不实。
  开始因为陈坊主对素笺纸的期望过高,第一批纸发售的时候纸坊是做了大量准备的,结果发售以后才发现铺货量远超过售出量。
  陈坊主正发愁的时候,林清送上了素笺纸的消耗渠道,可以说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这全国诗文大赛,因为林清开始筹划的时候就筹划得很大,在陈坊主眼里林清是刘承允的人,刘承允办了这么大一件事肯定是要先告诉老爷的。现在诗文大赛都已经开始筹办了,到处都传得沸沸扬扬,老爷那里却没有新的指示,意思肯定就是让他一切听少爷的指挥了。
  万没想到,林清眼里陈坊主是个谨小慎微的人,这么大的事一定会禀报刘宏志。在刘宏志那里过了明路,这诗文大赛遇到什么解决不了的事情,都是可以去找刘宏志帮忙的。
  就这样,因为这美丽的误会,两位最重要的当事人之一刘承允,才刚刚得知林清搞出了这么大的事。
  “牛!这比赛一结束,组织筹办的咱们的聚源书店就会全国皆知了。有了知名度,只要书店老板不犯蠢,这书店生意就差不了。”看来刘承允也是个明白人。
  “那你下一步有什么打算?搞出这么大的动静,没什么打算的话,可对不起你这操作。”刘承允好奇问道。
  “下一步的打算下一步再说,现在最重要的是,先把诗文大赛的评委落实下来。”
  两人去了书坊,找了陈坊主。陈坊主因为这诗文大赛忙得团团转,全国各地的赛事都由他组织人手筹办,有的地方没有刘家纸坊的分店,就只能利用纸坊的人脉找人联合举办比赛。
  统筹这赛事的陈坊主快忙昏了头,深深觉得自己亏了,因为这赛事提名的组织者是聚源书店,而不是他们刘家纸坊。他倒是想把刘家纸坊也归为组织者,可这和少爷抢名头到底不太好,毕竟老爷都没发话。
  “什么?!少爷你没跟老爷说吗?这么大的事,您怎么能不和老爷说下呢?”陈坊主都要惊呆了。
  “咳,我以为你说了。”刘承允总不能说,自己也是刚知道这事。
  林清在旁边尴尬地不敢说话,这事办的,还好提前问了,这要是在晚些问评委人选怕是就来不及了。
  于是林清和陈坊主都看向了刘承允,刘承允被看得发毛:“你们都看我干啥?”
  就这样刘承允被推出去顶雷,去求见刘宏志。刘承允在刘宏志的院子外面不安地理了理衣服,他怕被他爹骂得狗血淋头。
  “你确定我不会挨骂?我怎么觉得说不好我会挨打呢?”刘承允一脸怀疑地看着林清,总觉得自己是被林清和陈坊主坑了。
  “不会,你记得我的交代就行,快去!”林清把刘承允推了进去,自己独自站在外面等待。
  刘宏志最近因为朝廷的事,忙得昏头转向,没怎么关注到外面的动静,所以还对诗文大赛的事一无所知。听到刘承允求见他,他才暂时放下手中的事利用这间隙歇一歇,他这个儿子除了请安没事是不会来找他的。
  “所以你说你以为我知道,你又没告诉我为什么要以为我知道?!”刘宏志听他儿子把整件事说完,都快惊呆了好吗?
  刘承允紧张地咽了咽口水:“父亲平时不都很关注京城的时事的吗?这么大的事,我当时以为您早就知道了。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外人肯定都以为这事是您筹办的呢,要是办砸了不是丢了您的脸?”
  刘宏志快要被他儿子气死了,招呼都不打就干了件轰动全国的事,现在还要他出面去收尾:“所以要找几个评委?”
  “最好多找几位,身份越贵重越好。但也不能只找一个圈子的,得各个圈子的都有才好。”刘承允顶着他老爹快要气炸的眼神,快速说着自己的要求。
  等刘承允说完,刘宏志就急匆匆地出了门:“你小子等着!”
  ……
  “最新消息,最新消息!全国第一届诗文大赛,可能的评委人选名单出来了!大家快来看啊,看你所期待的评委人选有没有在上面!”聚源书店雇来的小孩正在京城各处读书人出没的地方,售卖书店新出的八卦周刊。
  目前周刊上除了关于诗文大赛的消息,还没有其他内容。没办法聚源书店的人手实在太少了,林清又不想把这块儿的利益让给刘家,就只能一步一步来。
  八卦周刊一出,引起了京城人民的围观。
  陈坊主眼红这其中的巨大利益,上门来找刘承允:“少爷,您可不能只顾着聚源书店,忘了咱们家的书坊啊?”言下之意,是说刘承允只顾自己的私产,不顾刘家的家族产业。
  林清没有让刘承允为难:“陈坊主,京城以外的八卦周刊可以都交给刘家纸坊,但京城这里纸坊不能伸手。且京城纸坊的人手,聚源书店要随时可以抽调。”
  刘家纸坊在各地都有自己的书坊、书店,就算放弃京城这一块,也能收获巨大的利益。其实要不是聚源书店是刘承允的产业,刘家纸坊直接刊印八卦周刊发售都有可能,这宁国可没有专利法。
  京城的其他同行还没开始刊印,也是顾忌着刘承允的身份。他爹刘宏志毕竟是一国丞相,贸然得罪了刘宏志未必符合自己的利益。
  可在京城大家顾忌刘宏志,在外地可有人顾忌,就算聚源纸坊有人手也竞争不过其他老牌同行。刘家纸坊就不同了,发展了几十年的刘家纸坊有着自己的竞争力。
  答应陈坊主的要求也不过是顺手推舟之事,林清毫不觉得可惜。
  就在林清和刘承允的书店发展得蒸蒸日上时,刘承祐快要被刘承允出的风头气死了。
  先是刘承允他娘杜姨娘吹了枕头风,让他爹刘宏志给刘承允换了先生,听说还找了个武师傅。刘承祐觉得刘承允只是在博他爹的关注,肯定出不了什么名堂,听了一耳朵就没管了。
  没想到一段时间不见,刘承允就出息了。改进了家族纸坊的造纸术,还发明了一种新纸。在他以为这就是刘承允瞎猫碰到死耗子的人生巅峰时,刘承允又搞出了天大的事,组织举办了全国诗文大赛。


第8章 真假贵公子
  作为刘承允从小到大、兢兢业业的对手,他怎么能放任刘承允安心发展呢?他也不相信刘承允又这样的能力,折腾出这么多事来。
  刘承祐一查,果然刘承允身边出现了个林清,自从这林清来了之后,刘承允连以前常去的聚会都不去了。每天都窝在家里,几乎不出门。
  这天刘承祐终于堵到了,一直在外为诗文大赛奔波的刘宏志:“爹,您不能只顾着自己忙,也要管管二哥啊?”
  刘宏志听到这话,以为刘承允又干出了什么惊天大事,一时间心头甚至有点慌,他可还没忙完呢。他一把老骨头了,能不能让他歇歇?
  “二哥好的不学,竟然学别人圈养娈童!他身边那个叫林清的小厮,不知道给他吃了什么迷药,迷得二哥天天和他黏在一起,门都不出了。”刘承祐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看上去很是为自己二哥痛心。
  刘宏志听完先是松了一口气,哦,圈养娈童啊,不是什么大事。等等,圈养娈童?!熊孩子,谁给他的胆子?
  “好,我知道了。”刘宏志应了一声就继续去忙自己的了,至于教训熊孩子,还是等他先忙完这一波吧。
  这就完了,这和他想好的不一样?他爹难道不应该把刘承允叫过来好好教训一下吗?刘承祐失望地回去继续想办法了。一招不行,换一招就是了。
  第一届全国诗文大赛,最终在刘宏志的努力下,还是顺利如期举行了。刘宏志做事向来追求完美,最终不光接手了评委人选的邀请事务,连大赛的安排都接手了。
  这天刚好阴天,还吹着小风,算得上炎炎夏日里难得的舒适天气了。
  大赛原定在东城的广场举行,最后统计人数的时候发现人太多,刘宏志做主移到了城外举行。
  在东城门的不远处搭了台子,台子有两层,较高的一层台子放了桌椅,供评委们就坐。矮的那一层,供参赛选手上台。
  京城外的参赛人员,由刘家专门的车马接送,还负责基本的伙食。所以有资格过了海选的,基本都来了京城。当然也有很多没有资格的,自行前来京城观看比赛。
  这还是少有的如此大型的一场赛事,错过岂不可惜?
  比赛临近的时候,京城的客栈、旅馆全部爆满,还有很多人没找到地方住。后来还是刘宏志出面组织登记核实了那些人的身份,发动他的同僚亲朋暂时收留了这些人。真的不管的话,刘宏志怕万一出了什么事。
  林清站在城墙上,看着下面密密麻麻的人群,感叹:“还好有刘大人出面,要是咱们自己还真搞不定。”
  刘宏志将赛事上禀了当今皇帝,向皇帝请求了人手援助。
  皇帝派出了城卫大营的人帮忙维持秩序,当然,不是白帮忙。赛事卖出的观赛门票得有五成收益上交,美其名曰是给城卫大营的犒赏。
  门票分成六种票,越离比赛台近的票当然越贵。好在观赛台的设置是阶梯型的,前排在最低层,越往后越高。至少保证了后排的观赛人员看到的不是前排人员的后脑勺,但能不能看清赛场中间就看个人的眼神好不好了。
  观赛台当然也是林清的主意,因为他想要卖门票。可是卖了门票,进去看比赛的人只能看到前排的后脑勺,那不就搞笑了吗?林清就让刘承允找他爹出马,搞定了这巨大壮观的参赛台。
  这参赛台的人力、物力都不是光靠林清他们就能搞定的,也多亏了刘宏志是刘承允他爹,要是别人敢这么一次次让他出面办事,他早一巴掌拍过去了。
  没能买得起观赛门票的人,就只能站在场外,苦苦等待场内的消息了。
  “大家好,现在我宣布,第一届全国诗文大赛正式开始!”城卫大营的李英睿少将军抢到了主持的机会。至于他为什么能抢到主持的机会,咱也不敢问,咱不敢说啊。毕竟其父李老将军虽然赋闲在家了,但据说他身体还是很棒的呢。
  “大家一定想要知道,本次大赛的真正评委到底是哪几位吧?现在有请……”
  看着李英睿在台上意气风发,坐在前排观赏位的刘承允有点酸了:“早知道我上去了,看上去还挺风光的。”
  林清白了他一眼,你当初可是拒绝得很干脆呢,说什么在那么多人面前你会紧张地说不出话什么的。
  刘承允嘴硬道:“我那是为了不让刘承祐上去,才说自己不够资格的。”他说了自己不够资格,没看刘承祐都不好意思冲父亲开口了吗?
  林清不搭理他,换了别的话题:“刘大人真厉害,连这位都能请来,不是说这位身体不好吗?现在看着也挺好的呀。”
  两人小小声地在台下交头接耳,殊不知台上的刘宏志已经皱起了眉头。他本来还有点相信刘承允真的有圈养娈童,今天一看似乎不是那么回事。那少年看着不小了不说,看两人的相处似乎还是他隐隐占了主导。
  他儿子要是真的断袖,还成了被压的那个可怎么好哟?回头得去好好查查。
  距离林清他们不远的地方,同是第一排的位置,也有人在关注他们。
  “那就是这场比赛的最初发起人吗?”一位戴着面纱的也遮不住其美貌的姑娘,问身边的侍女。
  “据查是跟在刘丞相的庶子刘承允身边的那位少年,听说是刘承允从昌城带过来的。有小道消息说,他们是那种关系。感情很是深厚,经常形影不离。”
  那姑娘听到这话有些惋惜:“这样啊,他这样有本事的人,真是可惜了。”走上这条路,能走多远就全看天意了。
  她身边的侍女微微松了口气,主子不感兴趣了就好,要是真的上了心可怎么办哟?幸好她机智,至于当事人到底是不是那种关系有什么所谓,反正又不关她事。
  林清还不知道有人关注他,就更不知道有人诬陷他了。此时的他还在和身边的刘承允热火朝天地聊着赛事,他俩近来一直埋头读书,此次观看比赛也算得上是难得的放松了。


第9章 真假贵公子
  林清和刘承允只看了第一天的比赛就回去继续读书了,刘承允倒还想继续看,被林清一阵打击后,只好强迫自己专心读书。决不能让林清所说的,类似于科举落榜被刘承祐嘲笑的场景出现。
  整个大赛持续了半个月才结束,听说很多优异的作品都通过此次比赛得以广泛传播。大赛的前一百名都被贴在专门的公告栏上被人查看,其作者会得到免费为其刊印一本文集的特殊奖励。若有售出,所得利益作者与刊印方五五分成。
  前五十名的奖励是文集所得收益,全部归作者所有。而前十名除了未来文集的收入以外,还得到了高额的现银奖励。
  大赛结束后,被十位评委统一认定为最优异的十首诗的作者,还得以被当今圣上召见。这算得上是天大的惊喜了,使这场已经结束的赛事热点达到了高潮。
  聚源书店和刘家都赚得盆满钵满,不算观赛门票的所得,出售各种诗集就收获了不少。什么大赛前一百作品集,前两百作品集……各种作品集翻着花样的刊印。
  八卦周刊更是利用这场大赛彻底为全宁国吃瓜观众所熟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