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清太子妃-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己的态度。
  本来一开始端着敬着都是因为不够了解胤礽的性子,如今这么慢慢相处下来,众人用真心相待,倒越发觉得胤礽的性子是真的很好,很让他们喜欢。
  石文炳等人都是直率的性子,见胤礽同他们亲近,他们在与胤礽混熟之后,也与胤礽亲近起来,到了晚间用膳的时候,石心玉就觉得,胤礽同她的家人看起来,就真的像是一家人了似的。
  她望着胤礽脸上真切灿烂的笑容,又看看自己阿玛额娘还有哥哥们脸上直率的笑容,心里又是高兴又是感动,也颇有几分感慨。
  纵然康熙疼爱胤礽,可这两年间,每回陪着胤礽在宫中用家宴,从未见过他笑得这样真切,那些笑容里都有几分克制和温文,不如现在这样放肆洒脱。
  有些东西,康熙是再也给不了他了。
  石心玉心里希望,胤礽想要的这一份来自家人的单纯的温暖,她的家人能够一直带给他。
  她这个太子妃的家人,会成为太子坚实的后盾。
  就像观音保所说的那样,在家里,他们是亲近的一家人;在朝堂上,他们是能同胤礽一起承担风雨荣辱与共的臣子。
  家宴上,气氛一直都很好。
  大家在一起说说笑笑的这种感觉,不但石心玉觉得久违了,便是胤礽也觉得很是怀念。
  石文炳和他他拉氏同胤礽和石心玉说了富达礼如今的情况,又说了他现如今在府学里专心念书预备明年三月的考试,所以只先给他定下了一门亲事,只等他考完放榜后再成亲,还有庆德,也定下了亲事,等富达礼成亲后,庆德便成亲。
  倒是观音保的亲事,还在寻摸人家。
  石心玉问清了是哪家的闺女,他他拉氏都答了,石心玉觉得这两桩婚事都很好,然后又问他他拉氏家里别的琐事。
  石心玉的问话,有时他他拉氏还未作答,石文炳就先替她回答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说话,倒不像是两年未见的样子,胤礽瞧着这一幕,心中莫名觉得欢喜高兴,就忍不住多饮了几杯酒。
  石心玉也高兴,这两年在京中,她都不曾饮过酒,如今回家了,一时高兴,倒也跟着饮了几杯,胤礽有心让她放松一下,见她要酒喝,也不拦着,只让她饮了便是。
  胤礽都不拦着,石文炳等人也都跟着不拦着了,倒是他他拉氏瞧见这一幕就笑:“玉儿酒量浅得很,从前在家就喝不了多少的,要是在京中没练出酒量来,这一下饮这么许多,怕是一会儿就要醉了!”
  胤礽闻言便勾唇,她在京中根本就没碰过酒,哪有什么酒量呢?按此番所言,这人是肯定要醉了的。
  胤礽便温声笑道:“无妨。一会儿我抱玉儿回去,给她喂了醒酒汤,横竖这几日也无甚大事要做,让她蒙着头睡一夜,明日一早酒就醒了,无碍的。”
  正如胤礽所想的那样,家宴到了尾声时,石心玉喝的两颊通红,大眼睛里都是潋滟水光,也不说话,谁和她对眼儿她就望着谁抿着嘴笑,那模样一看就是喝醉了。


第122章 
  南方十月的天气; 不似京中那般寒凉,但夜里拂拂吹过的秋风中也带了几分肃杀冷清之意。
  喝醉了的石心玉一出门; 被这带着几分冷意的秋风一吹,倒是将她的酒意吹散了几分; 连带着脑子都清醒了些。
  他他拉氏要打发人送她和胤礽回她出嫁前的院子里去住着; 石心玉却不肯。
  她虽脑子清醒了些,可到底是喝醉了的人,执意要自己领着胤礽过去; 不要他他拉氏派人去送; 还要跟着自己的冯德春和高慧都去休息,她只和胤礽两个人过去就好。
  “这府里的路我都会走; 爷让他们都不用送; 我带着爷过去; 爷说好不好?”
  石心玉牵着胤礽的手,眸中含着潋滟水光对着胤礽笑; 她是醉了,醉的眼里都没别人了,唯在夜色中只瞧得见胤礽一个人。
  胤礽素来疼她宠她,听了这话; 又哪里有不应的道理呢?遂冲着众人摆了摆手道:“都不必送了,我和玉儿自己过去就好,我会照顾她的。”
  众人听胤礽这话,就都止住了脚步,站在台阶上目送胤礽带着石心玉离开。
  胤礽瞧石心玉说话虽还有逻辑; 但那一双眼眸却仍是含着潋滟水光,里头的神色可不如往日清明了,就这模样一瞧就知道这人还醉着呢。
  他怕石心玉认不得路,不时还问问石心玉怎么走,让石心玉看看是不是走错了路。
  这路上问得多了,石心玉倒是察觉出他的意图来了,牵着他的手晃了晃,才道:“你是不是觉得我醉了?不认得路了?”
  “你可千万别这么想啊,我压根就没醉,我好得很,我清醒得很呢!这家里我都住了十几年了,怎么会不认识回去回自己院子的路呢?我就算是闭着眼睛,也能把你带到我院子里去呢!”
  她还生怕胤礽不信似的,当真闭着眼睛牵着胤礽走了一段路,走完了后就睁开眼睛,还笑着问胤礽服不服。
  胤礽笑着应了她的话,哄着她说服了服了,心里却在想,都这样了,还说自己没醉呢!
  他看,这人真是醉的不轻了,满嘴胡话不说,还你啊我的,还这般折腾来折腾去的,哪里还像是之前的那个端庄大方的太子妃呢?
  可偏偏就是这样喝醉了的石心玉,又让胤礽越瞧越可爱,倒是发自内心的喜欢,他心里还琢磨,这大约,就是这人的真性情了吧?
  端庄大方的太子妃外表之下,住着一个古灵精怪的灵魂。
  石心玉一路被胤礽扶着,路倒是走的蛮稳当的,也没有耽搁多久,走了十几分钟后,穿过石府的小花园,就走到了石心玉原先住的小院子跟前了。
  知道石心玉要回来省亲的那天,他他拉氏就派人来收拾她的小院子了。
  其实她走的这两年里,他他拉氏每隔一段时日都会派人来收拾她的小院子,所以,这会儿石心玉看见的小院子,和她两年前走的时候那记忆中的样子是一模一样的,压根就没有什么变化。
  石心玉回到自己的小院子,显然兴致十分高了,牵着胤礽的手进门,就开始拉着胤礽到处看,显摆她独一无二的小院子。
  “我住的地方跟他们都不一样,这些家具物事都是我画了图样,让阿玛出去找工匠给我打的,阿玛说我这些图样都是稀奇玩意儿,也就是我自个儿喜欢,才叫人给我打了,但是不许流传出去的,所以整个江南,怕也就只有我这里才有这些东西了。你看看,我这里是不是同旁人的不一样?是不是更简洁更漂亮些?”
  她光说着还不够,还跑去将自己少女时期捣鼓出来的图样都拿出来给胤礽看,她画了好几大本子,都被他他拉氏小心翼翼的给收藏起来了,她知道放的地方,一翻就翻出来了,还去拿给胤礽看。
  其实她小院子里的摆设物件,都是她长大以后,根据自己的现代记忆给琢磨出来的画样。
  她是一出生有了意识就穿越了的,是在清代从小长到大的,不是乍然的穿越。
  她在现代的一生,其实从车祸身死之后就已经结束了。
  她穿越到清朝,从石心玉生下来开始长大,实际上,是开启了另外的一番人生。
  可她的现代记忆却并未消除,她晓得自己是回不去的,就只能作为石心玉在清代生活下去,可是,这却不妨碍她用这现代的记忆给自己留一点儿念想。
  她也不敢做太出挑的事情,怕被当做异世的妖孽给抓起来,思来想去,最好的法子就是弄点儿现代的家具放在她的小院子里用着,就当做是一点儿纪念了。
  从十三岁开始,她就开始沉迷用工匠给自己做点儿这样的东西了,不单单是首饰,还有家具物件,她都做了许多。
  石文炳和他他拉氏宠她,只要她闹的不出格也就随她去了,三个哥哥也是,都疼宠她得紧,也就随她用着这些与旁人不同的东西,只是他们都不用,就当是哄着她玩儿,只以为是她自己想出来的新鲜玩意儿。
  府里的人都晓得他们家的大姑娘喜欢摆弄这些,虽有些出格,但不闹出去,只在闺阁里玩一玩,这也没什么。
  直到被定给胤礽做太子妃的圣旨下来,石心玉才是真正收了心的。
  她不摆弄这些了,也晓得做太子妃是由不得她做主的,所以,她便专心听了宫里教养嬷嬷说的话,决心做个皇家需要的太子妃。
  既然要有皇家典范,那么这些玩意儿,自是要永远尘封起来的。
  那个时候石心玉,是当真一心一意决定不告诉任何人自己的秘密的。她想着,她嫁给胤礽后,她就不再是她自己了,她只是太子妃而已。
  至于从前的那个满脑子奇思妙想,心里装着现代回忆的小姑娘,已经不存在了。
  可是胤礽偏偏和她想象中的不一样。
  胤礽喜欢她疼宠她,给了她以为不可能得到的一切,他甚至还说,想要了解少女时期的她,他甚至还跟着她回家来省亲,又对她的家人这样好。
  她那颗尘封的心在这两年的时光里慢慢鲜活起来,她忽然发现,她是他的太子妃,但同时,她好像也是可以做她自己了。
  于是,在这个喝醉了的夜晚,酒意激荡了她心中的感情,让她主动将自己嫁人之前那十九年的人生摊开来,放在胤礽跟前给她观看,甚至还将他带到了她原本以为即便以后嫁人也绝不会带她的夫婿到这里来的她的小院子。
  这两年里,胤礽把他的一切都毫无保留的展示给她看了。
  而她在这个夜晚,也将她的过去全部都展示给胤礽看了。
  她想,胤礽是不一样的。
  他真的是不一样的,让她愿意将自己整个剥出来,给他看她的内心。
  石心玉默默望着胤礽,看着他翻看着自己的图样本子,不时还同她笑说几句话,还不时饶有兴致的起来看看她屋里的家具物件儿,还说日后或许可以照着这些图样给小弘晞做个好看的婴儿床。
  在胤礽望着她笑,还伸手轻刮她的鼻尖赞她聪慧绝顶的时候,石心玉终究忍不住心情激荡的情感,顺势扑进胤礽怀中,伸手紧紧抱住胤礽的腰身,微颤着声音说出了一句她以为自己这辈子永远也不会说出的话来。
  “胤礽,我爱你。”
  剥开他们身份的外衣,她爱的,是胤礽这个人,是与她相处两年恩爱两年的这个男人。
  而她说出爱语时,代表的也不再是太子妃了。
  而是她自己。
  “我爱你。”她忍不住又低声在胤礽耳边重复了一遍。
  这三个字说完,也不知怎的,她忽而就有点想哭的感觉,心里却觉得甜甜的,那种情感上的饱涨感让她有些无所适从,却又甘之如饴。
  胤礽面对石心玉突如其来的表白,虽不清楚她的心理活动,但看着石心玉方才眸中的潋滟水光,还有那一直噙在唇角的明媚笑容,却也让胤礽意识到,今夜的她,与往常不一样。
  其实他自己,也是很高兴的。
  他更是从来没有想过,会从他的玉儿口中听到爱这个字。
  如今乍然听到,他心里,实在是很欢喜的。
  两年了,这人从前只说喜欢你,如今说了爱你,这话,真是悦耳动听啊。
  胤礽沉浸在自己巨大的欢喜喜悦之中,却听得石心玉在他耳边轻声问他。
  “胤礽,你、你爱我么?”她的气息带着酒味喷洒到胤礽的耳朵上。
  胤礽勾唇,用几乎要将石心玉揉进骨血中的力道将她紧紧抱在怀里,然后在她耳边沉声道:“玉儿,我也爱你,很爱很爱你。”
  “我爱你。”他低语罢,低头便去寻石心玉的唇,与她吻在一处,难舍难分。
  屋外月色隐在云层之后,夜色中秋风渐渐吹起了一地的落叶,在这样萧瑟的秋日里,即便是将要到来的冬日寒冷,也无法让屋中相拥相吻在一处的一对爱人心中的热望冷掉。
  此时此刻的他们,徜徉在爱情的海洋中,是那么的幸福满足。


第123章 
  石心玉嫁到京城做太子妃; 石文炳等人其实心里都还是有些担心她的。
  不是怕她做不好这个太子妃,是怕胤礽这个皇太子对她不够好; 怕会委屈了自家小女儿。
  毕竟石心玉的性子,不说石文炳和他他拉氏; 便是她的几个哥哥也都是晓得的; 做太子妃是绰绰有余了,就怕胤礽会不喜欢她。
  现而今石心玉回家省亲一遭,众人瞧见胤礽和她关系这么好; 又眼见着胤礽这般疼宠石心玉; 就晓得连这一层担心也是不必了的。
  他他拉氏又在后几日抽了个空隙,在与石心玉单独相处时; 悄悄细细问过太子府的状况; 听说石心玉如今在太子府里是一人专宠; 侧福晋和格格们还有她们所生的小阿哥小格格们都是安安分分的,谁也不敢给太子妃添乱时; 他他拉氏才真正放下心来。
  石心玉见状笑道:“额娘不必担心我。太子爷是会过日子能过日子的人,也是个会疼人的男人,我跟着太子爷,日子过得挺好的。何况如今我也做了额娘; 知晓该怎么做才对自己好,对自个儿的小阿哥好,额娘就只管放心吧,京中的日子如今都好了,额娘只管在家同阿玛好好过日子就好; 不用担心我的。”
  这两年为了避嫌,她本人与石家几乎没有书信来往,原以为这些话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同他他拉氏说,如今能亲口说出来安他他拉氏的心,也是石心玉所没有想到的,这也倒是了了她自己的一桩心事了。
  他他拉氏听石心玉说起她做了额娘的话,不由得就想起她的小阿哥也有一岁多了,便问起小阿哥的情况来。
  石心玉笑得温柔,答道:“皇上给小阿哥亲自赐名,叫弘晞。我和太子爷给他取了个小名,叫晞儿。小阿哥一岁多了,性子又乖又沉静,而且还很聪明,而且,比同龄的孩子都要早熟些,轻易也不哭闹,还是很好带的。”
  石心玉临行前还特意为小弘晞画了一幅画像,就是为了带过来给他他拉氏瞧的。
  石心玉的画也是画得很好的,这两年在胤礽身边,琴棋书都侍弄的多些,就唯独这个画,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总是没有什么大片的时间空出来给她作画,也就只是偶尔勾几笔写意山水而已,很少画写实的人物和风景,更别提精心上色了。
  也就是这回为了给他他拉氏瞧瞧她的小阿哥,她才特意空出三天时间来,画了小弘晞的写实画像,仔仔细细的打底画稿勾笔上色,这才最终完成了。
  也是她从前的基本功还在,虽然两年没怎么碰,但底子都没丢,画起来还是像模像样的。
  他他拉氏一见了小弘晞的画像,看着小弘晞那沉静带笑清澈见底的大眼睛,心里就立刻爱上了这个小外孙。
  “玉儿,小阿哥这眼睛长得像你,眉眼也多是像你。”
  他他拉氏笑道,“你阿玛知道你生了孩子,心里也总是惦记,只是说着要避嫌,也不好去讨问,咱们也就知道你平安就好了。如今等来这幅画像瞧了,也真是不错。回头我就把这画像给你阿玛看看,好叫他知道,你生的小阿哥健康又漂亮,也叫他放心。”
  石心玉也跟着笑:“额娘,这画像便是我特意画的,就是要送给你们做个纪念的。如今弘晞还小,路上颠簸又太远,不好将他带出来,等弘晞再大些,想来日后还是有机会的,若再有机会,我就将他带来,让他见见你们。”
  他他拉氏闻言就笑道:“那敢情好,那我就等着了!”
  石心玉在这里同他他拉氏说些私房话,那边胤礽则同石文炳、庆德和观音保在一起。
  只是军中临时有事,在家放假的石文炳和庆德就都被叫回了军中,家里就只剩下观音保陪着胤礽了。
  这两个人是头一次见面,但两个人在一块儿待着倒也并不生疏,除了是因为这几日混熟了的原因外,还因为观音保与胤礽这个皇太子私下通信已有一年多了。
  这事儿除了富达礼知道外,也就只有石心玉晓得了。
  与石心玉的大哥和三哥保持私下通信这件事,胤礽同石心玉说过,但她并未放在心上,也并未借着这事儿硬要与家里来往,只因石心玉晓得,胤礽这是在政事方面心里有谋划才与她大哥和三哥的牵扯,不能同私事搅合在一起,因此就算知道,也都装作不知道,依旧是与石家保持避嫌的状态。
  胤礽早在两年前就将富达礼收归己用了,与他保持了两年的书信联系,替富达礼规划好了未来的道路,也是因为富达礼的牵线搭桥,再加上胤礽的筹划,这才在一年多前让观音保加入进来的。
  只是,因为观音保与富达礼的性格志向完全不同,即便已将观音保为己所用,胤礽对于观音保的位置筹划,同富达礼的筹划还是完全不同的。
  对于这一切,石文炳、他他拉氏还有庆德都是完全蒙在鼓里的,因此在面对这三人的时候,胤礽和观音保在一处还是刻意保持了距离的,如今石文炳和庆德走了,观音保和胤礽也就不必再装了。
  也正好可以借着这个机会说说事儿。
  观音保如此想着,便开了口。
  “太子爷的意思,还是不要叫我阿玛和二哥知道这些事吗?”
  胤礽点头,微笑道:“如今有你大哥和你在我身边,就已经足够了。你阿玛和二哥性子直爽,不如你大哥和你会掩饰,现如今也还用不到他们,为了更好的保护他们,还是不要让他们知道这些事比较好。何况,你阿玛如今在军中也甚显眼,盯着他的人不少,还是不可轻举妄动。实则他同我的关系,本就够亲密的了,也实在不需要替我做什么了。倒是你大哥和你,可堪大用。”
  观音保闻言,倒觉得胤礽所言很有道理,且不说他阿玛,就说他二哥好了。
  庆德虽然年轻,但那性子同他阿玛如出一辙,太过直率,心里根本藏不住事儿,这样的性子在军中自然是很受欢迎的,可若要放在这样与皇太子建立秘密联系上,那就完全不够看了。
  观音保觉得,估摸着没两天,庆德同皇太子的关系就要么是被人发现,要么是被他自己给说出去了。
  见观音保因自己的话陷入沉思,胤礽微微笑了笑,又道:“你大哥如今苦学,他日必能高中,将来中个进士再授官应是没有悬念的了。他的路清晰可见,可你呢?你还想像从前同我说过的那样,只在暗中为我打探消息左右江南文人们对朝廷对我的看法舆论吗?”
  观音保看似玩世不恭,只愿同江南自诩风流才情的学子们混在一处,但他也有他的志向和想法,胤礽想了想观音保曾经说过的话,不由又笑道:“我记得你倒是说过的。你说皇阿玛在江南有曹家有李家,而我这个皇太子则有你们石家,有你观音保。南边的消息,曹家和李家会给皇阿玛上密折,而我则有你写密信陈情。”
  “其实这一年多,也多亏了有你从中周旋,南边对我这个皇太子的议论倒都还不错,你这个路子是对的。纵然京中对我这个皇太子多有议论,但在南边,却也不能让我这个皇太子的名声变坏。可是,要维持这样的盛名,少不得财势二字,你一人之力终究不够,你若想做下去,就得像李家和曹家那样,掌握江南的财势,才能彻底为我掌控江南的舆论。”
  胤礽是元后嫡子,这是他立身太子的根本。
  朝中支持他的,也多是汉族重臣。他努力拉拢满洲重臣的同时,也要继续维持汉族重臣对他的支持。
  汉人重嫡长,江南文人学子士人则更甚,江南这片沃土,他须得好好经营,将来必有大用。
  胤礽从前虽同观音保密信往来,但从未说的这么细致,这回面谈,胤礽决意将一切与观音保摊开来说清楚。
  阿哥们渐渐都长大了,将来办差,在朝中攒了资历人望,在这江南也会有声望的,说起来,皇阿玛几次南巡不都是为了这个么?
  他是居长的皇太子,比阿哥们早几年出生,既然有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又提前看到了这些,如今又有人相助,胤礽就想彻底将江南的舆论控制在他的手里,而能够为他做到这些的人,就是眼前的观音保最为合适了。
  他观察观音保一年多了,心里觉得观音保做这事儿是最为合适了。
  胤礽道:“你不愿出仕为官,你阿玛的军中恩荫又给了庆德,既然为官和军中都不适合你,那你继续做这个也可以。只是将来事多艰险,你心里要有数。当然了,你也不会孤军奋战,我回京后,会物色合适的人来帮你,不会要你一人承受这些事的。至于钱财方面的事情,你也不必担心,从前给了你的,日后只会比从前给的更多,你也不必多想,你是个聪明人,也是个明白人,我也不同你多啰嗦,你只管实心做事,其余的我自有安排,你都不必担心,也就是了。”
  观音保倒确实是有想要大展一番拳脚的心思,且胤礽给他筹划的也正是他愿意去走的路,如今听胤礽所言,更感到自己身上责任重大,又对胤礽颇有知遇之感,觉得胤礽给了他想要的,他自是要好好回报胤礽的。
  于是,观音保应了胤礽的话,又同胤礽认真保证,让胤礽放心,他日后会更努力的替胤礽办事的。


第124章 
  自那日回来饮了酒之后的几日; 石心玉总觉得心口闷闷的有些不大舒服。
  她兴致不高且有些恹恹的模样引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