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清太子妃-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石心玉默默凝望了胤礽半晌,起身走到他身边,凝着他的眸子轻声问他:“爷是想要翻天了么?”
胤礽淡淡一笑,伸手将石心玉捞入怀中,凑过去在她耳边低声道:“玉儿,不搅个天翻地覆,是破不了这个局的。”
不破不立,这个道理,石心玉是懂的。
“我明白,爷放手去做吧,我永远支持你。”
作者有话要说: 鸣谢小天使:读者“游尘”;灌溉营养液+102017…09…09 12:21:47
看了下大纲,本文进度条走了一大半了,不过具体完结时间作者君算不出来,反正不是这个月就是下个月,应该不远了~~小天使们如果还愿意继续支持作者君,可以去作者专栏收藏下一本写十四阿哥的清穿《偏偏喜欢你》~~~下本应该没有本文这么长了~~
第153章
八阿哥在自己府里闭门思过。
他涉及张明德的案子; 虽然没有实证,但确实害死脱不开干系的。
这样涉险谋害皇太子的名声; 对于这几年风头正盛的八贝勒来说,还是很不好听的,而且,还很是影响了八贝勒的名声; 于是朝中上下; 京城之中,就有些不好听的话传出来了。
八阿哥在府里闭门思过,不知道这些事; 可朝中那些与八阿哥亲厚的人,却见不得这样的局面。
以揆叙为首的一些人就在朝中为八阿哥辩驳; 而以裕亲王为首的另一些人; 则时不时在康熙面前为八阿哥说些好话,以打消康熙对八阿哥的不满和失望,让八阿哥能够早日回到朝局中来。
八阿哥自己在府里; 说是思过; 其实也并没有思过。
他还在想张明德的事情。
他总觉得这件事爆发的实在是太过巧合了; 细想下来; 其中疑点还是有的。他想着跟此次张明德事件毫无关联; 却因张明德事件得利的皇太子; 他就在想,这件事,会不会是太子在幕后安排的呢?
他叫何焯暗中去查一查。
“大阿哥被圈禁; 再无起复可能。我如今在家闭门思过,朝中得意的,就都是同太子亲厚要好的阿哥们了。你早先也查过,张明德与太子那边并无干系,可我还是觉得,这件事的背后还是有太子的手笔的。你仔细去查一查,看看大阿哥府中那个告发大阿哥的奴才,同太子那边有无联系。”
八阿哥细算算,发现在皇子阿哥中,同他要好的,还就只有一个十四阿哥,其余的,要么是保持中立不管这些的阿哥,要么,就是与太子交好的阿哥了。
八阿哥想着,倒觉得有几分可惜。不可惜十阿哥,就是可惜没能把聪明的老九给弄到他这边来。
何焯查起来也快,很快就把消息给八阿哥带回来了。
何焯面色凝重:“爷,我确实查出来了,张明德这件事里面,确有太子的手笔。不只是那个奴才,还有很多,都跟太子有关。可以确定,张明德的事儿,不是偶然,是太子刻意为之。”
八阿哥听到这个,心反倒定了,微微笑道:“原来我想对了,还真是太子啊。”
八阿哥淡淡笑道,“我还以为,太子安静了这几年,是打算一直这么安静下去的,没想到是憋着给我使坏,把张明德的事情给我爆出来了。其实爆出来也好,他要是不动手,我还不知道太子原来也是不安于现在这种现状的。”
何焯道:“那爷接下来打算如何呢?”
八阿哥淡道:“有太子在,以皇阿玛维护太子的心思,爷也是很难再往上了。别说是封王,便是郡王,只怕皇阿玛也是不肯给的。何况我前头还有四阿哥五阿哥七阿哥在,他们不封王,皇阿玛也不会越过他们晋我的爵位。”
“况且,先生是知道的,我想要的不仅仅只是个郡王亲王的爵位,我若想得到我想要的东西,最终是一定会跟太子对上的。这几年,我得皇阿玛抬举,在朝中甚是风光,将太子的光芒压制的几乎看不见的,太子想必也是不会放过我的,我也知道太子与我迟早会对上。既然便对上了,倒也不错。斗垮了太子,我才能有更近一步的机会。”
八阿哥道:“对了,先前我让先生调查的事情,先生可查到什么眉目了?”
八阿哥让何焯调查的事情,是让何焯利用去江南买书的便利,去查一查石家同太子的真实关系。
索额图倒了,太子不可能身后没有支持他的势力存在。
三阿哥、四阿哥、九阿哥同太子亲厚,自然也算太子的势力,可八阿哥却没有打算先对这些阿哥们动手。
在八阿哥眼里,这些阿哥们,将来还有可用之处,实在是不必对他们下手对付他们的,若真结仇了,那反而会失了他的初衷了。
八阿哥想着,等他斗垮了太子,这些阿哥们自然也无法再继续跟随太子了,到时候只要他得势了,这些阿哥们自然是要转投到他麾下听命于他的。
所以在八阿哥眼里,真正要除掉的太子身后的势力,只有石家。
石家在表面上只是与太子保持着姻亲关系,甚至对太子的态度都比较淡,因石家在江南,都不与太子府有什么明面上的往来,但是八阿哥却坚定的认为,石家在私底下,一定同太子有着非常密切的来往!
甚至可以说,石家已经在暗中为太子所用了。
如若不然,太子在江南地区的名声怎么就会那么好呢?他每次派何焯去江南,何焯都会江南的士子文人们对皇太子非常的推崇,皇太子的名声在江南极好,就是因为这帮士子文人们的宣传。
以至于索额图出了那么大的事情,也并没有影响到太子在江南的名声,这三年来,太子的名声反而是越发的好了。
太子连在京□□声都偶有波动,怎么在江南的名声就会那么好呢?这根本说不通,除非是有人在那边刻意经营。
而这个为太子在江南经营名声的,八阿哥就猜是石家。
准确的说,八阿哥猜是石家三子观音保。
也就只有这个观音保,成日里就爱诗爱画的,爱在江南士子文人风流才子里头打转。
现如今,内务府总管是他的人,户部如今也没什么太子的人在,八阿哥可以确信,太子的钱财来源实际上是很狭窄的,可太子花银子的地方却很多,就算康熙从私库拿了银子贴补,那些银子给太子花销也是不够的。
八阿哥可以肯定,太子不懂内库府银,不动户部帑银,那么太子就一定还要另外的钱财来源,要知道,九阿哥如今也是越来越阔了,可往深了想,九阿哥的银子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这就值得深思了。
深思的结果,就是八阿哥认为,石家之于太子,就像曹家之于皇阿玛差不多,这些银子的花销,都是石家暗中替太子赚来的。
但怎么赚来的,如何赚来的,他们私底下又做了什么交易,这些八阿哥一概都不知道,所以,八阿哥才让何焯去调查,待何焯查得真凭实证回来,八阿哥就可以拿着石家同太子私相授受私下勾结的证据,去康熙面前来一次反击了。
他不出手则已,一旦出手,必要往太子的最痛处扎去。
上一次除掉索额图是这样,这一次也会如此。只是这一次,他不会让太子再有翻身的可能了。
太子与索额图的勾结没有实证,但太子同石家的勾结却有实证,如此一来,这等与外臣勾结的罪名,足以让康熙震怒,也足以,成为废太子的罪名了。
何焯摇头:“爷还需要再等等,我还没有查出来,还需要一段时日才能查出来。不过前儿他们传信说,已是查到一些眉目了。所以,我过两日就准备启程去江南,我觉得爷想要的东西,这回是肯定能查出来的!”
八阿哥闻言,精神都为之振奋:“好,那你去吧!这次,务必要查到实证再回来!证据越多越好,爷好原样呈给皇阿玛。”
何焯为了尽快替八阿哥办好此事,第二日就启程往江南去了。
这一去就是两个月。
到了九月时,康熙心中惦念黄河汛期的问题,于是便着意启程巡视南河。
南河即黄河正流一段。
这回出京巡视南河,康熙照旧将胤礽给带上了。
因这些时日明里暗里来找康熙为八阿哥说情的人太多了,康熙怕将八阿哥留在京中会生乱,因此就将八阿哥也带出了京城。
康熙心里还记着九阿哥那梁山泊的义气呢,也没落下九阿哥,把九阿哥十阿哥十三阿哥都带出去了,京中只留下四阿哥五阿哥还有七阿哥坐镇京师。
哪知正在这时候,何焯在江南调查的事情终于有了进展,他拿到了八阿哥想要的实证,就悄悄从江南返回京师了。
谁知八阿哥不在京中了,何焯打听到康熙现在所在的地方后,就悄悄出京,去找八阿哥去了。
八阿哥虽跟在康熙身边,但也没有被限制行动,这秘密见个人的能力还是有的。
正好他也等的心焦了,见何焯回来了,连忙叫人到了跟前来追问他江南之行的收获。
何焯忙将东西都交给了八阿哥,才道:“爷所言不错,石家确实是太子的后盾。正如爷的猜想,石家三子在暗中替太子维护太子在江南的名声。而九阿哥也同石家三子暗中在江南做生意,所得收入五五对分。属下带回来的,皆是实证,而这个账册上,有石家三子的手印,还有九阿哥的私印,便是拿到皇上面前,也是赖不掉的。”
八阿哥细细看了何焯带回来的东西,半晌后皱眉道:“可这些东西,只能证明石家三子在维护太子的名声,只能证明九阿哥同石家三子做生意有来往,并不能证明这些事都与太子有关。最关键的证据没有,皇阿玛又怎么可能相信呢?若无实证,只怕我在皇阿玛那里,是告不倒太子的。”
何焯道:“爷不该这么想。爷想想,爷将这些东西呈送到皇上跟前,就算没有实证证明太子与这些事有关,但皇上就不怀疑了么?一旦皇上起疑,皇上必定是要查清此事的。咱们查不清楚的事情,皇上又怎会查不清呢?爷别忘了,曹家和李家在江南的根基那么深,这些事情,不可能查不出来的。咱们怕打草惊蛇,不敢惊动旁人,可曹家李家不必如此,他们必能查清事情得到实证,到时候实证呈送皇上跟前,爷又何愁太子不倒呢?”
第154章
八阿哥沉吟片刻后道:“你此言有理。”
“只不过; 因为张明德之事,皇阿玛对我始终有所怀疑; 我如今又正在思过,按理是不该再插手皇太子之事的。这些实证,也不该由我呈送给皇阿玛,如若不然; 皇阿玛对我的怀疑; 只怕会更深了。到时候,即便皇阿玛对太子心有不满,对我的观感也会下降; 那并不是我想要的。”
何焯道:“上回除掉索额图,贝勒爷就未出面。这次告发太子; 贝勒爷自然就更不能出面了。”
何焯想了想; 才道,“裕亲王一直都对贝勒爷赞誉有加,又同贝勒爷十分亲近; 此番贝勒爷闭门思过; 裕亲王在皇上面前; 还是为贝勒爷说了不少好话的。既然几年前索额图的事情是裕亲王在皇上面前告发的; 不如这一回; 咱们还将这事儿露给裕亲王知道; 让裕亲王去皇上面前告发太子?”
“贝勒爷觉得如何?”
八阿哥想了想,点点头觉得可行,他道:“我现在行动不便; 这件事便交由你去安排。这次也不必像从前那样悄悄露给裕亲王,你可以私下直接去找裕亲王。裕亲王如今同我们在一处,有素来不喜太子,若掌握了太子的这些实证,裕亲王会去找皇阿玛的。”
“具体如何说你知道,也不用我多嘱咐你,只有一条,这件事万万不能在事发前就走漏了风声,否则若被太子探知,此事必然不成。所以你们行事务必要小心谨慎,不要让不相干的人知道了消息。这回若要告发太子,也不能直接写折子了。裕亲王可以直接面呈皇阿玛,或者写密折给皇阿玛,如此一来,也不会提前走漏风声,更不会让不相干的人知道消息。”
此次康熙巡视南河,裕亲王并未跟随,何焯还得返回京城再去寻裕亲王,将此事与裕亲王明言,如此才能筹谋接下来的事情。
听罢八阿哥所言,何焯在心中将他要筹划的事情整个过了一遍,明确了自己要做的事情,甚至连见到裕亲王该说什么话,又该如何同裕亲王说这件事,何焯都想好了。
“贝勒爷放心,我一定将此事办妥,今夜我就启程回京。”
八阿哥点头,趁今夜离去也好,如此就不会被人发现了。
何焯从八阿哥处离开后,短暂休息了一下,就连夜离开了康熙的宿营地,往京城找裕亲王去了。
裕亲王如今也算是坚定的八爷党了,从前也就罢了,自从索额图事件后,他就越发不喜欢太子,反而很喜欢八阿哥,认定八阿哥就是比太子强,认定八阿哥温文有礼,觉得八阿哥若为皇太子的话,肯定要比胤礽这个二阿哥更好些。
但这个心思,裕亲王肯定是不敢表露出来的,不过他心里确实是这样想的。
因此,在听过何焯所言后,裕亲王一口答应了要替八阿哥出头这件事。
裕亲王沉吟道:“只是这事,本王一人的力量只怕小了些,佟大人也是很支持八阿哥的,既然事关太子,又能解了八阿哥的困境,这件事本王便找佟大人商量一番,由本王和佟大人一道给皇上写密折,皇上必定回重视的!”
裕亲王口中的佟大人,便是佟国维。
裕亲王要找佟国维合计这事,何焯自然是不会拦着的,要告发太子,能多一个人那自然是很好的了。
何况,佟国维与康熙关系匪浅,佟家更是与康熙关系匪浅,有这么一个人坚定的站在八阿哥这边,对八阿哥来说,也是好事一桩。
何焯委婉的表达了此事要保密不能走漏消息的话,裕亲王笑道:“这个本王明白。你只管放心去给你主子复命吧。这边的事情,本王与佟大人会处理的。”
何焯闻言,便将自己身上带着的物证都给了裕亲王保管,由裕亲王与佟国维处置。
他离开裕亲王府后,倒也没有出京再去追康熙的队伍找八阿哥了,而是直接回了八阿哥府上,派了八阿哥的心腹悄悄出京,去追上八阿哥给八阿哥传信,告诉八阿哥事成,让八阿哥静待消息即可。
裕亲王这边找到了佟国维,佟国维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佟国维与索额图之间还有些私人恩怨,因这一层原因,佟国维比裕亲王更加不喜欢太子,听说有了这个能告倒太子的机会,他比裕亲王还要热心些,甚至决定他和裕亲王的密折由他来主笔。
事不宜迟,在说定此事后,佟国维和裕亲王立时就开始了密折的书写,写好之后,立刻封存在密折匣子里,送往康熙现在的宿营地。
康熙是在走到德州附近时收到佟国维主笔的密折的。
在看过密折上的内容和随匣子送上来的物证后,康熙自然生怒,可这样指控太子的事情,他便是怒极也不能声张。
正如八阿哥所预料的那样,康熙在看过密折和物证之后,也只是知道了九阿哥在同石家三子做生意的实情,即便佟国维在密折中指控太子与石家私相授受营私勾结,但没有实际的证据,便不能如此认定。
即便康熙也有这般猜想,认为太子必与这桩事有关,但没有证据,便不能定论。
可康熙心里的怀疑,到底还是被这封密折给勾起来了,而且,就如同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其实在索额图被圈禁后,康熙也曾一度怀疑过,胤礽会不会有石家再勾结起来的可能。
可几番观察下来,康熙见胤礽与石家并无太多来往,石文炳及其两个儿子,也同胤礽无甚交集。
石文炳带着他的二儿子庆德好好的在军中,大儿子富达礼如今也不过是直隶省里的一个县令罢了,并无什么特殊优容之处,至于三儿子观音保,那更是不为官的了。
康熙就算没有彻底的放下戒心,但他觉得,石家之于胤礽不过只是岳家罢了,远远达不到索额图在胤礽身边的作用和分量。
可如今看过这封密折和这些物证,康熙才晓得,原来与胤礽私下有来往的,正是他认为的最不可能的石家三子观音保。
既然疑心了,又有了证据,那自然就是要调查的了。
这封密折没有太子与石家三子直接来往的实证,那么,康熙便决意自己来查。
若是真的,康熙再行处置;若不是真的,也是还了胤礽一个清白。
康熙即便生气,却也知道,眼下此事不能声张,还是要等事情查清楚后再来分辨。
于是,康熙将佟国维送来的密折又收了起来,放到密折匣子里,又给在江宁的曹寅写了一封密旨,令曹寅秘密调查太子与石家三子之间的关系,让曹寅查清之后速速上报。
这份密旨写好后,立时就有专人送往江宁去了。
八阿哥何焯佟国维裕亲王甚至康熙等人都以为,他们行事隐秘,不会为外人所知。
然则殊不知,他们的种种行动,皆在胤礽和九阿哥的掌握之中。
九阿哥得了确切消息,便来同胤礽报信。
“二哥,有消息了。皇阿玛有密旨送往江宁了。不出意外,定是给曹寅的。肯定是让他彻查二哥同石家的关系的密旨。”
九阿哥道:“二哥,你当真要如此做吗?你现在要是反悔了,我修书一封去江南给观音保,别说是曹寅了,就是皇阿玛亲自去查,也是查不出什么来的!二哥,你当真要把你同石家的关系用这种方式告知皇阿玛吗?”
胤礽闻言淡淡笑道:“既然都决定了,又已经布置好了,怎么可能反悔呢?”
“何况,我对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还是很期待的。”
九阿哥忍不住道:“二哥,可是我很担心你啊!”
就算是都布置好了,九阿哥一想到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情,这心里头就止不住的担心。
他们这是在兵行险着,是真真的在拿他二哥的前程去赌啊。
胤礽看了九阿哥一眼,站起来走到九阿哥身前,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眸光坚定道:“老九,不必担心,事情既都安排好了,便不会出什么岔子的。你看,事情的发展,不都在我们的预料之中么?”
胤礽微微勾唇道,“你也不用担心我,你要相信你二哥,相信这件事,我能处理好。何况,按照我们先前的布置,不过是有惊无险,再大的风波都会过去的。我们已有最坏的打算,不会出事的。反而事情闹大了,才会对我们有好处。只要我们掌握主动权就好,不是么?”
胤礽确实都布置好了。
否则,观音保同九阿哥的账册,那般隐秘的物事,又怎么可能会落到何焯的手里呢?
从张明德开始,胤礽就在布局了,往后的一切,看似是八阿哥在主导全局,而实际上,都是胤礽在暗中引导,胤礽是要以自身为诱饵,让八阿哥一步一步走入他布置好的圈套中来。
好让八阿哥尝一尝,那登高跌重的滋味。
胤礽的从容淡定让九阿哥也渐渐平静下来,九阿哥想想,他们布置了这么久,人事全都安排好了,确实是不会出事的,唯有就是……他二哥接下来得受点苦了。
九阿哥想了想,才望着胤礽道:“二哥,你放心,我会做好我分内之事的。无非也就是这几个月了,我绝不让你的苦心白费!”
第155章
既然胤礽暗中放了水; 那么; 接到密旨的曹寅自然是查到了康熙想要查到的东西了。
曹寅知道事关重大,也不敢声张,更不敢对此事有任何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生怕一不小心说错了话就得罪了康熙或是太子; 只能在密折中将客观事实呈述了,然后附上他查到的证据; 一并送往康熙所在的宿营地。
康熙接到密折的时候已经到了德州了,康熙在这边还有些事情要处理,便索性在德州住下来,打算停留一些日子。
康熙看过了曹寅送来的密折,自是十分震怒。
“梁九功,去将太子给朕找来!”
根据曹寅呈上来的密折和证据,显示胤礽和九阿哥确实同石家三子观音保有勾结,九阿哥同观音保在江南做生意; 赚取银钱; 然后,用这些银钱在江南士子文人们之间周旋,以期替胤礽维护江南的舆论和名声。
让康熙愤怒的; 不是九阿哥做生意,而是九阿哥同石家三子勾结; 是胤礽这个皇太子与石家三子的勾结!
虽然密折中并没有显示胤礽同石家另外的人有联系,曹寅也在密折中明说了,胤礽只同石家三子有关; 同其他人并无干系,但在康熙眼中,胤礽这样,就已经是与整个石家勾结在一起了。
康熙忍不住在想,索额图倒了,胤礽这是迫不及待的再给他自己找一个护身符么!
在康熙的眼中,胤礽与石家的勾结,就等于是对他这个皇阿玛的背叛。
他不反对皇子阿哥们同自己的岳家亲近,这也是人之常情,他可以理解,可是,太子与别的皇子阿哥不同,太子同石家就不能如此亲近,太子同石家亲近勾结,这表明,胤礽是不信任他这个皇阿玛,而且,这样下去会出乱子的。
康熙只要一想到太子与石家勾结已有几年,而他直到现在才发现此事时,他的心中就不免升起寒凉之意。
还好石家在江南,若是在京城,俨然又是一个索额图矣!
可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