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王夫人的重生时代-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儿个我让他来给你赔个不是。”
  果真,第二日贾环从学里回来,给贾母、王子萱请了安,就往赵姨娘房中来,不情不愿地道:“昨儿是我冲撞了姨娘,姨娘别生气了。”
  赵姨娘这才心满意足,下了炕拉住贾环的手道:“不是我说,这家里我才是对你真心的好,太太对你再好,还能好过宝玉去……”
  贾环闻言立马抽回手,正色道:“你别说了,太太对我如何,家里人有眼睛的都看得到,我是吃的不如宝玉还是穿的不如宝玉。”
  “唉,傻孩子,那都是虚的,等日后你就知道了,这家私说到底还不都是珠大爷和宝玉的,哪有你的份儿呀!”
  “珠大哥哥和宝玉是二房正经嫡子,家私不是他们的还能是谁的,姨娘操的心也太多了,横竖我能养活自己,不饿死就行了。”
  说着声调就抬高了几分,东里间内的王子萱和宝玉是听了个清清楚楚。宝玉刚要开口夸贾环两句,又听贾环道:“眼睛光盯着这些自己不该得的,有什么用!”
  说罢,只听帘子响,贾环已出了抱厦。
  赵姨娘见儿子第二次给自己脸子瞧,登时又羞又恼,拍着炕桌哭天抢地起来,“我真是命苦哟,在这府里熬了大半辈子,好不容易生了两个,可现今都翅膀硬了,攀高枝去了,不把我这个亲娘放在眼里了,连自己的儿女都这样,我活着还有什么趣儿哟,不如一头碰死算了!”
  贾环才刚迈入王子萱的东里间,就听到赵姨娘这一番哭闹,顿时红了脸,就要回身去说她,却被王子萱一把拉住,“好孩子,这事不该你管,随她抱怨去罢。”
  “可是……”贾环想说什么,又咬住了嘴唇,半晌哽咽着唤了声“母亲”
  王子萱安抚的拍拍他的后背,又对屋里正解九连环的宝玉道:“还不带你弟弟一起玩儿。”
  宝玉虽是万事不管,脑子并不笨,家里这些官司他是看的分明,只不愿理会罢了,见贾环这样可怜,不由拿出了兄长的风范,“走,我们去林妹妹院子里寻她说话去。”
  “去罢,玩一会子就直接去老祖宗那儿吃晚饭。”王子萱笑着嘱咐道。
  贾环答应了,吸了吸鼻子,就跟宝玉一道去了林黛玉的院子。
  看着兄弟二人有说有笑的去了,王子萱不由微微眯起眼睛,贾环这孩子是真就这般光风霁月,还是……
  又听抱厦里接连传出“砰砰”几声响,夹杂着赵姨娘不干不净的抱怨声儿,王子萱冷哼了一声,就吩咐宝瓶道:“她既然这几日不舒服,就在屋里好生歇歇罢,年前再不用她出来伺候了。”
  作者有话要说:这里是据说上了红字,可一直看不到自己在哪的苦逼脸~这里是据说上了手机八仙,可手机太渣,打不开晋江的苦逼脸~这里是明天要开会,周末要考试的苦逼脸~好想去shi啊~修了一下,这下应该妥当了~


☆、第二十二章 要人

  进了腊月,王子萱就忙了起来,王熙凤见了,就过来要帮忙,却被王子萱拦住,“身子一日比一日重了,不知道好好养着,还东奔西跑的做什么。回屋呆着去,昨儿老祖宗还说,让你平日也不用去请安了呢。”
  “唉,若是大嫂子在,我不管就不管了,如今上上下下就指着您,那边珍大嫂子倒是有心来帮您,可他们那边要祭祖宗,比咱们这边更忙乱呢。大太太又帮不上您。”王熙凤道。
  王子萱一边看江南甄家送来的年礼单子一边道:“这有什么,从前你和你大嫂没进门的时候,不也是我一个人忙,只是这几年老了,脑子动的慢了,这做事也常出岔子,幸好咱们家这几个管家奶奶,虽平日架子大些,到了这关键时候,还是顶用的。”
  下面立着的几个管事媳妇神色各异,一旁宝瓶笑道:“太太您这是夸她们呢还是说她们呢,奴婢怎么听不懂了。”
  王子萱看了几个管事媳妇一眼,“这就要她们自己个儿琢磨了,”又对林之孝家的道:“扬州那边的节礼如何安排的。”
  虽说贾敏去世,但这几年因黛玉在这边,贾家和林家的关系是越走越近,平时书信往来自不必说,逢年过节的节礼也是丝毫不敢怠慢,林如海见贾府这样,自也礼尚往来,回礼也比从前更多几分,还时不时送些小礼物给黛玉姊妹。
  王子萱这么做,一来是为了做足面子功夫,让贾母黛玉都挑不出错儿来,二来她也有私心,贾珠的通判一职明年任期就满了,她是更想让他留在江南的,林如海在江南一带也算有头有脸的人物,盐运使又是肥缺,贾珠日后少不了他照应。
  林之孝家的回道:“还按照往常旧例。”
  王子萱点点头,对宝瓶道:“林姑娘也有好几日没给家里写信了,你去问问她有什么要说的,写好了跟年礼一道送过去。”
  王熙凤道:“在这儿太太也不让我做事,我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到林妹妹那边坐坐,瞧瞧她做什么呢。”
  王子萱点头,让她去了。
  过了腊八,家学就放了假,宝玉今日刚和贾环贾兰往街上转了一圈,见有柳枝儿编的小篮子,整竹子根抠的香盒儿,泥垛的风炉儿,便买了几个回来给姐妹们,他想着黛玉一人在贾府,看着家里上上下下这样热闹,心里定是十分思念父亲,少不得又顾影自怜,伤心起来,便先带了东西往林黛玉住的院子去,让她先挑。
  黛玉见了那柳枝儿编的小篮子,精巧别致,心里喜欢的不行,就拿了让紫鹃挂起来,跟宝玉道了谢,又不禁打趣宝玉,“你怎么不先去让你宝姐姐挑。”
  宝玉被她打趣惯了,只一笑道:“宝姐姐有她哥哥呢,我去操什么心,”又道:“刚才赖嬷嬷来给老祖宗请安,带来个小丫头,怪机灵可爱的,伶牙利嘴的,针线也极好,我看你这儿也就紫鹃雪雁两个得力的,正缺一个做针线的丫头,不如我替你求了她来?”
  黛玉道:“我身边的丫头都是跟二姐姐三妹妹一样的,怎么好好多出一个来,岂不让人说闲话。”
  “你跟二姐姐她们本就不一样的,别的不说,你是单另住这一个大院子的,需要的人自然多些。”按例迎春、探春都是庶出,身边的配置自要比元春、黛玉、惜春低一等的,只是老祖宗疼爱孙女,不论嫡庶,才不这样分明罢了。
  黛玉还是犹豫,“横竖我是客,外祖母给我我就用,不给也没有去要的道理。”
  宝玉道:“这有什么,你是没见她,你要是见了她,你也就想要了她来。”
  正这时,王熙凤过来,见两人对坐炕上说话,炕桌上还摆着几个精致的小玩意儿,“哟,好精致的东西,”王熙凤一边把玩一边对宝玉笑道:“光知道送你妹妹,也不给我送一个。”
  宝玉笑道:“我哪儿知道凤姐姐喜欢这个,若凤姐姐喜欢自管挑就是了。”
  王熙凤倒也不客气,真就挑了一个小笔筒。
  黛玉笑道:“挑什么不好,怎么挑个笔筒儿,风姐姐平时又不写字儿的。”
  王熙凤笑推了她一下道:“瞧你说的,我不写字,就不能留给我儿子用呀。”
  三人说笑一阵,又往贾母处来,宝玉先将各样小玩意儿摆了一桌子让迎春姊妹挑,众人都稀罕的什么似的,各自挑了喜欢的。
  正好王子萱忙完了过来,贾母就笑向她道:“宝玉大了,知道疼姐妹们了。”
  王子萱看了眼那些小玩意儿笑道:“这也是应该的,他见到好的自是该买回来孝敬姐妹们的。”又坐下说了几句节礼的事儿。
  黛玉一进屋就注意到贾母身后立着一个穿水红色中衣玫红色比甲的小丫鬟,不过□岁年纪,生得娇俏非常。
  宝玉见她留意那丫头便知她喜欢,凑到贾母身边道:“老祖宗,你身边都有鸳鸯姐姐了,有了好的也该给我们一个呀。”
  贾母笑着点了点他脑门儿,“我知道你看上晴雯了,就送了你罢。”
  王子萱眉头一皱道:“宝玉,你一个爷们儿,过几年就要搬到外院住了,还要那么多丫鬟做什么。”晴雯这丫头可是个不省心的,掐尖要强,一心想往宝玉身边凑,她是说什么也不能把她放到宝玉身边的。
  宝玉笑道:“我可不是为我求的,我有袭人麝月两个也就够了,只是林妹妹那边,看着怪冷清的,正需要个会说话的。”
  王子萱一听宝玉不是自己要晴雯先还松了口气,但一想到黛玉那性子,再别被晴雯挑唆的更多了心思,于是道:“按理挑几个丫头倒也使得,只不该要老祖宗身边儿的。”
  王熙凤知道王子萱是不喜欢晴雯那样生得娇俏打扮的花哨的,便笑着圆场道:“我看晴雯还是留在老祖宗身边做针线罢了,林姑娘若是还缺人使,再从下面挑几个上来就是了。”
  贾母点头道:“正是,晴雯年纪也太小了,挑个年纪稍大些的给黛玉罢。”
  王子萱应了,回去就问了林之孝家的,林之孝家正好有个女儿,叫红玉,今年十三了,早就想在里面找个差事,便道:“奴婢的女儿过了年就十三岁了,只是没有推荐自己女儿的道理,我还是问问牙婆,看有没有好的买一个来罢。”
  “家里有那么多到了年纪的想进来服侍还进不来呢,又花那银子去买做什么,再说了举贤不避亲,你明儿个把你家的红玉叫来我瞧瞧,若好,就是她了。”林之孝夫妇都是老实人,想必她的女儿定也是个老实的。
  第二日,林之孝家的果带了自己女儿过来,王子萱正忙着打发人往蒋家送年礼,一时顾不上她,林红玉也不着急,在旁静静站着。
  王子萱忙完了才打量她,只见她生得俏丽,又问她几句话,见说话行事干净利落,虽不似袭人那样温柔和顺,却也都十分得体。
  “打今儿你就去伺候林姑娘罢了,你比紫鹃还大两岁,行事可要稳当着些。”王子萱嘱咐道。
  “奴婢知道了,定会好好照顾林姑娘。”林红玉笑答道。
  王子萱点点头,“你从今儿改个名儿罢了,就叫小红。”
  林红玉知道自己要去伺候林黛玉,就已想到了这一点,便应了。回家收拾了东西,就往黛玉住的院子去。
  谁知黛玉今日正和宝玉怄气,流着泪跟紫鹃抱怨,“我说不用要人,他非多事,如今倒显得我不懂事似的。”
  “宝二爷也是一番好意,怕您一个人在这儿冷清,姑娘就别放在心上了,二太太又是极宽厚的,定不会将此事放在心上,不是还说要给您选丫头来么。”紫鹃劝道。
  黛玉一想也是,宝玉对自己是一番美意,拿帕子抹着眼泪道:“他倒是好心,只是竟办了坏事儿。”
  正说着,小红来了,林黛玉也就收了泪,问了几句闲话不提。
  且说这边王子萱直忙到腊月二十九,收到贾珠夫妇从金陵来的家信,信中说李纨二月就带着女儿回京来,一来是想念家里人,二来三月是中是李守中的五十大寿,她想回来为父亲拜寿。
  王子萱一想到要见到还未谋面的小孙女儿,登时大喜。
  带着喜气进了正月,一面应酬来拜年的族里亲戚,一面又要忙着到各家喝春酒,因凤姐有孕不能出去,她只得跟邢夫人一道往各家做客,又要忙着跟各位太太应酬,又要提防着邢夫人一不留神说错了话儿。
  一转眼又是十五,家里又是张灯结彩大摆筵席热闹了一番,十五一过,年才算过完了,王子萱这也才安生下来。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早点更,更完了要出门,还不知道什么时辰回来~么么哒~


☆、第二十三章 庆生

  过了年,黛玉便已出了孝,做春衣的时候,王子萱就着意给她多做了几件颜色鲜亮的,眼看着二月十二又是她的生日,王子萱便跟老祖宗商量,“眼看着又到了外甥女儿的生日,老祖宗您看今年怎么过?”
  贾母这才想起来,“按理是该好好热闹一番,可玉儿又是个爱清静的。摆戏吃酒倒也没趣儿。”
  王子萱忽想起前世凤姐生日,大家凑份子,倒是热闹的紧,便笑道:“依我看,倒不如学那小户人家,大家凑份子给林姑娘过生日,岂不又热闹又有新意?”
  贾母闻言十分欢喜,笑道:“这主意好,我出二十两。”她想了想又道:“也别请戏班子了,孩子们也不爱看,倒不如只摆上一桌席,不要那些大鱼大肉腻腻歪歪的,让厨房捡些个人喜欢的菜做了,精致一点。咱们再各自送了礼也就罢了。”
  王子萱点头,又笑道:“我们不比老祖宗,就出十六两罢。”又看向身边的邢夫人。
  邢夫人平素是把手里的银子捏的死紧,林黛玉与她又没什么利益关系,她连十两都不乐意出,但见王氏出得慷慨,也只得跟着道:“好,那就十六两罢。”
  正好薛姨妈跟宝钗母女也在,因她想着以后是要跟贾府做亲家的,和贾母的关系一定要处好了,故此常常带了宝钗到老祖宗这儿来,见说起要给黛玉过生日,她知老祖宗素来极为疼爱黛玉这个外孙女儿,便也笑道:“我随老太太也出二十两罢。”
  宝钗道:“我素日跟林妹妹也是如亲姐妹一般,我也出十两罢,虽不多,到底是一分心意。”
  贾母笑着点头,道:“难为你这样懂事。”
  晚上宝玉从学里回来,听说大家要给林黛玉过生日,也忙拿了八两出来。
  他既出了银子,贾环、贾兰几个小爷也都相继拿了八两银子,迎春、探春、惜春也各拿了六两。
  贾母见了笑道:“也好也好,你们也大了,是该出一份子了。”
  又有凤姐、尤氏各出了十两,平儿、鸳鸯、紫鹃、袭人、小红等丫鬟也都各自出了银子,有二两的,有一吊的,众人凑在一起,一桌体体面面的酒席是绰绰有余了。
  下人们都出了银子,姨娘自然也不能少,这厢周姨娘回屋取银子,赵姨娘见了就道:“林姑娘平日连正眼都不瞧我们一眼,她过生日,凭什么我们也得出银子。”
  周姨娘道:“咱们都是奴才出身,人家是正经的大家闺秀官家嫡女,高傲些有什么。”
  赵姨娘哼了一声道:“她看不上咱们倒也罢了,平时对探丫头、环哥儿也是爱搭不理的,唯有对宝玉,倒是亲亲热热,一年大二年小的,也不知道避讳。”
  周姨娘掀帘子往屋外望了一望,见没人,就压低声音道:“你还看不出来,老祖宗是有意把林姑娘许配给宝玉的。”
  “我又不瞎,如何看不出来。”赵姨娘向东里间的方向一撇嘴道:“那是她儿媳妇,她出银子也就罢了,还得连累上我们。”
  “你少说两句,被太太听到了又想关禁闭不成?”周姨娘嗔怪道。
  赵姨娘这才住了嘴,不情不愿拿了两吊钱出来。
  这边姨娘不愿出银子也就罢了,那边邢夫人也叫了迎春回屋一顿数落。
  “老祖宗明显是要把林姑娘说给宝玉的,你二婶疼儿媳妇是应该的,人家三丫头、环哥儿巴结未来嫂嫂也是应该的,你这是凑什么热闹。”
  “我们好歹姐妹一场……”迎春忍不住道。
  邢夫人道:“你把人家当姐妹,人家未必把你瞧在眼里,你也是该为自己考虑考虑的时候了。别看眼下我们住在了荣禧堂,但以后的家私到底能继承多少,还是说不准的事儿,你也不想想你以后嫁妆何来?就大手大脚的做散财仙女,有这银子倒不如给我,我帮你攒着,日后嫁妆丰厚些,到了婆家也可直得起腰杆。”说着又对迎春奶娘道:“以后姑娘的月历银子,拿一半来给我收着,横竖平日吃穿用度都是有分例的,也委屈不了姑娘。”
  迎春是逆来顺受的性子,竟就什么话也没说,眼睁睁看着奶娘将月历银子交给邢夫人。只背后哭了一回,也就不再提了。
  又过几日,史湘云过来玩,听说要凑钱给黛玉过生日,也忙吩咐翠缕回去拿八两银子,宝钗心细,知她在叔叔家的日子并不好过,忙悄悄拉了她道:“忙什么,你家里的情况我们又不是不知道,你这样破费,你叔叔婶婶恐怕心里不受用,就随着三妹妹他们出六两罢。林妹妹也不会计较,好生做两件针线给她就是了。”
  湘云见宝钗如此体贴周到,不由红了眼眶,却并未诉苦,只是心里更把宝钗当自己亲姐姐一样,比往日更亲近几分。
  到了黛玉生辰这日,黛玉先换了新衣,在院中为亡母供上香烛,悼念一番,才往贾母处行礼,又往各处见长辈行礼,贾赦贾政也各送了小玩意儿,贾政还送上林如海昨日送到的家信一封,黛玉看了不由思念父亲,滚下泪来,王子萱忙劝住了,带着她又往贾母处去。
  说笑至晌午,来拜寿的人陆续而至,各自送上贺礼,贾母是一套珍珠头面,一件孔雀毛的斗篷。王子萱记得黛玉会弹琴,送了一把上好的瑶琴,邢夫人送了一对红宝石的耳坠子。
  宝玉先是一套《诗三百》,宝钗送了一方端砚,迎春送了一个精致的香囊,探春送了件自己一针一线绣出来的绣玉兰花的裙子、惜春是一串楠木手串,凤姐送了一个美人耸肩瓶,尤氏送了一支赤金红宝石的蝴蝶簪,其余人也各有礼物送上
  黛玉一一谢了,心里不禁一阵暖融,脸上也透出真真切切的欢喜来。
  至晚间,众人散了,黛玉方回至屋中,又见宝玉过来。
  “你又过来做什么,还不回屋好好歇了,明儿个还上学呢。”黛玉道。
  宝玉拿出一个宣窑瓷盒并一个白玉盒子,道:“我冥思苦想了这几日,实在没什么好送的,索性将这粉和胭脂膏子送你。”
  黛玉打开两个盒子,顿时一阵幽香沁人,捻起一点在手心,问道:“这不是铅粉?”
  宝玉笑道:“这是紫茉莉花种,研碎了兑上香料制的。”
  黛玉又打开那胭脂的玉盒子,只见倒膏子一样,便问道:“这又是什么稀奇胭脂?”
  宝玉道:“那市卖的胭脂都不干净,颜色也薄。这是上好的胭脂拧出汁子来,淘澄净了渣滓,配了花露蒸叠成的。只用细簪子挑一点儿,抹在手心里,用一点水化开抹在唇上;手心里就够打颊腮了。”
  黛玉心中喜欢,面上却道:“难为你又弄这些胭脂水粉的,只别让舅舅舅母知道了,又说你。”
  宝玉道:“一年也就一两遭儿,太太就知道了也不会说的。”
  又说了会儿闲话,宝玉才告辞走了。
  黛玉看着琳琅满目的各色礼物,不由把那顾影自怜的心思去了几分,日渐也多了笑影儿,家里上上下下见了都高兴。
  这日,众人正都聚在贾母屋中说话儿,忽听家人来报:“珠大奶奶带了大姐儿已到宁荣街了。”
  作者有话要说:不好意思啊妹纸们,更晚了。虽然下午没出门,但家里网不稳定,我又折腾了半日,就晚了。另外说几件事1。关于二十一章太医的问题,有妹纸提出不妥,我也觉得,但在榜没法改,只得先这样放着,下了榜一定改。2。因为是新手,又现码党,文中这样那样的不足很多,谢谢妹纸们体谅,看到现在,妙子会努力把这文写的更好,并写出更好的文来。3。说好了要多安排几次双更的,这几天又忙学校的事儿,明天最后一天也就完了,所以我们周二开始,连着三天双更哟。3。看我这么勤快的娃儿,就动动手指包养我呗~


☆、第二十四章 改变

  听到消息,别人犹可,贾兰却坐不住了,“老太太,太太,我去接母亲和妹妹。”
  贾母笑道:“去罢去罢,”又吩咐几个丫头好生跟着。
  不一会儿,贾兰就带进了一个二十多岁的少妇来,穿着蜜合色绣云纹闪缎对襟褙子,发间插着点翠嵌红宝石的长簪,耳上带着猫儿眼耳坠,顾盼间既有江南少妇的优雅,又有京城少奶奶的干练,上前给几位长辈行了礼,又拉着一个三岁多点的小女娃给贾母等请安。
  “老祖宗好……”女娃儿跪下就要磕头,早被贾母一把抱住,搂入怀里,心肝肉的叫着,摩挲了一回。
  王子萱看着那粉团儿一样的孙女儿,心里已爱的不行,却又不能跟老祖宗抢,只得关心道:“这一路上,莞姐儿可乖?可晕船晕车没有?”
  李纨还没开口,菀姐儿已奶声奶气道:“莞儿才没有闹,坐船可好玩了。”说着从贾母怀里溜下来,扑进王子萱怀里。
  王子萱只觉心都化了,抚摸着莞姐儿的脖颈,满脸忍不住的笑。
  因这是头一回见薛林两位妹妹,李纨便送上见面礼,都是上好的苏绣帕子,又不由拉着二人感叹一番,“真是世间钟灵毓秀之气都集在两位妹妹身上了,我这几年也算见了金陵的不少闺秀,花容月貌的也不是没有,比起两位妹妹,到底是差了几分。我们莞姐儿以后要是有你们一半的好,我就知足了。”
  又与薛宝钗说起与金陵薛家另几房来往的事儿,“你那堂妹妹,叫宝琴的,可真是个玉人儿,跟着父亲来来往往的,才六七岁就颇见过些世面。”
  宝钗本就是个容易亲近会说话的,就跟着也说起宝琴,一时贾母、王子萱等都听的有趣儿,贾母直道:“说得我真想立刻见见那孩子。”
  李纨一笑,又拉着黛玉说起林家,“妹妹家那花园可真是了得,恐怕扬州城再没有比妹妹家更好的了。”又对贾母、王子萱道:“林姑父对我们爷颇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