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真不是鉴宝师-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我可不知道,我只能代表我自己,代表不了有关部门的决定。不过有件事我倒是知道的,文物管理部门现在也知道这事了,也有不少人气的拍桌子骂娘呢。并且正在商量着,选两个合适的人,代表国家文物部门去参加年底辛普森举行的拍卖。”
左煜诚问道:“大概派谁有数吗?能给他们批下来多少外汇?”国家外汇储备就那么多,左煜诚有预感,单就这一件事,只怕批不下来多少。
他的预感挺准的,张先生伸出三根手指:“差不多三十万美金额度吧,主要是文物部门能批到的外汇有限,毕竟外汇管理局那边要兼顾全局。咱们文物部门把这件事看得很大,可在外汇管理局那边,这只是很小的一方面。”
左煜诚倒吸一口凉气,这比他想的还要糟糕,三十万额度,他自己七七八八的凑一凑,差不多也能凑到手了……
显然张先生也是这个意思,说完这个,摇头苦笑,太少了,能买到啥呀?!就他个人,能用的也不止三十万额度啊。
提到这个额度,气氛有点沉闷,左煜诚便问道:“我有点不大明白,张先生是第二次过来吧?你刚才说的事至少在目前知道的人应该不多,张先生怎么会告诉我呢?”
“你刚才不也跟我讲的挺认真吗?”
张先生说了这一句话以后,见左煜诚不大相信,这才说了实话:“我跟洛川这边的考古界大拿徐教授比较熟,他跟我提过经常与你合作。”
如果是听徐教授说的,那他来这一趟又跟他说了这么多,左煜诚就能理解了。
在张先生面前,徐教授肯定是帮他美言了。那犟老头就是个面冷心热的。
“你猜猜,这次年底派出国的人会有谁?给你个提示,上边也考虑过了,这种事咱们不能派个绵羊出去。要派就得派个技术过硬,还敢拍桌子的。”
张先生这么说都等于在放水了,左煜诚说道:“不会派徐教授过去吧?”
“有这个可能啊,提名有他,就是还没定下来,不过问题不大。”
叶小池听了,觉得这件事就算强势的徐教授去了,只怕一样要扼腕叹息的。绵羊性子当然不行,容易丢脸。可性格再强势,也代替不了外汇,外汇不够,宝物不会自动进到人的口袋,到时候就只能眼睁睁看着那些红头发黄头发蓝眼珠绿眼珠高个子矮个子等各个国家的人,当着他的面把一件件宝物拍走。
那种情况下,对徐教授那样的人,会是一种折磨吧?简直是虐心!
第190章 断然拒绝为哪般?
张先生在店里跟左煜诚又聊了一会,然后和那个气质阴郁的小伙离开了今古斋,走的时候并没有买什么。
左煜诚也不介意,他店里经常有文化界收藏界的人过来转转,买古董这种事也讲究个眼缘和需求,来的人不是每回都能碰上中意的。所以空手离开是常事,一样会好好的接待,常来常往的还会请人坐下来喝点茶水唠几句。
一转眼过了三天,店里生意多起来,果然是因为天目碗要开始鉴定的事,各地专业人士来的多了。左煜诚跟董庆两个这两天从董庆住的那屋把不少存货搬到店里边,刚搬过来两天,就卖出去好几件。
左煜诚这边又接到了肖云的电话,说是破获了一个贩假团伙案,截获一大批古玩,问他有没有兴趣过去开开眼界?除了私下帮忙鉴定一下,他自己也可以顺便观察观察那些专门造假的人出了什么新手段?他们的造假方法是不是又推陈出新了,所以左煜诚跟肖云约好了碰面的时间,中午跟叶小池他们一块吃完饭便去找肖云去了。
这天下午,店里就只有叶小池和董庆守着,因为不时有人进出,俩人都没怎么闲着,基本都在解答客人的一些问题。
中间叶小池还带着一个客人家的小女孩去找厕所,等她带着女孩子回来的时候,发现一个人正拿着相机朝着今古斋的牌匾拍照。
董庆也看到了,跟他旁边的客人说了声抱歉,稍等一下。然后走出来,指着那三十来岁的男人说道:“干什么的?谁让你拍的?拍什么拍?”
那个人过来也不说先问一声能不能拍,明明看到了店内有人,就是不问,招呼也不打,就对着店门口和店内全景咔咔咔连着拍了好几张。这么不讲究,董庆怎么能不光火。
他们这样的店,很多东西都价值不菲,哪能随意让人拍照?
那人见董庆气势汹汹,便把相机挂回脖子上,用手把搭在鼻梁上的眼镜往上推了推,然后从外套里边衬衫的胸兜里掏出来一个带着黑色封皮的工作证。
他把那工作证首页打开,对着董庆的眼睛举着给他看了一下,然后就合上揣起来了。
董庆也只看出来是记者证,其他的还没来得及细看,就被他收了起来。
“啥呀,这么快就收起来了,我这还没看明白呢。你想干什么?”
如果这个人带着证明客客气气的过来,说他是记者,想采访采访他们,董庆或者会很高兴,要是有准备时间,他甚至能找套帅气一点的衣服换上,再看看搭配什么鞋,留什么发型好看。万一他照片上了报纸他都能把照片剪下来留个纪念。
可这个人一举一动透出来的是对今古斋的不尊重,踩到了董庆的底线。这时候谁还想着上报纸上媒体出名露脸的事啊?
“我是新晚报的记者,想采访采访你们店,请你们说说关于洛川古玩界在全国古玩界的地位和重要性,还有最近两年古玩的销售情况和藏友们钟爱古玩的类别……关于本行业的前景和一些展望……”
记者正在侃侃而谈,说的一堆空泛的话让董庆听着腻歪,干啥呀这是?你就是个小报记者,整这一套?难道还想在他们报纸上模仿一回新闻联播吗?
他伸手制止,示意那记者别再说了:“我们这就是个小小的店铺,你刚才说的那些问题太大了,我这样的小人物答不出来。不如你去找文物局或者市博的领导谈谈,哪怕是大型店铺也行啊。这些问题问我不合适,抱歉。”
新晚报?董庆知道这报纸,销量不算大,上边有一整版的广告,董庆觉得要是来的人是省报或者市里的权威报纸,他或者能配合一下,最起码那些报纸发出来的新闻不至于把他说的话过分扭曲了吧。
可微小型报纸不一样,为了提高销量,报纸上的内容没法保证的。夸大歪曲事实,断章取义带节奏……这些都是常规操作。要是真接受他们采访了,等到采访内容一登上去,可能就跟他们说的意思完全是两个样了。
如果在董庆心里给那些没节操的人排序的话,没有职业道德的记者就算一种。有的记者可以冒着生命危险深入战区载入或者煤矿去获取第一手资料,可一样米养百样人,这个记者董庆印象就不好。
那记者还要说话,叶小池告诉他:“我们老板不在,不接受采访。不好意思,今天有点忙。”说着,叶小池指了指店里等待的几位顾客,示意那记者他们这边还有事要做。
叶小池之所以这么做,是想起来前几天来退货的女人说过,如果不给她退,她就会联系她的朋友过来采访采访。现在这个人虽然没说他跟那女人有什么关系但是,谁知道呢?
反正这件事不够保险。他们这行声誉重要,如果说,真的想通过采访来提高今古斋的知名度的话,也是要选择权威性报纸来合作的,小报缺乏说服力。
那记者竟没有纠缠,转身就走了。
就这么又过了两天,鉴定会第二天上午九点就要开始了,左煜诚这边已经安排好了让董庆在店里守着,他带着叶小池一起过去,然后由洪哥把叶小池带进去。
鉴定会有规定,每个接到请柬的嘉宾可以带一个晚辈或者朋友过去开开眼界。左煜诚是跟着他三叔左佑真去,他自己并没有收到请柬。
“前两天有人来采访了?”左煜诚从外边回来,手里拿着一份报纸,进来之后,把那报纸第三版朝上放到柜台上给叶小池和董庆看。
采访?报纸?两个人不约而同地想起来前两天来的那个记者。明明没有接受采访,硬是编出来一份采访稿。叶小池倒要看看这个人是怎么编的,明明他们什么都没说,那个记者却能洋洋洒洒写出一篇长达数千字的报道来。
粗大的标题第一时间跳到叶小池的眼前,很是能挑动人的情绪,《古玩圈究竟暗藏何种乾坤?今古斋断然拒绝采访又为哪般?》
第191章 目的
“我草泥马,这什么玩意?这损货为什么要这样写?”董庆见了标题,忍不住爆了粗口。
说着他简单给左煜诚说了前天那个记者过来的事。要是平时,这样的事,董庆早就跟左煜诚说了,就算他不说,叶小池要是跟左煜诚单独在一起,也有可能聊到。
只是左煜诚这两天又忙起来,都没怎么露面,所以俩人都没机会跟他提起。
“因为什么?你们看看下边都怎么写的就知道了。”左煜诚随手指了指正文内容,让他们自己去看。
他则抻了抻腰,放松了一下身体,然后坐在一边,好整以暇的泡上了茶。
叶小池没看正文之前,觉得这个记者之所以写这样的报道,有可能是因为个人原因,故意抹黑他们今古斋,也有可能是想借着这次鉴定会的热度刷刷存在感、哗众取宠出出风头。
至于别的原因她倒想不出来,无缘无故的,跟他们结仇干什么?
叶小池朝着正文看去,见这记者写的报道颇有一副为百姓做喉舌,与无良奸商死磕的架势。
看了一段,董庆便嗤笑了一声,骂道:“这狗屁玩意,就是欠收拾。”
不怪董庆这么生气,叶小池也无语,人可以信口雌黄无耻到这个地步,也是开了眼界。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跃发展,老百姓在物质生活逐步提高的前提下,对精神生活也产生了要求…人民群众的腰包逐渐鼓起来,再加上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群,都对理财有了一定的需求…俗话说,乱世黄金盛世古董,在如今百废待兴的昌平盛世,购买古董成了一部分人使自身财富得到增值的一种选择…”
不得不说这个记者的笔头功夫还是有的,有点文学功底。看到这里似乎一切正常,可往下看味道就不一样了。
“众所周知,洛川是我国最着名的千年古城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人文景观以及大量的出土文物,伴随着收藏热的兴起,自八十年代中期,我市的古玩店便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各个古玩市场,但随着古玩业的兴盛,制假售假,欺瞒哄骗等各种乱像也是层出不穷…”
“…本报记者近日接到市民投诉,说一个月之前她在我市某古玩店以两千元人民币购得一件乾隆官窑青花盖罐,购买后有些问题想要咨询一下,便带着那件青花盖罐去了店里。最后却被店里的销售人员巧舌说动,以原价退了货。”
“这位市民过了几日才知道原因,原来半个月之前,这种乾隆青花盖罐在富时拍卖会拍出了高价,眼看着这种盖罐身价数倍上涨,店家利用这位市民知识量和信息来源与他们不对等的劣势,把那件稀有的盖罐以原价回收,然后又转手一万二千元的价格卖了出去……”
“…针对古玩市场的各种乱像,本报记者于周五对我市古玩市场的一些店铺和部分买家进行了采访。大多数买家都声称这里边水太深,处处是陷阱,不适合普通百姓涉足。而部分卖家对本报记者的采访比较配合,唯有那位市民举报的某某斋态度恶劣,直接将本报记者拒之门外,记者想问,到底是什么让他们有恃无恐的利用自身的一些优势玩弄普通市民于鼓掌之中,却丝毫没有愧疚之意?造成这些收藏乱像的环节里少得了这种嚣张跋扈的从业者吗……”
整篇报道的右边贴上了两张照片,一张是古玩市场的全景照,另一张也是今古斋门口的照片,今古斋三个字虽然欲盖弥彰的做了模糊化处理,细心的人还是能猜出来是他们店的名字。
“这丫肯定就是那女的说的那个记者朋友,咱们转手把那个盖罐卖出去的事应该是被那女的知道了,估计那头眼红的不行,所以就有了这么一出。”
董庆的话得到了左煜诚的认可,叶小池则说道:“在这个节骨眼,市里很多人都关注着古玩行的消息,他趁机发这种稿子,也是吸引眼球的一种方法,他应该是觉得这件事对他自己也有好处。不过话说回来,这么一写,咱们还真不好分辨,怎么解释都可能被别人说成是狡辩,哪怕把那天在店里看过的顾客都找出来作证也不足信,别人完全可以说那些人是被我们收买的。”
“这个报纸经常发这种虚假新闻,很多人都知道,这事对咱们这或者有点影响,但是关系不大。等把鉴定会的事处理完了再说这件事。”
董庆听了,睁大了眼珠子,问道:“怎么的,诚子,你是打算卸条胳膊还是腿?”
叶小池:“……”
“什么胳膊腿?法制社会别动不动喊打喊杀的。”左煜诚瞪着他说道。
“嘿嘿,我就这么一说,这不气的吗?”
叶小池却从他们俩的对话里听到些东西,便问道:“你们以前是不是经常打架啊?”
“也不是经常吧,就是有时候,那时候抢地盘,抢顾客,抢货源什么的,没办法,你不强点就只有挨欺负的份,光靠嘴说是不行的,可不就得动手?不过现在不行了,店起来了,也不需要以前那样了,再说现在社会环境也不一样了。”
确实如此,现在查的比以前严了,街上不时能看到些打击违法行为的宣传标语。
随后董庆打趣道:“怎么的,小叶担心你诚子哥啦?”
两个眼刀齐齐送到,董庆早有预料,麻溜的跑到一边整理柜台里边摆着的货物。
“都在呢啊?”门口传来声音,董庆马上迎过去,笑着把那人请进来。
“洪哥,哎呀,老洪啊,你这是有多长时间没过来了,快进来。”董庆的态度火热得让徐教授的大弟子洪哥吃不消。
他嫌弃地把董庆伸过来的手拍开:“别给我说那些虚的,哪天我看上什么了你倒是少要几毛钱啊?”
“看你说的,哪回没给你最优价了。怎么我听你这意思,这次是不打算看货了?”
“不看货怎么地,你还打算强买强卖?”洪哥也跟他呛。
“不敢不敢,您老请进,诚子在呢?”董庆开过了玩笑,也知道洪哥过来是有啥事,便让开了。
第192章 醉翁之意
洪哥进去以后,开门见山地跟左煜诚说道:“我这回过来,是把请柬给小叶送过来。明天早上我有点事,要晚点到,小叶拿着请柬可以直接跟着你们进去。”
说着从包里拿出个烫着金字的大红请柬,递给叶小池。
“那你怎么进去?”据说那天的门禁会很严,所以左煜诚问了一句。
“我没事,我在那边有认识的人,知道我老师在里边参与鉴定,我尽量在鉴定会开始前进去,没办法,我老叔昨天在街上让车给碰了,住院呢。现在我婶他们在照顾着,一会儿我得过去一趟,另外明天早上我帮忙找的主任要来给他看看,我得听听大夫怎么说才能走,人是我介绍的,最好我在那守着。”
“哦,这样啊,那明天鉴定会那边忙完了我去医院看看。”左煜诚说道。
左煜诚跟洪哥聊了几句医院的事,然后左煜诚说道:“听说跟徐教授一起参加了天文台测天仪维修的胡教授也会参与鉴定,不知道这消息是不是真的?”
“是真的,这是那个行长要求的,我感觉那行长似乎很不情愿给任志勇贷款,也不知道为什么?咱也不知道,也没法问,都知道胡教授跟我老师一样,都是较真不讨喜的犟脾气,还特意请他们俩过去。”
看来要有一场好戏看了,董庆说道:“洪哥,从你上回去天文台到现在,是头一回到店里来,你给讲讲呗,讲讲你到了天文台之后都是怎么解决那两位老教授的?后来怎么就那么顺利了呢?”
“谈不上解决,也就是哄着点呗,气消了,他们也知道这任务重要,吵归吵,该办的事也不能拖,有个在中间协调的也就容易了。”洪哥淡化了自己的作用,深藏功与名。
“哥你就是谦虚。”董庆伸了个大拇指。洪哥知道董庆拍彩虹屁的功力深厚,直接把他这句话无视了。
下午左三叔也过来了一趟,也是跟左煜诚说说第二天去参加鉴定会的事。电话里虽然能说的清楚,可是他还是想过来一趟。
左思柔的妈妈已经在准备回程了,他这边知道了女儿在学校门口对她妈说的话,不再担心左思柔会受到她妈的影响,一桩心事了却,整个人松快了不少。
其实让他更开心的是他前妻在女儿那里吃了瘪,这让他觉得说不出的畅快。很多年了,那个人一直那么强势,从来不觉得她自己有错,只站在自己立场想问题,哪怕为了达到出国的目的,背着他搭上了异国人……也就女儿才能治得了她。他憋在心里很长时间的一口气这才算吐出来。
“这个任志勇,可真能搞事情!”这是左佑真过来的第一句话。
“是不是鉴定名单故意不公布,小道消息却满天飞的事?”左煜诚也在关注着这场马上就到来的鉴定会。
“对,说的就是这个,其实这种事想瞒也瞒不住,毕竟参与的人又不是任志勇一个人。可他就是不公布,让不知内幕的人去猜,真会造势啊!”
猜可是比直接公布更让人感兴趣啊!
“这个碗,万一鉴定完了,不是真品呢?那他怎么收场?”董庆问道。
“他既然敢同意让人鉴定,就说明他有一定的底气,那个碗就算不是真品,也不会差。比如用宋朝留下来的窑址挖出来的瓷土烧制,釉料也选择真假难辨的,那就很容易引起争议。毕竟这种碗国内没有,大家都没实际接触过,也就是个别人去岛国隔着保护的玻璃看了看,根本没机会碰着。只要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它为假,那也可以,我觉得他最大的目的是造势,扩大知名度。”
“退一步讲,就算最后鉴定是假的,他也可以说他打眼了,花了大钱买错了。打脸不要紧,成大事者不要脸。只要能让普通大众知道他这个人,认识到他的实力,大把大把往他的金融公司投钱,哪怕贷不到那笔款,这也可以了。事实上他们公司的理财产品已经卖出去不少了。”
左煜诚点头:“醉翁之意不在酒啊!”在于那个能给他带来巨额财富的滚雪球般的金融公司!
左三叔说完这些话,董庆的关注点却不在任志勇上边,他说道:“三叔碰着啥喜事了?你看你这个精神头,该不会是哪天要请大伙喝喜酒吧?”
叶小池也注意到了今天的左三叔一身轻松,以前看到的他比较阴沉,整个人像拢上了些许冰渣。
“哪来的喜酒,说正事呢,你小子能不能着调点?”
左佑真不想在这里当着几个人的面说起他前妻的事,所以含糊带了过去。
“哦,是吗?人生四大喜: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三叔你这么精神,是哪种呢?”
“哪种也不是。”左三叔淡定喝了口左煜诚给他泡的茶,然后吐口道:“大庆你不知道四大喜之后还有四大悲的说法吗?”
“啥四大悲?”董庆还真不知道。
“久旱逢甘露…一滴,他乡遇故知…债主,洞房花烛夜…隔壁,金榜提名时…做梦。”
董庆:“…………”
“呵呵,三叔,您老有才!”
“哈哈,走了,诚子明天早上八点到地方,跟我一起进去。”说着左佑真离开了今古斋,他还得回他那个厂子。
最近外贸订单比较多,厂子里精通外语的人不够,他在招人。下午有几个人会去面试,他忽然想过去瞅瞅,以前他可是直接把这种事丢给人事部去做的。
“你俩也走吧,这儿有我一个人看着就成了。”离平时叶小池该下班的时间还有一个小时,董庆觉得左煜诚这两天没怎么过来,今天总算忙完了,干脆他日行一善,给他们点空间,让他们有机会单独在一起待会。
至于说他羡慕不羡慕左煜诚,还真不。也不是说他一点也不想找一个,可他自己一个自在惯了,独惯了,怕被人管头管脚,也怕没有经济自由,去哪都得报备,他想了想也就怂了,决定继续浪几年,当个快乐的大龄单身汉挺好的。
第193章 怎么还不进去?
叶小池每天晚上临睡前都会把闹钟调好,这一天也不例外,只是夜间不知道怎么做起了梦,闹钟响起来的时候就显得比平时刺耳多了。
虽然她告诉过左煜诚不用特意过来接她,可以分别过去,到那儿再碰头。左煜诚却直接忽略了她说的这句话,他觉得有些话应该听,有些话是不能听的。
左煜诚在外边敲门的时候,叶小池刚洗漱完,开门后,他第一眼就注意到她脸色不大好,便问道:“怎么了?昨天晚上没睡好啊?是不是做梦了?”
“嗯,做梦了,都梦着什么没记住,早上闹钟一响就有点受惊了,我都收拾好了,走吧。”
俩人一起下去,在楼下吃了早点。上车之后,左煜诚看她系好安全带,才说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