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全世界都是NPC-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坐到龙椅上,开始写起圣旨来。他为了拍父皇马屁,从小拿父皇的字练书法的,模仿起来不细看,还是看不出来假的。
  玉玺就在旁边,盖上玉玺,谁敢说这是假圣旨?
  一边写,他一边担心的东张西望,生怕哪又有一柄透明的剑刺出来。
  等齐王的人来了,他才发现保护皇帝的四个宗师级大内高手早就无声无息地死在一个厢房里。同样摆在那的还有一队侍卫。要不是这些人都死了,他早应当被发现了。
  当天下午,皇宫突然戒备森严,许进不许出,齐王的人却不断飞奔进宫,又飞奔出宫。
  叶三叔一直盯着皇宫的动静,眼见御林军统领夏河进去,到傍晚都没出来,御林军其他将领陆续进宫,然后也没有再出来。而御林军突然大举调动起来,各宫门的侍卫都换了人。
  到了傍晚,京城里突然传出谣言:齐王篡位了,他杀死了皇帝!
  叶三叔心里有数了,齐王掌握了御林军了。他立即发出信号。一道金菊似的烟花飞升到半空,将京都的夜晚装点得格外的美丽。
  五个早就准备好的死士,纷纷行动起来,走向五位皇子。
  三皇子正在鸣玉楼宴客,款待一批国子监的学生。一名侍卫匆匆走来,递给他一封信,低声说:“宫中有变。”
  三皇子听了一惊,展开信一看,上面写着:齐王谋逆,弑君作乱,皇上驾崩,皇后被囚,殿下速思对策,迟恐不及。
  三皇子吓了一跳,惊问:“这信谁送来的?”
  侍卫低声说:“刚有个太监送来的。”
  三皇子再顾不得那群学生了,匆匆跑到隔壁,见了那名太监问:“信上所说可真?”
  那太监流泪道:“千真万确,齐王在乾清宫亲手一剑杀了皇上,满身鲜血。然后他矫诏诏了御林军众将入宫,把他们都杀了,殿下,请速思良策,皇后在宫中等殿下救命呢!”
  事发突然,三皇子慌神了,好在他边上的丘先生提醒道:“殿下,事情紧急,可一面召集人手,一面派人入宫打探真假。”
  三皇子沉着脸点头,他不敢相信父皇会被二哥杀掉。他希望这只是一个恶作剧。他第一个想法,这是有人想捉弄自己,吓得自己调集了兵马,然后再向父皇举报,诬陷自己要谋逆。
  “将黄龙营和潜龙营调入京中,让他们先到槐树胡同集合,等候命令。派人入宫,再派人请秋尚书父子来。”三皇子命令道。
  丘先生点头。三皇子的应对或许会导致反应慢一点,但不会出错。
  叶三叔将齐王谋反的消息传播出去。五位宫外的皇子,接到信后无不大惊失色,火速派人打探。
  侯爷并不想齐王真正成功,他要其他王子活着。若不散布这个消息,齐王搞不好一举拿下其他五个成年王子,或杀或囚禁。那皇位他就真的坐稳了。那就没侯爷什么事了,完全为齐王做嫁衣了。
  众皇子都得知了这个消息,本来他们不相信,可皇宫那戒备森严的样子,派去的人要么进不了宫,要么一进去再没出来。这让他们立刻警觉起来,纷纷召集心腹应变。
  不多时,皇宫里一个小太监躲在粪车里混出了宫,带给三皇子一封信。皇后的心腹太监荣喜送来的亲笔信。
  三皇子见了这封信,才确信父皇真的死了。他顿时大哭起来。
  秋山夺了信仔细看,信上写的明白,皇上疑被齐王所杀,乾清宫现在全是齐王的人,齐王的生母贤妃正主持后宫。皇后和诸妃全被软禁,宫中现在戒备森严,皇帝和皇后的亲信太监,有的被逮捕,有的被杀了。请三皇子速发救兵。这封信是荣喜被抓前所写的。
  秋山皱眉想了下,说:“殿下,当今之计,先要掌控京都兵权。”
  三皇子擦擦眼泪,说:“不错,只是现在御林军恐怕落入了奸贼手中,我们得信晚了点,我的二营人马虽然在,恐怕起不了大用。”
  秋山铁青着脸,事发突然,他也没有准备。三皇子的二营有一千多人马,加上燕王府的侍卫也不过两千多人,秋家的家兵家将也不过数百人。全合在一起能有三千来人,这三千人要是进了宫,还有可能挽回,就怕进不了宫。
  正在这时,门外突然来了传旨的太监。
  三皇子沉住气,接了旨,旨意上命三皇子即刻进宫,说有要事相商。


第112章 新皇登基

  秋山夺了圣旨来看,觉出不对,对三皇子说:“笔迹不对,这不是皇上的笔迹。齐王这是想骗你入宫杀之。”
  三皇子得了提醒,细看后大怒说:“这是齐王的笔迹。”
  那宣旨的太监见事情败露,咬牙从怀里摸出把匕首刺向三皇子。
  秋山一脚将太监踢飞,几个燕王府的侍卫扑上去要生擒这太监。这太监往嘴里塞了颗药丸,随即被众侍卫逮住了。那太监狞笑道:“燕王,算你命大。我在地下等着你。”
  说着,他开始大口吐着黑血,不一会七窍流血而死。
  三皇子看得心惊,此时,一个侍卫飞跑来报:“燕王殿下,不好了!御林军大举出动了。一路人马正奔燕王府而来。”
  秋山冷冷地说:“齐王这是要杀了其余众王,造成篡位事实。殿下,听老朽一言,我们速回燕地,召集军队,准备讨逆吧!”
  三皇子点头,事已至此,不走就是死路一条了。他火速召集自己的人马,汇合着秋家的人,带着家眷,连夜往东门突围。
  三皇子刚走出一条街,后面追兵就到了。
  御林军领头的正是齐王的心腹大将王际良,他大喊:“燕王何往,陛下召你入宫,为何抗旨不遵?”
  三皇子大怒,喝道:“父皇已被你主子害死,齐王杀了父皇还想杀兄弟吗?”
  王际良听得又惊又怒,心想:怎么消息走露了?绝不能让燕王跑了。
  “燕王谋反,给我上,杀无赦!”
  御林军在将领的督促下,虽然有点疑惑,仍举着刀枪冲了上来。
  长街上,立时展开了一场血战。
  燕王府的人跟御林军打成一团。
  秋山说:“殿下,快跟我走,迟了的话,等齐王封锁城门就走不脱了。”
  三皇子悚然一惊,齐王现在都派兵出来杀人了,这是真要发动兵变将众兄弟一网打尽了。他点头道:“好!我们回燕地。”
  秋山道:“嗯,到了燕地,我命长子将两湖大军带回来,再召集南方各州兵马进京讨逆。齐王弑君篡位,天地不容。”
  三皇子恨恨的说:“不错,就这么办,我绝不会饶了这奸贼。”
  秋绿华抱着小女儿,惊惶的看着眼前兵荒马乱的一幕。她内心非常恐惧,看到丈夫和父亲在身边,她才略有点心安。
  街道上,重兵铺展不开,三皇子派了人在后面抵挡,自己带着人往东门跑。
  路上听得满城都是喊杀声,四处火光冲天。
  其他皇子,也正带着人四处逃跑。御林军则在满城追杀五位逃跑的皇子。其他四位成年的皇子,各施手段,召集了人马。少的也有上千人,多的则象燕王一样有三千人左右。
  齐王收拢了大半御林军,有六万多人,众王自然不敌,只有仓皇逃窜。好在,御林军心中存着疑虑,没有拼命追杀,黑夜又帮了五位皇子的大忙。
  三皇子牺牲了一半手下阻挡追兵,终于冲到了东城门。
  守门的士兵正惊慌的四下张望,他们看到城中的战斗,正疑惑呢!
  秋山心中大呼侥幸,幸好齐王没来得派人来这里。他一挥手,秋家的家兵蜂拥而上,打开城门。守门的士兵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见是燕王府的人,不敢拦阻。
  齐王也是事发突然,光顾得夺取皇宫,又以为封锁了宫中,其他皇子就不知道父皇死了的消息,还打着骗兄弟们入宫,一网打尽的心思。为怕走露消息,城门这反而没派人守。
  他哪想到有人会给五位皇子报信啊?
  燕王带着人从东城门一涌而出,转头日夜兼程逃回自己的封地。路上,他就派人四处送信,给南方各地的知州和将领,命令他们服从自己的命令,到燕地集合声讨齐王这杀父篡位的奸贼。
  五个皇子连夜出逃,各自回自己的封地,然后就是起兵声讨齐王。
  齐王见众兄弟逃离了京都,准备强行登基。
  次日,文武百官战战兢兢来早朝,昨晚杀声震天,搞得人心惶惶。清早出门,街上血水都没干,尸横遍地。百官都知道发生了大事,只不知是什么样的大事。
  等上了朝一看,许多大臣都呆掉了。坐在龙椅上的不是皇帝,而是齐王。
  齐王穿着白色孝服,披麻戴孝坐在龙椅上,对百官说:“辽王、燕王、宋王、鲁王和赵王叛乱,谋杀了先皇。我得知消息后,入宫阻止不及,先皇驾崩,临终遗命由我继承皇位。”
  文武百官面面相觑,一时不知所措。
  齐王又道:“五王谋反被我阻止,他们惊慌逃窜出京。我受先皇嘱托,要将这些逆子擒拿归案。此是先皇遗命,汝等可奉旨?”
  文武百官哪肯相信?这事太蹊跷了。先皇在位时,最喜欢的是三皇子。不管是立嫡立长,都轮不到齐王。立嫡该立三皇子,立长该是辽王。燕王和辽王在朝中的名声,都比齐王好。
  看着沉默不动的百官,齐王汗就下来了。
  百官们仔细看了看朝堂,上面有十多个空位,那都是往日与那五位皇子走得近的重臣。显然,他们早知道消息,跟着那几位皇子跑了。只有他们这些人什么都不知道,被留了下来。
  王际良等心向齐王的大臣率先跪倒,说:“臣愿奉先皇遗命,请齐王登基!”
  一些乖觉的大臣跟着跪了下来。开玩笑,昨夜杀声一片,现在不跪以后就不用跪了,可以去刑场上死一死了。
  看着陆续跪倒的大臣,齐王心中狂喜,他还真怕这些人都不服呢!他总不能把朝堂上的大臣杀光,自个当光杆皇帝啊!
  御史张任大步走到中间,大声道:“齐王可有先皇命你登基的圣旨?”
  齐王心中不悦,但他早有准备,取了圣旨,说:“自然是有的。”
  张任大声说:“敢请圣旨一观!”
  齐王命太监将圣旨捧了过去,张任看了一眼,大声道:“这是假的,不是先皇笔迹。”
  齐王心中一突,强笑道:“父皇当时伤重,不能持笔,命人代写的。”
  张任无话可说了。除了字迹不对,哪都是真的。卷轴是真的,用印也是真的。


第113章 内乱

  齐王要说是人代笔的,那就没漏洞可找。但张任心中实在是不相信。他心中有太多的疑团。五王为何突然叛乱?齐王何时入的宫?一王叛乱还可以理解,五王一起叛乱,杀了先皇后,谁来登基?难道五个人一起坐龙椅吗?
  依张任看来,齐王叛乱倒很有可能。其他五王倒象是被追杀逃出京的。只是他没证据,又不知内情究竟如何。想质疑都不知从何问起。
  张任想起一人来:“敢问皇后何在?”
  如果皇后确认这圣旨,他就认了。
  齐王眉头紧皱,冷冷的说:“母后昨晚受了惊吓,中风不起。”
  皇后还有用,齐王没杀她。却也不敢放她见这些大臣。便用中风瘫痪为借口,将皇后软禁在了宫中。
  张任觉得这事更可疑了,哪那么巧?
  他大喝道:“我看谋逆之人,不是五王,而是你齐王!”
  齐王大怒。
  王际良吼道:“大胆,我看你才是逆贼。来人,将他拿下!”
  守殿的武士立即听命上前,将张任打晕拖走。
  百官看了,不敢作声,又有一位吏部郎中站了出来,喝道:“齐王,你杀父逐兄,心中宁无愧乎!”
  齐王面色铁青的一挥手,武士上前将这郎中也拖了下去。
  这两人一起了头,立时又有几位大臣站出来大骂。齐王一律命人拿下。
  百官见了,心中震恐,纷纷跪下。
  次日,齐王将那几名大臣加上谋逆的罪名,满门抄斩。几百人在刑场上人头落地,百官顿时为之失声。
  齐王强行登基,一面为先皇发丧,一面颁布圣旨,命令各地军队平叛,将其他五位皇子定为叛党。
  齐王非长非嫡,先皇死得又可疑,他强行夺宫登基,让人心中不服!
  六个皇子各个整兵,相互指责对方是叛逆,开始了大战,史称六王之乱!
  六个皇子在京都,关中,陇西一带相互攻杀。
  地方上的官员被迫选择到底投靠谁,好些富裕的州府的知州知府象走马灯一样的换人。今天支持齐王的知府被杀了,换了支持燕王的上台,明天支持燕王新任知府又被杀了,换成支持赵王的人上台。
  无数忠臣良将、野心家、投机分子和赌徒纷纷登场,参加到六王夺嫡的大戏中,演出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
  大夏的天下一夜间陷入全面战乱之中,大夏呈现出四分五裂的败落之象。
  晋国的君臣似乎看到了北伐中原,一统天下的千载难逢的良机。一时间朝廷中主战派主和派吵得不可开交。叶雪英离开京城,去寻自己的四个丫环。
  到了阴山脚下,铺开神识一找,四个丫环正在驿站守着两辆大马车。杜鹃记着小姐的喜好,又从侯府套了四匹大白马。
  叶雪英一笑,带着小龙女和白娘子突然出现在她们面前。
  “小姐!”她们惊喜的叫了起来。
  “嗯!”叶雪英看看天色已晚,说:“你们休息吧,明天我们出发去大草原!”
  四个丫环没见到小姐时都有点紧张不安,现在安心的睡去了,
  数百里大阴山横在赤勒人和大夏之间,每一个山谷都修建了关城,每一个关城都有无数血战的历史。
  深夜,叶雪英御着无影剑在山间各个关城盘旋了一阵,找到了一个副本:阳关血战。
  叶雪英第一次遇上这种历史战争类的副本,立即好奇的进去了。
  进到里面,赤勒人十多万人正在猛攻阳关。阳关只有一千士卒。
  幸好山道狭窄,山势险峻,敌人人虽多却铺展不开,一次冲到关前的不过几十人。
  这是历史上著名的一次战役。这一千阳关守兵,生生挡了敌人三天,杀死了数以万计的敌兵。
  “叮,请选择:赤勒人或周人!”
  这是要叶雪英选择加入哪一边。
  叶雪英果断选择了周人一边,因为赤勒人多,刷起来经验多啊!周人才一千,完全不够杀啊。
  选择了周人后,她试着飞到了关城上,果然周军士卒都不打她。
  叶雪英懒洋洋看看五百年前的赤勒人,同样肮脏的羊皮衣服,同样杂乱的大胡子,同样的狂野的呼喊。五百年前的赤勒人和现在的赤勒人一样讨厌。
  五百年都木有任何进步的民族木有资格活下去啊!
  一边吐糟,她一道剑雨就发出去了。
  剑雨刷了一次,赤勒人就无声无息死了大半。活着的赤勒人全都莫名其妙,还没弄懂发生了什么事。
  第二道剑雨刷了下来,剩下的赤勒人也全死了。只留下十万多匹马在因主人的死去,长声悲鸣。
  周军士卒惊骇地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
  “叮,战争结束,周军获胜,现在结算经验奖励!”
  叶雪英兴趣缺缺的扫了眼近二十万的经验,心说:太木意思了,这样刷怪一点乐趣都木有。比一百级大号跑回新人村杀鸡还木有乐趣。
  只是闲着也是闲着,副本寻找不易,二十万经验等于白捡,下次遇上了,再木意思,她也还是会刷的。
  不刷白不刷啊,总不能半夜白辛苦一场。
  叶雪英又在山间转了一圈,心里大致有了两个推断。一个地方可能只会有一个历史副本,不然光阴山起码得有上百个副本,这里可几乎是年年要打仗。数千年下来,这里发生的战斗数都数不清。
  另一个推断是,必须自己对这里的事有了解,如果什么都不知道或许就遇不到副本。只有知道相关的历史或者神话传说,副本才会被触发。
  她第一次到处玩的时候,就许久没遇到过副本。而当知道了济州有海盗后,就触发任务,遇上了副本。
  她曾游历大江和晋国各地,那些地方历史上也是发生过许多战争的,特别上大江之上。然后她走了上千里水路,一个副本也木遇上。
  因为那时,她对大江上的历史和传说全不知道。然而,现在进过一次后,叶雪英又感觉没意思。她一剑下去就杀完了,太轻松了。轻松到无聊了。经验又少,不值得她到处去寻找。
  第二天早上,叶雪英带着众丫环,青车白马出了关,奔驰在茫茫大草原上。
  此时,叶大夫人才发现女儿又不见了。她身边的六个丫环也全不见了。
  叶大夫人暴怒有木有?她去跟车将军抱怨,却发现夫君是知情的,还一脸很愧疚的样子。她生出了疑心,逼问车将军到底把她女儿弄哪去了。


第114章 杀官造反

  叶文英惊讶的说:“雪儿真的做到了,还这么快!”
  叶老侯爷兴奋地说:“雪儿是天生的杀手,绝世的刺客!”
  “她果然没有杀不了的人!”叶权英感叹的说。说着他深深的盯着侯爷。
  侯爷有点不安了,笑道:“看我干吗?我是她祖父!难道她还会杀我不成?”
  叶家父子一副这可不是我说的,而是你说的表情。
  叶文英咂吧下嘴,说:“反正,她杀谁也不会杀我和娘。”
  叶将军、叶权英和叶武英无语的瞪了车文英一眼。
  “雪儿不会向家人出手的,以她的武功,要杀我们,我们早死了。”叶武英说。
  侯爷舒心的点头,说:“雪儿对家人还是很看重的。”
  侯爷心知肚明,为什么雪英会不计报酬的帮他?还不是因为侯府未来是她父亲和哥哥的?只要自己站在叶将军一边,不管他做什么,要杀谁?孙女都只会帮忙,而不会杀他。
  要是反过来?侯爷心里一寒,想到雪英在侯府来去自如神出鬼没的身影,不能不怕。皇宫戒备多森严,高手多得是,可是大白天,还限定了时间,说杀皇帝就杀皇帝,一点都不打折的。皇上还真就死在那个时间了,死得不明不白啊。
  现在天下人还以为二皇子杀父呢!这样的绝世刺客是自家人,真是件值得庆幸的事,不然,侯爷晚上绝对睡不着的。可惜孙女现在不愿干了,不然,夺取天下易如反掌啊!
  皇帝死了,叶大夫人更睡不着了,因为女儿音讯全无。
  叶将军安慰她:“世人都说是二皇子杀了皇上,没人知道是女儿杀的,她没被人看到,她一定是安全的,现在正在外面玩呢!”
  叶大夫人知道夫君说得有道理,可就是不放心。
  直到几天后,阴山的守兵传来消息:大小姐出关了!
  叶大夫人刚放心女儿没事,又气得跳了起来。赤勒人那边多危险,女儿居然要跑去那玩!去哪玩不好?呃,现在哪都不好!整个大夏到处兵荒马乱,反而是赤勒人那边只有些小股马匪。
  叶大夫人无奈的接受了女儿又偷跑出去玩了的事实。
  八月二十,凉州总督府。
  是夜,明月朗照。
  总督邓远超正与亲信聚会,京城形势突变,让所有人措手不及。
  皇上突然被杀,齐王登基,紧跟着五王兴兵讨伐齐王。五王说齐王杀父篡位,要为父报仇,讨伐乱党。
  齐王说他发现有人要杀父篡位,他是奉父皇旨意前往宫中救驾,只是迟了一步,凶手已经得逞。父皇临死前传下遗诏,命他即位。
  齐王说杀害父皇的可能是大皇子辽王,也可能是三皇子燕王,当然也可能是其他的三位皇子。他下旨命令五个成年兄弟回京侯审。
  那五个皇子哪里肯?但因齐王的说词,五个兄弟间也相互猜疑。
  邓总督不知信谁才好,京城离得太远了,这里消息不通啊!但是,事已至此,他们总要有个立场。是支持现在的皇帝,还是支持哪位王爷?
  或者一直观望,但那样的话,无论结局如何,他们都逃不脱被清洗的下场。
  这种事关生死的大事,邓总督不敢大意,召人来商量。
  总督府里议论纷纷,邓超仔细听着。
  没有人主张观望,都想着赶快入场,好立下从龙大功,从此封侯拜将。
  拥立谁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
  二皇子已登基,拥立他名正言顺,可是二皇子的皇位得来太可疑。现在反对的人多,拥立他不一定成功。
  大皇子占了立长的名义,勇猛善战,曾在北方作战,素来得北方边军武将的喜爱。
  三皇子得了立嫡的名义,素有才干,容易获得朝中文官的认可。
  拥立他们都未尝不可。
  其他三个皇子也不能说就毫无机会。比如说六皇子,他的好处是比较单纯,好控制。拥立他成功的话,几乎可以一手掌控朝政大权,真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四,五皇子庸碌,拥立他们的好处和六皇子相似。
  操作好了,新皇登基后,过个十年二十年,自己谋朝篡位都有可能。但是拥立后面三位皇子均有些难以解决的大问题。一是名义不正,这三位皇子非长非嫡又非贤,哪样都不占,缺乏号召力。二是实力弱,三位小皇子年纪小,经营自己的势力时间短,麾下都没啥军队,缺钱缺人。要扶持起来难度太大。
  比较了各位皇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