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异能小地主-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百六十四章盘点计划,过中秋节

  黄小玲这话一说出口,叶老爷子的脸立刻就沉了下来。
  根旺是整个叶家的命根子,叶老爷子当初主张给儿子叶根娶黄小玲,看中的也就是黄小玲娘家兄弟多,认为这样的人家才能生儿子,才会生出儿子来。
  果然,黄小玲不负众望地生了个叶根旺出来,这个叶家唯一的宝贝儿子自然成了叶老爷子的心头肉,宝贝得不得了。
  可是现在,黄小玲居然说饿死了拉倒这样的话!心疼孙子,认为黄氏这张嘴真的欠扇的叶老爷子终于发脾气了。
  “你这叫什么话?你这当娘的,不心疼孩子倒也算了,这好手好脚的,怎么不自己去做饭?非要等到孩子饿坏了,这才去做?你这当娘的心怎么就这么狠呢?”叶老爷子伸出食指,指着黄氏骂道。
  黄氏头压得低低的,叶老爷子是家里的长辈,又是一家之长,她心里纵是有万般的委屈,也不敢顶撞叶老爷子。
  叶老爷子以为黄氏低着头是在认错,心里的气便有些消散。他是男人,俗话说“男主外,女主内”,他管的一般也都是“外面”的事,对于管理家庭内部并不在行,眼看黄氏不再哭骂了,便倒背着手进了西厢房。
  他前脚刚刚进去,黄氏后脚就又开始了哀哀的哭叫,只是这次,她的声音压得很低。
  “都丧了良心!都盼着我不得好死!我死了你们一大家子就全都安生了!我自己的孩子我自己不知道心疼?我早早就抱着孩子回家来,你们倒好,家里连个人都没有,根旺还是你老叶家的独苗呢!我心狠?我心狠当初生下他来的时候就直接把他掐死算了!我自己再一头撞死,省得你们看着我心烦!”黄小玲泪眼模糊地瞅着叶根哭嚎。
  叶根心软,人又本份木讷,从来都没有应付过这样的场面,自然也就不知道该如何去劝导黄小玲。
  好在黄小玲晚上没吃什么东西,又闹了这么一出,很快就饿得没了力气,再加上天气热,黄小玲的脑门上就出了一层细密的汗。
  “英子,给你二娘做饭去。”叶根扶着黄氏慢慢站起来,伸袖子替她擦了擦额头上的汗。不管她刚才是多么的泼辣,多么的蛮不讲理,叶根觉得她总归是自己的妻子,是自己儿子的娘。就算是有再多的过错,自己也还是要包容她的。
  叶根发了话,英子不敢不听,撅着嘴去了厨房,吴桂芬失神地站在门口发了一会呆,抱着招娣又进屋去了。
  叶红杏叹了口气,这个家她已经看清楚了,除了黄小玲之外,所有人心肠都软,都愿意息事宁人,不愿意招惹,也招架不了黄小玲的刁钻脾气。
  可是,这绝对不是她想要的。她绝对不希望一家人都像被驯服的绵羊,没有一点点的血性,只知道按照别人给规划好的路往前走,最终,走进羊群的杀房。
  她想要的,是全家人团力合作,互相帮扶,和睦亲热,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每天没事的时候还要自己人给自己人找些事来做做。
  叶红杏一直站在院子里,想着属于她自己的心事。直到叶红英端着做好的疙瘩汤从西屋里出来,跟她招呼了一声,叶红杏这才醒过神来。
  夜,已经黑得连院子里大物件的轮廓都看不太真切了。叶红杏和叶红英手拉着手,迈着并不和谐的步子往西厢房里走。
  爷爷已经躺在炕上打起了呼噜,虽然有些声音,但在这个一片漆黑、屋里又没有点灯的屋子里,还是给叶红杏带来了一些安心的感觉。
  “睡。”叶红英悉悉索索地脱了衣裳钻进了被窝,轻声说了一句,然后便没了声响。
  叶红杏也脱了衣裳,躺在被窝里,静静地想着今后的打算。
  首先,黄小玲这种嚣张的气势是一定要遏制住的。再就是叶老爷子,叶红杏想着给他找些事情来做,还有叶根,作为自己的亲生父亲,叶红杏不能,也不愿意再让他给人家地主家里打工了,因为家里有“干不完”的活计。
  呃,就是这样……想着想着,叶红杏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过了几天,叶红杏这边想出来的计划还没有实施,吴花儿那边倒已经有了大动静。
  张花匠带着吴花儿在县城住的这几天时间里,已经带着花儿埋下了一部分秋菊的花籽,并顺利地培育出了一批幼苗。
  张花匠差人送了信过来,问叶红杏打算什么时候去挖花苗,还有她的卖花计划是什么。
  叶红杏没料到这一老一小的动作居然这么快。掐算一下日子,这眼看着中秋就要到了,中秋的时候地里的庄稼也到了收割的时候,再加上过节什么的,叶红杏觉得这是个卖花的好时机。
  当下,叶红杏坐了从县衙门西口街的孙大力的马车,又找上了张花匠家。
  张花匠正手把手地教吴花儿认花,并教导她这些种的花都有哪些特性,看见叶红杏来了,这师徒俩都显得很高兴,连忙就把叶红杏往屋里让。
  叶红杏回头跟孙大力商量好了来接她的时间,这才跟着吴花儿进了屋。
  “张爷爷,我打算着从你这里挖一部分菊花出来,正好咱们县城每年都有赏菊大会,专供那些人雅士们欣赏的。”叶红杏跟张花匠客气了几句,就提到了她这次来的目的。
  虽说张花匠和吴花儿这俩师徒这几天里培育出了几十株花苗,可毕竟是花苗,来不及,也不可能充当县城里每年都会举办的赏菊大会的主角,叶红杏自然要把主意打到张花匠院子里的这些花上。
  “那行,正好我这院子里还有几株相不错的菊花,正好给咱们这花坊打打名气。”张花匠原本也有这样的打算,只不过叶红杏倒抢在他头里把这事说了,他自然是非常高兴的了。
  “杏儿,我和师父新种出来好多小花苗……”吴花儿见这两人一个劲的商量着过几天中秋节赏菊大会的事,一点都没谈到她新种出来的那些花苗,就有些着急。
  “花儿姐,那些花苗我打算另外卖。到时候咱们的摊位就摆得远些,这些小苗就摆在旁边。这些虽然不是菊花,不是这个季节的东西,可这不是还有来年呢吗?这一冬天又不会过不去。”叶红杏笑着说,她也看出了吴花儿在着急,可她就是故意要晾她一晾,好让她能有点耐性。
  “那也行。到时候咱们还可以多起几株别的花,也一并标了价去卖。”张花匠也豁出去了。他早就看出叶红杏和吴花儿这两个孩子心性不错,又看过了吴花儿和叶红杏签过的合约,心里自然有数,知道杏儿不会到时候翻脸不认人,于是就决定自己这边也主动一些,把自己这些年来培育出来的好花都拿出来打响名头。
  “只是这价格嘛……”叶红杏看了张花匠一眼,两人都一齐笑了。
  两人这是想到一处去了。所谓“物以稀为贵”,张花匠的这些花既然都是世间罕有的种,那么这卖价自然就不会太低,因为这次出去摆摊卖花的主要目的是要打响“红杏花坊”的名气,倒不是真的要去卖花,所以叶红杏和张花匠想的都是把价定得极高,一则吸引众人眼球,给参观的人形成一个极端的印象,另一方面则是要让人产生好奇心,让好奇的人们去主动探索“红杏花坊”的奇妙之处。
  可以说,只要这两样做好了,以后叶红杏的红杏花坊一旦开张,立刻就会引来极大的关注度!这里可是县城,喜欢花卉的人雅士可是极多的!
  商量妥当了,叶红杏就还坐了孙大力的马车回去。这一次,她没有直接回叶家村,而是绕道去了趟吴家山。
  因为时近中秋节,叶红杏要去自己的几个作坊里看看,过节了,看看工人们的福利以及工钱有没有及时发放,顺便看看这几个作坊这段时间以来的盈利情况,以便及时做出相应的策略调整。
  姥爷和姥姥早一步得着了信,远远地就站在村口迎着。等到叶红杏的马车一到,大黄带着它的二黄和三黄就都发出欢喜的叫声,围着孙大力的马车又叫又跳了。
  “姥姥,姥爷!”叶红杏下了车,看见两位老人都乐呵呵的模样,红光满面的,身体应该没什么大问题,杏儿的心里也就很欢喜。
  姥爷把赶车的孙大力让进了院子里歇息,顺便让姥姥给人家端来开水喝。叶红杏给了车脚钱,孙大力推辞了一番,也就受了。
  “姥爷,我想去作坊看看,还有养鸡场养猪场。姥爷你陪我一块去。”叶红杏就撒娇。
  “好,好!姥爷陪你一起去!唉,这几天姥爷可是每天都会去转上一趟,那些作坊的人都烦姥爷了。”姥爷见杏儿一见自己面就和自己撒娇,知道这是外孙女和自己亲的表现,就乐得眼睛都眯了起来。
  当下,姥爷陪着叶红杏先去了玩具作坊,二妮娘正在作坊里转悠着看作坊里做活的媳妇闺女们做出来的活计的质量,看见叶红杏来了,立刻就迎了过来。
  “杏儿,今儿怎么来了?你娘来没来?”二妮娘见叶红杏身后还跟着吴老爷子,忙找了个椅子让他坐了,颇为歉意地搓着手说:“这地方窄巴,叔你就随便坐。”
  “没事,我就陪杏儿过来看看。”姥爷说着,也没坐,只是东看看西瞧瞧地在作坊里信步走动了起来。
  这玩具作坊里做活的都是村里的媳妇或是闺女,因为性别的缘故,姥爷平素里很少来这里转悠,不过他也知道这玩具作坊是个很赚钱的行业,心里一直好奇着,此时得便,就在这作坊里参观了起来。
  “婶儿,咱们过中秋的福利钱,还有人们的工钱都准备好了吗?”叶红杏说着就接过了二妮娘递过来的帐本。
  帐本上写着这段时间以来,玩具作坊的各种出入帐目,还有出门在外,四处奔波的业务员们的业绩。
  “这几个月是农闲时候,三宝弄着皮影戏着实转悠了几十个村子,咱们的玩具卖的倒也都不错。只是有人跟咱们反映,说咱们这玩具也该进些新花样了。”二妮娘说着,瞅了瞅身后那堆积成山的玩具。
  叶红杏一进作坊就看见了,如今的作坊生产的还是《功夫熊猫》里的人物形象,虽说作坊在不断地改进着生产工艺,生产出来的人物形象也越来越好看,工人们的手艺也越来越精湛,可这产若是再不改进的话,估计叶家镇附近的销售额度将会遭遇一次滑铁卢。
  “咱们下一步就制造一些神仙**好了。”叶红杏想了想,便说。
  “神仙?**?”二妮娘一瞬间有些愣神。
  “是的,咱们可以绣一些孙猴子啊,猪八戒啊,沙和尚之类的,还有别的妖魔鬼怪什么的。”叶红杏看二妮娘的模样,就知道她误会了自己的意思。
  说起来,这个时代的人们对于“鬼神”之说还是相当的敬畏的,人们讲究的是要敬重鬼神,尤其是天上的神仙,“举头三尺有神灵”,若是对神灵不敬,那老天爷可是会降下罪责来惩罚自己的。
  “孙猴子啊,我还以为是要我们做什么呢!不过杏儿啊,咱们这作坊要是只做些孙猴子、猪八戒什么的,这不就跟集市上卖面具,卖小玩艺的掺和混了吗?”二妮娘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是的,要是只做西游记里的人物形象**,依着玩具作坊里人们的手艺,这自然不是问题,但问题是,这样生产出来的玩具真的可以卖得出去吗?二妮娘心里本能的认为,她这玩具作坊必须要弄出一些新花样来,必须是头一份的,别人从来没做过的东西才好。
  “婶儿,这个就要看三宝的杜撰能力了。他不是学皮影戏的吗?让他给咱们编些别的神仙故事就行了。”叶红杏笑着说。
  王三宝以前就很喜欢听二妮和叶红杏讲一些神仙鬼怪的故事,后来二妮不愿意讲了,三宝就自己编着玩,有时候在上学放学的路上,他就能即兴编上一段神仙和妖魔鬼怪的故事出来,并且其中有打斗,有感情,很是精彩。
  正是知晓王三宝有编故事的能力,所以叶红杏才会想着借且三宝的皮影戏功底,再加上讲故事的能力,给她这玩具作坊注入新鲜的血液和活力。
  “那就让他试试好了。”二妮娘其实心里也没底,不过就算是没底,既然杏儿提出来了,她就得尝试一下。就算是失败了,她也算是问心无愧了。
  “他可以到叶家村找我商量,如果他拿不准的话。”叶红杏笑着说。
  从玩具作坊里出来,叶红杏就和姥爷一起直奔了村西边的养鸡场和养猪场。
  因为圈养的母鸡到了夏天天热的时候就不怎么爱下蛋,叶红杏就估摸着养鸡场里的利润可能不会太好。可是当她从大强手里接过养鸡场这最近一个月的帐本的时候,看着上面大大的红字,叶红杏的心情还是瞬间变得舒畅无比。
  “你们是怎么办到的?这七八百只母鸡每天都能下五百来只蛋?”叶红杏惊讶无比。养鸡场里的母鸡们下蛋勤快,这里面能获得的利润就自然而然地高了。
  “我们每天都会给屋里泼凉水,这夏天山里天气比外边要凉快一些,再加上我们经常给鸡们喂些绿色食,伺候它们好了,它们下蛋自然就勤快了。”大强笑呵呵地说。所谓的绿色食,这个词他还是从叶红杏的嘴里听说来的,指的是地里长的青菜或是菜青虫之类的东西。大强自己是个孩子,就动用他和村里孩子们的关系,花了极少的铜钱,从孩子们手里买来了许许多多的菜青虫或是新鲜的青菜,把养鸡场里的母鸡们都养得极胖,这下的蛋自然也就多了起来。
  养鸡场里下的蛋多了,大强还想方设法地从村里雇了人到叶家镇以外的地方去销售鸡蛋。叶红杏听说了,她这养鸡场里的鸡蛋最远都销到了石家庄和保定。
  “中秋节给大家伙加钱!就说我说的。”叶红杏很爽快地下了命令。
  姥爷在一旁也乐呵呵地,却一直都没说什么。养鸡场里的这些措施他也有参与,并且也出过主意,如今养鸡场里弄得如此红火,老人家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从养鸡场里出来,叶红杏转身就进了相邻的养猪场。大冲和大忠也都在。
  相比起养鸡场里的红火,养猪场里就显得冷清了许多。倒不是这里的出产不如意,只不过养猪是个慢活计,着不得急。
  叶红杏询问了几句,知道养猪场里如今也正在有条有理地进行着,这心也就放下了。
  从山上下来,叶红杏直接回了村子,姥姥已经做好了饭,等着爷孙俩回来。“姥爷,我呆会就要回叶家村,我们家的鱼塘里的鱼正好趁着过节时候上市。”叶红杏说。

☆、第一百六十五章黄家有丧,兄弟上门

  “哦,那也得吃了饭再走。”姥姥接过了话头,笑着将一个腌鸡蛋递到了叶红杏手里:“尝尝,腌了半个多月了,昨天煮了俩,蛋黄都出油了。”
  鸡蛋刚刚从锅里捞出来,是从腌咸鸡蛋的小罐子里拿出来,又用清水洗净了之后放进大铁锅里,和稀饭一起煮熟的。姥姥递给叶红杏的时候,腌鸡蛋已经再次用清水洗过,表面上已经不太烫了。
  叶红杏将鸡蛋拿在手里,在桌子角上轻轻磕了磕,把鸡蛋皮剥了,扔进碗里,拿了个小铁勺舀着吃。
  因为是腌过的鸡蛋,有些咸,叶红杏是就着掺了玉米面和面粉,又混了苜蓿尖儿的饼子吃的。
  姥姥蒸的饼子很好吃,有玉米的粗粮口感,也有苜蓿尖儿的清香,咬一口饼子,就着嫩嫩的咸鸡蛋再轻咬上一小口,然后低下头来喝上一口黄黄香香的小米饭,这感觉怎一个爽字了得!
  因为心里存着事,再加上今天已经是八月初十了,距离中秋节也只有几天的时间了,而这几天又是村里百姓们串亲访友的高峰期,自然而然的,买办礼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叶红杏打算着早些回去,将鱼塘里已经长得差不多的鱼捞一些出来变换成钱。
  她手里的银子已经越来越少了,虽说姥爷这边的作坊愈发地兴旺起来,可她心里早有打算,这边的几个作坊当初就是领了姥爷的名,以后这边赚了钱自然是用来给两位老人养老用的,对于二老的养育之恩,叶红杏一辈子也忘不掉。
  吃过了饭,叶红杏就让姥爷套上了车,送自己回叶家村。
  到了村里,叶老爷子正好在家,就拉着姥爷闲聊了一会,叶红杏则跑着去鱼塘看鱼去了。
  鱼塘里的鱼长的并不算很大,但基本上也可以打捞了。
  叶海、义叔、凡叔都在,经过上次叶红杏跟他们翻脸之后,这三个人倒也着实老实了一阵子,叶红杏过来的时候他们三个正在鱼塘边巡逻。看见叶红杏过来查看鱼塘了,距离最近的叶海就朝另外两人挥了挥手,自己往叶红杏这边过来说话。
  “海叔,我想在这几天打些鱼上来卖,就是不知道咱们的鱼够不够大。”叶红杏把来意说了,就瞅着叶海,看他的意见。
  “咱们的鱼才放下去没两个月,鱼不算太大,现在打上来可惜了。”叶海沉吟了一下,就实话实说了。
  “那就只好过年的时候才能打了。”叶红杏也觉得现在打起鱼来有些可惜,这鱼塘里的鱼都是些半大鱼,接下来的几个月正是鱼儿飞快长膘长斤秤的时候,现在就打捞起来,可不就可惜了吗?
  “鱼不能打,杏儿,咱们还可以弄些别的东西出来卖啊!”叶海忽然就朝叶红杏挤了挤眼。
  “别的东西?”叶红杏又扭头看了看略显混浊的塘水,这塘水距离那条从山里流出来的小河有段距离,而且她清楚地记得当初放鱼苗入水的时候都有哪些种,所以对于叶海突然说出来的话,她就有些好奇。
  “杏儿,这还是那天你训了我们三个之后发现的。”叶海就瞥了远处仍在巡逻的叶义和叶凡一眼,压低了声音说:“我们在鱼塘里发现了泥鳅,想来是当时引河水过来的时候混进来的。”
  叶红杏释然,泥鳅这种东西生命力极强,在河里河边的泥里很容易就能找到。在这个极少有污染的古代,生命力极为旺盛的泥鳅在繁殖能力惊人的情况下,数量也就极为可观。如今顺着连通河道和鱼塘的通道混进鱼塘,再加上这新挖的鱼塘里基本上不会有人来挖泥鳅,这些泥鳅们没了天敌,又有人类投放的鱼饲料为食,自然就繁殖疯了。
  “多不多?”叶红杏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多问了几句。
  “泥鳅挺多的,保险估计比咱们的鱼数量只少有限,这玩艺儿长得快,能吃,也不挑大小,小的更好吃。咱们要把泥鳅都挖出来卖,估计能卖不老少钱。”叶海提到钱的时候,两只眼睛都在放光。
  因为这条从西山流过来的小河中途经过了许多村子,河里物产又丰富,因为泥鳅作为一种常见的水产物,经常可以在各村镇的集市上面见到,附近的人们也都习惯了吃泥鳅这种营养丰富的生物。
  “集市上卖五钱一斤,咱们这鱼塘里又不是专门养泥鳅的,就卖贱点,咱们卖三钱一斤,到时候我估摸着也能卖个五六百斤。”叶海这还只是粗略地估计,事实上最初鱼苗投放之后,叶红杏还曾经让人们把鱼塘扩大过,如今的鱼塘光是面积就有大概一亩有余的样子,五六百斤泥鳅还是往小里说的数目。
  “行,那咱们怎么挖?”另一个问题又摆在了眼前。泥鳅并不是塘里养的鱼那样直接用网捕捞就行了,这种东西它喜欢钻泥,一有什么风吹草动的,它们保准会钻进又软又稀烂的塘底泥中,要想顺顺当当地把它们挖出来,那可得想个巧妙的法子。
  “要不,咱们就让村里的孩子们来挖好了。”叶红杏到底是脑子快。
  “不卖钱了?”叶海不知道叶红杏打的是什么主意。
  “卖,当然卖钱!”叶红杏笑得很神秘。
  “那你是打算……”叶海的脑子转的慢,可看叶红杏笑得诡异,他就隐约猜到叶红杏是有了什么点子。
  “咱们可以撒出风去,就说咱们鱼塘里有泥鳅,让村里的孩子们帮着来挖,每挖半天的,可以获得五条泥鳅或是一钱作为奖励,我想,那些大小孩子们应该很乐意效劳的。”叶红杏笑得很奸滑,事实上她打的就是这些近乎于免费劳动力的孩子们的主意,与其花大价钱雇村里的大人们来挖泥鳅,倒不如让村子里整天疯跑玩闹的孩子们来干这种“有趣的活计”更适合,孩子们平时没有什么赚钱的门道,如今叶红杏许下了半天就能赚到一钱这样的话,想必那些每天没什么事可做的孩子们应该很乐意来做的。
  或许,一些十七八岁的大小伙子也很乐意来这里赚铜钱。
  叶海也觉得这是个很不错的主意,当下就把叶义和叶凡都叫了过来,几个人商量了一番,叶凡和叶义的脸上就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杏儿,就是这样。我们仨原本还头疼怎样才能从这鱼塘里弄些钱来过节的,现在咱们可以让人把泥鳅给挖了,一来鱼塘里的鱼饲料不会喂了那些泥鳅,二来咱们也可以吃些好吃的了。”叶海他们几个平素在窝棚里闲得无聊的时候,就会挽了裤管下到鱼塘里去摸些能吃的东西上来,或烤或煎,总之,他们三个在这鱼塘边上活得极是滋润。
  “那咱们就先说定了,呆会我回村里就把这话放下,你们三个留下一个,剩下的跟我回村里,准备一些盛泥鳅的家伙什。”叶红杏就说。
  当下叶海和叶凡答应和叶红杏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