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绣农女忙种田-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门帘子来了,许老爷子捋着长须从侧室出来。海棠慌忙站起,元青紧跟她身后,两人一起迎上去。
“爷爷,人怎样了?”也许是知道海棠心焦,元青抢在海棠之前开口询问。
“醒过来了。我开个药方,你给他熬药去。”老爷子笑呵呵的道。
“好嘞”元青欢快答了,跟着过去给许老爷子伺候笔墨。
海棠松了一大口气,赶紧朝老人家行了个礼,客客气气的让了道。
这一日药堂的人并不多,而侧室里都是男人,海棠并不方便进去探望,她只好乖乖坐在一旁的凳子上枯等。半盏茶工夫过去,柱子终于出来了,海棠忙起身。
柱子过来道:“海棠,你还得在这稍等会儿。我这就去帮王叔给家里送个信,让他家人来接他回去。”
海棠还能说什么,虽然心急如焚,遇到这人命关天的大事,她也只能收了心思,压下急火,耐心等候。
第52章:生计
一个时辰后,驴车终于走上通往清水村的黄土路。
海棠三五句就从柱子嘴里掏出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这倒霉男人叫王富贵,昨日亲戚家中的一位老长辈过世,他一人过来祭拜,半夜归家路上就被人敲昏了。
幸好,遇到了他们俩,不然这王富贵还不知能不能保着性命。
“柱子哥,想不到你还是个做好事不留名的啊。”海棠感叹。
这王富贵一家老小要厚礼谢柱子,这小子居然还是个高风亮节的,拉着海棠就跑了,还生怕人家追上来。鞭子甩的贼响。
“小丫头,有你这么笑话哥哥的吗?”柱子眯着眼睛,嘴角微抿,似笑非笑道。他一把扔了鞭子,蜷起手作势要来给海棠一个暴栗尝尝。
“哎呦,我可不敢”海棠紧抱了头,大声叫唤。
柱子嘴角含笑瞥了她一眼,这才又捡起鞭子。他原本只是装装样子吓唬海棠,真见了她的胆小样,自然是千百个不舍得。
“柱子哥,你说那些看热闹的怎的没有好心人呢?”
“他们没有驴车”
“啊?”
“啊什么啊?真笨,没车怎么送人去看大夫?”
“你才笨,没车也能背人去。”
两人一路打着嘴仗,赶着车往家飞奔而去。
日头已经挂在头顶,张二娘等肉下锅等的心焦,一直站在院外往黄土路上张望。
好不容易把两人盼回来后又是好一番唠叨,海棠由着她娘发泄,也不回嘴。看张二娘叨叨的差不多了,海棠这才装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拉着她娘的衣摆摇晃。张二娘最吃这一套,无奈笑着,恨恨的拍了她一巴掌,才解气了事。
回来之后也没空停歇,活计还有许多,海棠赶紧去老李头家院子里翻晒核桃栗子。还等两日,这一批干货也会晒好,刚好房子修好,也正好再进山一次。
驴车进院后,桩子就牵着毛驴去南头地里吃草了,可怜这驴子今儿个也是遭罪不少,柱子平日里把这驴子爱惜的紧,还是头一回抽它鞭子。
吃饭前,桩子牵着吃饱的毛驴回家,再次跟海棠提到这毛驴舔石壁的新奇事儿。海棠上了心思,琢磨着等这两天忙过后就去看看情况去。
饭菜上桌,依旧丰盛,虽然出了些小差池,但总算没有误事,到点开饭。
几天时间眨眼过去,海棠家的房子已经修好,只是门窗还没装上,看着空洞洞的不太好看。张二娘委托刘家庄的人来量好尺寸,定了门窗,过几日就能送过来。好马配好鞍,她一狠心,又定了一套桌椅柜子,新屋子不添些家伙什,看着空荡荡的,实在不好看。
这么些年,她家还是头一家盖新房,又是盖的新样式,自然惹得村里人好奇不已。等到房子完工,村里时不时会有人来她家参观,看过之后总要多番夸赞一番,把张二娘乐的飞上了天,天天笑的脸上开花,人看着年轻了好几岁。
只是这一天晚上,张二娘在查看了钱罐子后,这眉飞色舞的脸又耷拉下来。
海棠这才觉着自己熟悉的娘又回来了。
张二娘苦哈哈道:“这盖房子真是要老命,连工钱饭钱带家什,这十五两银子就花了个干干静静,现在家里只剩下不到五两银子了。”
还没捂热的钱袋子就瘪了,这当然让她肉痛。
“他娘,我看你这是不知足。往后大花销都没了,剩下的银子也够咱们过好几年,比以前强多了,你还有啥好抱怨的?”大山低头编制着手里的竹条背篓,眼睛都没瞅张二娘一眼。
“就是呢,娘,钱没了可以再赚,房子可比钱管用。”海棠附和她爹一句。
“怕了你们爷俩,说话都一个调调。”张二娘嗔道,她神色终于好转了些,也许真听进去了二人的劝慰话。
“照你这么一说,倒还真是。你的腿也快好了,还修养两个月就该无事。这房子也起来了,以后桩子成亲也不用起新房。以后咱们真有好日子过了。”张二娘自言自语,又重复了一遍,说这番话时,她似乎开了窍,越叨咕越高兴,脸上的颓废尽散,有了欣喜之色。
海棠摇摇头,笑着回屋。
一晃又是几日过去,气温已经越来越低。
几人前几日又进山一趟,拉了最后一车干果回家,今年是不打算再进山了。
前头院子里晒满了干果,四合院背阴处也搭起架子,挂着腌了没几天的腊肠。
自从房子盖好后,炒干果的事情就落在了张二娘头上,大山帮着看火,海棠是彻底解放了。
闲着无事她开始学习做女红,头一件便是纳鞋底。这算是最简单粗鄙的女红了,清水村的女人,人人都能做。穷家小户,过日子都是一个钱要掰成两半用的,怎会舍得花冤枉钱在这些衣衫鞋袜上呢?
张二娘教她要领,海棠也不是那般蠢笨之人,在他娘的指点之下,也学的有模有样。
一晃又是五天过去,张二娘跟着柱子一起又往镇上送了一趟干果,得了二两多钱银子,而就在这一天晚上,清水村终于迎来了头场大雪。
早上站完桩,海棠又坐着休息了一盏茶工夫,这才出屋。雪一早就停了,放眼望去,四野已是白茫茫一片,哪里还分得清楚哪里是哪里。
这下要糟,兔子窝和鸡笼都还在屋外呢!海棠慌忙朝前院跑去。
趟着雪,三两步到了鸡舍前,眼前的一幕让人安心。
鸡笼和兔子窝棚上面都搭起大木板子,拿大石块压着。窝棚里又放了厚实的干草,看着就暖和。几只兔子正悠闲啃萝卜,大冷天的鸡子们也出来刨雪了。海棠心里悬着的石头这才落地,不用说,这肯定是她娘昨夜冒着风雪做的。
院子里的积雪没过了半截小腿,雪沫子直往海棠的鞋缝里钻。她连着打了两个喷嚏,身子也止不住的哆嗦。
还真是冷啊!这北方的冬天就是遭罪。
海棠缩紧身子,赶紧三两步跑到屋檐下跺脚。
堂屋里张二娘笑道:“大清早的你跑院里去干啥呢,不是找冻吗?仔细你的脚,再冻穿了我可不管。”
海棠以往每年冬天都会冻穿脚后跟,那滋味是疼痒难忍,无论如何她今年是不想再受这等折磨了。
“哪能呢,以往是棉袄不暖和,今年我哪里也不去,就在家里,看还能冻得了我不。”海棠笑着回道。
今年的新棉袄早已经上身,虽然很暖和,却也架不住室外冰天冻地的寒气。
张二娘拿了热水给她洗漱。边盛水边庆幸,“幸亏前几日天气好,把那一院子干果都晒透了,收了仓咱们这心里也踏实了,不然来这一场雪,这功夫可都白费。”
“怎的不是啊。”大山跟着感叹一句。他坐在堂屋中依旧编着竹筐,薄薄的竹篾片在他手上上下飞舞,煞是好看。
海棠跟着点头,眼下的日子跟以前比,那是在天上了。
趁着前两天空闲工夫,几人把家里的粮食和干果都收进了仓房,前面三间屋子一下子就宽敞了许多,看着也像样了。
后面四合院里的门窗早已经装好了,衣柜也摆放齐整。
海棠亲自布置了自己的小房间,虽然只是简单的一床一桌一柜,可比起清水村里的女孩子们来说,她这待遇也是头一份,她是知足了。只是张二娘还嫌弃屋子里不够干燥,觉着再多放一个月住进去才好,海棠也就随了她娘。
第53章:谋算
天冷早饭也吃的晚,等到桩子也起来后,一家人才开饭。
炖的热乎乎的萝卜肉汤,黄灿灿的窝窝头,再搭上脆生生的腌萝卜丁,这一顿早饭吃的海棠热乎乎的。
吃饱喝足放下碗,海棠有些焦虑,天天照这样光吃不干活,这肉是要长个几十斤了,得给自己寻着什么事情才好啊。
吃完饭收拾好,张二娘又准备烧锅炒干果,大山也歇了编竹筐的活,过来帮张二娘打下手。
大山的中药已经停了,和以前相比,他这腿脚看着利索很多了,只是还有些使不上劲。大夫说只需要静养就可以,海棠依旧坚持每日里给他艾灸艾灸,能有这样的效果,海棠是再满意不过。
现在大人有事忙,她和桩子倒成了闲人了。家里的鞋底子已经纳好了好多双,就等着张二娘做鞋面。她不想再动针线了。
海棠见实在没她什么事,便拿了家里的铁锹给院子里除雪,桩子也在一旁帮忙。
一早上工夫过去,院子里清扫出一条羊肠小道。
海棠打开篱笆门,朝村里张望。
四野安静的有些过分,家家户户柴门紧闭,放眼过去,到处都是白皑皑一片,除了冷冰冰的枯树,再不见半个人影。海棠有些扫兴,古代的农村就是这样过日子的吧
足不出户,又不能赚钱的日子实在是难捱啊。
未时家里又开了饭,继续大肉汤喝着,排骨啃着,海棠又放开肚皮猛吃一顿。
吃饱喝足后桩子跑隔壁找柱子玩去了,海棠干脆进了西屋躺睡觉。
西屋门窗紧闭,却还是挡不住钻进房内的雪光,亮堂堂的晃人眼睛。海棠翻来覆去打了好几个滚,实在是睡不着,她恼怒的一掀被子,坐起身。
今日这到底是怎么了?好不容易能够歇下来了,怎么反而浑身不自在了呢?
难道自己就是个苦哈哈的命,就过不得好日子了?
不知道为何,她心里老有一种不踏实的感觉,总觉得这日子太不真实,一旦松懈下来,她怕这舒坦日子就跑没影了,还会回到过去那顿顿咸菜窝头的日子里去。
海棠起身掏出床底下的一个陶罐,这是她放私房钱的地方,除了她,谁都不知道。
罐子里藏着个黑布袋子,她一把掏出来,再重新坐回。
袋里的银钱哗啦一下全倒在粗布被面上,只有在数钱的时候,她这心里才会实实在在的踏实。
“一,二,三”海棠聚精会神,小心数着一个个铜板子。
数完她长叹一口气,碎银子只有三两多些,铜钱倒是还有一百多个,这些钱是这段时日以来她存下来的。
往后这家里的进项只能靠干果生意了,可是这干果生意也就只能这几个月可干了。
以后该靠什么赚钱?
她不是心大的人,做不到随遇而安,喜欢的是未雨绸缪,打有准备的仗。这几日隐隐的心焦也是因为对未来缺乏安全感。
想赚钱仅仅只靠家里的那几亩薄田?那田里的收成也就只够勉强饱肚子了。
前段时间她还琢磨过把何首乌多卖些后拿钱买些地,自家人种不过来还能租出去,怎么说也能赚个租子钱不是。可是人算不如天算,何首乌被别人掘了,这买地钱现在是连影子都没了。
这时候的地虽然贫瘠,可是价钱却是不低,一亩地也得五两银子,这还只是一般的地,好些的得七两银子一亩。
海棠收了心思,没影的事情想来无用。
大青山那里的山药海棠没有再挖来吃了,都留着做种,明年说不得可以租块沙地种种。海棠记得自家屋子后头有块沙地,空了好长时间,长的野草都到腰高了。明儿个跟张二娘说说这事,让她给村长提前招呼一声去。
屋子旁边还有块空地,明年也能开辟出来,种些青菜瓜果。这地本来是海棠爷爷的,大山兄弟分家前,海棠爷爷就给了村里点钱,把这一块都划给了他们兄弟两当宅基地。只是到现在大河也没能耐把新房子盖上,还跟着老人家们住着十多年的老祖屋,因此剩下的半块地到现在都空着呢。
除了种地,明年该多往山里跑几趟,这山里的蘑菇多的很,也该捡些出来晒干了,自己吃或者卖也是一笔收益。
海棠琢磨来琢磨去,这些小油水都不是什么长久生意,目前也还都不能上手操作。
哎,该如何是好?她又躺了下去,仔细思量。
自己是能写会算,难不成进城去当个女账房先生?
不行不行,如果这样,这清水村就该把她当妖怪给烧了的。一天没进过学堂的女娃娃还能写会算,鬼都不信啊。
难不成当个厨娘?可是自己做饭的手艺,自己清楚,真没有出挑到哪里去。就算好吃,那也是因为用了些不为人知的调料而已。
只调料是独一份!
猛然想到这一茬,她脑子里灵光一现,来了主意。
前几日远松真的让媳妇上门讨教这炖肉的法子,海棠娘自然是细心教了她,还送了她几把花椒。
说不得这厨娘的活计自己还是可以干干的。
抛头露面的事情不适合她一个小女娃,家里的事情一大堆,张二娘也离不开身。如果能够在家做好后,给镇上的饭馆送去寄卖,也是个不错的生财之道。何况前世菜市摊子上不也常有这样的卤肉卤菜等风味独特的熟食吗?生意也火爆的很。
这卤料用的几位中药材,就算被别人知道了也关系不大,用量不对做出来的不好吃。就算用料一样了,火候不一样做出来的口感还不一样呢,根本不用担心被仿了去。
海棠越想越觉得可行,越想也越来劲,哪里还能睡下去。她飞一般冲出西屋,找张二娘商量去。
等海棠噼里啪啦把想法一股脑全倒出来后,她爹娘才反应过来,这回大山倒是先开口赞成。四合院里起好的新灶正好可以派上用场,也不耽误炒干果。而卤肉做法简单省事,又不是力气活,比起炒干果轻松许多。
张二娘自然不多废话,只要能来钱的活就是苦点累些她都是乐意干的。这事就这么定了下来,只等雪歇之后再进城去买药材和肉去。
反正无事,这下午看来是再睡不着了,海棠干脆算了算细账。
这头才三文钱一斤,而大肠,肝等更便宜,况且肉卤熟后也不会缩水。调味用的中药材以及盐醋等花的更少了,每斤肉的调料花费就算一文好了,柴火大山里砍的不花钱。
这么算来这一斤卤肉成本也不到五文钱,只要好吃,卖到十五文一斤给饭馆完全没有问题。这也刚好只是普通一斤生肉的钱,这赚头还真是不小。
第54章:进城
黄羊镇上大的饭馆总数不多,但门脸大些的也有好几家,如果每家每天能卖出去十斤,这一天下来,收入还是很不错的。
海棠算盘打的震天响,算完后才惊讶发现这利润可观。
她越琢磨越兴奋,小心肝跟装了个弹簧似的,扑通扑通将要跳出来。她恨不得现在就进城去。
可是这老天仿佛是跟她作对似的,又连着下了三日的雪。还一次比一次大。好不容易出了太阳,张二娘却说路还不能走,得等到上冻了才行。
一晃又是两日过去,海棠等的心焦不已。
这一日一家人吃了早饭,张二娘终于开了金口,说可以出行了,择日不如撞日,今日就一家人都去镇上,除了买猪肉,年货也提前买回来。
听了这话,桩子兴奋的嗷嗷叫,绕着院子疯跑。
海棠更是高兴,心里琢磨许久的法子早已成熟,就差这临门一脚,今日出门,说不准明日就能卖货,怎不让她兴奋?
张二娘去柱子家借了驴车,先抱了些松软的干草出来铺在板车上,拿旧布单子盖好。又进屋抱了一床旧被子,铺上去给大山备用。
大山的腿已经没有大事,但是还不能多走动,大雪天坐驴车,伤腿盖着被子也安心些。
干果也有好些天没送了,张二娘又装了四大布袋板栗和核桃,和海棠一起抬到驴车上去。
一切准备就绪,驴车终于在雪地里咯吱咯吱滚动起来,总算是出发了。
太阳很大,晒在人身上,暖和和的舒服。
雪已经上冻,驴车走上去还算顺当。好长时间没有出门,今日去镇上的村人不少,这一上正路,就遇到好几个熟人,大山靠坐在驴车上,笑着跟他们一一打着招呼。
海棠挨着张二娘赶车,心里的雀跃藏不住。桩子是藏都不藏了,在前头疯跑开路,摔了好几回也不当回事,爬起来继续跑。张二娘笑骂几回,见他不听,也就由着他去了。
一家人难得都这样的欢喜。
一路顺当的到了镇上,今日还不到赶集的时候,却比以往每个市集日都要热闹,这十来天下雪日子是把大家给憋着了。
主路上挤满了行人和商贩,驴车过不去,张二娘让桩子上了车,把毛驴往偏街上赶去。
人群里叫卖声很大,走上偏街老远了,还能听到耍把戏的喝彩声,糖葫芦的叫卖声桩子把脖子都快扭歪了,还舍不得转回头。
海棠笑着敲了下他脑袋道:“瞧你这没出息的样,姐姐有钱,等会儿看上什么了,跟姐姐说,我给你买。”
“姐,你说真的?”桩子唰一下别过头来,眼睛睁得贼大。
“哟,姐姐还骗你这小毛头?”海棠正色说道。
这桩子实在是太容易满足了,傻乎乎的可爱的紧。
“姐,姐,我就知道你最好啦我要吃糖葫芦,一根不够,要吃两根,还要吃黄记的大肉包子,还要杂货铺里的花生吃,还要”柱子高举手臂欢呼,阳光下他满脸通红,眉飞色舞。
“去去去,臭小子光知道吃,吃了也没见你长半两肉”张二娘笑骂一句。偏街人少,驴车走起来不费劲,她也松懈许多,跟着逗起柱子。
桩子冲着张二娘后脑袋吐吐舌头,继续嚷嚷:“姐,你答应的,你不许糊弄我”
“行了,小没出息,姐姐什么时候骗过你。”
桩子又对着海棠做了个鬼脸,住了嘴,只是满脸的笑意藏都没法藏了。
很快张二娘就把驴车赶到了杏花庄,小二出来帮着把货卸下。海棠直接去里头找掌柜的结账。
半个时辰过去,驴车上的干果都空了,张二娘摸着刚得手的二两多银子,笑得见牙不见眼。
今日赶集的人太多,驴车不能往闹市里去,张二娘把车赶到了市集口的大柳树下,留大山看车。
她一左一右牵了儿女的手,往市集去了。
古代的建筑业实在不算发达,黄羊镇上不甚宽敞的一条主街道人山人海,众人摩肩接踵,挤得很是热闹欢快。
海棠自从来来这人世一年多,这还是头一回见着这么多人。
大姑娘小媳妇,俊俏后生粗壮汉子,入眼的都是人。海棠一个都不放过,跟个扫描仪一样来回扫了好几遍,真正过足了眼瘾。
看完后心里却大失所望,这年头,果然大家都是穷人啊,出挑的,看的过眼的男女,太少了,十个里有六七个都是一脸菜色,单薄的很。偶尔有那么一两个稍稍齐整些的,一个闪神就看不见了,哪里比得上色彩斑斓,百花齐放的现代。
上辈子海棠去逛街,从来都喜欢看美女帅哥,逛一圈下来,都恨不得多生一双眼睛才够用。现下好了,连这点爱好也被剥夺了,海棠有些扫兴,还是回家看自己吧,自己也还算能看的。
想到这里,海棠才后知后觉的记起来,家里还缺了面镜子。这回怎么也得弄一个回去,从此就可以告别把水盆当镜子用的日子了
三人挣扎一番,终于挤到了肉摊前。可能因为太血腥的缘故,肉案子前人少了很多。
屠户老板忙着给客人切肉,老板娘过来招呼他们母子三人。
海棠扫了一眼肉摊,脸上就忍不住乐开了花。年关将近,这屠户家杀猪也多了,案子上挂了好几个猪头,案子后的竹筐里也是好几筐内脏,门面上的肥肉却少了许多。
看来这里人是真不爱吃内脏啊,便宜都不买。海棠暗喜,大家都不买才好,正合了自己心意。
张二娘笑着开口问价,老板娘听说要把那几筐内脏全部买走后,很是意外,忙问买回去干什么。
张二娘也不瞒她,直说是自家人吃。
老板娘脸色变了下,开导了张二娘几句。看样子是把她家当穷人了。张二娘也不多作解释,笑呵呵的应了。果然这老板娘可怜他们一家,用两文钱一斤的白菜价把那几筐内脏就贱卖了。海棠压着直抽抽的嘴角,追问下回来买能不能还用这个价钱,老板娘很痛快就点了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