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绣农女忙种田-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海棠没理会他,现在脑仁还疼着呢,哪有精神跟他真斗嘴。

    柱子直起身,看看天色不早,又低头上下扫了海棠一眼,见她披头散发,衣衫凌乱,有些不好意思的转过头去道:“时候也不早了,你收拾收拾,别真成傻子了。”

    海棠也怕在路上耽误时间,随手把一把长发编了根辫子,又把衣裳拍打干净后才弯腰去取地上的背篓。这贼猴子还真是狠,被它砸过来的野果子撒了个满地。海棠顺手也捡了两个,捏着玩。

    柱子替她接过手上的背篓,一把甩上后背,走在前头带路。

    海棠一瘸一拐的跟在他身后,走的很慢。一会爬山,一会儿下坡的,这会儿走的久了才觉着脚脖子难受起来。她也不多吭声,只忍着一路走,顺便跟柱子聊天转移注意力。

    “柱子哥,你今天怎么什么都没有猎到?”海棠好奇的问道。

    “家里不缺肉。”

    哎呀,原来是土豪。海棠咋咋嘴。想来是上回分的野猪肉还没有吃完呢。

    “那你刚刚干啥去了?”海棠接着问道,多少还是有些好奇。不知道这小小少年郎天天窝在山里头忙什么。

    “设陷阱,逮大家伙”柱子答的简单,语气里却是满满的胸有成竹。

    两人这么说着走出了一段路

 第11章:受伤

    柱子在前头走的快,又走了一刻后,发现后头没了声音,转过头看看才发现海棠掉后老大一截子了。

    “这是怎的了?”柱子回身跑过来问道。

    海棠这会儿疼的实在了,她了裤脚看看,才发现脚腕子已经肿了起来。

    “你怎的这么不小心?”柱子也发现了,他蹲来,拿起海棠的脚,顺手就在脚踝处捏了几下。

    “哎呀,你干啥,疼死了,你还捏”海棠疼的龇牙咧嘴,脸色都有点白了。

    “还知道疼了,叫你走路不用心,笨死了,看来是伤到骨头了。”柱子没好气的放下她裤管,也不多话,一把卸了药篓子,转过身后蹲在她面前道,“上来。”

    “干嘛?”海棠楞了楞。

    “你是打算在这山里过夜喂蚊子了?”他没好气的道。“哥哥我今儿个出门该看看黄历,跟着你这笨丫头,就没有哪一次是省心的。”

    海棠这会儿浑身难受,没力气跟他斗嘴了。赶紧听话的爬上了少年不宽的后背。

    还好这身板只有10岁,这半大的少年应该能背的动她。

    柱子背起海棠,发现背篓子不太好拿。又把海棠放下来,让她背了背篓,把那个装了兔子的布袋捆在自己腰上。背上海棠,这两人才开始重新上路。

    这一路上走的是又稳又快,海棠靠在他背上,算上上一世,这还是二十多年来头一次被人这么背着。这感觉很新奇,就跟小时候坐的摇摇车一样,一下子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无忧无虑的懵懂时代。

    “柱子哥,你可真是好人。”海棠由衷的说道,她满足的闭上眼睛,靠在他后背,不知怎的,她突然又想起前世的“好人”梗,不觉得失声笑了起来。

    辗转到这异世一年多了,日日都在为生计发愁,很少有如此无忧无虑的时候,此刻她却有了难得的安宁感,虽然少年的背不够宽厚,说话也不太中听,她却愿意信赖他。此时此刻,仿似这凶险的山林子里再没有什么凶兽能够拦住她二人。

    “嗯,现在知道你柱子哥的好了。那也该来点实际的表示表示。”少年的声音洪亮,有着这个年纪独有的朝气蓬勃。

    “你想要什么表示呀,我家可穷的就剩下四面墙了”

    “让我想想。”

    “快想快想,我数十下,你还想不出来,好处就没啦!”

    “”

    “十”

    “九”

    “”

    “五”

    “”柱子还不吭声

    “喂,柱子哥,你还不说,数到头好处就真没啦!”

    “我先欠着。等到想出来了再告诉你”过了好一会儿,少年才嘟噜一声。

    “不带你这样的啊,怎么还能拖欠?”

    “哥哥说能就能,你得听哥的。”

    “我告诉二爷爷去,说你欺负我。”

    “那我现在就欺负你,把你丢这里喂野狼”

    两人这么闲话斗嘴了一路,海棠本来就又困又累,这会儿靠在他背上只觉得身心放松,说着说着竟睡过去了。

    朦朦胧胧中也不知道睡了多久,似乎是柱子在叫她。

    她迷迷糊糊的睁开眼睛,才发现天已经黑了下来。柱子还背着她在往前走,脚步明显有了虚浮感。不如之前平稳了。也不知道这实心眼的少年背着走了多久了。

    “哎呀,柱子哥,你怎么不早叫醒我?快,快让我下来。”海棠急道。就要自己挣扎下来。

    柱子蹲,放她下来后,才喘口气无奈的看着她,“睡得跟头一样,我都叫你一路了,都不见你醒。”

    海棠讪笑道:“嘿嘿嘿,我娘也说我是小。”海棠之前睡觉一直都很沉,跟桩子睡一个炕上,好几回夜晚打雷把桩子吓得直哭,唯独海棠还能睡的死沉沉不见醒,留桩子独自在黑漆漆的屋子里哭爹叫娘。

    张二娘拿海棠这睡觉比天大的懒散性子没法。往后只要是半夜打雷,张二娘就直接抱了桩子过东屋去睡,留海棠一人在西屋里头也放心的很。

    两人从中午到现在一直都没再吃东西,这会儿离村子也还有些远,

    干脆坐下来休息,拿出干粮,就着冷水胡乱对付对付。

    两人到家的时候,已是亥时。四野一片幽暗寂静,整片清水村都睡的酣甜。

    张二娘心急如焚,直到看着他两人归家了才算是安了心。

    见着海棠崴脚了自是一番心疼,又不忍多说教,只得小心扶着她去洗漱收拾。

    海棠因了白天睡了一觉,这会儿却是不太困了。

    张二娘拿了跌打的药汁给她搓热抹上。嘴里也叨叨个不停,“你说你这孩子,毛手毛脚的,山路不好走,你不会慢点,你看这家里,你爹躺着了,你要是也躺着了,你让娘一个,还不得操心死了?”

    “哎呀,娘啊,轻点,轻点,疼啊。”海棠故意叫的厉害,就怕了张二娘的这一张叨叨嘴,说起来没完。

    “好好好,你忍着些,可得把这瘀血揉开,不然明天可得肿的更厉害。”

    李大山是半个猎户,家里常备了跌打损伤的药汁,他进一趟大山回来,多少都会有伤口,张二娘处理起来倒是手脚麻利的很。这药汁跟药酒还不是一个东西,一点酒味都没有,海棠以前见过张二娘给大山抹过,药效很强,不会比前世的药酒差,在清水村里是家家必备的东西。

    “娘,我脚腕子不会断了吧?”海棠担心的道。这几日是农忙,她还有好些事要做,要是也躺下了,那可真是大麻烦了。

    “没事儿,你这还没动到筋骨呢,休息几天,肿消了就好了。”张二娘继续手里的活计,头也不抬的道。

    海棠这才放下心来。

    “对了,娘,这次我给爹的药材都弄好了,我还找了点别的宝贝,您把我背篓可得收拾好了。”停了停又道:“我还抓了只肥兔子呢,您也得看好了啊。”

    “娘都给你收好了,放心吧,家里可是指望着那些东西呢。”

    张二娘给海棠下了力气的搓揉,直搓了小半个时辰,觉着够了,才收手放海棠休息。

 第12章:意外之喜

    第二天天没亮海棠又准点醒了,里头桩子睡得呼呼的正香。这脚一扭伤就没办法下地,今天是站不了桩了。海棠琢磨着这几天的安排,事情太多,她一时也没了头绪,得慢慢理顺。

    摆在面前的急事是家里的茅草顶要修葺,这个茅草得马上去割回家。院子里的苞谷这几天就可以晒出来,之后就得加紧剥苞谷粒。

    再就是药篓子里的何首乌,还得找机会去镇上药铺里看看行情去。

    地里的黍米也快要收割了,也得忙一阵。

    海棠想的头皮疼,只觉得好多好多的事情堆积在了一起。现在就张二娘一双手,还不知道忙到什么时候。

    这么一着急,她是完全躺不住了。起来穿好衣服,一蹦一蹦的去了院子,就着不亮的天光开始剥起了苞谷粒。

    这几日太阳好,院子里早先掰下来的苞谷已经晒干透了,剥起来也不费劲。待张二娘出了房门口时,海棠已经剥满半个筛子。

    “海棠啊,大早上的,你坐院子里干啥呢?”张二娘打了个哈欠,疑惑的走过来。

    天还未大亮,张二娘走近些,借着晨光瞧了个明白,却是吃了一惊,说啥也不让海棠继续干活了。

    “哎呀,你这孩子,这不才伤了脚,你不好好歇着,瞎折腾啥?快躺回去。”张二娘作势要拉起海棠。

    “哎呀娘,不碍事,我躺的难受,您就让我剥吧,不然我也躺不住。”海棠一把护牢筛子,狗腿相十足的看着她娘,两个大眼睛故意睁的的,就想多给自己挣点同情分。

    母女二人争执了好一会儿,张二娘拗不过她,确实事情多的忙不开,只得由着她去,一再叮嘱让她别累着。这么闹腾了一番后,张二娘才开始准备喂鸡,提水,做早饭。

    天光越发亮起来,家家户户升起了炊烟,满村的鸡鸣狗吠不停。早秋已经有了些薄雾,隔得远了连人影也看不清。断断续续不停有脚步声从海棠家篱笆门口路过,应该是早起的农人下地干活去了。

    在这一片烟火气十足的忙碌中,清水村开始了崭新的一天。

    虽然忙碌,却真实的让人心安。

    张二娘吃过饭后便出门割茅草,准备着修葺屋顶。顺带着寻齐全那几样短缺的药材。海棠和李大山两人都坐在院子里,沐浴着阳光,剥着苞谷粒。

    父女两时不时的聊上几句,无关痛痒。李大山不爱说话,又一年到头的不是在地里忙就是在山里跑,很少在家待着。海棠上辈子没有跟父亲相处的经验,这一世,虽然李大山两口子对她好的很,她却是不知道该跟李大山怎么拉家常。因此,往往是大山问一句,她答一句,更多的是长久的沉默。不大的小院里只听得到剥玉米的簌簌声,偶尔夹杂几声鸡叫。

    桩子起来的时候日头已经晒到屁股了,他一出房门就呸呸了几声。见了海棠就大叫道:“姐姐姐姐,你给我带的果子好难吃,这是什么果子?”

    什么时候给桩子带果子了?海棠满脸疑惑,就见着桩子哭丧着脸,递过来两个圆球样的青绿色果实。一只手也被染成了黑色。其中一个果子已经被他咬破了,露出里面褐色的皮。

    这不是昨天那猴子砸她的果子?昨天她也没有特意找地方放,想来是今早上被桩子给看到了。

    海棠哭笑不得,告诉他这不能吃,赶紧让他去漱口去。

    柱子拉着脸,瘪着嘴巴去了。

    海棠爹笑道:“这果子山里倒是多,就是没见鸟儿吃,想来真是不能吃的了。”

    海棠拿起那被啃了一口的果子,又抠了抠那个褐色的皮。表面看倒是看不出像什么。她干脆把那层外皮用力给剥了下来,这会儿再看,倒是眼熟了,看着像前世吃过的核桃。海棠又把那层褐色的皮给揭开了看。还真是越看越像。

    海棠上辈子只吃过干核桃,新鲜的长什么样子压根就没见过,这会儿也不敢断定这是不是核桃。她小心的咬了一口,口感脆脆的,香香的,竟是很美味,跟以前吃过的干核桃很像,不过还要好吃些,难道这就是新鲜核桃?

    海棠呆住了,有些不敢相信,短短一日工夫,就让她得了两样的宝贝,这是不是运气太好了些?

    “爹,爹,您尝尝,这个能吃。味道还很好。”海棠颤抖着声音,竭力维持着平静。

    大山接过来,尝了口,确实不错,笑道:“嗯,可以给你们做个零嘴儿。下回进山,我给你们带些回来。”

    李大山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核桃的巨大价值。海棠也没跟他多说,心里的高兴快活却是难以言语。

    她重重点了点头道:“爹,下回我也去,咱们多带点出来,娘和弟弟肯定都爱吃的。”

    张二娘这几天是卯足了力气割茅草,秋雨说来就来,如果没有了遮风挡雨的房子,这多大的家财也能在一场大雨里化为乌有。

    难得桩子这几天也转了性子,跟着大山和海棠在家里不分昼夜的剥苞谷。穷人的儿女早当家,这小子估计是真长大了。转眼四天过去,在每天不间断的药汁伺候之下,海棠的脚已经没多大的事情了,只是走起路来还不如以往那么利索。

    小院子里到处都是曝晒的金黄米粒,隔得远了,看着就像是围了一大片金子。在一家四口的勤劳努力下,这几亩地的苞谷粒终于是剥完了,就等晒干收仓。为了防止家里的鸡祸害苞谷,这几日也只得把他们捆了脚,拴在院里的桃树底下。篱笆门外是堆成了山高的茅草,也晒的枯黄,就等着上房顶了。

    上回被抓的那只肥兔子,跟桩子的小野兔养在了一起。张二娘不愿意养下去,只说这兔子是不会再长肉,养着也是浪费青草。就等着赶集的时候卖了也好换钱急用。海棠也琢磨着要去药铺里打探打探去,如果何首乌能够卖出个好价,这家里的日子就不会再这么艰难了。

 第13章:赶集

    这一日又是一个赶集日,张二娘一早就起来了。家里的屋顶是不能再拖了,她打算把那只兔子卖了换几个钱,再去大山她娘那里借几个来。然后置办一桌酒菜,请上村里的几个汉子把这屋顶快快盖好,也算了却了她的心病。

    集市跟家里距离不短,海棠的腿脚不利索,张二娘不愿带她一起去。可也顶不住她的软磨硬泡,只得去问问看远松媳妇家是否也去赶集,远松媳妇又有了身子,很多东西都需要置办,经常跑集市。她家有驴车可以坐,如果能够捎带上海棠,那是再好不过,如果不成,海棠也只得乖乖呆在家里。

    清水村不大,也就二十来户人家,都是墙挨墙的住着,只海棠家住在顶东头。不过只要是去赶集,就得经过她家门口。张二娘出门问了信回来,笑着告诉海棠只要等着远松伯伯的车就行,她没空等了,先走着去集上去。

    海棠在家收拾好了小背篓,又用一块布巾掩严实,开了篱笆门后就乖乖的坐门口等着。

    桩子一大早就跑的没影了。在家帮忙了这几天,想来是憋坏了,这会儿也不知道野到了哪里去。

    海棠没等多久,就见着远松伯伯驾着驴车过来了。

    远松今年三十出头,为人刚正,虽是村长却没有半分架子,在清水村很有威望。

    海棠跟他打了招呼,上了后面的板车。这次海棠有些意外,远松家的大女儿杜鹃也在车里坐着。

    杜鹃今年十四,正是说亲的年纪。她平日里不怎么出门,海棠跟她年纪差的大,平时交往的也就不多。更何况重生后海棠也不愿意跟同年纪的孩子们一起玩,只除了隔壁的柱子还走动的近了些。

    上车坐好后海棠喊了她一声,杜鹃也笑着应了。

    远松拿起鞭子作势在空中甩了下,“驾”一声长唤,驴车就不紧不慢跑动起来。

    海棠问道:“杜鹃姐姐,今儿怎么不见婶子过来呢?”

    杜鹃的脸微红了红,把头凑过来,低声在海棠耳边道:“我娘身子重了,坐不得驴车呢。”

    海棠在这清水村生活了一年有余,这村里的人也差不多见全了,并不见半个出挑人。今儿个就着大亮的天光,她细细打量眼前的杜鹃,才发现这小姑娘是个难得的清秀人。虽说不是多么绝色,却也是眉目含情,肤色白皙,一张脸嫩的能掐出水来,秀丽可人也是当的起的。

    海棠打量完后小声回道:“可是看过大夫了吗?婶子这次怀上的是姑娘,还是小子?”

    杜鹃脸更红了,嘟着嘴眼角含笑的横了海棠一眼,“你这小丫头,什么话都敢问,没羞没臊。”

    海棠楞了下,才想到这一茬,这话还真不是一个十来岁的小女生能问的,不禁懊恼自己这二十来年不变的八卦心思。难得的老脸有些微微的红了。

    杜鹃拿帕子捂嘴轻笑一声,这才回道:“大夫说了,这一回是个小子没跑了。”说完竟是难得的松了一口气。

    杜鹃家里还有个跟海棠同岁的妹妹,这都十年了她家也没有添上个男丁,村里早就有些爱说道的妇人嚼舌根了,只不过碍于远松村长的威严,才不敢明面上欺负她家,这一次能够添个小子,一家人该是能够扬眉吐气了。

    两人一路小声说着话,杜鹃是个手巧的姑娘,做得一手好绣活。平日由她娘接了镇上绣庄里的绣活回来给她做,一个月下来倒是能挣上不少的银钱。这一回杜鹃是去镇上还做好的绣品,顺便接新活。

    海棠听得眼热,心道自己要是也能有这一个手艺,这大冬天的也好熬过去,还能进项不少,就是不知这绣庄对手艺要求高不高。平日里张二娘倒是也做做针线,一家四口人的衣衫鞋袜都是她做出来的。只是家里里外都要她操持,倒是没有多余功夫做绣工卖钱去。

    海棠有心想了解下绣庄对手艺的要求,便借口想看看杜鹃的手艺,说了几句夸奖话,杜鹃高兴的拿了个香囊给她瞧。

    这香囊布料上乘,上面绣着朵栩栩如生的杜鹃花,两只蝴蝶飞舞在花叶上方,下一刻仿似真能飞走一般。海棠细细看了,心里微微叹口气,这绣工,没有天份,没有十来年的水磨工夫,是绣不得如此鲜活好看了。

    海棠休了这做绣女的心思,却也诚心夸赞她一番,只说以后自己要多多跟她学习。

    杜鹃被夸赞的高兴,自然是满口应承了。

    两人这一路说着些闲话,倒是很快就到了市集上。这一路上倒是没有遇到张二娘,估摸着她着急,抄小路走了。

    海棠提前在药铺回春堂门口下车,只约定一个时辰后再去市集口的大柳树下会合。

    目送驴车走远了,海棠才提着背篓进了药铺门。

    这段时间因着李大山的病,这药铺子海棠也跑的勤便。这会儿刚进门,抓药的药童元青就迎了上来。

    “李家妹妹,可是又来给你爹爹买药来了?”元青殷勤的打着招呼。

    药铺里人还不多,安静的有些过分。旁侧坐堂的许老爷子正闭着眼睛把脉,三两个病人闲坐着排队候诊。

    海棠扫了一眼大堂,着实不愿意自己的宝贝在这人多口杂的前厅里现眼。遂走到跟前,小声对着元青道:“元青哥,你这里收药材吧?”

    元青迟疑了下,点了点头,“倒是收一些的,只是收的都是些难找的,普通的药材不要的。”

    海棠微微侧转身子,遮了众人视线。也不多话,只把背篓提到跟前,轻轻揭开布巾一角。

    元青蹙着眉头看了,许久后才一脸惊讶的变了脸色。

    海棠忙掩好了布巾子,只朝着他打了个眼色。元青会意,笑着道:“妹妹你走了这么远的路来,还没吃早饭吧,后院我娘正熬着粥,你跟我去吃碗粥。”

    堂里等待的病人闻言侧过头来,朝这边张望。一位大娘笑闹道:“元青小子,可别光顾着小妹妹,你婶子我也饿着肚子哩,也给我来碗粥啊。”

    坐堂的许老大夫微侧了头,朝海棠扫了眼,笑一笑,复又转过头来与把脉的病人小声交谈。

 第14章:卖宝

    元青红了脸,也不答话,径自打了帘子进了后院。海棠赶紧跟着进去,留下一屋子的取笑声。

    海棠跟着元青进了后院的一个小厅。元青让海棠坐了才红着脸道:“对不住了,海棠妹妹,这些病人就爱笑话人,你可别见怪。”

    海棠笑道:“哪能呢,他们也是看着元青哥哥你好说话,才逗着你玩呢。”

    元青脸更红了,缓了一会儿才正色道:“海棠妹妹,你这药材我看着倒是有些眼熟,却是不敢确认,你等着,我让我父亲过来瞅瞅。”海棠应了声,待元青走远了,她才小心翼翼的从背篓里把这条巨大的何首乌拿出来,小心的搁在厅里的木桌上。

    元青的父亲许如枫来的倒快,进屋打了招呼也不多客套,直接站在木桌前,眯着眼睛,仔细瞅着长相怪异的块根。

    海棠的心提了起来,也不知道这个时代的人认识不认识这东西,也不知道对这东西是如何论价。她一肚子心思,却也不露怯,只一脸平静的盯着许如枫的脸,希望能从他疑惑的表情里多瞅出点底细,让自己多几分谈价的筹码。

    许如枫摸着下巴上的几缕长须,眼不离桌,时不时拿起块根,看上几眼后又放下叹出口气。

    小半盏茶工夫后,他才收回目光,转头笑着道:“我已行医二十载,上回看到如此年份的紫乌腾还是十多年前的事了。”

    海棠闻言,心下大喜,虽然这货不叫何首乌了,但还可算有识货的人,也不枉自己费尽的一番心思。

    “爹,你说这块根是紫乌腾?”元青惊讶的看着他爹,又摸摸脑袋,一脸羞涩的道:“难怪我看着眼熟,却是没有见过这么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