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绣农女忙种田-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刚刚还如同烂泥一团,失了力道的张二娘,一骨碌便从小杌子上直起了身,把手习惯性的在衣裳上胡乱擦了两把,边擦边疾步迎到了海棠跟前。

    “儿啊,你别吓唬娘啊”

    片刻前的悲伤在她脸上全然不见,转而变成了心焦,阿福是她的心头肉,这时候哪里还顾得上家里的菜地和牲畜。

    她一手环上阿福的腰腹,一手托起他的小屁股,就要把他从海棠怀里接过来。

    “儿啊,我的心肝啊过来,娘这里来啊”

    张二娘稍微一用力,往自己这边一拉,阿福便松开了手脚,转身大力扑进了张二娘的怀里,哇一声大叫,哭了起来

    听到这声哭喊,海棠绷紧的神经才松快了下来,她长出一口气,只要孩子能发泄出来,便不是事儿了。

    一家人跟她一样,俱都松了一口气。

    家里的畜生,除了那头猪,全都死绝了,菜地里也被啃得毛都不剩。虽然心痛,可这些和人相比,便无足轻重了。

    张二娘总算缓过了劲儿,成了海棠熟悉强悍的那个娘。

    如今院里院外,全都一片狼藉,如果不打扫出来,这么多死蝗虫,死鸡,还不知招惹多少苍蝇臭虫来。

    张二娘心疼那些死鸡,想要留着炖了吃,被海棠一口回绝了。

    这蝗虫也不知是啥地方来的,不知道啃了多少地方的东西,带着病毒细菌不少,如果吃了这些死鸡,被传染上啥毛病,这可哭都没地方哭去。

    这个时代可没几个能耐医生,更何况,大灾之后必有大疫,便是好生生的人,都要防着呢,何况还是这些可能带着病原体的鸡呢?

    海棠可不想一家人遭那无妄之罪。

    海棠把利弊仔细说与爹娘听,很快便得到了大山的认可,又花费了一番口舌,父女两个合力,总算过了张二娘这一关,同意把这死鸡丢弃。

    经过一个中午的折腾,现在总算是风平浪静了。阿福受了一番惊吓,喝了些热水,现在已经在张二娘怀里睡着了。虽然睡着,也不安稳,两个小手死死抓着张二娘的衣裳,生怕她离开分秒似的。

    张二娘心疼他,破天荒的像小时候一样,抱他在怀里安睡,拿手轻轻拍他后背安抚。

    海棠和桩子也没有闲着,现在院落和菜地的蝗虫要快些清理出来,集中处理,光这么晾着,必出幺蛾子。

    家里的火钳子这次排上了大用场,正好可以夹菜地里的蝗虫。这活儿便交给了海棠,她扒开篱笆,挤进了菜地,现在好了,以往每次进来,还要小心脚底,别踩坏了青菜。如今是再没有青菜可踩了。

    地里死蝗虫不算很多,大部分都已经飞走了,只有少数是没逃出去,被大山的火把烧死的。

    海棠小心把这些虫尸一个个夹好,丢进个破布袋子里。每夹一个,这心里便要唾弃一番,今早上还是葱葱郁郁的菜地,就过了这么点空当,便毛都不剩了,她如何不心疼这往后的日子,真的该怎么过啊

    清理完了菜地,前后院的虫尸也已经被桩子清扫成堆,拿布袋子装了,居然还装了大半袋子。

    姐弟两个合力把它抬到了西头地里,这边大山已经挖好了大坑,家里的死鸡早在坑底下躺着了,海棠一脚把布袋子踢到坑里,布袋子发出“咚”一声闷响,如同打鼓一般。

    火折子点燃,丢弃进去。火焰很快便燃的高起。空气中传来一股莫名的焦香味儿。海棠知道,那是烤蝗虫的味道。

    火势持续了许久,青色的烟雾飘浮上了天空,虚虚渺渺间,便散了个干净。

    恍惚间,这好日子似乎也跟这烟雾一样,消散的彻底,转眼真的到了灾年

    以往尽管缺水,地里断了收成,但这家里的吃穿还跟以前没有大区别,只不过花样少了些,用量抠了些。

    但经过这一茬蝗灾之后,海棠终于体会到,这些臭虫给自家生活带来的影响有多严重。

    快五年了,她都快要忘记这咸菜窝头的日子是啥滋味儿了,这回真是托了这些虫子的福,让她的记忆得到重温,一遭回到了解放前。只不过,这回稍微强点的是,窝头管够,还能吃上白面馒头,,只是这鸡蛋,平常常见的青菜,俱都没了影儿了。

    灾年是真的到了!

 第179章:进山

    家里没有吃的,大人没关系,忍忍也就过了,却苦了阿福。

    蝗灾已经过去了两天,阿福的饭量也跟着掉了两天,顿顿也就喝点玉米粥,吃一口馒头完事

    眼见着他圆脸蛋都露了尖儿这让张二娘心焦不已,起初只当阿福是被吓着了,丢了魂儿,人还没醒明白,便带着去邻村婆子那边给瞧了瞧,那神婆却说不是丢魂的事儿。

    为了心安,张二娘还是请了纸钱过来,给孩子烧了,可隔天小阿福这饭量还是没上去。

    能睡能玩,就是不吃饭,又经过两日观察,海棠总算看出些道道来了,这孩子是嫌弃没菜吃呢。

    这倒也不能光怪阿福,便是海棠,连着吃了四五日的咸菜窝头,这嘴里都淡出鸟味来了,虽然家里还有去年冬天腌制出来香肠和腊肉,可这些东西,也不能替代青菜水果啊。

    别说孩子,便是大人都受不住,何况还是阿福这个从来没过啥苦日子的小人精呢?

    海棠动了心思,寻思着上山一趟。

    眼下清水村里里外外,全都一片荒芜,唯有大青山那片,还是葱郁一片,真要找啥吃的,也唯有进山了。

    话说回来,海棠这几年都没有再进这山里去,说不想去看看,那是大假话,但没有柱子在一旁跟着,她一个人,也没那胆子。之前张二娘一直也阻拦着她,眼下这回被逼上了梁山,不去也得去了。

    有她这想法的不在少数,村里家家户户跟海棠家一样,都受了灾,地里连青菜叶子都不剩一片了,不出外寻些来,只怕还等些日子,连山里的野菜都要被别人采光。

    进山这事本该是男人们做的,可这回却得给祭祀让路了。

    祭祀求雨才是这山村里最最重要的头等大事,一天一小祭祀,三天来一次大的,这都得男人们负责,便是桩子这样十多岁的小男娃,现在也被拉去顶数了。

    既然上山指望不上男人了,为了活命,为了过日子,女人便也只能当男人用了。

    这一日天微亮,海棠穿带齐整利索,背上了背篓,腰间别上布袋,甩手便往村西头大步而去。

    张二娘站在篱笆院里,朝着她远去的背影不断张望,直到她拐个弯,看不见人了,张二娘才拿衣袖抹抹眼角,愁容满面进了屋。

    这大旱的天气,也只有早上还有些凉爽,南风吹身上,舒服的很。

    海棠眯着眼睛,享受着乡野早间的安宁。

    早知晨起户外锻炼对身体好,她这几年日日早起在家站桩,从来不曾倦怠过,原来一不小心,居然也错过了如此美妙的风景

    许是出来的早,她一路穿行过村,并没有遇到什么人,倒也自在。

    今日她特意用了粗布绑腿,如今行走起来,虎虎生风,比穿裙子利索许多。

    几年没有如此放飞自我,今日这般独自出来,她心里竟畅快的很。

    心情畅快,脚底板也拿的飞快,片刻工夫,她就行到了青山脚下,视野中也总算能见着葱绿了。

    海棠看着眼前绿油油的大青山出了神

    大青山这天然绿林,远看过去,似乎没有受到任何波及

    她不是没疑惑过,这铺天盖地的蝗虫,祸害得村里片绿不存,却独独没有动青山里的一草一木,难道村里人世世代代,信奉已久的山神,冥冥之中,真在守护着大青山?

    海棠愤愤不平,如此说来,这山神也忒小气了些,清水村可就在大青山脚下躺着呢,村里祖祖辈辈供奉祭祀时,从不敢忘记山神,如今来了蝗灾,这山神倒是只顾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了!

    海棠嘀嘀咕咕一路,这样也好,反正家里菜园子也没菜吃了,正好把这大青山当自己菜园子用。

    脚踏上山石,海棠便打起了精神,如今独自一人出来,再也没有谁能指望,她唯有处处小心,处处谨慎,自己便是自己最大的依靠。

    干旱也影响到了大青山,视线所到之地,处处可见枯死的荆棘野草,便是矮小些的杂树,也枯黄了叶子,生的毛躁,没有绿意。只有那粗壮的老树,因树根扎的深,盘的紧,这才显得这山里枝繁叶茂,看着喜人。

    海棠小心攀爬,拿树杆子探路,驱赶草堆里未知的蛇虫鼠蚁,同时她也竖起耳朵仔细倾听周围的动静,一路上不敢有丝毫懈怠。

    草丛里有些野虫在鸣叫,头顶大树上,也有未知的鸟儿唱着歌儿,海棠记得柱子说过,如果有大凶兽,这些虫子鸟儿,便是最好的报信者。

    一路上有惊无险,总算顺利到了山谷口处。这一路走的艰难,衣裳都汗湿了,她竟然不自知,可能是注意力都放在警惕上了。

    进山口处倒是没有见着什么小野兽,便是毛兔子也没有见着一只,可能这里太干旱了,又紧靠着村庄,便不值得这些小兽们在此搭窝刨洞了。

    海棠歇了一口气,舒缓了下紧绷的神经。这才又拿了长杆子探路,往山谷中去。

    深山她不敢进去,倒是这山谷里,她可以走上一走。

    一来这里都是熟路,她也走过许多遍了,不会过于害怕,二来,这里也还不是深山,不用担心有大型猛兽。

    山谷中依旧是荆棘野草的天下,老树还是如往常一样,枝叶繁茂。

    似乎只有到了这里,才会生出恍惚,这大旱果真只是村里人的大旱,对这山里的一草一木来说,竟然没有丝毫的影响

    海棠这次的目标还是那个小水塘。

    有水便有动物,便是水边的那些植物,也会长的好些。

    一路敲打,艰难前行,海棠还不忘抬头四处张望,看看有没有什么值得带回家的野物。

    山谷两旁的石壁上攀附着古藤,而这些古藤之上,也攀附着牵牛花,野葡萄之类的藤本植物。

    野花茂盛,野果飘香。

    以前海棠是看不上眼这些野葡萄的,如今可不敢小看了。家里桩子和阿福都是孩子,经过这一场大旱和蝗灾,别说桃子,葡萄,便是那酸枣子都被祸害完了,哪里还有一点念想。

    这野葡萄虽然不是什么正经东西,但带回去,也能给家里人解解馋。

    不过现在可不到采摘的时候,得等到出山之前,再去摘下来,这样现摘的葡萄带回去才新鲜好吃。

    海棠把生长野葡萄的地方牢记,再一步一个脚印,艰难前行。

    山谷中的鸟叫声多了许多,远处也能见着小动物的嬉闹,带起一片草浪翻涌。只可惜等到她靠近了,拿棍子翻找,那些机灵鬼早跑远了。

    海棠也不气馁,反正这一趟出来,也不是为了野物来的,只要能够摘些新鲜的野菜,便满足了。

 第180章:收获

    海棠这么一路敲打,慢慢来到了水塘边。

    多年不见,这水塘子还是没有半丝变化,塘里的水不见少,池岸边小动物的脚印,粪便躲藏在草堆下,稍微一留心,便能瞧见。

    海棠继续敲打,突然河塘对面蹿起一阵硕大的噗呲噗呲声。

    她循声望去

    妈呀,居然是两只野鸡!正跟没头苍蝇一般四处乱蹿!应该是被海棠的棍子敲打声惊扰出来的

    海棠眼冒星光,赶紧飞奔上去捕捉。

    野鸡上蹿下跳,跑的飞快,有时还能扇起翅膀飞出两米。

    到了这一刻,海棠才真正感受到了站桩的益处,她腿脚利索,身轻如燕,三两步便跳到了河沟对岸。

    也幸亏这里枝杈藤蔓繁多,这野鸡就算想飞,也只能飞飞歇歇,歇歇停停。

    藤蔓缚住了野鸡,同时也缚住了海棠奔跑的速度。

    这个时候便是耐力比拼了。这也是海棠最最擅长的。

    经过一番激烈角逐,也活该那鸡子倒霉,遇到她这凶煞贪嘴女阎王,不到一刻工夫,两只野鸡都栽她手里了。

    这鸡子个头不小,至少四五斤重了,提手里沉甸甸的。海棠小心把她们绑缚了翅膀和腿脚,这才放心丢进了背后的竹篓里。

    野鸡看颜色不算鲜亮,应该是母的,如果带回去能够生蛋,那边最好不过了。海棠得了个开门红,喜滋滋琢磨着。

    绑好鸡,背好背篓,海棠又回到了池塘边,她眼睛跟扫描仪似的仔细扫了一遍草丛,最后居然又在荆棘堆里发现了一个窝,窝里还有三枚蛋。

    简直是瞌睡来了送枕头啊!

    海棠没料到自个的运气真这般好,抓住的野鸡还真是下蛋的,这下阿福的口粮不愁了!

    只是有些可惜,背了这野鸡,这鸡蛋便没法拿了。

    布袋子是专门用来装野菜的,鸡蛋如果放在背篓里,只会被野鸡挤破。

    海棠有些惋惜,把三个蛋小心放在草堆子里,再拿些枯草遮盖好。现在拿不走,只能等采完野菜之后,看能不能把鸡蛋放布袋里跟野菜放一起。

    收拾完毕,海棠心情轻松了许多,不管如何,只要有了鸡蛋,这一趟出门,就算不虚此行了!

    海棠心中大定,再次低头绕着水塘周围搜寻野菜

    果然工夫不负有心人,只走了半圈路,她就发现绕着塘边生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紫花菜。

    这紫花菜呈蓝紫色,跟成人的手指头般粗细,根根竖起像竹林里的竹笋般,是这边特有的品种,她上辈子别说吃,连见都没有见过。

    这种菜也只生在山里,水沟边,山涧旁,只要有水有阳光,便能长。

    头几年她家还常吃这菜,只因这菜味道还是不错的,烧制起来也容易,不管是焯水凉拌,还是做汤,都鲜甜味美。

    只是近年来,家里不缺菜蔬,大山进山的次数少了,也就没有再采摘这野物了。

    如今倒好,让她遇到,那是不会放过了!

    海棠蹲在地上,拿起小铲子便小心开挖。

    这一片紫花菜长势繁茂,海棠挑了嫩些的挖起,一寸一寸,不放过一点地方。

    这里毕竟是野地,海棠就算在挖这菜的时候,也不敢把全副心神都投入进去,还是留了几分心眼,时不时抬头四处张望,生怕有什么凶兽蛰伏在附近,自己一个疏忽就沦为它充饥的饭食。

    太阳一点点升起来,山谷中也有些烦热。海棠擦擦额头的汗珠子,又活动活动腿脚,这才把大半布袋子野菜扎口,背上后背。

    挖着野菜,花的时间不少,好在是早上,山谷里亮堂,她才敢费如此多时间,如果到了晚上,即便这野菜再美味,她也是不敢多待片刻的。

    谁知道黑夜下的山谷里会有什么东西呢?她爱惜着自己的小命,任何的风险都不值得她去冒险去。

    袋子里的野菜虽然装的多,但也才七八斤重,并不算多重,海棠轻松扛起,一手抓牢袋口,一手拿着长树竿子,继续往前探路。

    过了水塘,前面依旧是一块开阔地方,远处似乎生了一丛野山姜类的植物。

    这野山姜并不是姜,只是味道有点点生姜味儿,却是一种口感不错的块根样的野菜,有些类似带着姜味的土豆。这种作物也是这里特有的。

    海棠顿了顿身子,拿出铲子,再次蹲身下去仔细开挖,片刻后扒开土层,果然见着了紫黑色的块根。

    海棠大喜,赶紧加紧深挖!

    这野山姜吃起来味道也很好,但也只有配着腊肉腊肠这一类的腊货才好吃些,如果单单水煮什么的,那口味也差了许多。

    幸好家里腊肉和腊肠还有许多,正好配着做这一碗菜。

    这一颗野山姜下也就一块块根,大概有个四两重,算是大的了,既然有了第一根,肯定还能找到第二根。

    海棠擦亮眼睛,仔细搜寻,过了一处灌木堆,又在一丛杂草中被她又发现了一颗,只是这一颗的枝叶已经有些萎黄,也不知是不是挨着了杂草,晒不到太阳所致。

    海棠下足了工夫,挖取出来。

    野山姜一点点露了出来,没料到这还是一颗大的,看上去有六七两的样子,托在手上沉甸甸的。

    便是这样的两颗,也能做两顿了。海棠还不死心,又仔细搜寻,经过一番扫荡,终于又被她找到了几颗。

    等到把这一片的野山姜都挖完,日头也已经挂到了正头顶上了。

    而得手的野山姜看着也有四五斤了。

    肚子就在这时候咕噜噜叫了起来。海棠咽了口口水,又摸了摸小腹,无奈的笑了笑。

    原本没打算这般晚回去的,所以她连中午饭都没有带,现在好了,因为挖这紫花菜和野山姜,又抓鸡,着实浪费了不少时间,看来不得不快些走了。

    海棠把野山姜都装进了布袋子,和紫花菜混在了一起。都是野菜,谁也不用嫌弃谁脏。

    路过水塘,海棠还是把野鸡蛋取了,也放在了布袋子里。

    这一回布袋子里的野菜不算柔软,海棠只希望运气好些,求这鸡蛋别到家成了蛋花汤了。

    回转时路过那几丛野葡萄处,海棠另取了个干净小布袋子,这袋子出门前她专门洗过,原本也是打算用来装水果的,现在也算派上用场了。

    山壁上的野葡萄分了好几种,大小个头也不一样,有些完全红透了,有些还是红中带着翠绿儿,海棠分别都摘了些尝尝。

    等到都尝个遍,却大出意料,那最好看个最大的紫红色葡萄最酸涩,那红中带绿的反而口感好,入口清甜,全然满满浓郁的葡萄味儿

 第181章:回家

    海棠大喜,专门挑这种口味好的红绿色葡萄摘了起来,片刻工夫过去,藤子上的葡萄没见少多少下去,她的袋子却没地方放了。

    海棠越发满意,便住了手。

    来日方长,留着这一处好果子慢慢摘,慢慢吃,只当这是自家后院种的了。

    再次起身上路,她现在可是再没有心思管其它了。

    现在后背筐子里装着野鸡,肩膀上扛着野菜,腰间别着葡萄袋子,只有右手空落下来,取了树杆子在前头探路

    眼下就算再遇到啥好东西,她也是有心无力,没手拿了。

    回去的路上还算顺利,海棠依旧没有放松警惕,一路敲打着出了山谷,又出了大青山的山路,直到一脚踏上通往村里的小路时,海棠这才松懈下来。

    直到这一刻,她才发觉,原来不知不觉,她早冒出了一身热汗,左手臂也因为长期保持一个姿势,现在酸麻不堪。

    全身上下,唯一好受的便是这腿脚,走了一上午的山路,这腿脚依旧轻快不已。

    虽然累,但她精神头还是很旺。

    海棠再次庆幸,幸好长期站桩,坚持到了现在,才体味到个中妙处来。

    中午的日头很大,这个时候村里人是不会出来的,以往便是如此,眼下遭了旱,便更不会往外跑了。

    海棠低着头在村人屋后穿行,村里安静的出奇,没有了鸡叫,没有了狗吠,便是连蝉鸣都没有了。

    这也难怪,蝗虫把树叶啃完了,光秃秃的光剩下树杆子,路边连野草都看不到一颗了,这些虫子靠什么吃去?

    还不挪地方找生路,留在这村里也只有等死了!

    村里的土狗,自然是认得她的,现在正是一天中最热的午时,便是有那不开眼的,现在也只剩下吐舌头喘息的份儿,哪里还有精气神来管她。

    海棠一路畅通到了家,敲响了后院厨屋的门。

    张二娘一早便守在门后,听了敲门声,高兴不已,赶紧开门迎了海棠进来。

    饭桌上晾着早就做好的饭菜,海棠饿的狠了,简单洗了手脸,便坐桌边开吃了!

    此刻大山已经带着两个小的在堂屋的芦苇席子上午睡了,诺大的厨屋里只剩下母女二人。

    劳碌了一个上午,面前的咸菜窝头和面粥都变得香味宜人,海棠吃的凶,脸颊圆鼓鼓的,依旧往嘴里不停送。

    张二娘在一旁拿着蒲扇帮她扇风,脸上心疼的直抽抽,“海棠,下回这进山的苦差事还是换娘去,你一个女娃娃家,娘心里担心了一早上啊。”

    海棠吞了嘴里的窝头,咕咚一声又喝了口清黄小粥,这才喘上口气,笑道:“担心啥,您看我现在不全手全脚回来了吗?换您去,可不是我说,跑的不如我快,脑子不如我好使,遇到那大畜生,您都能被吓瘫了,还跑得动?”

    “哟,有你这么笑话娘的吗?”张二娘被海棠一番挤兑,终于忍不住,“噗哧”一声笑出了声。

    “娘,您就放心吧,女儿我长大了,可比小时候还厉害,就算柱子哥不跟着我,我也能行。反正咱们也只在这青山边上晃荡下,采些吃的便够了,不会往那危险地方去的。”

    蒲扇“呼呼”声不停,凉风阵阵,张二娘自己额头都冒出了细汗,却全然不顾,她接着说道:“你倒是会说,娘说不过你,也不能由着你。下回还去,跟着村里的婶子们一块儿,有个作伴的,娘这心里也舒坦些”

    “是,是,是,我哪敢不听您的话。”海棠嬉笑着回话,眼珠子一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