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福娃-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由伺候的下人扶着走到了杨家老宅,葛芦花如今老态尽显,再也不是当初那个发现自家小姑子有什么问题都能尽力相帮的精神老太了,两位老婆子抱头痛哭了好一会儿才停下。
  杨绣槐抹着泪问葛芦花,“嫂嫂,我哥去了,你怎么也不让人带封信过来,我连我哥的最后一程都没能送啊……”
  葛芦花老泪纵横,“是你哥吩咐的,说是不知道你们是在南疆还是在京城,捎信过去太麻烦,而且你们的日子过得安生,没必要为了他的丧事奔波。就算家里再富,路上颠簸的日子都不好过。再说了,我和你哥老了,你和苏耕也不是年轻人了,让你们在路上颠簸一阵子,万一生了什么病,你哥在下头也不安心。”
  杨绣槐听了这话,又是一通撕心裂肺地嚎啕,她差使下人去县城的酒楼里买了一大桌子酒菜,趴在杨大山的坟头哭了半天,最后是被苏崇文和苏耕给拖起来的。
  不只是杨大山去了,张春芽的娘家爹也去了,李大妮的爹娘倒是还在,可因为李大妮的弟媳不孝顺,兄弟也是一个耳根子软的,被婆娘挑唆几句就忘了爹娘的亲,李老头和李老太晚年的生活那叫一个水深火热,叶桂枝的娘家倒还算是安宁,可一直都偏疼叶桂枝的叶老头子在年初的时候也驾鹤西去了……
  苏家人这次回家,就好像是集中奔丧来的。
  所有人都哭嚎了个痛快,最后张春芽把娘家亲娘张老太带上了,她说,“我现在还缺你一口饭吃?你留在家里整日哭得病恹恹,是嫌自己命长吗?跟我到北疆去,换个地方,眼不见心不烦,再找几个婆子搓搓麻将摸摸牌,想吃啥吃啥想喝啥喝啥,神仙一样的日子,留在这儿干啥?一大把年纪了还给你孙子媳妇儿搓尿布?”
  张春芽原本就同娘家的关系不大好,看在娘家爹娘的份上,她时不时还给家里捎一些金钱财务回来,这会儿发现自己最牵挂的爹没了,亲娘日子不好过,瘦的和稻草人一样,大冷天还得蹲到河边去给重孙搓尿布,张春芽的脾气直接就炸了。
  她兜里有钱腰板硬,指着娘家大哥和娘家嫂子剜心地骂。
  时间就是一把猪饲料,总能把人往意想不到的方向喂养。张春芽当初叉腰骂娘的时候,嘴里喷出来的话那叫一个低俗粗鄙,后来跟着苏崇文家走南闯北,赚了不少钱,她就给自己冠了一顶‘体面人’的帽子,那些把人祖宗十八代全都挖出来骂一遍的话,她是说不出口了,但这并不影响她的战斗力。
  不能明着骂人,还不能阴阳怪气地损人吗?
  张春芽骂娘家大哥和娘家大嫂的话,就连苏崇山都没听过,那完全就是绵里藏针,针针见血,明明没有一个脏字儿,却让她娘家大哥和娘家大嫂恨不得刨开祖坟躺下去,再被张春芽骂下去,夫妻俩怕是连‘含笑九泉’都不成了。
  一种米养百种人。
  李大妮和张春芽妯娌俩这么多年一直都待在一块儿,张春芽完完全全地解放了天性,遇到了真实的自己,李大妮就豁不出去这张脸。
  她看着自家老爹老娘被弟媳折腾成那个样子,看着自家兄弟被家里的婆娘管得连腰板都挺不直,心里都快气炸了,但她说不出什么狠话来,只能吃了承托铁了心地说,“我不管你们是怎么想的,爹娘必须跟我走,看看爹娘跟你们一块儿过日子都过成什么样了?你看看爹娘穿的都是什么衣裳,吃的都是什么东西,爹娘年岁大了,还需要像奴才一样伺候你们!你们真真真是太过分了!”
  李家兄弟是个二皮脸,“姐,这都是爹娘自己愿意的,他们要是不同意,我还能拿鞭子赶着他们去做?”
  “你做不出来,可你那丧尽天良的婆娘呢!李大柱,那是你爹,是你娘,你但凡有半点儿良知,能让爹娘过程这样?娘的年纪比我婆婆还要小两岁,你看看我婆婆是什么样,再看看咱娘,说咱娘比我婆婆大二十岁都有人信!”
  “爹娘必须跟我走,由不得你们!另外,从今往后,别想再找我要一个铜板儿,门都没有!我每年寄钱回来,是让你们给爹娘买吃买穿的,你们又是怎么做的?自己吃的和猪站起来似的,爹娘瘦的就和猴儿一样,我看着就心酸!”
  李大妮直接断了家里兄弟的财路,声明了自己的立场,往后一个铜板也不往家里寄,这下轮到她爹娘着急了。
  “大妮啊,咱家就这情况,就这条件,你不能嫌你弟,他做的已经很好了,你的日子过得顺,你不能不管你弟啊,娘家兄弟是给你撑腰的,你若是不要娘家兄弟了,万一出点什么事儿,谁来给你撑腰。”
  李大妮被她亲娘这句话噎得一口气没捯过来,最后直接喷了一口唾沫在地上,她打算学张春芽一次,在娘家撒一场泼。
  “我呸!连自己的爹娘都不管,我还指望他给我撑腰?他连自个儿都撑不住!爹娘,你们自个儿决定,要么你们跟着我走,他们夫妻俩自个儿带孩子自个儿过日子,日子过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要么你们也留下,就当没生过我这个闺女,我也当没你们这样的糊涂爹娘!反正银子铜板,之后想都别想!”
  心软的人一旦被逼得不心软了、绝情了,那估计连人都不算是了。
  李大妮的爹娘自以为十分聪明地想出一个折中的法子来,他们先跟着李大妮走,等之后有了机会,再找李大妮要点钱,寄回家来接济儿子儿媳,可老两口低估了李大妮的心狠程度。
  李大妮答应给老两口养老,那是真不带半点含糊的,好吃好喝供着,到了换季的时候,裁缝就给请来了,但老两口如果想要从李大妮口袋里掏点银子出来,想都别想。
  李老太变着花样要钱,一会儿说自己想吃这个,一会儿说自己想穿那个,一会儿又说自己头疼脑热想花钱请个大夫过来看看,李大妮一眼识破李老太的诡计,直接把自己的贴身大丫鬟给李老太派了过来,她让那贴身大丫鬟捏着钱,李老太想要吃什么穿什么都给买,想要请什么大夫也都给请,唯独有一件事不行——银子万万不能到了李老太手上。
  李老太担忧得茶不思饭不想,还憋出一个‘绝食’的损招来。
  李大妮经商多年,什么样的牛鬼蛇神没见过?李老太以为自己绝个食就能拿捏得住李大妮,真是太小瞧李大妮了。
  李大妮听贴身大丫鬟说了这事儿之后,亲自去了李老太和李老爹住的那偏院一趟,她看看躺在床上装死的李老太,道:“您想饿就饿着吧,反正我大鱼大肉供了这么多天,一顿两顿不吃肯定没事,就是一天两天不吃,那也不会出什么事儿。”
  李大妮又转身去问她爹,“爹,崇水让小厮从酒楼里买了陈年老花雕回来,我让人炖了卤肉,你要不要去整点儿?”
  李老爹乐呵呵地爬起来,“要!”
  李老太险些气晕过去,等李老爹吃饱喝足回来,她气息奄奄地问,“怎么样,卤肉好吃吗?陈年老花雕好喝吗?”
  李老爹纳闷,“你问这个干啥,卤肉你吃过,陈年老花雕你也喝过,问这问题有啥意思。”
  李老太气得肚子疼,“你是吃饱喝足了,我还饿着呢!”
  “那是你自己不吃,又不是大妮不让你吃。”
  李老爹躺下,摸着肚皮打了个嗝,说道,“你非要和自个儿过不去,能怪谁?明知道大妮被大柱夫妻给气着了,你也知道大妮是孝顺你才故意置气闹,你还非要和大妮对着干。”
  “都说商人是从其他人身上剥皮拆骨熬油赚的钱,你觉得闺女会是善茬?你想饿着就饿着吧,反正我不陪着你挨饿,这么舒坦的日子你不过,非要折腾,实在想不明白,你是图了个啥!”


第81章 人V第五十九章
  带着娘家人去北疆一同享福,这本来是好事情,可谁能想到中间出了这么多的岔子,张春芽把娘家兄嫂喷得无法做人,李大妮则是给娘家爹娘设下了‘送命题’——跟我去北疆享福,还是留在家里做牛做马?
  相比起这两家来,叶桂枝的娘家简直就是上辈子烧了高香。
  叶老太对叶桂枝好,对苏崇文也好,当年苏崇文连着考了好几次科举都没中,其它人都劝苏崇文不要再考了,唯独叶老太拿了自己的镯子过来,要资助苏崇文接着去科考,这些都是她儿子儿媳知道的。
  叶家兄弟深明大义,知道这是能帮助姐夫翻身的机会,也知道那镯子是叶老太的,叶老太想给谁就给谁,没说什么,她媳妇儿心里倒是有两句怨言,可一点都没表现出来,对叶老太也是一如既往地好。
  后来苏崇文和叶桂枝发达之后,叶桂枝经常接济娘家,她那弟妹早就没什么怨言了,余下的只是对叶桂枝的感激以及对叶老太的敬佩。
  还是她这婆母眼光好啊,若不是当初用三瓜俩枣的东西笼络住了人心,谁知道人家飞上枝头后,还认不认得这些穷亲戚?
  同乡的张家和李家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叶桂枝的娘家没什么糟心事,她先是把爹娘都喊上,然后又把娘家兄弟和弟媳喊到一起来,问,“我和你姐夫将来既有可能就定在北疆省了,你们要跟着去吗?”
  “虽然你姐夫把官位给辞了,但那也是实实在在的一品侯爷,就算是北疆省省通政见了,都不敢说什么,更别提北疆省省通政还是你姐夫一手提拔上来的,属于心腹之流。”
  “如果你们想一同去北疆省,那就收拾收拾东西,跟我们一块儿走,如果没有去北疆省的打算,那就留在这儿好好过日子,等我到了北疆省定下来之后,再给你们写信,家里如果有什么事,你们都写信同我说一说。若是遇到什么难过的坎儿,只要我能帮得上忙,你们就千万别客气,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明白么?”
  “可姐姐也得提醒你们一句,作奸犯科的事情千万不能做。若是违反了律法,那可千万别来找姐姐,姐姐心软,肯定会同你姐夫说情,但你姐夫的心正得很,我担心他给你们来一个大义灭亲!”
  好一个‘大义灭亲’,若是一般人说出来,那还没多少分量,可这话是叶桂枝说出来的,她就算出身于乡野中的低门矮户,可是跟着苏崇文南来北往地跑了这么多年,还在京城富贵太太的圈子里混了几年,一身气度早就养了出来,她说‘大义灭亲’的时候,并没有配上多么狰狞的表情,可还是将娘家兄弟和弟媳给吓了一大跳。
  “姐姐多虑了,我们都是本分人,怎么会做违反律法的事情呢?容我和玫子商量商量,明儿给姐姐答复,成不?”叶家兄弟这么同叶桂枝说。
  玫子是他媳妇儿的名字,全名是孙玫。
  孙玫的娘家人都在,叶家兄弟也不敢轻易做决定,让自家媳妇儿抛弃娘家人,跟他一同去北疆打拼。
  可孙玫的想法是,看看苏崇山家和苏崇水家,这两家沾着苏崇文和叶桂枝的光,置下了多么大的家业?原先叶桂枝没有说要带着娘家人一起发达的时候,她就算有心想攀这门亲的高枝儿,那也没这个胆子,现在高枝儿主动伸过来,还能不攀了?
  嫁出门的闺女泼出去的水,若是自己没点能耐,回到娘家都是要遭受嫌弃的,还不如自己跟着出去,先把日子给过好,到时候有能耐接济娘家了,再拉拔娘家人一把。
  就这样,苏家人回了一趟老家,带了一长串的人。
  燕棠生在宫中,养在京城,从未见过这般新奇的情况,他早先倒是见过张春芽几面,可每次见张春芽的时候,张春芽都是温声细语的,何曾如现在一样,母老虎附身了?
  他在宫中不是没见过争斗扯皮,可宫里人哪算是吵起来,那也顾忌一张脸面,哪会像乡下这般,看彼此不顺眼了,直接撸起袖子来吵一架,说不定还会上手挠掐?
  燕棠在乡下长了见识,到了晚上,就忍不住偷偷问苏鲤,“乡下都是这般……民风开放吗?”
  天地良心,他想说的是‘野蛮粗鲁’,可是想到苏鲤一家都是出自乡下,他就把这个不太美好的词儿给换了一个比较委婉的说法。
  苏鲤也好久好久没见过这种大场面了,她想了好一会儿才说,“乡下人大多质朴,有话直来直去,不喜欢绕那些弯弯绕绕……”实在说不下去了。
  燕棠看着苏鲤那一脸生无可恋的样子,哈哈大笑,把苏鲤给惹恼了,一个枕头便砸了过去。
  …………………………………………………………………………………………………
  一行人是八月间到的辽州城。
  如今的辽州已经没有了暑气,天气转凉,树叶已经开始泛黄、凋零。
  时隔多年,苏家人故地重游,看着并无太多变化的辽州,又是好大一通感慨。
  望侯府与柘亲王府已经建成,苏崇山家和苏崇水家当年走的时候,把产业都得卖了个干干净净,这会儿再回来,只能重头开始。
  与当初不一样的是,他们这次有钱了,先买下一处暂时落脚的宅子,把带来的家人都安顿进去,然后再想办法置新宅子。
  望侯府虽是侯府,装饰上极尽用心,但身份限制在那儿,比柘亲王府还是要略微差上一些的,当然,并不是差在装饰上,而是差在制式上。
  搬入柘亲王府的第一天,苏鲤和燕棠足足在王府中转悠了两个时辰,在将整个府邸都看了一遍,苏鲤纳罕,“要这么大的宅子有什么用?转悠的脚疼。”
  燕棠斜睨了苏鲤一眼,意有所指,“亲王府得容纳多少人?九为极数,故而以八为准线,你我生八子,八子娶八妻,八妻各生八子,你算学好,且算算,这亲王府能住得下吗?”
  苏鲤翻个白眼,“谁要生八子了?你当是下崽儿呢?一下下一窝?生一胎便是一年的光景,连生八胎,八年时间,什么都不用做了?”
  燕棠厚着脸皮说,“急不得,急不得,慢慢来。”
  他还真是慢!慢!来!
  八月下旬到的辽州,九月底,苏鲤就察觉到了自己身上的不对劲,她好像有点嗜睡,胃口也比之前好多了,饭量比燕棠得还要大,变化最明显的还是精气神,她往常每天都想早起练练,哪怕是扎个马步提提神也好,可最近却不想早起了,只想在被窝里窝着,若不是担心起的太晚被下人们笑话,她觉得自己能睡到中午用膳的时候。
  某一日,燕棠突然拿着一个本子过来,煞有介事地同苏鲤说,“鲤儿,你这个月,那个是不是没来?”
  “哪个?”苏鲤一时间没从‘这个’‘那个’中反应过来。
  燕棠有些不大好意思,把那个本子拿给苏鲤看,苏鲤只是瞟了一眼上面的数字,她的脸就臊红了。
  把那本子砸在燕棠的怀里,苏鲤嗔怒道:“我教你算学,就是让你算这些时间的?猴子过河问题,你算明白了么?真是没羞没臊。”
  燕棠紧张地问,“可这都过去了将近五十天的时间,鲤儿,你是不是怀上了?柘亲王府是不是要添丁了?”
  苏鲤:“……”
  她翻了个身,背对着燕棠侧躺下,道:“你先出去吧,我想静静。”
  “你想什么静静,想棠棠!”燕棠把那本子往旁边一丢,翻身上床,把苏鲤揽入怀中,“鲤儿,你同我说,是不是怀上了?要不要请个大夫过来把平安脉?”
  男人幼稚起来,那可是真的幼稚,幼稚得可怕。
  苏鲤想怼燕棠几句,可是被‘想棠棠’这三个字逗得笑个不停,连话都说不出来,哪里能怼得出口?
  苏鲤不是不懂这些,她只是从来都没有往这方面想,在看到燕棠拿的那本子上记的什么东西之后,苏鲤就想明白了。
  她有过那么一瞬间的慌乱,可慌乱过后,又觉得自己有点可笑。
  这本就是顺其自然的结果,有什么好慌乱的?
  从她梦中梦到燕棠为了救她而陷自己于不利之地的时候,她就知道,自己这一颗曾尝试着用层层坚冰包裹起来的心,已经开始融化了。
  她的前世与这一世累计起来,有四十多年的光景,可人心并不是年龄增长了就一定会老,催人心变老的,从来不是岁月本身,而是这些岁月为人带来的经历。
  她确实两世为人,可这一世被人保护得很好,纵然入了宫廷、只身一人闯了南疆,但并未经历让人长进的大起大落,只是生活经历丰富了些,阅历丰富了些,但并未经历过什么变故。
  她之前看燕棠不够成熟,甚至于看当年的苏崇文和叶桂枝都不算成熟,可这些年走过来,苏崇文在官场中历练,叶桂枝在后宅中历练,二人都已经被岁月‘催熟’,只有她,依旧站在穿越前的那个年龄节点上,哪怕这些年稍微长进了一些,那这些长进也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这一世的二十余年,只是让她有了更丰富的经历,若说是什么催人成长的磨难,那却是从未有过的。
  而燕棠,就在最好的岁月里朝她大步奔来。
  虽说刚开始时,燕棠有诸多无法让她满意的地方,但现在再看,当初那将她拦在宫中急于表明心意的少年,如今已经摇身一变,他不再用嘴空谈什么,而是将一切都付诸于行动,让你心安,给你未来。


第82章 入V第六十章
  用了将近大半年的时间,迁至北疆省的柘亲王府和望侯府都安定了下来。
  叶桂枝原先还有点担忧,自家闺女哪儿哪儿都好,就是已经嫁过去这么久了,肚子没有任何的动静,会不会是有什么问题?
  这个想法才出现,叶桂枝自个儿就否决了。
  她闺女的命好到一般人根本无法想象,身体怎么可能会出现问题?就算小夫妻俩真的有一方存在问题,导致怀不上娃,那多半也是女婿的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女婿是中宫所出的皇子,当朝唯一的亲王,就算人家真的有问题,叶桂枝敢问?
  怕是话才说出口,她的人头也就跟着保不住了。
  叶桂枝憋着疑惑不敢问,也不敢时时往柘亲王府跑,更要命的是,苏鲤基本上也不来望侯府这边,急得叶桂枝望眼欲穿。
  等着等着,等到大雪封门的日子,红灯笼高高挂上,年关到了。
  年一过,便是叶桂枝心心念念的大年初二——她的娘家人都被她以‘一带一群’的政策给带到了北疆来,因为她也得在大年初二招待闺女,故而她回娘家访亲的时间就变成了大年初三。
  大年初二上午,叶桂枝早早地就命厨子准备上苏鲤和燕棠喜欢的吃食了,她和杨绣槐左等右等,硬是等了一个半时辰,婆媳俩都等得口干舌燥心也焦了,总算等到了燕棠和苏鲤小夫妻俩。
  苏家一大家子人是在望侯府门口迎的苏鲤和燕棠。
  马车上挡风挡雪的厚重帘子被掀开,燕棠先从马车里钻出来,然后扶着发福许多圈的苏鲤从马车上小心翼翼地下来。
  瞅着胖若两人的苏鲤,叶桂枝有点懵。
  “宝丫头,你怎么也胖起来了?是不是嫁过去之后,每天除了吃就是睡,就和你大伯娘当初养猪一样?”
  苏鲤:“……”
  突然被cue到的张春芽也不大高兴,她现在算是体面人家的富贵太太了,这个妯娌怎么还提她当初养猪的事情呢?
  那些可都是羞于启齿的黑历史啊!
  杨绣槐的想法却是与叶桂枝完全不同,她疾走两步,一把手捏住苏鲤的脸蛋儿,捏了几下后,才乐呵呵地说,“奶最喜欢捏的小饼脸又回来了!桂枝啊,你也别担心孙女婿对宝丫头不好,你看宝丫头这像发面馒头一样的脸,要是孙女婿对宝丫头不好,能养这么胖吗?这都不是小饼脸了,是大饼脸!”
  苏鲤:“……”
  亲娘和亲奶都不是什么会说好话的人。
  听到燕棠在她耳边低笑了一声,苏鲤的耳垂都要被臊得烫熟了,她低声说,“我这不是发胖,是怀上了!怀上这头胎之后,胃口特别好,一天能吃五顿饭,吃完过不了一会儿就饿了,晚上都得爬起来吃两遍夜宵,睡眠也特别好,躺下之后就不想起,你说光吃不动一直睡觉,能不胖吗?等这胎生完,肯定就瘦了!”
  葛天明年前得了恩典,携家带口从南疆调任回了北疆,这会儿苏崇菊也在,她听到苏鲤的这句‘等生完这胎肯定就瘦了’,立马就想到了自己的亲生经历,她说了大实话,“宝丫头,你可千万不能信这些规划,小姑当时也是这么想的,你看小姑瘦下来了吗?咱老家那边有句话叫养女随姑,你应该是随了小姑这种一成亲就胖,一生孩子就瘦不下来的情况。”
  苏鲤心里一咯噔,倔强地说,“我就算要随,那也是随我姑。”话语中满满都是对苏崇菊的嫌弃。
  当初苏鲤独自一人闯南疆的时候,苏崇菊为她操了不少心,姑侄二人的关系很要好,互怼起来,也没讲究什么辈□□份,算是亦亲亦友。
  苏崇菊被苏鲤怼得习惯了,这会儿她也不生气,只是撂下了一句话,“等你生完孩子再说吧!”
  燕棠附在苏鲤耳边低声说,“鲤儿,你就是胖了也好看,无须担心。祖母说的这话真有意思,小饼脸变成大饼脸,嗬嗬嗬嗬……”
  苏鲤一个眼刀子扎过去,燕棠立马就不笑了,他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的样子,若无其事地走到一旁,开始同苏崇文攀谈。
  燕棠去和苏崇文聊男人们聊的话题,苏鲤则是被杨绣槐、叶桂枝等人迎到了后院。
  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