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暴君每晚梦我-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负责去南康府暗察的人是我安排的。”赵珩牵起她的手,“租田政策的公文下来之前,南康府巡抚将查抄的良田私分了部分给驻军将领。”
  “将领要田产干嘛,难道是除了驻军外还私自屯兵?”苏绾吃惊不已。
  军中所有的将领和士兵,都是登记在册的,每月有固定的粮草和军饷供应,并且会随时被调走,没必要屯田产。
  不是家人就在驻地,就是有另外的地方还有不是正规军的兵力。
  “刚刚查出来驻军将领私自屯兵六万,太师当初想要借着洛州水患一事起兵,便是因为这个原因。”赵珩语气平缓,听不出丝毫的怒意,“梨廷在南境处处受阻,也与这驻军将领有关。”
  “注意安全。”苏绾握紧他的手,开玩笑的语气,“你我还没交换庚帖。”
  赵珩含笑点头。
  回到客栈吃过饭,苏绾跟着他上楼,一起去他住的厢房。
  赵珩拥着她走出外廊,目光悠远地看着夜色下的江州城,沉默不语。
  这两日他冷静下来,仔细琢磨了苏绾提出的问题,发现自己并未比父皇高明多少。父皇娶了无数的妃子,生育了三十多个皇子十余个公主。
  不足月早夭的十余人,十岁前早夭的二十来人,那些未能出世的不知有多少。
  能活下来的皇子公主,也不过一手就数得完。
  生了那么多,北梁依旧千疮百孔,民不聊生。
  他不愿意成为父皇那样的君王,却又执着于自己的子嗣,本质上他们父子是一样的人,一样的希望通过女人巩固皇权。
  不管是几十个女人还是一个,并无太多差别。
  苏绾提出的问题,只是假设自己便心生退意,甚至想卸下肩头的重任,去逃避自己的内心和肩头的责任。
  若真的禅位给二皇兄,苏绾只会离他越来越远。
  就算北梁真的成了太平盛世,没有苏绾,还有什么意义?他喜欢的苏绾,从来就不是会在婚后安于后宅的女子。
  他喜欢的苏绾内心柔软强大,聪慧而不张扬,她若是准备好接受自己,便不会提出任何问题。
  会主动说起,说明她内心深处还有不确定,还有犹豫。
  是他不够强大,才让她如此担忧。
  赵珩稍稍用力圈紧的怀中的苏绾,郁结两日的情绪豁然开朗,唇角微微上扬。
  他心中有答案了。
  “不是有话要跟我说吗?”苏绾歪头枕着他的肩膀,艰难仰起脸,“不说我便回去了。”
  明天知县到任,她会直接递上帖子拜访新任知县,跟他谈合作。
  赵珩低头亲了下她的脸颊,贴着她的耳朵呢喃,“没有子嗣也无妨,有你便够了,这便是我的答复。”
  苏绾怔然,“你可要想清楚,我会当真的。”
  不是说了回了汴京才给答复的吗?
  “君无戏言。”赵珩握着她的肩膀将她转过来,目光深深,“我登上帝位不止是为了母后和玄鸣,还有舅舅和北梁的万万百姓,若是连朝臣都无法控制住,如何给百姓太平盛世。子嗣不该是稳定朝局的棋子,若真能有你我的孩子,是我之幸。”
  随缘就好,能有她在身边已经足够。他还有许多未尽之事没做,孩子来得太早未必是好事。
  “玄黎。”苏绾喃喃唤了他一声,踮起脚尖吻他。
  这才是她喜欢的那个赵珩,那个见过人性丑恶,却依然心怀苍生的赵珩。
  赵珩往后倒了下,扶着她的腰靠向身后的墙,吻了许久才放开她,嗓音喑哑,“等回了汴京,我便去交换庚帖。”
  “好。”苏绾脸颊发烫,“我等着。”
  赵珩喉咙里溢出一声闷笑,抱紧她柔软的身子,愉悦眯起眼。
  等处理完南康府的驻军,新年也差不多该到了。
  元宵灯会,他会陪着她一起去看灯,不必像中秋时那般只能站在她身边,却无法牵她的手。
  冬夜风寒,两人回屋里待了大概半个时辰,墨竹来敲门。
  苏绾送赵珩下去,忍不住又抱了抱他,小声嘱咐,“一定要平安。”
  赵珩捏了下她的脸,趁着其他人不注意,低头在她耳边说,“陛下尚未与臣大婚,臣不敢抗旨。”
  苏绾忍不住笑,伸手勾下他的脖子亲了他一下,“我会每天想你。”
  赵珩点了头,松开她,依依不舍坐上马车出发。
  处理完南康府的驻军,北梁才算是真正的掌握在他手中。
  车队乘着夜色走远,转眼不见了踪迹。
  苏绾搓了搓手,回客栈梳洗一番,认真准备见新知县的资料。
  她也要加快动作了。
  隔天一早新知县到任,县衙的公告也贴满了全城,将在县衙门外办理租田登记。
  百姓奔走相告,不多时便人尽皆知。
  苏绾让秋霜去递了帖子,一直到傍晚才见到新上任的知县。
  新任知县四十来岁,穿着一身官服,面向周正气质儒雅。
  苏绾跟着他去书房坐下,开门见山的说明来意,“江州的甘蔗收割拖了将近一月,百姓已极为不满,榨糖的作坊如今被官府查抄罚没,民女想买下这些作坊,让百姓立即开始收割。”
  说着,她拿出准备好的资料递过去,“这是作坊的估价,您看看还有什么意见。”
  除了作坊的估价,还有她熬夜写的一些改善民生的建议。
  他的品行若是和张奉如差不多,应该会同意。
  作者有话要说:  赵珩:臣表现得如何?
  苏绾:哪方面?
  赵珩:……


第142章 
  新任知县看过作坊的估价,随手放到一旁,继续看下面的资料,神色凝重。
  他接到任命文书便从同安府昼夜兼程赶来,未有见到所谓的钦差。
  早上天没亮他便到了江州城,趁着吃早饭的工夫,打听了下江州的情况,这才知晓陆常林是派自己来救火的。
  江州有韩丞相和徐太师的部分封地,这二人被抄家斩首后,封地归江州县衙管辖。
  此番圣上下旨将良田分租出去,前任知县未有执行,还下令抓捕自行收割甘蔗的农户。
  大致的情况就这些,眼下急需解决的,也是甘蔗收割一事。
  江州是富庶之地,自己一个师爷忽然当了官,做不好便愧对陆常林的举荐。
  这女子给出榨糖作坊估价不低,便是不卖给她,自己也得找买家接下这四个作坊,让百姓尽快收割甘蔗,以免闹出事端。
  至于她给出的改善民生建议,不得不说,确实有些东西。
  她建议在甘蔗地里套种黄豆,在稻田里养鱼,建议将猪圈养起来,取猪粪肥田。还建议多开水渠,增加第二季粮食种植的水田数量。
  最重要的一条,若是她培育出高产的粮食,种子免费送给江州县衙分给百姓。
  这不是和北境安宣府知府张奉如,合作过的那姑娘吗?!
  自己今年真是走了大运,没花钱捐官便有人举荐当了知县,一来就遇到贵人。
  同安府在北梁东边,北境棉花收购的事,整个北梁的官员都知晓。他也听闻了那女子的所作所为,未曾想自己竟有缘得见。
  新知县仔细看罢这些建议,含笑出声,“姑娘纸上谈兵的功力不错,这些建议似乎很难实现。”
  她所有的建议都非常有用,他是农户出身,春闱落榜后拿不出银子捐官,便回了同安当师爷。
  同安巡抚因犯下谋逆大罪被抄家灭族,之后他便遇到了陆常林。
  不过数月时间,他当了官。虽未有为官一方的经验,倒是记得陆常林的教诲,为父母官须得凡事为百姓考虑。
  “大人觉得是纸上谈兵,我却不这般觉得,不如你我明日找农户问问,是否可行。”苏绾微笑,“民女敢提出来,便是有十成的把握。”
  除去养猪那条,剩下的可都是现世用的最多的增产办法。
  江州一带养的猪都是放养,她来的路上没看到,也有可能没注意。这是庄子管事说的,特别是城外的村子里,农户养的猪基本都是放养。
  “冲着姑娘的十成把握,你稍等一下。”新任知县笑了下,起身去叫来自己带来的师爷,命他去准备契约书。
  尽早解决这事,他才有功夫处理上任知县留下的烂摊子。陆常林在信中嘱托之事,也得尽快落实执行。
  自己虽只是七品的知县,也得把事做好。
  “多谢大人信任。”苏绾弯起眉眼。
  拿到作坊,剩下的事交给庞永鑫,他要在庄子上住一段时间,等庄子管事从靖安回来才能回汴京过年。
  不多时,师爷拿着契约书进来。
  苏绾仔细看过,签上自己的名字办了地契房契更名,将准备好的银票递过去。
  “明日一早,本官便通知百姓开始收割甘蔗,希望日后还能继续与姑娘合作。”新知县含笑拱手,“这边还有许多事未有处理,就不留姑娘了。”
  “后会有期。”苏绾礼貌回礼。
  走出知县书房,外边也黑天了。
  苏绾马不停蹄,带着秋霜秋梅去庄子上找到庞永鑫,给他布置任务。
  甘蔗的收割没那么快,就算收了也可以暂时放着不怕坏,花几天时间把所有的工人请回来开工,问题不大。
  “姑娘你这速度够快的,我还想着你是不是不打算做这个生意了。”庞永鑫仔细记下她说的事,拍胸脯保证,“放心,我在这一带也算熟脸了,一定把这事办好。”
  “需要什么只管到客栈去找我,等这边的作坊运转起来,我就去南康。”苏绾唇角含笑,“我相信你能做好。”
  庞永鑫挠了挠头,笑得有些不好意思。
  砂糖可是金贵的玩意,一斤就得三两银子。自北梁和东蜀通商,多少商贩盯着这门生意,她说拿下就拿了下来,像是一点都不费劲。
  甘蔗一斤几文钱,一千斤的甘蔗能出三到四斤砂糖,刨除人工一斤砂糖净赚二两银子,江州一地的甘蔗收割完纯利就有两千两。
  她要是再拿下兴南和南康府的甘蔗收购,一年就将近一万两的进账。
  寻常人真做不来。
  “我先回去,明日秋梅会随你去办这事。”苏绾起身告辞。
  庞永鑫起身送她。
  庄子在偏僻处,外边黑咕隆咚。
  秋霜提着灯笼给她照亮上了马车,随口问道:“我们不去兴南?”
  兴南离江州很近,马车过去一日半便到了。南康府距离江州有六天的路程,去南康府等于是直接绕过兴南了。
  “不去兴南,直接去南康府。”苏绾靠着软垫,曲起手指在衫裙上轻敲。
  秋霜点下头未有再问。
  苏绾余光瞥她一眼,垂眸看着袖边的竹枝刺绣,若有所思。
  梁淑妃带着六皇子和婉儿公主在兴南,江州这边的动静不小,梁淑妃又是从宫里出去的,应该已经听到风声。
  她看着不争,便是为了儿子也会在汴京安插几个暗桩。
  不用查别的,只兰馨坊卖香料这事,梁淑妃就能断定自己的身份。
  自己出现在江州,刚到第一天江州知县就被撤职,她只稍稍动脑子就知道还有谁一起来了。
  曾经葬身火海的人活生生的开了铺子,能安排这一切的人,除了赵珩没别人。
  自己若是去了兴南,到时候梁淑妃把甘蔗收购权要过来给她,不如不去。
  那是赵珩的家事,自己不插手为好。
  六皇子虽然还小,终究是皇室血脉。赵珩出家带发修行,后宫无妃无后,总会有些朝臣为了稳固自己的权势,暗地里做两手准备。
  自己和陈舒同在汴京都不来往,何况是跟自己毫无交情,也无同事之谊的梁淑妃。
  一夜无梦。
  江州新任知县雷厉风行,早早将允许收割甘蔗的公告贴到各处,附近的镇子里也派人去通知到位,并言明榨糖作坊不日就会开门。
  苏绾吃过早饭先去城内的作坊,庞永鑫在给工人做登记,什么人熟悉什么工序都仔细记录下来。
  她看了一圈,见没什么要改进的便带着秋霜去下一个作坊。
  这一忙就是七八天,江州全境十二家榨糖作坊顺利开榨。
  苏绾安排妥当,收拾好行礼下楼,等车夫喂了马就启程前往南康府。
  “姑娘,有人送了信过来。”秋霜拿着封信从外面进来,狐疑递过去,“送信的人什么也没说,在外边等着。”
  苏绾伸手接过来拆开。
  信是梁淑妃来的,她在信上没叙家常,而是开门见山的谈兴南甘蔗收购的问题。
  她可以把兴南的甘蔗收购权送出,但是要求赵珩给个准信,日后不针对六皇子。
  苏绾仔细看了一遍,收起信,抬头吩咐秋霜,“去把送信的人叫进来。”
  秋霜点头出去。
  苏绾随手把信放到桌子上,无意识地敲了敲。
  她在江州就住客栈,很多百姓都知道,找起来一点不难。梁淑妃安排人找来,倒也能理解,她在宫中一向谨小慎微,到了兴南也会担心儿子的安危。
  可这事,自己最好沾都不要沾。
  赵珩会不会针对六皇子,取决于六皇子是否会跟朝臣结党。
  还在汴京的两个隐形皇子,一个双腿残疾一个失语,便是治好了朝臣也不会去扶他们。
  只要在汴京,他们有点动作赵珩就会注意到。
  六皇子远在兴南,秦王旧部又几乎都散在南境各处,串联起来很容易。
  现下他们可能不会那么明目张胆,过后就难说了。六皇子可是活着离开汴京的唯一一个皇子,扶持起来,今后可就是大功臣。
  苏绾摇摇头,见秋霜领着人进了从外边进来,抬眼看去。
  来人看着五十来岁的年纪,做寻常百姓打扮,面向看着有些阴柔,像是宫里出来的太监。
  “见过苏姑娘。”来人礼貌行礼。
  “回去告诉梁淑妃,我与圣上并无关系,做不得那么大的主。她既然掌握着兴南的甘蔗收购权,便好好利用。”苏绾漠然掀唇,“秋霜,送客。”
  来人脸色僵了僵,再次行礼,“小的会将姑娘所言转给娘娘。”
  这姑娘竟是连到手的银子都不要,娘娘白费了一番心思。
  苏绾略略颔首,没多说什么。
  送信人走了不多会,车夫也准备妥当。苏绾带着秋霜上车出发去南康,留下秋梅和庞永鑫在江州。
  路上花了三天功夫赶到南康,赵珩已启程去了边境。
  苏绾自己找了家客栈住下来,安置妥当天色也暗了下来。
  主仆俩在房里用了饭,小二上来撤碗碟时递了张帖子给苏绾,“有位客官想要见姑娘,他此刻在天香园候着姑娘。”
  “天香园在何处?”苏绾不明所以。
  不是赵珩。
  她和秋霜一进城就有人给她送了信,赵珩早一天出发去边境,忙完直接回汴京。
  “天香园是南康城最大的戏园子,姑娘出门往东走就能看到。”小二回了话,端着碗碟安静退下。
  苏绾打开帖子看了看,决定去会会这人。
  她入城才没多会就送来帖子,像是一直在等着自己一样。
  南康的甘蔗已经开始收割,她本想转了两天要是实在拿不到就算了,先回汴京准备过年。
  “这人什么来路,大晚上要见姑娘?”秋霜也觉得有问题。
  虽然还有暗卫一路跟着保护苏绾。可这南康城她们第一次来,进城还没到一个时辰就有人找,分明是专程等着她来。
  “去了不就知道了。”苏绾好笑看她,“不会有事,人家真要做什么就不会递帖子。”
  秋霜想想也是,披上大氅跟着她一块下楼。
  天香园离客栈不远,南康城夜里不宵禁,运河上不时有小船划过,热闹不已。
  苏绾带着秋霜进了天香园,小二像是知道她的身份一般,客气领她们进去。
  穿过前门的戏楼,进入后边给贵客准备的专门的戏园子,挂满灯笼的戏台子出现眼前。
  苏绾漫不经心的看了一圈,见看戏的席位上有道身影,微微挑了下眉,落落大方地走过去。
  男人听到动静起身相迎,“南康巡抚窦世忠见过苏姑娘。”
  南康巡抚?苏绾诧异了下,礼貌福身,“民女见过巡抚大人。”
  “姑娘不必与我客套,我与张奉如张大人是同榜进士,此番调任乃是他与户部尚书、吏部尚书举荐的结果。”窦世忠示意她坐下,“本官有一事要姑娘相帮,此事若成,南康府的甘蔗收购只给你一人。”
  早在江州知县被撤,张奉如便给他传信,让他尽早处理好平崇政务,等待升职调任。
  张奉如在信中说,若是江州的问题解决,这姑娘就会去兴南最后到南康。
  自己想在南康尽快打开局面,与她合作最为理想。
  他到了南康才知张奉如此话何意。
  南康府是南境最富庶的地方,宗亲世族的封地都聚集于此,各家的势力都很庞大。
  他这巡抚到任,屁股没坐热就吃了个闷亏。
  宁国公给他安排了接风宴,他未有参加,隔日百姓就在传他收了其他宗亲的好处,说得有鼻子有眼。
  不仅如此,牵涉到上任巡抚案子的宁国公府子弟,竟莫名其妙死在牢里。
  这两天,宁国公府的护院堵着府衙大门,要他给说法。
  租田政策别说执行,他连大门都出不去。
  “大人想要民女帮什么忙。”苏绾听他提起张奉如,隐约猜到他找上自己的原因。
  窦世忠笑笑,把到任后发生的事,所牵涉到的利益关系简单说了一遍,意有所随,“南康府的良田大多在宗亲世族手里,还不许农户种自己的田。本官希望姑娘来当这把剑,破开这些人的打压。”
  他说完,又把甘蔗收割的情况说了下,耐心等她琢磨。
  砂糖生意是宁国公家里在管,上任巡抚徇私舞弊勾结驻军私自拥兵被撤,牵涉到了宁国公府上的三个后辈。
  榨糖作坊被查抄罚没归官府所有,被抓的三个人死了俩,宁国公府非要他给个说法才罢休。
  他私下让人打听了下,宁国公府的意思是要回榨糖作坊,剩下那人也要放。
  原本有意要接榨糖作坊的商贩,这两天都已打道回府。
  两件事他必须处理好,奈何自己手边无人,她的到来恰恰好。
  “大人是希望民女买下榨糖作坊,以此激怒他们做出更过激之事,一次到位将他们彻底压下去。”苏绾抬眼看他。
  这种给新上司上眼药立威的事,不鲜见。
  “确实如此。”窦世忠脸上多了几分笑意,“奉如与我说,姑娘非寻常人,今日一见果真如此。”
  升职调令来得匆忙,他刚处理完平崇的政务交接都没做就上路赶来。
  他已想好解决的法子,就缺一个点火的人。
  来南康府收砂糖的商贩没一个愿意帮忙,都怕惹上麻烦。
  如今的宗亲世族已没了贵籍,还想像之前那样,高高在上等着他上门拜访,屈服于他们的打压,那便错了。
  南康府是南境的重中之重,张奉如和两位尚书的举荐他过来,可不是让他来此享福的。
  “大人不必抬高民女,这事好办。”苏绾端起茶杯喝了口又说,“大人如此费心思请我来看戏,我不能负了大人的好意。”
  新官上任三把火,确实得好好整治下那些宗亲世族。
  “多谢姑娘爽快。”窦世忠略诧异,“你且等着作坊开榨便好,最多三日便足矣。为了安全起见,还请姑娘住到府衙的厢房。”
  “我明日便搬去府衙。”苏绾含笑点头,“身边的婢女借你三日。”
  府衙的官兵里估计有不少宁国公府的人,让秋霜去给这些人上上课,打一顿还不听就打两顿。
  窦世忠大笑,“姑娘爽快,等事情办妥你我再叙。”
  苏绾起身行礼告辞,带着秋霜先出去。
  窦世忠坐了会,精神十足地返回府衙。
  隔天一早,苏绾从府衙后门进去,住到府衙后院的厢房。
  南康府新的公告贴出,境内十六家榨糖作坊全部售卖给她,已收割了甘蔗的农户可将甘蔗运到作坊售卖。
  秋霜陪她吃过早饭,脸上露出大大的笑容,“姑娘等着,我去活动手脚。”
  苏绾好笑点头。
  不多时,照顾她的婢女便来传消息,秋霜把官兵校尉打了,把官兵打了,还把府衙的账房打了。
  苏绾安静看书,顺便听婢女跟弹幕一样给她传外面的消息。
  有了秋霜配合窦世忠整治府衙的官兵,一天时间所有官兵服服帖帖,开始配合衙役抓捕宁国公府的护院和府兵。
  闹腾了三天,来闹事的宁国公府护院和府兵,被抓了将近三百人。
  整个南康府的百姓,都知道宁国公府吃了大亏。原本想趁乱抢了榨糖作坊的宗亲,也都及时收手观望。
  第四天一早,苏绾和窦世忠签订契约书,办好房契地契更名,大摇大摆地带着秋霜去作坊招募工人。
  外边下着雨,寒意逼人。
  “那国公在地方上横行惯了,这回可算是长了记性。”秋霜将伞挪过去一些,忍不住笑,“我琢磨着日后估计是不敢乱动了。”
  这巡抚大人也是个心黑的,想要人出去,就根据这些人跟宁国公府的关系远近定罚银。
  宁国公府原想立威要回榨糖作坊,孰料赔了夫人又折兵。
  “他们不敢乱动才好,咱人不在这边,不能出问题。”苏绾扬眉。
  窦世忠手黑得要死,宁国公府这一次算是踢到铁板了,被罚了好几千银子不说,老国公差点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