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暴君每晚梦我-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有问题,我现在就安排人跟进此事。”陆常林激动不已。
  靖安一带的自然水源很少,按照她的办法开挖水渠组成网络,水面的数量会比之前翻上两倍。
  增加的水田种植水稻,旱地种植黍米和其他作物,一年就能差不多能养活整个北境的百姓。
  “还有,我之前走访了附近十个县,官道修的还不够多,各个县之间没能组网。”苏绾放松下来,“等水渠组网成功,下一步你要抓的就是官道修建这件事。”
  “明白。”陆常林失笑,“有老师手把手教,这个管家我一定当好。”
  他知道她和赵珩闹了矛盾,具体因为什么事闹的,他不太清楚也不敢问。
  只知道赵珩去了一趟赤虎军驻地,派出了一小支精锐的队伍杀入东蜀,但赤虎军大军未动。
  “我可没有太多时间教你,以后的事你得自己想办法解决。”苏绾也忍不住笑。
  “苏姑娘善做领路人,能不能上路要靠自身。”贺清尘放下手中的资料,偏头看她,“明日可有时间?”
  城外的桃林刚刚开花,他想请她一起去赏花,还想请她到家中坐坐。
  他去汴京,是因为萧云敬许诺,将来会将医馆开遍北梁,许诺北梁的百姓都能看上病。
  直至今日,他方知苏绾所作所为,比自己能救的人更多。
  她在济世,而自己只是个大夫。
  “明日休息,剩下的事交给常林去安排就行。”苏绾侧过头,微笑对上他的眼睛,“我记得贺大夫家就在靖安,可是想请我上门做客?”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正文就完结了,感恩大家的陪伴,么么哒~~~~


第146章 
  贺清尘微微怔了下,有些不自在地点头。
  他与陆常林一道回的靖安,路上听陆常林说了许多她做的事,很是佩服她的见识和眼界。更佩服她能身体力行,想了便去做。
  陆常林还说,她给安宣府送去的种子若是让百姓种开,一年就能养活很多人。
  给百姓治病固然重要,让百姓吃饱才是重中之重。
  他想听听她的意见,自己接下去该怎么做。
  汴京的医学堂开学后,学生去比去年刚开学多了上百人,师父接管了太医院,在安排草药种植一事。
  几个师兄则负责游走各处,按照陛下的吩咐增开医馆。
  唯独他,好像什么都没做。
  “你明日来客栈找我。”苏绾脸上的笑容扩大,我记得城外有一片桃林,如今桃花开得正是娇艳,正好一起去看看。”
  他好像遇到了难题,眼里有着之前从未见过的迷茫。
  “好。”贺清尘一下子放松下来。
  “我就比较惨了,明日没法和你们一道去赏花。”陆常林佯装失望,“你俩记得给我带点桃花回来,我讨个彩头,说不定回了汴京我的婚事就有着落了。”
  “正月初二在忠勇伯府的别庄里,不是有好多姑娘看上你了吗,你眼光是不是太高了一点。”苏绾睨他,“小心桃花太多,欠下风流债。”
  “没人看上我,陛下一到,她们的眼里就只看到陛下了。”陆常林说着,偷偷留意她的反应,“他最近很忙。”
  “嗯。”苏绾微笑。
  她也很忙。
  来靖安不是跟赵珩赌气,而是担心真的打起来,这边的百姓日子更加难过。
  她能做多少是多少,总好过什么都不去做。
  真要打上一年半载,必定会有东蜀的散兵闯进北梁闹事,不抓紧时间预防可能出现的问题,到时候境况只会更糟糕。
  “很晚了,你早些回房歇息,我得把你交代的事尽快安排下去,趁着春耕之前修好所有水渠。”陆常林站起来,故意装出一副惨兮兮的模样,“披了这身皮,想自在也自在不了。”
  “我见你分明是乐在其中。”贺清尘也站起来,垂眸看着苏绾,“明日见。”
  苏绾含笑点头。
  陆常林和贺清尘告辞下楼,夜里的靖安城静谧安宁,负责清理垃圾的人推着推车,沿着街道挨家挨户收走放在门外的各种垃圾。
  贺清尘不说话,陆常林也不说,沉默着往县衙的方向去。
  夜风习习,陆常林不时低头看一眼拿在手中的资料,对苏绾的佩服,有如滔滔江水延绵不绝。
  按照她的布局,从平崇修开的水渠将江水引入靖安,再分成三十六条中等宽度的水渠,环绕靖安境内的主要农田区域。
  只是做这些工作,就需要不少时间和工夫,她还将中等宽度的水渠,细分出数百条小水渠,形成巨大的水源网络加强灌溉能力。
  最难得的是资料详尽,如何组网,如何将旱地变成水田,便是工部的官员来负责,也没法考虑得那么细致。
  资料上的许多词汇,也是他第一次见到,精准又简练。
  她都如此优秀,老师绝对是旷世奇才。
  可惜自己无缘得见。
  陆常林暗暗叹息一声,偏头看着身边的贺清尘,眉头皱起,“苏姑娘跟陛下闹矛盾了,我也不知他们在闹什么,这次来靖安陛下什么都没说。你似乎也不知内情。”
  他是有些羡慕赵珩的。
  身为帝王却能遇到知心又智慧的人,这个人不单能在朝政上给他建议,也没有小女儿家拈酸吃醋的娇气劲。
  如此女子可遇不可求,不知他这回为何如此铁石心肠。
  “不知,我按照苏姑娘的提示,在太子府做了好几个月的实验,回靖安时她还在路上,等我回去她又到了靖安。”贺清尘狐疑看他,“他们何时闹开的,我以为苏姑娘来靖安是陛下的安排。”
  陆常林噎了下,想把他一脚踹回汴京。
  敢情他刚才邀请苏绾去家里做客,并不是因为知道他俩闹矛盾,而是想邀请便邀请了?
  他难道不知该避嫌?
  “为何这般看我?”贺清尘莫名其妙,“他俩闹矛盾与我没关系。”
  陆常林一句话都不想说,甚至觉得靖安之行结束,自己可能会少活好多年。
  都是被贺清尘给气的。
  “陛下与苏姑娘都不是矫情的性子,他俩真有矛盾也能解决好,你不必插手。”贺清尘回想起,苏绾教他避免与恶人交恶的旧事,又说,“顺其自然。”
  他们之间定然是有无法说通的矛盾,外人帮忙反而添乱。
  他相信苏绾能处理好。
  “听你一回,我到了。”陆常林气得想笑,“实验抓紧些。”
  贺清尘摆摆手,提着灯笼掉头回家。
  陆常林站在县衙门外发了会呆,摇摇头,带着书童转身进去。
  他想插手也没机会啊。
  转过天,天气放晴,春意融融。
  苏绾换了身轻薄的衫裙,带着秋霜下楼。
  贺清尘一大早就过来了,他穿了一身白,回头看过来的那一笑,真如谪仙下凡一般清雅迷人。
  苏绾被他惊艳到,笑了下,脚步轻快地朝他走过去,“贺大夫早。”
  “早。”贺清尘做了个有请的手势,微笑迈开脚步,“姑娘觉得靖安如何?”
  靖安是这一带最小的一县城,城池三面环山,城外是大片大片的平原,一路往北便是赤虎军驻地,再往北就到了安宣府。
  与附近的州县相隔也比较远,差不多算是与世隔绝。
  他自幼被师父收养,之后跟着师父学医,跟着他一起治病救人,四处游历。
  最喜欢的还是靖安,这儿民风淳朴,便是遭灾百姓也会互相帮忙,一起度过难关。
  “适合隐居。”苏绾看向干干净净的街道,唇边的笑容慢慢扩大,“不问世事,一日三餐,晨赏朝阳夜观星。”
  靖安很安宁,没有汴京的浮华,也没有南境的热闹,适合养老。
  “我也这般觉得。”贺清尘轻轻笑了声,打开手中的伞遮到她头上,“还以为姑娘喜欢繁华的地方。”
  “繁华的地方在于生活便利,想要买什么都买得到,想吃什么都吃得到。”苏绾伸手去拿伞,“我自己来。”
  贺清尘不明所以,“这样便不好与与姑娘说话了,无妨,我不累。”
  苏绾忍俊不禁,“也好。”
  他也太直了点。
  “出城不远就是桃林,今日天好,游人估计不少。”贺清尘抬头看向城门的方向,眉眼舒展,“我幼年时常去桃林摘桃子。”
  师父种了很多草药,他们小时候的功课之一就是下地干活。每年桃花开了,师娘就摘桃花做桃花酿,人人有份。
  等桃子熟了,他们一班师兄弟就去摘回来吃。
  如今一想,竟是过了好多年。
  “真好。”苏绾有些羡慕。
  她的童年没什么开心的回忆,能想起来的事,多半会让她难过。
  “我也觉得很好。”贺清尘想起昨晚陆常林说的事,看她的眼神多了几分担忧。
  她和赵珩一直很要好,不知为何就闹僵了。
  苏绾觉察到他目光,岔开话题问他实验的进展。
  她在南境待了一个多月,算上过年得有两个月了。这次来靖安也差不多两个月,他的实验肯定又有新的进展。
  昨天一直在城外的村子里,查看哪个地方的幼虫比较多,都没时间跟他聊。
  “第一次实验得到药汁给动物用了后反应还是很大,我怀疑是霉的问题,后来又重新用别的东西生了一些,得到反应很小的药汁,纯度也更高。”贺清尘说起实验,顿时滔滔不绝。
  每一种霉他都重新做了尝试,最后得到的,便是反应最小的。
  他用这些药汁,治好了几个咳嗽的病人,另外几个伤口化脓久治不愈的,口服加上外用,效果也特别好。
  另外,他发现不是所有药物都适合煎汤。
  有些药物蒸煮时冒出白气,也有治病的作用,效果比直接服用汤药要好。
  为了收集这些白气化成的水,他找匠人打造了不少工具。
  他相信自己的实验继续做下去,今后诊病开方,会更加简便,弟子们学的也更快。
  说话间,桃林近在眼前。
  贺清尘停下来,看到苏绾唇边的笑容,略觉尴尬,“姑娘为何不打断我?”
  “说得很好,为什么要打断你。”苏绾笑了笑,抬脚进入桃林。
  这一片桃林的面积很大,是有人专门栽种的,但打理得不怎么好。不像现世的果园那般,修枝除草施肥。
  游人不少,且多是少年和小姑娘。
  苏绾一路过去,找了个阴凉的地方坐下,含笑扬眉,“你想问的问题,其实已经有答案了,对吗?”
  他迷茫,应该是师父和其他师兄弟做的事,都是立竿见影。
  只有他自己带着几个弟子,天天蹲在实验室里验方验药,像是毫无作为。
  “我还没说你便知晓了?”贺清尘展颜笑开,“听常林说你在靖安,还给受灾最严重的镇子送了种子过来,我就在想,我能救的人可以数出来,而你所救的百姓数不清。”
  “不一样的,你做的事我替代不了,我能做的事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做到,只要愿意去做愿意去学。”苏绾靠向身后的石头,看向花满枝头的桃林,“我记得贺大夫不是心浮气躁的人,这次为何乱了心神,可是有喜欢的姑娘了?”
  只有这个理由,能解释他的反常。
  “没有,是忽然间觉得自己立志悬壶济世,却救不了多少人而沮丧。”贺清尘神色放松,“原想找姑娘问问,接下来要怎样选择。”
  “你已经有了答案。”苏绾收回目光看他,“这条路可能很寂寞,并且不如你的师兄弟风光,重要的是坚持本心。”
  贺清尘看着眼前的桃林,若有所思。
  苏绾知道他已经想通了,残余的那点犹豫,并非是因为不如师兄弟风光,而是眼前所为似乎背离了他去汴京的初衷。
  他那么聪明,很快就能理清思绪。
  反倒是自己,来靖安两个月都没能想清楚,她为什么会喜欢赵珩。
  苏绾低头看着脚边才冒出一点点绿色的小草,自嘲地扯了下唇角。
  一开始她对赵珩并没什么感觉,他假扮暗卫,而她是宫女。
  哪怕他主动帮忙查原主爹娘出事的原因,她想的也是利用一下,出了宫大家就老死不相往来。实在不行,自己就付给他一笔银子当辛苦费。
  后来,他教她骑马,安排她假死出宫,给她安排住处陪她去看房子。
  她很感动,但也没有到喜欢的程度,就是觉得这个人可以用,可以留在身边。
  真正有一点动心,是他包下珠玉楼五层,请她看灯。
  当时不知道他身份皇帝,只当他是暗卫。
  她被那种,我有多少都可以全部给你的举动,深深打动。在现世时,她没有遇到对自己这么好的人,那些人也不如他好看。
  她也没谈过恋爱,不知道想把他养在身边是喜欢,担心他举止不妥惹来皇帝猜忌是喜欢。
  不知道每次看到他就会很开心,也是喜欢。
  发现他是皇帝,她的理智占据了上风,只想撇清关系不想再与他有任何交集。
  可是再见到他,心里还是喜欢的。
  她没有爱情至上的想法,也没有那种喜欢这个人,便可以为他生为他死的激烈情感。
  甚至,大多数时候她的理智都在情感之上。
  她不知道这样的情感算不算爱,来靖安的两个月,她常常想起,和赵珩一起溜出皇宫去学骑马的事。
  想起从北境回来,他给的那个拥抱。
  当时并无过多感触,仅仅是开心他会来。
  这两个月她反复想起,那种被人记挂被人在乎的感觉,让她逐渐沉醉。无论是现世还是这个世界,她从未被人如此惦念,如此在乎。
  她在现世从毕业到猝死,没买房前回家,等着自己的人永远只有保姆。哪怕逢年过节,爸妈也像是勉强维持合作的工作伙伴,当天晚饭前才进门。
  他们都不在意,她在的项目地是深山还是沙漠,不在意她在外面是否会遇到危险。
  也不在意她结不结婚,是否需要相亲。就好像,他们把她生下来就完成了任务,往后的一切都和他们没有半点关系。
  毕业第六年,她买房搬出去自己住,爸妈之间的争吵开始升级,轮流打电话跟她告状。
  饶是如此,他们也没有在家等过她。
  一次都没有。
  哪怕她生病住院,他们也是一个电话打过来,在忙。小毛病住两天就好了,我们都这么过来的。
  她没感受过关爱,但也没有依赖任何人的念头,她活成了爸妈,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
  可是赵珩在等她,并且无微不至的关心她。
  回想起大半年发生的一切,一直在付出在努力的人是赵珩,她像是没有投入一样。
  其实她只是……真的不知道该怎样去爱一个人。
  她可以只赚钱不顾百姓,可以不必做和自己无关的事,她是商人赚钱才是目的。可她还是忍不住去做了,忍不住想要帮赵珩分担。
  可她还是没法改变自己,即便是跟赵珩放了狠话,也没有难过没觉得痛苦。
  只是午夜梦回,她会一遍一遍的想他,一遍一遍后悔自己不该赶他走。
  苏绾打住思绪,胸口莫名有些发酸。
  她能开解贺清尘,可以跟陆常林讨论如何防灾,却不知道该怎样去爱赵珩。
  很长一段时间过去,有风吹过,粉色的花瓣纷纷扬扬飞过来,落了两人一身。
  贺清尘抬起头,目光清明地看着苏绾,未开口便笑了起来,“我想通了,当初去汴京是为了救更多的人,如今负责验药验方,也是为了救更多的人。”
  找出更有用的药房,不单可以让百姓更快康复,还能让弟子们学起来速度更快。
  他的弟子,弟子再收弟子无穷尽,整个北梁的百姓都无需担心,患病后找不到大夫救治。
  “想通了就好。”苏绾敛去思绪,给了他一个俏皮的笑,“常林要桃花,你不给他带一支回去?”
  贺清尘反应过来,立即起身去折桃花,“带。”
  苏绾也笑起来,等他折好桃枝,站起来一起慢慢下山。
  贺清尘没有自己独立的住处,如今还跟师父师娘,还有其他师兄弟住一块。
  庄子就在附近的山上,和武侠中,隐世神医住的地方差不多。
  一进去就能看到满眼的绿色,这些都是庄子里种植的草药,有些已经开花,香气浓郁。
  苏绾跟着贺清尘沿着台阶往上走,足足走了两百多级台阶,才算是进了庄子。
  庄子里就剩下师娘和他的几个师弟,可惜他们来的不是时候,都出门采药去了。
  苏绾跟着贺清尘转了一圈,下山去县衙。
  她没见过靖安知县,当初送芭蕉芋过来,是直接送到受灾最严重的镇子上,交接事宜都是陆常林安排。
  这次带着秋霜到了靖安后,她一直做男装打扮。有时早出晚归,有时借住在百姓家里,要不是陆常林找来,没人知道她在靖安。
  进入县衙,知县大人站在公堂往外,对着陆常林点头哈腰,像是刚刚被训过。
  “你们回来了,我的桃花呢。”陆常林丢下那知县不管,大步朝他们走过来,“不会没给我带吧?”
  “带了。”贺清尘拿出折下来的桃枝给他,“蔫了。”
  陆常林看着已经蔫了的桃枝,更想把他踹回汴京。
  他拿走桃枝左看右看,想起还有正事要办,旋即又笑起来,“百姓都自发去挖水渠了,按照今天去的人数,半个月靖安境内的水渠就能全部修好过水。”
  苏绾淡淡扬眉。
  兴修水渠不需要太多的专业知识,修运河才需要。靖安一地的水渠组网后,平崇上游可再开一条运河,一直挖到安宣府附近。
  这样一样,平崇一带可以避免水患,北境的运力和粮食产量都会大幅度提升。
  就是开修运河,需要更专业的地质评估人员,评估路线和沿途土质结构,是否适合修运河。
  她会的那点东西不够用,得让工部的人来定。
  “你们吃饭没?我忙了一早上到现在都没吃。”陆常林摘下一朵蔫了的桃花,左右比划了下,塞进怀里,“清尘,这顿饭你得做东。”
  “那走吧。”贺清尘爽快应允。
  苏绾笑了笑,将刚刚冒出来的念头跟陆常林说了下,让他安排工部的人过来评估。
  做好评估修起来就快了,最多三年就能完工。
  “吃完饭我就往汴京发消息。”陆常林答应下来,状似不经意的语气,“要不要跟他说,你在靖安。”
  他真希望他们好好的。
  赵珩这段时间跟刚从冰窖里爬出来差不多,脸上总挂着寒霜,每次早朝朝臣都噤若寒蝉。
  倒也有好处,没人敢搞事。
  “不用了,我等鸭苗送到就回去。”苏绾脸上的笑容不变,“还要再开两家铺子。”
  她会去找赵珩,等这边的事情处理完她就去。
  陆常林无奈叹气。
  她不说赵珩也知道她在这,也不知他们何时才能解开心结。
  转眼过去六天。
  年前准备的鸭苗和鸡苗送到靖安,靖安境内的大小水渠,也在百姓的努力下修了大半。
  苏绾跟着陆常林安排工人将改良过的水车,送到头年修好的水渠最宽处,准备安装。
  原先靖安也有不少水车,但都不大,遭遇干旱后溪流全部干涸一点水都没有,水车也派不上用场。
  从平崇下游开的这条水渠,宽度有三米多点,沿途多处都可安装水车,增加灌溉能力。
  “往这边挪一下。”陆常林吼了一嗓子,等工人挪好开始拉起风车,这才松了口气回到苏绾身边,“看这天气,怕是又要下雨,到时候还得去查哪里的虫子比较多。”
  连续晴朗了六天,再下雨虫子会更多,他们人手不够没法处处盯着。
  送过来的鸡苗鸭苗,都以非常低的价格卖给百姓,让他们放养,总数有一万多只。
  “这是小事,靖安境内四十个镇子,一千多个村子我都在当地安排了人盯着,不管哪里出现大片的虫子,他们都会第一时间传消息过来。”苏绾失笑,“银子得你来支付。”
  她每到一处就找当地的百姓负责此事,发现虫子大量孵化就送信到靖安县衙,消息准确可以领四百文铜钱。
  “银子?”陆常林愣了下,回过神随即失笑,“没问题。”
  这办法非常好,不用户部招人做事,而是让百姓自己去盯着,出了问题百姓比官员更着急解决。
  “贺大夫的实验也该出结果了,我过两日回汴京。”苏绾仰起脸,掩在帷帽下的双眸清澈透亮,“剩下的事交给你,等这场雨过后就能知晓下一步要做什么。”
  已经三月了,气温回升再来几场春雨,土里的虫卵孵化更快。
  还得注意雨量,大旱之后必有大涝,不能掉以轻心。
  有她实地探查后新开的水渠,只要能赶在雨季来临之前全部修好,发生水患的可能性很低。
  “放心。”陆常林放松下来,想说赵珩已经到了靖安,还没开口就看到几匹马朝着这边飞奔过来。
  苏绾也看到了疾驰而来的骏马,马上的身影熟悉又陌生。
  两个半月,他们一次面都没见过。
  陆常林不说北梁到底有没有出兵,她也没问,只做好自己该做,无愧于心。
  可是看到赵珩,她的心跳还是乱了,胸口酸胀难忍。
  她喜欢他。
  喜欢和他在一起时的轻松愉悦,喜欢他放下帝王身份后意气风发的模样,喜欢他偶尔流露的天真。
  她不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