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穿]佛系八福晋-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康熙私底下听闻了,心里也不由得有几分高兴。
  康熙虽然偏心,但对每个儿子都是有几分真心的关心的。
  胤禩如今得了那些大臣们的赞赏,他心里自然也是高兴的。
  这日。
  惠妃娘娘才收到八贝勒府传来的消息。
  乌苏嬷嬷回完话后,惠妃娘娘就不由得皱紧了眉头。
  她按了按眉心,心里很是不痛快,这郭络罗氏之前不还表现得挺大方的,怎么背地里又是一副面孔?
  伊尔根觉罗氏今日恰好也进宫来请安,听得乌苏嬷嬷的话,不由替郭络罗氏辩解了几句,“会不会是个误会?我瞧八弟妹不像是那样的人。”
  “误会?哪里来那么多的误会?”
  惠妃不耐地说道,“这么些日子,那四个,老八都没碰过,难不成是他自己不想的不成?”
  惠妃的话都说到这里了。
  伊尔根觉罗氏也不好多说什么,只好劝道:“既是如此,等会儿娘娘召了弟妹过来,且先打听打听,若是真是如此,再提点下她也不迟。”
  “行了,本宫自有盘算。”
  惠妃点了点头,摆了摆手示意乌苏嬷嬷去请安宁进宫来。
  乌苏嬷嬷前脚跟走。
  后脚,康熙就来了钟粹宫了。
  “给陛下请安。”
  惠妃和伊尔根觉罗氏二人连忙收敛了神色,屈膝给康熙行了个礼。
  康熙面带笑容,一瞧便知道心情不错,他摆了摆手,道:“免礼。”
  “惠妃可知道朕今日来你这钟粹宫是为了何事?”
  惠妃伺候康熙虽然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像今日这样的口气,她却是头次听到。
  惠妃不由露出个笑容来,殷勤地说道:“可是前朝有什么喜事吗?”
  “你猜对了,也猜的不对。”
  康熙摸着胡须,难得有心思卖弄下关子。
  惠妃心里越发好奇,说道:“妾身是个愚钝的,还请陛下明示。”
  “这事啊,和老八有关系。”
  康熙笑着说道。
  惠妃心里咯噔了下,下意识地想到刚才陈白术托乌苏嬷嬷传进宫里头的话。
  她一下子心里就有些不安定了。
  康熙是个喜怒不形于色的,要猜测准他的心思,谈何容易。
  这会子,康斯虽是在笑,但是保不齐却是来兴师问罪的。
  惠妃手心里满是冷汗。
  后宫中现如今后位空悬,她们四妃共同管理宫廷之事。
  保不齐这次又是德妃给她使了阴招。
  伊尔根觉罗氏和惠妃都想到一块儿去了。
  她不禁担忧地朝惠妃看去。
  婆媳二人正紧张的时候,却听到康熙说道:“这老八如今果真是长大了,听工部的大臣们说,他为了工部的事,已经连着好些日子都在工部住下,日夜不停工作了。”
  惠妃怔住了,难以置信地抬起头来。
  伊尔根觉罗氏也难掩惊讶的神色。
  “都说成家立业,现在看来,当初点了郭络罗氏给老八当福晋果真是对的。”康熙丝毫没有察觉惠妃和伊尔根觉罗氏二人异样的神色,满心赞许地说道:“以往他和那些酸儒凑在一起,只会空谈,却把工部的事丢在一旁,朕还觉得他有些不妥。现在看来,果真是长大了,知道孰轻孰重。”
  惠妃心里是既喜又惊。
  喜的是康熙难得夸人,胤禩得了他的夸奖,她身为胤禩的养母,也是与有荣焉,而且,胤禩若是能受重用,日后也能帮扶她的儿子胤禔。
  惊的是,原来胤禩好些日子没回府上去了,这就难怪陈白术四人都没有受过宠幸。
  惠妃正寻思着的时候。
  外头传来一声声音,“八福晋到。”


第二十一章 
  “老八的媳妇怎么今日来了?”
  康熙满脸疑惑地看向惠妃,问道。
  惠妃脸上流露出些许僵硬的神色,随后很快恢复笑容,笑着说道:“是妾身特地叫她来的。有些日子没见到老八媳妇的,怪是想她。”
  康熙点了点头,也不知道相信了几分。
  他摆摆手道:“那就让她进来吧。”
  “是,妾身这就让人传她进来。”
  惠妃笑道。
  没过多久。
  安宁就走了进来,她见到康熙、惠妃和伊尔根觉罗氏都在这里,心里有些疑惑,但是面上丝毫不显,规规矩矩地行了礼。
  “起身,赐座。”
  康熙点点头,说道。
  前些日子他还觉得老八这媳妇有些霸道,现在看来,这媳妇却是个懂事大方的。
  能让老八上进,这郭络罗氏的确称得上“贤惠”二字。
  “谢皇上。”
  安宁在宫女们搬来的绣凳上略略坐了坐。
  她心里泛着嘀咕,这惠妃娘娘,急匆匆叫人去宣她进宫来,是为了什么事?
  安宁其实心里有几分猜到了惠妃叫她来的目的。
  如今的八贝勒府被她管理得井然有序,陈白术四人她即便没有刻意派人去盯着,但是她们四个的一举一动,也都被有心人传到安宁的耳朵里面去了。
  安宁没有拦着。
  她是问心无愧。
  毕竟,胤禩要宠幸谁不宠幸谁,这种事,她从来都没有过问过。
  更不要说拦着胤禩见陈白术等人了。
  所以。
  即便现在她在钟粹宫里,面对惠妃,也一点儿也不心虚。
  惠妃对着安宁露出了一个笑容来。
  她道:“老八媳妇,你最近辛苦了。”
  安宁懵了下。
  她一头雾水地看着惠妃,疑心自己怕是听错了。
  惠妃心里暗自庆幸自己刚才没有胡乱发火,否则这会子乐子可就大了,她笑得越发和蔼,道:“老八最近忙着工部的事情,这是好事,但是也怕身子受不住。你若有时间,可得记得给他补补身子。”
  安宁越听越糊涂,她稀里糊涂地应了声:“儿媳知晓,多谢惠妃娘娘提点。”
  “正是这个道理。”
  康熙微微颔首,“你们如今小两口在宫外,男主外,女主内,夫妻俩和和睦睦的,才能把日子过得越过越好。你是个懂事的,想来也不用多说。”
  安宁越发懵懂了。
  她朝伊尔根觉罗氏看去一眼,这是什么情况?
  伊尔根觉罗氏安抚地冲她使了个眼神,示意她不必过多担忧。
  安宁心里这才松了口气,乖巧地一一应了声是。
  惠妃也不傻。
  这会子是难得的表现机会。
  她立即唤来乌苏嬷嬷,命她去取了一盒子东珠和一对手镯来。
  “娘娘,这些,儿媳可不能要。”
  安宁眼睛都亮了,却还是推辞了一番。
  “拿着,长者赐,不可辞。”惠妃带笑着说道,“再说了,本宫给你这些也不是白给的。你和老八可得早些给本宫生个大胖孙子,不然,本宫可是不依的。”
  康熙笑了下,也跟着点头。
  八贝勒府里。
  张嬷嬷手上绣着鞋底子,心神却全然不在手上的活计上。
  “嬷嬷,您是在担心福晋吧。”
  绀香端来一盏茶,小声问道。
  张嬷嬷不动声色点了点头。
  这惠妃娘娘急匆匆地叫福晋进宫,怕是没什么好事。
  早知道那边那四个也是不省心的,前些日子就不该对她们那么好。
  “那边那四位真是不省心的。”
  绀香低声不满地说道,“福晋对她们,已经够好了,真是一群白眼狼。我前几日还听说,那四位隔三差五地就炖了鸡汤、参汤去书房要见爷呢。”
  “哼,她们想得倒是美。”张嬷嬷从鼻子里哼了一声,不屑地说道。
  她道:“这些日子,爷每次回来,不是在福晋这里睡下,这些小蹄子,想往上爬,也不掂量掂量自己的身份。”
  “就是。”绀香附和道:“连听雪院的那位这些日子都缩在院子里装模作样,她们四个也不知哪里来的胆子。”
  “话是这么说。”张嬷嬷说着说着,眉头又皱紧了。
  她看着手中的鞋底子,神色有些发愁。
  那四位到底是惠妃赐下来的,惠妃这次叫福晋过去,怕是因为这事要发落福晋。
  张嬷嬷正担忧着,就听得外头传来一阵脚步声还有一声“福晋回来了。”
  张嬷嬷立即把手上的活计放下,连忙起身迎了出去。
  安宁走入屋里,张嬷嬷已经走到她的身旁,帮着把她身上的斗篷给取了下来。
  绀香递过备好的汤婆子送到安宁手里。
  安宁捂着汤婆子,蔚然地叹了口气,这日子一天比一天冷,出去一会儿功夫就冻得手脚都有些发颤了。
  “福晋,快喝口热茶暖暖身子吧。”
  张嬷嬷接过丫鬟递过来的热茶,送到安宁面前。
  安宁接过茶来,喝了一口,才稍稍感到舒服了些。
  “这天气真是说下雪就下雪。方才出去的时候,天还晴着呢,谁料从宫里头出来,却下了那么大的雪,好在轿夫走得快,不然这种天气怕是要冻坏人了。”
  “可不是呢。”张嬷嬷道,“方才奴婢见到下雪,还担心了一会儿。好在福晋已经回来了。”
  她说到这里,顿了顿,眼神带着顾虑地看向安宁。
  安宁闻弦知雅意,立即就猜透她在想什么。
  她笑着将茶盏搁在桌上,“嬷嬷不必担忧。这次惠妃娘娘叫我进去,竟不是来发落我的。”
  她的话说到一半,外头突然传来一声丫鬟的声音。
  “张格格、陈格格、花格格……求见福晋。”
  安宁的话便被打断了。
  她看向张嬷嬷一眼,唇角翘了翘,压低声音道:“这五个人倒真是有趣,竟赶到一块儿来了。”
  张嬷嬷皱眉低声道:“怕都是不安好心。福晋不如寻个理由,把她们给打发了吧。”
  “不。”安宁摇了摇头,她唇角翘起,她前脚才回到院子,后脚这五个人就赶到这里来了,要说是巧合,她绝对不信,只怕是从她出门的时候,就已经派人盯着了,否则哪里手脚这么利索。
  “让她们进来吧。”
  安宁懒懒说道。
  “是。”
  小丫鬟退了出去,掀开帘子,让在门口泾渭分明的两伙人进去。
  “给福晋请安。”
  张氏、陈白术诸人屈膝行礼。
  安宁打量了五个人一圈,笑着虚虚抬了下手,“起身吧,怎么赶到一块儿来了?”
  “福晋,我等是在门口碰见的,便一起进来了。”张氏温温柔柔地低着头,回话说道。
  “是嘛。”
  安宁抚了抚鬓发,毫不在意地说道。
  “是的。福晋。”陈白术心里发颤。
  这福晋才从宫里头出来,也不知道惠妃娘娘到底怎么和她说的,情况怎么样了。
  陈白术四人心里直打鼓。
  “这时候来,是有什么事吗?”
  安宁开门见山地问道,别人都不打算给自己留面子了,她还给她们留什么面子。
  “福晋,我等是听说,惠妃娘娘召了福晋进宫,便心生担忧,不知究竟惠妃娘娘这么急忙召见福晋,究竟是为了什么事?”张氏温柔似水地问道,话语里却是不怀好意。
  首阳和绀香二人低着头,眼里掠过嫌恶的神色。
  这张氏可真会装模作样,不就是想来瞧她们福晋的笑话嘛,还装得一副关怀的模样,不知道的,怕是真要以为张氏是什么好人了。
  “哦,没什么大事。”
  安宁微笑说道,她示意首阳端上惠妃赐下来的礼物,道:“惠妃娘娘不过是夸了我几句,赠了我一盒子东珠和一对镯子罢了。”
  首阳掀开礼物上头的红盖子。
  张氏等看着那些礼物,脸上的笑容都僵住了。
  “这些是惠妃娘娘赐下的?”
  娄彤叶瞳孔一缩,心里头突地一跳。
  张氏脸色沉了下来,她握紧了手,抿紧了嘴唇。
  “正是。”安宁看着众人的脸色,心里头简直比三伏天喝下一碗酸梅汤还痛快。
  她意有所指地说道:“娘娘还夸我管家有方,能让爷在工部安心工作,免受打扰。”
  陈白术四人的脸色白了下来。
  安宁这话说的可是她们!
  “有些人啊。”安宁抚摸着那盒子东珠,神色中带着嘲讽,“想献媚,本不是什么坏事,但是,没摸清楚情况,就胡乱说话,那可就不好了。”
  “可不是。”张嬷嬷帮腔地说道:“这有一句老话说得好,叫做饭可以乱吃,话却是不能够乱说的。”
  “你们觉得这话有没有道理?陈格格?”
  安宁笑着看向陈白术等人。
  陈白术身子一晃,脸色苍白如纸,她勉强扯出一个笑容,苦涩地说道:“福晋说得对。”
  其他三人咬着下唇,低着头,不敢出声。
  “好了,好了,该说的话我也说了,多余的话我也不说了。”
  安宁懒懒地把玩着手中的玉镯子,“爷今夜就回来。你们若是有本事,不妨就去。我也不拦着。”
  张氏微垂着的眼睑底下掠过一丝精光。
  陈白术四人却是不敢作声。
  “散了吧。”安宁摆摆手,说道。
  张氏众人退了下去。
  出了院子,张氏瞥了陈白术四人一眼,不屑地嗤了一声,扭着杨柳腰走了。


第二十二章 
  “陈姐姐。”
  杨思思三人都露出一脸担忧的神色来,“接下来我们可怎么办?”
  这次她们四个可以说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本以为传话到宫里去,惠妃娘娘能敲打郭络罗氏,好让她们雨露均沾,却没想到,结局却是这样。
  惠妃娘娘赐下那些东西,价值不菲不说,里头的意味也是十足的。
  这分明是在表示她对郭络罗安宁这个媳妇很是满意。
  这样一来,她们就连惠妃这个靠山都没了。
  “还能怎么办。”陈白术脸上露出一个苦笑来,“眼下,自然只能是走一步算一步了。连娘娘都……”她说到这里,不敢再多说下去,抿了抿唇,叹了口气,“以后日子还长着呢,等以后再说吧。”
  以后。
  杨思思三人听得这话,心里不由一沉。
  陈白术这话的意思,分明是在自欺欺人。
  “格格,看来那边那四位这次是碰了钉子了。”
  桃红一回到院子,就迫不及待地取笑陈白术四人。
  张氏一听到这话,就忍不住用帕子捂着嘴笑了一声,她坐在椅子上,眉梢眼角都是笑意,“那四个小贱人这回可是丢脸丢大发了。亏我还以为她们四个有多大本事呢,没想到竟然让惠妃娘娘赐给那位那么些礼物。这到底是要打谁的脸啊。”
  “可不是。”桃红也跟着笑道:“奴婢方才瞧着,那四位的脸色可真是好笑极了。要我说,那四位根本就比不上格格。”
  张氏满脸带笑地斜了桃红一眼,她从妆奁旁红木做成的小匣子里掏出一块碎银子,丢到了桃红手上,“你这小丫头倒是会说话,好了,你去帮我办件事,吩咐厨房备好一盅参汤,等会儿爷回来了,我要亲自端过去。”
  “是。”桃红领了银子,满脸是笑地退了出去。
  张氏对着镜子好生梳妆打扮了一番,又特地戴上了绿玛瑙珍珠步摇,身上穿着一身嫩绿荷叶纹旗装,她对着镜子淡淡地涂抹了些许胭脂。
  整个人宜嗔宜喜,眼波带媚,行走之间尽是风情。
  不得不说。
  张氏对自己这辈子还是很满意的。
  虽说没能取代郭络罗氏当了正福晋,但是至少这一身好皮囊就足以让张氏得意了。
  反正,即便郭络罗氏是福晋,八爷心里真正有的人还是她。
  不过。
  张氏放下胭脂,脸上罩上一层寒霜。
  郭络罗氏这个女人,她迟早都得除掉,若不是这个女人,八爷后来怎么会落得被康熙爷不喜的下场!
  比起郭络罗氏来,她更有资格坐上福晋的位置。
  而且。
  她知晓将来谁才能是真正的皇帝,更能够帮助八爷。
  就在张氏出神的时候,桃红跑回来了。
  她气喘吁吁地说道:“格格,爷回来了。”
  张氏连忙收回心思,对着镜子仔细检查了一番后,急忙起身往外走去。
  张氏这边的动静一点儿也瞒不过另外两个院子的人。
  杨思思掀开帘子,沉着脸走进屋里,一屁股坐在了榻上,“咱们这回可算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了,白白的便宜了张氏那女人。”
  安宁前不久见天气冷,大厨房离着她们的院子又远,食盒提到院子,菜都凉了,便特地让人在她们院子附近弄了个小厨房,专门方便她们五个。
  张氏吩咐桃红炖参汤这事,是瞒不过她们的。
  而且,估计张氏也一点儿也不想瞒着她们。
  花心宜放下手中的小手炉,眺望着外头白皑皑的雪,“思思,你说,福晋刚才为什么要告诉我们爷今夜回来?”
  “那还用问。”杨思思想也不想地就直接回答道:“自然是要羞辱我们。”
  “我看却不是这样。”花心宜摇头,耳垂上两个珍珠耳坠轻轻晃了晃,她抚摸着手炉上雕刻的花纹,若有所思地说道:“福晋这话说得不只是给我们听的,而是给张氏听的。”
  “给张氏听?”
  杨思思不解。
  “没错。”花心宜叹了口气,“今日我算是明白了,我们都错了,以为福晋好对付。殊不知,福晋才是真正的聪明人。你且等着瞧吧。那张氏也没什么好下场。”
  杨思思半信半疑。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另一边。
  连着日夜不停工作了好些日子。
  胤禩回到府上,都感到有些疲乏了。
  他边往书房的方向走,边侧身对解文海吩咐着一些事情,正走着,忽然听到一声“妾身给爷请安。”,胤禩停住脚步,侧头看去,见到是张氏的时候,眉头微微皱了皱。
  “是你,有什么事吗?”
  胤禩神色平淡地问道。
  张氏微低着头,步摇叮当作响,她柔柔地说道:“妾身想着爷这些日子案牍劳烦,特地给爷炖了一盅参汤。”
  她往身后的桃红使了个眼神。
  桃红上前一步,低着头,呈上手上的参汤。
  解文海深知徐顺成是为什么下台的。
  这时候,他不敢多说一句,安安静静地垂手站在一边。
  胤禩眼神落在那盅参汤上,不知在想着什么。
  半晌后,他点头道:“你有心了。”
  张氏唇角翘了翘,眼神中颇为得意,她轻笑着说道:“爷说的什么话,这只不过是妾身该做的事情罢了。”
  她这参汤里头可是用了百年老参,里头还加了不少“好料”,都是进补的大物。
  “嗯。”胤禩点点头,对解文海示意了下。
  解文海立即会意,上前从桃红手里接过托盘。
  张氏心里更是一喜。
  她正要露出笑容的时候,就听到胤禩说道:“解文海,我们先不去书房了,去福晋那里。”
  张氏表情凝滞住了。
  桃红更是呼吸一顿。
  解文海眼观鼻鼻观心,道了声是。
  转身跟着胤禩往安宁的院子而去。
  张氏和桃红二人都僵在了原地,动也不动。
  而安宁那边,见到胤禩不但来了,还带了一盅参汤来,顿时不由有些惊讶。
  她起了身,行了礼后,便问道:“爷不是从工部衙门过来的?怎么还带着一盅参汤来?”
  “福晋莫不是不欢迎我过来蹭饭不成?”
  胤禩低笑一声,问道。
  “哪里的话。”安宁口是心非地说道,这胤禩若是不来,她自己吃饭便可随意着来,若他来了,她就得处处装着端庄大方,否则,张嬷嬷能把她念叨到头疼。
  张嬷嬷更是带着灿烂的笑容,边示意丫鬟们去传晚膳,边说道:“爷能来,福晋不知多高兴。您这些日子在衙门日日操劳,福晋天天都念叨着,天天都叫人送些膳食过去。”
  安宁心里腹诽。
  她哪里叫人送了膳食过去,分明是张嬷嬷天天在她耳朵旁边念叨,一会儿一句爷这么辛苦,也不知有没有吃好,一会儿一句解文海到底是个男人,必定没把爷照顾好。
  她为了耳根子清净,才命人照足了一日三餐送饭过去。
  “福晋的心意,我是明白的。”
  胤禩深有触动,他道:“今日这参汤便容我借花献佛,以此来答谢福晋这些日子的辛苦。”
  安宁一听便猜出了这参汤是谁的了。
  她还纳闷张氏怎么没有把胤禩给拦住,敢情人家是买珠还椟,要了参汤,不要人。
  张嬷嬷一听这话,笑得更是瞧不见眼睛了。
  晚膳的时候,张嬷嬷在一旁伺候膳食,她打开那盅参汤,一闻味道,脸上就不禁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来了。
  她不声不响地给安宁和胤禩都倒了两小碗参汤。
  夜里的时候。
  安宁才意味到张嬷嬷方才那笑容是什么个意思。
  这一夜。
  院子里叫了三回水。
  晨鸡啼鸣。
  安宁困得眼皮子直耷拉,胤禩坏心眼地打扰她睡觉,沙哑着声音说道:“福晋,爷的生辰就快到了,你备了什么礼物?”
  安宁瞬时瞪大了双眼。
  什么?
  累了她一晚上,这家伙竟然还有脸跟她要礼物!
  “福晋不是说困吗?怎么又睁开眼睛了?”
  胤禩挑眉,带着几分坏笑地问道。
  安宁沉默。
  她咬牙切齿,“原来爷也知道我困了。”
  这家伙怎么精力那么好?!
  张氏那参汤真是个混账东西!害得她累了一晚上,还要出一份生日礼物。
  “福晋发脾气的样子也好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