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空间老太种田记-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扶苏道:“弘昼,不必怕,就算真输了,也无妨。即使兄弟不能相容,我这里还是退路,和亲王也是大秦天下的和亲王。”
“好。”弘昼笑道:“若是输了,我来辅佐你,只是你要多包容包容我了,我闹腾,怕是会树敌。”
扶苏乐了,道:“好。”
可是,还是希望弘昼更进一步的。因为他配得上。不是身份配得上,而是才能心胸,样样配得上!
其实这一刻,他们都明白,若是真输了,弘昼是绝不会被容的。也是圈起来过一辈子了,这还是最好的结果。
所以扶苏才做出这样的承诺。
离开大清,纵然难过,至少还有相对的自由。
扶苏是长公子,比起他的确算是幸运的,他的前面没有挡路的兄弟。可是弘昼要争,谁不做好最坏的打算?!
便是扶苏,也为他捏一把汗的。
两人难得气味相投,第二天一早,便带着各自的营先回咸阳了。两营合一,一径跋涉回程,脚步都加快了。
始皇先接到他们回来的信,心中十分喜悦,颇有几分心情好的思念感情涌出来。
晚上上线便说了此事,雍正虽什么也没说,但这咧开的嘴,还用人说么?!
心情好着呢。
林觅笑道:“你可是到扬州了?!”
“到了。”雍正道:“刚停下来,休息两天,便去察看河堤,开了春,雨水若泛滥,千里江堤,叫人悬心,不可不察不慎啊,若有不妥,少不得要拨银子先加固督造了,有备无患。”
始皇看了他一眼,发现他这人真的是劳碌命,没有一刻歇的时候。
林觅也笑道:“你这真是劳模典范,别的皇帝南游是玩,你倒是工作,玩的时候倒少。别的皇帝去游,当地的官员顶多花钱,你这,他们是要丢命啊……”
苏培盛听的乐呵呵,赵佶听的也忍俊不禁的。
苏培盛笑道:“可不是,在苏州杀了一批,扬州现在的这一批,也有点腿抖呢,哈哈,下一步是要去杭州,当地的臣工,都已经预备起来了,怕的不成……”
雍正听了只笑,道:“去了杭州,带翠儿到西湖看看,到那边估计开了春花,正是好时节呢。”
林觅笑的不成了,道:“你啊你……”
始皇悠然淡淡的道:“顺便再抄几家,挣点路费。”
雍正瞥他一眼,这人,冷不丁的这么一开口,像讽刺似的。今天心情好,也不理他,只是笑。
林觅却是笑的不成了,抄家皇帝这名声,真是了不得。现在连始皇都听习惯了,印象太深了。
雍正笑道:“老人家那里最近如何?!”
“还好算是几方平衡了,”林觅道:“现在朝廷与梁王在前线僵持着呢,暂时一方灭不了另一方,一方也难以寸进,不能很快解决的样子,还好这里离那边挺远的,我估计这边的影响不算太大。朝廷里,听老大说天天吵架,为军中耗费和粮草的事情,主和派和主战派扯皮,恨不得要打起来,我估计皇帝就为这些事挺耗神的。这个事,还是被老四料到了。”
雍正本来就是这么过来的,道:“朝廷本身凝聚力就在,打仗不难,难的就是扯皮,只怕有的扯,这样的人际官司,可不好处理,处理不好,心不能同一,皇帝发号施令总有人拖后腿,前线战事也可能会延误时机,所以才说当皇帝难呐。我看这个事,怕是轻易解决不了,有的扯皮了。还是像始皇好,始皇在,谁能敢不与他同心啊,是吧?!”
始皇扫了一眼雍正,呵呵,这个人,见缝插针,冷不丁的就要反一口回来,这人就是多大度的人。
始皇也不理他。
“所以这个事还挺难的?!”林觅道。
“嗯,皇帝肯定要杀人,但是杀人难服心,这个时候,杀人杀的不是时机,就人心离散,更不妥,反而叫人心散了,所以要考验皇帝的手腕了,这就需要有水准的皇帝了,老人家有什么后续情况,跟我说,我帮着老人家分析,看看形势。”雍正道。
“好,好。”林觅道。
“这个事,像景帝诛晁错就做的很好,时机,人心,把握的极准。”雍正道。
赵佶怔了一下,看着雍正,嗯?!确定是读的同一本汉史吗?!怎么感觉不太明白呢?!
雍正瞅了他一眼,心中冷笑一声,这昏君懂什么?他估计与普通人一样,看不到真正内核的东西。
林觅道:“怎么说?”
“晁错要削藩,先削吴王两郡,吴王被逼反了,联合诸侯王,发动七王之乱,打着什么口号呢,请诛晁错,以清君侧,这个,眼不眼熟?!”雍正道。
林觅点点头。始皇对此是不知的,自也听的认真。
“然后朝中和派,都要杀晁错,以退七王之兵,这是主和派,柔弱又无能的人,心怀侥幸,特别天真。以为真杀了人就能让七王退兵,却不知道既使杀了人,也退不了兵。七王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雍正慢悠悠的,像说故事似的,道:“景帝当然也知道,主战与主和,天天争吵,除了彼此消耗以外,没有同心的可能,再这样下去,心不能同一,就会出大事儿,所以他要杀了晁错,晁错也必须死。”
始皇怔了一下,暗叹此之精妙。
倒是赵佶呆了呆,有点没想明白这机锋。便看向雍正。
“晁错这个人,其实也是不惧死的人,他应该是请赴死的,他了解时势,为了能削藩,不惜自身之死,也要解决汉之忧虑,帝王之患,因此,他是那种为了实现理想,而不惜身死的真正忠臣。我想景帝必也如此想,甚至可能还与晁错交过心,”雍正道:“晁错被杀弃市,七王依旧不退兵,朝中侥幸派,主和派,立即失了侥幸,力主战,一战而平七王之乱,汉廷大安。”
赵佶呆住了,这个事是这样理解的?!
赵佶有点沮丧的想,果然啊,他真的不具备帝王手腕,他读史的时候,只以为景帝软弱。哪里知道,他示弱,而同心用强。赵佶是真正的接受现实了。
他真是被这两个大佬皇帝给对比的成渣渣的感觉。
怎么比也是比不上的。
他的确没有天赋,当皇帝到那个地步,的确也是软弱。他甚至可能比主和派,软弱派,更侥幸。
林觅没有注意到赵佶发愣,只道:“这个倒与平三藩之乱有点类似。”
“不错。”雍正笑道:“先帝爷平三藩时,也是如此的,三藩如此之乱,必要平,他们发兵,也是以清君侧为名,所以我清廷也有第二个晁错,先帝爷为此,很内疚,忠臣难得啊……”
“说到你爹啊,他真的了不得,八岁继位,诛大逆臣,平三藩,定弯湾……”林觅笑道:“那个时候,他的年纪也很轻。虽也有意气,却也有一种无前的敏锐。若非如此,三藩反而拖到后面,会很麻烦。”
“是啊,”雍正道:“所以,年轻气盛,也是有好处的。”
说到康熙,雍正的眼神都柔软了。这世上的皇帝,没有比康熙做的更完美的人。一般帝王,有国无家,有社稷,无子女儿孙。可是康熙顾家,顾后院,养的儿子,一个也没荒废。
这样的人,是真的少有中的少有。便是始皇这人,对儿子们其实也不咋的,除了一个扶苏,其它的公子,与康熙的儿子比,还是算了吧。他压根没管过。
不过心里想想,绝对不对始皇说的。
又笑道:“所以,先看看这皇帝的手腕老不老辣。若是不老辣,错失了时机,这战对状态会延迟,只会越来越麻烦。光京中的扯皮就耗人心神了,就得立断!杀人看时机,但是杀对了人,又不一样了。”
景帝虽辜负了晁错,辜负了忠臣,又留下软弱的名声,可是他终究是稳住了社稷。一个会知势,懂示弱的景帝,是无敌的。所以他才能平七王祸乱啊。这一举,有几个皇帝能掐准时机做好。景帝甚至牺牲了自己的名声。而事后,他并没有任何解释。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为了不想留下工于心事的名声,也许只是出于愧疚,所以默认了,什么都没有再提。
但他这个皇帝,对晁错,必也是愧疚的。那个当下,或许有很多的无奈和妥协。难堪,而又不敢面对吧。
林觅道:“好,我让老大多打听消息和局势。”
“流民流窜,可有派大臣前来安抚流民?”雍正道。
林觅摇了摇头,道:“只听说有运往前线的粮草,却还没有顾得上流民呢……”
雍正沉默了一下,盘着佛珠,有点忧心忡忡的道:“这个皇帝水准不太行啊,再迟要起□□的,”
比起梁王,其它这才是真正的大祸患。不趁机抚好民,一旦成了势,水都灭不掉的大火。
“是啊,这么久了,还未来人呢,只是发了旨到各城郡,叫当地安抚,推给当地,有什么用?!当地这个时候自顾不暇,哪里肯出钱出力安抚流民的,这样下去,各自为政都可能,”林觅也有点忧虑了,道:“这皇帝要么是没意识到严重性,要么,就是朝廷开支难,没有钱银,多余的粮去安抚百姓,要么,就是朝中有阻力,筋疲力尽了……哎……”
始皇拧眉道:“如此优柔寡断,这种皇帝,该杀!梁王赢了才好呢!”
“……”林觅哭笑不得,行吧,始皇是一万个看不上这样的皇帝。只是这话说的,她身边还有一个呢,叫赵佶情何以堪?!
赵佶果然侧站立,没脸面对始皇帝了。
“你哪里懂这左右为难的艰难?这捉襟见肘的难堪?!”雍正道:“不是我向着这皇帝说话,只是这个时候,的确是挺难的。尤其是朝中臣工不与他同心,还要拖后腿的情况下,只怕这皇帝都睡不着觉。”
始皇道:“该杀不杀,无威,自然不能号令臣工服从,没有钱银,不会学你抄家吗?!多抄几家,就有钱了,平时不把点臣工的把柄,要用的时候,连罪名都编不出来,能有什么所为?!”
始皇冷笑道:“废物一个!既没有能左右支绌,维持本意的能力,不能像你一样先周全同心,不如非常期用非常手段,铁血虽狠,但有用,就是好手段。最怕的就是不能决断,生生错失了最佳时机,不是废物是什么?!”
赵佶更缩了一点。
“……”雍正嘴角一抽,说的是有道理,不过,得要看什么人来执行才好,要是执行的好,当然是始皇一样的狠家伙,要是执行不好,见血,呵呵,等着担个昏君的名声灭国吧。
雍正倒是能理解这左右妥协和为难,然而,他也认同始皇的看法。
也是,始皇这人,是理解不了这样的左右为难的。他手腕狠着呢。
虽然柔和不少了,其实本质上的东西,终究未变。因为这两种都不矛盾,关键还是在于执行力。
雍正一想,人的性格真的不同,还真是有意思。反正方法千万种,抓紧时机最重要!要是时机错过再错过,只怕是倾覆啊……雍正担心的是这个,怕老人家日子难过。要不是担心老人家,那皇帝怎么当,他才懒得操心。
所以他也不会就这个问题与始皇掐,掐起来没啥意义。
这一点他与始皇一样,反正皇帝赢还是梁王赢,他们都无所谓。迅速安定,老人家日子安稳,才是他们盼望的。
只是看这现状,确实怕是做不到了。
但愿那朝廷或梁王争点气吧,争取一两年内把事给解决了,真要僵持个十年八年的,还不得直接灭国啊。
雍正细心,又问道:“老大呢?!”
“领了衙门的职务,组织了人手,自己防御清山中野兽和流民了,”林觅道:“衙门一是默认,给了文书,军中也是如此,还借来了弓与刀等,也算是默认,现在三方平衡,相当于一个微妙的关系里。各管各的,这周边现在还算控制得住,只要没有更多的流民前来,就算太平。”
“不错,绑在一条船上,才不会有翻船的可能,”雍正道:“既三方平衡,就好。若是以后有变,要老大当机立断,该动手就动手……”
林觅应了。
这个雍正也是,说的杀人跟杀小鸡似的。赵佶无语的心道:自己还是与他们不是一路人啊。
雍正道:“自己组织人手固然好,可是这都需要钱粮。这个事,还要再断一断方好……”
“是呢,现在只是几个村的人手,为此就有点入不敷出了,一开始还能卖点野兽有点收入,现在却难,”林觅道。野兽当然越打越少。
雍正笑道:“我倒是有办法,只是现在还不到时机……”
“难道还有富户主动给送钱粮不成?!”林觅笑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可能的。”
雍正道:“无米,何不去攻占有米之地?!”
林觅骇了一惊,道:“啊?你是让老大去攻占城池?不行,不行,这可是反贼。”
雍正道:“现在不是时机。是不错。但是攻占城池,一是有钱粮,二是有供给,不一样。就能脱困境。三呢,流民问题,朝廷若解决不了,最后还是要祸害周边,与其如此,不如让老大招纳为己用……不要用自己去,扶持一个傀儡就可以,自己不露面就行了,可操作性还是挺强的。这就是四方平衡,加上一个秘密的筹码,才能立于不败。老大现在这样很危险,时势一变,他很可能被官府和府军给利用或害了,在乱世,有更多的筹码,谁就是英雄,时势至此,一定要决断!”
始皇看了一眼雍正,发现这人心机还真的蛮深的。天天净琢磨这些了。扶持傀儡的办法都想的出来,想出来不难,关键是执行易出问题啊,万一不受控制,还不是会反噬自身?!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犒劳犒劳 4瓶;玉修罗修、红尘路。菩提心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00章 回咸阳
林觅吃惊的看着雍正,道:“老四啊; 你这……”
“乱世出英雄; 机不可失。”雍正道:“本来,若是朝廷与梁王有一方强,都不至于如此; 只是看这两边; 这么几个月了; 还这么怂包; 是个孬的,眼看天下要大乱,流民一旦无人管,必要起大乱子; 既出民王,何不趁势而起,做两手准备。”
始皇评价,“奸!”
雍正得意洋洋,认可了这个评价,还嘿嘿笑。
林觅听明白了; 这是让老大同时占据了黑与白的意思。这也……太奸了。的确是大奸若猾啊。
“牌拿在自己手里; 方可立于不败之地; ”雍正道:“我是怕老人家一家; 到最后被人所害。乱世没有公道,真的到那一步的时候,至少要有自保之力。若不然; 我和始皇哪能放心。”
林觅想了想,道:“我与老大商量商量。”
雍正点点头。林觅便与赵佶到后面雾后去了。
赵佶到了竹楼才喘上气,“我便是活十万年,也不如这两个人。”
林觅笑道:“他们本来就是普通人,你还是别与他们比了,这不是找虐干什么?!”
赵佶一想也是,不见他们压力顿减,又开开心心的写写画画去了,还挺高兴儿。
始皇和雍正没下呢,始皇道:“你这脑子,净琢磨这些了,是吧?!”
“怎么?觉得我说的不对?!”雍正笑道:“其实你觉得我说的也是对的,至少不能否认,对吧?!”
始皇沉默,算是默认,认可的意思。
“流民成灾,早晚要出事,既朝廷还无力管,李延亭便不能任由他们这样下去,不然迟早要席卷而灭了周边,寸草不生,不如引导呢,与其别人引导,不如自己引导,占据主动,进或攻,退可守,多好?!这是多大的势力?”雍正道:“势在人为,倘若以后朝廷与梁王皆不济,这就是正义,既是正义,便可起义。若不是,只需剿灭了傀儡,招安了已成势的流民,立可洗白了上岸,这不好吗?!这流民啊,不能不管,如水一样,不管就成了洪水,伤及自身。若是引导,它就能为人所用。谁能否认水是好东西呢?!水能活天下不是?!而人,更是,一人为人,二人为从,三人为众,众人成势。势成,事亦成!”
“水不能不管,人更不能不管,不趁现在占据主动,以后只会被动。与其在水中乘船,不如自己凿渠引流嘛……”雍正笑嘻嘻的道。
始皇算是明白了,这个人,心就是黑的。
“水是好水,人也是好人,要看怎么引导,至于以后怎么发展,再看便是,”雍正道:“还是那句话,时势造英雄。”
始皇道:“只人多不行,要人才大将。”
“若凿渠立谷,水当自来,人也如是。刻意去寻,寻不到,等,自有人来。”雍正道:“正如当初你一样,遍寻仙,可遇着仙了?!不寻了,反倒遇着了……”
始皇嘴角一抽,这个人就是不能好好说话。歪理多就算了,说理就说理吧,还要提一把黑历史,他才高兴。
始皇淡淡的道:“弘昼将回,也不知下了决定没有。”
一提这个,雍正便沉默了。
始皇嘴角微勾,再提黑历史,休怪我总砸你痛脚!
雍正嘚瑟的厉害,但一提到这个怂包儿子,雍正也怂了。他不禁郁闷的想,这么久了,也不知道这小子到底有没有决定,在大秦锤炼了这么久,也该下决定了吧?!
同时又有点担心弘昼会出事,但是想着仗都打完了,他也该平安无事的。还能少胳膊腿不成。这么一思想,混合着担心,还有对他迟迟不下决定的郁闷,让他心里直发抽。
始皇看着他这个样子,都好笑,道:“不与你闲扯了,我得下了去批折子。如今的事务多着呢,总不能全部丢给李斯。”
李斯这人虽有才,但绝不敢擅专,有些事儿的分寸,他是很小心的,要问过始皇确切的意思以后他才会下决断。所以李斯这人小心有小心的好处。
雍正瞥了他一眼,说的好像只有他忙似的,他便悠悠的道:“行,我也下了,我也忙着呢!”
连这个都比,始皇都懒得理他,切断光屏下线了。
起了身走到窗前看着外面黑漆漆的夜,突然露出一个连他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的笑容来。
始皇便去批折子了,一堆的事务的决断都忙着呢,他得趁开春以前,将这些都处理的差不多,不然堆积到一块,又影响开春的播种事务的跟进,他也忙着呢。
而雍正呢,江南的早春虽还寒着,但有些早春的花已经迫不及待的开始绽放了。争先恐后的,唯恐无人欣赏。
只是百姓还嫌冷,除了必要的事要出门,哪有心情去吹寒风赏春花?!
雍正便寻思着先把江堤巡示一遍,等处理好了,天也差不多该暖和起来了,正好可以带着翠儿,扶苏,还有弘昼去赏春花游玩,倒挺不错,放放风筝。那个时候,他们也该回来了吧?!
林觅看了一会书,识了一遍草药,又演练了一遍,虽然能上手了,但是成品却很不堪。
它捏住给赵佶看了看,赵佶笑道:“老人家别丧气,这个样子,已经算入门了。只要入了门,精进就可能了,这个事,就与读书识字是一样的。”
林觅道:“嗯,这么短时间,能入门就算是不错了,我不丧气。”
几个月的时间,她演练很多回,如今已经能凝气捏成丸,虽然还是很差劲吧,但是,总算是摸到边了,因此,林觅略有沮丧的同时,也有点高兴。
会成功的。一定会成功的。
二人下了线,天已经黑尽了,天蒙蒙亮,老大就要出发了,林觅将他唤进了屋,与他说了老四说的话,让他自己筹算。
李延亭道:“娘,要做成这个事,怕是需要绝顶的机遇。人才,武人,一样都少不了,尤其需要一个通晓古今的谋士。而这,儿子却未必能得到如此多的人才。”
“是,这件事,只看天意,”林觅道:“只是做两手准备有两手准备的好处,不说往上走,通上天,而是,哪怕为了化解这周边一切化为乌有,自己将流民控制在手心里都是占据主动。可进可退,可攻可守。哪怕只是为退守之计,我也觉得这是好办法。人选的问题,你自己看时势而为,只是看这情景,就怕拉距了个十年八年的,真的就问题大了……”
李延亭道:“儿子明白了,虽不敢增有妄图之心,然而,心里也明白,时势而为。傀儡之事,我会从流民中挑选人手。哪怕不是为那些……只为了保住周边,也为流民有一份生机,这件事也有可为……”
如果官府不为,朝廷不及时为,那他就要为。
至少重新夺城池,组合资源,流民不饿死,百姓也能有生机,不被流民抢掠而死。
而这平衡,朝廷暂时顾不上,那他也顾,至少顾上这周边城池。
否则一旦更乱,只会越来越乱,更麻烦。
林觅点了点头。知道他心里有数了。
李延亭便出了门,与大狗子各骑上马,出发了。
走到村口,深深的回首看了一眼,又看了看大狗子。
也许他并不是没有机缘之人。因为娘,就是他最大的机缘!
若是机遇来了,不抓住都对不起自己,对不起娘谋划这么多。
倘若机遇不来,依旧还是以前的老办法。也好。
李延亭对大狗子道:“走吧。”
大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