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空间老太种田记-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延亭从来没有拦过这些人离开自己,走的人也有很多,但这些人,李延亭从不为难。
  然而,若是叛他,降城,或是拿着他的家人去作为别的阵营的投名状,这一点当然不可忍!
  王屠户是个小人物,越高,他却越不飘,反而更谨小慎微,善于观察。像极了当年他站在案板上卖猪肉的样子。每一个买猪肉的人,心里价位是多少,能承受多少的斤两,他早年练就的是这样一双火眼金睛。
  而这份本事,也同样的让他现在更加的小心,生恐行差踏错,粉身碎骨。
  到了李家,胡氏已经拉过大狗子去洗漱了。
  大狗子在外威风凛凛,在家里还是那个乖巧的大狗子,洗了手脸出来,便坐到了林觅身边去了。
  难得过年,因此再忙,晚上也要回家来的,他与李延亭有一个必须得回家来。
  王屠户也不瞒着大狗子,便将这事给说了。
  林觅听着都皱了眉头。
  王屠户道:“亲家,这个事,得早筹谋,要转移啊。”
  林觅当机立断,也并不迟疑,迟则易生大变,便道:“好,等延亭回来,立即安排。两位亲家也速家去,叫家人做好准备,不要带太多了,带点衣物和吃的,随时要走,别露声色。”
  二人应了,高秀才与王屠户饭都没吃,匆匆的回家去了,路上有人招呼,便说大过年的,当然要回自家吃饭了。
  李延亭回来的时候,林觅便说了这个事,道:“延亭,这样的事不可轻忽,若是有变,易身死。延亭,你身边可有值得信任的人?!便是有,也得保有三分的警惕。”
  “有。”李延亭混了这么久,若是连这个都没有,就真的是傻了。
  他深谙信任之人,未必是亲近的人,而是,一定要人品好的人,人品好做底子,便是真的有异心,也顶多是离开他,而不是叛他。
  如同打猎是一样的,去挑那种遇到老虎,也不会独自弃下他,而逃跑的人。既使面临险境,也一并克服的人。
  这两年来,他对人心里都是有数的,只是平时看不出来对他们有何特别,不敢露出真正的欣赏和喜好。而他们也并无异心,只是一直默默的。
  李延亭也要考验他们的心性,见真的不是那些心浮气躁的品性,现在挑出来,是放心的。
  “娘,在这个位置上,要信任一切人,也要怀疑一切人。这个我有,”李延亭道:“我更有制衡。娘放心,今天晚上,就立即转移。”
  “今天晚上?!”林觅道。
  “是,迟则生变。”李延亭更懂危机。真的乱子来的时候,是顾不上,也是来不及救的。
  既然已经察到有隙,便是越早越好。
  “好。”林觅道:“带上高家和王家一道。”
  “这是自然。”李延亭道:“经此一事也好,让我更看清楚,哪些人得清除,哪些人可以委以重任,留在身边!将要起事,趁此自清了一下,不是坏事!”
  李延亭出去了。赵佶服气道:“延亭这心态,无敌了。这决断,这魄力也很好。这事,的确是迟则生变。”
  “不管转移到哪儿,有我呢,”林觅道:“三家人呆在一块,若是真的遇到追杀或截杀,也无妨,我们带着他们去老四那,或是始皇那都行。这也是不得已的最后的保全方法。所以,我心里也有底气,并不慌乱。”
  只是解释起来怕是很难。
  所以能没有这个事,最好不要有。
  当晚便转移了。李家人,高家人,王家人,都上了马车。
  王屠户要留下来,高秀才见了也要留下来。王屠户却将他按到马车上去了,道:“高亲家,不是我说你,你留在这,还拖后腿,放心吧,我会机灵的跟着暇儿的,不会有事!”
  一则借暇力的武力自保,二呢,也是帮着暇儿识识人。三是最重要的,他得保一保粮草。粮草从他出,他哪里能走?!
  高秀才叹了一口气,没有多说,只是自感书读无用。
  王屠户一乐,心道,读书不是用在这时候的。该用的时候,才是真的有用的时候。这高秀才,还真的是个迂家伙呀。
  “爹!”王屠户四个儿子可哭的难受了,王氏也嗷嗷的哭的好不伤心。
  王屠户看这五只跟个猪似的,倒是乐了,心里又感动又心酸,骂道:“你爹我要是立了功,以后封了侯啥的,你们四个可别抢的打起来,得想想,这是老子用命拼的……”
  这玩笑半开半真的,倒把四个给说的愣住了。不觉又更心酸。
  四个儿子非要留下来帮他们爹。
  王屠户却嫌他们蠢了反而坏事,便道:“也不想想你们这些猪脑子哪儿成?!走吧,别添乱!”
  倒也不全是保他们,而是,王屠户能做大,是因为有几分见识和能力,而他这四个儿子,加起来也不如他一个啊,只知道杀猪卖猪肉。察言观色的能力不知道差到哪里去。
  他的女儿就更不用说了。
  王屠户挥挥手,道:“走吧,以后少烦老子,少吵架,我就省心。”
  四个儿子惭愧的哭哭啼啼的,马车出发了。
  赵佶发出一声轻笑,道:“这个王屠户还挺有意思。”
  林觅单独坐一辆车呢,因此还能回赵佶的话,道:“何止是有意思,更有担当啊。”
  一般人家,便是老女儿,能这么惦记?!可王屠户惦记,这些年,哪怕知道女儿蠢的跟筛子似的,他也事事周全,提点。虽然女儿不上道吧,但是王屠户这样的人,可不就是有担当?!
  有几个男子能做到他这样的?!
  所以遇到大事,能担得住,也很正常。
  林觅虽未与王屠户说李暇的事,其实都有默契。暇儿还需要他提点呢。
  马车渐远了。王屠户转了个弯,便跟着李暇走了。粮草和暇儿,他都得盯紧了,就怕这两个,都被人给谋了。
  若说礼节,各样事项,也许王屠户是不太懂上面的人的规矩,然而万事不离其宗。而人心更是如此。市井小民与上面的将领就有高低贵贱了?只不过争的利益不一样罢了。
  王屠户看人都精着呢,虽说读书人,文职文官的,他可能会看走眼。
  但是武将,其实,他看可神。
  延途换了几次马车,终于在李延亭心腹的人的护送下,到达了一个小镇子,对外只说是来逃难的投亲的,这才安扎了下来。
  一行人十分低调,所以也不惹人眼,就此安稳了下来。
  高家,王家,和李家老老实实的,安安份份的,一点不也透露自己的真实姓名和来历,出身等。
  可能是福灵心至,林觅再次凝神捏丸的时候,竟然心无旁鹜的捏成了。
  她看着手中浑然一体,泛着点微光的药丸,愕然的愣了一下。
  赵佶见她呆在那,便忙飘了过去,看到药丸还怔了一下,喜道:“老人家,成了!”
  林觅回过神,手忙脚乱的将丸药放到了一个瓶子里放了起来,这才轻轻的舒了口气。此时才算是真的惊喜。
  “这个事儿,你说,我都不抱能成的希望了,它却成了……”林觅喜极而泣。
  “这叫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赵佶道:“也是先前老人家锲而不舍的的琢磨了这么久,坚持了这么久,现在才水到渠成的成了!”
  林觅高兴的不成,道:“是啊,成了啊,真好!”
  “我的大狗子终于可以弥补天智了,”林觅捧着瓶子,对着空间道:“感谢上苍,感谢空间。大狗子若是能变聪明,叫他一定好好做人,好好做事,尽己之力,救更多的人!”
  她跪了下来,眼泪哗哗的掉啊。
  仿佛这两年多的担忧和心酸,在这一刻,全部都消散了。
  她的心也不再饱受折磨了,弥补了心智了。
  赵佶听着也有点心酸,她是个普通人,普通的母亲,普通的祖母。可是她也不普通,一个小老太太,心理强大,承受着,担负着不知道多少的东西。
  她是空间所有者,也是纽带,所以兢兢业业啊,得了空间的馈赠,要回以更多的用心,才觉得平衡和心安理得。
  这个老人家,赵佶扶了她起来。
  林觅高兴啊,高兴的握住了赵佶的手,道:“太好了,太好了!”
  “太好了!”赵佶也笑道:“是天要帮着大狗子呢。是老人家的福气啊,德泽深厚,才绵及子孙!”
  林觅道:“是天意,这才是天意。”
  她太高兴了,从一开始的不敢置信,到后来的兴奋不已,以及感恩。
  上了线便与雍正和始皇分享了这个事,雍正和始皇也很高兴,似乎受到了她的心绪影响,恭喜着她。他们是知道林觅为此努力了多久的。哪怕一直没有进度的时候,她也从未放弃过。
  如今努力得到了回报,这种心情也影响了他们。
  始皇道:“叫大狗子来秦用药,若有变故,也好应对。翠儿在这边呢。”
  雍正道:“来大清吧,这边太医的医术更好些。”
  始皇瞪他一眼,道:“准你把太医都带到秦来。”
  雍正便眯着眼睛看着他。
  这两人,也不看看现在是什么时候?!
  林觅道:“用药是可以用药,只是现在时机不好,我又怕的很。”
  兴奋过后,又有别的担心了,人也理智了。
  雍正道:“出事了?!”
  “边关起了烽火,”林觅说了大致情况,又说了王屠户的事儿,说了转移到这小镇上的事情。
  始皇道:“老人家还安全吗?!若不安全,马上来秦。”
  “现在还安全,”林觅道:“延亭很小心的护着,不会有事。”
  始皇叮嘱她若是有事一定要来,林觅答应了,她知道现在的始皇天天闲了没事呢,就想找她去玩。真别说,她去过大清,始皇嘴上不说,其实心里可在意了。非得她去一趟,心里才甘心高兴儿。
  雍正对林觅道:“老人家这个王亲家是个挺有担当的人。很有义气,也很有肩担。这么大的担子,他竟真的挑了起来。英雄多为屠狗辈啊。说的就是这样的小人物。”
  英雄的确是不论出身的。
  林觅道:“王屠户老伴已经去了,对老女儿,也从来不放养,人办事周全,圆滑,又不失真诚。家里四个儿子也被他调理的服帖的很,他当然是个人物。”
  “难得的是他身上有如此能担得住大任的沉稳,这心态,极好。”雍正道:“接下来便是延亭要处理这事了吧?!”
  “是,”林觅道:“所以在延亭起事举义之前,大狗子的事,我得办了。不然哪里放心。这不是一亩三分地的事了,得出去争了,拼真刀子了……”
  所以,必须得做成。
  “先看延亭把内部给定了,这个要不弄好,以后出去了,这后方还得乱,”雍正道:“这几十城是延亭的基业,一定要雷霆手段。等这个事弄好了,再把大狗子接来。”
  林觅一想,这样的确妥帖。点了点头。
  一时轻松下来,笑道:“最近你们可有啥好事?!”
  “也没啥事,”雍正笑道:“有洋人的船来了,要进京见圣,沿路官员盯着他们来了,正准备接见呢,另外,就是蒙古大臣们也来了,也就是如往年一样礼节的事儿……”
  “不止是这个事吧,”赵佶插了一句,道:“要通海商这么大的好事,呵呵,能不来插一手,赚点钱?谁嫌银子烫手啊是不是?!”
  雍正瞥他一眼,道:“你这么能,咋把自个的江山给折腾没了呢?!”
  赵佶现在可不像以前了,他是不敢对始皇大小声,但对雍正,他也是有脾气的,道:“不许人身攻击啊!”
  林觅笑道:“好了,老四,你别不叫他说话啊。”
  雍正气死,眯了眼睛寻思,等以后随游,这赵佶,得逮到没小老太的地方暗地里狠狠的扁一顿。
  苏培盛道:“老人家这护着,万岁爷吃醋了呢!”
  林觅道:“行,行,这还是我的不是了。”咋不是你们这三个都是小心眼子呢!
  始皇也懒得搭理,靠在一边悠闲的看热闹。
  这老四甭管多大年纪,这嘴,都是争强好胜的,半点不饶人的啊。
  林觅打圆场,雍正也不能再掐啊,不然岂不是显得他特小气?!
  因此雍正便笑道:“蒙古的确是有这个意思,参上一股的意思,当然了,直接插手海务的事,这个不行。分点好处,可以。如今这海商都出了海,几船几船的好东西运回来全是宝贝,哪个不眼热?!都眼红着呢。我琢磨着把他们的羊毛啊,皮子啊之类的也弄点,折腾出去卖了换钱。这玩意儿,沿海那几个小国真没有,时兴的怕是能炒上天价去。”
  始皇寻思着翠儿说的兔毛的事是不是也能赚钱呢。
  羊毛能,兔毛也能吧。这要是弄的广一点,以后,得赚多少钱!?
  林觅笑道:“那海关税务部门现在偷着乐了吧?!”
  “嘿嘿,一季度的海关税一上来,个个都不出声儿了,以前吵的要死要活的大臣们也都不吱声了,”雍正哧笑道:“见眼钱开的玩意儿。真是。这些王八恙子不是东西。以前要弄的时候,左一个没钱,右一个没钱,国库有多少,我能不知道?那时候我就想着吧,不动国库就不动,还能叫事办不成了?!就没动。结果现在倒好,看这风向不对,一个个的倒是厚颜无耻的又叫没钱了,寻思着想弄点去分分呢。哼,以前不给我钱,现在,一毛我也不给他们……”
  “哈哈哈……”林觅与赵佶,听的乐死了。
  始皇也有点忍俊不禁。
  苏培盛更是直接咧开着嘴笑。
  “老四啊,你这才是真热闹,尽跟大臣们扯皮了吧,他们不缠你?!”林觅笑道:“斗智斗勇啊。”
  “可不是。缠的可紧了,可我会装糊涂啊,他们与我聊钱,我与他们聊狗,他们与我说税,我就说田里出息,他们说哪里灾了旱了,我叫他们找弘昼,”雍正道:“跟我斗,嘿,我就没输过!”
  这德性!始皇听的都挺无语。跟大臣们斗赢了,还有理有脸了是吧?!丢不丢人。
  雍正一瞧他就知道他在想什么呢,便笑道:“始皇啊,你是不知道与大臣们较劲的乐趣。以前他们是负担,把我折腾的够呛,事事唱反调,我可记仇呢,现在是反击他们,报复他们的时候了。想要钱,那不行。一毛也没有!”
  “你要把钱花哪儿?!”林觅笑道。
  “码头的事,一期二期的花完了,后续的还要钱呢,搞基建,”雍正笑道:“给海关衙门发点补贴和薪水,涨点工资,给工人发点奖金啥的,这些都要钱呢,哪有钱与他们,有第一回 就有第二回,这个先例不能开,开了口收不住,以后大臣们没事就尽盯着赚钱的衙门抠钱了……”
  雍正心里明白,一点不糊涂,道:“这两套班底分开,以前是兼任,现在不行了,只能任其一,进了这海务就不能进六部,进了这六部,就不能兼任海务,这是原则问题,得分开,不然搅合在一块,因为利大,什么乱子都得出来……”
  “我得盯着,地方衙门,或是六部权贵的,要是敢伸手,我把他们的手剁了去……”雍正道:“蒙古也不行。”
  “所以分点股,但不给他们插手的机会,也不给跑船的资质?”林觅道。
  “是。这也是必须要考虑到了。不然蒙古有钱了,还会不会是兄弟,不好说呢。分点股就不一样,以后都得看朝廷的脸色行事,我说是兄弟就一直是兄弟,这才是正理。”雍正笑嘻嘻,道:“要是不听话,都不用打,掐了命门,包管服贴。尝过甜头,很难戒的。”
  “阴险呐……”林觅笑道:“老四不愧是老四。我瞅你分的不是税收,而是船务的股份……”
  雍正竖起大拇指,笑嘻嘻的道:“老人家精明,懂我。那是自然,税是国家的命脉,哪肯叫外人分的道理,给点船务船厂的股份,弄点作坊工厂的分点股份,就算是兄弟情深了……”
  始皇听了,也不禁笑道:“你倒是公私分明。”这小账叭叭叭算的。
  关键他儿子也给力啊,那弘昼算帐可小气。
  那小子的本事,他是见识过的。尽得他老子的真传了,与大臣们周旋,来要钱的,他打哈哈,半点不觉得累。蒙古呢,他要是招待,那帐也能算的清清的,还能哄的人家心里舒坦的不得了,觉得占了大便宜。对海务呢吏制用人呢,也更有识人的心得……
  这老五,是个八面玲珑的,还能守得住心的,比雍正会来事,而且更圆滑。滑的都不溜手了。
  是个好小子啊。
  雍正笑嘻嘻的,道:“最近有的忙了,每天就是接见,开宴会,头痛。还好老五现在能顶上了,我还可以偷点懒。就是这小子洋文学的不咋的,那舌头卷的难看,说起来丢人的慌,要是翠儿在就好了,翠儿洋文学的是真好。”
  始皇没理他,哼笑一声,十句话不离本意,这老四,目的是真的很明确了。
  想让翠儿回去啊,没门!
  翠儿最近在弄毛线和养兔的习性的事呢,他才不耐烦雍正总说要接翠儿回去的事情。他这个人,耍赖挺常见,倒不兴人也耍赖装听不见了?!
  始皇慢悠悠的,道,“洋文不好,要学叫老五与洋画师学去啊,”缺了翠儿还不会开口了咋的?!
  再说了,不知道找翻译啊?!朝廷养那么多学霸做什么的?!不就是这个时候派上用场的?!
  赵佶与林觅听了是偷着乐。
  这两个大佬,就是戏多。跟看电视连续剧似的。有时候真的特别有意思,也幼稚。
  始皇有时候呛人,也是挺辣喉咙的。
  雍正无语,瞧这人,怕是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肯放回来了。
  因此谈不拢,悻悻的下了。
  下了才是真的忙呢,因为洋人到京城了,京城看白脸高鼻子的人,凑热闹的海了去了,九门提督很是郁闷,上来就抱怨一通,说是搞这么多洋人进京,不安全啊,那百姓万一发生点啥事,踩踏啥的,可怎么整?!
  雍正装听不懂,他不傻,这跟皇帝抱怨是不可能的,而真的抱怨,目的也不是为了抱怨,是为了要钱呐!
  是哦,挣了钱,烦了你们,没发点奖金啥的,不乐意了还是咋的?!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soooo 50瓶;卡洛 23瓶;云倾、siobhan 10瓶;红尘路。菩提心 6瓶;随变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30章 两头息
  这样的事,最近雍正听的一耳朵一耳朵的也累; 他乐的装退休; 安抚了一通,打发走人了。
  几位大人出宫的时候,脸都是苦的。啥意思呢; 皇上说明白了; 要是不出事; 立了功; 得个言语的奖励,顶多发两小赏赐,但分银子,那是一毛没有。可要是出了事; 该撸职的撸职,别带着抱怨之心干这么重要的事呢,这恩威之意还不明白吗?!
  得。这皇上哪是听不明白,是根本不搭理他们闹腾。
  皇上的性子,他们也是了解的,因此心倒是死了一多半了。
  估摸着那海务再赚钱; 也与朝廷里的臣工们没啥大关系; 钱流不进六部的口袋; 要是进了户部; 那还多少能借机分点啥的。
  现在,应该是没可能了。
  行吧,这样的话; 也只能往海务衙门去钻营了,家里不是有什么小辈要进学要科考了吗?!
  回家死揍,给老子学,还要学洋文,机器,学船务,学航海,啥,学不会,打,打的鬼哭狼嚎,也要给老子进朝阳产业里去!
  家门不兴啊,全是败家子,抽死了拉倒!
  哎。
  这海务以前是人嫌人厌,现在倒好,油水大部门,想进还进不了?!以前是根本不想进,现在想进,呵呵,得先考试……专业考试。
  连个帐都算不明白,还想进海关部啊,呵呵,去喝风吧!
  反正这洋人确实是进京了,这可苦了张廷玉和鄂尔泰,他们年纪大了,眼也花了,偏要为了应付一下见洋人,得学洋文,这半路学这个,可真是苦哈哈的。
  挑灯夜读啊,不光他们,礼部也是啊,总得备个样子来吧,这说话都说不得,还能咋的?!
  张廷玉还好,佩了眼镜,也就能勉强看进去,他本就是一等一的学霸,钻研一下,也就半个月差不多了,再与洋画师学学,除了说的不大标准外,一般口语基本上大差不离了。
  只是鄂尔泰是个武将,学的是真的苦逼不已,分分钟想撕纸摔笔这种。
  行吧,总算学了个花样子出来吧,结果倒好。说出来能气死。
  要接见洋人了,洋人进衙门了,这边鄂尔泰与大臣们说了一句别扭的,“哈,哈罗?!”
  洋人这边说话了,“你,你好?!”
  哈?!!原来洋人会中原话,鄂尔泰气的鼻子冒烟,早知如此,他一把年纪了还要挑个灯学读个书,这些臭洋人咋不早说会说中原话呢?!
  就连张廷玉也是哭笑不得,一时便用汉语来应付了。
  见过了,便来向雍正汇报,张廷玉道:“洋人极上进,汉话难学,对他们来说如同天书,他们还是学会了,才来的,可见,是早有准备。也是慕名而来。”
  “所有人都会?!”雍正道。
  “基本都会,除了难的,说的不准以外,都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