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空间老太种田记-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雍正都听笑了,站起来徘徊了几步,道:“不止是这个现成的,还要图纸。鄂尔泰。”
  “臣在,皇上请吩咐,”鄂尔泰忙道。
  “透话给他们,若是有谁能献上多多的图纸来,只要有用的,朕封他为大清国的王爵,以后与英吉利的生意,他都有优先权,”雍正道:“都透出去,一个不献,总要有献的,便是现在没有,回去以后,还会再来献。”
  鄂尔泰笑道:“是,臣明白了!”
  “去吧。”雍正笑道。
  “臣告退。”鄂尔泰退下去了。
  还未进衙门,张廷玉出来了,拉他到一边,道:“万岁爷怎么说?!”
  这两人,自从上次以后吧,虽说还有点不对付,但对大事,便绝不会只有小心思了,甚至因为常年的共事,还有一种难言的默契在。
  这并不矛盾,有时候你不喜欢你的同事,甚至厌烦憎恨,但是他一个眼神,你还是秒懂上司又吩咐啥了,甚至很多时候,也有共鸣的。当然了,不满的时候也多,因为有利益冲突。这很正常。
  鄂尔泰道:“万岁爷说了,得弄图纸来。这些洋人,得周旋着。”
  “得,”张廷玉笑道:“怕是要好好哄着了。”
  嘿嘿,哄着来宰啊,杀猪炸油似的?先得喂饱了,饵要投的大。
  “万岁爷这手腕,都不得不服,”鄂尔泰笑道:“这投一根肉骨头出去,群狗必抢,咱们也就好办了。反而在这乱中,付出最小的代价,得到想要的东西。总有心动的。这就好办了。”
  张廷玉失笑,对洋人他还不太了解,但是,他看出来了,洋人的文化,好象爱国的意识很淡。这个有多方面的原因,不是因为什么自由不自由,而是他们是爱教的人,在国之前,是主教的,而那一带也因为地利复杂,隔着海洋,版块零碎,所以从来没有真正的统一过,对于从什么爱尔兰逃到另一边去,马上就叛了,就是常有之事,所以没有中原人的那种意识,中原长久大一统,这是根深蒂固的观念,他们是没有的……
  其实也很好理解,春秋战国时,也是一样的。周王室在上,虽然是隐形的了吧,但是,各个国家,这个大臣到另一个国家去干活,是可以的,反正都是为周王室做工嘛,都行,春秋战国时还真没这种东西束缚。
  这洋人也一样,只不过不是周王室,而是主教。只要信主,其它的,你爱咋咋的,爱不爱国王,都随便。但是若是叛主,就问题贼大了,会被施火刑烧死!
  “还是得多了解这个国家的人啊,”张廷玉对于分析人的心态是很看重的,这背景啊,心理活动啊,其实都是共通的。能抓住这个东西,以后的可操作性就强了。
  鄂尔泰从分析敌情来看,也是同样认为。
  两人默契的交换了个眼神。
  其它人瞅见,心中嘀咕,这两只老家伙精的狐狸一样的人,怎么凑到一块说话去了?!
  还是万岁爷厉害啊,一回来就将他们给震住了。
  先前万岁爷去南边的时候,这两个可恨不得瞪死对方,老死不相往来,连话都不说了。
  行吧,他们都好了,他们也就不用站队了。
  哎,我是上等天国,现在与这些洋人周旋。行吧,皇上都没有轻视之心,他们自然也只敢重视加重视的。事情办不成,都得挨骂。
  不过这要是谈成了,海务办事处就真的是炙手可热的部门了。
  得寻个法子把自家人给弄进去啊,以后便宜办事,更容易发财。
  这要是有船队能出海,可不得大把大把的金子可用了,嘿嘿嘿……
  反正不管是怎么着呢,尽是扯皮了,弘昼倒与洋人混了个称兄道弟的情份,当然了,该桌上谈的事儿,是一样没落下。
  通商搞定了,人也弄回去了,洋人也要回程了。
  弘昼才嘿嘿笑道:“我给他贷了款,给了他来往自由的关牒,以后他可以自由往来做生意,只要交税,不违法,一切好说,他尽量的给儿子弄来兵器,船,图纸,棉机,反正他们有的,都给弄来。到时候,皇阿玛给他封个名誉亲王啥的,也叫他满意满意。”
  “臭小子,”雍正骂道:“你以为封亲王是搞批发?!”
  弘昼嘿嘿笑,道:“他们一行人要带茶叶,还有什么丝绸回去,这还没出京呢,这江南的商人都出动了,我的天,把洋人都给围住了,要卖给他们好东西呢,他们是全带不走,要能带得走,估计全给卖回国去了……”
  “无利不起早,大清的商人一样,这洋人也一样。”雍正笑道:“叫衙门要监管,不可出意外。不管是大清商人坑洋人的,还是洋人坑大清人的,都按大清律办。不准循私。向着自己人和洋人都不行。在这片土地上,得听大清律的。”
  “明白。”弘昼笑道:“最近几个家族也是频频欲动的。他们最近吵皇阿玛吵的少了是不是?!也是看见好处和利益了。不唧唧歪歪的了。”
  看见利益和好处,谁不是鲨鱼啊?!
  八旗中人,可也不都是傻子!
  “吵的是少了,但也更激进了,一些迂腐学士倒把朕给骂的狗血淋头,”雍正道:“朕要养生,也懒得与他们吵。”
  苏培盛在一边笑出声来,说的好像皇上以前吵的少了似的。
  这不理会,其实是不想把事给吵大。
  其实该闭嘴的都闭嘴了,哪个不想发财啊?!想发财的,想谋差事进海务部门的,都在钻营呢,哪有功夫吵架?!
  吵的其实都是一些咬着祖宗的理不放的人。
  要他说,什么祖宗的礼?他们祖宗的礼可比洋人还狠。
  以前是不知道,没看见,现在都看见了,还能不钻营?!而雍正就是要他们所有人都看见利益,唯有利益能堵上他们的嘴的同时,还能叫他们像嗜血的鲨鱼一样去征服,去开拓,去看看海外的世界……
  只是这些士子啊,治国要他们,但是他们很多人有的时候,真的就是用实际行动证明着什么叫百无一用是书生,除了骂,也就没啥事干了似的。
  清谈误国啊。问策,是一问三不知,一说起这些来,头头是道,我的天,雍正烦,弘昼也是真烦。
  弘昼道:“皇阿玛莫愁,这个容易,儿子决定了,要把他们与洋人放到一个部门,一个学校去共事。有本事和洋人吵去。洋人信教,叫洋人与他们吵就挺好。”
  一个说祖宗礼法,一个就说上帝仁慈。
  这才妙!
  苏培盛笑的打跌,雍正也乐的不成了,道:“好办法,好办法,就这么办!告诉他们,是朕的旨意和恩宠,叫他们给洋人洗脑,叫洋人信咱们的仁义礼智信!叫他们辩论去,最好从三皇五帝论证到宇宙洪荒,哈哈哈哈……”
  要是能说服了他们,才是真的疯了!
  但这鸡同鸭讲,就挺好,吵也吵,谁也吵不赢,只要别来烦他,都好。
  闲的没事干的,没事就骂他,他也不能叫打叫杀的真当回事,当暴君啊。
  “成,”弘昼笑嘻嘻的道:“这个可不难。”
  弘昼谈完了事,也就走了。
  苏培盛叹道:“五爷这暗搓搓坑人的本事,得万岁爷的真传呐……”
  “说啥呢,朕从来不坑人。”雍正笑骂道。
  “是是是,”苏培盛陪着笑,道:“那是!”
  反正大清的事是真热闹。
  大秦呢,却更严肃一些。
  匈奴使者来了,双方其实都不算轻松,与弘昼与洋人打交道的游刃有余可不大一样。因为秦与匈奴多少年都是剑拔弩张的,这一次,便是再客气,其实也是透着刀剑味的。
  这一次是扶苏和李斯招待,再加上蒙毅。
  始皇是没搭理,他要是搭理了,才是真掉价。
  他在宫里看着翠儿弄兔毛做棉鞋呢,看着还挺有意思的,道:“还有三年。”
  三年啊。
  三年的时间,足够缓和大秦内部政务了。
  但是翠儿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和了解,也知道了始皇的性格,他这样的性格,叫他忍这样的事,挺不容易的。这两年,始皇也的确是压抑不住的每每都想发兵匈奴,就像以前那样,天子兴师,流血飘棹。
  也正因为他有这样的实力,大秦有这样的能力,才衬的现在的他忍耐着的难能可贵。
  他在给匈奴一种错觉,大秦是想和的,为了和,他可以付出点什么。
  除了他自己,大部分人也都这样以为了。
  都以为现在朝廷转性了,始皇帝也老了,没有以前的斗志了。
  但是匈奴使者在的每一天,始皇都很难熬。所以眼不见为净。
  但既使如此,他还是总是倒数着时间似的,默念着还有三年啥的。
  也许现在的每一天,都是倒计时。为了忍耐,而倒计时。
  大秦国力有所提升,忍耐是值得的,这一点不用置疑,秋天的时候,土豆和玉米丰收,再有三年的推广,必能推至全国。
  百姓都有所缓和,刑变轻了,徭役免的免了,税也少了。
  没有战事的大秦,现在能更有心力去专心的弄国政,弄农业。农业社会,其实也就给个缓和的时间,风调雨顺一下,也就能慢慢的缓过来了。
  所以始皇这性子,能忍到现在,真是不容易。
  始皇看她在捻兔毛,便也伸手试了试,道:“好是好,就是掉毛,而且费工。”
  “这是缺点,可是它的优点是易得,”翠儿道。
  这倒是,对于百姓来说,养兔子的成本低得多,若是养猪养别个的,投入太大了,他们受不了,万一养死了,家破人亡。
  可是这兔子不一样,养几只,一年里能得多少窝,兔子一生就是一窝,只要料理的好,剪毛了又能卖,又能自家做衣做鞋之类的,特别好,兔大出了笼还能卖钱,这的确是个经济生项。
  始皇道:“开春了,正好也做几个试点,看看百姓可对这养兔有心得。若是能,是利民的好事。”
  翠儿点了点头。
  始皇道:“可想回大清去?最近有洋人进去,只怕热闹。”
  翠儿心中一暖,道:“扶苏哥哥最近挺忙的,我还是在这陪着小爹爹一段时间吧,洋人以后会来越多,也不急着一时去见的。”
  始皇心也是一暖,道:“这样也好,我也是舍不得你走的。”
  “暂时不走,”翠儿道:“再说太子妃嫂嫂有身孕了,我想多照顾几天。看着她害口蛮辛苦的。”
  始皇既高兴,又笑道:“倒劳你也不得歇了。”
  翠儿道:“都是亲人,哪计较这么多,多担待些便是了。”
  始皇很是高兴。
  太子妃的确是有身孕了,可苦了她,吃了吃不下,一天就在吐好几次,胆汁都要吐出来。
  扶苏又忙,没时间陪她,可见有多苦。
  翠儿下午便去陪她了,进了门,嬷嬷道:“刘夫人在呢。”
  翠儿点点头进去了,见吕雉说了些生男生女的秘密,又说什么进献美人,总不能叫现在趁这生的一年里,倒叫旁人得了宠,不如捏自个儿手里的话。
  太子妃是越听越苦。
  翠儿也是越听越皱眉。
  吕雉看到她,很慎重的闭了嘴,也没碍眼,客气的请了安告退了。
  “嫂嫂,”翠儿坐了下来,道:“若是真入了心,可是不值当了。”
  “我哪会听进她的话,她不过是想借我的手自己安插人,到东宫来,到扶苏身边来,”太子妃笑道:“若是真入了心,才是傻了。只是最近无聊,才见她的,只当是排解郁闷了。放心,我没听进去。”
  翠儿松了一口气,道:“扶苏哥哥这么忙,哪有空去收什么美人?嫂嫂可别多心。只是连陪嫂嫂的时间也没多少,嫂嫂心苦。这一胎,也不怎么轻松,怕是有的折腾呢。”
  嬷嬷在一边道:“太子妃吃不进去东西,都瘦了。”
  “这样也不是办法,”翠儿道:“我去找皇父要点好的来,给嫂嫂吃。”
  说罢还真去了。
  始皇那的都是林觅给的,全是好东西,翠儿挑了好些来,交给了嬷嬷,道:“别叫旁人沾手。”
  嬷嬷慎重的应了,亲自去做。
  翠儿扶太子妃散步,太子妃脸色都是白的。
  “嫂嫂也辛苦,那吕雉,怕是要忍耐她很久了,”翠儿道:“刘邦立了功,她的地位只会高不会低,少不得要多应酬,她又是个心眼多的,还是要小心啊,万事不要多心,以免被人利用。要相信自己的丈夫。”
  “我知道,夫妻一体,荣辱与共,况且我与扶苏的命运都是与大秦息息相关的,这点忍耐不算什么?!”太子妃听着话音不对,像是临别赠言似的,便道:“翠儿,你……”
  “我怕是不久要回家去了,”翠儿道。
  太子妃十分不舍,道:“回家去?!”都愣了一愣。
  “我想家了,”翠儿道:“我如今长高了,本事也学的够了,好几年未回家了,想回到我牵挂的亲人身边。”回到奶身边。
  现在的她,有自信有能力去保护自己和奶了。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滢滢 50瓶;不爱吃? 10瓶;随变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32章 一时之计
  太子妃怔了一下,道:“你每天这么用功; 是为了能快点长大?”
  “嗯。”翠儿笑了一下; 道:“不过回去不是现在,等扶苏哥哥少忙一点,待他有更多的时间陪嫂嫂的时候再说。再说小爹爹; 看着严肃; 其实挺寂寞的; 只是嘴上不肯说罢了。我也想多陪他一段时间。”
  太子妃握住了她的手。
  “我也舍不得嫂嫂; 嫂嫂待我真好,以后我有了亲嫂嫂,希望也如太子妃嫂嫂这样好相处。”翠儿笑道。
  “你有亲兄长?!”太子妃道。
  “嗯,有哥哥; 有弟弟,还有妹妹,叫果儿。我也想她了。”翠儿的眼神很温柔,很坚定。
  仿佛学本事的每一刻,都是为了回家。从不迷失。
  倒是少见的心性极为坚定的人!
  太子妃笑道:“便是回去了,也要常来陪我。”
  “好。”翠儿笑着应了; 道:“不管如何; 嫂嫂该设法开开胃口才是; 这样吃了吐; 不是办法,身子哪里受得了?!还有,也要多出去走走; 别总是闷着,对身体不好呢。”
  “好,都听你的,”太子妃噗哧笑道:“只是宫务怕是要烦你帮我一帮了,陛下没有正宫,我思来想去,托付谁都不合适,至于吕雉,原本是有些想托于她的,只是她这个人野心太大,怕她一旦借此将手伸进内宫,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只能劳妹妹帮我一帮了。”
  翠儿倒是大大方方的并不推辞,笑道:“好,只是我有不会的,还得劳动嬷嬷提点我。”
  太子妃笑了。
  翠儿见她困了,才回去。
  太子妃眯着眼睛,笑道:“以前吕雉总是含沙射影的说翠儿心内藏奸,必图太子。我虽不信,却也有点疑心,总是怕,怕好的太好,最后意想不到的给与我一刀。因为,人被辜负,是常有之事啊,不料……”
  嬷嬷听了,便明白了,太子妃这是想起母族的事来了。
  这个时代,嫁人要带一串的备用人选,就是家里的庶出姐妹啊之类的,俗称滕妾。
  从周礼以来,一直都是如此,除了同姓不婚以外,就是这个制度了。
  秦从周礼而来,自然也是如此,原本以扶苏的身份,是一定要娶非同姓的六国公主为妻的,他是长公子,娶这样的人,半点没有不妥。
  只是赢政登基以后,强势征伐,六国微末,扶苏能娶妻时,始皇帝早已经看不上各国公室或王室了,所以给他娶的是秦国的公卿大夫家的女子,就是她。
  她的身后带了一长串的媵妾,都是庶出的姐妹,虽无名无份的,在母家不显,来了这儿也很老实。
  可是一旦她出了什么事,为了继续保持这婚姻,这继妃还是得从这些人里选。
  媵妾制度是一种保障制度,以前是为了保障两国通婚的不变,政治联姻,人无所谓,嫡公主死了,就小的应上,本质上两国婚约就永远不变。
  这礼节传下来,也是一直如此。
  太子妃心里何其累也,她怀有身孕,原本喜的不行,可是却不见得是好事。因为自从他有孕传出,她的母族就一直叫她将她的庶出姐妹封号,递送到太子身边,然后荣耀母族。
  身为女子,谁愿意自己的丈夫宠幸别的女人,尤其还是在这个时候。
  可是多数女子都这么做了。为了家庭荣耀。
  同样的,一旦她生产出了事,也会让她的庶出姐妹顶上,所以迫不及待的要她们封位,赶紧的得扶苏的欢喜,若是有变故,凭着她与太子的夫妻情,太子也不会从别的家族中别选继妃,而是……
  这是要将她最后的一丝夫妻情份都要利用殆尽啊。
  所以最近她没什么胃口,也是因为齿冷心寒的缘故,偏偏这个她说不出来。而太子也没察觉到,因为扶苏太忙了,况且这是后宫之事,他也实在不会用太多的心思在。
  原本太子妃都想妥协了,可是现在,却不乐意了。因为看到了翠儿身上的韧劲,那股劲儿,她喜欢。
  她身边又有吕雉这样的人,多数如此,各怀鬼胎。后宫也是如此。
  所以太子妃是很心累的,有时候心累到什么程度呢,就好比看不到一点希望和真心的感觉。
  可是翠儿不一样。
  “真正心奸的人,是吕雉,她可是无所不用其极,”嬷嬷道:“最近她可与太子妃的姐妹们打的火热。”
  说的好听是爱屋及乌,因为与太子妃关系好,才……其实,内里是什么主意?投资罢了。
  “所以才说翠儿珍贵,”太子妃失笑道:“以前倒是我多心了。这个孩子,你瞧瞧她,我说要把宫务给她管一管。若是心有奸的,哪怕为了遮掩,也会推辞一番,她没有。若是生疏,或是避嫌,她也会推辞一番,可她也没有。她顾忌着我的身体,一口就应了。若非是真心待我,又怎么会答应?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嬷嬷见她眼角有泪光,心里也不是滋味。
  身为宫妃,原本是富贵不可及,然而,心中的恍惚忐忑,没有人知道罢了。太子妃的心也是没有底,是慌的。
  怕情太薄,怕福太浅,怕人心易变。
  “这一生,能得太子厚爱,能得一真心的姐妹,足已,”太子妃抹了下泪,笑道:“倒是我伤感了,可能是有孕的缘故。”
  她摸了下肚子,笑道:“我的孩儿,好歹在这宫里,以后你有一个真心待你的姑姑。人间富贵处,这个才是最最珍贵的东西。难得极了!”
  嬷嬷道:“太子妃要保养啊。”
  不然那些什么家族姐妹的,全部都涌上来了。
  说来可笑,她死了,她们有机会,可她若活着,她们的机会反而凭着是同族人,反而机会更大更多。
  扶苏在女色方面,其实不怎么重,对后宫也是无所谓的。不像始皇,采选美女,曾经到入魔的地步。倒也不是重女色,就是一种征服之心,收藏之癖,与藏书,收集天下珍宝,收集天下名士,是一样的心理。也未必是什么珍惜不珍惜的,其实就是听话的都得归我,不听话的我全灭了。天下霸主就是这样子。
  所以扶苏后宫真没几个人,有品级的就更少了。也就是封太子的时候,除了太子妃上来,还有几个久侍的提拔了上来。
  太子妃道:“万没有将丈夫推向别人的,便是我现在有了身孕,他们说我恃孕而生骄,我也不惧,我就不让。谁来也不行!”
  嬷嬷笑道:“太子也未必肯去旁处去呢,太子妃这般想才好,夫妻一体,若真是如此,失了心,才是真叫傻了。”
  “说的是,我且心安理得。”太子妃失笑,心情豁然开朗了。
  就像翠儿帮她打理宫务似的心安理得,不是因为这个有多贵,而是因为放在心上的家人,才会帮忙。
  翠儿果真帮着打理起宫务来,太子妃不吐了,但是却嗜睡起来。
  翠儿一整理宫务倒发现了不少事情。
  她发现那吕雉与后宫里的宫妃,以及东宫的庶妃等人都有来往,那人情世故给做的,简直是八面玲珑了。这样的人才,不愧是刘邦的妻子。
  这份能耐,快把秦宫给摸的透透的了,也是,她是后宫的常客。
  原本这也没什么,你会交际,会来事,会走人情,也不算大事。
  可是,吕雉不安份在于,她想趁机借着太子妃有孕,搞点事情出来。
  翠儿倒是笑了一声,这个人挺有意思啊。现在匈奴与秦廷在议和的重要阶段,你借机弄点这个事情,不是手伸太长了吗?!
  是什么给了她如此的自信?!
  翠儿便将她的一子一女叫到身边来了,吕雉果然匆匆的赶了过来。
  他请过安,便进了来,恭敬请安,行礼,见二人无恙,才微不可察的松了一口气。
  “夫人消息灵通,”翠儿笑道:“这耳报神,竟比宫里的传旨之人还要厉害。”
  吕雉微微一凛,不动声色的道:“只是恰巧在宫中,才有所听闻,公主莫要误会。”
  翠儿只是一笑,却令吕雉更为忐忑。
  这两个是心性不错的人,真的不像吕雉,大约强势的母亲,会生下性格温弱的孩儿。
  这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