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小桥流水人家-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立秋笑道:“是不是事情已经完了?看来没有我啥事儿了。”
吴大舅道:“是啊,你那个四婶突然又不同意了,你说他们搞啥鬼,他们几个都不商量好了吗?怎么一个是这个意思,一个是另外一个意思,现在好了,事情都不成了。不过也亏得他们能想,想把立秋过继过去,真的是,要真这样,我们也不怕,咱就是打官司也打的赢他们。”
吴小舅也直摇头,这都是啥事啊,姐姐嫁过来可真是受委屈了。
立秋对小桥使了个眼色,小桥也对立秋偷偷的笑了,后来小桥问了吴氏,那边发生的事,才知道具体情况,看来大堂嫂真的是不辱使命啊,那两只鸡送的真划算!
让你们老出幺蛾子,现在让你们窝里反好了!
叶惠儿等人一走,就指着徐氏的鼻子骂:“你到底是咋回事儿,不是说好了吗?难道你真的不想当秀才的娘了!当着我们的面拆台!四哥呢,赶紧把这个吃里爬外的人给休了,我再给你娶一个!”
徐氏听了冷笑:“我说姑奶奶,这里是叶家,不是你章家,用不着你指手画脚,想要休我,你算个啥东西啊,我犯了七出的哪一条?你要是再说,可别怪我不客气,你真以为我不知道,你在章家也是说不上话的,好嘛,现在到我叶家出气了!你四哥都没有说啥呢,你干啥?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真是让人讨厌!”
“你!”叶惠儿给气的,“你别得意,等你没儿子你就哭吧。”
“用不着你管!”徐氏说道:“爹,我刚才说的话也是真的,干啥咱要一个不情不愿的人过来,到时候我们两口子都管不住人家了,说不定把我们家的东西都拿给他亲爹亲娘呢,留下我们什么东西都没有了,这样还不如从小就养着,也有感情,比过继他们不好多了?”
叶根也在一边,听了徐氏的话,也说道:“是啊,爹娘,我觉得这样挺好的,比过继那立秋强!”在叶根的心里,他是不待见立秋的,本来他是早早的读书了,那立秋还没有书读了,结果这立秋读了几年书,竟然一下子考上了秀才,自己都快成了个笑话了,你说他能喜欢立秋吗?
更不用说让立秋给自己当儿子了,他是打心眼里不乐意,但是爹娘那边他不能说,最后徐氏和自己一说,他觉得和自己想的一样,于是现在没有人了,徐氏已经给自己打头阵了,那他还有啥不敢说的?反正他一个大男人,也用不着养娃子,都是女人的事儿,干啥要选一个不讨喜的,膈应自己?
养谁不是养啊,养个听话的,自己老了也能孝顺自己,反正自己已经是不能生了,他叶根也是难受过,也是恨不得不活了,但是他又没有个勇气自杀,这还不是得活着,那就找一个养老的人不就得了?都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谁都一样!
郭氏听了不由的哭了,这次是真哭,哭自己命不好,哭自己恨不得死去,“谭牛也是你亲哥,他家的条件也不好,不如让雨水过来吧。”
“瞎说啥?雨水都娶媳妇了,还有,人家姓谭,你干啥,想要老叶家的人都过来找你算账吗?就是从别处抱养一个也不能让雨水过来!越来越糊涂了!”老爷子是坚决不允许!真是这也能想!
可是这个时候郭氏又不想自己辛辛苦苦赚下的家业给了别人了,至于立秋,她想的是又是秀才,自己亲爹娘那边又比这边有搞一些,到时候只有朝这边补贴的份儿,现在真的要过继一个族里的人,她不甘心那。
“那就从别处抱养一个来,这样爹娘都不知道,也不会担心以后长大了,还要养活自己的爹娘,少了好多麻烦!”老爷子开口道。
☆、126 搬不搬家
小凤回了娘家;因为过继的事儿;出嫁女是不好插手的,所以这几天都一直忍着没有过来。现在好不容易听说事情弄得差不多了,就过来问情况了。
她在家里气得不得了;也知道村里好多人都说那边是想过继自己的二哥;那时候她恨不得打上门去,但是还是忍住了;不然事情闹大发了;对自己爹娘不利。
现在好了;事情朝对自家有利的方向发展了,她就过来了;当然是要问小桥事情的经过了。
小桥大概的说了一遍,小凤道:“这么说;是我们那四婶现在死活不同意了?她咋一下子改变这么大,真是奇了怪了!那他们到底是在叶家过继一个人呢,还是抱养一个人呢?”
“我倒是觉得抱养一个人的可能性大一些。”抱养一个人,那样就没有亲生父母的打扰,就和自己亲生的没有两样。不过嘛。
小凤说道:“那咱村里有些人能干?那边可是有那么多房子,以后就是娶媳妇也够够的,当初还有人能把闺女都送出去了,这还是一个村的,不捞点好处能成?”
叶家也有那么多的日子过不下去的,而且娃子又多,儿子多的肯定是乐意过继过去,那样不仅能养活了儿子,还能到时候沾光呢。说不定等那儿子长大了,就会接济自己的亲爹娘了。
“所以,到时候肯定是要我们帮忙了。”帮忙去给族里说好话。
“凭啥要给他么说好话?让他们自己烦去!我现在听他们的事儿就是觉得脑袋疼!”小凤说道。
“你说不说就不说啊,天天过来烦人,以后真的要过继村里的,要是也凭着那关系和我们弄上啥事儿了咋办?依我说,我也觉得到别处抱养一个好一些,起码我们这边也没有啥麻烦了。只要和族里打了招呼,咱们又不是啥高门大户的,没有那么多规矩。前头村里不是有人没有娃子,从别处抱养了一个吗,人家照样过的好。”这不是没有先例的,只要族里别唧唧歪歪的就可以。
小凤听了说道:“你这一说也有道理,真是烦人!我看你们还不如搬到县城里去住呢,到时候和他们搁的远了,麻烦事儿就少了,至于我,我可不是怕他们麻烦我,我好歹是嫁出去的姑娘,他们要是敢不要脸找我,我直接拿大扫把把人给赶走,我可是做的出来的。”
小桥道:“也不是没有考虑去县城,不过大嫂快要生了,这个时候不能挪动,还有二哥那边还要考呢,另外房子也要买,还有这地里的活儿也得交接。”叶柱是一辈子在地里过日子的,要是突然让他搬到城里去,他真的不习惯那。
家里人也早考虑过这个事儿,其实现在立秋在县学里读书,根本没有啥影响,关键是金氏,她挺着大肚子,实在不方便。
还有就是小凤才嫁人,这要是搬到县城里去了,吴氏他们有些舍不得。以上的因素使得这搬到城里就推了下来。
小凤也舍不得家里人都搬走了,但是看家里的发展趋势,这以后肯定不会窝在这叶家村的。所以她得尽快适应,而且嫁人了,不能老是朝娘家跑,这也是当媳妇该知道的。
有些事本身就是很无奈,小凤现在没有自己的娃子,等她有了自己的娃子了,肯定心都放在自己的小家了。
最后上房过继的结果,还真是如小桥猜测一样,是要在外面抱养一个,不过据说那边还想让小桥家里人帮着弄个娃子,被立夏给拒绝了,这可是大事儿,是一个娃子,而不是一斤肉,而且以后这娃子还要继承香火,真的让立夏去给他们弄,要是以后好还好说,但是要是不好了,肯定会怨到立夏身上,到时候就算是牛皮糖了,他立夏也不是蠢人,不会干这样的事儿,再说了他是晚辈,没有自己给自己找个堂弟的,他只能说是可以帮他们在族里说些好话,让他们可以同意上房的人去外面抱养一个娃子,其他的他做不到。
而且立夏话里面的意思也透露出来了,他对他们说的要过继立秋这件事很不满意,现在能帮着给族里说点好话,已经是很勉强了,如果再提出些不可思议的要求,那么以后就不走动好了。这样上房的人才作罢。
最后好像是在哪个养生堂抱养了一个男娃子,据说才只有几个月,被徐氏养了起来。
而立夏心里却有了打算,他真的是准备在康县买房子了,不仅仅是以为这乌七八糟的事情,还有就是他在康县的铺子生意很好,要是全家都搬到康县去,那他就没有啥后顾之忧了。
人都是要朝前看的,就是以后立秋能更近一步了,难道还要窝在这叶家村?所以他跟大家说了自己的意见。
吴氏道:“你媳妇还大着肚子,这时候搬不好吧。”她也担心小凤,这要搬走了,不就只剩下小凤一个人在这村里了?
立夏说道:“先还要在康县看房子,哪里能这么快?还有铺面也要看,咱们家到时候要买个大一点的院子,这地方都要选好了。”
叶柱难得的开口了,“要是搬到了县里,咱们家的地咋办?”他是不想搬到县里去的,一辈子在地里刨,真的到了县里,他都不知道该做些啥了。但是如今是儿子当家,他以后也是跟着儿子的,不会太反对,就是对家里的地不放心。
“这个我也想了,咱家的地到时候可以佃给那些少地的,到时候收租子就成了。”爹是喜欢种地,但是总有种不动的时候,也应该提前适应不种地的日子了。而且等自己的媳妇生了,也就有孙子可以带了,不会闲的没有事儿干。
吴氏点点头,“这个倒是可以,我记得有好几家都是种田的好手,就是家里地不多,过的苦哈哈的,如果能够租给他们,倒是不怕把地给糟蹋了。他们也能把日子过的好一些。”
“家里的鱼塘我看墩子干得不错,还是交给他,然后我再安排几个人帮着他,这样也没有问题。
后山的果树也有长工看着,我想把老梁给提个头,咱家的长工以后都归他管,这乡下的事儿有他看着也可以放心。”
大家看立夏把事情都一条条的都考虑到了,也觉得即使搬到康县也没有啥可担心的。
至于这乡下的房子,就当成是以后的祖屋,等过年的时候过来住也是可以的,家里还有长工看着,老梁那边也会管着,不会糟蹋的,吴氏和叶柱也说了,等他们老了,说不定就会回来在这边养老,所以这房子是要好好护着的。
人家大户人家在自己的老家也是有房子的,也是有下人看着,然后空置着,就是当作老屋祖屋,是个心里的念想。他们一点儿也没有想着要把这房子给卖了,毕竟是自己的家。
吴氏道:“要是房子能提早买,儿媳妇也可以先送过去,咱们弄平稳一些,毕竟在县里大夫和稳婆也多一些,还有亲家他们隔得也近一些。”是真的为金氏打算的,吴氏是个好婆婆,这一点不用质疑。
于是立夏就开始在康县找房子,这以后说不定大半辈子都要在康县过日子了,所以必须找个好一点的,他又是找牙行,又是拖关系,并且自己亲自去看了好几个地方,还是没有定下来。
齐琰齐公子也知道了这个事儿,就找了立夏,对他说道:“我手里倒是有个宅子,不知道你觉得如何,是个四进的房子,院子也大,东西厢房也有。若是立夏兄有意,不妨去看看。”
齐公子介绍的地方当然是没得差的,立夏自己跟着齐公子去看了一遍,果然是个好地方,一进正门就有一块儿大影壁,青砖瓦房,绕过影壁不是像那些大户人家一样是二门,而是有一片儿大院子,这个院子立夏想着到时候就给爹用吧,免得他无聊。
而正房是不大不小的六间,东西厢房后面是两个跨院,从跨院旁边走过去,后面又是不大不小的一个院子,绿树葱葱,真的是很不错。
立夏看了满意,不过这四进的院子,还是县城里的,不知道得花多少钱,虽然自己手头上的钱还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太贵,他还是买不起啊,况且这地段真的不错,出了胡同就到了县城最热闹的大街了,但是房子这边却丝毫感觉不到那种喧闹,真是闹中取静的好地方,相信如果是立夏自己,肯定是找不到这样的房子的。
齐公子道:“这个宅子原来是一个朋友在康县买的,不过现下他已经搬回自己的老家了,走的也匆忙,房子也没有卖出去,就拖了我帮着卖掉。我看着这地方还可以,就让你来看看。”
立夏真诚的说道:“不瞒齐兄说,这宅子我是看重了,只是不知道这价格方面咋样?要是太贵,我有些负担不起。”在齐公子面前说自己没有钱,他没有觉得尴尬。
齐公子道:“我那朋友走的时候,跟我说,能卖出去八百两就可以,如果是立夏兄买,我看看能不能找我那朋友说说,若是能便宜一些更好了。”
“那我在这里多谢齐兄了!”这样一个四进的宅子,八百两真的是很便宜了,而且还能讲价,立夏觉得真的是占便宜了。如果不是齐公子,哪里有自己啥事儿啊。
最后立夏以七百五十两的价格把这宅子给买了下来,在康县衙门过了户,拿了盖了章的房契,叶家算是在康县也是有了自己的房子。
☆、127 各房的反应
小桥和家里人都看着新拿到的房契;都和激动;这要是搁几年前,谁能想到自家能在县里买房子啊,还是四进的;现在可真是美梦成真那。
吴氏问道:“这样好的房子真的是咱家的了?立夏啊;娘这一辈子真的是越到后面越享福了。”
说的大家都笑了,当初不管情愿不情愿的;现在真真实实的房契在手了;这多好的事儿啊。而且听立夏说;那县城里的房子比现在叶家村的房子还要好呢。
不过小桥觉得村里的空气更好一些,但是一想;这古代的空气就是再最不好的地方也比现代要强不知道多少倍,除了烧柴能弄出点烟来;其他的真是纯天然,看天都是那么的兰,所以在县城里空气肯定也是很好的。既然家里要发展,还是朝城里搬才是。
既然在康县已经买了房子,那接下来就是装修和归置了,吴氏都跟着去了几趟,越看越满意,那地方真的是很好,知道是齐公子帮着找的地方,更是感慨,这齐公子真的是太好了,每次都帮他们的忙,虽然说这大恩不言谢的,但是吴氏想着,这以后到了城里,多请齐公子吃饭,还有多送东西,怎么着也表达表达自己家里人的感激之情。
金氏还是在家里养胎,不过知道过不久就要搬到县里去了,也是很高兴,毕竟是离自己的娘家近了,不管咋说心情都是好的。
而村里也有不少人都知道叶家老二一家子在康县买了宅子了,说不定过了不久就要搬走了,看看人家,就是有那个运道,越来越有钱,越来越过的好。
郭氏听了对老爷子道:“在县城里都买了房子了,那这乡下的房子就看不上了,我们两个老不死的,就不知道能不能住进去了。”现在郭氏也不敢再尖酸刻薄的直说了,而是拐弯抹角的说,她的话的意思就是想住进叶柱家现在的房子里去,只要她住进去了,那到时候老四肯定也住进去了,到时候时间久了,那房子还不是就是自己儿子的呢?
想法是美好的,当然是对她们这边,不过打量谁都是傻子呢,就连老爷子也说道:“想啥呢,我这好好的房子你不住,你嫌弃是咋的?要是嫌弃,你自己搬出去住,我没有啥意见。”老爷子也知道因为过继的事儿,二儿子和自己生疏了,正想办法弥补呢,这老婆子还想着占便宜,这占便宜不说,还想占大便宜。
“老二的房子是人家自己赚下来的,你说住就住?你说你凭的啥?都已经分家那么久了,你还意思去住,我还不好意思去说呢。以后别想的有的没的,你不记得了,老二媳妇都已经说了,不让你再进他家的门了?”
郭氏听了这话就气的慌,“那是她不孝顺,哪里有儿媳妇敢这样对婆婆说话的?要换个人,肯定是得到衙门里告他个不孝!还不让我上门,我就上门了,看她能把我咋的?我辛辛苦苦的,维持着这个家,到现在我落得个啥好?我自己的儿子都成了这样,我闺女也是一个娃子都没有!我咋这么命苦啊,我拼命是为了啥?我是为了我自己吗?我自己吃过好的吗?现在老了老了,都嫌弃我了,你也是,只会装好人,坏人都让我做,你敢说,你没有想着要住老二家的房子,你可是他亲爹,他对你又咋样了?人家现在是只认钱不认人的,你说话也不管用了!”
老爷子被郭氏的话气得够呛,不过想到老二确实没有以前那么听自己的话了,心里面堵得慌。自己出去唉声叹气去了。
相比较上房这边算计着叶柱家的房子,刘氏和叶勇那边是风平浪静,本来老二家过的越来越好,对他们也是有好处的,以后就是去了康县,也能有个落脚的地方,至于要从老二家占便宜这事儿,他们还真没有想过。
他们家已经从老二家得了不少实惠了,不说别的,就是自己的儿子立春,因为和吴氏说了,就跟着吴氏的弟弟学起了砌匠,给人家盖房子,这几年下来,也已经从小工变为大工了,只要是有人盖房子请他,也能赚不少钱呢。
做人要知足,不能因为老二家出息了,就觉得人家应该补贴你家,要真是这样做了,那不仅仅是厚脸皮了,是无赖了。所以刘氏和叶勇对叶柱家里能搬到县城是高兴的,并且对叶立春说道:“你二叔他们搬家肯定是缺人手,你要常过去看看,去帮帮忙。”立春自然是答应,这根本就是应该的。
三房这边,郝氏本来有打算是让叶田把二哥家的鱼塘给包了的意思,不过叶田说道:“咱们有养鱼的法子没有?你说让立夏告诉我们?我可没有那个脸,就是把鱼养了,这买鱼的都是什么人家,他们还不是看在立夏的面子上,真的等我们养了,人家前面会看在立夏的面子上还给我们面子,这以后呢?立夏自己还有别的事,我们能老是找人家?
不说别的,立夏到底是侄儿,咱们现在干啥要这样,立冬和冬至两个小子都还小呢,咱们不能给他个坏榜样,我自己个有本事,给你们好日子过,没有本事,你们就跟着我挨,二哥是我亲哥,他肯定不会忘了我的,你咋就想着那么多呢?
你忘了?前山上的那几亩旱地,不都是二哥给了我们吗?现在立夏都没有说把鱼塘给包出去,咱干啥要那样?好了好了,别想这些有的没有的了,还是那句话,做人要知足,别想啥好事都弄到你身上,就是你真的给弄过来了,也没有那个命。你想,我二哥过的越来越好了,对咱们是有好处还是有坏处?咱别跟老四一样,眼皮子浅,就想捞好处,这不句成了现在这样了吗?”
叶田这一段时间也有些顿悟的感觉,以前他心里可是怨恨这爹和继母对老四好,凭啥啥好东西都给了他?还能读书,还能吃好的,地里的活儿也不干,弄得跟个少爷一样,但是现在看老四这连儿子都生不出来,这难道不是老天爷的报应吗?
所以,这做人要厚道啊,别以为就你自己聪明,人家都看着呢,指不定啥时候都给你来一下,让你悔不当初。
方家安的娘也知道叶柱家里要搬家去县城了,对于这个亲家家里,她是喜欢的,本来以为小凤家里好,嫁过来了,就会嫌弃这个,嫌弃那个,说不定还要她伺候她,结果小凤嫁过来之后,第二天就做早饭了,抢着和她干活儿,啥事儿都是干得很顺溜,一点儿也没有因为自己娘家有钱就瞧不起自己的婆家,和家安感情也好,干活儿也利落,对自己这个婆婆也孝顺,陪嫁给她的料子,都给自己做了几身衣服了。
她是有儿子,但是这儿子总是没有闺女心细,好多地方都想不到,自从小凤来了以后,真的是比以前过的好多了,还给自己洗头发,洗衣服,就是去菜园子里干活,也跟着自己一起去干,绝对不是娶了个少奶奶,
这时间一长,家安娘能不喜欢这个儿媳妇吗?她本身也不是那种刻薄的性子,只盼着儿子和媳妇能过的好,这样就是她走了也安心那。
所以知道亲家一家要搬走了,她是让家安都去帮忙,一个女婿半个儿,人家把你家那么好的闺女都给了自己家了,就是去帮个忙,这都是小事了,至于说从这边占啥便宜的,他们根本就没有想过,她觉的自己的儿子有手有脚的,干啥要占别人的便宜?
立夏他们忙了将近一个月,才把康县里的房子给弄好了,又在花木市场买了花草,摆了盆,效果真的很不错,康县的亲戚多,叶大姑和叶二姑都带着人去帮忙,就是金家也是送摆件挂件的,于是一个多月后房子是弄好了,这边叶家村里的东西也陆陆续续的朝县城里搬去了。
不过至少县城里的宅子没有弄好,金氏就不能挪动,免得动了胎气就不好了,这七七八八的弄下来,包括买宅子的钱,一共花了有一千多两了,这可是个大数目,但是立夏觉得赚来的钱花在正道上就是好的,这宅子以后可是个永久的产业,是不会跑的,所以很是值得。
而小桥呢,即便再舍不得叶家村,舍不得叶家村的那座石桥,也是要提前去县城里住去了,跟着吴氏要把房子都给弄好了。那六间正房当然是给叶柱和吴氏住的,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