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他-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嗣没打算提前做第一个交卷的人,做人还是低调点,一个才9岁的孩子第一交卷,实在有些惹眼。
而李嗣的这个做派在对面的考生眼中那便是不会做,所以坐着耗时间的,李嗣倒是注意到他对面考生时不时看向他的眼神。
有些纳闷自己哪里得罪那人了,怎么老是瞪自己?没办法,他眼神太好了,连那人脸上有几个痘痘都看得清清楚楚。
李嗣也没有多纠结,反正两人的号房隔着四五米远呢,也碍不着他什么事儿。
等到了中午,发现终于有人陆陆续续交卷了,李嗣赶紧也跟着交卷了。实在是在这号房里坐着不动太难受了,主要还是因为这里又窄又冷的,还压抑。
出了考场之后,因为外面现在还挺冷,而且风还大,所以早就约定好,谁先出来就先回院子不用等。
反正小院离得也近,所以李嗣便径直回去了。结果回去才发现李从文竟然早就回来了,看来这次他考得应该不错。
一问,果然考得不错,李从文心情很好,李大海和李光武听到李从文两人考得不错,心情更好!
第二天考的是墨义,所谓墨义,就是围绕经义及注释所出的简单问答题,也是用四书五经中的句子来应答,或者对答某个句子的含义,或要求对答下一句等。
简而言之,就是针对四书五经中的内容更加深刻的了解,对记忆的考核更加明显。
李嗣照样顺利完成,且再次提前交卷,不过依然没有做出头鸟,倒是另李嗣奇怪的是,这次竟然看见郭毕翔早早的交卷了。
第三天是帖经和墨义一起考,但是出的题却是范围更广,难度自然更深了。这倒也难不到李嗣,不过这次再也没有谁提前交卷了,都是等到最后一刻才交上去,李嗣自然也没有去做那个特殊的人。
第四天则是连覆,考经义以及诗赋,最另李嗣头疼的便是诗赋,简单点的还好,但是要做出那种惊艳的诗赋他是做不到的。毕竟他在现代根本就没有学怎么做诗,而在这里进学的时间还是太短了。
好在题目挺简单的,他也不奢望作得多好,起码要写得押韵。当然了,想要优秀那是没有可能了,自己诗赋的水平在那里摆着呢,就一般般。
其实现代那么多诗,随便来一首都很不错,但是李嗣不想干抄袭的事。虽然这样容易出名,但是李嗣不想自己一辈子不安心,不是自己的终究不会是自己的。只有学到手了,那才是自己的。
☆、第25章 县试
“奶,我觉得您还是不要太着急给大姐找夫婿,就算要找您也得等我这次考秀才,这样秀才的姐姐多好听,这样说的亲事还能更好呢!”这时代的读书人地位高,所以李嗣这么说一点也没毛病。
老顾氏听了直点头:“对对对,还是奶的乖孙子想得远,你这么一说,好像那小伙子是不太合适。大丫那么勤快,长得也不错,等你考中秀才之后,到时候奶给她找个镇上。”
“嗯,奶您知道就好,好了奶,就这样说定了哈!可别给大姐就这样定下。”
“行,奶知道了。”
“那我继续去看书了哦!”
“好好好,去吧!”
老顾氏目送着李嗣离开厨房,笑眯眯地重新去看她的锅去了,她一点也没有想过李嗣会考不秀才。只能说,在老顾氏心目中,自家的孙子是最好的,怎么可能会考不中秀才呢?
回到房间的李嗣在大丫期待的目光下微笑地点了点头,乐得大丫直咧嘴,特别像村子里傻丫。
第二天,除了还在坐月子的二婶,所有人都在门口送李嗣。本来李大山和老顾氏的意思是,让老大陪着李嗣去考试的,不过被李嗣给拒绝了。
毕竟他是去考试的,而他爹啥也不懂,去了也没有用。老顾氏所说的去照顾他就更不必了,他是和李从文一起去考试,到时候自然有下人去帮忙。
而他爹要是跟着,他还得分心照看他呢!还是算了吧,他自己一个人就行了,所以李嗣直接给拒绝了。
因为李嗣没有提前和李家说他什么时候回桃花县,所以他们并没有提前派马车过来接他,李嗣是坐着村里的牛车走的。
在颠簸的牛车上,李嗣回头望着一家人那不舍以及期盼的眼神,心中一暖。前世他是个孤儿,没想到今生会有这么多关心他的亲人,这就是家吧!
李大海拎着个鸟笼子从外面回来,老远就看见李嗣从牛车上下来,连忙快步走上前。
“四娃,四娃……”
“叔爷爷,您这是去遛弯了?”
“对呀!哎呀不是叔爷爷说你,你看你要回来也不提前稍个信儿,让家里的马车去接你,那牛车坐的多不舒服。”李大海下意识地想要拍李嗣的背,后来又想到李嗣才9岁,别拍坏了,影响考试就不好了,只好悻悻地放下手。
“没事儿叔爷爷,根子大叔要上县里来,正好稍上我。”李嗣也没有解释,他是不想太过麻烦叔爷爷一家,这种小事儿能过的就过了。
好在李大海大男人一个,倒也不多纠结,招呼李嗣便一起进去了!
因为考试在即,所以接下来的几天李嗣和李从文是足不出户,直到考试前一天就住进了县衙不远处的小院。这次李从文也下定决心要好好考试,这段时间都没有出去玩过,李嗣见他如此,很是高兴,李嗣是真希望这次从文哥和自己都能考中。
到了考试这一天,天色还没亮,伸手不见五指的,大家都起床了,因为黎明就要开始进场。
李嗣把要准备的东西都放进书箱中,一天考一场,可提前交卷,不可以带食物。可以提前交卷,这样你就不用在里面吃饭,但是如果你考得慢的话,那么你只能在里面找监考官买食物。
不过好在清水可以自带,现在的人大都直接喝井水,不过李嗣特意交待了下人,给他和李从文装的是烧开后放温的水。
现在才二月,外面天气还很冷,尤其是大早上的风还有些大。虽然离得近,但是几人走在路上即使穿着棉袄也觉得寒风刺骨,李从文和李嗣考试,而李大海和李光武陪同,再加上两个下人在后面帮忙拎东西。
李嗣本以为他们算是来得早的,结果到了礼房外,看见一排长长的队伍才知道,他们来得并不是早的。
接下来不断地有考生加进他们前进的队伍中,天色未明,礼房外竖起了高高的火把。现场的人越来越多,幸好旁边还有衙役捕快在维持秩序,不然考生再加上送考的亲人,那绝对是灾难。
而且规定了只有考生才能排队,所以来送考的人被挡在队伍的五米外,不过他们都站在那里并没有离开。
看着队伍中的考生都冻得直发抖,李嗣是有些庆幸自己身体的异变,不然就他那早产的身体早就受不住了。
“从文哥,你是不是冷?”转身看到李从文也是冷得直哆嗦,李嗣暗叹糟糕,“从哥,你双手揉搓,然后两脚不停地上下跳动,这样能暖和不少。”
“能行吗?可是……这样不会很奇怪吗?而且多不雅观。”
“那你是想要病倒了,再次错过这次考试,还是按我说的做?”李嗣没好气地白了李从文一眼,都这个时候了,还管粗不粗鲁呢!
李从文想想也是,不过他动作不敢太大,只轻轻地跳动几下,倒也不算突兀。李嗣看了一眼便收回视线,他也不可能真的让李从文动作太大,毕竟现在还有那么多衙役捕快在旁边看着呢。
最主要的是虽然现场黑压压一片人,可是发出来的声音反而不大,其中最多的声音竟然是众人被冻得吸鼻涕的声音。
等待的时间是难熬的,李嗣觉得时间过得格外的漫长,倒是李从文大概是考过一次,有心理准备了。所以除了感觉冷了些,其他倒没有什么感觉。
天色微微亮的时候,终于可以开始进场了,李嗣和李从文排的位置还算靠前,所以不到一刻钟便轮到他们了。
礼房门口守着两名士兵,应该就是所谓的“搜子”,李嗣先递给左边士兵自己的身份文书和考牌,然后书箱则是被另一名士兵给接过去了。
他的书箱里东西不多,只有两支毛笔、墨锭、砚台、笔筒、笔架、装有温水的水袋,检查这些倒也没什么。
然后让他脱了棉袄检查看是否有夹带,幸好士兵检查得很快,被允许进去的李嗣松了口气,这终于是得进了,真是好麻烦。
李嗣被带入一个大院之后,便是等待,等待所有人都入场后,才是正式开始。
☆、第27章 放榜
考完试后,李嗣因为修炼的关系倒是没有什么感觉,倒是李从文这次也很顺利地考完了,总算没有遇到什么意外。
不过,李从文可不像李嗣有修为在身,几天考试下来,整个人都累塌下了,整整睡了一天才缓过劲儿来。
李嗣也不好有所区别,装作也累着了,而且他年纪小,还是别人眼中的早产儿,所以按理说应该李从文休息得更长时间才是。
最后,李嗣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然后装作睡觉的样子,实际上是坐在床上修炼。经过几个月的修炼,李嗣丹田中的小水滴只长大了一点,一个是因为他本身只是五灵根的资质;另一个则是因为平时修炼的时间太少,又是去学堂,又是准备考试什么的。
不过,李嗣已经决定了,考上秀才之后,他便不考下去了。他得拿出更多的时间来修炼,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即使再艰巨,他也要努力走下去。
抛开那些杂七杂八的事,李嗣专心地修炼起来,他有桃花枝在身。如果有人来的话,它会提醒他的,虽然桃花枝目前没有什么技能,但是报个信还是可以的。
“啊!睡一觉好舒服啊!”李从文伸了个懒腰,睡了一觉醒来感觉终于活过来了,全身都通畅得很。
同一时间,李嗣也从房间出来了,看了李从文一眼,没说话,只微微一笑。
因为要十天后放榜,所以他们决定还是先回李家,反正离得也不远。在古代,一个时辰的距离那简直就不叫远,当然了,主要是这临时的小院没有在家住得舒服。
而李嗣本来想回桃花村的,反正到时候李家给李从文看榜单的时候,肯定也会帮他看一下。结果他刚回到李家准备收拾东西,就看见他爷李大山和他爹李文东来了,竟然是准备在这里等着榜单出来。
“什么?爷、爹,我都打算先回家等着了,叔爷爷说了,到时候会帮我看的,你们怎么突然就来了?”
“这么重要的时刻我们当然要来,万一你考中了呢!四娃,你要对自己有信心呐!”李大山还以为自己孙子没有信心能考中,所以想直接回家呢!
至于李嗣说的让李大海看,李大山还以为是李嗣找的借口呢!虽然李大山对李嗣能否考中不报太大希望,但是既然考了,无论是中还是不中,他还是想要第一时间知道消息。
既然来都来了,李嗣也不可能扫了两人兴,只好打扰叔爷爷一家了。好在两人关系近几年因为李嗣在中间的关系,来往的比较密切,只是住几天,那肯定是没问题的。
不过也不能太过麻烦李大海一家,所以李嗣直接让两人就住在他的小院,他住的小院虽然不大,但是也有好几个房间,收拾一个出来就可以了。
接下来的十天时间,李从文终于释放出了他的天性,之前是为了考试没办法,只能待在家里看书。现在好了,已经考完了,李从文是天天往外面跑,和同样结束考试的赵光良几人混在一起。
而李嗣则是对外面的花花世界不太感兴趣,在现代,他什么没见过?只是因为长得太过“强壮”,所以没有处过对象而已。
所以,这十天,李嗣除了每天吃饭的点出来,其他时间都是待在自己房间修炼。
一开始,李大山和李文东还欣慰李嗣考完试也不放松,还这么认真。但是慢慢的,看见李从文天天出去疯,两人就有些坐不住了。
“东子,你说四娃这孩子是不是有些太沉闷了,四娃才9岁怎么就坐得住呢?”李大海有些发愁地看着李嗣紧闭的房门。
“爹,应该没事儿吧,四娃肯定是觉得这次没有考好,想要好好看书,等下次再考个好成绩。”这是李文东的想法,他自己就是比较喜欢低头蛮干的人,所以一点也没有觉得李嗣一心读书有什么问题。
“是吗?”李大海也不懂这些,不过想到读书也是好事,最后还是什么都没有说。
直到第十天,李嗣终于从房间出来了,因为这天要放榜了,所以一大早大家就聚在一起,准备一起去看榜。
李大海爷三和李大山爷三,再加上两个下人,再加上两名车夫,竟然有十人同去,队伍算是庞大了。
其实按李嗣的意思是,叫两个识字的下人过去看一个就行了,自己去,累不累?而且还去这么多人,要不是李从文非得拉着他也去,他才不要去咧!
果然,还没到达地方,李嗣就后悔了。这离县衙还有老远,他们的马车就堵在路上了,原来来看榜的人太多了。而且和他们一样,都是一家人出动,少说也是两三人一起。
要知道他们来得还算早呢,结果还有比他们早得很的人,没看前面里三层外三层的,全是人。真是奇了怪了,总共也才两百多人考试,怎么来这么多人?
看来,古代对科考真是太重视了,大概就只有他这种另类不是很在意吧!
人实在太多了,前面还有好些辆马车,没办法,几人只好下马车走过去了。即使这样,也挤不过去,好在最后赵光良派了个下人把他们叫上旁边的状元楼上。
原来赵光良早就在状元楼订了一间最好的包厢,从这个包厢的窗户往外看,正好可以看到放榜的地方。刚刚赵光良就是看到李嗣他们在楼下,所以才派叫他们上来。
坐在包厢的椅子上,李嗣暗自松了口气,还是赵光良想得周到,竟然早早地订好包厢,免去了挤成肉扁的可能。
包厢里除了他们之外还有白风扬,成卓和王为升,几人也是早早的来了之后被赵光良邀请上来的。
几人在包厢里喝着茶等待倒也挺悠哉,反倒几个家长有些待不住,一直徘徊在窗口那边。待天大亮时,县衙门口一阵慌乱,原来是榜单已经贴上了。
本为他们想自己下去看的,只是往下一看,大家都有些打怵,人实在太多了。倒是李大海和李大山两人说不怕挤想去看看,只是两人毕竟年纪有些大,几人当然不可能让他们去。
最后还是赵光良派了一名认字的下人下去看,那名下人动作倒是挺灵活的,一下子就钻到前面了。
很快,那名下人喘着粗气上来了,几人齐声问道:“怎么样?中了没有?”
☆、第28章 中了
“少爷,少爷,中了,中了,都中了!”
赵光良激动地站了起来:“真的?没看错?”
待看到自家下人确定的眼神,赵光良仰头大笑:“哈哈!爷终于考上了。”
不怪他这么兴奋,要知道连续考了好几次了,都没有考上,这次本来还以为又要落榜了呢,没想到竟然考上了。
“那我呢?我也中了?”王为升抓住那下手的肩膀,其他几人也期待地看着他,想要确定是不是如他所说都中了。
“各位少爷,别着急,你们听小的说,恭喜啦!几位少都考上啦!”那下人也很高兴,毕竟一会儿肯定赏钱少不了他的。
大家听到都考中了,惊喜不已,最后又问了各自的排名。
李嗣是考得最好,排在第二名;成卓排在第十名;白风扬排在第三十二名;王为升排在第四十一名;而赵光良和李从文正好吊车尾,分别排在第四十八和四十九名。
虽然很是惊讶李嗣小小年纪能考到第二名,但是由于大家都考中了,所以还是非常高兴的。聊到最后,大家反而有些李嗣怎么不是第一名,要知道第一名就是县案首,无重大事故,无须再一路考至院考,照例进学,获取秀才功名。
“对了,这次的县案首是哪位师兄啊?”成卓这次考中了,心事总算是了了大半,所以整个人都精神了起来。
“回成少爷,案首名为房华。”因为李嗣正好在案首下面,而且案首那一排字最大的,所以那下人一眼看到了。
“什么?是房师兄?房师兄好厉害啊!”王为升惊讶道。
毕竟房华虽然平时在学堂学问是非常不错,但是说实话,并不是最好的。没到这次能得到案首,确实挺另人惊讶的,不过几人想到小小年纪,以为考不上的李嗣都能考中第二,那房师兄考个案首,似乎也没有好惊讶的。
几人不知道的是,他们虽然是这样想的,但是其他人不是啊!尤其是房华的死对头何松之,觉得自己的学问在房华之上,这次得了第六。
按说第六已经是非常不错了,当然如果是没有房华作对比的话,何松之也就满足了。可是恰恰是平时和自己不对付的人竟然得了第一,这怎么能让他心里舒服?
何松之看着榜单上的名字,再看着被簇拥着离开的房华,心怎么都静不下来,怎么想怎么不甘心。
所以当人都散得差不多了,何松之怎么都不甘心离去,一直盯着榜单看。这一看,还真让他看出一丝不对劲儿来。
榜一是他的死对头房华,而榜二的李嗣他也认识,一个学堂的,才9岁,竟然也能考第二?第三第四就先不说了,他不认识的,但是第五郭毕翔是怎么一回事?就凭那草包一个,竟然也压在他头上?
这能忍吗?绝对不能忍的啊,何松之家虽然也是商家,但是他大伯不是啊,他大伯在临府任知府,比郭县令官要大。
所以他一点也不怕得罪郭毕翔,当下他觉得这其中肯定有鬼。整个桃花县谁不知道,郭毕翔草包一个,让他作最简单的诗都作不出来,连考了五年都没考中,今年怎么可能就考中了?
于是何松之连忙往家里跑,他爹娘都得到消息了,自己儿子考第六名,正等着他回来庆祝呢!
结果何松之一说这事儿,他们也有些愣了,自己家儿子和房华不对付,他们是知道的。不过年轻一代的事,他们也不想管,还能共同进步呢!所以一直没有管。
两人相视,何观铭皱着眉头看向何松之:“你既然已经考中了,这种事儿就不要管了,毕竟你也没有证据不是?”
“那怎么可以?就这样放任他们?那对那些落榜的多不公平,不行,你们要是不管,那我自己写信给大伯。”何松之一向自诩是正义人士,遇到不平事就该管。
对于自家儿子那臭脾气,何家夫妻俩也是没办法,家里就这么一个孩子。两人也不可能真的让何松之去找他大伯,最后只能答应他,会想办法把这件事儿透露给这次的主考官。
于是,在李嗣众人准备府试的时候,李嗣竟然被主考官传唤了。本来大家有些奇怪,后来打听到这次前十名都受到主考官传唤,李嗣等人才放心。
其实据李嗣前世所了解的,一般县试应该是当地的知县,但是这个地方又有些不同。可能是朝廷太重视科考了,所以主考官是从京都派来的京官,一般都是四品以上,且必须是翰林院出生。
李嗣是去县衙见的主考官林飞宵,结果林飞宵只是考了考他的学问,李嗣不禁有些奇怪,因为那些问题比之这次的考试还要难些。
不过,最后看到林飞宵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李嗣暂时把心中的疑问压在心中,可能人家就只是想想考考各个学子的学问而已。
回去后,问了同样也被招去的成卓,得知和他一样,只是有些内容不一样而已。
就在几人都准备出发去府试了,竟然得知消息,这次的县试排名有异。原来是试卷被泄漏出去了,其中桃花县的县令以及下面好几个官役都牵扯进去了。
而李嗣也被通知,他被选为案首了,因为原来的案首房华也被牵扯进去了。因为房华也算大家的熟人了,得知他不仅案首没有了,而且以后永远都取消考试资格了,大家都有些唏嘘。
而最令李大海他们高兴的就是和他们有仇的郭县令被革了官职,永不录用,尽管京都有人,但是这询私舞弊的事就算你是再大的官都不会估息。
这件事情到这里也算是告一个段落了,而李嗣也因此得了一个县案首的名头,也算是把本来他的名份还回来了。
李嗣倒是无所谓,但是看到家人朋友因此而兴奋,他脸上也挂起了大大的笑容。
李嗣现在算是准童生了,因为一般县案首就没有哪个会过不了府试的,只等明年院试过了便是秀才了。就算明年的院试过不了,待下一次考的时候,便可以免考县试和府试。
不管怎么说,李嗣这已经算是半只脚迈进秀才坎了。
☆、第29章 府城
时间到了四月初,四月中旬便是府试的日子。
府试,主考官还是由京都那边派来的京官,级别比之前的林飞宵要高一等级。当然了,因为府城紧挨着桃花县,所以林飞宵会作为副手跟在这次的主考官陈光远身边。
李嗣他们要去府城考试,从桃花县到府城坐马车的话就需要一天,所以需要一大早就出发。不然,万一路程耽搁了晚上就得在路上过夜了,
李嗣和李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