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大考古家-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好,天无绝人之路,贾家又有希望了。
  贾母感受到了贾蔷的决心,又知道他是有计划的,并不是胡改一气,便对他放心许多,这会儿听他说是帮忙参详,却不再当真,只想着替他把关就是了。
  “你只管说就是,长辈们总能替你把关的。”
  听到贾母语气的改变,贾母总算放了心,他之所以表现的这么强硬,便是为了改变他们心中对自己的印象,好夺取贾家的话语权,既然他能让这些人听话一次,便能够让他们听话第二次,长此以往,他们习惯了自己的强势,便会慢慢习惯听从自己的安排,他就能够大刀阔斧的改变贾家了。

  ☆、商议

  贾蔷接下来说的事情便是贾家住宅簪越之事,事实上自从第一代荣国公去世之后,贾家的住宅并没有任何改变,依然保持着一等国公的规制。
  除了住宅,包括祭祀在内的重大活动,为了维持体面,即便现在贾家的爵位不再是国公,仅仅为了面上好看,贾家也依然保持着国公府的规制。
  这并非贾家一家所为,大多数勋贵之家都是这样做的,皇帝也并没有追究,看起来是无关痛痒的错处。
  但是贾蔷深知在阶级森严的古代簪越是一项很大的罪过。
  贾蔷读过很多史书,在史书当中,那些乱臣贼子或多或少都有簪越的罪过,而同时他们身上也会背负着其他罪名,比如说陷害贤臣,残害良民,而不管他做过多罪大恶极的事情,论起罪过来,簪越这项罪名必然是排在前列的。
  这代表着这个臣子有过不臣之心,这便触犯了皇帝的底线,在这个人治的时代中,什么罪过都可以由皇帝赦免,唯独这项罪名,一旦担上,很难逃脱。
  然而让他觉得奇怪的是贾家似乎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贾家现在袭的爵位是一等将军,按照红楼梦中所说,应该是降等袭爵,所以贾家最初的爵位是一等荣国公,而到了贾代化这里变成了三等荣国公,虽然由一等变成了三等,但仍然在超品之列。
  依然保持着国公府的规则倒也能说的过去,而到了贾赦这里,再降一等,便成了一等将军,便是一品之位。
  超品和一品之间看似相隔不大,却是天壤之别。
  为了划分阶级,维持礼教,朝廷在礼法上有很多规定,每一个阶级该用的物品、该有的标志都有严格的区别,所以严格来说,贾家现在应该将国公该有的规格全部都收起来,否则便是触犯了国法,该受到惩罚才是。
  但是乎所有人都忘记了这一点。
  大概是大家觉得臣子冒用用皇帝的东西才算是簪越,而他们这种做法并不算得上什么大事。
  但贾蔷却知道,这种隐藏在人们注意不到的细节处有时反而会决定成败。
  看似大家都不在意,但一旦问起罪过来,这项罪名可比原著当中贾家身上背负的所谓参合平安州事端、虐害百姓,、包揽词讼的罪过大得多。
  事实上,贾蔷其实不应该在乎这些东西的,等到他将九鼎之中的兖州鼎献给皇帝,他的功劳不比当年的荣国公差,即便不是国公,应该是侯爵伯爵之列,而以他的功劳很容易得到皇帝的宠幸,只要皇帝信任他,些许簪越便不会被人放在眼中。
  但贾蔷却不得不为未来考虑。
  他知道,在地下隐藏着很多惊世宝物,有些不为人知,而有些已经被发现。
  中国的考古学起步得很晚,又碰上那时候国家衰落,很多东西都被外人以各种理由侵吞,又或是在战火中毁坏,以至于只给后人留下遗憾。
  而有些宝物却是被前辈发现,为国家收藏,他这个后来者也只能够远远的看着,顺便哀叹一声,自己为何生得这般晚?
  但现在他有了机会,可以保护那些曾经给后人留下遗憾的宝物,以及那些他不曾亲手接触过的宝物。
  贾蔷热爱这个行当,他愿意为了这个考古事业,奉献自己的一生。
  然而他同时又清醒的意识到,这并不是考古学已经成为了正规行业的现代社会,古董仅仅是人们的喜好,去发掘那些遗迹的多半是盗墓贼。
  即便他身居高位,也不可能去探险那些古墓,也只有在乱世当中那些军阀为了筹集军资,才会资助盗墓贼,让这些隐藏在黑暗中的身影走出来。
  除了那些古墓,他能探索的便只剩下那些遗迹了,可是在这个封建思想盛行的古代当中,有些东西一旦被发掘出来很有可能就会参杂入神鬼之说。
  而他很有可能被当做神棍。
  贾蔷不知道自己未来的路该如何走,但是继续考古事业是他永远不会动摇的目标。
  不过随着他的位子高升,他也会成为不少人的眼中钉,为了保护自己,他必须要剔除自己身上的弱点。
  收服贾家人是因为这个,而现在改变贾家同样是为了保护自己。
  贾家人只是没有意识到自己触犯了国法,贾家人虽然有些无法无天,并不将法律放在眼中,但是身为官宦人家,他们却很清楚有些事情是他们能够裹得住的,而有些事情是他们裹不住的。
  更何况贾家现在这种情况是再怎么小心都不为过的,万万不能在这个关头再犯什么错误了。
  因此当贾蔷将这件事情提出来之后,贾家人一时有些慌乱了。
  幸亏家里还有个定海神针,才不至于让大家没了方寸,平静之后他们有万分庆幸,幸亏贾蔷提前发现了,要不然他们在被人参上一本,那贾家可真是复兴无望了。
  不过叫贾蔷说贾家人实在是有些杞人忧天了,这项罪过固然大,然而却不是谁都有胆子提起的。
  毕竟当年以四王八公为首的勋贵之后多多少少都触犯了这项法律,后辈子孙在继承前代的爵位之后,有谨慎小心的默默的改了,也有人根本没注意到这项事,有的是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并不放在心上,所以没改。
  不过意识到这些问题的只是少数,大部分人仍然使用着祖先时的规制,若是有人提出了,岂不是犯了众怒。
  目前来看,还没有人和贾家仇大到情愿犯众怒也要将贾家人打倒在地的。
  只是以后就难保不会有了。
  这件事相比前一件事来要容易的多了,很快便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
  贾母还要再问贾蔷可有什么意见,不过贾蔷今天已经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再多说,反倒显得有些锋芒过盛,因此他也只是笑笑推辞了。
  倒是贾琏见着贾蔷提出的建议只要有理有据就能够被通过,他也想有心想要树立自己作为家主的威风,因此便想了想,择了自己平常管家时所见到的弊端提了出来。
  不过贾琏这人一向谨慎,胆子也不大,他提出的问题虽都切中弊端,却多是不痛不痒,自然无人反对。
  虽是如此,但是他的表现也和往日大不相同,倒也叫贾母等人心中安慰,虽然家中遭逢大难,但家中子弟出息,却也算得上是大难之后有后福了。
  贾母今日一整天提心吊胆,况且他身上原就有之前惊吓所患的病,白天的时候又帮忙招待了几位身份贵重的客人派来的人,如今不过是强打的精神罢了,见事情大略说完,他便有些精神不济,只靠坐在炕上,半睁着眼睛,听着晚辈们说话。
  见她如此,众人忙借口告辞出去了,贾母又嘱咐了几句,便放他们走了。
  贾家这些男人虽然也很累,但一想到那些银钱,他们又重新精神起来。
  未免夜长梦多,除了贾政和贾赦两人离开之外,剩下的几人聚在了一起商讨如何让那些仆人们老老实实的交出他们手里的银钱。
  除了这几个男人之外,另外还有王熙凤和尤氏,毕竟她们两个人,一个是宁国府的管家人,另外一个掌管着荣国府的生计,对府里的情况知之甚详,能够提供的建议很多也很重要。
  几人叫人送了浓茶过来,商讨了半夜,方才派人叫了林之孝等几个不在贾蔷拿出的那张单子上的管家。
  林之孝几个人还以为是为了召开宴席之事叫他们过来,虽然好奇为何大半夜的不睡觉过来商讨这件事情,便是再急也能等到明天,但又一想家里这几天实在不太平,莫不成又是出什么事了?
  几个人提着心吊着胆来了之后,一听吩咐心中便立时慌了一把。
  好在很快,他们便得到了主子的安慰,这里面并没有他们什么事,这才总算让他们放心下来。
  一时听完吩咐,几人正要出来,却被人拦住了,说是为了体谅他们来往疲累,叫他们就近睡下。
  若是以往听了主子如此体谅,这对他们来说是天大的体面,然而今日他们却只能够暗暗苦笑,面对底下那些小子丫头们的羡慕眼神就什么也说不出来。
  几人固然有欣喜,毕竟那些人一倒就意味着他们的高升,而且这次走的人太多,空出的位子也多,他们便能够安排自己的人手。
  但同时他们也难免感受到了些许兔死狐悲之感,让这让他们不由得暗暗提心,都在心中告诫自己日后万万不可太过贪婪。
  否则等待自己的,也不知道是什么命运,会不会如今日这般,被人发现,暗中赶出去。
作者有话要说:  准备把更新时间改到中午,早上一照镜子被黑眼圈吓到了,为了健康着想,不能熬夜了!

  ☆、赖大

  清晨,天不过微微亮,贾家的下人们早已经开始起来梳洗打扮,负责外头洒扫的婆子仆役早已经开始打扫起院子,他们必须要赶在主人起身之前将院子打扫得一尘不染。
  而在内院当中,那些被下人们羡慕的贴身丫鬟们也早早的起了床,开始梳洗打扮,除此之外,她们要开始收拾起主人们今天所要穿的衣裳,佩戴的首饰,将主人的衣食住行收拾的妥妥帖帖。
  贾家下人们一扫前几天的懒散和颓废,重新活跃起来,他们与主人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主人家要是出了事情,他们也落不着好处,因此贾家出了事,他们也在暗中着急,现在看到贾家总算渡过了难关,他们也跟着高兴。
  一大早,大管家赖大便带着下人来来回回巡视,这是很难得的景象,这种事情已早已经不是赖管家该负责的了,像他这种管着整个家里生计的管家哪里会搭理这种小事情呢。
  下人们虽然有些惊讶,不过也只当他是因为贾家总算渡过了难关,心里高兴,这才事事经手,怕底下的人不经心坏了事。
  不过却无人知道赖大的心里存着事。
  蔷大爷前脚刚回来,后脚他孙子就把信给送回来了,赖大方才知道他这个孙子竟然在外头惹了祸。
  这件事他原本没放在心上,毕竟这蔷大爷虽然得真大老爷的欢心,不过人人都知道珍大老爷是要倒了,宁国府也没了,况且他已经是分出去的旁枝,赖大管家自然不将他放在心上,况且说句实在话,虽然他也姓贾,但是老太太只怕更信他们赖家的人。
  不过一个小辈而已,只要老太太发话了,他算不了什么?
  可是没想到这个蔷大爷竟然是真有本事,不过刚刚回来没两天,进了宫一趟,也不知说了什么,皇帝就下旨将宁国府的爵位越过蓉大爷给他了,荣国府的爵位也回来了,现在他成了两府的救世主,原本该是十分高兴的事情,却因为他孙子的做法叫赖大为了难。
  现在这个蔷大爷可不是他能够拿捏得了的啦,赖大心里哀叹一声,看来只能出点血了,毕竟是他最有出息的孙子,他是一定要保住的。
  好在贾家男人他都了解,不过是给点银子,送几个漂亮的女人就够了,记得上个月老二刚从江南带回来两个漂亮的小姑娘,不如先送给蔷大爷,希望他能看到这两个小娘子的面上别计较这些许小事。
  赖大正想着事情,就看到林之孝从外头回来,身后跟了好十几号人,他们手里都抬着大箱子,也不知装了什么。
  赖大见了他,便露出了笑脸,问道:“这是从哪来呀?”
  林之孝站住了脚,同样笑着回答道:“刚从庄子里来,庄子里的几位老太爷们听说府里的信了,特特叫人送了好些东西过来,这不,正要带过去给老太太老爷们过过眼了。”
  赖大一听这话立刻就明白了事情的原委,他说的那几位老太爷是当年跟着老荣国公在外头征战的亲兵,待老荣国府从战场上退下来,这些亲兵也就跟着他一块回来了。
  老荣国公当年专门拨了两个庄子供养这些亲兵以及他们的后人,这些人种着贾家的地,不用交粮租,而且每年府里还专门派人送东西给他们。
  当年的那批亲兵还有好几个仍然活着,因为他们是跟着老荣国公的,便是哪些年轻的主子们见了也要叫一声爷爷,林之孝见了他们叫声老太爷也是应当的。
  这些人当年最是忠心不过,连带着他们的儿子,孙子也被教着对贾家很忠心,府里有许多职位便由他们担任,不过因为他们并不卖身为奴,故而与贾家的奴才们自然而然的分开了,关系算不得紧密。
  赖大他爷爷当年跟老荣国公亲兵关系并不算得好,连带着他也不待见那些大老粗,听了这话他便也只哼了哼,随意的跟林之孝点点头,也不过问,自顾自的走了。
  林之孝见他走了,方才放心,这位大管家可是一向最细心的,他还真怕在这位大管家面前露了怯,泄露了消息,到时候主子怪罪,他可担不了责任。
  林之孝回头跟身后的人点点头,低声道:“你们这就跟我去见老爷们,万万不可以露了馅儿。”
  几个连忙应下,林之孝便带着几个人到了内院,将他们安排住下,并吩咐他们不准到外头来。
  不多时,其他几位管家也都带着人过来了,几位管家商量过后,一一分派,又四处检查,贾家的那些下人们察觉出有些不对劲,但他们又实在想不到这竟是主子们准备对他们动手,因此虽然好奇,探问了两句,被随意打发回来,便也不再多问。
  过了没多久,天便已经渐渐的黑了下来,林之孝便让人前去传信,将府里上上下下的仆人们全都叫到了院子当中,借口自然是主子要分派赏钱。
  那些仆人们并不怀疑,昨天陛下才下过圣旨呢,况且府里的惯例了,有了什么喜事,自然是该与仆人同喜的,因此这些人欢欢喜喜的,口里不住的与旁人讨论着这回能拿多少赏钱,却不知道自己的末日就要到了。
  不多时,府里的下人们都聚在了一起,他们这才发现就连各个主子们院子当中的丫鬟下人们也都来了,竟是将所有的下人都叫了过来,他们这才觉得有些不对劲,联想到林之孝他们上午不寻常的举动,有些敏锐的已经察觉到了危险。
  不过也有的是觉得这件喜事非比寻常,阵仗大了一些也是应该的,他们反倒觉得这回的喜钱应该很多,因此越发欢喜。
  而赖大站在上头,心里却有些不高兴,这种喜事应该是他这个大管家该负责的,可是从头到尾他却没听过消息,可见是蔷大爷把事情说了,主子疑了他的忠心,不肯再重用他。
  他一面在心中埋怨这位蔷大爷小题大做,不过一件小事何必放在心上,还巴巴的跑到老太太老爷们跟前说。
  同时也在埋怨老太太老爷们,好歹念着他赖家为贾家奔波多年,也该顾全他的脸面才是。
  看来上回老二跟他说的离开贾家的事情是该考虑一番了,原本他是看着贾家赫赫扬扬的,总想借着贾家的势,别看现在他孙子做了县太爷,他们家已经从奴仆摇身一变,变成了官家,人人艳羡。
  然而赖大做了贾家多年的管家,他心里却清楚,不过一个小小县太爷,在权贵人家当中根本算不得什么,便是像他这样的仆人,也是不将他们放在心中的。
  即便想要离开贾家也要等他孙子的官再做大一些才行。
  更何况他们家在官场上并无人脉,他孙子想要走得更高,必须要靠着贾家的关系。
  原本他是看着贾家姻亲故旧遍地,宫里又有娘娘靠着,地位稳固,谁知一朝不慎,竟落败了。
  那时他便想脱身也来不及了,还不等他想着如何保全自己,贾家又重新站起来了。
  底下的那些下人只当是事情已过,还同以前一样,但赖大却知道贾家已经不比以往,现在靠的不过是皇帝顾念旧情而已,终究是不比以前了。
  现在他们家又得罪了蔷大爷,看来这府里是留不得了。
  不过也好,趁早脱身,也免得日后贾家再有什么事他们被牵连其中,更何况现在走还能在主子面前留个好,日后有什么求上门的也好张口。
  赖大在心中思虑一定,就等着回去跟老母亲说一声,让她在老太太面前开口,也好给那个蔷大爷留个教训,不过一个小辈而已,也敢如此嚣张!
  赖大正想着事情,林之孝带着几个管家就过来了,他们身后跟着乌压压的几十号人,个个都是身强体壮,便是有几个婆子,也都生得身高马大,十分壮实。
  看他们这阵势竟有些来势汹汹,赖大一时有些怔忪,这是做什么,难不成又要自己抄一次家,难道还嫌上回闹的不够。
  上回二太太刚带人自己把家抄了,后从宁国府、荣国府就被锦衣卫的人抄家了,这兆头可算不得好,这个时候动什么霉头,老太太怕是不许的吧。
  赖大想着,便要上去问一问端底,却不想刚走上前去,林之孝盯着他,冷冷的看了他一眼,口中便道:“抓住他!”
  不等赖大回过神来林之孝口中的他是谁,却见林之孝身后的两个人冲上前来将他捆了,赖大方才明白为何这件事要瞒着他,原来他也是要被抓起来的一份子。
  便在这个时候,赖大心中仍想着不过一件小事而已,这蔷大爷竟然如此大动干戈,等回头他脱了身,必要在老太太面前告他一状,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作者有话要说:  下雪了,特大暴雪,不知道会下多大。

  ☆、夫妻

  虽然被林之孝捆了起来,但是来赖大看起来没有半点惊慌,他以为这是贾蔷突然得权之后擅自行动,因此并不放在心上,心里还打定主意,待会儿见到老太太必定要在老太太面前告他一状,叫他没有好果子吃 !
  但是叫赖大没有想到的是,还不等他开口与林之孝慢慢理论,他的嘴巴里就被人塞上了一团破抹布,这样他没有办法再开口。
  很快,平常与赖大交好的那几个管事也被抓了起来,同赖大受到的待遇一样,他们也被堵住了口,没有办法说话。
  这下子,即便笃定如赖大也开始有了些怀疑。
  他同林之孝共事多年,可谓是十分了解林之孝的脾气;他这人虽被戏称为木头桩子,但心里却很有几分城府,面上去老老实实,而为人最是谨慎不过;若单单是贾蔷一人出的主意,他若是劝不过,没办法,只能跟着胡闹,也绝对要对自己客客气气的;免得日后自己脱了身找他麻烦。
  他这人最会保全自己,能够叫他如此胆大妄为;必然是他已经得了上方宝剑,知道自己翻不了身。
  能够叫他下定主意的只能是老太太;可是不应该啊,以他对老太太的了解,他只有重用赖家的,绝不会对赖家动手。
  那贾蔷究竟是如何蛊惑老太太的,竟然真的让他改变了老太太的主意。
  不过好在他还留有后手,不至于在此落入绝境。
  很快,林之孝便已经将涉事的仆人们都已经抓捕完毕,除了那些大管事之外,凡是太过贪婪、金额超过一定额度的都被控制住了,至于那些小打小闹的,别说贾家根本没有那么多人手,便是真的人手足够,贾蔷这些人也不至于贪到连那些蝇头小利也不放过。
  将这些人控制之后,林之孝他们关押在柴房当中,然后便带着人往他们家中直奔而去。
  这也是贾蔷提出的建议,他深知贾家下人个个都是能言善辩,与其在这里听他们狡辩,倒不如直接拿出证据来,才好叫他们无话可说。
  而这证据一找便是半夜,林之孝事先派了人手守住街口,贾家的下人一部分住在贾家专门给仆人建造的房间当中,一部分有能力的则搬了出去,他们大多都住在后街,那里距离荣宁两府最近,无论是回家还是回府里都非常方便,所以只要把路口一守住,就无人能够逃出去。
  为了低调行事,林之孝带的人并没有敢明火执仗,而是打着灯笼去的,不过即便如此,他们的一双厉眼仍然叫所有赃物无可遁藏,待到半夜时分,林之孝将东西一一带过来清点,看到了清单之后,便是贾蔷这个早有心理准备的人也被他们的胆大吓到了。
  不说别的,贾蔷提供的名单上,贪钱最多的便是王熙凤的陪房旺儿家的,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以及贾母当年的配房赖嬷嬷。
  其中王熙凤的下人贪的是她在外头放的利子钱赚的利息,至于周瑞家的多从库房拿东西,因为哪怕王熙凤当家的时候库房的钥匙都还在王夫人的手中拿着,所以周瑞家的因为这个空档偷拿了不少东西,她女婿的那个古董店中有一多半的东西都是从贾家的库房中偷走的。
  至于赖嬷嬷更不必说,当年贾母当家的时候,她没少从中谋取私利。还有宁国府的管家赖二,荣国府的管家赖大,借着这个身份,他们家没少从府里搬好东西回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