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医香门第[封推]-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喜欢清秀的她。
那张脸,在他眼中,才是最美的。
无人可取代的。
“这姑娘并不姓长孙,自然不是娘娘口中的长孙氏余孽。她是……”
皇后屏息,满脸的不敢置信。怎么可能?她怎么可能不姓长孙,她明明是楚王保举入宫的,而且翌儿也派人查明,她确实便是长孙家的不姐。这点毋庸置疑。
何况她也曾亲眼见过她的医术。那样的医术,可不是随便可以冒充的。诸葛翊为救这女人,所在胡乱编造的。一定是……
“不姓长孙,翊儿,当着诸位朝臣,说话可以有凭证。你怎么证明她不姓长孙……若是你无法做证,本宫可治你个藐视圣意之辈。”皇后冷声道,那声翊儿唤的也冰冷异常。
诸葛翊点头。
当堂诸人也颇为好奇的看着这一幕。
皇帝才刚殡天,可皇后却在这里和承元王府世子争辩。原因还是一个不知道姓不姓长孙的女人。
诸人觉得,皇后这样,其实己经失德。
至于世子翊……
他如果能证明这女人确实不姓长孙,那是不是可以说这一切都是皇后一手安排的?或者皇后也被蒙在鼓里。
诸人觉得脑子有些乱。
不管是谁安排的……这姑娘倒真的让诸人好奇不止。
能被承元王府世子不顾一切的相护,能引得皇后与承元王府世子当堂对峙,这女人。恐怕身份不凡。
下一刻,答案揭露。
只见那被诸葛翊护在怀里的女人虽然面有不甘,可不知诸葛翊附在她耳边说了什么,她最终点头,然后从怀里不知掏出了什么,便在自己脸上抹了抹。
片刻后。
诸人不由得屏息以对。便是皇后,也露出惶恐的神色。
怎么可能?
怎么可能是……这是明云歌吧。这姑娘诸人其实都见过。毕竟她曾跟在铖帝身边上朝听政。只是那时。这姑娘还未出嫁,似乎,也没现在这样漂亮娇俏。
可再怎么变。大模样还是未变的。
这确实便是明云歌。可是,不是说承元王府的世子妃己死吧……
这点便是明卓也曾亲口承认,想来是真的,天下有哪个当父亲的会说诅咒自己女儿己死。
可是不对啊。
如果明云歌在世。明卓有难,为何不去承元王府求助。
诸葛翊怎么说也是他的女婿。便是看在明云歌的面子上。诸葛翊也不会袖手旁观。而且看上去,诸葛翊似乎挺在意自己这位正妻。
便是冒着与皇后交恶的危险,也要在此时揭露她的真面目。
“诸位看到了,她并不是什么长孙小姐。而是吾妻明氏……云歌,你这次委实胡闹了。便是怕陛下追究你假死欺君之罪,也不该隐姓易名……吾妻云歌的医术。便是娘娘也是清楚的,想当年太后病重。群医束手无策,便是吾妻出手医治。
太后病体很快转危为安。
陛下之所以册封她为伺墨女官,也是因此。
我大越,善医者无数,可女子,不过寥寥几人。前楚王妃是其一,吾妻云歌便是师从前楚王妃。
只是我与她之间发生了一些误会。
因是家事,不便说与诸位听。
吾妻一气之下,便离家而去……
连新生的女儿也不顾了……岳父因此误会吾妻己亡。其实并非如此。可一天找不到她人,我都没办法澄清误会。以至锦阳流传吾妻亡故之事。
娘娘,她即是御封的伺墨女官。
又因大越最近盛传陛下身子每况愈下,所以才为此回到锦阳……又因锦阳都以为她己身故。便是连陛下也是如此以为。陛下本就染病在身,吾妻怕陛下因此盛怒,所以才恳求楚王叔带其入宫,又得太子首肯,为陛下诊病。
至于娘娘所说什么长孙氏混入宫内,意图谋害陛下以乱大越之说。
臣觉得,娘娘该是被有心人欺骗了……以至弄错了人。云歌,自始至终,只会救陛下,绝不会害陛下。
陛下对云歌,可是有知遇大恩。”诸葛翊一席话毕。
诸人都隐入沉默。
虽然有些事诸葛翊并没有交代清楚,可人家也说了,那是家事。不便透露。诸人又想直一年多前,似乎谣传过这位世子爷要娶侧妃的消息,有精明的脑子一转,便想到时间似乎是刚刚好,据说这位世子妃便是那时离开王府的。
有的女人性子烈。
这明家的姑娘既然一手无双医术,有些倨傲也是应该的,受不得夫君娶小,所以一气之下出了王府。
有的女人性子倔,想来这明家姑娘便如此。
不仅不屈服,甚至最终还闹出一场假死的好戏。
她应该并不想欺世人,想骗的该只有诸葛翊……并且将女儿留下以加深说服力。虽然狠了些,可却不失为一个让人痛彻心肺的法子。再加上世子翊明显对她有情。
这女人,狠矣。
不过诸人倒不怀疑她不会谋害铖帝。诸葛翊有一句话没有说错。铖帝对她有知遇大恩,如果没有铖帝,明云歌如何能嫁进承元王府。
便是夫妻间有些误会。
诸葛翊己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他的情深。
不续弦,甚至还请立了王世女。这样的深情,这明云歌自然是心软了,所以借着铖帝病重的理由回到锦阳。
这才发现自己这出戏闹的过了。
整个锦阳竟然都在疯传她己死的消息……此时再来澄清,时间上确实来不及了。所以便求了楚王,又经由太子同意,直接入宫给铖帝诊病。
这虽然有些不合规矩。但铖帝病重,也顾不得那些了。
这样想来,这明云歌只是行为有些不当,可却一片忠心为君。
这皇后却一口咬定她是长孙氏的余孽……这可如何是好。
脸一露。
其实什么都不必说了。
诸人倒没什么反应,不过大多己相信诸葛翊的话。
这时。一直隐在诸人间的诸葛谨力排诸人。走上前来。见到又一个冒了出来,皇后脑门的青筋都不由得绷紧。
一个诸葛翊己经闹得她焦头烂额。如果再来一个诸葛谨……翌儿真是心软,既然下令围了三王府。索性便不要将这二人放出。
他偏生说什么与诸葛翊和诸葛谨实为兄弟之情。
不管发生什么,都不会连累到他们。
以至那两府虽然名义上是被圈禁,可这二人却还是能出府。“阿谨,你也有话要说吗?”
皇后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和颜悦色些。
诸葛谨深深的望那不顾诸人侧目。紧紧挨在一起的二人。
随后冷笑道。
“翊皇兄可是亲自对臣弟说过,明云歌己亡。怎么此时明云歌又突然蹦了出来。莫不是。这张脸才是假的,刚刚那张脸才是真的。”
诸葛谨的发难,让云歌和诸葛翊齐齐皱了眉头。
不管是在云歌心中,还是在诸葛翊心中。诸葛谨都不是敌人,而是兄弟。
于诸葛翊更甚,二人虽然喜欢同一个姑娘。可这并不是兄弟反目的理由。有人能真心喜欢云歌,在他心里。其实是有些自豪的,自己在意的女人足够好,才能让旁人喜欢。
而这人是诸葛谨,只能更证明云歌确有过人之处。
只是此时,在他极力证明云歌清白之时,诸葛谨这番作为,难不成……他怀疑他在做假。“阿谨不信,可以上来亲自验看。”诸葛翊淡淡的道。
云歌脸色一僵。
有些摸不清诸葛翊的意思,是让诸葛谨亲自验她的脸?这倒没什么,左右诸葛谨也不会失了分寸。可是诸葛谨为何与他为难,难不成,他真的怀疑她是假的?
这事闹的。
“谨世子若不信,便上来一验吧。”云歌最终决定相信诸葛翊的判断。轻轻对诸葛谨开了口,声音虽然有些不同,可那表情,那态度,还有那唤谨世子的神态。诸葛谨身子似乎一晃。下一刻,竟然真的一步步上前。
他背对着诸人,诸人看不到他脸上的神情。
可是诸葛翊和云歌却看的清楚。那是怎样一张脸啊……
有些扭曲,甚至有几分狰狞。从他的目光中,云歌看出,他其实是相信她的。可他却在此时故意站出来与诸葛翊为难。这又是为什么?
离得近了,近到诸葛谨与云歌二人只有一臂之遥。
诸葛谨停下步子,他并未看诸葛翊,只是定定望着云歌。
这姑娘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以至她便是死了,他也放不下。不仅诸葛翊一年来过着行尸走肉的日子,他也没好到哪里。
便是每日醉卧温柔乡,他也从未有一刻忘记过她。
她活着,她回来了,可他却不知。
以长孙小姐的身份入宫,诸葛翊自然是知道的,他们宁愿让楚王插手,也不理会他。在她心中,也许压根便没有他。
可是知道她不在人世的那一刻。
他觉得整个世界都瞬间崩塌了。如果不是父母尚在,他宁愿追随她而去。
这姑娘到底给他下了什么蛊,以至他失心至此……
☆、二百七十六章 决裂
二百七十六章 决裂
现在她回来了,他该高兴,她还活着。可是他高兴不起来。她们合伙瞒着他,如果不是皇后发难,如果不是必须透露她的真颜,是不是,她打算永远瞒下去。
在她心里,便真的没有诸葛谨这个人吗?
“云歌,既然回来了,为何不告诉我,让我以为你己离开人世……”
“谨世子,不是我不说,实在是……”
“谨世子,谨世子。你便唤声阿谨又能如何,我还能将你从他怀里抢走不成……”旁人听不到诸葛谨的话,诸葛翊可是听的清楚,闻言,他不由得拧了眉。在他心中,从未想过最后发难的竟然会是诸葛谨。
他不是很在意云歌吗?难道他想眼睁睁看着云歌被打入刑狱。
虽然皇后并不一定取了云歌性命,可刑狱那种地方,诸葛谨是呆过的,难道他想让云歌也尝一尝这牢狱之灾。如果不是云歌,诸葛翊并不介意皇后玩这一手,左右谁当皇帝他并不在意,诸葛翌也好,诸葛楚也好,他们谁想要这帝位,但凭自己的本事。只是他无法坐视此人是云歌。
所以他不顾一切的站出澄清。
他不介意旁人怎么看,不介意皇后会不会因此记恨于他。他只认准心中最重,至于旁的,他皆不在意。
只是,他终究没想到为难他们的竟然是诸葛谨。云歌一时也是无言,只怔怔的看着诸葛谨,望着这张愈见美丽的脸孔,诸葛谨心下一片凄惶。他并不想为难她,可是他控制不住自己。
见到她。又想到她明明在世,却自始至终没有透露出丝毫消息。那种被摒弃在外的感觉实在让他愤怒难当。
他是人们口中风~流的世子谨。
可是他也是有真心的,他的真心都给了面前这个姑娘。不管她出身如何,甚至不在意己然嫁为人妇,他就是在意她。若真要问一声为何?也许当初他被陷害押进刑狱时,她的出现,便己经注定了一切。他一直觉得他和她是有缘的。一直认为她嫁给自己。才是幸福的。他愿意用一切去疼惜她,包容她。不管她想要什么,他总会给她的。
便是她想当这大越的皇后。他也会拼命抢来这个皇帝坐坐。
可是,她嫁给诸葛翊后,便是不幸,也从没他插手的机会。原以为她和阿翊生疏。一定会和他亲切些,可事与愿违。他发现,自己离她越来越远。直到她传来身死的消息,他竟然没机会再看她一眼。
一年来,他有多痛。此时便有多恨。
“阿翊,云歌,你们真的好狠。”最终。诸葛谨冷笑着转身面向诸人和皇后。“娘娘,臣己看清。确是明云歌无疑,想来,娘娘是误会了。定是有人暗中作祟,引娘娘入圈套。进而想要娘娘与承元王府结怨,不管那人是谁,其心都可诛。”诸葛谨一番话说的颇为大义凛然。诸臣不由得点头,觉得诸葛谨分析的有理。
即然证明此女是明云歌。
那就不存在什么长孙余孽暗算铖帝之说。可皇后却得来这样的消息,那自然是有人加害。
其目的也许真如诸葛谨所说,意在皇后与承元王府交恶。
如果真的如此,用心不可谓不险恶。
皇后脸色一变,看了看诸葛翊。似乎是接受了诸葛谨这样的说辞。不过她心中自然明白,根本就不是这样的。这个姑娘明明姓的是长孙,自己儿子和楚王都曾暗中查证,确凿无疑,可她怎么又成了明云歌。
对于明云歌,皇后也是很难欢喜的起来。
她本就不习擅医的姑娘,再加上这明云歌是明云舞之姐,那个明云舞这两年来简直将太子府闹的乌烟障气,偏生她是太子侧妃,轻易处治恐落人话柄。最近为了明卓之事更是变本加利,数次进宫求见。皇后简直烦心透ding。“既然两位世子都可证明,看来,本宫是受小心蒙蔽了。即如此,翊儿,且把你的夫人带回府中,让她最近勿必少出府些。以免再次被有心人有机可乘。”皇后最终道。
这二人竟然合力和她唱反调,她暂且忍了。待翌儿登基为帝。不管是承元王府还是承庆王府,她都会再行清算。
诸葛翊和云歌叩首谢恩。
随后皇后示意诸臣先退下,不管发生什么事,眼下铖帝发丧之事为重。
诸臣俯首,鱼贯退下。
于是这事便轰轰烈烈的开始,无声无息的结局。其间还是有很多疑点的,可是谁会傻到去得罪皇后和两位王府世子。即然证明那女子确是明云歌无疑,也便不必再多追究了。
左右铖帝己亡,御医也证实了,便是不服那药,铖帝恐怕也难逃身死之命。人都有个劫数,这便是铖帝的劫数。
至于太子此时身在哪里?
楚王系是希望太子便这么踪迹全无的。到时候楚王明正言顺的接新君之位,太子只有两女,并无男嗣。兄死弟继乃是伦常。至于太子系的,则一心盼着太子早归。最好还能大获全胜而归。到时太子继位便是天命所归。
皇家之事,本就难辩善恶。
想当年,诸葛家不也是强抢了长孙氏的江山。至于兄死弟继,还是父死子继……一切皆看本事了。
诸葛翊与云歌堂堂正正出了皇宫。出了皇宫大门,车子缓缓提速。车中,云歌始终微微蹙着眉。诸葛翊见此摇摇头,把云歌拉到自己身边,以防车子转变,云歌被甩到车壁上撞伤。云歌没有阻止,她此时的心思根本不在诸葛翊身上。她在想长孙向凡……
对于自己的妻子满脑子想着别的男人。诸葛翊只能一声轻叹。
谁让他没有时刻护在她身边,谁让这一年来,云歌受了长孙向凡一个大恩。
谁让长孙向凡为了云歌竟然可以判出长孙主家。“云歌,又胡思乱想了。你且放心,太子既然亲临,长孙家自然得不到好处。到时长孙家主焦头烂额,哪还有心思处治自己的儿子。再说,总归是自己的骨肉,难道便真的舍得下狠手。”
“话虽如此,可是我总觉得长孙家很有些怪异。难道你不觉得吗?
他们便没考虑过我根本不知那头面之事吗?为何紧追不放。
还是那头面有那么重要?重要到不惜长孙家耗损自己的血脉,也要擒下我。阿翊,我脑子很乱。
刚才在殿外,你真的不该站出来。
皇后这一招不成,恐怕会有新招。到时可谓是防不胜防……我猜测,恐怕最终,她的目的是逼你投靠太子翌。你如果不站出来,她还不好下手。你这一站出来,岂不授她以柄……”
“傻姑娘,难道让我眼睁睁看着你被冤枉。
皇后这一出,我早先也想过。只是希望她还心存几分仁慈,毕竟你入宫的所做所为,皆是相助太子。
但凡心里仁厚些,她都不该将心思动到你身上。
只是她既然如此,我也不会让她如愿。你且放心,便是今日我不站出来与她对峙。她也会寻机会让承元王府臣服的。这事与你无关,倒是你,又胡思乱想,总将一些有的没有强加到自己身上。
傻姑娘,你己经做的很好了。不必自责……”诸葛翊温柔的道,他知道对于长孙山庄,对于长孙向凡,云歌心中一直都是自责的,她总觉得如果没有她的出现,长孙向凡便不会有些一劫,长孙山庄便还好好的,不会有灭ding之灾。
须知万物皆有定数。
她的出现不过是个引子罢了……诸葛翊不觉得长孙向凡会怪罪云歌,相反的,长孙向凡会庆幸,庆幸云歌没有傻傻的自投罗网。
如果是他,也会这般想的。
因为在他们心中,身边的姑娘才是最重要的。只要她好,他便是受些磨难又算得了什么。
云歌笑笑,她如何不知道不管是在长孙向凡或是诸葛翊心中,不管她做了什么,他们都不会责怪的,甚至不惜为她收拾残局……可她心中还是难免觉得自己是灾祸的源头。
“快到府门了。云歌,你能答应回承元王府,我很欢喜。”
诸葛翊问云歌是否和他一起回府时,心中那可是无尽的忐忑啊。他知道,承元王府在云歌心中,着实称不上‘家’。可他还会贪心的希望她能和他一起回府,只要有他在,那里便是她的家。相同的,只要有她在,那里才是他的家。
不想云歌竟然点了头。
诸葛翊的心情,称为狂喜也不为过。
“……总要回来的,便是为思儿,也总要回来的。”云歌提起女儿来,满脸的温柔,可是为了女儿回府的初衷,却让诸葛翊心下一沉。他并不反对云歌回府查明,他只是有些忧心。
此时,他只盼着一切与王府中人无关。
“是啊,为了女儿我们一起努力查清真相。敢害我的思儿,我岂能让他逍遥法外。”诸葛翊亦沉声道。
云歌微微勾了勾唇。
其实她并不想他为难,她心中怀疑的人选,他心里该是清楚的。她之所以答应他回府,便是想与承元王妃好好交锋一番,以前她是不愿与她争执。总觉得女人若是拼起狠来,那简直是面目狰狞。她不想变成那样的女人。
☆、二百七十七章 夺~权
二百七十七章 夺~权
可是为了女儿……
诸葛翊早些让人回府通报,此时承元王府上一番喧闹之声。
世子妃竟然没有死?而且马上便要回府了。这真是件天大的喜事。府中诸人表面不敢说,可私底下,还是喜欢云歌多些。世子妃性子温柔,而且从不苛责下人,便是吩咐的事没有做好,也只是笑着说下次做好些便是了。
不像王妃,动辄便要谩骂责打。以至整个承元王府自从云歌离开后,始终笼罩着一层死寂之色。世子虽然谦和,但毕竟少在府中,一切还是王妃做主,所以下人们变的更加安静了,只盼着每天做好份内之事。能不出现在王妃面前便不出现。
只是这样的王府,让下人们觉得很是压抑。
云歌在时,还不觉得,云歌离去后,所有人对云歌都分外想念。
那时乍闻世子妃亡故,有不少婢女都落了泪。现在得知消息有误,世子妃尚在人世,而且己经回了锦阳,马上要和世子一同回府了,府中下人如何能不高兴?
便连守在承元王夫妇院外的护卫都不由得交头接耳起来。
自从那夜诸葛翊与承元王妃摊牌后,承元王妃一下子沉默起来。她并没有强行要出院子,反而每日呆在屋中不见外人,甚至连承元王,都搬到了隔壁的小书房独居。
平日里得chong的婢女此时也不由得胆颤心惊,不知自己即将出口的话,会不会惹怒王妃。
可即得了消息,若不禀,将来惩罚更严重。所以婢女战战兢兢的叩响了房门……隔了好半晌,里面才传来承元王妃的声音。婢女推门而入,对于满室的狼藉己经习以为常,不管她们怎么收拾,承元王妃都有办法瞬间将屋了弄得一片狼藉。
婢女甚至不敢抬目去看此时的内室的门帘,生怕下一刻,承元王妃掀帘而出。
婢女只是垂着头。小声的将刚才听来的消息说给承元王妃听。果然。婢女话音落下后,内室便一阵丁当的东西落地声,紧接着。承元王妃气极败坏的声音隔着一道门帘传出。“你说什么?明云歌没有死?”
“是的,护卫是这样说的,而且说世子妃即将回府。”
“怎么可能?那女人怎么可能没有死?不是说难产后血流不止吗?她怎么可能还活着……”怎么可能?怎么可能。如果她还活着,翊儿为何要请立王世女。如果她还活着,又如何甘心将女儿交给翊儿抚养。对于明云歌。承元王妃虽然不敢称多了解,可那女人一看便不是个心狠的,她怎么能狠心把新生的女儿丢弃……
可如果不是真的,护卫们怎么敢凭空议论。
“去给我查。去查清楚,明云歌什么时候回府?她是何时入锦阳的?此时世子之前可曾知晓?”承元王妃一叠声的交待着,婢女一脸为难。因为承元王妃吩咐的事,她没办法去查明。如果以前所有事由王妃做主时尚可。那时不管她走到哪里,都被恭维着。
可此时不同往日。
世子这次显然气的狠了,竟然真的禁了王妃的足,连带着她们这些所谓王妃的心腹也被冷落起来。
那些护卫才不会放她出门。可她可没胆子,在此时说出拒绝之话。于是婢女应下,打算先敷衍一番再想脱身之策……
婢女离开了,内室,承元王妃披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