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医香门第[封推]-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明白,我这人看薄情,她能幸运的被你装进心里,己属不易。
    想来是因为你们数年朝夕相对。可她却做了件傻事。如果当年她不离开,而是老实的候在家中等你。也许,现在这承元王府的世子妃便是她的了。”
    “……不是的云歌,我和她之间……”诸葛翊还想解释。便是云歌说的不错,他也不想云歌这样认知下去。在他心中。早己没了夏挽香的位子,当年之所以默许她入府,不过是为了安抚母亲罢了。他真的没想到会闹出这样一连串的事。更没想到向来注重门第的承元王妃会向铖帝请旨。
    一切都是阴差阳错。
    “阿翊,我信你。”她不信他。还会信谁。不管当年发生过什么,都己是过眼云烟。现在的结果是,她是诸葛翊之妻,而夏挽香,不过是个意图嫁进承元王府而不得的女人。她何必与她一般见识。夏挽香最好不是主谋,若她是暗害思儿的主谋,云歌不介意手上染血……
    “我知你心中恨意,我也恨那伤思儿之人,所以你且放心,不管是谁害暗害思儿,我都会让她付出代价,便是……”“我知你心。”云歌赶忙接口道,这是她和诸葛翊都极力避开的话题,其实他和她都清楚,暗害思儿最可疑的人选不是旁人,便是承元王妃。
    只有除掉思儿,那道册封王世女的圣旨才能宣告无用。
    她才好能明正言顺的规劝诸葛翊另娶……“好了,时辰不早了,快些睡吧。”诸葛翊柔声道。
    有些事情,他并不想多说,不是说不得,而是不想云歌忧心。她只要好好呆在他身边,便是发生任何事,他都无惧,无恐。云歌点点头,头挪了挪,在诸葛翊手臂上寻个舒服的姿势,缓缓闭上了眼睛。
    这一~夜,云歌睡的很不平静。
    梦中,她看到承元王妃发疯的掐住思儿,小小的女儿口中溢出腥红的血,她努力的张口,似乎在唤娘亲。
    可是她无论如何拼命,也无法走到女儿身边。梦中,云歌急的落了泪,随即她感到颊边一暖,噩梦一转,梦中的场景变成了漫天的桃花中,她依偎在他怀中。他对她说……不要怕,不管发生什么,他总会陪在她身边。
    她的话似乎有安定她心的作用,便是梦中,她也真的不怕了。
    耳边又一声淡淡的叹息……
    如果云歌此时清醒,便能看出身旁的男人根本没有丝毫睡意,他便那么静静的看着她,似乎想用一眼,看尽她的一生。也许,他真的想用一眼,看尽她未来几十年的韶华。他知她心中难安,也知她思念女儿。
    他在心中暗暗发誓。
    定会快些找出伤害女儿的真凶……好让女儿安心回府。翌日一早,云歌睁开眼睛时,诸葛翊己不在府中。元春告诉云歌,天还未亮,乔子墨便来府中唤走了诸葛翊。据说是一些官员联名上书,弹劾楚王逾越……
    乔子墨。
    如果不是他的出现,云歌都要将自己这个表哥忘记了。乔子墨那人其实生的也很俊俏,在锦阳闺秀眼中也是个不可多得的佳婿人远。可在诸葛一干兄弟的光辉下,就明显黯淡了很多。她离开锦阳一年多,诸葛翊只隐约提过说乔子墨这一年来兢兢业业,己是他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
    她回承元王府后。
    乔子墨一直没有来拜访,而锦阳动荡,她也没时间去乔府看外祖母。
    她简直让她老人家操碎了心,待锦阳时局安定,她得寻个机会去乔府看看……“世子还交代了什么。”“世子爷说少夫人不必担忧,车到山前必有路。还有便是不管少夫人心中如何想的,只要依从心事便可,不必顾虑太多。”
    云歌心头一暖。
    随后点点头……“现在能派人出府吗?”
    “可以的,京畿卫昨晚己经撤走了。看样子,世子爷己经和楚王一脉达成共识。”元春并不是普通的婢女,所以和云歌说起话来倒也没有顾虑。“既然可以出府,派人去请夏姑娘入府一叙。”元春点头就了。
    “此事是否要透露给王妃?”心中清楚云歌为何有此举动,元春问道。
    “待夏姑娘入府后,再行通知王妃。”云歌想想回道。元春点头,转身去安排。
    夏挽香住的地方离承元王府并不远,她本就打算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便是不得不搬出承元王府,也不打算放弃。
    所以来回不过一盏茶的功夫,元春便回来复命。说是夏姑娘己经入府了。云歌点点头,让元春按计行事……
    府外,诸葛翊在为王府未来奔波,府中,云歌在为寻暗害女儿的真凶上演着一出好戏……
    ……
    乔府书房。
    诸葛翊老神在在的坐在主位上,他的面前,乔子墨跪在地上一言不发。
    最终,还是乔子墨败下阵来,当先开口。“世子爷此时若一味的隐忍,只会让楚王得寸进尺。若太子一系真的从此一蹶不振,难道堂堂大越新君,真的让楚王来做?”
    诸葛翊放下手中茶盏,表情冷淡的开口。“这也未偿不可。王叔为此也是殚精竭虑。”
    “世子爷……”乔子墨气急败坏的唤着。此时他的书房外,数名官员跪成一片……他们并非太子一系,也非楚王一系,他们都是些平日清廉的官员。如果不是此次楚王闹的太过份了,他们也不会心生另寻贤主之心。
    太子不算仁厚,便是登基为帝,也非名君。
    楚王性子看似温和,实则暗藏祸心。铖帝还未下葬,他便血染宫门……这样昭然若揭的目的,实让天下百官心寒。大越若终落他手,哪里还有官员和百姓的活路。一个不等亲兄弟瞑目便选择篡位的新君,能心存仁慈?
    为了大越的未来,为了百姓,为了锦阳。
    诸人秘密商讨,最终选定了除了皇族一脉,最为尊贵的承元王府。
    便是铖帝不准乱议,便很多官员还是知道。当年,铖帝其实也是抢了兄弟的皇位,按道理,这大越皇族,该是承元王府一脉。
    想当年,承元王府一脉率领大军南下,一路披荆斩棘。眼看着便要攻入旧国都城。
    其实铖帝一脉只是先遣官。却运气及好。开国侯府先祖大开城门,将整个锦阳献给了铖帝一脉。在承元王府一脉未赶到前,便匆匆登基称帝。新朝初建,如果皇帝易主。岂不是会乱成一团……承元王一脉便是不甘,最终也不得不屈就在铖帝一脉之下。
    铖帝一脉为了安抚,终封其承元王。
    居一品之位,享世袭爵位。只是若论正统,铖帝一脉实名不正言不顺。
    铖帝一脉在位期间,信奉暴力统治。所以便是有人为承元王一脉不平,也终究偃旗息鼓。

  ☆、二百九十章 心中之重 

二百九十章 心中之重 
    眼下铖帝亡,太子翌又不知所踪。
    与其让铖帝一脉的楚王登基,有人想到了这皇位正统……承元王府一脉。承元王他们便不考虑了,十年前的承元王,以脾气暴躁闻名,这几年的承元王,又为妻奴代言,明明是个五大三粗的汉子,可是不管承元王妃说什么,他都不敢反驳。弄的现在官位也不要了,儿子也不亲了,就守着个女人过活。那样的男人,实为男儿之耻。所以诸位朝堂官员根本想都没想承元王。
    可承元王这个儿子确是优秀的很。
    素有贤名,而且文韬武功,哪样都是出类拔萃的。这样人的,才堪为重任。
    为了大越的未来,为了天下数万百姓生灵。
    那些自负清高的官员最终暗中达成了协议,要知道在楚王眼线和太子眼线遍布的锦阳,能完成这样的私下协议,可以说是冒着性命之危。可相比自己的得失,他们更想清史留名,还有什么比推翻一个残暴不仁君主的统治,寻一个爱民如子,而且会将大越带往兴盛的明君。所以平日这帮自命清高,却又有些胆小怕事,偏偏还在锦阳占着一席之地,受不少贫苦举子们推崇的官员们,审时度势,最终私下达成了一致意见。
    而乔子墨这人,与锦阳贵族公子往来不多,却和一些出身寒门有些真才实学的有学之士往来过甚,于是有官员最终找上了他。
    然后他被说动。
    在乔子墨心中,确实一直不满铖帝。
    虽然这想法很是大逆不道,可他其实心中一直对于铖帝最终将云歌嫁进承元王府内心很是不满。因为在他看来,承元王世子诸葛翊便是再好。与云歌也着实算不上相配。不管从出身到相貌,二人都相差甚远,自己那个表妹……
    娇娇柔柔的,怎么看都该嫁个稍平凡些的夫家,然后在家相夫教子。便是有医术傍身……当然,乔子墨从来不觉得云歌的医术有多高,便是能制出丹丸来卖。多半也是旁人所教。那样的姑娘,便该被娇养在内院,被男人如珠似宝般的chong着。而不是嫁进承元王府那样的门第。
    要知道那可是仅次于皇帝之下的三王府之首。
    便是诸葛翊再是锦阳贵公子,将来内院也注定是纷争不断。那样的地方,他的表妹云歌嫁进去,将来的结果岂不是被生吞活剥……私心里。他当然希望云歌嫁个好人家,能过幸福的日子。可自从云歌嫁进承元王府,他最终又在诸葛翊手下任职,对诸葛翊也算是暗中观察日久,怎么看。那都是个无可挑剔的贵公子,从出身到相貌,再到待人接物。便是处理起血淋淋的案子,也始终从容带笑。
    这样的男人。虽然哪里都好。可便是因为哪里都好,才让人觉得镜花水月。
    镜中的花再美,水中的月再亮,那也是虚无缥缈的。这样的男人,又岂是女子可以轻易降服的。说降服可能有些意气用事,可乔子墨的心底真的觉得云歌和诸葛翊实在称不上相配。二人便是勉强在一起,最终的结局也一定是云歌被伤。
    后来传来云歌亡故的消息,也证明了他的猜想,那天,他足足喝了一~夜的酒。然后翌日,便向诸葛翊请辞。
    他打不过他,无法替云歌报仇。可他可以离开衙门,眼不见心安。在心底,他始终认为云歌的死,一定与诸葛翊脱不了关系。
    可诸葛翊一席话,却让他最终改变了想法。
    乔子墨始终记得。
    那天,天有些阴,下着蒙蒙的小雨。诸葛翊负手立在廊下,身前便是细细的雨帘,那一刻,便是他也不由得觉得,立在雨雾前的那道身景,真可称得上是倾城无边……是不是便因为这样的人间难寻之色,所以他始终不喜云歌,能冷眼看着云歌出府,最终凄惨的死在庄子里。
    他想到这里,愤然上前。
    然后冷冷的开口,说他再不想在他手下做事。说只要看到他,便会想起惨死的云歌。到了这个时候,他再不怕诸葛翊误会,再不怕因此连累云歌。云歌己经死了,他终于有勇气将心中的在意讲出。
    诸葛翊静静听着,脸色渐渐有些苍白,最终,他微微勾起唇说……谢谢他。
    谢他说起云歌,谢他让他可以再次回味……他当时便变了脸色,连讽带嘲的说他假惺惺,人都死了,还说这些有何用。
    当时,诸葛翊落泪了。
    他记得清楚,他是真的落泪了。他从不知道,一个人的眼泪是可以让人觉得心疼的,哪怕他们不算是朋友,严格说起来,甚至算是敌人,情敌,哪怕,云歌从未在意过他。
    可在他心底。
    云歌是不同的……
    他脸上神情不动,只是眼泪却顺从眼睑滑落,最终顺着他的脸滴落,与脚下的雨水混为一谈。最终分不清哪里是雨,哪里是泪,又或者……哪些是老天在哭,哪些是他在伤心。
    然后诸葛翊告诉他。
    他在意云歌,如果可能,他宁愿陪她而去,可是他不能。两个明明相爱之人,最终天人永隔,而他还不能去寻她,因为,他有女儿要养,有整个王府要顾。
    那一刻,他才知道,原来这个男人和他一样,都是可怜人。甚至,乔子墨觉得,诸葛翊比他更可怜。
    他喜欢着云歌,因为云歌是她表妹,也因为云歌是不同的。
    可那份喜欢似乎还没有深~入骨髓。所以云歌的离去,他伤心失落,但还不至于想要轻生。可诸葛翊的在意,己经让他心生追随云歌而去的念头,是云歌留下的孩子留住了他。
    那一刻,他才知道,原来在他眼中高高在上的翊世子,也是个被爱所困所伤之人。
    失了云歌,他活着,等于死了。
    那一刻,他突然便不恨他了。同是被老天玩弄之人,相比他失去了心爱的姑娘,他只是失去了如亲妹的表妹……回想起那一段日子,乔子墨微微叹息。
    如果有可能,他并不想逼迫他,他知道云歌当年并未丧命,而是遇到了奇遇,不仅被救回,还习了一身通天的医术。
    他们终于可以相守,他也不想打破他们好容易得来的平静。可是事与愿违,楚王越发的跋扈,太子位于毫无踪迹,也许如猜测那般,真的被前朝余孽绞杀。难道让他眼睁睁看着大好的河山落入楚王之手。
    相比楚王,乔子墨更希望由诸葛翊来承担起这个责任。
    便是有些对不起云歌,他也只能这样做。
    而且云歌一身医术,此时亦对他有莫大的帮助……神女降世,一身医术普度众生,更加证明诸葛翊乃是天命所归。
    这样的好事,换了任何一人男人,都不会拒绝的……要知道天下又能有几个男人,有当皇帝的命?可是这位翊世子,自从听了他的话,便一直冷着脸,丝毫不顾忌跪在书房外的那一众清贵之臣。
    生为男人,哪个没有逐鹿天下的野心,乔子墨不相信世子翊没有?哪怕看上去再淡漠之人,也是自己在意的,也有自己为之追逐一生,努力一生的。
    能让承元王府更上层楼,能上世子翊清史留名,乔子墨实在想不出,他为何拒绝。
    “世子爷,大越正是生死存亡之际,锦阳的百姓也是终日惶恐。世子爷难道不想站出来,一呼百应……最终入主大越皇宫?”乔子墨极尽所能的煽动着。他说的简直是口干舌躁,他自认也算是个能说会道的,可是对上诸葛翊,他却顿觉无力。
    因为不管他说什么,做什么,面前那人都只是淡淡看他一眼。
    即不会摇头,也不点头。好像他说的话多么无趣。他可是求他当这大越新君啊。这样的话题,换做任何一个男人,都会是热血沸腾的吧。
    为何面前这男子,自始至终,连表情都未变动。“……大越生死存亡?锦阳百姓终日惶恐?”诸葛翊淡淡的反问。乔子墨忙不迭的点头,想着自己是不是终于说动这位大神了。
    可是下一句,乔子墨显然腿一软瘫坐在地。
    “……这些又与我何干。”诸葛翊冷笑的道。
    “……世子爷,怎么能无关。你好歹是诸葛一脉。难道祖宗打下的基业,世子爷忍心看着最终走向颓败……”有些无力的,乔子墨旧事重提。刚才他说了许久,诸葛翊都不应,这次还好,他总算开口了。
    他说:“子墨,我在意的东西不多,以前只有承元王府,不管谁登基为帝,都不能撼动我承元王府分毫,所以我为何去争这皇帝去当?累身累心不说,还被天下人诟病。至于清史留名。
    我只求无愧于心,并不奢望那些无用的虚名。
    现在,我的在意多了一个云歌。一个小小的王府,云歌己经很是不自在了,你难道希望云歌再进皇宫那个大监笼。子墨,在你心中,云歌便如亲妹,你真的忍心见她整日不开心,最终郁郁寡欢而亡?”
    “……自然不是。”

  ☆、二百九十一章 争储黑马 

二百九十一章 争储黑马 
    他怎么可能希望云歌不幸。他最希望的,便是云歌幸福。得知诸葛翊是真的在意云歌后,他曾庆幸。
    庆幸云歌被这样一个优秀的男子在意着,喜欢着,便是死了,也被缅怀着。诸葛翊的指控,着实诛心。“世子爷,这是两回事,相比云歌的幸福,我同样希望世子爷能担起重任。”世上还有比他更凄惨之人吗?代表一众朝臣劝这位云淡风轻的世子翊站出来担这大任,可人家非但不领情,还一幅打搅他平静的表情,要知道在楚王无孔不入的眼线下,给聚集这许多人,真可谓是殚精竭虑啊。
    可人家还不领情。
    世上之事哪有这般道理,这世子翊话里话外透露的意思都是。
    他如果应了,便是真的能登上大越帝位,他家云歌会不高兴,因为新房子太大了,而且门关的有些紧,像监牢。世上哪有这样富丽堂皇的监牢?云歌便是不喜诸葛翊出这风头,这翊世子也不必拿云歌当挡箭牌啊,说来说去,不就是他不喜这重任压身吗?
    与其当个劳身劳心的皇帝,他觉得未来当个闲散王爷日子过的更舒服……
    于是乔子墨也便将心中所想说了。
    他觉得这叫反其道而行,他就不信世子翊脸皮这么厚,他都这样挤兑他了,他还能坦然拒绝。
    然后发生的事,又出乎他的意料了。因为人家世子翊就真的坦然的点点头,说乔子墨说的对,他就是不愿挑这大梁,担这重任。说他胆小怕事也好,推卸责任也罢,他就是不想插手。话说到这份上,乔子墨只能甘败下风。
    当一个人不管你恭维他,诋毁他,对他指桑骂槐,甚至连逃避。丢尽男人脸面这样的字眼都用上了。他依旧能坦然以对。而且还会笑眯眯的点头应是时,你还能如何……“子墨,其实。你们一直忽略了一个绝佳人选。”见乔子墨终是认输,诸葛翊轻飘飘的开口。
    “谁?”
    还能有谁?除了太子楚王和世子翊外,还有谁能担大任。
    谨世子吗?可承庆王府归根到底身子里留的并不是诸葛氏的血,而是当年与诸葛氏一同打天下。开国先祖感念其忠心,特恩准其一脉改复姓诸葛。以示对其鸣谢之恩。
    “……二皇子。”
    “二皇子?诸葛昇?”乔子墨惊诧的反问,其实不怪他惊讶,实在是这人选……太出乎他的意料了。
    二皇子这人存在感一直不高,而且据闻性子残暴。曾经死囚为猎,被铖帝大加斥责,那之后。更是显少出府了。前两年,其母方贵妃暴病而亡。少了母亲支持,他连入宫的机会都甚少了。
    这次锦阳风声鹤唳,新帝人选更是一波三折,可是谁也没想过这位二皇子。
    “对,二皇子诸葛昇。他为人性子稳妥,心性也不错,堪当大任。”
    “可是……有流言说他性子残暴……”
    乔子墨还是不能接受,便是翊世子不愿身上背负责任,就算他要推举人选,也不该是汲汲无名的二皇子啊。而且性子稳妥,堪当大任之语,又是从何得出。
    不理乔子墨的疑惑,诸葛翊起身。
    他在这里耽搁很久了,如果不是念在乔子墨是云歌兄长,而且对云歌有相护之情,他可没耐心在这里听他说教半个时辰。
    大越险,锦阳危,在他心中,不如云歌一声呼痛。至于他推举的人选也并非信口开河,据他观察,二皇子心性确实不错,那样的性子,生在皇家,己是难得了。怪只怪这二皇子母亲家族势力微弱,那方贵妃出身着实一般,娘家现己无人在朝为官。两年多前,方贵妃被人陷害,最终为了保护其子,自尽而亡。那之后,二皇子更是举步为艰。
    也许,他也是有野心的吧。
    只是他看透了,以他的能力,根本无法与太子争这储君之位,所以这二年来,他倒颇为安份,在府中修身养性,不求有功,只求无过。
    他不争,便是太子登基,终能混个闲散王爷做做……
    如果他争,太子登位之时,便是他身死之日。所以,诸葛翊举荐他,那样的人,忍性甚佳,而且得失计算的清楚。此时他助他一壁之力,他在心中也自然感念,与其太子登基,再来清算云歌欺他之罪,诸葛翊宁愿新君是诸葛昇。
    乔子墨沉默良久,最终脚步有些沉重的走出书房。这事,他一人做不得主,得和诸人相商。而诸葛翊也起身从书房后门离开。这里己经没有他的事了,如果没有云歌,他或许真的会一争。这样天赐的良机摆在他面前,有了这些自诩清贵朝臣们的支持,再加上他自己数年来的部署,不成功才是奇怪呢。
    可是自从他心中装进了云歌,不知不觉,心绪也渐渐向她靠拢。
    渐渐的开始认可她的话。
    人活在世,平安为重。什么高位,什么清史留名,于他何干,难道登上尊位,他便觉得幸福些。难道清史留名了,他死后灵魂便能不入阿弥地狱……答案是不能。
    那他何必苦着自己,也苦着云歌,而去娱乐众人。
    至于自幼被教导的什么祖宗遗愿。即是遗愿,那便再遗个三五百年吧……向外走的步子显得很轻松,他绕成了那片竹林,绕过了竹林中那些焦急的等候消息的人。
    云歌在家里等他。
    想起云歌,他觉得自己的决定告诉云歌,云歌一定会开怀的。她以前总感慨话本子里的那句‘只爱美人,不要江山’是编出来骗小姑娘的。这次他用事实证明,不是,世上真的有人可以为了一个女人,而舍弃一切,什么江山千里,什么高位尊容。
    为了她,他都可以不要。
    今天这一天,锦阳一连发生了几件事。
    先是被楚王软禁的皇后在其寝宫突然失去踪迹。再是一直支持楚王的太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