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求仁得仁-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突然冒出来的小姐带着丫鬟兴致勃勃的围着萧云旗和那几头鹿转悠,萧云旗本来还以为这回要花费一番功夫才能脱身了,但是看着那后来的小姐的神色发现情况也许没有他想的那么难办。
他想了想,看刚才戴面纱的小姐嘲讽县太爷家小姐的样子可以判断她们俩的关系并不好,而且她敢嘲讽那县太爷家的小姐那么她的身份必然不必县太爷家的小姐身份低,想到这里看着那带着面纱的小姐对着他的鹿饶有兴致的表情他便想直接问她要不要买。
要是她买了这三头鹿的话他一头卖三百两便好,刚才说两千两是因为那丫鬟毫不掩饰的对着他们父子俩不屑的眼神,不过还没等萧云旗开口那戴面纱的小姐便先开口了。
她看萧云旗虽然有些狼狈,但是却不能掩盖其身上的独特气场,这种感觉跟她还在京城里住的时候看到的一些大家公子身上的气质有些神似,她思考了一下便说道:“这位公子,刚才你说这鹿几只鹿卖两千两是么?”
萧云旗刚张嘴想要回答车里的县太爷家的小姐便按捺不住了急忙下车道:“温怡悦你这是什么意思?这是我先看上的。”温怡悦看都没看她一眼只是看着萧云旗等待着她的回答。
萧云旗觉得这温家的小姐对人还算是有礼貌,特别是有了县太爷家的小姐吴玲舒做对比更衬得温家小姐懂事识礼了,萧云旗便也没有理那县太爷家的小姐直接跟温怡悦道:“我只是一个猎户当不得公子之名,不过我看这位小姐是个温和有礼的人,便跟您结个善缘,两千两三头活的一头被射死的还有两只红狐狸就都给你。”
吴玲舒看到萧云旗对着温怡悦这么好说话便怒道:“你这刁民这鹿明明就是我先要买的,刚才三头鹿就要两千两现在怎么给她这么多?”
萧云旗依旧面无表情的看着她道:“这位小姐请你搞清楚,我的鹿刚才并没有卖给你,而且我天宸王朝有律法规定:买卖自由,不得强买强卖,我卖给谁自然是□□。”
说完看吴玲舒气得跳脚也不再理会她,温怡悦笑道:“这位公子说的好,买卖自由。”说着便给身边的丫鬟使了个眼色,那丫鬟便会意去了马车上拿下了好几张银票,递给萧云旗,萧云旗拿过来数了数发现多了三百两变想将多出来的银票还回去。
温怡悦看到他的动作忙道:“这多出来的银票不用还回来了,我祖父喜欢鹿,过几天正好是他的生辰你这鹿来的正好,这些多出来的银子便当是给你们辛苦打猎的奖赏和给你们的谢礼吧。”
萧云旗见她这么说便不再坚持了,心里打算一会儿就将所有猎物都给了她算了,剩下的其他猎物不止这个价钱但是今天得了两千多两已经不少了,多出来的就当是给这位姑娘帮他解围的谢礼吧,两人很有默契的无视了在一边抓狂的吴玲舒小姐。
萧云旗将手上拴着几头活鹿的绳子都递给了温怡悦的吓人,然后让他们稍等片刻自己便走到了茶肆里跟萧牧说清楚了状况然后将银票都给萧牧保管后父子俩便将所有的猎物都给了温怡悦,行了一礼便继续无视目瞪口呆的吴玲舒直接走了。
反正他们不是这个县里的,一会儿卖完了东西就直接神不知鬼不觉的出城回家,因为温怡悦正是那个跟县太爷不和的退休老臣的嫡长孙女。
吴玲舒奈何不了她便将想要让家丁把萧云旗父子俩拦住给他们一点教训,但是温怡悦直接就让自己的人拦了下来直到萧云旗和萧牧走远到再也看不见,温怡悦意味深长的看着两人消失的方向好一会儿才转身走上马车。
40。第四十章 安王
吴玲舒看着人都走了只剩她自己在这离生,气不过便出口讽刺温怡悦道:“温小姐居然为了这个野蛮无礼的村夫下我的面子,难道是看着那个村夫皮相好动心了不成?”
温怡悦停下上车的脚步,转身瞥了她一眼淡淡道:“看来吴小姐禁足的时间还不够长呢?要不我去跟你的嫡母说说让你多在家呆几天,再好好修养修养?”
吴玲舒听到温怡悦的话脸色变了变再也没敢接话只冷哼一声转身上了自己的马车让人赶着马车走了,温怡悦不屑的轻嗤了一声也上马车走了。
萧云旗父子回到了萧良歇脚的茶肆便跟萧良说了事情的经过,因为大庭广众之下不好将银子的拿出来也不好将银子的数目说出来,便只说了卖了个好价钱,因为赚了银子萧云旗便想再给家里添些东西。
他便跟父亲和祖父道:“爷爷,爹,咱们在这里采买些东西回去吧,虽然现在家里还不缺什么,但是多备着些总是比较稳妥的。”
对于银钱只要够用萧牧和萧良都不会太在乎,便随萧云旗去买了,萧云旗先去租了一辆马车,准备等会儿直接坐马车回去,这样比较快些,想着自家书房还没什么书,他便先去书店买了十几本不同类型的书回去填充自家书房。
还顺便买了一些话本和笔墨纸砚,话本是用来给家里女人解闷的,而笔墨纸砚则是因为现在家里以前林婉兮带来的已经用完了,而现在就只剩下了先前给萧云泽去学堂时准备的,先前买的那些除去给萧云泽用的之后也不剩什么了。
萧云旗便想着家里人都要用便多买了一些,还买了一些有颜色的颜料除了给家里女眷用来描花样之外他还经常看到祖父和父亲有空的时候就在院子里拿着树枝在土地上写写画画的。
他好奇凑过去看发现他写的画的大多是除了诗词之外就大多是兵法、布阵图和行军图等,萧云旗看着看着便结合着自身的记忆渐渐看出了一些门道也发现很有意思,然后便觉得每次祖父在地上画之后都会被擦去是在是太可惜了。
现在多买一些放在书房他们想写写画画的时候可以随时取用,除了这些还给家里的女眷都买了好几瓶用羊油做的面脂和类似护手霜之类的东西。
用羊油做的上次在平县没有卖现在在这里遇到了便多买一些,现在天气渐冷了,女子还是要有些保养的东西才是,然后又买了一些布和针线棉花准备拿回家放着给她们在家无聊时打发时间。
粮食什么的在秋收的时候已经跟村里的人买了,所以便不用再麻烦去镇上或者县里买,而且他们家现在有了田地虽说都租给了别人种但是如果明年没有什么天灾**的话,收到的租子他们家肯定也是吃不完了。
不过吃不完萧云旗也不打算卖掉,空间里的地方越来越大了,有多余的放进空间里也不会发霉变质,有需要的时候还可以随时应急,所以他只买了一些厨房必要的东西和几个冬天要用来烧炭的小炉子。
又买了一些平时在山上打猎猎不到的肉食,再给家里的两个小家伙买一些小吃糕点、招待客人用的茶叶和一些给女眷的首饰,三人在万县城区内又简单的吃过一些东西后便坐着马车回去了。
出发之前还跟车夫说走一条不用经过平县城区的路,虽然那条路有些远但是最晚天黑之前肯定是能到的,虽然他们不惧上次那淫贼但是要是回家半路被拦下来还要花时间处理他的话真是有够萧云旗呕的。
萧云旗嫌坐在马车里闷便出来跟车夫一起坐在外面闲聊,车夫名叫刘树,年近三十是万县本地人,因为萧云旗给的车钱丰厚所以刘树对他们的态度十分友好。
刘树看他出来便笑道:“小兄弟,外边这么冷你怎么出来了?”萧云旗也笑着回道:“车里太闷了,外边儿虽然有些冷但是我穿的有些候还是在外边带着爽快些。”
刘树笑道:“年轻人虽然火气旺可还是要注意些才是,我听说你们平县有一个员外的庶子就是因为没注意身体着凉了,整个人都废了呢。”
萧云旗奇怪道:“是哪个员外?他这庶子也太弱了些,现在这天虽冷了些但是也没到冻死人的地步吧?”
因为男人之间说话也不忌什么荤素刘树听到他这么问一脸八卦的道:“你不知道,他那庶子品性不好,以前整天的寻花问柳,成日的不干正经事儿,欺男霸女的事儿更是每少干这不这回遭报应了,纵欲过度伤了身子,听说他那玩意儿再也用不了了。”
萧云旗听着刘树的话便觉得他口中的人有些熟悉便问道:“你说的万县的那个员外是那王员外吗?”刘树点头道:“对对对,就是他,我刚才是一时记不起来,就是他的庶子,听说那庶子有十几房小妾呢,个个貌美如花真是可惜了,这么些美人儿却跟了个萎了的。”
说着还啧啧了两声,表示可惜。萧云旗在心里冷笑他那庶子可不是冻萎的而是被药萎的,不过他也是活该,谁让他敢将主意打到了婉儿身上呢!萧云旗不想将这个话题继续下去便随便找了个话题问道:“刘大哥,我看万县也挺繁华的啊,怎么这车行里能租的马车这么少呢?而且价钱还贵了不少。”
刘树道:“唉~小兄弟你是不知道,现在那些大的车行都载货到北方买去了,以前我们万县的车行可是很多的。”萧云旗听他这么说便觉得这个话题不错没准还能得些有用的消息便道:“哦?现在北方生意很好做吗?刘大哥你怎么不去呢?我听说南方的货贩到北方利润不少呢。”
刘树苦着脸道:“我当然也是想去的,可惜我是自己单干的没什么门路,听说朝廷钦天监算出了开春会有旱灾,现在北方粮价和物价涨的可不是一星半点,若是能带着货物去,就是只去一趟得的银钱就够我花在万县累死累活十年的了,我邻居一个跟我从小要好的兄弟便是在一个大车行,他们车行去了一趟回来候听说分得了不少呢。”
萧云旗道:“那你们单干的可以一起组队去呀,人多了也未必比那些大车行差嘛。”刘树又叹道:“哎哟,小兄弟这哪儿有你说的如此轻巧?从咱们这里去北方安王的封地可是必经之路要额外交税的,听最回来的人说要经过安王封地要交的税又提高了,像我们这样没门路的去了那赚的还不够交税的。”
萧云旗疑惑道:“又提高?难道这安王封地的过路商税已经提高了不止一次了?”刘树道:“可不是嘛,咱们天宸没有前朝那种重农抑商的规定,商税一般一百两的货物最低的时候只要交三两税,最高的时候不过五两,我那些去北方回来的人都说那安王封地的税在他们回来的时候已经涨到十两了,他们回来是在半个月钱,现在还不知涨多少呢。”
萧云旗听着便觉得有些不安,但是现在自己却有些想不明白,只好先将这些搁下等回去再问问父亲和祖父,毕竟他们在这个朝代经过的事情比他多,了解的也多些,因为赶车风比较大,他跟车夫的说话都比较大声,想必车里的祖父和父亲应该也听到了,他都感觉到了有些不对劲,他们两个原装的“土著居民”肯定会想到的更多。
萧云旗将这件事情放下便又开始跟车夫聊些别的,回去的路上没有遇到什么意外,等萧云旗一行人一路顺利的回到了南村的时候太阳还没完全下山,萧云旗他们进门的时候萧云欣和萧云泽听到了声音便欢呼着跑出来迎接他们。
而小王破天荒的没有跑出来往萧牧那边扑,萧云旗还觉得有些奇怪,结果走进堂屋里之后便看到了小王正跟一只小狗玩得正欢,说是玩儿其实就是小王在欺负人家,萧云欣看到萧云旗在看小王和那只小狗便高兴的跟萧云旗介绍道:“哥,这是我用三块儿枣泥糕跟小草换的小狗,怎么样?它是不是很可爱?”
萧云旗看了看那正被小王一爪子压着的小狗道:“嗯,确实很可爱,哥哥给你买了好吃的,在马车里,你还不去看看,你二哥在外面帮忙搬东西呢,一会儿该让你二哥吃光了。”
萧云欣听完萧云旗的话便欢呼着跑出去了,萧云旗请刘树到屋里喝口茶解解渴,端些饭食出来给他填填肚子,然后将车钱结给他之后又给了他一包点心,刘树赶了几个时辰的车也有些累了,萧云旗便让他跟祖父坐在屋里休息一会儿,自己也出去将马车上的东西搬到库房里,等他们将东西都搬完后刘树便告辞赶着车回家去了。
萧云旗将首饰和面脂取出来让林婉兮三人分了,然后便将今天买的书都搬进了书房,他将书摆在了他们自己做的小书架上,这个小书架是萧云旗和萧牧亲手做的还没有一面墙大,跟以前国公府的书架比起来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但是上面的书还是太少了,一层都还没摆满,萧云旗今天买了很多纸他看了看便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他本身背过不少书前身被家里长辈压着也背了不少,若是能默写出来虽然慢了些,但是这样做不仅能练字还能省钱是个不错的方法。
晚饭过后趁着天还没黑,萧云旗便去了书房打算开始默写书籍,他想着萧家以前也算是武将世家,所以便打算先默写一些兵书,以前在现代的时候他混的是商圈,但是商场如战场,兵法中的一些战术谋略同样适用于商场。
他对这些书籍比较感兴趣,在经商之前便有所涉猎,但是并没有深究,在进入打算进入商圈之后除了学习管理之外便开始研究一些兵法,类似《孙子兵法》、《吴起兵法》甚至《风后八阵兵法图》这类书他都背了下来,所以他便打算先将自己记得的这些兵法都默写下来。
这个朝代并没有这些兵法,关于行军布阵这种事情大都是由前辈直接教授给家中的晚辈,因为武将大多看不起文弱的书生,文武相争历来有之,且很多武将都将自身的经验当作跟自身武艺一样当作保命传家和之物,所以那些武将排兵布阵的经验并没有整理成书。
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有过上战场的经验,这些经验当然也都传授给了身为长子嫡孙的萧云旗,所以他还想在默写完自己记得的兵法之后便将祖父和父亲的经验都总结起来也写成一本书。
萧云旗想好了之后打定了主意便开始研墨,萧云旗在书房里研着墨但是他灵敏的耳朵却听见了外面有人急匆匆赶来的脚步声和因为走路太急而气喘吁吁的声音,萧云旗便猜想这人是冲他家来的,果然没一会儿他家的大门便被敲响了。
然后便传来了村长刘正的声音和他父亲和应和声,因为确定了没有什么危险,萧云旗便不再关注外面的事情,专心致志的研墨然后在桌子上铺开一张纸用镇纸压住便开始默写书。
他第一个要默写的是《孙子兵法》,但是虽然他的毛笔字和前身的毛笔字都不错,不过因为太久没有拿笔便有些生疏,他只好先从书柜里拿出了一本数先抄几页练练手再开始默写。
林婉兮和李青蔓见萧云旗进了书房好久都没出来便有些担心他,林婉兮便端了一壶茶进来给他,顺便也看看他有没有什么难事儿,林婉兮进来之后萧云旗抬头看了一眼见到是自己的妻子,冲着她微微一笑便继续低下头写字了,林婉兮看到自己夫君居然在认真写字。
41。第四十一章 兵书
林婉兮便有些惊讶,不过想到自己夫君前段时间因为国公府被抄遭受打击而作出的改变已经够让自己惊讶的了,所以她现在也只是惊讶了一下心里便自己想明白了。
经过自己夫君一系列的变化,林婉兮觉得世人都说福祸相依,现在看来果然没错,林婉兮给萧云旗倒了一杯茶水然后将茶壶放在一边的小桌子上又帮他将煤油灯点着挑亮,嘱咐萧云旗记得休息喝茶之后她便出去了。
萧云旗喝了林婉兮给他倒的水后便又开始写字,他写得很慢,时常要停下来想一想,有时候还会忘了其中一句半句的,就只好先写出前面和后面的再通过前后的句子想缺掉的那句,有时候想不出来便只能空着。
他才写满三张纸,林婉兮便又进来了,这次进来没有拿点心也没有拿水,萧云旗用疑惑的眼神看着她等着她说话,林婉兮虽觉得夫君好不容易能静下心来写字这样打扰他不太好,但是爷爷让她进来喊他出去她也只好进来了:“夫君,你写了这么久想必也累了吧,爷爷让我来叫你出去呢,看着像是有什么事情要吩咐你。”
萧云旗点点头道:“嗯,你先去吧,等我将桌子收拾好了我就出去。”林婉兮见他答应并且已经开始收拾东西了便将刚才断进来的茶壶也一并端出去了,萧云旗将刚才写的放在书桌上晾着。
收拾好桌面上的其他东西后便去了堂屋,而堂屋里,萧良和萧牧都在拿着一杆*枪擦拭,,李青蔓和孙姨娘坐在旁边也不说话只是两人眉宇间都有些忧虑,而林婉兮则是一脸懵懂的在一边坐着。萧云旗进门后便出声提醒道:“爷爷,我来了。”
萧牧抬起头看了他一眼道:“坐下吧,我有事要说。”然后又低下头继续擦拭他手中的长*枪,萧云旗疑惑的坐下,看着他们手上的长*枪觉得有些熟悉,但是又暂时想不起来,堂屋里安静了一会儿之后萧良终于开口道:“刚刚村长来说围猎要提前了。”
萧云旗道:“提前?不是说还要算好日子才能去的吗?上次村长还说最近应该没什么合适的日子呢,怎么……”萧牧解释道:“本来是这样的,但是村里外出行商的人回来说桐城在打量收购肉食,所以村里便急忙找人来算了,明天虽然不是什么特别好的日子,比不上以前选的,但是也是这十天之内合适的了。”
萧云旗听到“桐城”又看到父亲和祖父手里拿着的长*枪便知道了原因,萧家不知从哪一代起在战场上用的武器便是长*枪,经过多代的传承也有了自己的一套枪法和专门配合枪法使用的内功心法,而且从不外传。
萧云旗进门的时候看着眼熟是因为前身小时候也被逼着学过,但是因为他不喜欢学又被宠坏了,就只学了一些招式没有学到真正核心的地方,萧牧和萧良看他吊儿郎当的样子也怕他出去跟那些狐朋狗友玩儿的时候被人将功法诓骗了去便没有再让他学。
所以久而久之他也忘得差不多了,所以萧云旗刚才在看到那两杆长*枪的时候便只是觉得有些眼熟,萧良看到他了然的神情便让他跟着自己出来,然后自己便一马当先走了出去,没一会儿又进来将一杆看起来很新的长*枪扔过来给他。
萧云旗连忙伸手接住才拿住那长*枪萧良的便使出招式突袭而来,萧云旗只好匆忙应战,结果新手对上老手,萧云旗没几招就被打趴了,林婉兮在堂屋里看得一阵揪心,就差点没冲上去帮他挡着了,但是她知道她不能。萧良停下来道:“起来,把*枪放好,跟我进书房来,阿牧,你也进来,旗儿从明天起你便要开始练习我们萧家祖传的枪法。”
“是。”萧云旗应了一声,爬起来拍拍身上的泥土将长*枪放在堂屋里便一瘸一拐的跟在父亲身后走进了书房,萧云旗走进了书房顺手将门关上后转身便看到父亲和祖父正在拿着刚才他默写出来的几张纸在看。
他们不说话他也不敢出声,等他们俩看完之后萧牧便惊喜的对萧云旗道:“旗儿,这是你写的?”萧云旗可不敢居功在默写之前他早就想好了借口,连忙摆手解释道:“不是不是,这兵书是我在得到玉佩里那神奇的地方之后发现的,除了这本还有其它两本,那些书在我看完记住之后便自己消失了,我怕自己忘了便想把它们默写下来,可惜有些句子不记得了。”
萧良道:“不记得便罢了,能将大概的写出来也很不错了,不过以后打仗你可不能只是纸上谈兵,若是没有实战经验看什么兵书都白搭。”话是这么说,但是萧良却对手上的那几张纸爱不释手,拿了半天都不舍的放下来,还另外拿了一张纸一边看一边在上面写写画画的。
萧云旗凑过去一看发现有几个地名很是熟悉,再深入想想才发现这几个地名居然是祖父在萧云旗以前小时候跟他说的自己打仗的事情,萧云旗恍然大悟,原来一直以为自己祖父在吹牛,没想到居然是真的他说的时候真的一点没夸大。
有些战役用的战术居然跟《孙子兵法》上面的有神似之处,萧牧看着萧良写的时候还在一边说着:“对,就是这里,以前我用的方法虽然跟这兵书上面的差不多但是这兵书上的还是却胜一筹,若是在打那场仗之前能看到这兵书也不会漏了这里,虽然赢了还是有些遗憾啊。”类似的话。
萧云旗此刻真是彻底服了,果然武将世家还真不是虚的,等到萧牧和萧良意犹未尽的讨论完之后才有空理会已经在一边坐了很久的冷板凳的萧云旗,被无视了半天的萧云旗在心里发誓以后一定要好好练武好好学习兵法,不然以后跟家里人都没有共同语言了,被冷落在一边的那种酸爽的感觉简直不能用语言来形容。
萧良意犹未尽的对萧云旗道:“旗儿,你要赶紧将那基本兵法写出来才是,现在已经忘了这么多了,要是再耽误了便会多忘记好多,那样就太可惜了。”萧云旗无语,刚才说‘不记得便罢了’的人是谁来着?不过刚被揍一顿他可不敢将心里话说出来只好道:“知道了爷爷,我会抓紧时间写出来的。”
萧良终于舍得将手上的纸放下然后端坐在椅子上,萧云旗看他像是准备要说重点的样子便也端端正正的坐在椅子上等着他说话,没等萧良说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