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综穿]我的开挂人生-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了夜晚,晓晓敲响了陈父陈母的房门。“闺女,有事吗?”
“爹,娘,我害怕,不知道找谁说。女儿能相信的人只有爹娘和哥哥。只是事情太过玄幻,女儿不知该怎么办。”脸色苍白,真像是被吓着了。
“闺女,坐下说,到底怎么了。”陈母这时候搂着晓晓,真想把闺女像个孩子似得,紧紧的搂在怀里。
“爹,娘,我做晚饭的时候不小心切到手指,这事娘和嫂子都是看到过的,我下午在街上买了一对花纹精美的戒指,由于喜欢我还戴了一枚在手指上,切到手指的时候,我还看到戒指在手上,回到房间戒指不翼而飞,我中途没有洗手,也没有在别的地方停留过,还是娘帮我包扎的手指,原本还想着自己是不是要好好找找这戒指,说实话女儿很喜欢这对戒指。可是刚刚女儿发现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原来戒指没有不见,是隐形了。而且戒指还能装东西。里面很大,有几间屋子那么大,具体多大,女儿也不确定。”
“什么,这……”陈父陈母也惊了一跳,但是还是有些不明白。什么隐形,还有什么可以装东西,这鞋都是什么跟什么。
晓晓知道说不明白,只能动手演示给他们看,三人原本是围坐在桌子边的,上面还有杯子和瓷壶,晓晓意念一动,杯子和瓷壶消失在几人面前,没有一会儿,又出现了。
吓坏的夫妻俩,好半天才回过神来,在晓晓的解说下,才慢慢接受事实。
晓晓趁机拿出另外一枚戒指,让陈父试试。晓晓把前后的事解释清楚,陈父也跃跃欲试,滴血认主后,陈父按照戒指里面的意思,拿出来几本书,都是一些内家心法和一些武技和招数。晓晓在自己的戒指内也放了一点东西。
现在屋内的三人可乐坏了,这是宝贝啊。陈父和陈母仔细交待晓晓一定要保守秘密,就是她哥哥也不能说,毕竟有了自己的家庭。谁知道以后会不会有觊觎之心。至于陈父手里的戒指还是要找机会透露给儿子知道的。因为以后根本不可能长期瞒住。还有内家心法和武功这些是瞒不住的,但是不能说是晓晓给的,晓晓手里的也不能透露。
戒指的保鲜功能使得陈父特别喜欢,以后在里面多放点粮食,和油盐酱醋,还有布匹……,金银家当然是更应该放在里面。晓晓成功的把戒指送出去以后,不管这对父母怎么想,自己完成任务就回房睡觉去。
“爹,娘,大哥大嫂,我们走。”
晓晓劝慰还在朝后面回望的父母和哥嫂。“走,咱们向前看。”陈父擦掉眼角的泪水,这是自己生活了四十多年的家乡,心里有太多的不舍。现在离开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别看这里是乡下,也不一定安全。离开也好,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一家人上了马车,朝着远方驶去。没有带一个下人,全部给了他们一些钱,让他们回家去了。还告诉他们以后要注意些,家里也不安生。
他们能做的就只有这些。多余的也是无能为力。
第241章 民国故事5
他们能做的就只有这些。多余的也是无能为力。
在他们的小县城根本没有火车站,到了济南才有火车站,他们自己赶着马车到济南,先到济南转几天,带着孩子们看看外边的世界,现在还不是太乱,至少可以在济南歇歇脚再走。
一路走的很顺,没有遇上山匪。晓晓一直注意着外边的动静,只要远处有山匪,晓晓就用神识威压这些土匪。让他们头疼难忍。没办法对自己家的马车有什么别的想法。
这就是陈家马车没有遇到山匪的原因。
马车内,晓晓抱着之敏,小萝莉很听话,依偎在晓晓的怀里,手里还抓着一块绿豆糕。一边吃着。
“闺女,我们真的就这样去上海,我怎么心里那么不踏实呢?”陈母多少有些不放心,心里担忧着。
这是天快黑了,离前边的县城也不远,一家人进县城找了一间很不错的客栈,一看就是县城数得上数的好客栈。
“客官,您里面儿请。”客栈的小伙计眼见的跑过来迎迎人,先下车的是陈文广,然后再是陈父。
一家人全部进了客栈,马车上是行李也搬了下来,随着大家一起进入房间,他们要了一个小院子。
陈父现在是很轻松,值钱的东西全部放进空间戒指里面。没有什么比这里更安全,晓晓给陈家人全部设下禁止,不能泄露家里的一切。戒指虽然他们还不知道,但是也要防范他们以后知道了说出去,现在提前预防,晓晓觉得没有什么不好。这道禁止也不伤害他们,只是让他们不会说出来家里的事而已。
一家人买的是软卧车厢,家里大大小小的五个孩子,还是在软卧更安全一点。晓晓不愿意坐硬座或是普通的车厢。孩子们不好看管,麻烦,一切麻烦都要从源头上掐掉。
到了上海,见到霓虹闪烁的大上海,陈家人第一次觉得自己真的是土鳖,哪怕他们在本地人和一些富豪眼中真的是乡巴佬。但是一直觉得自己家不差的陈家人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第一次住进了帝国饭店,晓晓早就怕傀儡人到上海开店来了。两家店,一家胭脂水粉店,都是些时兴的东西,一家是米粮店。
晓晓为什么要这么安排,无非是陈父说过不希望去到国外,自己是炎黄子孙,即使不能死在家乡,也要死在自己的国土上,晓晓不得不做两手准备。万一要是陈父真的不愿意出去,他们也不能不顾老人的意愿强行要出去的。
如果不能出去,那家里人上户籍的时候要说在老家可是普通人,这次是来投奔亲戚的,还有家里人都不能做生意,至于为什么。大家都明白的。
不过傀儡开的店,陈文广和陈父都可以去打工,做掌柜的,薪水不老少,以后还安稳,算是工人阶级。对陈家以后可是很好滴。
家里的家资本来就不少,在上海的租界买一栋不错的院子,再过些年又买一栋,在解放前都有自己的房子,以后也不怕。
特殊时期,工人和农民是最光荣的,他们家也不会受到冲击。
晓晓已经把一切都悄悄的打点好,希望家人们都能平安度过一下特殊时期。
“爹,这次来对了,大上海就是繁华。”陈文广毕竟是年轻人,对于外边的世界还是很向往的。
“是啊,这大上海看的我眼花缭乱,真是繁华。咱们当下是好好寻摸两套不错的房子,安顿下来。”
“您说的是。”父子俩在法租界仔细观看,看看一些比较安全的地方,又不打眼。价格要还比较公道的房屋,他们知道可以找房屋经济买,但是自己对上海的法租界又不了解,还是要自己先访访问问。不能被人蒙骗。
一大家子人终于在上海有了立足的地方,两处挨着的房子,晓晓特意没有要那花园洋房。也不是买不起,只是这花园洋房,现在还没有什么,要是不出国,这花园洋房再过二三十年,不但保不住,家里的成分也不好听,孩子们也跟着受累。像现在这样多好。都是七间的屋子,单独的厨房,还有院子。可以自己种点菜,有水井。不管干什么都很方便。
一家人都对外边统一口径,家里以前是佃农,后来爹出去闯荡,跟了一家不错的主子,很得主子的信任,现在主子举家出国后,听以前主子的话,觉得上海安全,才举家搬迁来到上海的。
他们不是什么敏感人物,也不会有人去查他们的,只要统一口径一直这么说,未来就不会有人说他们家以前是地主。
不是晓晓想的远,实在是晓晓经历的特殊时期有了几次,她得未雨绸缪。要是过个十多年爹同意出国,倒是也没有什么。
“晓晓,在家吗?”外边响起叫喊声,一听就知道是不远处的邻居翠花嫂子。
“在呢,翠湖嫂子进来!”
“晓晓,我听说有家衣服店在招人,你要去不?”
“不去我家孩子还小呢,等个两三年再去,要不在外边做事也不安心。”
“也是,你家的孩子多又小,是要有个人看着,你也不能天天让你娘家帮你带孩子。哎呀,我还打算邀你一起去看看的。”
“我就不去了,我在家接点散活做也是一样的,只是赚的少点,少点就少点,孩子最最重要。”
“可不是吗?那行我明天去试试看。”
“去看看,你家孩子有人带,赚点钱补贴家里也是应该的。”
“就是这么个理儿。像这种老板是女人,店里的店员都是女人的店很少的,要不是这样我婆婆哪里会答应让我去。现在世道乱了,外边不安全,我家那口子也是很担心的。原本还想着和你一起去有个伴呢。”
“过几年,现在真的不行,我还要每天给孩子们做饭呢?”
二人闲聊一会儿,翠花嫂子就回去做饭去了。晓晓也松了一口气,自己现在刚来上海,可不想出去做事。还是过一两年。陈父在晓晓命傀儡开的米粮店里面直接做掌柜的,陈大哥在胭脂水粉店里面做伙计,现在还年轻,先做几年伙计再说。胭脂水粉店有很多国外来的货,都是一些什么香水啊,香粉之类的,还有擦脸的霜。
陈家的日子过得很好,晓晓也托陈大哥帮忙在店里卖她绣的几条丝帕,没想到反响很好,胭脂水粉店原本的客人都是一些讲究的太太夫人,这些绣的好看的a丝帕还是很好卖的,晓晓偶尔也接点大件来做。让人觉得自己有事可做,有收入就行。说到钱,晓晓并不差钱儿。
两家店的盈利都不错,东西好,价格公道。生意极好。
晓晓还想着等渣男回来后,要是他们还待在上海,晓晓绝对的不客气,找个夜黑风高的夜晚把他们家洗劫一空。省事自己操心置办家业,打劫渣男来钱多快啊,比开店快多了。
晓晓愉快的做了一个重大决定。想想就乐呵,也许还可以加点料在里面。
和爹娘家的院子是挨着的,中间开了一个门,可以穿过去。晓晓领着之栎和之敏过去给娘送自己做的饺子。白菜猪肉馅的。
“娘,嫂子(外婆,舅妈)”。
“在里屋,进来。”陈母和陈大嫂两人在里屋做鞋,天渐渐冷了下来,给自己家男人做双厚实软和又保暖的棉鞋。
陈家大哥的两个儿子和晓晓家的之淳都上学去了,在附近的教会学校。不过平时家里的都有学一些国学,都是晓晓叫的,原主在这方面本身就学的很好,教教孩子还是没有问题的。晓晓可不希望他们以后变成小洋鬼子,让他们去教会学校是希望他们以后能思想开阔一些,不要迂腐,可不是让他们变成洋鬼子去的。
这三个孩子每天回来还要练毛笔字,几个孩子原本都是在老家上过私塾的,有底子在,倒是不觉得有什么。
“娘,嫂子快别做了,吃午饭了。我做的饺子,可好吃了。”
“行,洗洗手去。”
晓晓也给爹和大哥一人做了一双棉鞋,是皮棉鞋。比自家娘和嫂子的都要好,不过她没有说,等他们晚上回来后再说。
闲聊间,外边有大动静,晓晓感觉到自己家进人了。她明明是关着院子里面的门。晓晓神识外放,看见自己家的杂物房有人,一个受伤的男人。晓晓不知道那是什么人。她得赶紧回去看看,不过不能让家里人知道。她对孩子们说:“之栎,之敏,你们先在外婆和舅妈这里玩好不好,娘要回去看看火灭了没有。”
两个孩子奶声奶气的说道:“好。”
陈母也挥挥手让晓晓块过去看看。
第242章 民国故事6
回到家,晓晓直接进杂物房,在堆杂物的角落,一个浑身受伤的男人躺在那里,看样子伤的不轻。
“你是谁,为什么进来我家?”晓晓不动声色的问还有气息的伤员。
还有巷子那头好像还有一群来者不善的人,他们似乎在找什么东西或是人。显然这人是危险人物,只是不知道这人是哪方面的人,是延安的人还是南京方面的人。或者都不是,只是一个作奸犯科的人,不过看样子不像是坏人。
“对不起,我是受伤实在坚持不住才进来的,我马上走,对不起。”这人也知道自己待在别人家会连累别人的,说不定会连累屋主送掉性命。
只是他刚才实在是走投无路才进来的。
“行,你走。不过小心点,看样子你伤的很重。”这人看样子也不是坏人,晓晓想着也不好再说什么,人家也说要走,不是晓晓想见死不救,只是不知道这人是什么人。不过为了家里人的安全,晓晓笼罩着自己家和哥嫂的家。让这些人直接忽略两家人的院子。
“谢谢提醒。”莫强撑着重伤的身躯,想站起来,可是试了几次都是白搭。每次站到一半弯曲的身体就摇摇欲坠,晓晓一看这是要住下养伤的节奏。自己还真不能做到见死不救。
外边的喧哗声,渐渐远去。那人一直集中精神听外边的动静,这下听到声音远处,心神一松,支撑他的那点精神支柱彻底垮了下去。整个人倒了下去,没有办法,晓晓只好捏了几个法诀,杂物房焕然一新,晓晓把放在一边的一张旧床移正,也丢了一个法诀在他身上。血立即止住也干了。家里的旧被子和垫被子都铺好在床上。
先这么着,等爹和大哥回来再给他换衣服。好在身上的血给烘干了。
晓晓拿了一只鸡出来,给炖上,还拿了一点伤药出来。保管过两天这人就会活蹦乱跳的。
算了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自己不管他是什么人,应该:不是什么大奸大恶之人。
后面一个星期,莫强都躲在晓晓家的杂物房里面养伤,吃的好喝的好,还有上好的伤药治伤,被伤到的地方已经很快就好的差不多了。
莫强知道这次自己是幸运遇到了一家有良知的好人。
陈文广下班后,每天都会来晓晓家里看看莫强,莫强也把陈家探的七七八八的,知道他们就是普通老百姓,父子二人在外边给人打工,一个在米粮铺,一个在胭脂水粉店,听陈文广说家里比早些年家里的条件要好很多。其余的他也不愿意深究,别人家又没有害他。
不过他就算养好伤,暂且也走不了,估计现在鬼子在满城抓他。他从鬼子那边偷来的东西要尽快递出去才行。要不然时间一过,就没用了。
他要尽快送出去才行,“文广,外边的情况怎样?”
“嗯,有点古怪,又说不上为什么,那些洋人好像配合什么人找东西还是人,我和我爹每次回家的时候,都要被搜身。一个人都不放过。就是女的也要搜身,不过是几个女的搜身。你不会是想要出去,你还是别想了,你一出去你身上的伤口根本骗不了人,还是安静养伤!”
“可是我有很重要的事要去处理,再迟几天就来不及了。”莫强急的不行,情报是有时效性的,过了就一文不值。
“这我也帮不上你什么忙,不过你硬是要出去,我也拦不住,只是提醒你,出去是死路一条,你最好是等等。”
陈文广哪怕知道自己爹可以帮他传递东西出去,但是这手段有些玄幻,他也不知道应该怎么说。不过他就是想说也说不出来,这禁止可是晓晓亲自下得,这一辈子他都说不出去。只能心里想想,说不出去,也写不出去。只能自个儿明白。
父子俩上工的店铺在斜对面,下工的时间也一样,一般都是一起回家,陈文广学会了骑自行车,每天带着自己爹一起上下工。
“我考虑考虑,你放心即使我要走,也会想个办法再走的。”
晓晓把他们说的话都听到了自己心里,她现在知道莫强一定延安那边的人。从他说话的意思里面还有宣传的话语里面就能肯定他是。
晓晓知道许多大事件,一些细微的她虽不知道,但也知道战争的残酷性,作为炎黄子孙。她没有理由不帮自己的国家。
在晚饭后,晓晓来到杂物房,轻咳一声:“莫大哥,你要是信任我,我帮你把东西递出去,但是你不能过问我是怎么递出去的。如果你不愿意或是不放心就当我没有说过,虽然你没有说过你的身份,但是也不难猜,只有两个方面的人,我才愿意帮你的忙。”晓晓说话时很平静,情绪没有什么波动。
“让我想想,也不是全然不信任你,只是你没有经验,而且也是生面孔,我怕事情会更糟糕。”莫强不是一点也不相信晓晓,只是这件事事关重大。不能随便冒险。
“行,你考虑!不行就算了,我也不是非得这样做不可。”晓晓不想自己主动帮忙有人还不愿意,也不看看姐的身手有多好,姐日行一善,多不容易。
算了还是绣绣花,做做衣裳更适合自己。晓晓回到房间无趣的捡起衣服做了起来,这是周太太的衣服,上面的绣花全部搞定,现在只有边边角角的要弄好。
孩子们都睡了,晓晓没有多久就收尾,把衣服给做完。好好的挂在一边。明天给周太太送去,正好又有一笔账进,自己还能逛逛这十里洋场,见识下大上海的繁华。
再过一年这繁华的十里洋场该是要落寞一小段时间。趁现在还不如好好看看。
晓晓做的衣服很是受有钱人家太太的喜欢,价格自然很贵,再过几十年,晓晓的行为应该是高级定制。
收的价格越高,越受欢迎,大家都喜欢攀比,晓晓经常是要接不接的,一件衣服的工钱可以供她和孩子用很久的。
晓晓的嫂子很是羡慕晓晓的手艺,但是不嫉妒。小姑子家里条件好了,才不会拖累自家。这么想虽说有点不近人情,但这是事实。
在百货大楼里,晓晓给爹娘还有哥嫂,侄子,自家的孩子,还有爱美的自己都买了一大堆的衣服和冬天穿的棉鞋。都是那种皮靴里面有毛毛的皮靴 ,孩子们冬天上学很冷的。这时又没有空调。孩子们还不得冻着。
“娘,嫂子,之敏,之栎,我回来了。”晓晓双手不空,站在院门外,周围都是袋子。
“晓晓,你怎么买这么多东西。”陈大嫂开门看见小姑子把周围的地方都放满了袋子,自觉的伸手帮忙提着。
“嫂子,看见就买了,家里人都需要添置衣服,咱家也不能太抠不是。” 晓晓还买了不少上海的点心。
“行,就你歪理多。进去。”陈大嫂笑着说说,她知道小姑子不小气,而且算的上大方。要这么东西估计不会少家里孩子的,老人的也不会少。
姑嫂俩一起进去,自家的娃正在外婆身边笑闹着。之栎手脚灵活,几步就冲了上前。“妈妈,我和妹妹很听话。”抱住晓晓就开始表扬自己,看来是记着晓晓出门时说的话,要是他和妹妹听话,就给他们带点心回来吃。
嘴馋的小家伙,把点心是牢牢的记住了。
“乖哈,等会儿妈妈给你们拿好吃的。”
“嗯,好吃的。”
一家人正在家里其乐融融的一件件看衣服时,大洋彼岸有一对年轻的恋人提前回国。
他们提着行李已经踏上了回国的轮船。男的英俊潇洒女的明艳动人,好一对才子佳人的组合。
“达令,我们要回去了,我好舍不得这里。要是一辈子都待在这里就好了。”
“亲爱的,只要有你在的地方就是天堂,对于我来说只要有你在身边,就是苦海也是幸福的。”英俊的男人轻轻抚摸女人那张明媚的笑脸。
不但人长的漂亮,而且还有强势的家庭背景,这一切都是他所想要的,从到上海读书开始,他就知道权利是多么重要的东西,比金钱更加的重要。他想自己以后一定要做人上人,被人一直捧着。不管走到哪里都是别人瞩目的焦点。
这是一个内心充满权欲的男人,内心的野心比天大。要不然也不会做出抛妻弃子的事来。在他的眼里权利胜过一切,必要的时候,只要利益够大,他可以出卖一切来满足自己的权欲。包括他的父母,在他的心里,父母能为他的事业做出贡献想来也是愿意的。他可是能做到先人做不到的,能光宗耀祖。
第243章 民国故事7
一家人都换上晓晓买的新衣服新鞋子,几个孩子都围着晓晓,“妈妈(姑姑),下次带我出去逛逛呗。”
“行,只要你们听话,我一定带你们都出去玩。”
“噢耶,可以出去玩喽。”几个孩子们都高声大喊大叫。
他们来上海这么久,还没有正儿八经的出去玩过。
莫强在房间里面还在思考,自己怎么传递东西。
最后还是决定让晓晓帮着传递,这也开启了陈家人和莫强以及一大批后来在上海从事和莫强一样工作的同志们的友谊。
没有任何功利心的晓晓,想不到自己的无心之举,日后会是自己一大家子的助力。后话不多言。
又是夜晚,莫强主动找上晓晓,把接头的人以及暗号还有一些注意事项都告诉了晓晓。
晓晓借着自己要到百货大楼换衣服的借口,第二天又出去一趟。在陈母和陈大嫂看来,既然买这么好的衣服,不满意当然要换到满意为止 ,钱可不能白花。
第二天又出去,在一个中药铺对面,晓晓坐在茶馆里面观察了半天,这段时间大肆搜铺,自己还是谨慎一些为好,这里已经是上海的边缘 ,接近于郊区。观察很久,真的发现问题,外边一直有人监视,晓晓还不确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