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综穿]我的开挂人生-第1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和难堪并存,眼里怎么可能容得下云夫人。
“云夫人,王妃请您过去。”正院来的大丫鬟翠竹传达上级指示以后,转头就走,好似这里有什么传染病一样,最近云夫人被整的,已经有点草木皆兵,听见自己又被王妃请,谁知道有怎么玩自己。
“知道了。”
云夫人没有办法换件衣服,带着丫鬟一起朝正院走去,一边走还一边盘算着日子,上次到现在有多久了,自己还没有换洗,不知道有没有怀上,心里担心的很。
王妃叶氏对上次的失败,久久不能释怀,并且把这种怨恨转嫁到云夫人身上,这贱人上次居然敢截胡,还有她不相信赵云是不巧路过的,这世上巧合的事那有那么多。
“见过王妃。”
“嗯,起来吧!大家都是姐妹,不需要这样。”
“谢过王妃。”云夫人可不会相信王妃真的这么好心,自己要是不拜见她,一定会让嬷嬷好好的教自己规矩的,倒是有什么差错,谁知道。
“坐吧,听说云夫人刺绣做衣服的手艺不错,正好过段时间就要经常进宫,你就帮府里做几个护膝,今年要用的护膝,就交给云夫人了,记住是三十个,一定要好好做,不能马虎。”
“王妃,怎么要那么多,不是只有王爷,和您,还有侧妃三人的吗?”侧妃进宫的机会也不多,根本不需要三十个,十个就差不多了。
“放肆,怎么说话呢,不是本王妃要说说你,三十个肯定是要要的,这里面有备用的,还有到皇宫里面咱们自己多备点,有什么病不好,非要到时候到处找吗,云夫人这态度不多啊,算了,这段时间你还是安心做护膝吧,不要再四处走动,记住每个护膝上,都要绣上梅兰竹菊,特别是王爷用的,多绣点青竹。一点要好好绣。”
“是,卑妾一定会好好绣。”
“行了,你下去吧。”王妃叶氏一点也不想见到这个女人。
赵云想不清楚王妃怎么可能这么简单就放自己走,之前每次都是要把自己磋磨的掉一层才勉强放过自己。今天就交代任务一样,交代完自己就让自己走了 。
江南松山书院
陈夫子又翻出一副画像看了看,十几年了,时间过得真快。
松山书院是江南比较有名的书院,这里的师资力量雄厚,“咚咚咚”外边响起敲门声,惊醒了沉思的陈夫子。
“进来。”
书院院长的长随推门而入,“陈夫子,院长有请。”
按按自己眼睛,陈夫子收起手里的画像,小心翼翼的卷起来,放进最底下。
“院长找我有事吗?”
“应该有事吧?”长随也不知道院长找陈夫子干嘛?
“那走吧。”
夫子们在书院都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卧室,和会客室。
陈家住在城里,松山书院在城外的松山上,十天休沐一次,才能回家,陈家在朗州城也是诗书传家的人家,祖上很多代都是读书人,也算是有些名气,家财上虽然不如豪富之家和官宦人家,但是也不差,尤其是名声不错。只是十几年前,陈举人的嫡女不见以后,这家人就低调低调,低调到很多宴会和一些社交基本不参加,这两年才复出一些。
陈夫子从院长住的地方出来,心里疑惑不已,惠王怎么知道自己家的,又是怎么知道自己的,不明白。院长放了他几天假,让他回去以后和家里人好好商量商量。
踩着沉重的脚步,陈夫子恍恍惚惚的回到家中,坐在书房里面,一个人半天回不过神来。
陈老爷子听见下人说,大儿子回来了,心里还不信,一般大儿子回来都会到自己老两口住的海棠园来看看自己和老婆子,今天没来,到底是回来了,还是没有回来。
老爷子在院子里面不停的转圈,老太太实在是看不下去,才走出去带着丫鬟亲自来了一趟大儿子的书房,“扣扣扣。”
“谁?”
“老大,你回来了,怎么不去见见你爹。”
“啊,这忘记了,马上去,娘,我扶您一起走。”
“行,老大你是不是有什么事?”
“是,有点事,等会儿见着爹,我一起说。”
“那也行。”
陈严青是陈家长子,可是最大大不是他,他上面还有一个姐姐,是亲姐姐,不过已经多年不见,他是姐姐一手带大的,这些年一点也不知道姐姐去了哪儿,他多次私下查找,就是没有找到,别说找到,一点线索也找没有。
每次都是失望而结束,他的丹青不错,按照记忆中的姐姐样子,画下了姐姐离家之前的样子,还是停留在花样年华。
走进海棠园一直转悠的老爷子已经坐在偏厅的椅子上,端着一杯茶,厅内放了几盆银丝炭盆,烘的屋子里面暖烘烘的。
走进去一点也感觉不到冷。
老爷子一本正经的坐在上座,看着扶着老婆子进来的大儿子,眼里都是火气,回来啦也不来看看自己这个老头子,还要老婆子去请,真是不孝,“哼!”
陈严青不明白的看了一眼坐着的亲爹,这又是咋了,从前两年老爷子身体好些以后,性格好像变了很多,像个小孩子一样,经常想一出是一出,把自己折腾的够呛,二弟是庶母所出,他成亲以后就被分了出去。住在另外一边,离自己家有点距离,坐马车都要半个时辰,也折腾不到二弟,老爷子就一个劲儿的折腾自己,他有时候是有些哭笑不得,老小孩老小孩,他只能经常哄着。
“爹,我回来啦?”
“哼,今天不是休沐,你回来干嘛?不会是让书院开除了吧。老爷子嘴毒的很,一出口就是这话。
陈严青苦笑一下,无奈的说:“爹,您能盼着儿子一点好,好吗?”
“那你怎么回来了?说清楚,不要藏着掖着。”
“爹,娘,是这样的,今天院长找我去见了一位来自京城的贵客,请我去见了一见,贵客是受京城的惠王所托,想请儿子进京,可是儿子不明白了,惠王是怎么知道儿子的。儿子不是什么大儒和大家,应该还够不着让惠王都要邀请的级别,儿子心中惶惶不安,院长和贵客,让儿子不必马上答复,让儿子回来和您商量商量,这一去可能就要好些年,还让儿子务必带着亲人一起同行。”
老爷子也觉得奇怪,自己和老大都是举人不错,却不是那种天资聪颖的人,惠王怎么知道自家的。
想了半天也想不出来什么理由,老爷子沉默很久,才说话:“老大,惠王这事,要不要私底下赵白老头再问问情况?”
“爹,可能不成,白叔可能也不知道原因,要不不会一点暗示给我的,我看白叔也是一头雾水的样子。”
老太太不说话,老爷和儿子都不知道原因,她一个妇道人家和外界接触的很少,就更不知道原因。
三人沉默不语,最后老爷子问了关键的一句话:“贵客有没有说,让你上京城要干些什么?”
“贵客说了,让儿子过去教一位小公子丹青,如果儿子愿意,还说推荐儿子到京城的云顶书院做一名父子,爹,云顶书院耶!天下有几位做夫子的不想去云顶书院。这诱惑对于儿子来说,太大了。”
“云顶书院,你没有听错吧?”
“没有,儿子再三确认过,是云顶书院,只是去了要教别的,贵客说了儿子丹青很好,有大家风范,让儿子去了教丹青,顺便跟丹青大家林德宇老大人学习学习,以后说不定也是一名丹青大家。爹,儿子不想放弃这个机会。”
“那就去吧,不管有几分真,都要去试试,不试怎么知道不是真的。”
“那咱们真的要离开朗州吗,这一去什么时候能再回来。”
“想那么多干嘛?有贵人相助就去试试,什么时候回来谁知道,船到桥头自然直,到时再说呗!”
“爹,家里到时怎么安排?”
“你们自己商量,我和你娘可不管那些闲事,我们只管等着到日子一起走就是。”
“哎,知道了。”
陈严青内心有激动有担忧,更多的是向往,一种对未来的向往,那里有他一直向往的工作和一直向往的学习机会。
从决定到走,只用了半个月,家里的产业也打理好了,陈太太刘氏带着四个孩子坐在一辆马车上,陈严青和爹娘坐在一辆马车上,后面跟着的马车都是行李和下人,跟着去的只有很少一部分下人,有最好的镖局护送,一路上没有遭什么罪,一个月以后平安抵达京城。
陈家四个孩子都趴在马车窗户边张望着京城的繁华,“娘,你看,你看,你看,京城真好,好多人,还有好多的摊子铺子,比咱们朗州还要好。”陈家幺子陈恩铭在车上兴奋的不行,高兴的说道。
刘氏拉住这个皮猴子,担心他太兴奋,把头探出去,要是被路过的马车给擦到就不好了。
作者有话要说: 紧赶慢赶的码完这一章,好似费尽全身的力气一样,熬夜真不适合山山,要睡觉了。宝贝们,明天见,下次坚决不熬夜了,好累。
第370章 到处都是斗4
一家人人时隔十几年后; 才得以重聚,晓晓事先是不知道这个事的全是惠王一个人安排的。
晓晓挺着肚子看着哭的稀里哗啦的亲娘,还有不知道为什么哭的妹妹; 有点反应不过来。
陈家人住在惠王暂且安排的宅子里面,几天安顿下来以后; 才有人通知他们去见惠王,到了别院先见惠王,然后才安排陈严青见陈氏; 姐弟相见都哭了起来,多少年没有见过面,亲情却依然; 之后就是约定时间; 全家见面。
这一通折腾下来,晓晓只能看着,自己的情绪没有什么波动; 因为没啥感情; 一直没有见过面,能有什么感情; 只是因为陈氏略有些动容罢了。
等待大家哭够哭累以后; 晓晓才吩咐丫鬟们打来洗脸水; 都洗洗脸; 整理仪容。
陈氏收起激动的情绪和爹娘弟弟弟妹这些亲人们叙说自己这些年的生活,还有仔细聆听爹娘这些年的生活细节。
老爷子老太太都满怀欣慰的看着三个已经成长起来的外孙,心里也算是放下心来。虽然大女儿当年做的不对; 可是事过境迁,已经这么多年过去了,还追究有什么用,现在活得好好的,有饭吃有衣穿,还有健康的身体,这已足够。不能再奢求更多。
黄昏时刻,晓晓刚想站起来出去走走,发现自己的肚子隐约有些疼痛,一阵一阵的,很不舒服,“春梅,快准备热水,我要沐浴。”
“是,姑娘,这是怎么了?”
“不知道,有些疼,可能是要生了吧。”晓晓还算是比较淡定的,这事她以前也经历过,只是时间比较久远。
“奴婢是请太太来。”
“去吧,多准备一些热水。”
“是。”
春梅立即跑出去,急匆匆的,不过办事利落,很快就回来照顾晓晓,陈氏尾随其后,带着小女儿也一起过来,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陈氏都会带着孩子们住在这里照顾晓晓。
别院彻底的忙碌起来,兰苑提前整理好的产房,又清理一遍,已经派人到宫门口等待惠王,下朝以后要第一时间赶来别院,不能让惠王错过孩子出生的那一刹那,晓晓知道父爱就是从这个时候萌生出来的,她要为自己的孩子争取更多的东西,可能不是皇位或者府里的世子之位,而是真切的父爱。可是很难如晓晓的愿。
今天是万寿节,最近因为要给皇帝准备礼物,还要敲打王妃,又因为惠王府离皇宫比较近,惠王已经提前两天就住回王府去了,惠王也带着礼物和王妃侧妃进宫祝寿,晚上的晚宴才是万寿节的重头戏。
黄昏,参加晚宴的皇族和达官贵人都相继入座,大殿用屏风隔开,一边是男人,一边是女人,皇帝和太后,皇后,妃子贵人们都按品级坐在上首,两边都能顾及到。
女眷们只要稍稍抬眼就能窥见龙颜,正前方留出一片空地,作为献礼和表演的地方。
趁着皇帝和皇后,太后还没有来的机会,很多人都相互攀谈,有打探消息的,有聊天叙旧的,两边的都热闹非凡。
不过随着晚宴开始,皇帝和太后皇后,相继入座,大殿里面也逐渐安静下来,众皇子公主开始献上寿礼,马上就要轮到惠王,五皇子明王之后就轮到惠王,这时候大喜从殿外悄悄的走到惠王身后,附在惠王的耳边悄悄说话:“王爷,晓夫人刚刚生下小公子,母子康泰,小公子重五斤八两。”
惠王听见这个消息,瞬间变得喜气洋洋,没办法,成亲的兄弟中,就只有他还没有孩子,现在这个孩子还是自己喜欢的女人为自己生下的,怎么能不喜气洋洋。
裂开的嘴角,显示他的好心情,边上做的八皇子宣王也听见,凑过脑袋轻声的说:“恭喜七哥,喜得贵子。”
“嗯嗯嗯,同喜,恭喜也恭喜八弟多了一位侄儿。”
“是是是。”兄弟俩简单说了两句,五皇子明王已经献礼完毕,惠王双手捧着一个大长盒子走到前面,“儿臣恭祝父皇寿与天齐,身体康健,儿臣有两份礼物献于父皇,第一件是儿臣手里这幅千里江山图。第二件是个大喜事,儿臣刚才喜得麟儿,重五斤八两,恭喜父皇再次有了孙子。”
皇帝高兴的哈哈哈大笑,“好,与朕同一天,朕就赐名为上官铮,希望他能与朕一样,能上阵杀敌,铁骨铮铮,下阵能咏诗作赋,温文尔雅。”
“谢父皇。”
“老七,等孩子满月以后带朕的孙子进宫让朕好好看看。”皇帝心情极好,今天是自己的生辰,老七家的第一个孩子就诞生于今天,真是巧。看来这孩子和自己蛮有缘分的。
皇帝的孙子孙女不少,但是他印象深刻的,并且很喜欢的还真没有。
惠王妃在一边接受到所有女眷的同情的目光,不过还有一些是看笑话的,几位王妃也不是都是同情她,也有看笑话的,四王妃就是看笑话的那个人,当初叶阁老看中四皇子瑞王,京城的上层人家都是知道的,没有人不知道这个消息。后来皇上赐婚,把自己赐给瑞王,叶阁老才没有得逞。
看看吧,叶氏和惠王成亲这么多年,一个孩子都没有过,就是怀都没有怀过,老天爷是公平的。
晚宴结束以后,惠王迫不及待的赶回别院,晓晓搂着孩子已经呼呼大睡了,晓晓一直等到孩子洗干净以后,自己喂过孩子以后,抱着孩子就睡了。
惠王回来进房间看到的就是一幅温馨感母子睡眠图,心里有那么一点点的激动,坐在床边看了好久,还摸摸母子俩,晓晓从惠王进来的时候就已经醒来,只是装作不知道而已。
第二天随惠王回来的还有皇帝的圣旨,是赐封晓晓为惠王侧妃的圣旨,论出身肯定是不够的,但是她是第一个给惠王生孩子的女人,还有她也是运气好,孩子居然和皇帝一天的生辰,两项加起来,足以弥补出身尴尬的问题。
在皇家子嗣能让一个女人快速晋升,一般情况下只要生过孩子并且保住孩子养大的皇家妃嫔位置都不会很低。
晓晓从生完孩子开始一直在别院住着,再也没有回过惠王府,惠王没有提过这事,晓晓也不会主动提出来,在这里住着安静,远离王府的阴谋诡计,也远离事事非非,没有纷争的生活,才是她喜欢的,一心教养儿子。孝顺亲娘,至于亲爹,没有机会进别院,晓晓出去也是和惠王换装打扮以后才出去的。一般人也不会知道自己的行踪。
五年只是弹指一挥间,这些年惠王也有两个孩子出生,一个庶女,一个庶子,大的只有两岁小的嗷嗷待哺。都不是很大。
朝廷里面争储已经白热化,惠王年初带着晓晓和铮铮到了边关,戍守边关,最近两年边关一直动荡不安。朝廷里面争储严重,惠王想着怎么躲避这场争储大战,他不是不喜欢那个高高在上的位置,只是他不能在明面上一脚踩进去,只好主动向父皇请缨,戍守边关,晓晓带着孩子一路在马车上,不时的掀起窗边布帘看看外边的景色,铮铮不停的张望,有时候惠王也会到马车上来,和晓晓母子一起说说话,休息一下。
三年的时间,惠王在边关做出来不少的成绩,赶跑喜欢挑事的游牧民族,还稳定了边关,最重要的是开通边关贸易,让百姓的生活好了许多,三年的时间做了许多实事,也赢得了百姓的爱戴。
前不久皇帝一封快马加鞭送来一封圣旨,让惠王快速赶回京城,回到京城没有几天,大病中的皇帝就禅位于七皇子惠王,在老皇帝的期盼中,惠王登基称帝。
这三年的时间,老皇帝看着自己的几个儿子斗的死去活来,不停的耍阴谋诡计,而惠王远走边关,逢年过节都会送来年礼,每次都会收到惠王老七的信件,次次都是厚厚的信件,信里面没有诉苦也没有抱怨,每次都会说些生活中的琐事,还有和铮铮在一起的对话,还有老七每次都反复的在信件中提到要自己注意身体健康,千万不能马虎,对自己确实是很关心的,比那几个只会争皇位的家伙都强多了。
最后皇帝决定把皇位交给惠王,他是最有良心的,每次不是讨好的拍马屁,只是真心的关心自己这个父皇。比另外的那些只知道争储的兔崽子们强多了。
当然皇帝也是评估过惠王的能力的,这三年一直有人待在边关报告惠王对于边关的治理以及怎么赶跑那些游牧民族的。游牧民族的军士个个骁勇善战,想打赢他们,并成功驱逐他们到千里之外根本不容易。
惠王登基为帝,叶家是喜出望外,真是天佑叶家,皇后生不出来孩子不要紧,皇帝不喜欢不要紧,自家出了一名皇后,以后再从自家送一名女子进宫就行,年轻貌美的女子,不怕吸引不了皇帝,到时生出来的孩子一样是叶家女所出。一样能成为下任帝王。
事实上很难如他们所愿,皇帝登基以后,只有三天还没有册封皇后,太上皇就驾崩,皇帝下旨说自己要守孝三年,一天都不会减。
整个朝廷打着歪主意的大臣们傻眼了,守孝三年,那选秀肯定会停下来,选秀停下来,自家打的主意也就不成立了。
皇帝派人快马加鞭从边关接晓晓和儿子回京城,但是一路上遇到不少的狙杀,一路是险情重重,每次都有好几波的人狙杀晓晓和上官铮。
一路上为了减少接自己的这些军士被杀,晓晓总是会在不经意的时候,让一个女傀儡骑马出现,吸引火力,和这些杀手战斗。晓晓他们还是一直朝京城赶路。这一路上晓晓这方几乎没有出现什么伤亡,不过回去的时间,还是拖延了许多。
上官铮已经是个八岁的孩童,从五岁开始习武,又有晓晓帮他作弊,这孩子武功不凡,这次还练手杀敌,表现不错,晓晓同意儿子出来对敌,可把一干保护晓晓的军士们吓傻了,这怎么成,要是大皇子出了什么三长两短的,谁负责,可是看到大皇子勇猛的对敌,偶尔还能狙杀一个敌人,在胆颤心惊的同时又很佩服大皇子,真是皇上的种,不错,很勇猛。
很多的人都挺佩服侧妃娘娘(皇帝还没有册封任何一名女子)和大皇子,这需要无比的勇气,还有取舍。
晓晓当然是在自己能确保儿子安全的前提下,才会同意他去对敌,要不然怎么敢。
接近京城的时候,又遇到最多人数的杀手,足有上百人,晓晓看着这么些人,镇定的对大家说:“霍将军,咱们看样子已经被包围,你带人冲出去给皇上报信,把大皇子也一并带出去。”
“不行啊,侧妃娘娘,皇上交代过一定要让臣带着您和大皇子一去回到京城的,臣怎么也不能走,战死这儿都不走。”
霍将军和这里护送晓晓他们母子的军士都知道,侧妃娘娘不同于其他的人,这几年在边关代表现在的皇上做了很多安定民心的事,在民众中的口碑很好,大皇子也和一些孩子都关系不错,大皇子身上没有皇家人那种傲慢和挑剔,反而和侧妃娘娘一样平易近人,大皇子在边关他的小伙伴很多有些是将军的儿子,有些是普通军户家的孩子,还有一些是普通百姓家的孩子,只要性格合的来,大皇子从不挑剔自己小伙伴的身份,这点在边关是众人皆知。
“听我的,带着大皇子走,要不然我们谁也走不了。”
晓晓是想让他们先走,再叫上一群军士来,自己这里有傀儡可以帮忙拖延一下。谁知道这木疙瘩一直一窍不通,怎么说也不听,不走就不走,自己也不怕。不过他们的运气很多,刚好有城防营的人经过,看见蒙面杀手,那还了得,京畿重地,居然有大规模杀手出没,这要是让新帝知道了,还了得。二话不说就扑过来和杀手打了起来,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大家都不是傻子,虽然他们不认识从边关来的霍将军但是看他们护送的队伍就知道一定是皇族,还有霍将军他们也是军士,自己这群人也是军士,怎么着也得帮帮他们。
有了这股生力军,杀手死的死,逃的逃,上官铮擦擦自己脸上的血污,进到马车里面,高兴的说,“娘,我们安全了。”
“好,我的儿子就是棒,儿子你出去看看军士们的伤亡情况,命霍将军和后面来的那群军士的领头人,现在就把伤亡将士的名字和籍贯报给你,咱们回京城以后,一定要好好的安抚他们的家人,这个不用你父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